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西法師傳略

  月西法師傳略

  圣凱法師

  月西法師(1915-1993),浙江溫嶺新河區(qū)鐵場村人氏,俗姓高,名祥麟,昆季四人,排行三,生于民國乙卯十一月二十九日。十一歲,從蘇州定光寺靜安上人剃度出家。十三歲,受沙彌戒,侍奉師尊起居,修習出家儀規(guī)。十四歲,考入福建廈門南普陀佛學院就讀,時太虛大師任院長,鼓吹革新佛教,建設人間凈土。師接受熏陶,影響頗深。一生愛國愛教,實肇于此。十九歲,畢業(yè)于該院。當代佛學泰斗印順長老、靈隱寺方丈木魚長老系師之同班同學。一九三四年,師年滿二十,依溫州護國寺萬定和尚受具足戒。越明年,往寧波延慶寺聽太虛,芝峰講《法華經》,翌年,往慈溪金仙寺參與籌建“白湖講經所”。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蘆溝橋事變,講經所因之輟建,應金仙寺方丈亦幻法師之聘,任該寺監(jiān)院,時年二十有三。未幾,日寇進逼寧波,慈溪民眾于金仙寺成立人民抗日武裝,師激于愛國義憤,積極支持抗日救亡運動。從一九四二年起,金仙寺先后五次,成為新四軍浙東游擊總隊第三第五支總部的駐地,師在生活上給予種種方便。一九四四年,愛國名僧亦幻法師籌資入上海采購藥品,支援浙東三五支隊,師積極參與其事,以至不惜生命危險,為三五支隊做通信工作、掩護抗日救亡志士等,深得當地人民稱頌。一九四五年八月,抗日戰(zhàn)爭勝利,師年三十一,應寧波延慶寺之請,出任監(jiān)院,忍苦耐勞,卓有建樹。一九四七年,任《寧波日報》附刊《慧日旬刊》主編,大力宣傳佛教新思想、新動態(tài)。

  一九四九年,寧波解放,師積極靠攏人民政府,消除僧眾對政府的疑懼。一九五零年,發(fā)動全寺僧眾節(jié)衣縮食,捐錢獻物以支援人民解放軍解放舟山、抗美援朝戰(zhàn)爭。同時率先提議,籌建寧波佛教協(xié)會,并各方奔波,聯(lián)絡牽線,周密籌劃。一九五四年,寧波市佛教協(xié)會成立,師被推選為會長,領導全市僧尼管好寺廟,進行生產自救,先后創(chuàng)辦佛教布廠,佛教縫紉工場,為解決眾多僧尼生計問題而煞費苦心。一九五六年,寧波遭大臺風襲擊,延慶寺部份殿堂傾塌,師奮勇當先,率眾搶修,爾后又籌集資金,辛勤半載,修復損壞之殿堂。一九五七年,師年四十三歲,眾望所歸,被推舉為延慶寺方丈。

  十年動亂中,延慶殿舍被占,全寺僧尼集中到七塔。師身處逆境,忍辱負重,但對政府,對佛教界前途,始終信念堅定,不抱悲觀。積極創(chuàng)辦四明紙盒廠、五星被服廠,組織僧尼自食其力,使全寺僧尼得以溫飽自給,并身親力行參與勞動,為眾表率。

  一九七九年,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后,落實宗教政策、恢復七塔古剎,提上議事日程。一九八零年,市宗教處支持成立“七塔寺修復小組”,師以六十六歲的高齡,職任組長,著手重修在文革中破壞嚴重的七塔寺。師以復興常住為己任,廢寢忘食、苦心經營,費求樽節(jié)、事必躬親,積十年之辛勞,遂使千年唐剎,重恢舊貌。一九八四年四月,年屆七十,正式出任七塔寺方丈,繼續(xù)籌集巨資,大興土木,莊嚴殿堂:建綜合樓、造招待所;拓寬寺前馬路、改建照壁山門;造四大寮而嚴職責、興諸佛事而肅僧規(guī)。使得七塔香火,興盛如往昔。十方檀信、四海嘉賓,禮佛觀光,紛至沓來。師重修七塔之功績,誠堪與中興本寺慈運長老,先后輝映,并垂不朽矣!

  一九九三年一月,師積勞成疾,日漸沉重,于二月廿八日(農歷二月初八)晚,安祥示寂,世壽七十有九,戒臘六十。遺體荼毗后送于慈溪五磊山入塔安葬。剃徒二人:可祥,可善。

  建國以來,師長期任中國佛教協(xié)會常務理事,浙江省佛教協(xié)會常務副會長,寧波市佛教協(xié)會會長,對浙江、寧波佛教工作作出了卓越貢獻。師生前一貫堅持愛國立場,被推選為浙江省政協(xié)第五、六、七屆委員,寧波市人大代表、寧波市政協(xié)第八、九屆常委,江東區(qū)人大常委等職,積極參政、議政,為貫徹落實黨的宗教政策有較大貢獻。綜觀月西法師的一生,是愛國愛教的一生,其崇高品德和為佛教事業(yè)鞠躬盡瘁之精神,永遠值得我們銘念不忘!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