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三寶以后,可以祭拜神明祖先嗎?

皈依三寶以后,可以祭拜神明祖先嗎?

善士問:

  皈依三寶以后,可以祭拜神明祖先嗎?

靜波法師答:

  其實應(yīng)該可以!這種祭拜不是皈依,就是打個招呼,尊重別人的信仰。家里人要燒紙,你說你反對,行嗎?不能反對。家里人要拜玉皇大帝、拜土地神……你在那兒反對,行嗎?不要反對,你甚至還可以打個問訊。沒有關(guān)系,六道眾生,佛教都承認。

  但是,佛教徒只是不皈依他們,因為他們是不同的歸宿。我們并不是貶低他們,是要善待他們,也要尊重他們;也不是說我們就跟他們結(jié)怨。佛教要慈悲的,要博大的,怎么可以跟他們?nèi)ソY(jié)怨呢?這一點大家也要清楚。

  佛教徒與他們保持一點點距離,也不是什么壞事,但是這個距離是彼此的尊重,不是彼此的那種否定,絕對不應(yīng)該是這樣的!這一點我們也要說清楚。但是,就像三皈依一樣,我們說得明明白白,可很多人在皈依之后就把它忘掉了!那就不是一個真正的信仰,那怎么可以呢?這樣的事情,我們也不便苛求別人,但要保證自己。別人的事,我們可以建議,可以提供參考,但是我們終究不能替別人做主。

  皈依三寶的人仍然可以敬神、祭祖,因為皈依與祭拜是完全不一樣的。皈依是我們一生的,是一種信仰;祭拜是一時的,是表示尊敬、禮貌、懷念。

  為什么“慎終追思懷遠,民德歸厚矣”?其實,說來說去就是,我們祭拜先人是給我們的后人留下一個傳統(tǒng),后人也會因此祭拜我們。這樣的話,周而復始,它讓這個民風淳樸,讓人們對生命敬畏,讓人們對生命去警醒。每個人最后都是要走入墳墓的,都是要死掉的,你今天去祭拜他們,明天也會有人來祭拜你,后來的人還會有后來的人來祭拜……我們每個人最終的歸宿都在這里了。

  那么請問,我們做事、做人是不是都需要留有余地?話不能說盡,福報不可以享盡,事不可以做盡。做人如此,學佛也應(yīng)該如此。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才活得踏實,活得自在,所以要廣結(jié)善緣,那才有意義。

  我們平時看到異教徒,也可以跟他握手、點頭,通過握手、點頭、敬禮表示禮貌。

  人家把手伸出來時,我們彼此握手可以呀!我跟牧師、阿訇經(jīng)常會見面,我也可以跟他們握手,這個沒有問題,也不犯毛病,這跟信仰并不沖突!

  因為我并沒有改變信仰,皈依他的信仰;他也沒有改變信仰,皈依我的信仰,都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彼此之間就是打一個招呼,就是一種禮貌,就是一種尊重和善待。

  就像我們供奉四大天王一樣,他們是護法善神,我們也會跟他們打招呼,“敬禮了”,沒有問題,而且非常有禮貌。那么人和人之間必然和諧,不會對立和沖突!

  對于我們的祖先、神明當然也可以表示尊敬,但是尊敬絕不同于信仰,所以皈依之后不可以再迷信神明。

  我們很多人皈依以后依然迷信神明。對他們而言,皈依只是一個幌子,只是一個借口,只是一個招牌,迷信神明根深蒂固,是骨子里與生俱來的。這就是一個問題,那么,這說明:你對自己的信仰并沒有履行責任。

  有人喧賓奪主,有人本末倒置,有人自尋煩惱,有人不能明理自在,有人借佛斂財,有人弄虛作假……凡此種種,同佛教的正信、皈依三寶沒有關(guān)系。

  掛著羊頭賣狗肉,時間久了,大家都會清楚:騙人一時,騙不了人永遠!做人做事要有底線!何況選擇皈依三寶?

  你若稀里糊涂,處心積慮、弄虛作假……那必然有后遺癥。因為我們知道有后遺癥,所以我們今天需要理性,外面越熱鬧、越浮躁、越煩躁,我們就應(yīng)該越理智、越冷靜。

  也只有這樣的理智和冷靜,才會讓別人感覺到:所有的折騰的結(jié)果是,最后都沒戲了,火總是要熄滅的。什么樣的火呢?無明煩惱的火、輪回的火。所以佛教講“涅槃寂靜”,即解脫自在!我們?yōu)榱藙e人可以付出,可以奉獻;為了自己需要簡單,需要負責。

  學佛是減法!希望不要復雜,不要打著各種各樣的招牌,時間久了,都會明白!不用說死了,活著時大家就會知道你、了解你,認識你,如此,那你對佛教的負面影響是可怕的!因為別有用心!所以我們自己要知道,皈依真正的三寶其實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原標題:皈依之后不可以再迷信神明——哈爾濱極樂寺靜波法師開示節(jié)選

  轉(zhuǎn)自微信公眾號:點一盞明燈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