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yán)經(jīng)

《楞嚴(yán)經(jīng)》,大乘佛教經(jīng)典,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yán)經(jīng)》,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jīng),于灌頂部錄出別行》,簡稱《楞嚴(yán)經(jīng)》、《首楞嚴(yán)經(jīng)》、《大佛頂經(jīng)》、《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唐般剌密諦傳至中國,懷迪證義,房融筆受。..[詳情]

楞嚴(yán)經(jīng)如說第七卷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yán)經(jīng)如說第七卷

  阿難。汝問攝心。我今先說入三摩地。修學(xué)妙門。求菩薩道。要先持此四種律儀。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葉。心三口四。生必?zé)o因。阿難。如是四事。若不遺失。心尚不緣色香味觸。一切魔事。云何發(fā)生。

  四種為根本。余為枝葉。身口意三。意乃其主。今心與口同名枝葉者。論生起。則內(nèi)起意業(yè)。外發(fā)身口。論罪垢。則四種為根本。而余悉輕耳。四種律儀。已戒妄語。此小妄語也。色香味觸。舉四該六。塵依念住。念絕而塵何依。魔托塵入。塵忘而魔何托。

  若有宿習(xí)。不能滅除。汝教是人。一心誦我佛頂光明。摩訶薩怛多。般怛啰。無上神咒。斯是如來無見頂相。無為心佛。從頂發(fā)輝。坐寶蓮華。所說心咒。且汝宿世。與摩登伽。歷劫因緣。恩愛習(xí)氣。非是一生。及與一劫。我一宣揚。愛心永脫。成阿羅漢。彼尚淫女。無心修行。神力冥資。速證無學(xué)。云何汝等在會聲聞。求最上乘。決定成佛。譬如以塵揚于順風(fēng)。有何艱險。

  現(xiàn)業(yè)易制。自行可違。宿習(xí)難除。必假神力。行人好正而固邪。欲潔而偏染。隱然有馳策而不能已。宿習(xí)之使也。德隆而福鄙。行善而身兇。多障多冤。數(shù)病數(shù)惱。若有機緘而不能自釋。宿習(xí)之召也。摩訶。此云大。薩怛多。般怛啰。此云白傘蓋。即如來藏心。量廓沙界曰大。體絕妄染曰白。用覆一切曰傘蓋。神咒從此流演。故名心咒。亦名咒心。無見頂相者。華嚴(yán)九地知識。為佛乳母。初生親捧持。諦觀不見頂。示頂法不可見見也。學(xué)人不同淫女。發(fā)無上心。不同無心修行。塵喻宿習(xí)。風(fēng)喻神咒。

  若有末世。欲坐道場。先持比丘清凈禁戒。要當(dāng)選擇戒清凈者。第一沙門。以為其師。若其不遇真清凈僧。汝戒律儀。必不成就。戒成已后。著新凈衣。然香閑居。誦此心佛所說神咒一百八遍。然后結(jié)界建立道場。求于十方現(xiàn)住國土。無上如來。放大悲光。來灌其頂。阿難。如是末世清凈比丘。若比丘尼。白衣檀越。心滅貪淫。持佛凈戒。于道場中。發(fā)菩薩愿。出入澡浴。六時行道。如是不寐。經(jīng)三七日。我自現(xiàn)身。至其人前。摩頂安慰。令其開悟。

  道場。得道之場。即誦咒處也。坐是禪坐。意在壇中坐進此道。故云坐道場。以戒禁邪。故名禁戒。師者。人之模范。邪正所由出。故不遇真僧。律儀不得成就。誦咒百八。表滅百八煩惱也。求如來放光灌頂者。因戒求定也。問阿難見相發(fā)心。世尊斥之為妄。何故行人求如來灌頂。答阿難目見如來。不肯進修。故令其反觀。今行人既反觀。故欲求灌頂。晝夜十二時。六時行道。六時靜坐。行中坐中所習(xí)皆反聞自性。入流亡所而已。不寐有二意。一除昏睡不覺。二戒忘失反聞。前求佛灌頂。今佛現(xiàn)身。名為感應(yīng)。既得感應(yīng)。心必開悟。因定發(fā)慧也。諸佛法身平等。遍一切處。但依眾生之心。譬之鏡然。無垢則法象隨現(xiàn)。有垢則法象不現(xiàn)。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蒙如來無上悲誨。心已開悟。自知修證無學(xué)道成。末法修行。建立道場。云何結(jié)界。合佛世尊清凈軌則。

  前說入道場。未說何如建立。故特請之。自知攝心遠魔。咒力冥資?沙蔁o學(xué)。結(jié)壇軌則。代末法請耳。

  佛告阿難。若末世人。愿立道場。先取雪山大力白牛。食其山中肥膩香草。此牛唯飲雪山清水。其糞微細。可取其糞。和合栴檀。以泥其地。若非雪山。其牛臭穢。不堪涂地。別于平原穿去地皮。五尺以下。取其黃土。和上栴檀。沉水。蘇合。薰陸。郁金。白膠。青木。零陵。甘松。及雞舌香。以此十種。細羅為粉。合土成泥。以涂場地。方圓丈六。為八角壇。壇心置一金銀銅木所造蓮華。華中安缽。缽中先盛八月露水。水中隨安所有華葉。取八圓鏡。各安其方。圍繞華缽。鏡外建立十六蓮華。十六香罏。間華鋪設(shè)莊嚴(yán)。香罏鈍燒沉水。無令見火。

  此壇場清凈軌則。壇儀之設(shè)。取其藉境攝心。祈禱諸圣來格。務(wù)用嚴(yán)潔。法王法言。即事即理。法不孤起。事非唐設(shè)。山為高土。雪山。表純凈上信也。大力白牛。表純凈大根也。香草凈水。表妙善凈智也。茹退。表充實遺余也。栴檀為十香之首。表十度之總。萬行之冠也。原為平土。表中信也。地皮未凈。故穿去。五。數(shù)之中。黃。色之中。取中中凈信也。十香。表十波羅蜜法香也。細羅為粉。表微妙萬行也。壇表寂滅坦實之體。體具八正。故為八角。能攝八邪。故方丈六。壇心蓮華。表中道妙行也。缽為應(yīng)器。表隨量應(yīng)物也。水中華葉。表仁覆之行。隨澤所施也。圓鏡。表大圓鏡智也。各安八方。圍繞華缽者。表智行相依。隨方圓應(yīng)也。鏡外蓮華香罏。十六間設(shè)者。華表妙行。香表妙德。鏡外表正智之外。方便建立。使邪正相攝。德行相熏。久而俱化。兩忘邪正也。純燒沉水。無令見火者。表反德藏用。滅覺觀。契寂場也。

  取白牛乳。置十六器。乳為煎餅。并諸砂糖。油餅。乳糜。蘇合。蜜姜。純酥。純蜜。于蓮華外。各各十六。圍繞華外。以奉諸佛。及大菩薩。每以食時。若在中夜。取蜜半升。用酥三合。壇前別安一小火罏。以兜樓婆香。煎取香水。沐浴其炭。然令猛熾。投是酥蜜于炎罏內(nèi)。燒令煙盡。享佛菩薩。

  此亨獻清凈軌則。權(quán)教開許乳酪。實教遮禁。取以享佛者。白牛瑞物。雪山不恒有。意在融權(quán)實。同邪正。故八味各十六。圍繞華外者。表融權(quán)攝邪之法喜。隨行設(shè)施也。佛以日中受食。是謂食時。中夜例日中。蜜成于華。表和融法行也。酥成于乳。表和融法味也。小火罏。表方寸覺心也。以香浴炭。使無余臭。表發(fā)覺之法也。然令猛熾。投酥蜜于炎罏。燒令煙盡。必有釜也。今文闕略。表行法既成。不可終滯。當(dāng)于覺心勇猛煅煉。使習(xí)氣鑠絕。緣影銷亡。豁然如紅罏點雪。是名真法供養(yǎng)。然后為佛所享。

  令其四外。遍懸幡華。于壇室中。四壁敷設(shè)十方如來。及諸菩薩。所有形像。應(yīng)于當(dāng)陽。張盧舍那。釋迦。彌勒。阿閦。彌陀。諸大變化觀音形像。兼金剛藏。安其左右。帝釋梵王。烏芻瑟摩。并藍地迦。諸軍茶利。與毗俱胝。四天王等。頻那夜迦。張于門側(cè)。左右安置。又取八鏡。覆懸虛空。與壇場中所安之鏡。方面相對。使其形影重重相涉。

  此像設(shè)清凈軌則。四外幡華。外行嚴(yán)飾也。當(dāng)陽。即室中央。盧舍那。釋迦。寂場真主。彌勒。當(dāng)來真主。阿閦。東方佛。彌陀。西方佛。智悲真主。諸大變化觀音形像。上同下合真主。金剛藏。伏魔斷障真主。安左右者。以方便度眾生故。以上法王法臣。為內(nèi)主伴。釋梵等眾。乃外護也。烏芻;痤^金剛。藍地迦。青面金剛。軍利茶。金剛異號。毗俱胝。是三目持鬟髻。頻那。是豬頭。夜迦。是象鼻。二使者名。壇中之鏡;煳锒幸。表行人之智?罩兄R。離物而無依。表諸佛之智;煳镉幸勒。方能照物。未能照己。必得離物無依住智。交相為用。然后佛我互照。心境雙融。諸佛眾生。身土相入。法法周遍。事事無礙。

  于初七中。至誠頂禮十方如來。諸大菩薩。阿羅漢號。恒于六時。誦咒圍壇。至心行道。一時常行一百八遍。第二七中。一向?qū)P陌l(fā)菩薩愿。心無間斷。我毗奈耶先有愿教。第三七中。于十二時。一向持佛般怛啰咒。至第七日。十方如來。一時出現(xiàn)。鏡交光處。承佛摩頂。即于道場修三摩地。能令如是末世修學(xué)。身心明凈。猶如琉璃。阿難。若此比丘。本受戒師。及同會中十比丘等。其中有一不清凈者。如是道場。多不成就。從三七后。端坐安居。經(jīng)一百日。有利根者。不起于座。得須陀洹?v其身心圣果未成。決定自知成佛不謬。汝問道場建立如是。

  此禮誦清凈軌則。凡所祈向。以皈依三寶。為最初方便。初七日至誠頂禮如來菩薩羅漢名號。假其不思議力。以助道也。于一時間。行道誦咒。俱一百八遍。咒文甚長。一時何能誦百八遍。意祗誦唵字下八句。然非愿力。無以持之。故二七日。依毗尼教。專心發(fā)愿。愿教。指梵網(wǎng)經(jīng)十大愿也。行愿至強。得大勇猛。故三七日。時無間歇。咒無遍限。精誠感格。進力克功也。前以鏡表智。今佛智與行者智。交相熏發(fā)。因果通淴。即摩頂意。事理互融。心境冥會。即十方佛現(xiàn)意。即凡心見佛心也。身心明凈。謂宿習(xí)緣障。纖悉蕩盡。一切密圓凈密。悉現(xiàn)其中。因定發(fā)慧也。故知顯修密持。功德無異。若此下。反顯道場成就。必由于師也。從三下。明證果。利根者;笳暇惚;坌悦魑蛘咭。得須陀洹。謂入圣流。非指小果。至此了見佛性。信得本來是佛。不復(fù)向外馳求。

  阿難頂禮佛足。而白佛言。自我出家。恃佛憍愛。求多聞故。未證無為。遭彼梵天邪術(shù)所禁。心雖明了。力不自由。賴遇文殊。令我解脫。雖蒙如來佛頂神咒。冥獲其力。尚未親聞。唯愿大慈。重為宣說。悲救此會諸修行輩。末及當(dāng)來在輪回者。承佛密音。身意解脫。于是會中一切大眾。普皆作禮。佇聞如來秘密章句。爾時世尊。從肉髻中。涌百寶光。光中涌出千葉寶蓮。有化如來。坐寶華中。頂放十道百寶光明。一一光明。皆遍示現(xiàn)十恒河沙金剛密跡。擎山持杵。遍虛空界。大眾仰觀。畏愛兼抱。求佛哀祐。一心聽佛無見頂相。放光如來宣說神咒。

  阿難冥獲咒力。實未親聞。請重宣說。意在悲救此會。及當(dāng)來也。肉髻。即無見相。髻中涌百寶光者。表無相見相。即大智光明也。從光涌出寶蓮者。表從智起行也。有化如來坐寶華中者。表諸佛皆從智行流出也;痦敺艑毠。光中復(fù)現(xiàn)密跡者;瘡(fù)作化。密中之密。金剛從喻說。護法心堅固。密跡。是實中現(xiàn)權(quán)。不可思議。位在上地。跡現(xiàn)金剛。此十恒沙眾。各現(xiàn)威神。大眾既畏其威。復(fù)愛其慈。兼于懷抱。秘咒是圣賢秘密之語。非唯凡人不知。即下位圣賢。不達上位之咒。諸經(jīng)神咒。例皆翻字不翻音。古師多有異說。天臺會之。不出四悉檀。一云咒者。鬼神王名。稱其王名。部落敬主。不敢為非。此生喜益。世界悉檀也。二云咒者。如軍中密號。唱號相應(yīng)。無所呵問。不相應(yīng)者。即執(zhí)治之。此生善益。為人悉檀也。三云咒者。密默遮惡。余無識者。如賤人逃異國。訛稱王子。多嗔難事。有人從本國來。語異國曰。若當(dāng)嗔?xí)r。應(yīng)說偈云。無親游他國。欺誑一切人。粗食是常食。何勞復(fù)作嗔。說是偈時。默然嗔歇。此破惡益。對治悉檀也。四云咒者。諸佛密語。唯圣乃知。如王索仙陀婆。一名而具四實。謂鹽水器馬。群下莫曉。唯智臣解之。祗一法語。遍有諸力。病愈罪除。生善合道。此入理益。第一義悉檀也。本有異同。則前后翻譯小差。但依一誦持。無得揀擇。亦不必求解。既出佛頂。是如來全身精神所現(xiàn)。救護末劫。不惜髻中之珠。必須先遵四清凈明誨修習(xí)三決定義。三漸次。力不敵魔。然后一心觀佛。持誦此咒。乃有大益。非徒出口入耳而已。

  南無薩怛他蘇伽多耶阿啰訶帝三藐三菩陀寫(一)薩怛他佛陀俱知瑟尼釤(二)南無薩婆勃陀勃地薩跢[鞥-合+(白-日+田)]弊(三)南無薩多南三藐三菩陀俱知南(四)娑舍啰婆迦僧伽喃(五)南無盧雞阿羅漢跢喃(六)南無蘇盧多波那喃(七)南無娑羯唎陀伽彌喃(八)南無盧雞三藐伽跢喃(九)三藐伽波啰底波多那喃(十)南無提婆離瑟赧(十一)南無悉陀耶毗地耶陀啰離瑟赧(十二)舍波奴揭啰訶娑訶娑啰摩他喃(十三)南無跋啰訶摩泥(十四)南無因陀啰耶(十五)南無婆伽婆帝(十六)嚧陀啰耶(十七)烏摩般帝(十八)娑醯夜耶(十九)南無婆伽婆帝(二十)那啰野拏耶(二十一)槃?wù)谀υX三慕陀啰(二十二)南無悉羯唎多耶(二十三)南無婆伽婆帝(二十四)摩訶迦羅耶(二十五)地唎般剌那伽啰(二十六)毗陀啰波拏迦啰耶(二十七)阿地目帝(二十八)尸摩舍那泥婆悉泥(二十九)摩怛唎伽拏(三十)南無悉羯唎多耶(三十一)南無婆伽婆帝(三十二)多他伽跢俱啰耶(三十三)南無般頭摩俱啰耶(三十四)南無跋阇啰俱啰耶(三十五)南無摩尼俱啰耶(三十六)南無伽阇俱啰耶(三十七)南無婆伽婆帝(三十八)帝唎茶輸啰西那(三十九)波啰訶啰拏啰阇耶(四十)跢他伽多耶(四十一)南無婆伽婆帝(四十二)南無阿彌多婆耶(四十三)跢他伽多耶(四十四)阿啰訶帝(四十五)三藐三菩陀耶(四十六)南無婆伽婆帝(四十七)阿芻[鞥-合+(白-日+田)]耶(四十八)跢他伽多耶(四十九)阿啰訶帝(五十)三藐三菩陀耶(五十一)南無婆伽婆帝(五十二)[鞥-合+(白-日+田)]沙阇耶俱嚧吠柱唎耶(五十三)般啰婆啰阇耶(五十四)跢他伽多耶(五十五)南無婆伽婆帝(五十六)三補師毖多(五十七)薩憐捺啰剌阇耶(五十八)跢他伽多耶(五十九)阿啰訶帝(六十)三藐三菩陀耶(六十一)南無婆伽婆帝(六十二)舍雞野母那曳(六十三)跢他伽多耶(六十四)阿啰訶帝(六十五)三藐三菩陀耶(六十六)南無婆伽婆帝(六十七)剌怛那雞都啰阇耶(六十八)跢他伽多耶(六十九)阿啰訶帝(七十)三藐三菩陀耶(七十一)帝瓢南無薩羯唎多(七十二)翳曇婆伽婆多(七十三)薩怛他伽都瑟尼釤(七十四)薩怛多般怛嚂(七十五)南無阿婆啰視耽(七十六)般啰帝揚岐啰(七十七)薩啰婆部多揭啰訶(七十八)尼羯啰訶揭迦啰訶尼(七十九)跋啰毖地耶叱陀你(八十)阿迦啰蜜唎柱(八十一)般唎怛啰耶儜揭唎(八十二)薩啰婆槃陀那目叉尼(八十三)薩啰婆突瑟吒(八十四)突悉乏般那你伐啰尼(八十五)赭都啰失帝南(八十六)羯啰訶娑訶薩啰若阇(八十七)毗多崩娑那羯唎(八十八)阿瑟吒冰舍帝南(八十九)那叉剎怛啰若阇(九十)波啰薩陀那羯唎(九十一)阿瑟吒南(九十二)摩訶揭啰訶若阇(九十三)毗多崩薩那羯唎(九十四)薩婆舍都嚧你婆啰若阇(九十五)呼藍突悉乏難遮那舍尼(九十六)毖沙舍悉怛啰(九十七)阿吉尼烏陀迦啰若阇(九十八)阿般啰視多具啰(九十九)摩訶般啰戰(zhàn)持(一百句)摩訶疊多(一百一)摩訶帝阇(二)摩訶稅多阇婆啰(三)摩訶跋啰槃陀啰婆悉你(四)阿唎耶多啰(五)毗唎俱知(六)誓婆毗阇耶(七)跋阇啰摩禮底(八)毗舍嚧多(九)勃騰罔迦(十)跋阇啰制喝那阿遮(十一)摩啰制婆般啰質(zhì)多(十二)跋阇啰擅持(十三)毗舍啰遮(十四)扇多舍[鞥-合+(白-日+田)]提婆補視多(十五)蘇摩嚧波(十六)摩訶稅多(十七)阿唎耶多啰(十八)摩訶婆啰阿般啰(十九)跋阇啰商羯啰制婆(二十)跋阇啰俱摩唎(二十一)俱藍陀唎(二十二)跋阇啰喝薩多遮(二十三)毗地耶干遮那摩唎迦(二十四)啒蘇母婆羯啰跢那(二十五)[鞥-合+(白-日+田)]嚧遮那俱唎耶(二十六)夜啰菟瑟尼釤(二十七)毗折嚂婆摩尼遮(二十八)跋阇啰迦那迦波啰婆(二十九)嚧阇那跋阇啰頓稚遮(三十)稅多遮迦摩啰(三十一)剎奢尸波啰婆(三十二)翳帝夷帝(三十三)母陀啰羯拏(三十四)沙[鞥-合+(白-日+田)]啰懺(三十五)掘梵都(三十六)印兔那么么寫(三十七誦至此稱某受持)烏[合*牛](三十八)唎瑟揭拏(三十九)般剌舍悉多(四十)薩怛他伽都瑟尼釤(四十一)虎[合*牛](四十二)都嚧雍(四十三)瞻婆那(四十四)虎[合*牛](四十五)都嚧雍(四十六)悉耽婆那(四十七)虎[合*牛](四十八)都嚧雍(四十九)波羅瑟地耶三般叉拏羯啰(五十)虎[合*牛](五十一)都嚧雍(五十二)薩婆藥叉喝啰剎娑(五十三)揭啰訶若阇(五十四)毗騰崩薩那羯啰(五十五)虎[合*牛](五十六)都嚧雍(五十七)者都啰尸底南(五十八)揭啰訶娑訶薩啰南(五十九)毗騰崩薩那啰(六十)虎[合*牛](六十一)都嚧雍(六十二)啰叉(六十三)婆伽梵(六十四)薩怛他伽都瑟尼釤(六十五)波啰點阇吉唎(六十六)摩訶娑訶薩啰(六十七)勃樹娑訶薩啰室唎沙(六十八)俱知娑訶薩泥帝[口*(隸-木+士)](六十九)阿弊提視婆唎多(七十)吒吒罌迦(七十一)摩訶跋阇嚧陀啰(七十二)帝唎菩婆那(七十三)曼茶啰(七十四)烏[合*牛](七十五)莎悉帝薄婆都(七十六)么么(七十七)印兔那么么寫(七十八誦至此稱某受持)啰阇婆夜(七十九)主啰跋夜(八十)阿祗尼婆夜(八十一)烏陀迦婆夜(八十二)毗沙婆夜(八十三)舍薩多啰婆夜(八十四)婆啰斫羯啰婆夜(八十五)突瑟叉婆夜(八十六)阿舍你婆夜(八十七)阿迦啰密唎柱婆夜(八十八)陀啰尼部彌劍波伽波陀婆夜(八十九)烏啰迦婆多婆夜(九十)剌阇壇茶婆夜(九十一)那伽婆夜(九十二)毗條怛婆夜(九十三)蘇波啰拏婆夜(九十四)藥叉揭啰訶(九十五)啰叉私揭啰訶(九十六)畢唎多揭啰訶(九十七)毗舍遮揭啰訶(九十八)部多揭啰訶(九十九)鳩槃茶揭啰訶(二百句)補丹那揭啰訶(二百一)迦吒補丹那揭啰訶(二)悉干度揭啰訶(三)阿播悉摩啰揭啰訶(四)烏檀摩陀揭啰訶(五)車夜揭啰訶(六)醯唎婆帝揭啰訶(七)社多訶唎南(八)揭婆訶唎南(九)嚧地啰訶唎南(十)忙娑訶唎南(十一)謎陀訶唎南(十二)摩阇訶唎南(十三)阇多訶唎女(十四)視比多訶唎南(十五)毗多訶唎南(十六)婆多訶唎南(十七)阿輸遮訶唎女(十八)質(zhì)多訶唎女(十九)帝釤薩[鞥-合+(白-日+田)]釤(二十)薩婆揭啰訶南(二十一)毗陀耶阇嗔陀夜彌(二十二)雞啰夜彌(二十三)波唎跋啰者迦訖唎檐(二十四)毗陀夜阇嗔陀夜彌(二十五)雞啰夜彌(二十六)茶演尼訖唎檐(二十七)毗陀耶阇嗔陀夜彌(二十八)雞啰夜彌(二十九)摩訶般輸般怛夜(三十)嚧陀啰訖唎檐(三十一)毗陀夜阇嗔陀夜彌(三十二)雞啰夜彌(三十三)那啰夜拏訖唎檐(三十四)毗陀耶阇嗔陀夜彌(三十五)雞啰夜彌(三十六)怛埵伽嚧茶西訖唎檐(三十七)毗陀夜阇嗔陀夜彌(三十八)雞啰夜彌(三十九)摩訶迦啰摩怛唎伽拏訖唎檐(四十)毗陀夜阇嗔陀夜彌(四十一)雞啰夜彌(四十二)迦波唎迦訖唎檐(四十三)毗陀夜阇嗔陀夜彌(四十四)雞啰夜彌(四十五)阇耶羯啰摩度羯啰(四十六)薩婆啰他娑達那訖唎檐(四十七)毗陀夜阇嗔陀夜彌(四十八)雞啰夜彌(四十九)赭咄啰婆耆你訖唎檐(五十)毗陀夜阇嗔陀夜彌(五十一)雞啰夜彌(五十二)毗唎羊訖唎知(五十三)難陀雞沙啰伽拏般帝(五十四)索醯夜訖唎檐(五十五)毗陀夜阇嗔陀夜彌(五十六)雞啰夜彌(五十七)那揭那舍啰婆拏訖唎檐(五十八)毗陀夜阇嗔陀夜彌(五十九)雞啰夜彌(六十)阿羅漢訖唎檐毗陀夜阇嗔陀夜彌(六十一)雞啰夜彌(六十二)毗多啰伽訖唎檐(六十三)毗陀夜阇嗔陀夜彌(六十四)雞啰夜彌跋阇啰波你(六十五)具醯夜具醯夜(六十六)迦地般帝訖唎檐(六十七)毗陀夜阇嗔陀夜彌(六十八)雞啰夜彌(六十九)啰叉罔(七十)婆伽梵(七十一)印兔那么么寫(七十二誦至此稱某受持)婆伽梵(七十三)薩怛多般怛啰(七十四)南無粹都帝(七十五)阿悉多那啰剌迦(七十六)波啰婆悉普吒(七十七)毗迦薩怛多缽帝唎(七十八)什佛啰什佛啰(七十九)陀啰陀啰(八十)頻陀啰頻陀啰嗔陀嗔陀(八十一)虎[合*牛](八十二)虎[合*牛](八十三)泮吒(八十四)泮吒泮吒泮吒泮吒(八十五)娑訶(八十六)醯醯泮(八十七)阿牟迦耶泮(八十八)阿波啰提訶多泮(八十九)婆啰波啰陀泮(九十)阿素啰毗陀啰波迦泮(九十一)薩婆提[鞥-合+(白-日+田)]弊泮(九十二)薩婆那伽弊泮(九十三)薩婆藥叉弊泮(九十四)薩婆乾闥婆弊泮(九十五)薩婆補丹那弊泮(九十六)迦吒補丹那弊泮(九十七)薩婆突狼枳帝弊泮(九十八)薩婆突澀比[口*((禾*ㄉ)/牛)]訖瑟帝弊泮(九十九)薩婆什婆[口*犁]弊泮(三百句)薩婆阿播悉摩[口*((禾*ㄉ)/牛)]弊泮(三百一)薩婆舍啰婆拏弊泮(二)薩婆地帝雞弊泮(三)薩婆怛摩陀繼弊泮(四)薩婆毗陀耶啰誓遮[口*((禾*ㄉ)/牛)]弊泮(五)阇夜羯啰摩度羯啰(六)薩婆羅他娑陀雞弊泮(七)毗地夜遮唎弊泮(八)者都啰縛耆你弊泮(九)跋阇啰俱摩唎(十)毗陀夜啰誓弊泮(十一)摩訶波啰丁羊叉耆唎弊泮(十二)跋阇啰商羯啰夜(十三)波啰丈耆啰阇耶泮(十四)摩訶迦啰夜(十五)摩訶末怛唎迦拏(十六)南無娑羯唎多夜泮(十七)毖瑟拏婢曳泮(十八)勃啰訶牟尼曳泮(十九)阿耆尼曳泮(二十)摩訶羯唎曳泮(二十一)羯啰檀遲曳泮(二十二)蔑怛唎曳泮(二十三)嘮怛唎曳泮(二十四)遮文茶曳泮(二十五)羯邏啰怛唎曳泮(二十六)迦般唎曳泮(二十七)阿地目質(zhì)多迦尸摩舍那(二十八)婆私你曳泮(二十九)演吉質(zhì)(三十)薩埵婆寫(三十一)么么印兔那么么寫(三十二誦至此稱某受持)○突瑟吒質(zhì)多(三十三)阿末怛唎質(zhì)多(三十四)烏阇訶啰(三十五)伽婆訶啰(三十六)嚧地啰訶啰(三十七)婆娑訶啰(三十八)摩阇訶啰(三十九)阇多訶啰(四十)視毖多訶啰(四十一)跋略夜訶啰(四十二)乾陀訶啰(四十三)布史波訶啰(四十四)頗啰訶啰(四十五)婆寫訶啰(四十六)般波質(zhì)多(四十七)突瑟吒質(zhì)多(四十八)嘮陀啰質(zhì)多(四十九)藥叉揭啰訶(五十)啰剎娑揭啰訶(五十一)閉[口*(隸-木+上)]多揭啰訶(五十二)毗舍遮揭啰訶(五十三)部多揭啰訶(五十四)鳩槃茶揭啰訶(五十五)悉乾陀揭啰訶(五十六)烏怛摩陀揭啰訶(五十七)車夜揭啰訶(五十八)阿播薩摩啰揭啰訶(五十九)宅祛革茶耆尼揭啰訶(六十)唎佛帝揭啰訶(六十一)阇彌迦揭啰訶(六十二)舍俱尼揭啰訶(六十三)姥陀啰難地迦揭啰訶(六十四)阿藍婆揭啰訶(六十五)乾陀波尼揭啰訶(六十六)什伐啰堙迦醯迦(六十七)墜帝藥迦(六十八)怛隸帝藥迦(六十九)者突托迦(七十)昵提什伐啰毖釤摩什伐啰(七十一)薄底迦(七十二)鼻底迦(七十三)室隸瑟蜜迦(七十四)娑你般迦帝(七十五)薩婆什伐啰(七十六)室嚧吉帝(七十七)末陀[鞥-合+(白-日+田)]達嚧制劍(七十八)阿綺嚧鉗(七十九)目佉嚧鉗(八十)羯唎突嚧鉗(八十一)揭啰訶揭藍(八十二)羯拏輸藍(八十三)憚多輸藍(八十四)迄唎夜輸藍(八十五)末么輸藍(八十六)跋唎室婆輸藍(八十七)毖栗瑟吒輸藍(八十八)烏陀啰輸藍(八十九)羯知輸藍(九十)跋悉帝輸藍(九十一)鄔嚧輸藍(九十二)常迦輸藍(九十三)喝悉多輸藍(九十四)跋陀輸藍(九十五)娑房盎伽般啰丈伽輸藍(九十六)部多毖跢茶(九十七)茶耆尼什婆啰(九十八)陀突嚧迦建咄嚧吉知婆路多毗(九十九)薩般嚧訶凌伽(四百句)輸沙怛啰娑那羯啰(四百一)毗沙喻迦(二)阿耆尼烏陀迦(三)末啰[鞥-合+(白-日+田)]啰建跢啰(四)阿迦啰蜜唎咄怛斂部迦(五)地栗剌吒(六)毖唎瑟質(zhì)迦(七)薩婆那俱啰(八)肆引伽弊揭啰唎藥叉怛啰芻(九)末啰視吠帝釤娑[鞥-合+(白-日+田)]釤(十)悉怛多般怛啰(十一)摩訶跋阇嚧瑟尼釤(十二)摩訶般賴丈耆藍(十三)夜波突陀舍喻阇那(十四)辮怛隸拏(十五)毗陀耶槃曇迦嚧彌(十六)帝殊槃曇迦嚧彌(十七)般啰毗陀槃曇迦嚧彌(十八上是皈命諸佛菩薩眾圣賢等及敘咒愿加被離諸惡鬼病難)哆侄他(十九此翻即說咒曰)唵(二十下是正咒)阿那隸(二十一)毗舍提(二十二)[鞥-合+(白-日+田)]啰跋阇啰陀唎(二十三)槃陀槃陀你(二十四)跋阇啰謗尼泮(二十五)虎[合*牛]都嚧甕泮(二十六)娑婆訶(四百二十七)。

  阿難。是佛頂光聚。悉怛多。般怛啰。秘密伽陀。微妙章句。出生十方一切諸佛。十方如來。因此咒心。得成無上正遍知覺。十方如來。執(zhí)此咒心。降伏諸魔。制諸外道。十方如來。乘此咒心。坐寶蓮華。應(yīng)微塵國。十方如來。含此咒心。于微塵國。轉(zhuǎn)大*輪。十方如來。持此咒心。能于十方。摩頂授記。自果未成。亦于十方蒙佛授記。十方如來依此咒心。能于十方拔濟群苦。所謂地獄餓鬼畜生。盲聾喑啞。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大小諸橫。同時解脫。賊難兵難王難獄難。風(fēng)火水難。饑渴貧窮。應(yīng)念消散。十方如來隨此咒心。能于十方事善知識。四威儀中。供養(yǎng)如意。恒沙如來。會中推為大法王子。十方如來行此咒心。能于十方攝受親因。令諸小乘聞秘密藏。不生驚怖。十方如來誦此咒心。成無上覺。坐菩提樹。入大涅槃。十方如來傳此咒心。于滅度后。付佛法事。究竟住持。嚴(yán)凈戒律。悉得清凈。若我說是佛頂光聚。般怛啰咒。從旦至暮。音聲相聯(lián)。字句中間。亦不重疊。經(jīng)恒沙劫。終不能盡。亦說此咒名如來頂。汝等有學(xué)。未盡輪回。發(fā)心至誠取阿羅漢。不持此咒而坐道場。令其身心遠諸魔事。無有是處。

  此咒能出生十方一切諸佛。故十方如來。因此。報此。乘此。乃至傳此。以成種種妙用。佛且然。況凡夫乎。蓋此咒心為諸佛母。是出生如來之真種子。故佛必因之以得菩提。具大威神。是斷邪惑之金剛王寶劍。故佛必執(zhí)之以制魔外。運載眾生。脫離生死。是出火宅之大白牛車。故佛必乘之以應(yīng)塵國。包羅萬德。是具足法財之真寶藏。故佛必含之以轉(zhuǎn)*輪。含。猶藏也?偝忠磺善惡諸法。是無上覺皇之正印。故佛必持之以授記人。為安隱功德之所住處。是離怖畏之尊勝幢。故佛必依之以救苦濟厄。依。猶仗也。隨順覺性。是從心滿愿之如意珠。故佛必隨之以遍供恒沙圣賢。隨。即順也。通達無礙。是千圣萬賢共適之通衢。故佛必行之以攝親因。而開秘密。究竟圓滿。是法王詔萬國之嚴(yán)敕。故佛必誦之以成正覺。而入涅槃。永存不滅。是普照世出世間之大慧燈。故佛必傳之以垂萬世。一切法事。戒為前導(dǎo)。戒既清凈。則諸法事悉得究竟成就。十種俱乘咒心為言者。咒心即藏心故。初一為總。余九為別。尚是略說。故又云說是終不能盡。上乃如來境界。亦說下。正答道場持之?dāng)z心遠魔。

  阿難。若諸世界。隨所國土。所有眾生。隨國所生樺皮貝葉。紙素白[疊*毛]。書寫此咒。貯于香囊。是人心昏。未能誦憶;驇砩;驎。當(dāng)知是人盡其生年。一切諸毒所不能害。

  教人書寫貯帶。略舉毒不能害一節(jié)功德。下文詳言之。誦咒必空三輪。達三觀。然后得驗。書寫貯帶。唯藉信心。若信心輕鮮。未必即驗。非咒之不靈也。

  阿難。我今為汝更說此咒。救護世間。得大無畏。成就眾生出世間智。若我滅后。末世眾生。有能自誦。若教他誦。當(dāng)知如是持誦眾生;鸩荒軣。水不能溺。大毒小毒所不能害。如是乃至天龍鬼神。精祇魔魅。所有惡咒。皆不能著。心得正受。一切咒詛厭蠱毒藥。金毒銀毒。草木蟲蛇。萬物毒氣。入此人口。成甘露味。一切惡星。并諸鬼神。磣心毒人。于如是人。不能起惡。頻那夜迦。諸惡鬼王。并其眷屬。皆領(lǐng)深恩。常加守護。阿難。當(dāng)知是咒。常有八萬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剛藏王。菩薩種族。一一皆有諸金剛眾。而為眷屬。晝夜隨侍。設(shè)有眾生。于散亂心。非三摩地。心憶口持。是金剛王。常隨從彼諸善男子。何況決定菩提心者。此諸金剛菩薩藏王。精心陰速。發(fā)彼神識。是人應(yīng)時心能記憶八萬四千恒河沙劫。周遍了知。得無疑惑。

  此總說誦持功德。火不能燒等。所謂救護世間。得大無畏也。精心陰速。發(fā)彼神識等。所謂成就眾生出世間智也。下種種別說。不出此二項。誦咒利彼。故諸惡鬼王。皆領(lǐng)深恩。金剛隨侍者。此咒即是金剛寶覺。故同聲相應(yīng)。陰。暗處也。決定菩提心者。不但常隨而已。復(fù)能在冥冥中。以神力加被。速令開發(fā)神識。使得無疑。以金剛慧能斷人之疑故。

  從第一劫。乃至后身。生生不生藥叉羅剎。及富單那。迦吒富單那。鳩槃茶毗舍遮等。并諸餓鬼。有形無形。有想無想。如是惡處。是善男子。若讀若誦。若書若寫。若帶若藏。諸色供養(yǎng)。劫劫不生貧窮下賤。不可樂處。

  此明不隨惡趣。以此咒心。是白凈法。是最上善故。第一劫。即初發(fā)菩提心時。后身。即最后成佛時。中間修行。永無諸委曲相。藥叉等。皆是委曲相。是善男下。明不生下賤。以此咒心。是至尊至貴之法故。讀誦書寫者。皆如太子處胎。貴壓群臣也。

  此諸眾生?v其自身不作福業(yè)。十方如來所有功德。悉與此人。由是得于恒河沙阿僧祇。不可說不可說劫。常與諸佛同生一處。無量功德。如惡叉聚。同處熏修。永無分散。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凈。未得戒者。令其得戒。未精進者。令得精進。無智慧者。令得智慧。不清凈者。速得清凈。不持齋戒。自成齋戒。

  此明現(xiàn)獲功德。如來功德。悉與此人者。由此咒心。即如來頂法。而如來頂法即行者本具藏心。能持咒者。即持自己藏心。藏心具足萬行。何福不備哉。諸佛同生一處者。與諸佛氣分交接。心精通唇。佛不離心。心不離佛故。惡叉聚。喻戒定慧。同修無散者。以行人之所修。即諸佛之所證。打成一片故。破戒之人。戒根清凈者。靈丹一粒。點鐵成金故。未戒得戒者。具戒根故。未進得進者。具進根故。無慧得慧者。具慧根故。不凈自凈者。具清凈根故。

  阿難。是善男子。持此咒時。設(shè)犯禁戒于未受時。持咒之后。眾破戒罪。無問輕重。一時銷滅?v經(jīng)飲酒。食啖五辛。種種不凈。一切諸佛菩薩金剛天仙鬼神。不將為過。設(shè)著不凈破弊衣服。一行一住。悉同清凈。縱不作壇。不入道場。亦不行道。誦持此咒。還同入壇行道功德。無有異也。若造五逆無間重罪。及諸比丘。比丘尼。四棄八棄。誦此咒已。如是重業(yè)。猶如猛風(fēng)吹散沙聚。悉皆滅除。更無毫發(fā)。阿難。若有眾生。從無量無數(shù)劫來。所有一切輕重罪障。從前世來。未及懺悔。若能讀誦書寫此咒。有上帶持。若安住處莊宅園館。如是積業(yè)。猶湯銷雪。不久皆得悟無生忍。

  此能滅現(xiàn)在業(yè)。未受時。謂未持咒時也。持咒后不可更犯矣。著不凈衣。清貧不備也。壇法極難全備。故許無壇誦咒。勿疑功德差別。比丘四棄。即殺盜淫妄四根本罪。犯此四者。永棄佛法海外。不與共坐。不入僧?dāng)?shù)。比丘尼復(fù)加四棄。第五名觸。謂與男子觸著。起染心故。第六名八。有八事故。謂與男子捉手。捉衣。同入屏處。屏處共坐。共語。共行。相倚。相期。第七名覆。謂尼聞大僧說法時。遮覆他罪。不肯對眾陳首。第八名隨。謂尼于大眾中。未與作共住法。即隨共住故。通上四棄。故名八棄。阿難下。能消過去業(yè)。如千年暗室。一燈能破。悟無生忍。即二漸次所獲無生忍也。尚在十信前。

  復(fù)次阿難。若有女人。未生男女。欲求孕者。若能至心憶念斯咒。或能身上帶此悉怛多。般怛啰者。便生福德智慧男女。求長命者。即得長命。欲求果報速圓滿者。速得圓滿。身命色力。亦復(fù)如是。命終之后。隨愿往生十方國土。必定不生邊地下賤。何況雜形。

  此能隨諸愿。海寶千般。先求如意。咒心是如意珠。取之不窮。用之不匱。故生時隨心自在。而命終時。亦得隨愿往生。不生下賤者。以此咒心。是無比法。是至貴物。故獨往獨來。處處稱尊。

  阿難。若諸國土州縣聚落。饑荒疫癘;驈(fù)刀兵賊難斗諍。兼余一切厄難之地。寫此神咒。安城四門。并諸支提;蛎撽^上。令其國土所有眾生。奉迎斯咒。禮拜恭敬。一心供養(yǎng)。令其人民各各身佩;蚋鞲靼菜诱。一切災(zāi)厄。悉皆銷滅。阿難。在在處處。國土眾生。隨有此咒。天龍歡喜。風(fēng)雨順時。五谷豐殷。兆庶安樂。亦復(fù)能鎮(zhèn)一切惡星。隨方變怪。災(zāi)障不起。人無橫夭。杻械枷鎖。不著其身。晝夜安眠。常無惡夢。阿難。是娑婆界。有八萬四千災(zāi)變惡星。二十八大惡星。而為上首。復(fù)有八大惡星。以為其主。作種種形。出現(xiàn)世時。能生眾生種種災(zāi)異。有此咒地。悉皆銷滅。十二由旬成結(jié)界地。諸惡災(zāi)祥。永不能入。

  此能消災(zāi)難。種種災(zāi)難。起于逆理。今順法性永離諸過。故一切不能入。支提。此云可供養(yǎng)處。即凈剎通稱。脫阇。即城臺也。一心供養(yǎng)。謂專心致敬。始得靈驗。惡星八萬四千。由眾生八萬四千煩惱所感。二十八宿。各有所主之事。隨人心善惡而變。善則福應(yīng)。惡則災(zāi)應(yīng)。八大惡星。即五行及羅計孛也。今舉逆處言。故總名惡星。由旬。此云限量。一由旬四十里。祥。吉兆也。何以卻之。意以平順為福。

  是故如來宣示此咒。于未來世。保護初學(xué)諸修行者。入三摩提。身心泰然。得大安隱。更無一切諸魔鬼神。及無始來冤橫宿殃。舊業(yè)陳債。來相惱害。汝及眾中諸有學(xué)人。及未來世諸修行者。依我壇場。如法持戒。所受戒主。逢清凈僧。于此咒心不生疑悔。是善男子。于此父母所生之身。不得心通。十方如來。便為妄語。

  結(jié)歸道場修持。父母身者,F(xiàn)身即證也。心通。如前不起于座。得須陀洹。決定自知成佛不謬。應(yīng)時心能記憶八萬四千恒河沙劫等。

  說是語已。會中無量百千金剛。一時佛前合掌頂禮。而白佛言。如佛所說。我當(dāng)誠心保護如是修菩提者。爾時梵王。并天帝釋。四天大王。亦于佛前同時頂禮。而白佛言。審有如是修學(xué)善人。我當(dāng)盡心至誠保護。令其一生所作如愿。復(fù)有無量藥叉大將。諸羅剎王。富單那王。鳩槃茶王。毗舍遮王。頻那夜迦諸大鬼王。及諸鬼帥。亦于佛前。合掌頂禮。我亦誓愿護持是人。令菩提心。速得圓滿。復(fù)有無量日月天子。風(fēng)師雨師。云師雷師。并電伯等。年歲巡官。諸星眷屬。亦于會中。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亦保護是修行人。安立道場。得無所畏。復(fù)有無量山神海神。一切土地。水陸空行。萬物精祇。并風(fēng)神王。無色界天。于如來前。同時稽首。而白佛言。我亦保護是修行人。得成菩提。永無魔事。

  此眾神護咒也。金剛。力士眾。梵王下。諸天眾。無色天當(dāng)在此。藥叉下。八部眾。日月下。天神眾。山神下。地祇眾。此咒是如來心印。故凡所有處。百靈守護。

  爾時八萬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剛藏王菩薩。在大會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如我等輩所修功業(yè)。久成菩提。不取涅槃。常隨此咒。救護末世修三摩提正修行者。世尊。如是修心。求正定人。若在道場。及余經(jīng)行。乃至散心游戲聚落。我等徒眾。常當(dāng)隨從侍衛(wèi)此人。縱令魔王大自在天。求其方便。終不可得。諸小鬼神。去此善人十由旬外。除彼發(fā)心樂修禪者。世尊。如是惡魔。若魔眷屬。欲來侵?jǐn)_是善人者。我以寶杵殞碎其首。猶如微塵。恒令此人所作如愿。

  此菩薩護咒也。華嚴(yán)十地品。藏王為說法主。位在上地。示金剛身。常護此咒。世尊下。明護心之切?v令下。驅(qū)斥外魔。大自在。以統(tǒng)世之心。深耽固執(zhí)。成大慢天。是魔之甚者。亦不得其便。余小鬼神。自當(dāng)遠去。發(fā)心修禪者。親住如來座下?傻媒病Wo持行人。而言寶杵碎首者。折攝并行。以殺為慈也○修行有正有助。若利根人。從耳根一門正修足矣。若根器稍劣。必須持咒為助行。方得成就。四卷請入華屋至此。名修道分。下別起證果分。

  阿難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輩愚鈍。好為多聞。于諸漏心。未求出離。蒙佛慈誨。得正熏修。身心快然。獲大饒益。世尊。如是修證佛三摩提。未到涅槃。云何名為干慧之地。四十四心。至何漸次。得修行目。詣何方所。名入地中。云何名為等覺菩薩。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大眾一心。佇佛慈旨。瞪瞢瞻仰。

  此請修證位次也。涅槃。指極果。干慧。指因心。信住行向。及四加行。名四十四心。三漸次。是修行目。初地至等覺。名證入。阿難但問修證位次。如來先明覺性。次辨迷妄。后示漸次者。妙性圓明。本絕圣凡。亦無修證。因有迷妄。滅妄明真。始有修證位次耳。

  爾時世尊贊阿難言。善哉善哉。汝等乃能普為大眾。及諸末世一切眾生。修三摩提。求大乘者。從于凡夫。終大涅槃。懸示無上正修行路。汝今諦聽。當(dāng)為汝說。阿難大眾。合掌刳心。默然受教。

  前云遠契如來常樂我凈。此云懸示如來正修行路。自三漸次。以至妙覺。中歷五十五位。然后至菩提法性之家。豈不遠乎。言汝今未得入。預(yù)為汝揭而示之。則從始至終。直趨寶所。更無委曲矣。刳者剜也。虛心受教也。

  佛言。阿難。當(dāng)知妙性圓明。離諸名相。本來無有世界眾生。因妄有生。因生有滅。生滅名妄。滅妄名真。是稱如來無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轉(zhuǎn)依號。阿難。汝今欲修真三摩地。直詣如來大涅槃?wù)。先?dāng)識此眾生世界二顛倒因。顛倒不生。斯則如來真三摩地。

  先明所依真如離一切相也。妙性者。直指真如之體。統(tǒng)眾德而大備之謂圓。爍群昏而獨照之謂明。離諸名相者。真如界內(nèi)。絕生佛之假名。平等性中。無自他之形相。不但無世界眾生。亦無菩提涅槃。因妄三句。因染緣而有眾生世界之名也。妙性離名絕相。本無諸妄。由最初一念不覺妄動。遂有生相無明。因生相而復(fù)起住異滅相。唯其有生有滅。所以稱之為妄。遂有二種顛倒。所謂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也。滅妄五句。因凈緣而有菩提涅槃之名也。轉(zhuǎn)世界顛倒。依菩提。轉(zhuǎn)眾生顛倒。依涅槃。所謂依不覺故。而有始覺也。阿難下。直示二種轉(zhuǎn)依果當(dāng)在二種顛倒因中求也。以此二種顛倒不生處。即是如來真三摩地。前云狂心自歇。歇即菩提是也。故知圣凡二途。皆由生滅迷悟而立。真如門中。實無是事○此下發(fā)明二顛倒。眾生依世界而居。世界因眾生而起。兩不相離。文亦互見。

  阿難。云何名為眾生顛倒。阿難。由性明心。性明圓故。因明發(fā)性。性妄見生。從畢竟無。成究竟有。此有所有。非因所因。住所住相。了無根本。本此無住。建立世界及諸眾生。

  此總標(biāo)無明熏真如成其染用。為二種顛倒因也。眾生二字。是二種兩字之訛。性明心。即本覺體。圓謂通妄通真。因明發(fā)性者。明指無明言。發(fā)性。謂無明所發(fā)之性。即業(yè)識也。妄見。即見分。究竟有。即相分。從本覺體。一念妄動。而有無明。因無明而成業(yè)識。因業(yè)識而有見分。因見分而有根身器界。所謂無同異中。熾然成異也。能有之無明。與所有眾生世界。本非有因。為彼所生之因。亦非有住。為彼所住之處。如空中花。如睡時夢。詰之無根。覓之無本。即本此無住之無明。建立世界眾生二種顛倒。

  迷本圓明。是生虛妄。妄性無體。非有所依。將欲復(fù)真。欲真已非真真如性。非真求復(fù)。宛成非相。非生非住。非心非法。展轉(zhuǎn)發(fā)生。生力發(fā)明。熏以成業(yè)。同業(yè)相感。因有感業(yè)。相滅相生。由是故有眾生顛倒。

  此明眾生顛倒由見思而起也。妙性明圓。迷之乃生虛妄。迷真起妄。妄性元空。實無體也。凡夫顛倒如此。無論矣。將欲下。指外道顛倒言。妄性既空。了妄無體。妄自無依。乃無端欲求復(fù)真。謂妄之外別有一真。即此欲真一念。已非真真如性矣。真真如性。不離妄故。既知非真。猶自求復(fù)。如知是幻。猶自求幻。終竟無有。故曰非相。非生二句。正明非相。非生。即非因計因。妄計邪修為生果之因。非住。即非果計果。妄計諸無常處。為常住之果。非心即邪智?倲z一切邪妄見解。各自謂明本來心。非法即邪境?倲z一切邪妄修證。各自謂得無上法。展轉(zhuǎn)發(fā)生六句。俱指外道。此輩自謂不造現(xiàn)業(yè)。不受后有。與凡夫異。豈知邪因邪果。邪智邪境。互相引發(fā)。生出邪力。造作發(fā)明。現(xiàn)在熏成業(yè)種。將來定感業(yè)果。生滅無已。何時得出耶。凡夫從非有成有。外道從非真求真。凡外不同。顛倒則一。

  阿難。云何名為世界顛倒。是有所有。分段妄生。因此界立。非因所因。無住所住。遷流不住。因此世成。三世四方。和合相涉。變化眾生。成十二類。是故世界。因動有聲。因聲有色。因色有香。因香有觸。因觸有味。因味知法。六亂妄想。成業(yè)性故。十二區(qū)分。由此輪轉(zhuǎn)。是故世間聲香味觸。窮十二變。為一旋復(fù)。乘此輪轉(zhuǎn)顛倒相故。是有世界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若非有色。若非無色。若非有想。若非無想。

  此釋世界顛倒由根塵而起也。世界本來清凈。何有顛倒。悉由眾生顛倒。識妄相成。成十二類。故世界亦成顛倒耳。是有所有者。指無明所起之眾生。因有分段根身。建立有情界限。此界之名所由立也。本無有因。為彼所生之因。亦無有處。為彼所住之處。皆由念念遷流。遂成三世。此世之名所由立也。以世涉方。以方涉世。俱成十二。所以變化眾生。亦應(yīng)其數(shù)而成十二類。是故下。約一念妄動而內(nèi)根外境一時具足也。塵來應(yīng)心。聲必先至。以聲最通達。耳又遍利也。循聲必至覓色。近色必至聞香。聞香必至覺觸。覺觸必至嘗味。嘗味必至知法。知法則想緣不舍矣。由疏轉(zhuǎn)親。漸成取著之相。一切眾生。顛倒趣生。皆由此也。業(yè)者。習(xí)也。性者。不可改轉(zhuǎn)之意。所謂習(xí)以成性也。業(yè)性廣之八萬四千?倿槭䥇^(qū)分。聲香味觸。舉四以該十二。根塵窮十二變。為一周旋往復(fù)。乘此下。謂能造根塵既具十二。故所造眾生亦具十二類也。

  阿難。由因世界。虛妄輪回。動顛倒故。和合氣成八萬四千飛沉亂想。如是。故有卵羯邏藍。流轉(zhuǎn)國土。魚鳥龜蛇。其類充塞。

  首三句。所作之因也。末數(shù)句。所受之果也。和合至亂想。指因果之間。中陰托生時也。下同。卵唯想生。虛妄。即想也。虛妄輪回。是好大喜高。不肯素位之人。自作自受。因必招果。故曰輪回。動顛倒者。不動真心。全體躁動也。和合者。中陰身與生緣和合也。氣謂以氣交。即托生之緣也。因中好高使氣。故托氣為生緣。遂成亂想。當(dāng)受鳥身。作輕舉想。當(dāng)受魚身。作游泳想。因此妄想。然后傳命。羯羅藍。此云凝滑。世界輪轉(zhuǎn)。變化眾生。故十二類生。皆言由因世界。類各八萬四千者。各由八萬四千煩惱變成也。

  由因世界。雜染輪回。欲顛倒故。和合滋成八萬四千橫豎亂想。如是。故有胎遏蒲曇。流轉(zhuǎn)國土。人畜龍仙。其類充塞。

  胎因情有。雜染。即情也。情生于欲。名欲顛倒。滋。指父母交媾之緣也。夫婦為正淫。外色為邪淫。情有邪正。故所感之果亦有橫豎。當(dāng)受人身。作豎行想。當(dāng)受畜身。作橫行想。遏蒲曇。此云皰。

  由因世界。執(zhí)著輪回。趣顛倒故。和合暖成八萬四千翻覆亂想。如是故有濕相蔽尸。流轉(zhuǎn)國土。含蠢蠕動。其類充塞。

  濕以合感。執(zhí)著即合也。合由愛滯。觸境趨附。名趣顛倒。濕以陽生。名和合暖成。所趣無定。名翻覆亂想。蔽尸。此云軟肉。濕生初相也。愚鈍之情為蠢。柔弱之形。唯見其動。狀不可別。名蠕。如醯雞之類。唯其生平不配道義。無丈夫氣。故感此無知之報。

  由因世界。變易輪回。假顛倒故。和合觸成八萬四千新故亂想。如是故有化相羯南。流轉(zhuǎn)國土。轉(zhuǎn)蛻飛行。其類充塞。

  化以離應(yīng)。變易。即離也。離此托彼。名假顛倒。觸類而變。名和合觸成。厭故趨新。名新故亂想。羯南。此云硬肉。下皆稱羯南者。諸類通稱也。脫故趨新為蛻。如蟲為蝶。轉(zhuǎn)行為飛。如雀為蛤。脫飛為潛。凡不同形而相禪。皆轉(zhuǎn)蛻也。是謂化相。唯其生平毫無操守。觸處生變。故感此無定之報。

  由因世界。留礙輪回。障顛倒故。和合著成八萬四千精耀亂想。如是故有色相羯南。流轉(zhuǎn)國土。休咎精明。其類充塞。

  有等外道。以日月為父母。知水去垢之能。知火作熱之義。事日月水火。和合光明。堅執(zhí)不舍。障隔不通。故名留礙。名障顛倒。精明顯著。因此受生。故名色相。日月星辰之類。吉者為休。兇者為咎。乃至爝火蚌光。皆精耀也。此人棄自己大智慧光。而認(rèn)昭昭者為極則事。故一遇顯著之境。便托為生緣。

  由因世。界銷散輪回;箢嵉构。和合暗成八萬四千陰隱亂想。如是故有無色羯南。流轉(zhuǎn)國土?丈N沉。其類充塞。

  厭有著空。滅身歸無。名銷散輪回。迷漏無聞。名惑顛倒。依晦昧空。名和合暗成。陰隱亂想。即無色界外道類。有想無色。不成業(yè)體。亦稱羯南者。有義系也。此人不知有相身中無相身。故將此身心。銷磨沉沒。散入于空。因中已成昏暗。一遇暗境。便托為緣。已上二種。是情之變。

  由因世界。罔象輪回。影顛倒故。和合憶成八萬四千潛結(jié)亂想。如是故有想相羯南流轉(zhuǎn)國土。神鬼精靈。其類充塞。

  似有若無。彷佛不真。名為罔象。影即陰影。有影無形也。外道凡夫祠禱神明。皆從憶想所生。故曰和合憶成。神鬼相不可見。眾生邪慕靈通。逐影憶相;秀币娭>弥畱洺删辰。又將幻心和合所憶之境。以為生緣。隱隱躍躍。結(jié)成相貌。故曰潛結(jié)亂想。生當(dāng)墮其類。神鬼精靈。如天魔精怪等。皆由錯亂修習(xí)。得其影而不得其真。即有五通。未得漏盡。

  由因世界。愚鈍輪回。癡顛倒故。和合頑成八萬四千枯稿亂想。如是故有無想羯南。流轉(zhuǎn)國土。精神化為土木金石。其類充塞。

  外道不知性本圓活。勉強抑伏。心隨境變。遇物成形。如華表生精。黃頭化石之類。問枯稿則無想。何云枯稿亂想。精神化為土木金石。為有輪回。為無輪回。答枯稿如草乍枯。根本未絕。時至復(fù)生。以頑定力而成頑物。遇緣生情。依舊流轉(zhuǎn)。已上二種。是想之變。合計四種。皆是修行而不得其真者。

  由因世界。相待輪回。偽顛倒故。和合染成八萬四千因依亂想。如是故有。非有色相。成色羯南。流轉(zhuǎn)國土。諸水母等。以蝦為目。其類充塞。

  相待者。倚靠泰山。資藉名勢也。偽者。認(rèn)物為己也。不知自性卓然立于物先。而恃他人為己力。非顛倒乎。因中自無肺腸。隨人所染。故染緣和合。認(rèn)為可因依之境。不覺身墮水母等類。水母。以水沫為體。以蝦為目。本非有色。待物成色。故曰非有色。

  由因世界。相引輪回。性顛倒故。和合咒成八萬四千呼召亂想。由是故有非無色相。無色羯南。流轉(zhuǎn)國土。咒詛厭生。其類充塞。

  相引者。邪語邪業(yè)。誘引他人也。性顛倒者。使乖弄巧。全是業(yè)性用事。忽乘咒詛之力。惹起故業(yè)種子。將謂彼此呼召。不覺身墮咒詛厭生。反被他人役使。呼召者。書符捻訣之類。世有邪神邪鬼。聽人役使。如樟柳神。及撒豆成兵之類。不由生理。則本自無色。既感成質(zhì)。非無色也。已上二種。是合之變。

  由因世界。合妄輪回。罔顛倒故。和合異成八萬四千回互亂想。如是故有非有想相。成想羯南。流轉(zhuǎn)國土。彼蒲盧等。異質(zhì)相成。其類充塞。

  合妄者。本非真心相合。但為財勢之故。妄相附合也。因中欺罔他人;厝∷铩;榧河小9噬壍綍r。和合異質(zhì)之物。亦作回互之想。不知身墮蒲盧等中。反被他物回為彼有。蒲盧。詩作蜾裸。即土蜂也。取桑蟲負于木空中。七日化為己子。以異質(zhì)故。非有想相。以相成故。成想羯南。

  由因世界。怨害輪回。殺顛倒故。和合怪成八萬四千食父母想。如是故有非無想相。無想羯南。流轉(zhuǎn)國土。如土梟等。附塊為兒。及破鏡鳥。以毒樹果。抱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其類充塞。

  怨害。非止尋常之怨。蓋施恩負恩。恨入骨髓也。殺顛倒者。向來施恩因緣。至此全成殺機。怪。謂怪異之境。冤恨既深。故觸著怪境。托為生緣。遂起父母可食之想。不覺身入塊果中矣。本有食父母想。故曰非無想相。托生在塊果中。故曰無想。此何等事。而有是想。窮其起處。只是怨害為因而已。吾輩慎勿怨人。亦慎勿令人怨。已上二種。是離之變。

  是名眾生十二種類。

  以皆不了妙覺明心。迷陷情欲。積妄發(fā)生。妄隨輪轉(zhuǎn)。非正修行。莫能免脫。故下卷示除妄修正之法。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