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jīng)

《心經(jīng)》可以指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佛經(jīng)中字數(shù)最少的一部經(jīng)典著作,因其字數(shù)最少、含義最深、傳奇最多、影響最大,所以古往今來無數(shù)藝術(shù)家都傾注極大精力和虔誠之心,把《心經(jīng)》創(chuàng)作成為異彩紛呈的藝術(shù)品。自由自在的菩薩用般若智慧言傳身教眾生,依靠自心的心靈智慧,從煩惱生死的這一邊到..[詳情]

常觀常自在——慈法法師開示《心經(jīng)》

常觀常自在——慈法法師開示《心經(jīng)》

緣 起

  2007年1月24日,慈法法師在遼寧省大石橋海云寺主持藥師佛七之時,因感眾多學(xué)佛者師資薄弱,雖誦經(jīng)卻多被經(jīng)轉(zhuǎn),不知如何運用,遇事亦不免顛倒迷茫。師悲憫有情故,為眾隨緣開示《心經(jīng)》,令我等沉迷眾生在無師指點之時,亦能受教運用佛法,亦得方便自在。師開示我等讀經(jīng)誦經(jīng)當轉(zhuǎn)經(jīng)用經(jīng),非被經(jīng)轉(zhuǎn),當視《心經(jīng)》若金剛上師,果能如此,雖離師千里,亦如在師旁無異,如隨文殊,諸佛護佑,常觀自在,常得自在。

《心經(jīng)》開示——常觀常自在

  我接觸佛法得到最大的利益,是最初的《心經(jīng)》,我特別感激唐玄奘法師譯的《心經(jīng)》,對《心經(jīng)》感觸比較大。

  觀,觀自在,觀,觀自在菩薩,觀自在菩薩行,行深時,時時照見,觀菩薩時時照見,觀菩薩行深時時照見,觀菩薩時時照見,觀,觀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時時照見,觀,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時照見,時時照見。

  我給加很多字(笑)。

  觀,觀自在,觀自在菩薩……

  實際佛說經(jīng)真是不可思議,都是前文解后文,后文解前文,互解互明,如諦珠各相映照,光光相映,照耀人心,是對人心的抉擇,各個是摩尼寶,各個具足無量義,各個照耀世間,各個可以取用,各個真實不虛。

  我們在沒有路、沒有導(dǎo)師、沒有善知識的時候,就把《心經(jīng)》當成自己的導(dǎo)師就好了,因為如實知自心,是為最上方便。有什么不會的時候就觀自在,觀自在菩薩。哪個自在?哪個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時時照見五蘊皆空。此菩薩自在,此菩薩行波羅蜜,此菩薩觀!

  這是隨身的老師——心師。汝不可識自心,汝證阿羅漢,方能識自心。汝可以視《心經(jīng)》為自師。觀,觀自在,觀自在常觀自在。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時時照見五蘊皆空,空度一切苦厄。很方便啊。

  觀自在菩薩,觀,觀自在——菩薩,所謂的自由、自尊、自在、自方便。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時時照見,其他時你照不見啊,不得方便,不得自在。

  般若波羅蜜多何以言說?無來無去,無得無失,無前后際,無善無惡,是非消融,對待泯滅,不二心智中,一時抉擇于法界之心,就是觀自在之心。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就是觀自在菩薩無對待心中,時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這個方便,你說我沒老師了,自己念念《心經(jīng)》,這就是老師,這老師隨身啊,隨身方便。如果以后我們真沒老師了,怎么辦?這個可以跟隨著你,隨時教育你、提醒你、安慰你、給你智慧,給你方便,給你安樂,真是金剛上師一樣的,不舍棄我們。

  心者,不壞。智慧之心,無衰無壞。有時候沒師長人很苦,你知道嗎?人走了,人離開了,沒有教言怎么辦。拷o大家留下一個不離開的師長——觀自心,觀自在。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時時照見五蘊皆空,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色不異空;空,空不異色;色,色即是空;空,空即是色。乃至受、想、行、識,亦復(fù)如是。如什么是呢?色,色不異空;空,空不異色;色,色即是空;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fù)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此非斷滅空,所以是為無色、受、想、行、識。有時候我們會在這斷滅,認為我什么也不想了。前面講得很清楚——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受、想、行、識,亦復(fù)如是。所以此非斷滅處,正是在色、受、想、行、識處,無色、香、聲、味、觸、法,無受、想、行、識,實在不可思議。所以在色、受、想、行、識之中,不可得于色、受、想、行、識,是為無得無失。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受用無窮啊,我們在色、受、想、行、識面前之時,見無見見,受無受受,用無用用,得以自在抉擇,光明普耀,妙用無窮,無染無著,此為解脫相。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fù)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這個“無”,無受、想、行、識,正是在受、想、行、識表達之時,無受、想、行、識。何以故呢?其本質(zhì)空故,無本質(zhì)故,無染著故,所以但有其受用,但有其妙用,而無其染著,無可得失。

  所以說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香、聲、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四諦法都沒了。

  無智亦無得,智得各舍棄了。在動相之前,匯入法界空明。

  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陲。菩提薩陲,勇猛無畏。在此處無生法忍,一時安住,大光明藏中,抉擇自心。

  后面接著: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善哉!無生法忍處,一片光明,無得無失,無對無待,無受、想、行、識,于受、想、行、識之中,無受、想、行、識,何以掛礙?無得無失,何以掛礙?無智亦無得,何以不得智慧?法無自性一時袒露,無所掛礙,站立世間,了明人生,抉擇法益,做一個無畏的智者。雖然生活在世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陲。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所以說有得有失,有無之間,皆是顛倒,二元散壞,一時得見自心真實,光明普照,不動不搖,不增不減,如實安住。

  這是隨心的老師,隨身的老師啊,我們當常念常知,常覺常察,常觀自在,常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常時時照見,常照見五蘊皆空,空度一切苦厄,常度苦厄,常自他二利。

  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陲,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何以涅槃?寂靜安樂,光耀世間,如實自知。一路超去,金光大道,就在你足下。

  真是如是啊,常觀常知,莫要迷失!

  《心經(jīng)》這么短的文字,把般若波羅蜜多乘,乃至把一切佛法的體講述得淋漓盡致、無遮無蓋,暢快得很。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一路超去。三世諸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全在于此。∪佛教,不離于當念,不離于當體,不離于真實之智。若離,何有佛法可談呢?!所以說般若波羅蜜多乘全彰顯于此。

  你看這么短的經(jīng),一切法具足。這是徹底文殊!說古文殊今文殊,哪個智用不文殊?用這個哪個不文殊啊?!嗡阿惹(ra)巴匝納德(文殊心咒)。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這是抉擇的話,大印蓋上了,就是這樣!真實不虛!佛印印取自心。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來吧,來吧,智慧的彼岸在呼喚著一切眾生!

  來吧,來吧,一切眾生本來安住在智慧的彼岸!

  來吧,來吧,你一聽到即得解脫!

  因為《心經(jīng)》給我?guī)淼睦妫沂指屑,心里生起無畏的喜悅。《心經(jīng)》給我許多次沖擊,最大的那次沖擊是讀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時候,感覺心就像突然被一個什么東西“啪”打碎了一樣,那時候碰到什么都感覺到像自己的母親一樣,養(yǎng)育著自己,哺育著自己,安慰著自己。整個感覺到所有的什么東西全部都是軟的,十分柔軟!

  那時候有法身父母的感覺,什么叫法身父母?就是對所有自己的空間的感知,不管是所謂的三業(yè)——身、口、意,也不管是周邊的一切事物事相,所有的感知,都是自己的法身父母,就是這種感覺,特別親切,碰到什么都是十分柔軟。這次對我的沖擊是十分大十分大的,就是一下撞擊了自己的心靈,你知道嘛?你感覺到自己的身口意所表達、所表述、所感知的東西都是自己的法身父母,都在養(yǎng)育著自己的色身、法身,生起感激,熱淚盈眶,不能自已。

  我特別感激《心經(jīng)》,字字珠璣,字字摩尼寶,字字放光,相映相照,照亮人心。

  我一般讀《心經(jīng)》時都:觀,觀自在,觀,觀自,觀,觀自在,我就不再讀了,就感覺到每個字都是真實的、圓滿的、究竟的,不需要第二個字了。

  觀!夠用了;

  感覺到不夠用,觀自!一下子就回到自己心靈的抉擇上了;

  還不夠,觀自在!夠了嘛;

  觀自在,感覺還用不上力,觀自在菩薩!夠了嘛,無畏的觀察者;

  感覺到還不夠力,那下面就抉擇了,觀自在菩薩行深!還不夠嘛?

  還不夠的話,下面又抉擇了,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還不行嘛?

  一步步的都是抉擇啊,讓你震撼,每個字都在撞擊著大千,有十八種涌動,震撼著法界,震撼著自己的心智,你怎么能不說它是個師長呢?真是一讀就感覺到震撼,十分的震撼。

  一般我給他們念《心經(jīng)》念不多,念幾句就念不下去了,因為什么?感覺再念下去就沒有意義了,因為什么?再念就是法音隨便念吧,舉手投足之間都在念:觀自在!因為事事物物莫不自在,事事物物莫不真實,事事物物莫不具足,事事物物莫不是法界身,如來德相啊。

  觀,觀自在,觀,觀自,觀,觀自在,觀自在菩薩,觀自在菩薩行深。你次第去觀察。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你不要落腳,一落腳就完了,你就感覺到受不了。時!這一個“時”把整個虛空都打碎了,把一切都泯平了。“般若波羅蜜多時”!抉擇了,大光明藏一時現(xiàn)前。這個“時”,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這個“時”像一個寶杵一樣,這個杵啊,千軍萬軍無量軍,一時打碎執(zhí)著,還要什么呢?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這一個“時”字你敢停嗎?所以讀經(jīng)你不要亂讀,要轉(zhuǎn)經(jīng)、用經(jīng),用其妙用,而不要取其被迫,什么被迫?就是你當成事干了,你當成個東西扛起來了,什么讀多少遍多少遍,那慘了,你知道嗎?

  觀!一個字就進去了,進到哪去了?自在!還不夠?不夠的話,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安慰你了,對嗎?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時時照見,波羅蜜多時時照見。每一句都是不可思議的法則,不可思議的教誨,不可思議的引導(dǎo),不可思議的無量內(nèi)涵,一時會涌現(xiàn)在你心中,鼓勵著你的正確的知見、正確的思惟、正確的言說、正確的命運、正確的法則、正確的思路、正確的定、正確的智慧。還不夠?!

  每一句在無量義中放出無量光明,照耀無量的世間,照亮著無量的有情,度脫無量的世緣、現(xiàn)緣、因緣,還不夠用嗎?!

  佛講法啊,一言說中無量義,眾生各個隨類解。我們讀一遍,有一遍解,讀一遍,眾生在接受它一次,解一次,領(lǐng)教一次,永遠不會重復(fù)。其深義浩蕩,淵博如海,浩瀚無盡,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永不干枯,是一切智之源頭,出生一切功德,如摩尼寶,掛于百尺竿頭,若祈請者,決定圓滿回施,令其如意。

  不好好讀《心經(jīng)》,虧不虧?

  觀,觀自在,觀,觀自在菩薩。實際我們沒老師的時候,我感覺到《心經(jīng)》是最好的老師,有時候自己會迷茫,打妄想會很痛苦,就來觀,觀自在,觀自在菩薩,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時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這是老師啊,有時候我們沒有商量,心里煩惱了,愚癡了,無明了,沒地方商量,跟誰商量?跟《心經(jīng)》商量去!向誰求教,向《心經(jīng)》求教去!我給大家一個金剛上師啊。我這人走了,法沒有走,對吧?人走了,把法留下,多好啊!大家能念《心經(jīng)》,我天天都跟著你。

  因為在我學(xué)佛的過程中,《心經(jīng)》對我的加持是十分不可思議的。在這個地方真正地靠倒過,休息過,安樂過,生起過大的喜悅,念這個跟念佛是一樣的,很踏實。

  《心經(jīng)》是六百卷大般若經(jīng)的心智所在,如《金剛經(jīng)》《般若經(jīng)》,全在于此。世尊說法共49年,單說般若部即用了22年,你想想它的價值就對了,就知道了。也有考證說佛說般若部說了28年,按最短的時間也是22年,這也是不可思議的。因為佛弘法49年,單說般若一門,即智慧門,就用了22-28年,這是世尊在娑婆世界所宣化的教言中用力和用量最大的地方,你不得不重視。

  像《心經(jīng)》這樣文字短小的經(jīng)典,在佛教的經(jīng)典《阿含經(jīng)》中是很多的,但在般若部中很少。短短二百多個字,能把佛教的整個機制闡述一盡,實在是不可思議!它代表觀自在菩薩所啟教的真正的悲智二法,具足的教言。因為觀自在菩薩有兩種說:一個是修法得自在之力,運用智慧之人,是為觀自在菩薩;再一個是觀世音啟教之時,以悲憫世間故而宣化的般若波羅蜜多智所守護的教言,所以說是悲智具足!缎慕(jīng)》具足悲智啊。這是大悲觀世音所啟教的。

  觀自在菩薩,即觀世音菩薩,是具足大悲者,具足善巧者,具足智者。應(yīng)該如是觀。觀什么呢?苦!

  苦在何處呢?苦在執(zhí)著!

  怎么去掉執(zhí)著呢?空度一切苦厄!

  空怎么度一切苦厄呢?般若波羅蜜多時,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空度一切苦厄。

  何以為空呢?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何談色空呢?受、想、行、識,亦復(fù)如是。

  一切法則,如是抉擇。

  所以說此教言不可思議,廣大究竟,圓滿互攝,前句后句,各相解說,方便自在,一經(jīng)解一經(jīng),圓滿周遍。就此一經(jīng)互用互解,互動互莊嚴,都是前句解釋后句的,后句解釋前句,不可思議的。

  此經(jīng)用的時候,你愛怎么讀怎么讀,不要帶標點,讀到哪兒是哪兒,都得方便。這一口氣你有多長你用多長,氣短得時候就“觀”!讀完了。氣長的時候就一口氣把整個經(jīng)都念完。你再短也短不過一個“觀”字吧?!

  這是老師啊,真是跟著我們的智慧之導(dǎo)師、諸佛之母、諸佛之導(dǎo)師——不僅僅是我們普通人的導(dǎo)師,諸佛之導(dǎo)師都不離開這般若波羅蜜多智啊。此處文殊常隨,諸佛常愛護,諸佛亦為伴侶啊。

  此處易得法,得究竟方便,何以故呢?此法為諸佛守護之法。這時再看到觀自在菩薩,慈悲喜舍一時成就;看到文殊菩薩,智慧圓滿一時安住。

  此處無疑無慮,圓滿安樂!

原標題:常觀常自在丨上篇/常觀常自在丨下篇

文章轉(zhuǎn)自微信公眾號:菩提眼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