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課、藥師佛七法會發(fā)愿文(戴季陶)
第二十課 藥師佛七法會發(fā)愿文(戴季陶)
一、愿()人民,信仰堅固,確實信行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八德,相待以誠,相接以禮,表里如一,心口相應(yīng),團結(jié)一致,永遠不渝。
二、愿()人民,刻苦自勵,克勤克儉,富者濟人以財,智者濟人以道。財不令藏于地,學不令私于身,營共同之事業(yè),成共同之社會。
三、愿()人民,愛護國家,服務(wù)公眾,實行主義,守法奉公,俾約法能行,憲法早布,國基鞏固,政治修明。
四、愿青年男子,回心轉(zhuǎn)意,進德修業(yè),堅其意志,強其身體,修其言行,廣其智識,力矯浮佻之時弊,作真實之功夫,養(yǎng)成耐勞苦,守紀律之性行,俾在家為克家之子弟,在社會為有用之人才,在國家為忠實之人民,然后方能為國為民,擔當大事。
五、愿青年女子,一齊覺悟,特宜養(yǎng)其慈愛和平之純德,治家教子之常識,為妻為母,保育后代。民族之生存發(fā)展責任,端在于女性同胞,盡其天賦之職責,發(fā)揮其自然之良能,俾社會受慈育之恩,萬代沾祥和之德,方為愛國愛民,愛護人類,愛護國家之正道。
六、愿一切壯年人民,努力修為,不貽少年老年以憂患辛苦之境遇。在官者廉潔奉公,營業(yè)者誠實任事,刻苦耐勞,勇猛精進,上承先德,下啟后人。
七、愿中國國民黨全體同志,親愛精誠,團結(jié)一致,拋棄嫌怨,互相扶持。念先烈創(chuàng)業(yè)之艱難,知國民責善之殷重,虛心平氣,矢信矢忠,奉行主義,努力建設(shè)。納全國之忠言,容全國之人才,以盡其救國之責,成其建國之功。
八、愿國民政府,上自主席,下迄僚屬,中央地方文武官吏,履行誓言,奉行法令,廉潔勤慎,愛國如家,體總理天下為公之心,繼先烈舍身救國之志,于權(quán)利則盡量忍讓,于責任則奮勇承擔。忠于國家,愛護人民,容納賢能,接受忠告,提攜后進,尊重前賢,共濟時艱,同成大業(yè)。
九、愿全國同胞,漢滿蒙回藏以及回疆,乃至西南諸省山間民族,共存天下為公之大心,同發(fā)團結(jié)國族之大愿。以三民主義為依歸,則共信斯立;以忠信篤敬律言行,則互信以固。分多潤寡,人人存乎慈悲;截長補短,事事行于方便。同心同德,并育并行,復(fù)興富強安樂之中華,有志竟成;造成盡善盡美之(),后來居上。
十、愿世界各國政府人民,共立互助之志,同棄凌暴之心,扶持弱小之民族,建立共守之法治,繼絕舉廢,治亂扶危,厚往薄來,協(xié)和共濟。
十一、愿佛教大眾,徹底覺悟,發(fā)大乘心,行普度事,勿作自了之人,勿泥文字之跡,勿迷于外道邪魔而自犯毗尼,勿惑于世俗財位而妄為趨附,勿迷于鬼神而遺棄眾生,勿迷于成規(guī)而阻礙進步。勇猛精進,自覺覺人;悲智雙運,財法兼施。布十善于俗界,行六度于道門,持戒則如山岳之堅,度生則如河海之廣。恢復(fù)固有之教義,則本體自是金剛;善用世間之科學,則法器悉為輪寶。然后釋迦教義,根基鞏固,枝葉繁榮,*輪常轉(zhuǎn),佛日增輝。
十二、愿大慈大悲藥師世尊,運無緣慈,施無畏法,愍念眾生,普垂加被,使人人覺悟,共發(fā)至誠,懺既往之夙業(yè),種當來之善果。一切煩惱災(zāi)障消除無余,村城國邑布滿佛號經(jīng)聲,大地山河盡成琉璃世界。千秋萬世,善業(yè)昭垂;四海五洲,仁風永被。中華鞏固,()萬年;萬邦協(xié)和,正法永住。
- 上一篇:第二十一課、慈航法師遺偈(慈航)
- 下一篇:第十九課、五十生日感言(民國·太虛)
- 第三十課、焰口召請文(宋·蘇軾)
- 第二十九課、座右銘
- 第二十八課、佛寺聯(lián)語(選錄)下
- 第二十八課、佛寺聯(lián)語(選錄)上
- 第二十七課、詞選
- 第二十六課、悟道詩
- 第二十五課、詩選
- 第二十四課、文選
- 第二十三課、佛光菜根譚(節(jié)錄)(星云)
- 第二十二課、佛光大藏經(jīng)編修緣起(星云)
- 第二十一課、慈航法師遺偈(慈航)
- 第十九課、五十生日感言(民國·太虛)
- 第十八課、贊僧詩(清·順治)
- 第十七課、寶王三昧論(明.妙葉)
- 第十六課、四愿齊說(明·憨山德清)
- 第十五課、勸世詠(明·憨山德清)
- 第十四課、示廚(明·紫柏)
- 第十三課、緇門崇行錄(選錄)(明·袾宏)
- 第十二課、七筆勾(明·袾宏)
- 第十一課、西齋凈土詩(選錄)(元·梵琦楚石)
- 第一課、佛
- 第一課、佛的意義
- 第一篇 法身、報身、應(yīng)身
- 第一冊、自序
- 三十七道品 序文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一節(jié) 何謂佛
- 第一課、佛教的真理
- 第二課、如來十號
- 第二課、釋迦牟尼佛 (一)
- 圣典篇 大念處經(jīng)
- 大架構(gòu)篇 二、五根、五力
- 第三課、佛身
- 第一課、律宗(一)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二節(jié) 釋迎牟尼佛
- 第九課、中國四大名山 (一)
- 第一課、修觀對治淫欲
- 第一、二、三課、綜合指要
- 十三、懺法
- 1:佛學是怎么一回事?
- 第四課、藥師佛
- 編者序言 作者序言
- 練習1 有意識的呼吸 一 正念觀身
- 第三課、釋迦牟尼佛(二)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三節(jié) 何謂法
- 十五、焰口
- 上座部佛教修學入門 目錄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三節(jié)、佛教的實質(zhì)
- 第十五課、四攝法 四無量心 四弘誓愿
- 第二篇 受持五戒、八關(guān)齋戒、菩薩戒
- 第三十課、焰口召請文(宋·蘇軾)
- 第八課、四圣諦
- 一一念不生
- 第七課、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
- 第十四課、菩薩十地
- 第十八課、聲聞四果
- 第四課、轉(zhuǎn)輪圣王
- 第十課、修學佛法的次第
- 第二十六課、悟道詩
- 第九課、十二因緣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二節(jié)、佛陀教導的是什么
- 什么是文字禪?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腳踏實地的付出才會有收獲,所有的付出都不會白費
- 佛教戒律是怎樣產(chǎn)生的?戒律的由來
- 忉利天主是誰?
- 授記有幾種方式?授記的四種類型
- 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佛經(jīng)中的世尊指的是誰?
- 釋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覺性是永恒的、沒煩惱、證佛國
- 皈依后做事還是不順,對佛法心灰意冷,該怎么辦?
- 佛教的經(jīng)變是什么意思?
- 阿彌陀佛圣誕是哪一天?農(nóng)歷十一月十七恭迎彌陀圣誕
- 剛念經(jīng)時聲音響亮且快,后來就沒有了,為什么?
- 以佛心來凈化自己內(nèi)在的妄心
- 嘴笨不會安慰人怎么辦?
- 馬鳴菩薩是誰?馬鳴菩薩的簡介與故事
- 為什么在世間行善的功德勝于極樂百倍?
- 學會順其自然,在晴天時愛晴,在雨天時愛雨
- 念經(jīng)時可以控制妄念嗎?
- 什么是“五蓋”?菩薩沒有厭怠心
- 趙州和尚是哪個朝代的,哪里人?趙州和尚的簡單介紹
- 什么是莊嚴國土?
- 在家居士怎樣才能讓現(xiàn)在和將來的生活具足幸福安樂?
- 八正道是為人處世乃至成佛的八種正確方法和途徑
- 阿逸多菩薩是誰,是彌勒菩薩嗎?
- 佛教說的隨緣是什么意思?隨緣的含義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論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幾種?佛教六種神通的簡單介紹
- 求神不如求己,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經(jīng)時犯困,打盹后又從頭開始念,該怎么辦?
- 人幫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錢的七種結(jié)緣方式
- 殺生、妄語、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無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對親人的病,家里的經(jīng)濟條件,心很亂,該怎么辦?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佛教基礎(chǔ)知識
- 心經(jīng)入門
- 佛教名詞
- 佛咒入門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地藏經(jīng)入門
- 怎樣讀懂佛經(jīng)
- 佛教基本教義
- 佛咒簡介
- 楞嚴經(jīng)入門
- 妙法蓮華經(jīng)入門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入門
- 十小咒入門
- 佛教修行及戒律
- 藥師咒入門
- 六字大明咒入門
- 無量壽經(jīng)入門
- 華嚴經(jīng)入門
- 藥師經(jīng)入門
- 阿彌陀經(jīng)入門
- 佛教僧侶與居士及其源流
- 普賢行愿品入門
- 佛經(jīng)簡介
- 虛云法師入門
- 六祖壇經(jīng)入門
- 佛教傳播與發(fā)展
- 楞伽經(jīng)入門
- 圣嚴法師入門
- 宗派簡介
- 凈慧法師入門
- 解深密經(jīng)入門
- 佛經(jīng)入門
- 濟群法師入門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入門
- 法增法師入門
- 昌樂法師《人生是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