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凈土宗 > 凈土旨歸 >

“一念三千”與“性具善惡”

“一念三千”與“性具善惡”

  佛的慈悲愿力,曲垂方便,開發(fā)了八萬四千法門,為的是使眾生悟入佛之知見。法門雖無量,但歸根到底總不出一念之所攝!華嚴經(jīng)》云: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一念三千:即是吾人當下一念之中具足三千諸法,包容現(xiàn)象界的全體。心在迷時,含三千法,對之執(zhí)著不舍。心在悟時,也含三千法,但對之并不起執(zhí),而視為方便,視為性德。心有染凈迷悟的分別,但三千法不動絲毫。

  一念三千的實相論通常被稱之為“性具實相論”。性即法性,實性,理性,佛性。心性原是不二,心具、性具,其義為一。智者大師有論云:“無明癡惑,本是法性,以癡迷故,法性變做無明,起諸顛倒善不善等。……今當體諸顛倒即是法性,不一不異。雖顛倒起滅,如旋火輪,不信顛倒起滅,唯信此心但是法性。”此時法性通于染凈,在染維度上,法性即是無明癡惑之本,一切顛倒起滅,即是法性起滅;而在凈的維度上,法性即是菩提,即是佛性本身。故若得“還源返本,法界俱寂”,即“一切流轉(zhuǎn)皆止”,即得根本解脫。

  一念通于染凈,具足一切善惡性相。智者大師稱之為“一念無明法性心”。一念即是“凡心一念”,凡心一念是根塵相對,倏忽起滅的經(jīng)驗狀態(tài)之下的一念心。如是凡心一念,即具足三千世界一切善惡性相,這是一念三千的本意,正由于“一念無明法性心”之通于染凈,既是無明癡惑之本,也是解惑成悟,得證菩提之本;既是生死流轉(zhuǎn)不已的依據(jù),也是超出輪回,臻于佛界的依據(jù)。

  因此,“觀心”才顯示出特殊的重要性,也只有在心或法性的這一意義上,所謂“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般”,才是可以理解的。

  智者大師的“性具善惡”的理論基礎(chǔ)是“十界互具”和“一念三千”。一念三千理論中也包含了性惡說的含義。實相常展現(xiàn)為十界、十如是、三世間,每一法界具有十法界,佛界中也具有地獄至菩薩的九界。

  智者在《法華玄義》卷八中說:“若大乘觀心,觀惡心非惡心,亦即惡而善,亦即非惡非善;觀善心非善心,亦即善而惡,亦非善非惡。觀一心即三心,以此三心,歷一切心,歷一切法,何心何法而分一三。”這也就是說,善、惡、非善非惡,皆為一心本具,且善惡相即。

  作為修學者來說,觀照自己介爾當下一念心的功夫,是學佛修道的“用功處和要緊處”,不論此心落于何種法界,都須就此一念觀其實相,即空即假即中。所謂介爾有心,即具三千,說凡心的一念,圓滿具足三千世間的一切善惡,染凈諸法。

  智者大師在《四念處》第四卷上說:“在一念眠中,無明心與法性合,起無量煩惱,尋此煩惱即得法性。……是一念無明心,有煩惱法,有智慧法。煩惱是惡塵、善塵、無記塵。開出法身、般若、解脫。《法華》云:“如是性等,一界十界百千法界究竟皆等”。其言明了平常的心念是由無明與法性相結(jié)合,所產(chǎn)生的一切煩惱、智慧等,在煩惱法中包含了一切善的、惡的和無記的東西。通過止觀實修得法,可以開發(fā)出智慧般若,成就法身和解脫之德。

  無明與法性結(jié)合,五陰、眾生、國土等“三種世間”,及這三種世間的種種“性”(內(nèi)在本質(zhì)),種種“相”(外表現(xiàn)象)等都由此而生。宇宙間一切萬法的心生起,也同樣是由于無明與法性結(jié)合之緣故。

  智者大師在《法華玄義》第五卷中表明心性具有善惡,而且在惡的心性含具有善的心性。又還在《觀音玄義》中,對性具善惡更進一步作了系統(tǒng)的論述。認為闡提與佛在性具善惡上是沒有區(qū)別的,皆具善惡兩種心性。

  闡提斷盡了后天修行而生的善,但存在先天本具的善;佛因修道而斷盡惡,但尚存先天本具的惡。為何本具的善惡不能斷?因為先天本具的性,不能因此善惡的法門具有經(jīng)三世也不能斷盡改變的性質(zhì),屬于修善和修惡的“緣因”和“了因”佛性。由“一性”的“正因”佛性所起,即“性起”。修善暫且不論,僅以九界的修惡來說,由緣、了二因的修惡,乃由正因性起。

  因此,在圓成佛界(諸佛)的解脫當中,這些修惡就不必斷除。因為正因性惡,由之而起的緣、了二因修惡,全修在性,所以不須斷除。

  闡提與佛兩者的區(qū)別,在于修習上。佛曾嘆曰:“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煩惱、妄想、執(zhí)著遮蔽心性,而不能證得”。闡提自己不會通達性善,所以遇到佛、菩薩等教化的善緣,接受善的教化,仍可以修善治惡。

  佛雖性本具惡,但佛因為通達惡,對惡法有所透徹的了解。所以,讓本具的惡自在,不受本具惡的影響而生惡,即不會被惡法所染。也正因為于惡自在,以致反而能用惡法門救人教化眾生。正所謂“廣用諸惡法門化度眾生終不為惡法所染”。這是因為佛能于惡的本身當下,即能通達真如、法性之實相。所謂“煩惱即菩提”、“諸妄即真”,行于非道而通達佛道,正是大乘佛教的方便與善巧。

  但從凡夫眾生而言,作惡修惡,心有因果報應,應以惡報為戒。全修即性,性亦具善,精進修善,止惡揚善,才能圓滿菩提。

  由性發(fā)修,由修照性,性修不二,統(tǒng)稱“佛性”、“三因佛性”(正因、了因、緣因)皆具性德善和性德惡。正因佛性是眾生本具不改不壞的中正覺性,也是眾生能成佛的主要依據(jù)。由于它超越了世間的實相,簡稱之為“性”。緣因佛性是功德,莊嚴正因,使正因佛性生起勝緣。了因佛性是智慧,開顯正因,使正因佛性生起勝緣。

  它們是空、假、中三諦。三千即空了因佛性;三千即假緣因佛性;三千即中正因佛性;佛性是處于因位的稱謂,成報果時即為法身、解脫、般若、“涅槃三德

  智者大師的一念三千與性具善惡論,則天臺佛學的精要,是至高極論。成為天臺宗“上求下化”的理論依據(jù),充實了中國哲學中的人性學的內(nèi)容。臺宗認為,眾生時刻所起的當下每一念心,必屬十法界中的某一法界,一念與某界相應,此心即屬某界,佛果者,雖斷修惡,不斷性惡,惡道眾生,雖無修善,但存性善,終有一日,若能一念與佛相應,此念即是佛界。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