楞嚴經(jīng)

《楞嚴經(jīng)》,大乘佛教經(jīng)典,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jīng),于灌頂部錄出別行》,簡稱《楞嚴經(jīng)》、《首楞嚴經(jīng)》、《大佛頂經(jīng)》、《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唐般剌密諦傳至中國,懷迪證義,房融筆受。..[詳情]

第二卷 第三章 破謬——七破妄心之六

  楞嚴經(jīng)白話解 第二卷 第三章 破謬——七破妄心之六

  六認為了知之心當(dāng)在中間無有是處

  原文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亦聞佛,與文殊等諸法王子,談實相時,世尊亦言,心不在內(nèi),亦不在外。如我思惟,內(nèi)無所見,外不相知。內(nèi)無知故,在內(nèi)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義。今相知故,復(fù)內(nèi)無見,當(dāng)在中間

  佛言:汝言中間,中必不迷,非無所在。今汝推中,中何為在。為復(fù)在處。為當(dāng)在身。若在身者,在邊非中,在中同內(nèi)。若在處者,為有所表,為無所表。無表同無。表則無定。何以故。如人以表,表為中時,東看則西,南觀成北。表體既混,心應(yīng)雜亂。

  白話解

  阿難對佛說:“世尊!我也聽到佛同文殊師利諸法王子談?wù)搶嵪鄷r,世尊亦說心不在內(nèi),不在外。我今思量,因為見不到內(nèi),所以心不在身內(nèi);因為心知身也覺,身覺心也知,所以心不在身外。那么,應(yīng)當(dāng)在內(nèi)外的中間。”

  佛說:“你說中間,這中間應(yīng)當(dāng)是能明明白白指得出的處所。究竟在身外某處或在身的表面或在身內(nèi)某處?身的表面和身的里面都不是中,如果說這個中在身外某處,你能指得出來嗎?指不出,就說明無這個處所。假設(shè)你指出一處,把這處做一個標記,說這處是中間。站在東邊的人看到這個處所在西,站在南邊的人看到這個處所在北,人們不清楚你的心究竟在什么地方。”

  原文

  阿難言:我所說中,非此二種。如世尊言,眼色為緣,生于眼識1。眼有分別,色塵無知。識生其中,則為心在。

  佛言:汝心若在根塵之中,此之心體,為復(fù)兼二,為不兼二。若兼二者,物體雜亂。物非體知,成敵兩立,云何為中。兼二不成,非知不知1,即無體性,中何為相。是故應(yīng)知,當(dāng)在中間,無有是處。

  【注】

  1眼色為緣,生于眼識眼根包括視覺功能和希望了知事物的希望心,色塵即通過眼球攝入的影像,眼根能緣,色塵是所緣,以這因緣,生出眼識。

  2知非不知這眼根知非不知。如果眼根不能知,便不可能有眼識,說明這眼根非不知。如果眼根不與色塵相接,也不可能有眼識,或者無心去了知,對眼前事物不生分別心,處在視而不見的虛寂的狀態(tài)中,也不會生成眼識,說明這眼根也非知。同樣道理,六根都是非知非不知。這是不偏于一邊的辯證法,亦是中道義。

  白話解

  阿難說:“我所說的中,不在身,也不在某處。世尊說過,眼色為緣,生于眼識。色塵本身沒有知覺,眼根有分別功能,從而生出眼識。心應(yīng)當(dāng)在這里了。”

  佛說:“你心如果在眼根和色塵之中,這個心體是不是兼在根塵二處?如果兼在二處,眾多色塵,各不相干,無比雜亂,哪里是中?因此不能說心體兼在二處。如果不兼在二處,心只在眼根中,這眼根非知非不知,根性無定,亦無中間可言。由此可見,你認為了知之心當(dāng)在中間,沒有這樣的道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