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心夢語 第二輯

  凈元法師著:癡心夢語第二輯

  導(dǎo)師上凈下元禪師著

  序言 感念佛德、心系眾生

  ─師父閉關(guān)召集出家眾開示的一席話─

  多年來無時無刻希望佛教能夠重新振興,一新世人耳目,能夠代表世間光明的指引,給世間人帶來無盡的希望,在這八年當中,師父透過修行,對于內(nèi)心世界貪、嗔、癡煩惱的斷除,下了一些功夫,也展開弘法度眾的誓愿,在這當中發(fā)現(xiàn)修行度眾不是一廂情愿的事,對自己尚且能夠料理,但面對無量無邊的眾生,無量無邊眾生的心,千變?nèi)f化,互相糾葛、纏縛之時,即感受一個人窮盡一生也不能做到。所以在這八年中想了許多的事,也做了許多的事。想的,從當初的理想完美,然后越想越簡單;做的,從當初極度的復(fù)雜,架構(gòu)整個凈土世界的藍圖,在一心中展現(xiàn),慢慢的轉(zhuǎn)換成單一的訴求。所以在這八年期間,師父創(chuàng)辦教團,帶領(lǐng)大家渡過許多艱辛的歲月,可以說每個人都很辛苦,但是一直做到現(xiàn)在,悲心還在,卻慢慢覺察自己智慧的不足,以及因緣的不具足,有一種內(nèi)外交迫的無力感從心中升起。這段期間以來,師父一直在思惟,也許應(yīng)當要來閉關(guān)。雖然師父每天照樣奔波,但是閉關(guān)的念頭越來越強,所以這不是偶然的事件,這次閉關(guān)的目的非常的單純,因為多年的教學(xué)不斷的遇到瓶頸,眾生表面上說要修行,實際上是有限,能夠超越突破的了了可數(shù),如果不斷的講修行,弄得大家到最后沒什么意愿,這也不是辦法。

  多少年來,師父一直在為佛教找一條路,佛教再下去的路怎么走,從這個世紀已經(jīng)要跨越另一個世紀了,究竟佛教是何去何從,是不是像俗人一樣的過活,還是能夠找出一個新的方向,來延續(xù)佛法的慧命,這是一個極需要解決的問題,這問題橫在師父的心中,一直在轉(zhuǎn),但是因為每天忙碌奔波,沒有時間停下來,太忙了,忙得甚至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更何況其他的事情。

  現(xiàn)在師父發(fā)愿閉這次的關(guān),也發(fā)愿為佛教的未來做一個真正的抉擇,這個愿力看起來很大,實際上實踐也不容易,但是比起歷代的佛菩薩所發(fā)的愿,這又算是什么,只不過是滄海中的小愿力而已,這次師父發(fā)愿在閉關(guān)當中,把兩千年來有關(guān)于漢語系的佛教經(jīng)論,以及今人的作品,把他加以整理,當然這不是師父一人力量可以完成,那必須要很多人的力量來共襄盛舉,集合人力、物力、財力的資源,才可以完成的事情,師父只是扮演眼睛的角色,帶領(lǐng)大家來完成這神圣的使命。

  正式新版藏經(jīng)的完成,當然跟我們現(xiàn)在收集大藏經(jīng),那立場上有很大的不同,現(xiàn)存的大藏經(jīng)他的立場是收集各家的學(xué)說來編入這套藏經(jīng)里面,收集的越完備、越齊全、越有價值,而師父所編集的屬于圣典的精華,也就是這二千年來,存在漢語系的佛教所出版的著作,不管是佛菩薩、高僧大德的,加以篩選抉擇,把他整理出一個脈絡(luò)來,指引后世的修行人,有一個正確的方向去走,這種做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如果再沒有人去做,古代的高僧大德作品已經(jīng)讀不完,再加上現(xiàn)代人的作品越來越多,浩瀚如滄海,那么將使佛教徒不知何去何從,外界的人士也不知佛教到底是什么,更是無從比較,所以就現(xiàn)在來講,佛教看起來是興盛的,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卻是衰敗的一個現(xiàn)象,像花團錦簇經(jīng)不起風(fēng)吹雨打,這是值得憂慮的事情,所以師父這次的閉關(guān)不是為了個人的生死大事,坦白說,有人閉關(guān)是為了了脫生死,以前師父閉關(guān)也為了了脫生死,現(xiàn)在了脫生死,對師父來講已經(jīng)沒什么興趣,那是一件非常無聊的事情,一個人為了自己的生死可以窮盡自己一生的時間來做這樣的一件事情,那不是自私自利的行為嗎?了生脫死不管有沒有辦法達成,畢竟那不是我們修行人的事情,尤其是一個出家人,應(yīng)該要發(fā)愿度眾,發(fā)揮大慈大悲的精神來度化一切,而不是腦子里轉(zhuǎn)得是怎么開悟的事情,否則的話,佛教將臨真正的衰微。所以師父這次閉關(guān),發(fā)愿盡此一生,乃至未來際,為眾生來做這一件事情,這個時間并不是很長,只有三年的時間,在這三年當中,因為教團因緣的關(guān)系,也無法做到完全的封閉,所以還是有開一些方便門,譬如說外處的講經(jīng),以及每個禮拜的禮拜天辦理會客,滿足修行人求法的愿望。

  (聽完師父的一席話,長年來跟隨在師父身旁的弟子,感受深刻,看到師父長期以來不眠不休為法忘軀,弟子們熱淚盈眶,發(fā)愿追隨師父,完成續(xù)佛法慧命的使命,想到多年來師父的教學(xué)法,溶入整個經(jīng)典,這不就是菩薩的乘愿而來嗎?)

  八十五年八月一日

  一、寫完佛陀略傳第一章-佛陀時代的印度文明與思想。本章共分三節(jié),第一節(jié)講吠陀文明,第二節(jié)講奧義書,第三節(jié)講沙門文化。

  由本章可略微了解佛法的特質(zhì)、教育和教團與當時的印度文明與思想的關(guān)連性。如廢除種姓制度、四姓都可出家,以及業(yè)與輪回的學(xué)說,為佛世前后的思潮,并非佛陀的創(chuàng)見。其次自由思考與修學(xué)禪定亦是當時所有沙門教團的學(xué)風(fēng),至于日中一食、托缽乞食的生活方式,更與佛陀的思想無關(guān),佛陀也只不過是沙門的一員而采行此制。但那都是印度人的生活習(xí)慣,不是中國人的,更不是佛教所必備的,F(xiàn)在有人以此為佛教的修行法門,誠乃食古不化,不識真實佛法的緣故。

  二、一般人剛開始接觸佛法,感覺十分奇妙、神圣,所以能勇猛精進,為法忘軀。時日一久,熱情逐漸冷卻,現(xiàn)實生活的問題便浮上表面,佛法轉(zhuǎn)而退居幕后,當做休閑中的調(diào)劑。沒事時,喝杯茶,談一談佛法,然后養(yǎng)精蓄銳,再各自為了私利而打拼,這時心中充滿著欲望,只有無窮無盡的攫取、占有,沒有清凈,沒有慈悲,與佛法毫不相干。這種人生態(tài)度,就是現(xiàn)代佛教徒的修行寫照!

  修行,本是講悟道的,講解脫的,但現(xiàn)代的修行人嘴里相信佛法,心里卻不相信,連講經(jīng)者自己也一樣不信,所以,每個人都用講的,沒有人愿意按步就班去修行,唯一宣稱的修行只有念佛、拜懺,但念佛、拜懺真的讓人開悟了嗎?把所有的佛教史全部搬出來!看誰因念佛拜懺而了生脫死的?如果有,衲僧愿下拔舌地獄!自古以來,所有的悟道者,全都由如理的思惟中,獲得如實的佛法知見,具足禪定和智慧。從來沒有例外!現(xiàn)在不然,竟把佛法當知識的傳授,誰最會講,讓眾生聽得高興,隨順眾生的貪欲、習(xí)氣去講,聚合了很多于佛法似懂非懂的人,則講演者就是高僧大德。如講的話不符合眾生的貪欲,立刻說你是外道。這或許是佛法中為了適應(yīng)眾生的根機,而開出種種權(quán)巧方便的緣故吧!應(yīng)病設(shè)藥啊!

  所以教了許多年,愈教愈沒人學(xué),講真話,對方當你在罵他;講假話,如鯁在喉,出不了口。究竟要到何時,才能重見“當頭棒喝”的宗風(fēng)呢?在這多年的教學(xué)生涯里,最令衲僧哭笑不得的是:一直在繞口令,舌頭不停地轉(zhuǎn)彎。有時,要向某人說一最簡單的修行法門,都可能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慢慢的磨、慢慢的熬、慢慢的轉(zhuǎn),才能讓對方又聽得懂、又肯接受。如直接指正他的錯誤,他一定臉色發(fā)青、扭頭就走,到處去向人說這個師父沒慈悲!是呀!你希望的慈悲是夸贊你、重視你,不管你的貪嗔癡,然后接引你下地

  獄的師父!可見度眾的確很難,所以跟隨衲僧修學(xué)也是很難,來學(xué)的多,成就的少。問題的癥結(jié)在哪里呢?一則器量不夠、二則識見不遠、三則舍世間難、四則大愿不發(fā)。弄到最后,只是找一處適合自己的避風(fēng)港而已。至于佛法,就當做茶余飯后的清談吧!

  好了!現(xiàn)在言歸正傳,衲僧掩關(guān)發(fā)憤用功,就是要讓自己更有智慧,一來可以成就更大的避風(fēng)港,讓更多迷失方向,缺乏安全感,處于恐懼中的眾生,駕著風(fēng)浪中飄蕩不已的小船,來到這里安詳?shù)耐2。二來可以研究出一套更有用的法門,教導(dǎo)眾生,讓他們自己點燃心中的燈火,自己成就一個安隱的棲息之處!畢竟,眾生相本來就是如此,眾生是沒有所謂是非對錯的問題的,那只是隨著因緣的旋轉(zhuǎn)而旋轉(zhuǎn),順流而下,誰也不認識自己,更不認識別人。大家都憑著六識妄心所生的感覺去接觸事物,掌握幻化的人際關(guān)系。所以唯一出問題的,就是衲僧的修行體證不夠深廣,一介愚癡凡夫,卻妄想著改變世界,豈非愚公移山、精衛(wèi)填海?但是,自古以來,有那么多的佛菩薩、祖師高僧,以及無數(shù)的護法大德一直在做了,為什么我們不能效法呢?

  因此,衲僧寧可讓人說“外道”,也絕不昧著良知去說那些與佛法的修行背道而馳的東西為“世尊親口”。念佛、拜懺真的是世尊教的?持咒、禳災(zāi)、祈福也是世尊嫡傳?受戒時在頭上、手上弄個疤,亦號稱世尊的意思?簡直是荒唐極點!為什么有人能睜著眼睛說瞎話,而不顧史實呢?宗教迷信太可怕了!

  八十五年八月二日

  一、掩關(guān)快一個月了,內(nèi)心逐漸在變化中,先前的紛擾妄動慢慢地褪去,安詳愉悅不斷的涌現(xiàn)。

  掩關(guān),對于道業(yè)的助益很大,這其中包含著破惡業(yè)、降魔怨的功德。但是,如沒有發(fā)大悲愿的話,反易走火入魔,傷害自己的身心。

  二、聽聞護持衲僧掩關(guān)的人很踴躍,實令衲僧感激。衲僧于關(guān)房中,上承佛恩加被,十分受用,更覺責(zé)任重大,不能辜負十方的期盼。只有勤修道業(yè),成就佛果,將一切功德回向十方。

  八十五年八月三日

  一、慧軒傳了一張紙條來關(guān)房,說明天下午要搭機去舊金山,希望師父庇佑一路平安。于是寫了一些吉祥話,托寂滿帶回去轉(zhuǎn)達。

  慧軒是寂滿、寂成的大女兒,現(xiàn)在還就讀?。因為父母是虔誠的佛教徒,而她眼見父母自學(xué)佛修行之后,言行舉止突然變得更加端正莊嚴,處理家中事務(wù)更明理壑達,脾氣也改進不少,所以很自然的加入了佛教的行列,并且自專一開始即從事教團舉辦的各項社會服務(wù)工作,是一位非常杰出的年輕人,F(xiàn)在其全家大小,包括親族都成為佛教徒,是一個標準的佛教家庭

  衲僧常說:修行可以改變命運,創(chuàng)造人生,F(xiàn)在,還可以更肯定地說:修行能將惡運,大事化小,小事化無。能防患未然,于惡運萌發(fā)的關(guān)鍵,將其轉(zhuǎn)至另一個較平順的因緣,即使仍有惡報,也絕對比原先還容易應(yīng)付。這是佛法的奧妙處,非一般凡夫俗子所能體會。

  八十五年八月四日

  一、今天于會客時間,跟大家談關(guān)于修行的重要問題。修行,首先要發(fā)菩提心,而其學(xué)習(xí)的過程即是禪定和智慧的研究與獲得。不論修任何一種法門-讀經(jīng)、坐禪、念佛、拜佛、拜懺、持咒、觀想等,或依據(jù)哪一個宗派-性、相、臺、賢、禪、凈、律、密,南傳或北傳,甚至不論你拜哪個祖師高僧為師。如修行的結(jié)果,不能逐漸伏斷煩惱,獲得真正的定慧,則必須思考自己所用的法門有無偏差?思考方式有無正確?有無確實理解該法門?然后,從另一個方

  向探求出新的解決辦法,才能有效的超越困境,成就道業(yè)。如一位修行人,一則對自己的起心動念尚且不識,二則對自身的因緣果報亦是無知,三則于佛法知見未達正解,四則惡業(yè)障道難消難除,卻終日妄想著某一特勝法門,能夠頓超直入,一步升西,于是拼命執(zhí)取而不放舍,這種觀念是最可怕的!因為它將使人陷入狂亂的漩渦里,猶似精神病患的歇斯底里、精神分裂!這種人如當面說出他的錯誤,他反說你在破壞佛法,只要他聽到相反的意見,就立刻排斥反彈,沒有雅量接受別人的批評。像這樣子修行,豈非與三法印背道而馳嗎?又怎能證得真實的禪定與智慧呢?

  二、晚上,第一次講述大乘起信論。本論,有的學(xué)者將其歸入澈底的唯心論,實乃斷章取義,不懂修行。某些學(xué)術(shù)研究者,天天鉆研文字相,企圖從經(jīng)論的文字中比對出佛法的意旨,但其人卻從不依著經(jīng)論所教的法門去修行,試問:此人真能了解佛法嗎?譬如某人要了解月球,于是天天抱著敘述月球的書籍讀誦,則此人真能感受月球的實況嗎?又譬如有人讀了一本介紹世界各地的橘子的書,卻從未吃過一粒橘子,則此人能知道橘子的滋味嗎?經(jīng)論,本是古代圣者修證體驗的記錄,現(xiàn)在卻不是將它拿來作修行對照的參

  考,只當做理論的分析,自己不愿成為一位圣者,卻天天評斷誰對誰錯,這與佛法何干呢?

  真正的佛法,由圣者的口中說出、手中寫出、動作做出、生活現(xiàn)出,乃至起心動念,這是性空呢?唯識呢?還是唯心?能這樣分別嗎?而圣者所造的經(jīng)論皆由自心流露,依眾生機緣而成為文字。這又該是什么呢?

  因此,判定一部經(jīng)論是性空、唯識或唯心,并非最好的方式。應(yīng)該是,判定此部經(jīng)論適合哪一種性向、思想的人來讀,比較容易接引其修學(xué)佛法。這樣,所有的經(jīng)論便有成立的必要,而不須分別高下,究竟不究竟的問題。譬如小學(xué)有小學(xué)的課本、大學(xué)有大學(xué)的課本;又如同樣的程度,也有分不同科目,給各種不同興趣的人讀,把它分類教學(xué)就可以了。

  如本論談造論因緣時說,有一類眾生能直接見佛聞法(注意:這個見佛聞法是貫通三世、窮盡虛空的,不可以為佛已入滅,現(xiàn)在是末法了,無佛了!);另有一類眾生,癡性較重,誤以為佛已入滅了,聽不到佛的親自說法,就一面讀經(jīng)論,一面修行,博學(xué)多聞,終于悟道;最后一類眾生,自己不能修行,又不喜廣學(xué)諸經(jīng)論,于是就擷取經(jīng)論要義,寫出一部修行的入門書-略論,這部大乘起信論就是略論,用現(xiàn)代的名稱就是“佛法概論”。這是適合初入

  佛門,想要解行并進者研讀的一部論書。

  今晚初講緒言,至本論依一心二門開展一切諸法體相用三大。

  八十五年八月五日

  在禪的教學(xué)中,所碰到的問題不勝枚舉,從坐禪的技巧至入定參禪,幾乎囊括了眾生內(nèi)心世界的種種變化,如要條列回答,也可寫成一部藏經(jīng),F(xiàn)因正值掩關(guān),便利用暇余寫日記的時段,匯整一些較常用的資料,逐日編寫一個單元,約略的把有關(guān)禪的問題扼要介紹。今天,先來解釋禪的名稱。

  壹、釋禪名

  一、禪的意義

  禪,是梵語,全名音譯為禪那?馱衍那,其涵義有六種:

  (1).棄惡-禪能舍棄一切五欲、五蓋等惡法,令心靜住。這是偏于戒門,因禪是自性戒、圓頓戒,由修禪悟道,即得道共戒。大智度論說:

  “禪為清凈水,能洗諸欲塵;禪為金剛鎧,能遮煩惱箭。”

  眾生的本心常為無明煩惱所纏縛,不得清凈解脫,如能精勤

  修禪,便能遠離欲惡不善,證安樂涅槃的境界。

  (2).靜慮-靜,是寂靜,指心的安定狀態(tài),即四禪支林功德中的心一境性,或名一心。慮,是審察思慮。由心一境性,進入了專精

  思惟,達到定慧均等,即為靜慮。這是由定門入,而終能因定生慧的。

  (3).思惟修-思惟,是思考推度的意思,有正、邪二種思惟。凡依三法印或一實相印的如理思惟,為正思惟;依邪見迷執(zhí)的思惟,為邪思惟。正思惟必須依正定而生,若無正定,則一切的正思惟不起;無正思惟,就無法作正確的修行。用思惟修來形容禪的修習(xí),是偏于慧門的,但思惟之前須賴真正的定境,思惟的過程,亦由專注的慧照中得清凈的定,可知思惟修非指單純的思惟動作而已,那該是以定為基礎(chǔ)的思惟。如雜阿含經(jīng)說:

  “獨一靜處,精勤思惟,不放逸住!

  最后得到了心解脫及慧解脫,即是由思惟修得證道果的意

  思。

  (4).功德叢林-功,是因地萬行的功夫;德,是果地證道的德相,因果合稱,名叫功德。譬喻因地的功為草叢,綿密而功小;

  果地的德為林木,雖疏而德大。釋禪說:

  “所言功者,即是功用,果上有寂靜、離過、神通、變化、益物之用,故名為功。因之與果,悉是眾善功德之所成故,通言功德叢林。”

  (5).定-禪與定的內(nèi)涵原本不同,定的梵語音譯為三昧、三摩地,意譯為正心行處、正定、等持、心一境性,是指心的專注、安定、不散亂的狀態(tài)。禪則包括了定與思惟兩種的意思。但因禪的相,展現(xiàn)定相,而定的修習(xí)必能成就禪的現(xiàn)起,所以一般通稱為

  “禪”。

  (6).止觀-止的梵語為奢摩他,觀的梵語為毗舍那。止觀的修證,次第分明,從一念的初心生起,到究竟成佛,一切法門都可用

  止觀來總攝。此說止觀是以初心立論,兼及部份的悟境行相。

  止,是止息妄念,止一切諸惡不善法,妄念就是惡覺觀,能攀緣內(nèi)外種種境界,造出身口意的無邊惡業(yè),現(xiàn)在修止止之,降伏一切的境界相,使此心寂然清凈。

  觀,是觀照、觀行的意思。觀照,指解析事物的能力,由觀照的功夫,便能洞見心中的煩惱頭數(shù),了了分明,然后以智慧力加以除滅。觀行,是修觀時此心的行相。由觀照中分別生滅因緣之相,觀一切心行,念念生滅;觀四大五蘊如幻如化,悉皆染污不凈,純大苦聚集,無一可樂。于是逐漸舍離迷執(zhí)妄見,使觀智通達,如實契證了真如法性。

  止與觀不能單獨成行,如一念始覺而發(fā)心修行,即是觀,由

  此觀的生起,才有修止的力用;又如定水無波,便能映照山影樓閣,觀若無止,即失去了觀的功能。所以,止與觀的修行是一體的,觀中起止,由止達觀,止觀不二,即是禪的真義。

  八十五年八月六日

  昨天談“壹、釋禪名”的第一項-禪的意義,今天續(xù)談第二項-禪的類別。這是從禪名來解釋的。

  二、禪的類別

  禪的種類依修證的層次可分成三種:世間禪、出世間禪、出世間上上禪。

  (1).世間禪-指四禪、四空定、四無量心、十六特勝、通明等禪法,其中四禪為根本禪,不論凡夫、外道、二乘、菩薩、諸佛,都同樣以四禪為修定的基礎(chǔ)。如法華玄義說:

  “根本者,世出世法之根本也。大品云:‘諸佛成道,轉(zhuǎn)*輪,入涅槃,悉在禪中。’若能深觀根本,出生勝妙上定,故稱根本也。”

  根本四禪是萬行的根本,一切功德都由四禪所發(fā),亦且依四禪而住。至于世間禪的修行人,有初學(xué)佛法的凡夫佛子及邪見邪行的外道,凡夫入世間禪中,依三法印思惟修習(xí),次第證得般若妙智,得安樂解脫;外道入世間禪中,厭患有此四大之身及心識的變化,貪著寂靜,欣求涅槃,但因缺乏實智,所以不與佛法相應(yīng),不能出離生死憂悲惱苦。

  在四禪八定中,純屬外道禪的,有色界無想天的無想定,及凡夫外道都可入的無色界四空定。因四空定為“慧少定多”,缺乏禪所特有的思惟,所以但受定名,不稱為禪。如凡夫于四空定中又能正觀此心虛妄不實,幻化無常,不去執(zhí)取定境時,即證得滅受想定,當下解脫,出離世間。

  (2).出世間禪-指依觀、煉、熏、修四個階段所修的禪法。

  第一、觀禪═即九想、八念、八背舍、八勝處、十一切處。這

  是先修壞法觀-不凈觀,次修不壞法觀,破除世間欲愛,得定法持心的禪法。

  第二、煉禪═即九次第定。指依初禪次第入二禪、三禪、四禪、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及滅受想定,共九個次第,其間不雜余心,不思善不思惡,但令此心清凈,定慧均等無間,就好比煉金一樣,使雜質(zhì)盡除,顯現(xiàn)純金,所以叫煉

  禪。

  第三、熏禪═即獅子奮迅三昧。前說煉禪是次第無間入,現(xiàn)在

  說熏禪,不但能次第無間入,亦能次第無間出,猶如獅子能迅速奮起,進退自如,出入一切諸禪中,使之通利,轉(zhuǎn)變自在,出生種種的甚深三昧,獲得種種的神通智慧。

  第四、修禪═即超越三昧。有遠、近二種超越,各分為入、住、出三相,這是出世間禪功德中最深的,又名叫頂禪。

  出世間禪為二乘與菩薩共修的禪法,但受解緣別,所證不同。

  釋禪說:

  “若二乘人,俱此諸禪者,即是俱解脫。事理具足,成就無累故。亦名不壞解脫,具足成就出世間諸禪定法故,具足三明六通,及八解脫等一切諸大功德,名大力阿羅漢也。

  若是菩薩,于正觀心中入此三昧,得諸法實相,即得二十五三昧,能破二十五有,住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是時亦名禪波羅密滿!

  這個波羅密,即是菩薩禪不共其他各類修行人的理念。因為凡

  夫著愛,不得入甚深禪定,不知有禪波羅密的境界;外道著見,雖入禪定而心不安隱,不見有禪波羅密;二乘無大悲心,不能盡行諸禪,不受禪波羅密;只有菩薩發(fā)四弘誓愿,偏修一切事行滿足,隨緣度化,所以獨受禪波羅密名。

  其次,為何菩薩修習(xí)世間禪時,不名禪波羅密呢?此因凡夫菩

  薩事行不偏,禪定不深,所以不名,必須到了出世間禪的階段,具足一切三昧,斷一切結(jié)使,以智慧力度脫一切眾生,才成就了禪波羅密。

  (3).出世間上上禪-此為不共凡夫、外道、二乘的菩薩禪法,此種禪不但凡夫、外道,即連二乘,亦不聞禪名,這是最微妙的不思議禪。

  此禪門共有九種大禪:自性禪、一切禪、難禪、一切門禪、善人禪、一切行禪、除煩惱禪、此世他世樂禪、清凈凈禪。這是八地以上的大菩薩至金剛后心所修證的禪法。并非一般凡夫能擅加揣測的。

  另外,有一類由中國創(chuàng)立的中國禪,其法門雖別出一格,但于禪的根本行法,仍不離上述三種禪門。后人不察,胡亂區(qū)分為如來禪與祖師禪,實已失去禪的原意了。

  八十五年八月七日

  談“釋禪名”竟,今日續(xù)談“修禪的原因”。

  貳、修禪的原因

  前釋禪名中,已知禪與定是如影隨形,不可分離,現(xiàn)在說修禪,即包含了定的意思,所以必要時,便合稱禪定,以符文意。

  關(guān)于修禪的原因,可從前篇內(nèi)容了解其梗概,今又另文詳述,俾使學(xué)者有更明確的體會。

  一、禪是入道的根本

  有人問:“修行的法門很多,為何非要修禪?”

  答:“禪是萬行的根本,三乘入道的要門。一切如來圓妙法界,不論是教行、理事、凡圣、因果,都在禪的行證中顯發(fā)!

  凡夫的止心息妄、除滅煩惱;二乘達諸事已辦、不受后有;菩薩發(fā)菩提心,自覺覺他,成無上佛道;十方諸佛住常寂光凈土,攝受無量眾生,都由禪而得!捌┤鐮恳乱唤,則眾處皆動”,禪能總攝一切諸佛法藏,由淺至深,由方便到究竟,可謂八萬四千法的心法。所以,修禪是提綱契領(lǐng),掌握修行的總根源。欲入佛門而不修禪,豈非本末倒置?

  二、禪是諸佛菩薩常法

  (1).諸佛成道前的修行以禪偏收一切諸行,如大品般若經(jīng)說:

  “菩薩從初已來,住禪波羅密中,具足修一切佛法,乃至坐道場,成一切種智,起轉(zhuǎn)*輪,是名菩薩次第行、次第學(xué)、次第道!

  而諸佛最后成道的關(guān)鍵,更是坐于樹下禪思,降伏魔軍,斷盡結(jié)使,如佛本行集經(jīng)說:

  “所有過去諸佛如來欲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皆悉坐于鋪草之上,而取正覺!

  另外一段描寫釋迦佛來到菩提樹下,跏趺坐草,內(nèi)思安般的情景:

  “跏趺而坐,身心端直,如蛇纏身,卓然不動!

  (2).諸佛成道后,更于二六時中常住于禪思,起種種三昧,或者自受用,或用來攝受聞法大眾。如禪秘要法經(jīng)說:

  “爾時世尊入深禪定,默然無言。時迦絺羅難陀見佛入定,即往詣舍利弗所。”

  身為佛陀,于因地的菩薩行是以禪為主,于果地成佛,亦無時無刻地從內(nèi)心及行住坐臥四威儀中現(xiàn)深禪定相。又經(jīng)中說,佛將說法時,或說法后,必入不思議禪定,隨眾生的心行而起無量三昧,攝受一切的聞法大眾。如圓覺經(jīng):

  “一時,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來光嚴住持,是諸眾生清凈覺地。”

  圓覺經(jīng)是一部禪經(jīng),專講禪觀頓悟妙理及禪觀行的實踐方法,所以佛于法會中示現(xiàn)神通三昧,以如來圓覺的佛性相應(yīng)眾生本有的覺性,使眾生頓悟一切本來具足,不假外求。另外,摩訶般若波羅密經(jīng)亦說:

  “爾時,世尊自敷師子座,結(jié)跏趺坐,直身系念在前,入三昧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爾時世尊故在師子座,入師子游戲三昧,以神通力感動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

  看佛陀說法時的結(jié)跏趺坐,直身系念在前,可以想見今之凡夫說法是如何的自大愚癡,試問:一個沒有禪定工夫的人,真能正見法義、說法無礙嗎?佛陀在世時,所有的弟子都以禪觀為行門,歷代的菩薩、祖師、高僧也無不修禪觀行的。今日,竟有不知禪門為何物,從未修過禪法的佛子,自稱具足佛法正知見,而完全忽視了八正道中,正見的獲得由正思惟而來,正思惟的如理安定,須由正定而來。修行人的架空中樓閣自古有之,于今尤烈而已!因此,略經(jīng)說,彰明諸佛菩薩的常法的確是以禪顯現(xiàn)一切的,吾等因地凡夫豈可不顧經(jīng)論原意,自創(chuàng)與禪不相應(yīng)的法門,甚至違背因果法則,企圖免受業(yè)報,即能頓超果地?

  三、一切智慧皆由禪生

  釋禪說:

  “欲斷煩惱,非禪不智,從禪發(fā)慧,能斷結(jié)使!

  沒有真正的禪定,絕不能獲證真實的智慧;沒有真實的智慧,一切修行即為甑砂作飯,終不得佛法的利益。大智論將禪定與智慧的密切性,作了一番深入的解釋:

  “此常樂涅槃從實智慧生,實智慧從一心禪定生。譬如然燈,燈雖能燃,在大風(fēng)中,不能為用。若置之密室,其用乃全。散心中智慧亦如是,若無禪定靜室,雖有智慧,其用不全。....若求世間近事,不能專心,則事業(yè)不成,何況甚深佛道,而不用禪定?”

  眾生的無明煩惱好比是風(fēng),智慧就是那一盞明燈。于凡夫眾生位時,就像燈在風(fēng)中一樣,永遠無法點燃。現(xiàn)以禪定的力能止息無明之風(fēng),智慧即刻顯發(fā),譬如將燈置于無風(fēng)的密室,燈即立刻點燃。所以說“無礙清凈慧,皆依禪定生”。

  四、修禪于現(xiàn)世的功德殊勝

  眾生因無明不覺的一念妄動,遂起了種種的煩惱,對于世間一切產(chǎn)生了苦的感受。這種苦受由內(nèi)心生起,使人迷惑顛倒,造成錯誤的知見和行為。此時,若以禪定來攝持,使其澄心靜慮,當下遠離一切的苦受。今依大智度論將禪于現(xiàn)世的功德略敘如次:

  (1).攝諸亂心-凡夫的散亂心像鴻毛輕飄、像疾風(fēng)吹拂、像獼猴的跳躍不停,而心的剎那生滅,比閃電還要迅速,所以心相是完全不可控制的。唯一的辦法即是修禪定加以調(diào)伏,制之一處,不令越逸。

  (2).洗諸欲塵-欲塵是指世間的色、聲、香、味、觸等五欲境界,常能誑惑一切的凡夫,對之生起貪愛迷情,而作諸惡業(yè)。現(xiàn)

  因修禪的緣故,便能洗除種種的五欲塵垢,使此心回復(fù)清凈的本來面目,故說“禪為清凈水,能洗諸欲塵”。

  (3).現(xiàn)證解脫-由禪定的次第覺證,能攝心止妄,能洗滌五欲六塵,遮除煩惱毒箭,進而獲得禪定的根本-金剛?cè)?澈底的摧碎見思結(jié)使,離分段生死,入有余涅槃。于此境界中的安樂有兩種:一是由禪定自身所引生的安樂,使身心安詳愉悅,七情平和中矩,這叫做“現(xiàn)法樂”,如說初禪“離生得喜樂”,像大熱天入于清涼池的感受;又如二禪“定生得喜樂”,即是內(nèi)心清凈的結(jié)果,再更上一層的禪定,所生的現(xiàn)法樂愈高,這絕非沒有修習(xí)禪定的人可以體會的。另一是從禪發(fā)慧,除滅一切罪障后,了知因緣本空、五蘊非我,得自在解脫的安樂。

  (4).度無量眾-現(xiàn)證解脫的修行人,不但自求解脫,亦能令眾生同獲解脫,于今世即入菩薩階位,不待來世。大智度論說:

  “菩薩入禪波羅密中,除諸惡不善法,入初禪乃至非有想非無想定。其心調(diào)柔,一一禪中,行大慈悲,以慈悲因緣,拔無量劫中罪,得諸法實相智故,為十方諸佛及大菩薩所念!

  菩薩自行化他的功德,都是由禪定中發(fā)露,乃至得十方諸佛及大菩薩的護念摩頂,也是入禪波羅密,得諸法實相智,才有如此殊勝的因緣。

  五、修禪能成就微妙不思議佛道

  釋禪說:

  “行者善修禪故,即便成就十波羅密,滿足萬行一切法門。”

  波羅密是大乘行門,初時以六波羅密為主,如已成就了般若波羅密,則前五波羅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悉皆具足。但前四種波羅密的成就能否圓滿,與禪定波羅密相隨。如布施波羅密是舍一切的家業(yè)身命,“寂然閑居,無所慳吝”;持戒是“身心不動,關(guān)閉六情”;忍辱是“一切榮辱,皆能安忍”;精進更是“常坐不臥,攝諸亂意”,即使身心疲累,或經(jīng)年累月都無證悟,仍然不退不懈。故知菩薩修禪的因緣,即能具足增上四種波羅密,而般若波羅密更因修學(xué)禪定而具足,所謂“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智慧勇發(fā),如石中泉”。所以大智度論說:

  “若菩薩行禪波羅密時,五波羅密和合助成!

  至于后四種的波羅密-方便、力、愿、智,更須入深禪定中,才能發(fā)揮它的作用。

  (1).方便波羅密-以深禪定,明見眾生根性,于是施設(shè)種種的方便善巧,應(yīng)機示化。

  (2).力波羅密-以深禪定,起諸神通,變現(xiàn)無數(shù)的應(yīng)化之身,入于六道中,用三乘法來教化眾生。

  (3).愿波羅密-以深禪定,天眼觀十方六道的眾生,輪回生死,苦惱束縛而不得解脫。于是生起了大悲愿心,欲令一切眾生共成佛道。

  (4).智波羅密-以深禪定,得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攝化一切,無有障礙。

  十波羅密的圓滿成就,即是妙覺菩薩-佛的果位,這全都是由修禪所成就的。

  八十五年八月八日

  一、一個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這句老生常談的話,如從修行的立場來看,卻是非常親切的。

  當一個人的內(nèi)心紛亂,看不清環(huán)境里的人、事、物,看不清自己的感覺和思考,只是茫然地在人生的路上走著,這時候,他已注定是一個失敗者,注定要隨業(yè)受報了。

  二、有一位學(xué)友跟隨師父修行很多年,勇猛精進,辦事也非常認真負責(zé),可說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最近這位學(xué)友變了,變得意志消沉,苦惱萬分,內(nèi)心異常紛亂。雖然表面上可能看不出來,但從種種跡象觀察仍可得知,這位學(xué)友正面臨了極大的困境。也許有人會問:究竟是什么原因讓他陷入困境呢?其實說穿了很簡單,那就是我執(zhí)!這位學(xué)友雖是老修行,也讀了許多書,聽經(jīng)聞法更是勤快,但是,當他與人交接應(yīng)對時,很少去站在對方的立場想,只有一味地緊咬住自己的觀念,所以就無法跟人溝通,而他卻一直認定別人無法溝通。這位學(xué)友常自以為是老修行,最懂得佛法,所以從不尊重別人的身份或表現(xiàn),致使別人深深地感受到他的傲慢無禮,而不愿跟他共事。說真的!如從世俗人交朋友的眼光來說,這位學(xué)友十分講義氣、十分熱心,個性忠厚老實,的確可以和許多人成為知交。不過,從修行出世間的方面說,多年的修行幾乎都在表相工夫上打轉(zhuǎn),無法達到真實的悟境,誠為可惜!原因是,看別人都不如自己,不知有三寶的恩德,沒有掌握心對境時的起心動念,

  最重要的,是沒有發(fā)出大悲心,才會看不見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比任何事都珍貴。

  我執(zhí)真的太可怕了!這位學(xué)友如能沖破這一層障礙,其整個生命史將會光輝燦爛,否則,只是隨波逐流,甚至在自己內(nèi)心中筑一道墻,阻礙了修行,也阻礙了光明的道路。不是本末倒置嗎?

  所謂逆境就是轉(zhuǎn)機,是鍛煉心志,得大成就的勝緣,如無法好好把握,奮力一搏,不是很可惜嗎?

  八十五年八月九日

  一、有一位修行人,常抱怨自己不會修行度眾,辦事能力也比別人差,又以為別人都在差遣他做事,于是心中起了不樂欲、不甘愿的覺受,懷疑自己是否十分卑微,弄得進退失據(jù),非?鄲。這究竟是什么道理呢?實際上,這是因為修行人的我執(zhí)所引起的。由于我執(zhí),就十分地看重自己的表現(xiàn),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或?qū)Υ姆绞?由于我執(zhí),心中常起好惡是非的分別,一切的感覺和思考,都順著「我”的執(zhí)取而行,凡是與“我”的感覺、“我”的思考相違背的,就一概加以否決排除。像這種的模樣,連一般世俗人都不如了,何況是修行呢?

  修行,畢竟是出世間法,如滿腦子繞著世間的思惟打轉(zhuǎn),緊緊抓住世間的感覺、世間的相對境界,那是永遠進不了佛法大門的!

  二、德宗傳話說,圓善學(xué)友發(fā)愿每月捐出所得百分之十來供養(yǎng)三寶,其愿心純凈可愛,值得嘉許。但有一個觀念必須澄清,即每月捐所得的百分之十的制度,不是基督教發(fā)明的,那是印度佛教的供僧制度。

  八十五年八月十日

  一、在幻有的時空里,幻有顯示著存在的意義

  生命自體所面對的境界,竟然是如此真實

  而因緣仍舊瞬息萬變,不斷地造化

  這四大假合的身軀,以及那顆無常無形的心

  當一切的塵沙落盡,迷情遠離

  虛空花還滅于虛空而虛空永遠不滅

  心相猶存

  只是有一點隨性而已

  二、現(xiàn)在已不會再想外面的世界了,也許正習(xí)慣于沒有人生問題的人生吧!人,真的是慣性作用的機器,但看你怎么去塑造。

  八十五年八月十一日

  一、一個人如一生都在為名利奔忙,到頭來將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幼稚可憐。表面上,你擁有世間的一切,而內(nèi)心卻十分地空虛茫然。每天,你活躍在人群中,交接應(yīng)酬,奉承那名位高的、財富多的,也接受別人對自己的奉承,陶醉于虛幻的妄想里。但是,到了夜闌人靜,筵席已散,一切的喧鬧止息,大地復(fù)歸于沉寂的時候,你,這個心中唯名利是圖的人,卸下了白天的偽裝-笑臉、自信、妙語如珠,陷入了惶恐不安、思考停頓的狀態(tài)。你將會去面對一個過去絕不可能面對的問題:人生真的只有名利嗎?為什么我今天已得到名利了,卻還是感覺什么都沒有得到?

  沒錯!雖有名利,但可能失去了親人、朋友,失去健康的身體!

  雖有名利,卻失去了心中原有的純真,失去人生真實的意義!

  雖有名利,但生命卻一天一天的消逝,思路及手腳的動作愈來愈不靈活,眼見著辛苦掙來的名利,也將隨著生命的結(jié)束,終歸于空!

  雖有名利,卻不知何時又將失去?發(fā)現(xiàn)名利竟是如此的飄忽不定,令人難以捉摸,以致弄得心力交悴,寢食難安!

  名利!究竟是什么?你開的是進口車,住的是高級別墅,穿名貴衣服、吃山珍海味,受群眾的擁戴,照理說應(yīng)該要比別人更滿足、更快樂才對!而事實不然!那些物質(zhì)條件比自己還差,社會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大都過得更滿足、更快樂,而且逍遙自在。那么名利又是什么?名利,不過是一種驕傲,一種自我迷失的感覺。你雖然得到了名利,卻失去了最珍貴的生命的價值!

  現(xiàn)在,終于有一種寶物能挽救你那枯槁的心靈,能喚醒你的迷失,使你的人生重新肯定,重見光明和喜悅,那就是佛法!你不必拋棄名利,而是運用名利在世間的功能,一面依著佛法修行,自己獲得安樂解脫,一面護持佛法,使佛法常住世間,庇佑更多的人。當你創(chuàng)造了人間的凈土,也創(chuàng)造了自心中的凈土,你的四大假合之身或許會毀壞,但你永恒的生命將于虛空不滅,這才是真實的人生!

  以佛法為名,以成佛度眾為利,的確是名利雙收!

  二、今天的會客為大家解說思考的方法。因為佛法實在太難理解了,若無正確的思考,完全不得其門而入。聽者聚精會神,講者口沫橫飛,而是否有人相應(yīng)呢?

  八十五年八月十二日

  一、一位出家之沙門,如不能發(fā)悲心度眾,無時無刻不以眾生為念,即是沒有出家。

  如不能摒除私欲,畜有私人財物、掛念親友眷屬、貪著飲食美味,即是沒有出家。

  如爭奪權(quán)位,排擠同修,以邪說謠言煽動沙門或居士,即是沒有出家。

  如對境思惟,執(zhí)我不舍,是非好惡分明,即是沒有出家。

  如于佛法,不起忻慕,不信修行能證涅槃,即是沒有出家。

  雖現(xiàn)出家之相,而無出家心行,自己尚且不自認為沙門,何能要求他人認你為沙門?自尚不肯恭敬三寶,甚乃于教授師父心無恩德,不服教導(dǎo),心相外露,言行鄙俗。喜人奉承恭維,不喜善語批評;矜恃己能,輕慢他人;交接應(yīng)酬,倨傲無禮;常住執(zhí)事,官僚十足;推諉塞責(zé),掩過飾非。如此出家,從何說起?

  右述諸相,希十方大德不可以彼為出家沙門待之,免使佛教蒙羞!

  愿法性寶林出家沙門勿做三寶罪人!

  八十五年八月十三日

  一、修行是累世修,不是一世修。有的人過去世從未修行,卻妄想著今生立即成就,這是癡人作白日夢。有的人修了幾十年,便自稱老修行,對于那剛初學(xué)的心生輕視,不知自己過去世糊里糊涂,而今生雖然修行,也只是空過光陰,于道業(yè)上沒有什么大的作為。相反的,有人雖是初入佛門,卻是應(yīng)時應(yīng)機,智慧猛利,一聞即悟。所以經(jīng)上說:不輕初學(xué),不重久修,即是肯定三世因果的關(guān)系。

  可嘆的是,現(xiàn)在的修行人表面上說相信因果,實際的言行卻顛倒錯亂,有的倚老賣老;有的仗權(quán)勢及多眾便自謂正法;有的讀了一些書,會說會講,即迷執(zhí)文字的知見不放,嘲笑那些不會背名相的人不懂佛法。凡此種種,都與因果論完全相違背。

  八十五年八月十四日

  今天續(xù)講禪學(xué)概論中關(guān)于“禪的修證”一章。

  本章依世間禪、出世間禪、出世間上上禪的禪相,分別其修證的勘驗法。

  第一節(jié)世間禪的修證

  前說世間禪有四禪、四空定、四無量心、十六特勝、通明。在修法上,四禪是根本禪定;四空定為有定心,不發(fā)智慧,雖定力在四禪之上,但反而不利于修行,若能超越四空定,得滅受想定,則證阿羅漢果,具足三明六通,否則,即是修定外道,非佛弟子。四無量心先與四禪相隨而發(fā),依次入出世間禪及出世間上上禪。十六特勝與四禪及四空定所證相同,唯觀行法稍有差別。通明雖在世間禪中,亦與四禪相一樣,但已證入了六通三明,所以另立通明的名義。

  今依禪相及修習(xí)次第,敘明修證。

  壹、四禪

  世間任何的宗教,任何修行法門,只要是涉及禪定,不論其用何種名相或方式來形容,而最后所證為何,都無法脫離四禪的行相

  與修證的范圍。因為禪的修習(xí)即是吾人的心識變化,這是凡圣共通的,所以四禪絕對是世間的根本禪。

  四禪,分為初禪-離生喜樂地,二禪-定生喜樂地,三禪-離喜妙樂地,四禪-舍念清凈地,此指色界定,以揀別非欲界、及無色界。

  一、初禪

  初禪的名,是從遠離欲界的亂心粗色,進入色界的定心凈細色時,最初發(fā)起的禪相而建立的。因為這是從欲界轉(zhuǎn)入色界,所以在發(fā)定的過程中,有兩種定境先發(fā),第一是欲界定,第二是未到地定。

  何謂欲界定?欲界指六欲天及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具有禪定的欲界為六欲天、人及阿修羅,而三惡道不具定心,唯受苦報。欲界的定心微少,且不能持續(xù),乍起還滅,所以又名“電光定”。又因欲界只有定境,沒有禪的支林功德,故稱為定,而不稱為禪。

  欲界定的發(fā)相過程有二心:

  (1).粗住心-因修數(shù)息法,氣息逐漸調(diào)和,心逐漸虛寂凝煉,澄凈恬怡。雖在緣中,卻不馳散。

  (2).細住心-于后其心泯泯轉(zhuǎn)細,此后或經(jīng)一、二時辰,或一、二日,或一、二月,更覺此心愈加深細,觀自身如云如影,昭然明凈,與定法相應(yīng),持心不動,這即是證欲界定,又因入此定時,欲

  界的報身相仍在,身心尚未轉(zhuǎn)換,所以用欲界名此定相。

  其次,從粗住心到細住心之間,乃至證定時,都有一種“持身法”生起,使得身體自然正直,坐久亦不疲倦或酸麻疼痛,仿佛有一種自然的力量扶助,令其保持端身攝心的姿勢,這叫善法持身。若是惡法持身時,會覺得堅急強勁,身軀緊繃,當持身法消失后,反而失去支撐,寬緩無力,身心疲困不已,這是錯誤的方法或妄想紛飛,或心中急躁所引起的,與定相無關(guān)。

  因欲界定的法心尚淺,猶見有身心之相,又沒有支林功德的護持,所以容易退失,其退失的因緣有兩種:

  (1).從外緣失-得定時,不能妥善將護,又無精進修持的恒心,時修時不修;或是向他人夸說;或現(xiàn)定相,令他人知覺;或未除五欲五蓋,而生障法,使定力沮壞。

  (2).從內(nèi)因失-這是指六種錯誤的心態(tài),使定力退失:

  1.希望心═未得定時,希望得定,心中有所執(zhí)取,便永遠不能得定。

  2.疑心═既已得定,又缺乏自信,懷疑定境的真假,一經(jīng)想念,則定力全失。

  3.驚怖心═見定中種種的相狀,生大驚怖,立時從定中出,爾后即甚難入定。

  4.大喜心═見定中諸事,與世俗境界不同,十分的不可思議,于是大喜過望。此與前項驚怖心,都屬強烈的情緒作用,當下即成了失定的狀態(tài)。

  5.重愛心═因喜生愛,貪著此定,致使身雖持定相,而心染塵境,了無定力?v或得定,也只是由妄執(zhí)所生,不是真定。

  6.憂悔心═雖得此定,但于出定后,常擔憂失定;或已因前述種種原因而失定,卻懊惱生悔,內(nèi)心糾葛。這將使定心不復(fù)再生。

  既知失定的因緣,即應(yīng)于修行的過程中審察有無違犯的情形,

  并確實做到“只管修行,心無異念”,才能真正的達成禪定的效果。

  若欲界定已經(jīng)成就,當下進入了未到地定。這個定名是與初禪以上各地的禪定相較而取的。未到地的意思為“近分”,指鄰近根本禪定而尚未到,是處于進入根本禪定之前的方便加行。摩訶止觀說:

  “從是心后,泯然一轉(zhuǎn)虛豁,不見欲界中身首、衣服、床鋪,猶如空虛,冏冏隱隱。身是事障,障去身空,未來得發(fā),是名未到地相。”

  從是心后,指正發(fā)欲界定,而沒有退失的情形。泯然一轉(zhuǎn)虛豁,是身障除滅,心中空無一物的境界。由于此定會使修行人有“心空境空”的覺受,若不依法推尋其理,即可能誤認為自己是斷了人、法二見的無生法忍菩薩,致生狂妄貢高的心理,而造了許多惡業(yè),墮入無盡的苦報,不得出離。

  另外,前說欲界定有外緣,內(nèi)因而退失,此未到地定亦有二事邪偽,須加以敘明,以免不知即刻起觀思惟,防過離非。何謂邪偽?即非未到地定,誤為未到地定之意:

  (1).定心過明-入此定時,見有一切青黃赤白或日月、星辰、宮殿等事,或一日,乃至七日不出禪定,見一切事,如得神通。這是邪定發(fā)相,應(yīng)趕緊棄舍。

  (2).定心過暗-入此定時,忽一念心迷,轉(zhuǎn)入暗無覺知的現(xiàn)象,好比熟睡一般,這即是無心想法,能使修行人生出顛倒心,誤以為得定。

  此邪定之相,若不細察揀別,反而執(zhí)取不放,最后即成邪禪三昧。如知為非,不起愛著,境界即刻除滅。

  已明欲界定及根本方便加行的未到地定,現(xiàn)在正明初禪。此可分四項來解說:(1).初禪發(fā)相、(2).支林、(3).功德、(4).進退。

  (1).初禪發(fā)相-修行人于未到地中,入定漸深,感覺身心俱空,寂然不見一物。這種定境如持續(xù)保持一段時間,乃至終年累月而定心不壞,便能逐漸發(fā)動種種的觸感,最基本的叫八觸。

  1.動═忽覺身心凝然,微微而動。有時從上起,有時從下起;有時從內(nèi)起,有時從外起,漸漸偏及全身。從上從外起的容易退失,從下從內(nèi)起的,可以進一步獲得深定。即真正的動觸是身內(nèi)覺動,外無動相,縱或外有動相,也是由內(nèi)動引發(fā)伴隨的動,不是由外自動的。

  2.癢═皮膚似有物爬行搔癢,或似螞蟻叮咬,或似針尖刺扎。

  3.涼═覺得身體逐漸冰涼,甚至寒冷異常。

  4.暖═覺得身體逐漸溫暖或發(fā)熱,或一股熱流自內(nèi)涌起。如由內(nèi)發(fā)時,定心較強;由肌膚表面發(fā)時,反易煩躁不安。

  5.輕═覺身體輕浮,似失重量,幾欲飛騰。

  6.重═覺身體沉重,猶如巨石。

  7.澀═覺肌膚粗澀,猶如木皮。

  8.滑═覺肌膚滑膩,猶如抹乳。

  八觸當中,最先發(fā)的是動觸,通常與動觸相隨的有暖觸。如呼吸漸緩,心漸細靜時,即會發(fā)生癢觸,而癢觸最容易發(fā)生的部位為臉部和腋下。身心凝然時,可能有涼觸和重觸;心如空虛時,即起輕觸;與欲界不相應(yīng)時,有澀觸;入色界時,有滑觸。此均隨各人根性的不同,所發(fā)亦有差別,但一定要八觸具足才是正確的。如但發(fā)一觸、二觸,乃至七觸,如初禪的支林功德已起,此非不發(fā)余觸,應(yīng)是觀行的功夫不深,無法照見觸感的關(guān)系。

  又于八觸發(fā)時,須辨明邪正,若是真正的八觸,必有十種善法功德與觸俱起:

  1.空═空心虛豁,無有障礙。

  2.明═皎皎明凈,殊勝微妙。

  3.定═一心安隱,無有散動。

  4.智═疑昏盡袪,解悟心生。

  5.善心═降伏惡法,發(fā)四無量。

  6.柔軟═心調(diào)柔軟,隨意卷舒。

  7.喜═初得是法,心作喜想。

  8.樂═出欲界苦,覺身受樂。

  9.解脫═遠離欲蓋,無累解脫。

  10.相應(yīng)═境界現(xiàn)前,相應(yīng)不失。

  這十種善法,于每一觸生起之時,都應(yīng)具足,否則即是邪觸生蓋法,非初禪發(fā)相了。

  (2).支林-支,是支干;林,是網(wǎng)絡(luò)。真正的禪一定有支持其定心不壞的主干,這就是支,而定境必須連綿偏布身心,即由支成林。當初禪發(fā)相成就之后,便有支林的支持,如雜阿含經(jīng)說:

  “謂比丘離欲,離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

  離欲和離惡,指“舍斷支”,有覺有觀、喜樂,指“相應(yīng)支”。

  何謂舍斷支?即舍離欲界雜染的五欲、五蓋等惡法。因為初禪的證得,是從離欲而生的,這含有決定斷除之意,所以名“舍斷支”。此可分二支的離相:

  1.身離═即行為上的離而不作觸受。這是心對境時,不為五欲所迷,不執(zhí)取享用,故能遠離煩惱的束縛。

  2.心離═即心理上的離而不起思念。這是心不對境時,種種的五蓋不善法亦不由心中生起,故能遠離煩惱的束縛。

  由舍離欲惡不善法的同時,另起五種的“相應(yīng)支”。

  何謂相應(yīng)支?即與初禪的定心相應(yīng)不失。因這五支功德的現(xiàn)前,才能證明確有初禪的相,所以名“相應(yīng)支”。

  1.覺═觸受義,此可分別為二:

  (1)身覺:指于初禪發(fā)相時,因種種的觸感,于身根生識,而起覺受。此時,如覺觸中有十種善法,即是善覺,或名成禪覺;如反生不善是法,所謂邪觸者,即惡覺,或名壞禪覺。

  (2)心覺:乍得初禪,覺悟種種的善法功德,過去未得,而今竟得;覺察初禪的身心如入清涼池,離欲惡煩惱之火,與欲界的身心不同。如覺生時,欲惡即刻除滅,覺知善法無疑,即是成禪覺;如欲惡未除滅,即是壞禪覺。

  此覺又名尋,即對境尋求的意思,這是粗相的心理活動。清凈道論于此尋的涵義解釋為“以專注其心于所緣為相,令心接觸、擊觸于所緣為味”、“引導(dǎo)其心于所緣為現(xiàn)起”,這是加上了意志,使“覺”有受的作用產(chǎn)生。

  2.觀═前說覺為粗相的覺受,而觀就是細心分別。即身根與身識相應(yīng),屬于心境相接的,為覺;意根與意識相應(yīng),屬于自心所起思惟的,為觀。釋禪說:

  “正念之心,思量分別,向觸生時,與欲界中善法及未到等法大有異,所以者何?于此觸中,有種種善法珍寶與觸俱發(fā),欲界所無!

  這即是細心分別欲界與初禪的差異,知欲界為惡為粗,應(yīng)當舍離;知初禪為善為細,應(yīng)當修證,所以名觀。

  又此觀亦名伺,即深入審察的意思,清凈道論詮伺為:

  “以數(shù)數(shù)思惟于所緣為相,與俱生法隨行于所緣為味,令心繼續(xù)于所緣為現(xiàn)起!

  前說覺為專注于所緣,今說觀為思惟于所緣;覺是令心觸于所緣,觀是與俱生法隨行于所緣;覺能引導(dǎo)其心于所緣,觀能令心繼

  續(xù)于所緣,相、味,現(xiàn)起的不同,可知覺為初相,為粗;觀為繼相,令持續(xù)不已,為細。所以覺尚有動相,而觀為靜相。覺只有受的作用,應(yīng)與喜支相隨;觀有照的作用,即與樂支相隨。

  3.喜═初禪相既發(fā),復(fù)覺知有十善法的生起,歡喜踴躍。

  4.樂═喜心既起,緣喜感得樂受。此可分為身樂與心樂:

  (一)身樂:觀此身有受樂而安定柔軟的意思。

  (二)心樂:觀此心有受樂而空明清凈的意思。

  身心所獲致的樂是從內(nèi)到外通受的,而喜卻只有內(nèi)心的覺知。因喜為初相、為粗,故有心動之義;樂為繼相,由觀的細心分別,才能審察得知,所以是細相,有心靜之義。

  5.一心═又名心一境性,指心住于定中的狀態(tài)。釋禪說:

  “經(jīng)久受樂,心息雖有覺觸等事,而心不緣,既無分散,定住寂靜,故名一心支。”

  此指一心為心無攀緣塵境,不分散動 亂,處于安定寂靜的狀態(tài)。

  若論先后次第,五支中為覺喜先發(fā),其次為觀樂,末后為一心。若綜觀五支,則初中后皆有五支的相,又一一支中,各具足余支,不可驟然而分,如釋禪說:

  “此則五支一時而發(fā),不待成就!

  (3).功德-初禪的功德有二:一是離過德,一是善心德。離過德指離五欲、五蓋,善心德則有五支功德善法,及具足信戒舍定聞慧等善心。明離過德者,如釋禪說:

  “得初禪時,離貪欲蓋者,欲界之樂粗淺,今得初禪細妙,以勝奪粗,故能離五欲;離嗔者,欲界苦緣逼迫故生嗔,得初禪時,無有諸逼迫,樂境在心,故無嗔;能離睡眠者,得初禪時,身心明凈,定法所持,心不昏亂,觸樂自娛,故不睡也;所以能離掉悔者,禪定持心,任運不動,故能離掉。由掉故有悔,無掉即無悔;離疑者,未得初禪時,疑有定無定,今親證定,疑心即除,故得離疑。是故得初禪時,具有離過之德。”

  至于善心德的成就,亦可細分為初中后三種:

  1.行道清凈為初═此又可分三相:

  (1)心從結(jié)縛中解脫而得清凈:因欲蓋為禪的結(jié)縛,當在安止生起的時候,其心即從結(jié)縛中解脫出來,遠離欲蓋而得清凈。這是緣前述的離過德而成就的。

  (2)心清凈得于中奢摩他相而行道:中奢摩他相即平等的安止定。因心的清凈離于障礙,使此心由散動的狀態(tài)不斷地轉(zhuǎn)變,進入安定寂靜的狀態(tài)。

  (3)由行道而入初禪:由于心的行道,最后產(chǎn)生一種躍入初禪的相。

  這三相于初禪生起的那顯現(xiàn),故知為行道清凈。

  2.舍增長為中═此又分三相:

  (1)清凈心成舍:因此心已達清凈,不須再刻意清凈。

  (2)奢摩他行道心成舍:因已得安止的狀態(tài),不須刻意安止。

  (3)一向住心的顯現(xiàn)成舍:因以奢摩他行道而解脫煩惱,使一向住心自然顯現(xiàn),不須再努力達成一向住心。

  此中說舍相的作用為舍增長。指得初禪時,由行道清凈而使心平等正直、住于寂靜、無障無染的狀態(tài),并能持續(xù)的凈化,所以名舍增長。

  3.慧凈喜為后═此又分四相:

  (1)由舍增長而生起定慧均等的作用。

  (2)由定慧均等驗知有信、進、念、定、慧五根解脫種種的煩惱,是解脫味一味的作用。

  (3)于定慧均等與解脫味中隨順精進,成就五力。

  (4)究竟得清凈的智慧而生喜悅。

  這是以智慧照見雜染心的過失,而起凈化作用的行相,達到證悟的歡喜之情。

  以三種善法中的十個行相,顯示善心德,并且釋明初禪的殊勝。

  (4).進退-證得初禪時,由于根性、因緣、行法的差別,而產(chǎn)生了退分、住分、進分、達分四種情形:

  1.退分═得了初禪后,由某種因緣即便退失,甚乃無任何因緣而退失。此又分二種:一者,更修還得;二者,更修亦不得,這是業(yè)障法起,所以為退分。

  2.住分═既得初禪,即定住不退,心中安隱。此有二種住法:一者,任運自住;二者守護乃住。任運自住為利根人,守護乃住全賴精進的修習(xí)。

  3.進分═如得初禪之后,更加勇猛精進,即便進得勝品,乃至進得上地。這亦有二種的進法:一者不加功力,任運自進,這是利根人;二者,勤修乃進,這是正確的修行。

  3.達分═若得初禪時,于此定中,即斷見思惑,證無漏智,而達到涅槃的境界,就是達分。這有二種的達法:一者,任運自達,

  這是上上根器的人;二者,修觀乃達,這也算上根人了。

  此四分又各有次第行相,及相攝義,今不具辨。

  以上明初禪竟。

  八十五年八月十五日

  一、佛本行集經(jīng)卷第二十二說有四種人不能遠離煩惱,解脫生死。(1).無信、(2).著我、(3).有疑、(4).無定。

  何謂無信?即“常行顛倒,應(yīng)如是知,而反不知”。

  何謂著我?即“云此是我,稱彼非我,我如是說,我如是受,我行我住,我相我身,如是名我,不自覺知”。

  何謂有疑?即“此是以惑疑一切,只是一物,猶如泥團。”

  何謂無定?即“如是如是,是是亦然,非是亦然。心意覺想一切諸業(yè),是眾是我,是彼是此”。

  無信就是不信佛法,不信三寶;著我就是我相堅固執(zhí)持,就是自體愛;有疑就是心行諂曲不正,心思雜染不清;無定就是愚癡,于六塵境界迷執(zhí)為真。有此四者,不知修行的可貴,不識人生的目標何在,猶如行尸走肉,又似在漫無涯際的大海中飄浮的船,豈有安樂解脫之日?

  二、今天至嘉義禪日精舍講“根本禪修學(xué)法”,法緣服務(wù)隊有寂悟、寂觀、念澈派車從嘉義來臺南接送,另外也看見了臺南區(qū)的隊員照舍和圓柔。駕車于高速公路來回奔波,實在很辛苦,又要放下自己的工作來護持教團弘法利生的大悲愿,令人感動!

  最難能可貴的是寂悟、寂觀、念澈三人,原本是不拘小節(jié)、粗線條的人,現(xiàn)在竟學(xué)得應(yīng)對進退彬彬有禮,真是從丑小鴨蛻變成天鵝,太不可思議了。

  八十五年八月十六日

  一、建大叢林所帶來的社會問題,實非始作俑者可以預(yù)見,綜觀歷代的佛教叢林中,占山為王、放高利貸、欺壓百姓、習(xí)武械斗、爭奪權(quán)位、互相傾壓等事,層出不窮,而其造成的原因有二:

  (1).凡夫的迷執(zhí)-凡夫雖現(xiàn)出家相,雖我執(zhí)未除,貪嗔癡等煩惱習(xí)氣具在,對于名聞利養(yǎng)自然十分的看重。

  (2).聚眾的助威-一個叢林少則數(shù)百人,多則數(shù)千人或萬人,身為住持者,權(quán)柄在握,領(lǐng)導(dǎo)此一同樣身份及生活習(xí)慣的僧團,猶如指揮一支戰(zhàn)力雄厚的軍隊。

  由此二因,不但使叢林紛爭不停,而且良莠不齊,藏污納垢,甚乃引起叛亂情事。今日,一干沙門不但不能以此殷鑒,從事實質(zhì)的佛法教育,反而變本加厲,違背佛陀教戒,大肆搜刮民脂民膏,開山伐林,企圖雄霸一方,一統(tǒng)天下佛教。試問:身為教團的開山祖師,有需要大興土木,創(chuàng)建雄偉富麗的皇宮嗎?這真的是佛法的真相嗎?開山者用這種方式來弘揚佛法,究竟會讓眾生如何思考?這是造惡業(yè),或是造善業(yè)?如果佛教真的是這樣子,則出家和俗人有何差別?

  大叢林的制度除了歷史的證明失敗之外,就是留給后人建筑物的古跡而已。開山者倘思及此,豈敢冒然行事?

  今讀及日本延歷寺的典故,更加有感而發(fā)。延歷寺是日本天臺宗的總本山(即祖庭,或稱根本道場),山名為比睿山,所以又稱比睿寺,是由最澄大師所創(chuàng)建的。其后圓珍又建園城寺為天臺別院,至最盛時,有三塔、十六溪、三千余坊,極其雄偉壯觀。本寺被尊為日本鎮(zhèn)國之寺,可說極為神圣崇高,但到了西元九八九年,智證派余慶擔任第二十代住持時,遭到慈覺派門徒的抗拒,而起永祚宣命之亂,于是智證派門徒便移居園城寺,從此以后,山門(延歷寺)和寺門(園城寺)紛爭不已。當時山門的僧眾為維護莊園而組織僧兵,稱為山法師,常與園城寺法師及南都奈良法師交戰(zhàn),并橫行于京都一帶,令朝廷幕府甚為苦惱。西元一五七一年,因與織田信長發(fā)生沖突,全山遭焚毀,直到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時才又重建。

  叢林內(nèi)戰(zhàn)、反抗政府,在中國的佛教史中更多,試問:是什么因緣促成其有這么大的膽量?那就是-叢林!所以開山者的立意固然良善,但背負的因果或許功不抵過亦說不定!

  八十五年八月十七日

  一、往昔參禪之時,如遇心中有了疑團,就好像含著一粒熱鐵丸似的,想吐也吐不出,想吞亦吞不下,一旦撞著了盤古開天辟地以前的事,便渾身巨牛翻轉(zhuǎn),爆破整個虛空。

  近日里,疑情復(fù)生,卻發(fā)現(xiàn)此疑微細如絲,綿密不絕,而身心沒有任何的感動,只是任憑此疑持續(xù)作用,驀地景象通明,疑即消失不起。

  由是證明二事的真實:一為修觀得證、一為任運自證。

  八十五年八月十八日

  一、今天有師資培訓(xùn)的課程,第一堂課跟大家談師資培訓(xùn)的內(nèi)涵及重要性。

  師資培訓(xùn)的開辦,始自民國八十四年三月二十六日,迄今一共辦了十四次。在第一次上課時,衲僧即在開訓(xùn)中說過:法性寶林的僧團有兩種,一是出家的沙門僧團、一是在家的居士僧團。從現(xiàn)代的修行觀念來說,不只是沙門要續(xù)佛慧命,居士也一樣要續(xù)佛慧命,所以各依其性質(zhì),構(gòu)成了組織不同僧團的因緣。在此附帶一提的,是一般人常以為僧就是指出家,其實這個觀念并不正確,僧的全名梵語叫僧伽,意譯叫眾園,即指許多修行人聚集在一起的意思。所以僧團可用來形容出家的修行團體-沙門僧團,也可用來形容在家的修行團體-居士僧團。

  由于僧團的組織有其應(yīng)有的規(guī)制,不若到處游方參學(xué)那樣自由與方便,造成了遴選的立場與組織發(fā)展的立場有著很大的沖突,幾年的培育工夫,雖然來參學(xué)的甚多,但真正能加入,又愿意加入的卻有限。這話怎么說呢?所謂的遴選是雙方互動的,首先,從教團的方面看某人夠資格加入,但對方卻不一定愿意加入;其次,也許某人很想加入,但教團方面的看法又認為對方不一定適合。這樣互動的結(jié)果,最后真能加入,而被稱為“學(xué)友”的,就很不容易了。不過,僧團的體制大抵以辦理弘法利生的工作而設(shè)計的,換句話說,他是被培養(yǎng)來做弘法的承辦者,不是廣大的受度者,這與古時,及至于原始佛教的教團,其意義和理念十分接近。所以,有許多來參學(xué)的居士,雖未加入僧團成為學(xué)友,但仍精進道業(yè),且大力護持教團,當然,從教團慈悲度眾的理念,更是以平等無私的胸襟,把佛法毫無掩藏地施與一切。這是身為僧團的一份子必須澈底了解,其肩負為法為教的責(zé)任是如何重大,而所有與教團有緣的居士更能感受到,沒有嚴密的僧團組織及完善的僧團教育,豈能達成令正法久住,利益一切眾生的神圣使命。

  因為僧團的根機差異,致使教育方法也隨著分別,而師資培訓(xùn)即是僧團教育的核心教育。從教學(xué)內(nèi)容來說,培訓(xùn)的重點有兩個:(1).內(nèi)修-指個人品德的涵養(yǎng)、學(xué)識的充實,及對于佛法知見的體證。(2).外弘-指由內(nèi)修逐漸熏發(fā)的悲愿,不斷地展現(xiàn)利他的行動。內(nèi)修,著重于自度,屬智;外弘,著重于度人,屬悲。內(nèi)修,使一個人的人格高超,氣度胸襟寬廣,對宇宙人生有卓越的識見;外弘,使一個人的心調(diào)柔軟、心地光明,廣結(jié)種種的善緣,累積無量的證道成佛的功德。內(nèi)修改變了自己的一生;外弘改變了眾生的一生,創(chuàng)造了更清凈、更圓滿的世界。而內(nèi)修外弘的無窮開展,從今生今世,及至于盡未來際,即悲智雙運的菩薩道。在這整個培訓(xùn)的過程中,師資者的精進成就,必能證明“師資相承,傳佛心印”,絕非佛教的神話。

  但是,師資的獲得需要勝緣,師資的養(yǎng)成需要時間,回顧一年半前,初次開辦了師資培訓(xùn)的課程之時,有沙門僧團九人,居士僧團中列為教師的四人、助教十三人、副助教十三人。今天,居士僧團師資中已有兩位出家,使沙門僧團變成十一人,而居士僧團的教師有十人、助教十八人、副助教二十一人、儲備師資二十二人,這期間有人因故退出,有人進入,成長的幅度雖不甚大,卻是非常的穩(wěn)定,實在令人欣 慰,佛教畢竟是有希望的。

  八十五年八月十九日

  一、常住出坡是修行的功課之一,不可等閑視之。出坡在從前的叢林中叫普請,即是普請大眾從事作務(wù)勞役的意思。

  普請的制度于佛世時已行,如毗奈耶雜事言佛總集僧眾,

精彩推薦
推薦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