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
《楞嚴經》,大乘佛教經典,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于灌頂部錄出別行》,簡稱《楞嚴經》、《首楞嚴經》、《大佛頂經》、《大佛頂首楞嚴經》。唐般剌密諦傳至中國,懷迪證義,房融筆受。..[詳情]
首楞嚴義疏注經 第六卷
首楞嚴義疏注經 第六卷
長水沙門子[王*(虍-七+(一/八/八/目))]集
二重約七大會相。然大之為名。本乎世諦。小乘法相。說諸色法四大和合之所成就。復分內外。說此名為諸法自相。寂而不圓。猶為諸法共相所揀。粗而且淺。是佛如來隨他意語。世間安立。有名無實。雖名為大大義不成。勝義諦中所說不爾。謂周遍含攝。體無不在。物無不是。非因待小。當體受稱。故名為大。今此經中所說七義俱名大者。七義之中攝一切法。謂空有根塵色心性相。塵塵法法無不周遍。無不含容。破彼權見令知實義。如下文云。均名七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斯則會相即性。性遍相遍。方稱勝義至極之大。豈同權教說名自相。文三。一伸難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來常說。和合因緣。一切世間種種變化。皆因四大和合發(fā)明 敘昔聞也
云何如來。因緣自然二俱排擯。我今不知斯義所屬 難今說也。排推擯棄也
唯垂哀慜。開示眾生中道了義無戲論法 求開示也。方便安立。說有四大因緣和合成諸變化。第一義中。諸法不生。今則無滅。生滅去來本如來藏。今以世諦疑第一義。故有斯難 二許宣三。一指意標示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汝先厭離聲聞緣覺諸小乘法。發(fā)心勤求無上菩提。故我今時為汝開示第一義諦 因緣和合四大發(fā)明。皆小乘法。諸法不生唯如來藏。即第一義 二牒疑舉阿
如何復將世間戲論妄想因緣而自纏繞。汝雖多聞。如說藥人真藥現(xiàn)前不能分別。如來說為真可憐慜 纏繞疑惑也。諸佛秘密靡不皆知。故云說藥。今聞諸法皆如來藏。名真藥現(xiàn)前。舉昔方便疑今真實。名不能分別 三敕許佇聽
汝今諦聽。吾當為汝分別開示。亦令當來修大乘者通達實相。阿難默然承佛圣旨 敕聽許宣,F(xiàn)未俱益二正說二。一立理總非
阿難。如汝所言。四大和合發(fā)明世間種種變化。阿難若彼大性體非和合。則不能與諸大雜和。猶如虛空不和諸色。若和合者同于變化。始終相成。生滅相續(xù)。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輪。未有休息。阿難。如水成冰冰還成水 初四句牒所計。次六句略破非和。若四大性自體非和。則不和諸大。如空與色礙無礙異。若和下破和合。若大性體自是和合。即成生滅。始終即生滅也。生死下釋相。初句釋相成。次句釋相續(xù)。謂生能成死等。死能續(xù)生等。謂現(xiàn)在生續(xù)過去生也。如旋下二喻。初喻相續(xù)。次喻相成。如文 二舉性別破七。一地性四。一舉事以標
汝觀地性。粗為大地。細為微塵。至鄰虛塵。析彼極微色邊際相。七分所成。更析鄰虛即實空性 鄰虛無方分微也。即是極微。色邊際相。微塵有方分微也。今經指有方分微。名色邊際相。隨經所出。不須和會 二立理廣破
阿難。若此鄰虛析成虛空。當知虛空出生色相 依標立理也。既能析色成空。亦可合空成色。方曰相成相續(xù)耳
汝今問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間諸變化相 牒起所疑也。欲破先牒
汝且觀此一鄰虛塵。用幾虛空和合而有。不應鄰虛合成鄰虛 此下依理廣破。此合空成色非理也。汝許析色為空。應許合空成色。鄰虛極小成用幾空。若合鄰虛。自成方分。不成鄰虛
又鄰虛塵析入空者。用幾色相合成虛空 合色為空義乖也。虛空至大。鄰虛至小。析小成大。為用幾塵
若色合時。合色非空。若空合時。合空非色 雙非色空互成也。色合成色?蘸铣煽。以類自合非互相作也
色猶可析?赵坪魏稀≈刎熀峡樟x失也。析色明空教觀俱有。合空成色內外無憑。前文云。猶如虛空不知諸色。若言和合相成相續(xù)。皆為虛妄 三會通實理
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凈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yè)發(fā)現(xiàn) 此明真色。初一句指本迷。如來下三句顯法體。如來藏即一法界心中道第一義諦也。性色真空即俗之真。性空真色即真之俗。皆言性者。顯即中之真俗也。斯則舉一即具三。言三體即一。非縱橫并別名秘密藏。此真地大也。清凈下二句敘德量。無妄相應具無漏法故名清凈。非是有為故云本然。無所不在故云周遍。此則種性體德體量悉具足耳。若識此法。成三妙觀。方知一塵具一切佛法一切心法一切眾生法。靡不皆在一微塵中即見盧舍那。即見自己。即見一切法。如一微塵。一切法亦爾。下皆準此。隨眾生下顯隨緣也。眾生十界漏無漏異。業(yè)亦不同。所感色法凈穢殊等也 四結責迷情
世間無知;鬄橐蚓壖白匀恍。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凡外小乘稟權教者。皆名無知。不了實義故名為感。執(zhí)成名相故稱曰為。皆是下總斥虛妄。識心虛妄。顛倒從生。因迷積迷。何實之有 二火性四。一總標無性
阿難;鹦無我。寄于諸緣 緣生之火本無主宰。無主即無性也。因緣和合虛妄有耳 二舉事廣破二。一舉事標征
汝觀城中未食之家欲炊爨時。手執(zhí)陽燧。日前求火 舉事也。陽燧出火鏡也
阿難。名和合者。如我與汝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今為一眾。眾雖為一。詰其根本各各有身。皆有所生民族名字。如舍利弗婆羅門種。優(yōu)盧頻螺迦葉波種。乃至阿難瞿曇種姓 引例也。舉眾以明和合也。因別成總?偙赜袆e。故引三人。顯其異也。瞿曇此云地最勝。亦云日種。優(yōu)樓頻螺此云木苽林
阿難。若此火性因和合有。彼手執(zhí)鏡于日求火。此火為從鏡中而出。為從艾出。為于日來 牒征可知 二依理推破
阿難。若日來者。自能燒汝手中之艾。來處林木皆應受焚 破日生也。從日至手。四萬由旬。凡所照處何不遭熱。而獨燒汝手中艾耶。
若鏡中出。自能于鏡出然于艾。鏡何不镕。紆汝手執(zhí)。尚無熱相。云何融泮 破鏡生也。前四句正破。后三句縱破。火能克金。遇必融泮。外能燒艾。內合镕鏡。今汝不然。應非鏡出
若生于艾。何藉日鏡光明相接然后火生 破艾生也。艾若出火。日鏡不合何無火出。若必待合然后火生。顯非艾出
汝又諦觀。鏡因手執(zhí)。日從天來。艾本地生。火從何方游歷于此 總結無從也。三處不出。火從何生。應知必無
日鏡相遠。非和非合。不應火光無從自有 破和合無因也。日鏡非近。無和合義。緣中既無。非緣有火必無此理 三會通實理
汝猶不知。如來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凈本然周遍法界 明真火也。初句指本迷。如來下三句顯法體。清凈下二句明德量。并如前解
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阿難當知。世人一處執(zhí)鏡。一處火生。遍法界執(zhí)。滿世間起。起遍世間。寧有方所。循業(yè)發(fā)現(xiàn) 顯隨緣亦如前解 四結責迷情
世間無知;鬄橐蚓壖白匀恍。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如文可知 三水性四。一總標無性
阿難。水性不定。流息無恒 緣水無常故云不定。隨物流止即不定相 二舉事廣破二。一舉事標征
如室羅城迦毗羅仙斫迦羅仙及缽頭摩訶薩多等諸大幻師。求太陰精。用和幻藥。是諸師等。于白月晝。手執(zhí)方諸。承月中水。此水為復從珠中出?罩凶杂小閺脑聛怼″扰_云黃赤色。斫迦羅云輪。缽頭摩云赤蓮華。訶薩多未詳。此皆外道也。太陰精月也。方諸出水珠也。太陰當中。以珠向之而求水也。月珠虛空三處。征訖二依理推破
阿難。若從月來。尚能遠方令珠出水。所經林木皆應吐流。流則何待方諸所出。不流明水非從月降 破月生也。前五句正牒破。月去人間如日之量。故云遠方。月光照處皆合成流。何獨珠出。流則下四句雙結非也。照處皆流。何用珠出。設無流者。顯此水性不從月來
若從珠出。則此珠中常應流水。何待中宵承白月晝 破珠生也。珠若生水。合常有流。不待照月何無水生
若從空生?招詿o邊。水當無際。從人洎天皆同滔溺。云何復有水陸空行 破空生也。空若生水。有空皆水。誰不受溺。以空遍故水亦周遍。人天水陸應不各存。滔水沒也
汝更諦觀。月從天陟。珠因手持。承珠水盤本人敷設。水從何方流注于此 總結無從也。月從天升。珠持手內。盤由人置。水自何來
月珠相遠。非和非合。不應月精無從自有 破和合無因也。言水精者。是太陰精之所流故。緣中尚無。非緣豈有 三會通實理
汝尚不知如來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凈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一處執(zhí)珠一處水出。遍法界執(zhí)滿法界生。生滿世間寧有方所。循業(yè)發(fā)現(xiàn) 節(jié)釋如前 四結責迷情
世間無知;鬄橐蚓壖白匀恍浴=允亲R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四風性四。一總標無生
阿難。風性無體。動靜不!★L性無狀。動靜以表 二舉事廣破二。一舉事標征
汝常整衣。入于大眾。僧伽梨角動及傍人。則有微風拂彼人面。此風為復出袈裟角。發(fā)于虛空。生彼人面 僧伽梨大衣也。袈裟云壞色。衣動于此。風拂于彼。二處及空三皆不生。應知虛妄 二依理推破
阿難。此風若復出袈裟角。汝乃披風。其衣飛搖應離汝體。我今說法會中垂衣。汝看我衣。風何所在。不應衣中有藏風地 破衣生也。前五句披衣離體破。風性不靜。若生衣中應見飛動。今何不然。我今下六句舉例無風破。佛今垂衣不見飛搖。獨汝袈裟云何風出。衣中未必有潛風處令衣不動
若生虛空。汝衣不動。何因無拂 此下破空生也。此正牒破?杖羯L。何須假汝動衣方有
空性常住風應常生 此下展轉難也。今二句隨空常在難?招詿o滅。風合常有。不動衣時何無風出
若無風時。虛空當滅 無風空滅難也。若空生風。風不起時應是無空
滅風可見。滅空何狀 滅空無辦難。物不動時應知風滅?杖魷鐣r以何表辦
若有生滅。不名虛空 生滅非空難。虛空無為。為無生滅。今有生滅。不名無為
名為虛空。云何風出 反結空不生風也。風性搖動。虛空寂然。豈有寂然而生搖動
若風自生被拂之面。從彼面生當應拂汝自汝。整衣。云何倒拂 破面生也。初二句牒。從彼下四句破。被拂之人面若生風。應合順吹汝當受拂。汝自整衣。不干風出。云何其風反吹彼面
汝審諦觀。整衣在汝。面屬彼人。虛空寂然不參流動。風自誰方鼓動來此 重審也。衣面空異。動寂體殊。風從何來吹拂其面
風空性隔。非和非合。不應風心無從自有 破和合無因也。動寂不同故云性隔。心即是性。文變故爾 三會通實理
汝宛不知。如來藏中性風真空性空真風。清凈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阿難如汝一人微動服衣。有微風出。遍法界拂。滿國土生。周遍世間。寧有方所。循業(yè)發(fā)現(xiàn) 四結責迷情
世間無知;鬄橐蚓壖白匀恍。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五空性四。一總標無性
阿難。空性無形。因色顯發(fā) 空無有質。離色之處即顯是空。以對待故。故無性也 二舉事廣破二。一舉事標征
如室羅城去河遙處。諸剎利種及婆羅門毗舍首陀兼頗羅墮旋陀羅等。新立安居。鑿井求水 舉事也。剎帝利云田王。婆羅門云凈志。毗舍云坐估。首陀云農者。頗羅墮云利根。亦捷疾。旃陀羅云殺者
出土一尺。于中則有一尺虛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間還得一丈虛空。虛空淺深隨出多少。此空為當因土所出。因鑿所有。無因自生 標征也。隨出土之多少。則見空之淺深也。虛空與色二俱是假;ハ嘁蛴。體不離色。今此推征令知虛妄 二依理推破
阿難。若復此空無因自生。未鑿土前何不無礙。唯見大地。逈無通達 破無因生也。空若無因。鑿前何無。鑿后何有。無因不成
若因土出。則土出時應見空入。若土先出無空入者。云何虛空因土而出 破土生。此正破也。前三句牒破。土若生空。土出井時。應見虛空出土入井。若土下四句結非。若見土出不見空入。云何言空從土而有
若無出入。則應空土元無異因。無異則同。則土出時空何不出 此轉破也。若不見空出土入井。則土因空果二無有異。土即是空?占词峭。土出井時。何不見空從井而出
若因鑿出。則鑿出空應非出土。不因鑿出。鑿自出土云何見空 破鑿生也。前三句正破鑿出。若鑿出空。鑿自出空。云何見土從井而出。不因下三句反破不因。土因鑿出?找蚝斡
汝更審諦諦審諦觀。鑿從人手。隨方運轉。土因地移。如是虛空因何所出 再審二處也。土從地中運鑿移出。故云地移
鑿空虛實不相為用。非和非合。不應虛空無從自出 此破和合。重結無因也。鑿空二體也。虛實二義也。豈相符順而稱和合。余文可知 三會通實義三。一類通前義
若此虛空性圓周遍本不動搖。當知現(xiàn)前地水火風。均名五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 前三句。顯虛空之大義也。虛空若從因緣所生。體非周遍。復是動搖。豈名為大。夫言大者常遍為義。常故無生滅動搖。遍故時處悉有。若因緣生。此有彼無,F(xiàn)有未無。緣會則生。緣離則滅。今此不爾。本如來藏。本自周遍。本不動搖。故名為大。當知下六句。類前四性同受大名。咸稱大者。皆周遍故。無動搖故。是藏性中真功德故。無方大用遍一切處作利益故。豈同方便有名無實而稱大耶 二斥勸研詳
阿難。汝心昏迷。不悟四大元如來藏。當觀虛生為出為入為非出入 無圓實智故名昏。不了常遍故稱迷。若虛空性有出入等。則體非常。亦無遍義。豈名為大。故勸詳審也 三正會今理
汝全不知。如來藏中性覺真空性空真覺。清凈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阿難。如一井空?丈痪。十方虛空亦復如是。圓滿十方。寧有方所。循業(yè)發(fā)現(xiàn) 例前可解 四結責迷情
世間無知;鬄橐蚓壖白匀恍。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六根性。然小乘多出四大。大教始有空名。根之與識同名大者未見經出。諸圓實教。圓觀諸法根境識三周遍不動。雖有其義。不立大名。今此特出。真為最后究竟垂范也。文四。一總標無性
阿難。見覺無知。因色空有 二舉事廣破二。一舉事標征
如汝今者在只陀林。朝明夕昏。設居中宵。白月則光黑月便暗。則明暗等因見分析。此見為復與明暗相并太虛空。為同一體。為非一體;蛲峭;虍惙钱悺〈思s四句以征。謂一也。異也。亦一亦異也。非一非異也 二依理推破
阿難。此見若復與明與暗及與虛空元一體者。則明與暗二體相亡。暗時無明。明時無暗。若與暗一。明則見亡。必一于明。暗時當滅。滅則云何見明見暗。若明暗殊。見無生滅。一云何成 此破一也。前四句牒計。則明下四句立理。若與下六句推破。見與境一。境滅見亡。如何分辦明之與暗。若明下三句結非。明暗自殊。見不隨滅。應知此見不與境一
若此見精與暗與明非一體者。汝離明暗及與虛空。分析見元。作何形相。離明離暗及離虛空。是見元同龜毛兔角。明暗虛空三事俱異。從何立見 破異也。初三句牒計。汝離下四句正難離境何相。離明下四句結成畢竟無體。上皆正破。明暗下三句結破。并可知
明暗相背。云何或同。離三元無。云何或異 破兩亦也。同即一也。明暗互滅故云相背。若與一同見即隨滅。如前所破。明暗虛空離此無見。亦異不可
分空分見本無邊畔。云何非同。見暗見明性非遷改。云何非異 破雙非也。空見無辨。故非不一。明暗自遷見無生滅。故非不異
汝更細審微細審詳審諦審觀。明從太陽。暗隨黑月。通屬虛空。壅歸大地。如是見精因何所出 重審也。勸細審詳。四境之中從何有見
見覺空頑。非和非合。不應見精無從自出 破和合無因也 三會通實義三。一類通前義
若見聞知性圓周遍本不動搖。當知無邊不動虛空并其動搖地水火風。均名六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 見聞覺知同名大者。蓋常遍故。如前文釋 二斥勸研詳
阿難。汝性沉淪。不悟汝之見聞覺知本如來藏。汝當觀此見聞覺知。為生為滅。為同為異。為非生滅。為非同異 生滅同也。非生滅異也。為同為異兩亦也。見聞既真。四句叵得。不動周遍。其大者歟 三正會今理
汝曾不知。如來藏中性見覺明覺精明見。清凈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如一見根見周法界。聽嗅嘗觸見觸覺知。妙德瑩然。遍周法界。圓滿十虛。寧有方所。循業(yè)發(fā)現(xiàn) 曾則也。聽嗅嘗觸者。鼻舌二根境合始覺。故名嘗觸。覺觸身也。覺知意也 四結責迷情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七識性四。一總標無性
阿難。識性無源。因于六種根塵妄出 二舉事廣破二。一舉事標征
汝今遍觀此會圣眾。用目循歷。其目周視。但如鏡中無別分析。汝識于中。次第標指。此是文殊。此富樓那。此目犍連。此須菩提。此舍利弗。此識了知。為生于見。為生于相。為生虛空。為無所因突然而出 根能照境如鏡照物。識能了境分別自他。此識分別為從何生 二依理推破
阿難。若汝識性生于見中。如無明暗及與色空。四種必無。元無汝見。見性尚無。從何發(fā)識 破根生也。有相有見。相無見無。根尚無形。識從何發(fā)
若汝識性生于相中不從見生。既不見明。亦不見暗。明暗不矚即無色空。彼相尚無。識從何發(fā) 破境界也。相見相待。無見無相。相猶不立。從何有識
若生于空。非相非見。非見無辨。自不能知明暗色空。非相滅緣。見聞覺知無處安立 此下破空生。初二句審定不由根境也。非見下正破。前三句非見不辨四境破。非相下三句。非相不立五根破。相即是緣。四境既無即所緣境滅。所緣既無五根何有。上皆牒破不假根境也
處此二非?談t同無。有非同物?v發(fā)汝識。欲何分別 正破識從空生也。非相非見。故云二非。即正指空也。同無者如龜毛兔角畢竟無故。若言其空是有體者。豈同物像可形可狀。又此虛空昏純無辨。無辨之空若有所生亦應無辨。故云欲何分別
若無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別識明月 破無因也。日中無月。既無見月之識。應知非是無因而有
汝更細詳微細詳審。見托汝睛。相推前境?蔂畛捎。不相成無。如是識緣因何所出。識動見澄。非和非合 重審生處也。晴即浮塵。境即明暗。成有成無即虛空也。識動下二句結非和合。動謂能了別也。澄謂但照境也
聞聽覺知亦復如是。不應識緣無從自出 前二句例破余識。聞聽即耳鼻。覺知即舌身意識。不應下二句結無生處。識起緣由。故云識緣 三會通實義三。一類通前義
若此識心本無所從。當知了別見聞覺知圓滿湛然性非從所。兼彼虛空地水火風。均名七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 初二句能類。當知下所類。了別謂識。見聞謂根也。是生識之根。故云了別見聞等 二斥勸研詳
阿難。汝心粗浮。不悟見聞發(fā)明了知本如來藏。汝應觀此六處識心。為同為異。為空為有。為非同異。為非空有 同異如根中破。空謂空生。有謂根境。非空有謂無因也 三正會今理
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識明知覺明真識妙覺湛然遍周法界含吐十虛。寧有方所。循業(yè)發(fā)現(xiàn) 四結責迷情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三承前開示獲悟二。一具敘大眾領悟二。一略敘除疑
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蒙佛如來微妙開示。身心蕩然得無掛礙 三科七大即相即性。本自不生。今則無滅。生滅去來皆如來藏圓遍不動清凈本然。此是如來宣勝義中真勝義性。故云微妙開示。身心圓明。故云蕩然。更無諸法可為所疑。故無掛礙 二廣述得益四。一悟心廣大益
是諸大眾。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見十方空。如觀手中所持葉物 向執(zhí)心在身中。謂言是我真性。今知空在心內。如片物持于掌間。下文亦云?丈笥X中。如海一漚發(fā) 二了物咸真益
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圓。含裹十方 向執(zhí)心外有法。今悟法法唯心。離實相外無法可得。故世間物皆菩提也。菩提云覺。覺即是佛。若執(zhí)無情無佛性者。請看此文?v信無情有性。仍說不具諸法。遂令佛性派成其二。一具法佛性。謂有情性。二不具法佛性。謂無情性。若此派分。何異他說無情草木無佛性耶。今立量示云。一切草木是有法。定具諸法故為宗。因云有佛性故。同喻如有情。正教量云。地水火風均名七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妙覺湛然周遍法界含吐十方寧有方所。稟彼說者。宜悉詳之 三反顧遺身益
反觀父母所生之身。猶彼十方虛空之中吹一微塵。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漚。起滅無從 太虛處我心中。尚如片物在掌。更觀所生微質。于心大小若何。故舉空中一塵。存亡豈辨。喻至小也。如湛下再舉漚喻了身無生也。前喻猶存小相。今喻相本無生。故此二喻各顯一意 四妙獲元心益
了然自知。獲妙本心常住不滅 了謂顯了。猶分明也。然語辭也。明解在心故云自知。獲得也。迷妄名失。了悟名得。既言常住不滅。故非新得。但顯現(xiàn)耳 二阿難說偈贊述二。一標舉
禮佛合掌。得未曾有。于如來前說偈贊佛 得益在懷。蓋承開示。故展禮伸贊述益發(fā)心也 二正說四。一嘆佛法希有二。一正嘆 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 初句贊佛。佛有三身。謂法報應。今皆具嘆。妙湛法身也。法身無相湛然常寂。無作無為遍一切處不生滅故?偝謭笊硪病V^無量劫修行諸度之所顯發(fā)。總攝一切無漏功德。盡未來際任持不失。無有壞滅。詶彼因故。不動尊者應身也。謂隨機感厭求勝劣。眾生心中之所顯現(xiàn)真如用相。名之為應。佛體不動。無有作意。如月不降百水不升。慈善根力法爾如此。亦如鏡像隨形所現(xiàn)鏡且不動。故以不動為應身也。又妙及尊字通上通下。謂三身一體不三而三。體相用法具一切義。故名為妙。是最究竟。極證所顯。故名為尊。下句嘆法。即行法也。一經所顯。唯此三昧。最尊最勝于法自在。故稱為王。上句理果。下句是行。理果行三是所詮義。必因能詮所詮方顯。是故四法皆具嘆也 二述益
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 初句斷障。即前身心蕩然得無掛礙也。下經云。從無始來顛倒淪替。今言億者。舉大數(shù)耳。妄認四大六塵緣影為身心相。迷己為物。觀大觀小。皆為顛倒虛妄亂想。今聞開示。不執(zhí)不認故名為銷。下句悟道。即獲妙本心常住不滅也。阿僧祇云無數(shù)。劫波云時分。方便教說一切諸佛皆于無數(shù)劫中修波羅蜜然后成佛。今于此會言下頓悟。獲妙本心常住不滅。何歷僧祇之有乎。故下文云。歇即菩提。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又云。彈指超無學。又圓覺云。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皆此義也。然據(jù)今文。且敘解悟。如文云各各自知心遍十方。知即解也。敘雖論解。不無證悟。以隨人入位淺深不同。且如兩教二乘稟權菩薩圓教根性未發(fā)信者悟此境界。即是解悟。若曾已入信解行位聞法開悟。即是證悟。更有已入地住。即增道損生。乃至妙覺。破惑證理。發(fā)真妙用。皆隨位淺深而論廣狹。此則一會之眾皆得妙益耳 二愿得果度生二。一正陳所愿二。一陳愿
愿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恒沙眾 初句敘智。即佛道無上誓愿成也。即于此身期獲證故。故云愿今。次句敘悲。即眾生無邊誓愿度也。下云除惑。即煩惱無盡誓愿斷。悲智二法即菩提心。正是道體。復以要誓總而持之。即三法周備四愿具足。發(fā)菩提心畢于此矣。依圓覺疏。頓教因地總有三重。初了悟覺性。即前獲妙本心得法身也。二發(fā)菩提心。即今悲智二愿也。后修菩薩行。即向下問修行方便也。謂若不了自心。云何知正道。故多劫修行非真菩薩。次不發(fā)大心無由起行。故善財先陳已發(fā)方問修行。圓頓修證莫過此矣 二述意
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上句同佛化。上求下化悲智二心。一一先悟妙覺明性。從深理生。故名深心。以此二心。承順塵剎諸佛化行。無二無別。故名為奉。下句結報恩。大論云。假使頂戴經塵劫。身為床座遍三千。若不傳法度眾生。畢竟無能報恩者 二重請證明
伏請世尊為證明。五濁惡世誓先入。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于此取泥洹 我愿成道本為度生。度生之心非暫時爾。盡未來際眾生界盡我方入滅。斯愿至重。故請證明 二乞除惑速成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審除微細惑。令我早登無上覺。于十方界坐道場 初句嘆德。威德猛盛如獅子王。故名雄。十義具足不可屈伏。故云力。慈悲謂拔苦與樂。無緣普救。皆言大者。顯無上也。次句乞除惑。自乘修惑大乘所知。俱名微細。下二句乞速成。前文已愿得果。今再言者。以度生心切愿早得也。上句真身。下句垂應。登成也。道場現(xiàn)八相也。前云未成不滅。約時豎論。今云于十方界。約處橫說。即釋成上求下化也 四喻道心無動
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羅心無動轉 舜若多云空也。虛空之性不可銷滅。今尚可滅。上求下化菩提之心終無移動。故不動轉。爍迦羅云豎固不壞也。又翻為輪。輪有摧碾。謂悲智之心自利利他。皆能摧碾惑業(yè)苦故
- 上一篇:首楞嚴義疏注經 第五卷
- 下一篇:首楞嚴義疏注經 第七卷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楞嚴經》“將毀戒體”說明阿難示現(xiàn)的是凡夫、初果的圣人
- 如果覺得唯識學很沉重,可以看看《楞嚴經》
- 如何學《楞嚴經》?放下識心和一切執(zhí)著
- 聞佛法而不修行 如同沒聽過佛法
- 圓瑛法師及憨山大師對《楞嚴經》的推崇
- 高僧大德為什么推薦去學《楞嚴經》呢?
- 楞嚴經和楞伽經哪部好?楞伽經與楞嚴經的區(qū)別
- 《圓通章》的出處殊勝
- 《楞嚴經》從印度傳到中國的因緣
- 在家人可以修持《楞嚴經》嗎?
- 《楞嚴經》中的見識,見性,根性有何關系與區(qū)別?
- 《楞嚴經》是怎么傳入中國的?
- 《楞嚴經》傳到中國的秘密
- 出離世間苦海最好的法門
- 佛說妄情積聚不休而能產生體內愛水
- 佛說末法時代邪魔會施行貪淫魔道
- 從輪回中解脫出來才是最大的目標
- 《楞嚴經》和凈土法門,所說的成佛道理是否相同?
- 不斷淫修禪定者,即使千百劫后也仍是一堆熱砂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開經偈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 楞嚴經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到于彼岸的解釋
- 惡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須熟,彼不相待的解釋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