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夫妻和諧之道

  家庭婚姻 居家事父母,治家養(yǎng)妻子,

  不為空入行,是為最吉祥。

  ——《法句經(jīng)》

  一般人的誤解,都以為佛教都是勸人看破家庭,沒有講如何搞好家庭的。

  如一位基督教朋友所言:“我很想在佛教道理里找到一些秘訣,但我無法找到。我發(fā)現(xiàn)佛教的道理對家庭婚姻問題只字不提。”

  佛教對家庭婚真的只字不提嗎?事實并非如此。

  佛教并不是與世隔絕的。雖然佛陀說法教化的主要對象是出家僧尼,說法內(nèi)容側重斷欲去愛,了生死、證菩提。但仍有相當部分是為在家人而演說的,有人統(tǒng)計:佛經(jīng)中講述如何居家生活的經(jīng)典分量,超過了孔子、孟子此類語錄的總和。其代表性經(jīng)典,有《長阿含經(jīng)?善生經(jīng)》、《佛說玉耶女經(jīng)》、《六方禮經(jīng)》、《法句經(jīng)?吉祥品》、《維摩詰所說經(jīng)》等。

  佛陀在講經(jīng)說法中,就家庭生活、夫妻之間、親子之間,應該如何彼此相待,提出明確要求,有的經(jīng)典還講到結婚之后,懷孕、生子的事。最有代表性的經(jīng)典有《善生經(jīng)》,在經(jīng)中佛陀教導如何奉事父母,處理好與妻子、師長、親戚、僮仆、出家修道者等六種關系的法則;《玉耶女經(jīng)》則闡明了夫妻和和諧之道;《長阿含十六經(jīng)》明文說:為子求善婚娶是父母的義務;《中阿含一三五經(jīng)》亦明言:“夫當以五事,愛敬供給妻子。”“妻子當以十三事善敬順夫。”并說:“若人慈愍妻子者。必有增益則無衰耗。”

  第一節(jié)、夫妻和諧之道

  夫婦之道是人倫的根本。正確地處理夫妻關系,對促進家庭的穩(wěn)定、社會的祥和,具有重大的意義。

  早在兩千多年前,佛陀就對夫婦之道,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并提出許多極富指導性的規(guī)勸。佛陀在《玉耶女經(jīng)》中指出:“恩愛親昵,同心異形,尊奉敬慎,無驕慢情,善事內(nèi)外,家殷豐盈,待接賓客,稱揚善名,最為夫婦之道”。這段話可視為夫婦之道大綱。

  一、談情說愛話婚姻

  俗話言∶“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男女會成為夫妻,除了愛情,也需要緣份。不然在世間尋尋覓覓,最終怎么會遇到他?是否在冥冥之中,姻緣天已注定?此事不僅一般人迷惑,連學佛人也一樣迷惑。為什么在結婚之后,有的甜蜜幸福,有的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鬧,所謂“不是冤家不聚頭”;有的三年五載則分手,有的卻能依共同信念,共同順利度過一生呢?究竟是什么原因和力量,在決定我們是否產(chǎn)生愛情,以至結婚組成家庭呢?

  以佛教的觀點,愛情本質(zhì)上是男女雙方前世今生的“愿力”和“業(yè)力”的結合。所謂“愿力”,是主動積極的力量,源自內(nèi)心的“愿”;所謂“業(yè)力” 是被動不自主的力量,也是源自內(nèi)心,但卻是“不愿”,如不少被迫促成的婚姻就是這種類型。而兩者力量都會促使愛情的發(fā)生。當然從世間角度看,會有各種理由:如溫柔體貼,美麗大方,善解人意,家境富裕等。

  二十多年前,我還在工廠上班時,同車間的一位師傅,無論相貌,還是工作技能,皆極為平庸,為人木訥少語;但卻有一位樂觀大方、美麗賢慧的妻子。我們這批剛進廠的年青人,對此都覺得很奇怪,車間知情者告訴我們:那人(Z師傅)有傻福,進廠工作一直找不到對象,后來,年齡過三十,連領導、同事都跟著著急了。不久,車間分派來一位年青女車工,人端莊又謙虛,幾位熱心者看見機會來了,便背著Z師傅為其安排策劃,有的在姑娘面前說Z師傅的好話,有的經(jīng)常把他推到姑娘面前去,以“老師付”的身份指導她工作;雖然兩人始終沒說上幾句話,但姑娘內(nèi)心還是對他有了敬畏的好感。最后,熱心者精心安排了一場家宴,把Z師傅打扮得如“王子”一般(衣服、皮鞋皆是別人主動借給的),年青女工被人簇擁著,與他吃了一頓飯,便被好事者宣布,兩人已確定了“朋友關系”。

  最后在領導、群眾的超強的熱情關心下,兩人不多久便結了婚。周圍的人自始至終,都以喜樂心,嘻嘻哈哈地催成此事,看見他倆結了婚,大家方才覺得松了口氣,完成了這項沒人要求完成的任務。

  事后很久,方有人問她:你覺得Z師傅如何?

  她笑罵:都是你們設的圈套,把我騙了!

  問者:你后悔了?

  答:不后悔,他雖然笨,但人老實。再說,生米都煮成熟飯了!……

  因緣往往令人不可思議。

  這里還有一則外國故事《誰娶了那個女孩?》。故事概略:從前有個年輕人,深深地愛上鄰鎮(zhèn)的女孩,他每天都寫信向那女孩表達愛意。在寫了上百封的信后,他驚訝的發(fā)現(xiàn),女孩嫁給了那位送信的郵差。

  幸福的婚姻,來自過去曾結的善緣(無論是過去生或今生),所以一見如故,彼此都有好的感覺;不管是恩情、愛情、親情、友情,在彼此的意識或潛意識,留有好的記憶。從這個角度而言,夫妻雙方,皆應善待對方,為對方付出,關心對方,留下好的印象,不管今生或來世,至少相處或再見面時,對方也能回報善待,互相都以好的態(tài)度相處,這也是“善的循環(huán)”。

  談到業(yè)、果報的問題,我們常講的一見鐘情就是如此。今天你不是碰到他,就結不了婚,這就是業(yè)力,就是你的果報,所以,中國人講夫婦結合的兩種因素,一是報恩,一是報仇。恩愛夫妻是報恩來的,恩盡義絕,下輩子就不會結為夫妻;要是恩情還未了或愈結愈深,下輩子還是要結為夫婦,跑不掉的,所以我們不能隨便喜歡人、怨恨人,因為我們每時每刻的言行乃至心念,都在為未來創(chuàng)造業(yè)報。

  今天我們了解業(yè)力的力量就知道,夫妻之間反目,一半屬于業(yè)力,一半屬于煩惱。就是因為你跟他有仇,所以他故意讓你跟他結婚,讓你愛他愛得很深;讓你痛苦。如果夫婦間有這種情形,不要怨對方,從業(yè)力立場來看,你今天被報仇了,要知道這是你以前對不起人家,你要甘之如飴的接受,而且反過來要感謝他、珍惜他,不要再結仇了。今天你跟他做對,他也就跟你做對,仇就結得更深了。他惱害你,你承受下來,我好好對你,將恩情來贖我以前的不好,只有這樣,才能把怨仇解掉,否則怨仇沒有解掉,下輩子還要再來結仇,何苦呢?所以今天要了解到,生命的現(xiàn)象確實如此,以前種下惡因,今天要承受惡果,如果你沒有業(yè)力的正確觀念,就會埋怨,就沒辦法把惡果解掉。

  ● 從佛法的觀點來看感情問題,在心性的立場上,要凈化我們的心靈,來解除煩惱的束縛,而超越對眾生的感情;在業(yè)果的立場上,要用報恩的心情和行動,來對待我們的怨仇而消除業(yè)果。這樣才是面對感情問題,最有智慧的處理方法。

  問:現(xiàn)實世界是否存在著人們所企盼的“天長地久”般的愛情婚姻?

  答:確實存在,但很難得。愛情、婚姻一事,主要由前生的習氣和業(yè)因所決定,多為既定的業(yè)報。如果今生婚姻家庭幸福,這主要是前世的善業(yè)所感,但仍不一定下一生兩人還能成為夫妻,如果兩人還想續(xù)接良緣,則必須力行善業(yè),并且思想、信仰、行為方式皆要基本一致,并發(fā)愿來世同為夫妻。如果夫妻真能心心相印,那么才有可能來世為夫妻。

  如《尊者阿迦曼傳》中,尊者阿迦曼與村民關于“前生的愛情”的問答。

  “問:一對夫妻如果想要在來生相聚,永不被拆開,他們應該怎么做?”

  尊者阿迦曼:“一個希望只能做個引導或途徑而已。為了它的實現(xiàn),它必須要有行動或因緣支撐著。例如人人都希望成為百萬富翁,但是有多少人能達到那個目標?大多數(shù)人懷著那個希望,卻沒有能力去實踐其因緣,他們依舊貧窮。一對夫妻之間的愛情也是如此,如果他們希望在未來生生世世彼此幸福地相聚,永遠不相分離,他們必須要有相同的知見和行為模式,并且彼此滿足于對方,不邪淫,邪淫破壞了配偶心意的安寧,并導致信心的喪失。

  如果夫妻都有相同的愿望,并能夠實踐上面所提到的因緣,永遠同樣地忠實可信,那么他們的希望必定會實現(xiàn),因為那里有著那些因緣的果報。如果他們只是懷著這樣的欲望,但彼此的行為表現(xiàn)不同,這樣的愿望,無論如何熱切,都不能實現(xiàn)。”

  婚姻可以塑造人間地獄或天堂。

  對一般人而言,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配偶的選擇了,他(她)不只是被認為住在一起而已,而且也是一起呼吸,分享著相似的苦樂經(jīng)驗。任何影響到一個人的事情,不論是善或惡,一定影響到另一個人。有好配偶的人是幸福的,配偶會防止對方陷入歧途,然後引導他或她走上正道。如果兩個人都正直而善良,樂于為他們的發(fā)展而努力,那麼他們的房子就成了一個天使在人間的住處。那里沒有爭吵或挑剔,因為兩個人都一樣自律著,他們的思想和行為都由正法引導著。這樣由婚姻結合的伴侶,可以說是幫著建造人間的地獄或天堂,分享著彼此的悲哀或幸福,依照著他們是樂于作惡或行善而定,這關系著今生和未來的生生世世。

  二、如何當好丈夫

  在佛陀時代丈夫的地位崇高無比,妻子稱丈夫為主子,而妻子被稱為附屬者或養(yǎng)育者,只有生小孩及養(yǎng)小孩的地位而已,男人可以多妾,因而女人之間常鉤心斗角,敵視互恨,往往造成家庭不幸。有鑒于此,佛陀不贊成一夫多妻制,主張男人要忠實于妻子,才能使家庭生活圓滿。

  丈夫怎樣待妻?佛陀指出:為人之夫,當以五事“愛敬供給”妻子,即憐愛、不輕慢、供給衣物化妝品、委付家事、“念妻親親”(善待妻子的親屬)。

  如《善生經(jīng)》中佛言:“善生,夫之敬妻亦有五事。云何為五?一者相待以禮,二者威嚴不闕,三者衣食隨時,四者莊嚴以時,五者委付家內(nèi)。善生,夫以此五事敬待于妻。”這五條待妻的原則,包含如下內(nèi)容:

  (1)相待以禮

  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夫妻雙方應該互相尊重,不論收入的高低,家庭出身是否懸殊,乃至智力上知識上的差異,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丈夫對妻子不可歧視或輕慢。

  一對夫婦,由戀愛而結婚,往往到了結婚以后,以為雙方的名分已經(jīng)確定了,夫婦的關系已有保障了;于是過去抑制自己,博取對方歡心的觀念就改變了。一切言行隨心所欲,處處隨便,以為夫婦間不需要客氣了,對自己的缺點不僅不改正,反而大大例例,隨時表現(xiàn),還自以為夫妻之間,不需要掩飾弱點,而不知夫婦間最需要的是客氣和尊重。還有的夫妻一方總想控制對方,以遷就自己。逐漸的把所有的劣處,毫無顧忌的暴露出來了,結果日久生厭,只覺得對方的可憎了。誠如佛在《無量壽經(jīng)》里說:“自妻厭憎”,和《玉耶女經(jīng)》里說:“見夫不歡”。彼此厭憎不歡,于是雙方感情轉趨破裂。

  要防止夫妻間日久生厭,丈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丈夫要學會經(jīng)常關心妻子,對她溫存體貼,如當她休息或疾病的時候,你得細心地去照料她;

  丈夫要學會經(jīng)常感謝妻子。當她替你做一些小事,如縫補衣襪之類,你不可認為是她的本分,應該要說聲:“謝謝”。在表面上,她雖然覺得你的話是多余的,但是她的內(nèi)心,卻有非常的快慰。

  妻子喜歡丈夫當著別人面前夸獎她。這種稱揚使她心里不僅愉快,而且非常感激。妻子最討厭當著別人的面前,批評她的短處,使她面子上難堪。丈夫需要糾正她的時候,應避免被父母兒女或他人聽見。

  妻子有意見,應當虛心聽受,然后和她詳細討論,要尊重對方的意見;對方倘有錯誤,要糾正時,切忌粗暴口吻;華嚴經(jīng)里說:“常作潤澤語,柔軟語,聞者喜悅語,善入人心語,風雅典則語”。不可作“毒害語、蠱獷語,苦他語,令他嗔恨語,如火燒心語。”

  (2)威嚴不褻

  威是莊重而不浮躁,嚴是尊嚴而能自愛,不褻是不可輕慢。待妻的舉止應該莊重禮貌,言語行為不可輕薄放縱。

  另外,對于性生活要有節(jié)制,否則有傷雙方的身體;甚至釀成終身的疾病。因為性欲過度,會導致精神不振、神經(jīng)衰弱等,于身心均有不良影響,也會引發(fā)憤怒,煩躁,憂郁的病態(tài),夫婦感情,就會因而走下坡路。為保持健康計,同時應視各人年齡的大小,身體的強弱,而節(jié)制性的生活。這樣可以避免故意放縱的危害,增進家庭的幸福?v欲是最可畏,應該“嚴”與防范的。佛言:“節(jié)己莫淫她,自妻生知足,是故妻愛己,不為他人侵”。

  (3)衣食隨時

  女人常歡喜丈夫贈與她心愛的東西。所謂心愛的東西倒并不一定要價值昂貴的,只要你是為她而買的,她心里就感到無限的愉快了。如衣料食品之類,當她心里想要而還沒有開口的時候,你就買來送她,她自然喜出望外,感到你是關心體貼的人。

  (4)莊嚴以時

  這“莊嚴以時”就要給妻子購買衣物裝飾,使她能打扮得整潔而適合時代。因為愛美之心,是任何妻子都有的。但是,做丈夫的也不可使她打扮得過分華麗,競奇炫異,流于奢侈,一味追求“新潮”,則失了莊嚴的真意義。服飾是身的容儀,修養(yǎng)的品位,在選擇衣物裝飾時,應要顧到這兩點。

  (5)委付家內(nèi)

  做丈夫的對于家中大小事件,只須主持大體,而不必為微細的瑣事,一樁樁親自去督察管理。丈夫對家政明察秋毫般地去干預,作求全的責備,是常會使妻子感到不快和沒趣,所以,即使妻子處理事務有失當之處,也要“言色相和”、理解寬容,讓妻子當家。

  要知道如果沒有妻治家,那丈夫就有后顧之憂了。

  三、如何當好妻子

  如何為妻,佛陀教誡甚多。如佛言:女人當“一心向夫,不得邪淫”;“不得輕慢夫婿”;“夫婿遠行,整理家中,無有二心”;“甘心苦樂,無有二心,慕修婦道,不擇衣食”等等。

  在佛經(jīng)中最有代表性、最具戲劇性的當屬《玉耶女經(jīng)》。它講述了印度玉耶女,經(jīng)佛陀教誡后,從一個驕慢的女人變成一個謙虛的女人的故事,既生動又有說服力,全經(jīng)詳細說明了該如何當好妻子。

  據(jù)《玉耶女經(jīng)》等載:玉耶是王舍城護彌長者的女兒,出生“豪貴長者家女,端正無雙。”玉耶因長得姿容美麗,身材楚楚動人,加之從小嬌生慣養(yǎng),故養(yǎng)成驕慢性格。后嫁給舍衛(wèi)國須達多長者第七子為妻。須達多為波斯匿王大臣,其性仁慈,是當時著名的佛陀在家護法者,因常憐愍貧窮、孤獨者,好行布施,故人譽為“給孤獨長者”。須達多長者的家庭非常和睦,六個兒媳不僅溫良賢慧,并且都信奉佛法。而玉耶女嫁到夫家后,仍然心氣高傲,既對公婆沒有孝順服侍,對丈夫和親友也缺乏應有的尊重,“驕豪傲慢,不以婦禮承事姑嫜(公婆)夫主。給孤獨家議曰:其婦驕慢,當以何法而教訓之?若以杖捶非善法也,若無訓教,其罪日增長者。”

  由于玉耶不能善盡婦道,沒有女子賢淑的德行,令須達多長者非常失望傷心,他想不到本是大家閨秀出生的玉耶,才嫁進夫家,就這么目無尊長,我行我素,攪得家庭的人事不和,是非不斷。須達多曾幾次要她同去見佛,希望佛能感化她,但她終是拒絕不肯去。須達多長者知道教化玉耶,除了佛陀以外,誰也沒有辦法。但玉耶又與家人、媳婦們不同,從不愿去祗園精舍聽聞佛陀說法。

  不得已,須達多決定請佛陀上門應供(吃飯),以便以佛法教育媳婦。須達長者到祇園精舍求見佛陀,對佛陀稟告道:

  “慈悲的佛陀!我今天有一件事情不能不來請佛陀相助,本來家丑不可外揚,但佛陀是我們眾生的慈父,惟有佛陀的威德,才能調(diào)伏剛強難化的眾生。

  “佛陀!弟子一共生有七個兒子,六個兒媳都能孝順賢慧,唯有第七個兒媳玉耶,長得絕頂聰明美麗,但她驕慢異常,時時出言不遜,輕慢尊長。

  “我們本想常帶她來請佛陀開示,但愚癡遮蓋她的心靈,她非但不信,而且毀謗佛陀。她以為人生就是享樂第一,美貌第一,愛情第一,除此她什么都不愿關心。我們沒有什么辦法可想,只得請求佛陀慈悲,為度化我這頑強的兒媳想個辦法。”

  佛陀察知須達長者的心,當即說道:

  “玉耶既不愿前來,你又對她這么愛護關心,那么,我明天就到你府上去訪問一趟吧!”

  須達長者聽佛陀說要光臨他的家里,驚喜感動得老淚橫流,當即奔向佛陀座前,頂禮佛足。

  第二天,佛陀帶領弟子,到達長者家中,長者夫婦,以及七子六媳都出來環(huán)繞佛陀三匝,以示歡迎,獨有玉耶逃避佛陀,不肯出來。長者感到非常對不起佛陀。心想討娶這不賢慧的兒媳,而且辜負到佛陀的慈悲,這是全家的恥辱!

  但佛陀卻不以為意,反而心生慈愍,以神通力從全身放出萬道金光,照得所有的墻壁如透明的玻璃,大家這時都看到玉耶在門后縫里,偷望著佛陀。玉耶對佛陀雖有抵觸,但一見到佛陀的相好光明,過去的反感都一掃而光,且“衣毛為豎,戰(zhàn)栗惶怖。”她知道自己的身體已隱藏不住,只得出來站在佛陀的身旁,低著頭,不敢仰望佛陀的慈顏。

  佛陀心平氣和的說道:

  “玉耶!女人光是容貌端正姣美,不名為美人,更不值得驕傲,而心行端正,有貞靜幽嫻的女德,才受人尊敬,方可名為美人。姿容的秀麗,身材動人,雖然可以誘惑迷醉愚人,但不能夠受人尊敬,并不能算做很好的人。而自恃美貌,看不起他人,行為不檢點,只會為自己的將來帶來無窮的苦患。而生為女人之身,注定她就具有三種缺陷和十種業(yè)障。”

  佛先說女身有“三種缺陷”和“十種業(yè)障”,導致得女人多苦,因而折伏了玉耶的驕慢心。

  女人的三種缺陷是:

  一、 童年要受父母管束,不如男孩自由;

  二、 是出嫁要依賴丈夫,自己沒有自由;

  三、 老時遇有不孝的兒媳,還要忍受譏笑和阻礙。

  女人的十種業(yè)障是:

  一、 出世時父母有重男輕女的厭惡觀念;

  二、 因女孩不是自家人,不盡心撫育;

  三、 嫌女大須嫁,為了婚事掛心;

  四、 女子怕羞,常畏見人,不夠大方;

  五、 長大委身了他姓,自己不能做主;

  六、 懷妊時大腹便便,行動不便,痛苦異常;

  七、 生產(chǎn)子女,疼痛難忍;

  八、 仰賴丈夫,時恐失愛;

  九、 性好虛榮,打扮費時,身流不凈,多于男人;

  十、 心多猜疑嫉妒,好談是非,喜怒無常。

  那么,還有什么值得驕傲呢?

  隨后,佛陀為玉耶女說法,批評她自恃美貌、出身豪貴而驕慢夫主,指出外貌美麗不足為美,心靈純潔、行為端正方為真美,教導她如何做個好的妻子。玉耶女聞佛陀教誡后,深悔過去的錯誤,向佛哀求懺悔

  “玉耶流淚,前白佛言:我本愚疑不順夫尊,自今已后當如婢婦,盡我命壽不敢憍慢。即前長跪,求受十戒三自歸命。”

  玉耶請求皈依佛門,佛即為其授十戒。她發(fā)愿世世生生,作一學佛居士。須達長者的全家,見狀歡欣鼓舞,也都為她祝賀新生。從此以后,玉耶就成了一個賢良的媳婦,為遠近的人們所共稱道。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佛陀教導如何做個好的妻子,為女人說了哪些法?

  (1)為妻五道:

  《玉耶女經(jīng)》言∶“佛告玉耶。作婦之法。當有五等。何謂為五。一如母婦。二如臣婦。三如妹婦。四者婢婦。五者夫婦。何謂母婦。愛夫如子故。名母婦。何謂臣婦。事夫如君故。名臣婦。何謂妹婦。事夫如兄故。名妹婦。何謂婢婦。事夫如妾故。名婢婦。何謂夫婦。背親向疏永離所生。恩愛親昵同心異形。尊奉敬慎無憍慢情。善事內(nèi)外家殷豐盈。待接賓客稱揚善名。最為夫婦之道。”

  即做人妻室的女人,應要奉行五道:

  第一、要作母婦:敬愛丈夫,要有如父母愛護子女之心;

  第二、要做臣婦:要把丈夫當做君王看待,自己猶如臣下;

  第三、要做妹婦:視丈夫如同胞的兄長,夫婦要相敬如賓;尊敬丈夫如敬哥,謙虛,以丈夫之喜好自住。此名妹妹般妻子。

  第四、要做婢婦:侍奉丈夫,有如婢女侍奉主人,常存恭敬尊重的心;

  第五、要做夫婦:和丈夫要永遠孝養(yǎng)父母翁姑,和睦親族。夫婦要有恩愛之情,要有親愛之實。形體雖異、誓不二心,接待賓客,勤治家事,不談他人是非,不道人之長短。

  (2)奉行五善

  《玉耶女經(jīng)》言∶“佛告玉耶言:一者晚眠早起修治家事,所有美膳莫自向口,先進姑嫜(公婆)夫主;二者看視家物,莫令漏失;三者慎其口語忍辱少嗔;四者矜莊誡慎,恒恐不及;五者一心恭孝姑嫜夫主,使有善名,親族歡喜為人所譽。是為五善。”

  五善就是:

  第一、應遲睡早起,不可好吃懶做,應勤勞操持家務,凡事不可推諉別人;美味飲食當先請公婆、丈夫飲食,不可自己先獨自享受;有的婦女好吃懶做,成天沉迷麻將,或是和二三朋友,成天醉心于各種跳舞嬉游的玩樂,棄丈夫孩子的生活起居于不顧,有虧家庭主婦的職責。

  第二、負責家務:對家庭財產(chǎn),應當心中有數(shù),妥善保管,以防止被盜、遺失。把家務處理得有條不紊,可讓丈夫無后顧之憂,安心發(fā)展事業(yè),兒女回家有家庭的溫暖,受到充分的保護。現(xiàn)代女性多外出工作,固然可以增加家庭收入,但夫妻雙方應調(diào)劑配合好。如果夫妻彼此配合不當,便會產(chǎn)生鑰匙兒童、問題少年等種種煩惱!有些女人既不出外工作,分擔家計,又好玩好賭,不務家事,徒增許多家庭糾紛,更不可不慎!

  第三、忍耐委屈: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一個家庭的物質(zhì)生活,開門七件事缺一不可;精神生活的妯娌相處,侍奉翁姑等問題,也疏忽不得;縱然是小家庭,子女的教育也是頭痛的課題,這些都需要女性拿出無比的忍耐力,委屈求全,做藥材里的甘草,把苦澀的生活調(diào)味起來,化沖突磨擦為平和安詳。

  要有仁愛心、寬容心、忍耐心。如家中出現(xiàn)矛盾,乃至丈夫斥責,應忍耐慎口,不要火上添油,大吵大鬧,也不可懷恨在心。

  敬事丈夫:做妻子的應該和丈夫相敬如賓,尊重丈夫的人格,讓丈夫在人前很風光、很體面,受到人人的愛敬,妻子無形中也增光不少。有時看到一些強悍的婦女,在眾人面前對丈夫毫不留顏面,做河東獅吼,不但丈夫臉上無光,自己也招人嗤議。

  第四、守貞重節(jié),忠貞愛情,慎守道德,作風正派。

  男女交往時須謹慎,丈夫遠離時,不生邪念。佛教的根本五戒中有一條不邪淫戒,意思就是除了正當?shù)姆蚱揸P系外,不能有邪淫的行為。女子應該嚴遵此戒,守貞重節(jié),從一而終,不做出敗壞婦德的事情。當然,男人也應該遵守這條戒律,男女都守戒,社會就會避免不少婚姻悲劇。

  不可愛慕虛榮:有的女人看到別人比自己美貌,東施效顰,跑到美容院,把鼻子墊高了,把眼皮刻深了,結果弄巧成拙,徒然增加皮肉之痛。有的想割雙眼皮,術后卻變成了“三眼皮”;想要“換膚”,卻換來了“花臉”;想做隆胸術,最后造成傷殘……近年來,許多美容機構超范圍開展醫(yī)療美容服務,使美容成為毀容,引發(fā)消費糾紛不斷。據(jù)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整容整形業(yè)興起的近十年,平均每年因美容毀容的投訴近2萬起,十年間,已有20萬張臉被毀掉,近30萬人受到各種不同程度傷害。

  還有的女人看到其它人家比自己富有,就慫恿丈夫鋌而走險,作奸犯科,鑄下悲劇。

  第五、常恭敬公婆、丈夫,團結家人,隱惡揚善;同時要和睦親友、鄰居,與人為善。和親朋好友結下良好的人際關系,為丈夫及家庭鋪下成功立業(yè)的好因好緣,畢竟婚姻不僅僅是兩人之間的事,得人者多助,女人是男人事業(yè)的賢內(nèi)助。

  (3)戒除三惡

  《玉耶女經(jīng)》言:“何者三惡:一者未冥早眠日出不起。夫主訶嗔反見嫌罵。二者好食自啖。惡食便與姑嫜(公婆)夫主。奸色欺詐,妖邪萬端。三者不念生活,游冶世間。道他好丑,求人長短,斗亂口舌,親族憎嫉,為人所賤。是為三惡。”

  戒除三惡的內(nèi)容是:

  第一、睡眠適當,不可貪睡,早睡晚起,均為不當。對丈夫批評不但不接受,反而譏罵;

  第二、美味先嘗,惡食與公婆、丈夫。對夫異心,常存風流邪念,慕戀他人;

  第三、不料理家事,喜歡游逛玩樂;搜人長短,說人壞事。愛慕虛榮,爭奇斗妍,憎恨親族,賤視他人。

  另外,在《尸迦羅越六方禮經(jīng)》里,佛陀也告誡妻子,對待丈夫有五條倫理準則。

  佛言:“婦事夫有五事:一者、夫從外來,當起迎之;二者,夫出不在,當炊蒸掃除待之;三者、不得有淫心于外,夫罵言,不得還罵作色;四者、當用夫教誡,所有什物不得藏匿;五者、夫休息,蓋藏乃得臥”。

  以上五點要求,是針對當時印度社會的婦女而言,而今天的婦女,大部分都不再是全職家庭主婦,而成了辛苦累心的上班族;故要完全做到上面幾點,實有困難,不過教誡的精神,還是應該遵循的。

  如:“不得有淫心于外夫,罵言不得還罵作色。”這一條是心身并舉,貪嗔兼誠的貞操問題。這一問題是男女雙方都要遵守的。做妻的犯了邪淫,對于丈夫就是不忠實。做丈夫的,對于別的女子也不應起淫欲心,家庭必然不和,精神當然痛苦,而未來的惡果,更是苦惱無量。

  罵言不得還罵,而且也不應該作怒色相向。這是戒嗔的妙術。有的人以為以牙還牙,是勇敢的行為,實則對待暴躁的丈夫千萬要忍受,應當存著聰明不吃眼前虧的念頭,由他罵詈,自己盡可能的以鎮(zhèn)靜對他,只裝作不聽見。不還罵,也不扳起面孔怒目相對。在不得已時或者暫時離開他,讓他的神經(jīng)漸漸地寧靜。這就是佛說的:“不以嗔還嗔,嗔心自然息”。嗔恨決不能使嗔恨止息。惟慈能止嗔,永遠此定律。

  “當用夫教誡,所有什物不得藏匿。”夫婦兩人的見解有時相同,有時不相同。若是遇到不相同的時候,不可武斷,自作聰明,一定要對方屈從自己的意見。這樣自然不會齟齬,夫婦的和諧便可長久。

  丈夫倘有過失,以及有其它不愿意使別人知道的事情,妻要絕對嚴守秘密,切不可向他人宣說。就是其它一切人的秘事,倘若知道了,也不應對任何人發(fā)表。佛說:“人所慚恥,終不宣說。聞他秘事,不向余說”。

  丈夫將家庭的經(jīng)濟權交給妻,是尊重妻的表示。所以妻管理家事,切不可疏忽。對日常用度要有預算,應視丈夫的收入為度衡。絕對不可存心作弊。虛報消費的款額,加重丈夫的負擔,而從中飽滿私囊。丈夫是終身的伴侶,應該忠誠地對待他,這種舞弊“藏匿”的事情,怎好對他施弄呢?有些女人以“私蓄可以防后患”的話,來掩飾自己的過錯,而不知道這是她的短見呢。

  真的恩愛夫妻,在他們中間怎能允許一座金銀之墻橫隔著呢?“藏匿”倘使被丈夫查察出來,那愛情就要打折扣了。有一個做生意的朋友,在外辛苦工作,而他的妻子則盡量積私蓄,把得來的錢低利貸放。有一次私蓄吃了倒賬,后來丈夫知道了,夫婦間就起了一條不可磨滅的裂痕。所以要家庭和睦,必須互相信任。不要以為私囊飽滿,可以作為靠山。這是得不償失,愚蠢的事情啊!

  ——釋了幻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