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祖師同行 玖 殷勤空里步 法執(zhí)堅固難放下
法執(zhí)堅固難放下
這幾天一直在寫有關(guān)放下的文章,所以自己體會也很深刻,所謂教學(xué)相長。從自己的歷程來看,最難放下的是“法執(zhí)”。因為我們出家人,家都能舍了,“我”也就是“我執(zhí)”一般來說會少些了,但是“法執(zhí)”卻難以舍去。社會上也有很多與自己相似的人,尤其具有大公無私精神的人會這樣。
在佛教的修行目的來說,就是要破除我、法二執(zhí)。徹底破了“我執(zhí)”就開悟了,所謂破了本參,只有徹底破了“法執(zhí)”才算透過重關(guān)出牢關(guān)。當(dāng)然我們末法眾生要想達到徹底破除我、法二執(zhí)是很稀有的。但是我們通過發(fā)菩提心,行菩薩道,這樣也能逐漸地破除我、法二執(zhí)。
這里不說“我執(zhí)”,只講講“法執(zhí)”方面的情況。破除“法執(zhí)”的具體做法,很多人無法理解,這可能是因為不了解什么是“法執(zhí)”的原因。什么是“法執(zhí)”?就是對法的執(zhí)著。一講到法,大家就想到經(jīng)書、開示、講法……這是很狹義的。法很難說全面,這里也只能略微說說。簡單地說,法就是一切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或者說是因果的發(fā)展規(guī)律。
這樣我們就容易知道什么是破除法執(zhí)了,也就是說我們要破除,我們要求一切事物按照其發(fā)展規(guī)律進展的執(zhí)著;或者說我們要破除,我們要求一切事物按照因果發(fā)展規(guī)律進展的執(zhí)著?吹竭@里大家可能會害怕,這不是不講因果時也不管了嗎?這不是違背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時也不管了嗎?
是的,很可怕!在我們還沒有破除“我執(zhí)”的時候講這個道理是很可怕。因為我們跳過了破本參的這一步,直接進入菩薩道。所以,處于我們這樣的凡夫地位,要破“法執(zhí)”就要先發(fā)菩提心。在菩提心加持下或者說什么事情都是在利他的前提下,我們才能慢慢接受這樣的現(xiàn)實,步入不可思議的菩薩道。
這樣講很枯燥,還是舉個例子來講吧。比如我們看到有人搶劫,這是對法的最大蔑視與破壞,我們要怎么辦?大家一定是說,要制止這個行為,要打擊搶劫犯。破法執(zhí)的人會怎么辦?如果他是執(zhí)法人員,他會全力去制止與打擊;如果他不是執(zhí)法人員,他就會想管就管,不想管就不管,甚至在邊上觀看,更有甚者幫助搶劫犯。
證嚴法師*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故事發(fā)生在日本奈良鄉(xiāng)下——在那片廣漠的土地上,有一間孤伶伶的屋子,住著青九郎老先生和他的女兒。
某個嚴冬的夜里,風(fēng)雪交加,寒風(fēng)從屋子墻壁的破洞鉆進屋內(nèi)。這對父女都睡得很沉,而外面的風(fēng)雪愈來愈大。
忽然,小屋的門開了,兩個人躡手躡腳地潛入。他們聽到沉沉的鼾聲,就很安心地到處翻找東西,卻只找到兩包稻米。當(dāng)他們各自背一包稻米向門外走去時,青九郎老先生突然咳了一聲,醒了,他發(fā)現(xiàn)門外有人,問道:“是誰啊?”小偷聽到這突然的一問,嚇了一跳,腳沒踩穩(wěn)就跌倒了。
老先生起身走到門外,看到兩人跌倒在地,很平靜地說:“外面風(fēng)雪這么大,兩位半夜來造訪,趕緊進來喝一杯熱茶吧!”
兩個小偷聽了,面面相覷,心想:這老先生明知我們是小偷,為何對我們這么好?分明是個傻瓜嘛!
老先生又親切地招呼他們說:“進來啊!外面這么冷,來吧!”小偷以為他是個癡呆老人,沒什么好怕的,于是大搖大擺地走進屋里。老先生果然喚醒女兒,要她燒水泡茶。
老先生對小偷說:“實在很不好意思,這么冷的天氣還勞駕你們來這里,感恩你們!”小偷聽了覺得莫名其妙,心想:你明明知道我們來偷東西,為何向我們道歉、感恩呢?
其中一位就問說:“老先生,你知道我們來這里做什么嗎?”老先生說:“知道啊!但是很抱歉,我雖然有兩分多的田地,可是今年欠收,總共才收了這兩包稻米。過去欠你們的,原本就應(yīng)該還,勞駕你們跑這么遠來拿,真的很感恩你們!”
此時,女兒端著熱騰騰的茶出來了,老先生就說:“天氣很冷,來,喝個熱茶吧!”兩個小偷打從心里覺得慚愧,剛才那位又問說:“你何時跟我們借過東西呢?”
老先生說:“可能是在過去生吧!如果以前沒有欠債不還,你們也不會在這么晚的時候來到這里;而且村里有那么多有錢人家,你們卻偏要來這荒蕪之地,可見一定是有因緣的啊!”
另一個一直沉默不語的小偷,這時再也忍不住了,他跪下來,并且五體投地說:“真的很慚愧!村里盛傳青九郎老先生是誠懇待人的大好人,而我們卻以為您是傻瓜,實在很慚愧!”
他接著又說:“我也曾想重新做人,但是要從頭開始談何容易啊!生活都有困難了,如何做善事呢?”
老先生說:“我的生活也很困難,可是日子一樣可以過啊!其實,清貧的生活很舒服,因為心無掛礙、輕安自在,這是最逍遙的人生。”
老先生這份從內(nèi)心流露出來的安詳自在,讓這位小偷很感動;他心想:老先生處事泰然,具足定力,而且對清貧的生活如此甘之如飴,內(nèi)心的修養(yǎng)一定很深厚!于是叩頭禮拜,說:“您的品德這么崇高,我希望能拜您為師,請您一定要慈悲接受!”另一位小偷也說:“我也很想學(xué)好,請您也收我為徒!”
老先生謙虛地說:“我和你們一樣還在學(xué)習(xí)中,我們一起來學(xué),相互鞭策鼓勵吧!”由于這兩個人決心改過向善、尊師奉道,所以很恭敬地叩頭,禮拜老先生為師。
原來青九郎老先生是位佛教徒,平時修行非常用心、精進,待人誠懇也很有愛心,所以逆境現(xiàn)前時具足定力,發(fā)揮智慧與慈悲來觀機逗教,感化兩個小偷回心向善。(證嚴法師《塵盡光生》)
這就是他們所謂的鬼神莫測,我們無法尋找到他的為人做事規(guī)律。在我們凡夫眼里,一定會這樣說,這簡直是胡來嘛。我們沒有智慧就會因為他們的“胡來”而生煩惱;我們就會怪罪他們違背了我們以為的常態(tài)而引起是非;我們……這就是我們的法執(zhí)——一定要把事情做完美。他們這樣做看似毫無根據(jù),甚至胡來。但是,應(yīng)該知道這是我們凡夫的眼光所見。
因為我們的智慧有限,無法知道事物發(fā)展的來龍去脈。我們只能看見眼前的這點事情,不知道以前與將來是什么樣。所以,常常是發(fā)生錯誤的判斷。盡管對眼前來說,這樣判斷是非常理智與完美的,如果加上過去與將來的情況,可能這眼前的理智與完美就是錯誤的判斷結(jié)果。
這樣大家可能有一點點明白破了法執(zhí)的情況,我們就會知道我們很可能由于法執(zhí),在好心做壞事。所以,我們在還沒有開發(fā)出自己智慧的時候,就要發(fā)菩提心,努力地去做,而對于結(jié)果則采取不管或者無所謂的態(tài)度。這樣你就不會因為別人的“胡來”,結(jié)果把事情搞糟而煩惱。從而慢慢破除自己的法執(zhí),慢慢步入智慧的人生。
- 佛教把眾生的心歸納為五種可觀察
- 為什么會煩惱?如何減少攀緣心?
- 想學(xué)習(xí)佛法,怎樣可以更好地入門?
- 禪宗講的開悟,最終是達到什么境界?
- 如何積極的去面對和接受一切?
- 《華嚴經(jīng)》中的“不可說”
- 放下包袱,以無所求心一門禪修
- 貪嗔癡三毒中貪毒最盛 請生活得簡單一點
- 日日放下,當(dāng)下放下
- 放下借口精進修行 十地頓超無難事
- 開啟學(xué)佛之門 為什么學(xué)佛要隨緣皈依
- 經(jīng)常要行持的修行方法 皈依三寶
- 如何在日常修行中培養(yǎng)信心
- 信是修學(xué)佛法的基礎(chǔ)
- 《禪宗思想史》,說禪宗的思想是老莊思想的大眾化
- 只要你站起來,就和別人一樣高了
- 《楞嚴經(jīng)》揭示世界和輪回的由來
- 消費與惜福
- “忙”能幫助修入道
- 日日是好日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xué)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xué)法就是為了導(dǎo)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