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jīng)
《妙法蓮華經(jīng)》,簡稱《法華經(jīng)》,(梵語:Saddharma Pu??arīka Sūtra),後秦鳩摩羅什譯,七卷二十八品,六萬九千馀字,收錄於《大正藏》第9冊,經(jīng)號262。梵文Saddharma,中文意為「妙法」。Pundarika 意譯為「白蓮花」,以蓮花(蓮華)為喻...[詳情]
《妙法蓮華經(jīng)》講解內容(7)
文殊當知。四眾龍神,瞻察仁者、為說何等。
爾時文殊師利語彌勒菩薩摩訶薩、及諸大士,善男子等:‘如我惟忖,今佛世尊欲說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擊大法鼓,演大法義。
這是到頂,頂法-成佛。
諸善男子,我于過去諸佛,曾見此瑞,放斯光已,即說大法。是故當知今佛現(xiàn)光,亦復如是,欲令眾生,咸得聞知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什么叫難信?我們凡夫可以做佛、而且可以這一生做佛,但是事實上很難很難,我們現(xiàn)在讀了經(jīng)典知道,這個問題出在我們這邊,佛沒有問題、法沒有問題,(問題出在)我們修行人這邊。
故現(xiàn)斯瑞。‘諸善男子,如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爾時有佛,號日月燈明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佛的十個名號展開來叫萬德,萬德宏名。
演說正法,初善、中善、后善,
因為在印度那個時候,分六時,初、中、后。
其義深遠,其語巧妙,純一無雜,具足清白梵行之相。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
這個求聲聞、阿羅漢
為求辟支佛者、說應十二因緣法。為諸菩薩、說應六波羅蜜,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種智!螐陀蟹稹⒁嗝赵聼裘,次復有佛、亦名日月燈明,如是二萬佛、皆同一字,號日月燈明,又同一姓,姓頗羅墮。彌勒當知,初佛后佛,皆同一字,名日月燈明,十號具足。所可說法,初中后善。
佛講的善是永恒的,世間也講善法,但到這個善最后會變成不善的。佛講善是永遠善。學佛的利益是永恒的利益,是究竟的善,是成佛。
其最后佛,未出家時、有八王子,一名有意,二名善意,三名無量意,四名寶意,五名增意,六名除疑意,七名向意,八名法意。是八王子,威德自在,各領四天下。是諸王子,聞父出家,
在古時候很多國王出家,中國也有,(像)順治皇帝。釋迦牟尼佛也是國王,他為什么要出家要清楚,這個道理很深,因為國王做的再好是為一個國家,出家成就的話是為虛空法界眾生,范圍不同。人王和法王(比),人王有范圍的,法王沒有范圍的,虛空法界,這個肯定是更有意義的。
是諸王子,聞父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悉舍王位,亦隨出家
他們八王子也是舍王位亦隨出家,在古時候好多高僧大德都是皇家出身。
發(fā)大乘意,常修梵行,皆為法師,已于千萬佛所、植諸善本!
有些人善根深厚也不是這一生修來的,也是過去生都有的(善根),就像我們大家能在這里共同學習《法華經(jīng)》,《金剛經(jīng)》講“不是一佛二佛三佛四佛五佛所種善根,已于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是許許多多我們以前種的善根,不然不會來聽,很不容易。你到外面隨便叫一個來聽經(jīng),一分鐘也坐不住。(共同聽經(jīng)學習)這是緣份不容易,在座還有北京來的,特意從北方趕到南方(聽經(jīng)學習),我們講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就像經(jīng)上講的植諸善本。
是時日月燈明佛說大乘經(jīng),名無量義、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佛所護念護念什么,護住一切眾生都快快成佛,這是最終目的,不要走彎路。事實上我們修行很多會走彎路,問題出在我們這邊,沒有遇到善知識。佛法很難聞、正法很難聞、善知識也很難遇,自己依教奉行也不容易,因為有煩惱習氣,很多障礙,障礙都在自己,要我們放下就沒事,你放不下就會有很多事情。
說是經(jīng)已,即于大眾中、結跏趺坐,入于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普佛世界,六種震動。爾時會中,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及諸小王、轉輪圣王、等。是諸大眾,得未曾有,歡喜合掌,一心觀佛。’
這個合掌,我們十個手指代表散亂、十法界,合一下一真法界,因為一心才能開智慧,心要定才能開智慧,所以叫一心觀佛。
‘爾時如來放眉間白毫相光,照東方萬八千佛土,靡不周遍,如今所見、是諸佛土。彌勒當知,爾時會中,有二十億菩薩、樂欲聽法。
所以金剛經(jīng)講,四個字“愿樂欲聞”,這也是聽法的心態(tài)。第一個愿,就是愿意聽、愿意了解;第二個樂,有強烈的愿望,很想聽,是歡喜心;欲,是有強烈的愿望要聽,非聽不可;聞,是一定要聽到自己成就為止。
聞是代表聞自性,完全變成自己的;愿,是了解,愿意聽聽;樂是快樂的樂,樂就是很歡喜的聽;欲,就是有強烈的愿望要了解,這個程度不同。
聞,就是說把我們的智慧打開;樂,這個叫做樂欲聽法,歡喜心。欲,就是強烈的愿望,就是要聽法,F(xiàn)在是末法時期,這種學佛的態(tài)度并不是很多,這也是善根、福德、因緣,當然善根深厚的也有。
是諸菩薩,見此光明、普照佛土,得未曾有,欲知此光所為因緣。
講這個大法法華經(jīng),有瑞相、有吉相,什么因緣。
時有菩薩,名曰妙光,有八百弟子。是時日月燈明佛從三昧起,因妙光菩薩、說大乘經(jīng),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六十小劫、不起于座。時會聽者、亦坐一處,六十小劫、身心不動,聽佛所說,謂如食頃。
就是說,六十小劫,那是時間是無量無量的長,但是法喜充滿就感覺是一頓飯的時間。古時候高僧大德打座,坐十天半個月,感覺就是一兩個小時,因為這個時間不是真實的,如果我們講很痛苦,感覺時間很長度日如年,過一天好像過一年。如果快樂的話,一下子就過掉了,時間不是真實的是種感覺。謂如食頃,這個在大乘經(jīng)典里有,可以把很長的時間濃縮很短,可以把很短的時間拉的很長,如果明白知道時間不是真實的,生死也不是真實的,明白生死不是真的,我們就不會怕死,這是種現(xiàn)象。學佛第一個好處,不會怨天憂人,懂得因果。學佛最大的好處,不會怕死,知道死是怎么回事,了生死,了是明了、清楚明白,生怎么生、死怎么死,這是大問題,世間法沒辦法學的。
是時眾中,無有一人、若身若心而生懈倦。’
這也是善根深厚,那么長時間沒有生懈倦。懈就是懈怠,倦就是厭倦。華嚴經(jīng)很多經(jīng)文教我們“不懈不倦”,很多人學佛沒有做到,所以走不到終點。就是懈怠厭倦了,還是我們沒有得到法喜,真正有法喜不會懈倦,快樂的不得了。本來是國王,本來是大臣宰相,世間的榮華富貴他不要,他去佛法里去學,肯定佛法比這個更有味道,這些人不是傻瓜。(佛法)里面的樂超過我們世間的樂,法味。
‘日月燈明佛于六十小劫說是經(jīng)已,即于梵、魔、沙門、婆羅門、及天、人、阿修羅、眾中,而宣此言,如來于今日中夜,當入無余涅槃。
這里每一尊佛出現(xiàn)的時候都是早晨出來,這是表法代表智慧出來。每一尊佛涅槃都是在黑夜離開,代表佛離開以后沒有光明。黑夜我們沒有辦法辨別方向,每尊佛出世,就像悉達多太子釋迦牟尼佛出世,是在早晨。為什么這里講呢,因為法華經(jīng)講,佛度眾生的緣盡了,我們后面只要能夠依教奉行,都能成就。
時有菩薩,名曰德藏,日月燈明佛即授其記。告諸比丘:“是德藏菩薩,次當作佛,
好像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下一尊佛是彌勒佛。
號曰凈身,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狈鹗谟浺,便于中夜、入無余涅槃。
每一尊佛都在中夜涅槃,阿羅漢的涅槃是有余涅槃,還沒有完全斷煩惱。我們講煩惱無盡誓愿斷,還不究竟,佛是完全沒有煩惱了。
佛滅度后,妙光菩薩持妙法蓮華經(jīng),滿八十小劫、為人演說。日月燈明佛八子、皆師妙光。
以妙光為法師,這個我們后面看到,法華經(jīng)有好多精彩的,我們才知道學法華經(jīng)的福報是很大的。
妙光教化,令其堅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其實就是我們講的,堅固道心。有一句話“寧動千江水,不動道人心”,真正的善知識都是鞏固我們的道心,道心不斷的向上。阿羅漢要提升為菩薩,菩薩要提升成佛,這個要堅固我們成佛的心。因為我們遇到有些事情就會退縮,這就是習氣,如果我們讀了法華經(jīng)就知道,我們的本來面目是佛。我們現(xiàn)在是當凡夫當習慣了,認為凡夫很正常,佛距離我太遙遠,不敢當,學佛以后要明白這個不是真相,我們的本來面目是華嚴經(jīng)里面所講的。凈業(yè)三福最后一福是“讀誦大乘”,才知道我們的本來面目是什么,因為我們沒有開悟,我們要看本來面目就要看大乘經(jīng)典,才是我們的寶藏。所以我們明白的話,要有信心堅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們的心量很小,修道不能得少為足,要把我們的本能完全顯現(xiàn)出來。就像六祖惠能一樣,要學他。
我們現(xiàn)在用經(jīng)典來幫助我們,堅固我們的佛性,要知道,我們現(xiàn)在在做凡夫,在六道里面是不正常的,成佛才是正常的。一定要明白,做佛、做菩薩才正常!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和《法華經(jīng)》是一部經(jīng),一個講的詳細(八十卷)一個講的簡單(七卷),一頭一尾兩部經(jīng)王,就把眾生的真面目告訴我們!洞蠓綇V佛華嚴經(jīng)》,大方廣就是盡虛空遍界一切眾生,佛華嚴就是,盡虛空遍界一切眾生本來應該過佛一樣的生活。我們現(xiàn)在過的顛倒,佛在經(jīng)上說我們是可憐愍者,我們讀了大乘才知道,我們可憐在什么地方。法華經(jīng)有個比喻窮子喻,就好像在監(jiān)獄里面做牢,你給他改善點伙食,放風時間長一點,就覺得快樂的不得了,這是快樂嘛?那不是快樂,那是痛苦減少一下。我們現(xiàn)在不在監(jiān)獄里面,我們現(xiàn)在也是這樣,法華經(jīng)第一個比喻“三界火宅”,被火包圍,這個火代表煩惱,佛說娑婆世界是不堪忍受的,我們不是不堪忍受、我們是麻木不仁,不曉得要出來,以為這是真實的還要在里面發(fā)展,所以我們講真的,學佛的人要知道,事業(yè)都不是真的,道業(yè)才是真的,道理要明白。從古至令今最大的事業(yè)是建功立業(yè)建立一個國家,中國的周朝八百年,古羅馬一千年,到時候就沒有了,我們講富不過三代,不要以為這個就是有了,還在生死輪回,這個不是真實的,是生滅法,道業(yè)才是真實的。為什么皇帝都不去做,為什么去修道,這些皇帝不是傻瓜,為什么,修道比做皇帝更有價值,這是智慧。這是百千萬難遭遇,這對我們認識佛法才知道。
- 妙法蓮華經(jīng)臺宗會義
- 妙法蓮華經(jīng)臺宗會義(四)
- 妙法蓮華經(jīng)臺宗會義(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臺宗會義(二)
- 妙法蓮華經(jīng)臺宗會義(一)
- 妙法蓮華經(jīng)綸貫
- 妙法蓮華經(jīng)玄義節(jié)要
- 《金剛經(jīng)》法語
- 法華經(jīng)要義
- 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絕妙說法 法華經(jīng)講要 二、方便品──唯一佛乘,方便說三
- 法華經(jīng)講演錄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講記
- 妙法蓮華經(jīng)文句
- 絕妙說法法華經(jīng)講要
- 受持《法華經(jīng)》,得往生凈土之益
- 法華經(jīng)口訣
- 《妙法蓮華經(jīng)》講解內容(1)
- 《妙法蓮華經(jīng)》講解內容(2)
- 《妙法蓮華經(jīng)》講解內容(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