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般若凈土中道實相菩提論
- 觀經四帖疏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法藏法師:凈土深義
- 諦閑法師:普賢行愿品輯要疏
- 毗婆尸佛經
- 普賢菩薩行愿品白話解釋
- 凈土修學導引
-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原文
- 《百喻經》原文
- 大方廣佛華嚴經
- 《大方廣佛華嚴經》原文
- 凈土探微
- 彌勒凈土論【松本文三郎 著】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
- 慈悲道場懺法
- 大乘無上續(xù)論
- 《佛說長阿含經》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 佛說七佛經
- 大般涅槃經全文
- 佛般泥洹經原文【西晉 白法祖譯】
- 般泥洹經
- 中阿含經
- 佛說千佛因緣經
- 《賢劫經》原文
- 安樂集
- 歧路指歸
- 清蓮飄香
- 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
- 凈土風光
- 念佛速證菩提心要
- 了然法師:入香光室
- 思歸集
- 導歸凈土
- 印光大師文鈔
- 李濟華居士遺集
- 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
- 心經的理論和實踐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表解
- 《悲華經》原文
怎樣在生活中學佛
佛教是適應救度一切人的智慧與慈悲之法。把它理解為某一種或某幾種陳舊的教條模式都是錯誤的。佛教是一種催人積極向上,追求完滿的思想和人格品德的精神動力,是驅散心智愚暗,點燃智慧明燈的火炬。皈依佛教,就是追求佛陀的高尚完滿的精神境界,學習佛陀自省自悟,自我凈化,自我完善,智慧洞察萬物,慈悲方便利益眾生的難能可貴的精神;學習佛陀的出污泥不染,寬厚仁慈,誠實、光明磊落,無私無我,無貪無嗔,平易近人,心胸廣如虛空的人格品德;學佛就是學佛做人,學習佛菩薩的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的思想品德,閱讀佛教不能光念不做,要按佛經中指示的方法積德行善,學一點,做一點,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學習佛的慈悲與智慧是最主要的。佛祖曾在《般若經》中說:‘手中掌握一法,就等于掌握一切法,這一法是什么呢?是大悲心啊。’人只要有大慈大悲心,就是肉身菩薩——這是佛說的。人如果有這樣一顆慈悲心,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慈悲待人,智慧做事’,這是佛教的原則。在家庭和社會生活中堅持佛教的平等慈悲、戒惡行善的原則,就是佛教思想與家庭社會生活的最佳結合方法。在家的人學佛應以修慈悲心,修善德為主,至于念佛、坐禪,不需要生搬硬套,可以按照本人的實際情況決定,貫徹佛教的方便原則,家中設不設佛堂,拜不拜佛,不必一律強求。最主要的是要心中有佛,心中有法,以佛為榜樣,以佛法為準則。
(二)改善并凈化我們的身、口、意三業(yè)。
人生難得、佛法難聞!在我們這個世界上,生而為人的非常多,有錢有勢的也非常多,但能夠聽聞到佛法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聽聞佛法后又懂得如何修學的就更少,也就是說,信佛的人中真正學佛的并不多。
信佛和學佛,其實還是有區(qū)別的。有很多人,信佛只是燒香拜佛,只是祈求佛菩薩的保佑,這種信仰非常表面。真正的學佛修行,就是一種生活,一種非常平實的生活!當我們說到修行的時候,想到的往往只是禮佛、誦經、念佛等等。這些算不算修行?當然是修行。但我們誦經的目的是什么?念佛的目的又是什么?
誦經也好,念佛也好,主要是為了改善并凈化我們的身、口、意三業(yè)。所有從貪、嗔、癡出發(fā)的行為,都會形成不善的業(yè)力。所以說,凡夫的起心動念都在造業(yè)。當我們產生一念貪心時,內心貪的力量就增強了一分;當我們產生一念嗔心時,內心嗔恨的力量又增強了一分;當我們起一念我慢心、嫉妒心的時候,內心中我慢的力量、嫉妒的力量也在隨之增強。
同樣的道理,當我們念佛時,所念的每一聲佛號,就是在我們的生命里種下了善的種子;當我們誦經時,就是在我們的內心里種下了佛法的種子。所以,我們是想讓內心結出慈悲、智慧的果實,還是無明、煩惱的果實呢?關鍵在于平時是如何熏修我們的內心。如果我們不斷地貪婪、嗔恨、嫉妒,煩惱就會漸漸地形成強大的力量,甚至完全左右我們的身心;如果我們不斷地聽聞佛法,如理思維,慈悲、智慧的菩提種子總有一天會開花結果。
學習佛法,不僅是為了豐富我們的業(yè)余生活。有的人每天都在忙著家庭瑣事、忙著工作經商,偶爾才有那么兩個鐘頭到寺院里聽一點佛法,有沒有用呢?當然是有用的,但這種作用卻微不足道!因為我們長期處于貪、嗔、癡的狀態(tài)中,短短兩個小時所得到的凈化,遠遠不能抵消我們長期以來在社會上受到的染污!而凡夫所具有的貪、嗔、癡是來自無始以來的習氣,所謂積重難反。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將學佛作為生活中的點綴,而是要將它落實到生命的實處!
常常聽到有人說:我也想學佛呵,可沒有那么多時間到寺院來,沒有時間聽經,沒有時間念佛。作為在家的居士,的確有很多世俗的事務需要處理,包括家庭、兒女、工作、人際關系等等。但是,什么叫有時間?什么叫沒有時間?時間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誰也不會多一分或少一分。只是每個人都會把時間放在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事情上,如果認為學佛最重要,也就不可能沒有時間學佛。
因此,問題的關鍵不在于有沒有時間,而在于是不是重視。當我們覺得沒有時間聽講經,或沒有時間學佛時,就說明我們沒有把學佛放在人生的首要位置!學佛、修行是一種非常平實的生活,是一種健康如法的生活,是一種智慧的生活!如果我們能夠將學佛真正落實在生活中,就不可能出現(xiàn)有沒有時間的問題,因為我們不會沒有時間生活。
(三)不應將學佛和世俗生活對立起來。
在學佛的人中,有兩種現(xiàn)象比較普遍,一種是每天忙于世俗應酬而沒時間學佛,另一種干脆就放棄了世俗生活,放棄了世俗責任,只管自己念佛、誦經。其實,這兩種方式都是不對的。作為在家居士來說,不應將學佛和世俗生活對立起來,也不應為了學佛而放棄世俗的責任。
在生活中,妻子要盡到妻子的職責;丈夫要盡到丈夫的職責;身為父母要盡到教育子女的責任;為人兒女就要盡到孝順老人的責任。佛教里有一部《佛說善生經》,在這部經里,佛陀非常詳盡地告訴我們:作為妻子要履行哪些職責;作為丈夫又要履行哪些職責;作為父母,對兒女要履行哪些職責。這和儒家所講的"父慈子孝"也是一致的,佛教也提倡孝道,孝順父母的功德僅次于供養(yǎng)三寶的功德,如果無佛在世時,孝順父母的功德就是最大的。假如一個人對父母都沒有孝養(yǎng)之心,又怎么可能慈悲一切眾生呢?
在人際關系上,我們要本著慈悲心與人為善,這是一個佛教徒處世的準則。當我們對別人產生慈悲心的時候,不僅能給他人帶去溫暖,更能以此克服我們生命內在的嗔恨。關于人際關系的處理,佛陀提出了四攝法門。什么叫四攝?就是四種攝受別人的方法,如果我們依教奉行,就會獲得他人的歡喜愛戴。
四攝法門中,首先就是布施。布施包括財布施,就是當別人遇到困難時,以財富和經濟手段去幫助別人;還有是法布施,就是以我們掌握的生存技能或所學的佛法去幫助別人。我們學佛之后,多多少少會在佛法上得到一些體驗,得到一些受用。我們自己從佛法中得到了利益,就有責任去開導、幫助別人,讓周圍的人也有機會接觸佛法,這才是最大的布施。因為世俗的財富只能暫時幫助他人解決一些生活問題,而佛法則能幫助眾生解脫煩惱,甚至解脫生死。所以,《普賢行愿品》說:‘諸供養(yǎng)中,法供養(yǎng)最’。也就是說,在一切供養(yǎng)中,能夠用佛法去幫助別人,所得的功德是最大的。
其次是愛語,要我們帶著慈悲心與人交流,遠離兩舌、惡口、妄語、綺語這四種不好的語言。兩舌就是挑撥離間;惡口就是以粗暴的語言傷害他人;妄語是以假話欺騙他人;綺語就是以誨淫誨色的語言使人產生煩惱。修學佛法,要培養(yǎng)一種坦誠的心態(tài)。當我們說真話時,在生命中積集的就是真實的種子。而真實的種子是開發(fā)智慧的根本,如果說假話說多了,我們就會越來越虛偽。所以,一方面要說真話,一方面要說有利于別人的話,如果是對他人無益的話則不必說。
第三是要利行。我們所做的每件事,都要對別人有好處、有幫助;凡是會傷害到他人利益的事情都不要做。
第四是要同事。當別人從事一些利益眾生的事業(yè)時,我們應盡力去參與或隨喜,不要因嫉妒而排斥他人。同時,要學會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我們因為我執(zhí)的關系,總是喜歡站在自己的角度,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或站在自己的角度,要求別人順從。哪怕是在一個家庭里,無論父母對子女,或者妻子對丈夫,總是一相情愿地希望對方如何如何,而不能根據(jù)對方的實際情況來相互理解。往往會有這樣的現(xiàn)象,父母對子女的愛越深,子女的負擔就越重、越痛苦,甚至有的子女被父母愛得活不下去,心靈受到極大摧殘。同事法門就是告訴我們,當我們幫助別人時,要知道對方需要什么,要根據(jù)對方的實際情況去幫助他,而不是想當然地將自己認為好的東西強加于他。
如果我們能夠按四攝法門去處世,無論走到哪里,都會是個最受歡迎的人!學佛,就是以智慧和慈悲給別人帶去歡喜、帶去信心、帶去利益。
光有慈悲是不夠的,還要有智慧的引導。只是一味的沒有原則的慈悲,往往會帶來負面的影響。
佛法具有慈悲和智慧兩大內涵,所謂‘悲智雙運’ 。智慧從哪里來的呢?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要通過不斷地聽聞、思維經教,如理思維才能獲得。佛陀是具有圓滿智慧的人,三藏十二部典籍是智慧的寶藏。在我們每天念誦的‘三歸依’中,就有‘自歸依法,當愿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能夠真正把佛法學好,智慧就會像大海和虛空一樣無窮無盡。
學習佛法不只是誦經、念佛,還要聽聞、思維經教。有句話叫做‘有信無智,長愚癡’,就是說,盲目而缺乏智慧的信仰會使人偏執(zhí)一端,越來越固執(zhí),越來越狂熱。所以,信仰需要智慧來引導,也只有這樣,才能提高信仰的層次,提高信仰的水準。
(四)選擇一份正當?shù)墓ぷ鳌?/p>
作為居士,選擇一份正當?shù)墓ぷ饕彩切扌械年P鍵。所謂正當?shù)穆殬I(yè),就是八正道中的正命,它包含著兩重標準。首先,是不違背法律的規(guī)范,法律制定是以維護大眾的安全和利益為目的,如果我們連良好的公民都做不到,離佛教徒的標準就差得更遠。因為佛教徒還須遵守更高的道德準則,還應遵循五戒的標準: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只有符合法律和戒律的雙重標準的職業(yè)才是如法的。
(五)要以戒律來約束我們的行為。
為什么要以戒律來約束我們的行為呢?除了對行為的約束,戒律還有什么更重要的意義呢?在我們的人性中,貪、嗔、癡是危害我們生命的三種毒素,當它們發(fā)作時,就會帶來殺、盜、淫、妄的行為。而這些行為,一方面會縱容我們的煩惱,張揚我們人性中邪惡的力量,傷害到我們的心靈健康,更會侵犯到他人的利益。我們殺生,一定有被殺的物件;我們偷盜,一定有被盜的物件;我們邪淫,一定有被淫的物件;我們妄語,一定有被欺騙的物件。同時,造惡帶來的果報還會影響到我們未來的生命,殺生會導致短命和多病的果報,因為殺生使動物們不能終其天年;妄語則會使我們被人欺騙或不能取信于人;盜竊和邪淫也是同樣,只要是我們自己種下的惡因,最后,也一定由我們自己來品嘗它所結出的苦果。
受持戒律,主要是幫助我們克服貪嗔癡的煩惱習氣,幫助我們制止不善的行為,保護我們不受傷害。當我們在選擇職業(yè)時,要知道職業(yè)僅僅能夠保障暫時的生存。我們在這個世間只有幾十年的光陰,如果看不到生命的未來,就可能急功近利,一切從眼前利益出發(fā)。作為一個佛教徒來說,要為更長遠的生命著想,眼前的幾十年畢竟是短暫的,而未來的生命卻是無限的,如果為了暫時的利益而殃及未來,豈非舍本逐末?
如何才能保障我們未來的幸福呢?就要嚴格地按照戒律的規(guī)范來生活。健康的、正命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種非常好的修行。我們做的很多事情,看起來似乎和修行無關。但如果我們將佛法的智慧落實在生活中,以佛法的觀念來指導我們的言行,那么,行住坐臥中一樣可以修行。平常人吃飯不能好好地吃;睡覺也不能好好地睡;在家庭中不能好好地和睦相處;在社會上不能好好地待人處世。
(六)吃飯就是一種很好的修行。
我們吃飯時也要檢查自己的心態(tài):是帶著貪心在吃?還是帶著嗔恨心在吃?吃飯最原始的目的只是為了生存,是為了我們的色身得以維持。但很多人吃飯早已超過這個界限,有時為了貪圖口腹之欲而大造殺業(yè);有時為了虛榮和面子而一擲千金。所以說,如果我們不能以平常心來吃飯,遇到好吃的飯菜就會起貪心;反之,則會起嗔恨心;為了吃給別人看,那又是虛榮心和我慢心在作怪;看到別人吃得好,自己吃得不好,心里不平衡,還會產生嫉妒心。我們看,不好好吃飯,就會帶來這么多的貪、嗔、癡煩惱。
為了維持色身的基本生存,還要注意相應的營養(yǎng),營養(yǎng)不必太多,但也不要不夠。因為我們的身體是緣起的,需要依靠物質條件才能得以維持。暴飲暴食固然不對,忍饑挨餓地自苦其身同樣是不足取的。我們應奉行中道的原則,遠離縱欲和苦行兩個極端。所以說,吃飯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修行,就蘊涵著智慧。
從前有位祖師在回答‘修行是什么?’的問題時說:‘饑來吃飯,困來即眠’。聽的人不明白:誰不會吃飯、睡覺呢?祖師就說:‘你們吃飯時挑肥揀瘦;睡覺時又東想西想。’所以,如果我們真正想要學佛的話,一切都要重新開始!把原有的貪、嗔、癡的生活,改變?yōu)橹腔鄣摹⒋缺、健康的生活?/p>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或多或少的不良習慣。還是以吃飯為例,嗜酒的人必須有幾杯酒才吃得有滋味;嗜肉的人又要有點葷腥才覺得踏實,就把吃飯這件簡單的事情越來越復雜化。因此,我們要以平常心來吃飯,其中有幾個非常關鍵的因素:一是餓了才去吃,這是個重要的前提,否則再好的東西也吃不出滋味來;二是要有好心情,古德云:‘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沒有心事也就沒有煩惱和負擔,才能吃得開開心心;三是飲食要簡單,如果菜太多、太復雜,會使我們的味覺被麻醉,根本就分辨不出各自的原味,遠不如清請淡淡的兩三樣更適宜。
吃飯是如此,睡覺也是如此。尤其是那些有自己一番事業(yè)的人,每天俗務纏身,到了晚上仍妄想紛飛,結果備受失眠折磨。如果我們每天以打坐、誦經將心靜下來,就不會有這樣的困擾。當然,這種訓練要有個過程,念佛和禪修都是很好的方式。凡夫的妄想總是不絕如縷,就像流水般一念接著一念,吃飯時在想問題,睡覺時在想問題,睡著了還要做夢繼續(xù)想。可真正想要思考問題時,卻無法集中精神。
(七)通過念佛把心安頓在佛號上。
如何才能使我們的心保有清凈的狀態(tài)呢?我們可以通過念佛把心安頓在佛號上,無論是走路還是干活,都讓這一聲佛號念念相續(xù)。如果妄想太多,心就會變得復雜,煩惱也隨之增多。如果能夠天天念佛、時時念佛,心就會越來越單純,心理負擔就會越來越少。一個人為什么開心不起來?就是因為心事太多,心被很多事物和執(zhí)著壓迫著。當我們心事重重時,想快樂也快樂不起來,反之,如果我們的心沒有任何負擔,就能體會到放松的自在。
所以,我們要學會觀照自己的心念。我們手上的念珠是起什么作用的?就是幫助我們來看好自己的念頭。禪宗里有個故事說,一個孩子去放牛,開始時,牛是野牛,所以孩子每天都要跟在牛的后面,時時地抓著牛的繩子,稍一疏忽它就跑得無影無蹤。孩子天天都訓練這頭牛,吹一下哨子,就拉一下繩子,久而久之,牛變得越來越溫順,到最后,孩子甚至可以騎在牛背上走,當他自己去睡覺時,牛也不會跑掉了。我們的心念,也像這頭野牛一樣。有個詞叫做‘心猿意馬’,就是說我們的心像猿猴一樣不安分,我們的意又像馬一樣到處亂跑。我們時常都會迷失在五欲154塵勞155中,聽到好聽的,看到好看的,就去執(zhí)著,就去貪嗔癡了。當我們貪著這些的時候,早就把自己的心丟在了一邊,早就迷失在自己所喜歡的環(huán)境里,就像那頭牛一樣,一不小心就跑得無影無蹤。而念珠就像栓牛的繩子一樣,我們的心念,比牛跑得更快、更野,所以時常要觀照它。
(八)看住自己的念頭。
我們時刻都要反省一下,看看現(xiàn)在在想什么?看看自己想的這些念頭是什么?我們要看住自己的念頭,無論是好念頭還是壞念頭出現(xiàn)時,心中都要了了分明。尤其是我們起貪心、嗔恨心的時候,不要盲目地跟著它跑。一個沒有學佛的人,貪心現(xiàn)前的時候就拼命地貪;嗔恨心現(xiàn)前的時候就拼命地嗔;愛的時候愛得死去活來;恨的時候又恨得不共戴天,讓這些煩惱的心理成了主宰我們生命的主人。而念佛就是要培養(yǎng)我們的正念,使我們把握好自己的心念,把握好自己的現(xiàn)在和未來,而不是讓那些五欲塵勞的煩惱來左右我們的身心,使我們的心始終保有清凈的覺照。
總而言之,修行就是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所以,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我們的行住坐臥中,都包含著修行。學佛就是要從我們的一言一行做起,從生活的方方面面做起,只要我們擁有健康、慈悲而智慧的生活,那就是最好的修行!
- 上一篇:關于輪回的開示
- 下一篇:令眾生歡喜就是令如來歡喜
-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原文
- 佛說無量壽經全文
- 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全文
- 佛說高王觀世音經全文
- 如何修法才能得神通?神通怎么修?
- 十八層地獄分別叫什么?十八層地獄詳細圖解
- 戒除邪淫得清涼
- 《佛說圣者無量壽智大乘陀羅尼經》原文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容
- 讀誦無量壽經的利益
- 念佛怎樣“發(fā)愿和回向”?
- 最常用回向偈、回向文
- 佛前懺悔發(fā)愿文
- 凈土五經一論是什么?有哪些內容?
- 簡單的早晚課
- 《太上感應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
- 佛說十善業(yè)道經原文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曹操投胎轉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生死關全集
- 凈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簡介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凈宗朝暮課本
- 阿彌陀經白話文
- 凈修捷要
- 極樂輔臣觀世音菩薩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徐清賢往生紀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愿品講義
- 佛說無量壽經
- 凈土十要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佛說阿彌陀經全文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觀經四帖疏
- 西方發(fā)愿文(圖文)
- 娑婆教主釋迦牟尼佛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一朵蓮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開的解釋
- 凈土三經是指哪三經?主要內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實故事
- 瀟灑的東門乞丐往生記
- 百歲老居士崔成貴往生紀實
- 慈母虔誠念佛,終微笑往生凈土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兩位法師一同發(fā)愿,感佛來迎同時往生
- 無神論者歸彌陀,敬禮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認果不認因
- 曹操投胎轉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持燭專注觀想憶念佛,往生三天后身體依然散發(fā)奇香
- 將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極樂世界
- 念藥師佛能不能往生呢?
- 對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嗎?
- 因果是行事的準則,不可不信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專心一志念佛,體發(fā)異香往生
- 徐清賢往生紀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閻王——平等王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容
- 欲決定往生者,請從持戒念佛真實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觀世音菩薩圣號
- 《了凡四訓》:功名富貴能向外求嗎?
- 什么是因緣果報?因果是如何運行的?
- 民國一貧婦往生記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百歲老人往生記
- 《太上感應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為什么要見到自己的過失,不要看別人的不是?
- 往生論節(jié)要
- 因果輪回及天堂地獄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十念記數(shù)念佛方法
- 蓮池大師發(fā)愿文
- 拜佛與醫(yī)學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佛說無量壽經全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
- 阿彌陀經白話文
-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愿品講義
- 凈土十要
- 觀經四帖疏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
- 大般涅槃經全文
- 《佛說長阿含經》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表解
- 《悲華經》原文
- 地藏菩薩本愿經導讀
- 大佛頂首楞嚴經
- 凈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
- 心經的理論和實踐
- 當代往生紀實
- 拜佛與醫(yī)學
- 往生紀實
- 谷響集
- 早吃素
- 五福臨門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 法藏法師:凈土深義
- 凈土十疑論
- 諦閑法師:普賢行愿品輯要疏
- 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
- 正信的佛教
- 凈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
- 蓮池大師戒殺放生文圖說
- 佛說無量壽經義疏
- 蕅益大師法語
- 《賢劫經》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
-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原文
- 印光大師文鈔
- 臨終關懷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