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藏經(jīng)首頁大乘般若部大乘寶積部大乘大集部 大乘華嚴部大乘涅槃部大乘五大部外重譯經(jīng)宋元入藏諸大小乘經(jīng)
小乘阿含部小乘單譯經(jīng)大乘單譯經(jīng)大乘律小乘律 大乘論小乘論宋元續(xù)入藏諸論 西土圣賢撰集此土著述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疏鈔會本第三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疏鈔會本第三之一 困十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義難陀 譯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述

  復次持國乾闥婆王得自在方便攝一切眾生解脫門。

  自下第二有八段明八部四王眾初四段皆初一是天義如前釋今初乾闥婆王長行十法初一即東方天王謂攝受折伏逆順多端善巧應機故名自在。

  ??光乾闥婆王得普見一切功德莊嚴解脫門。

  二普見等者謂令眾生見佛一切功德莊嚴佛一毛而為利益一一皆爾故云普見。

  凈目乾闥婆王得永斷一切眾生憂苦出生歡喜藏解脫門。

  三以慈愍方便除憂則喜生憂苦既如海廣深喜樂亦難??名藏然則世之憂喜生乎利害利害存乎情偽苦樂存乎吉兇吉兇存乎愛惡愛惡??則吉兇苦樂皆亡情偽息則利害憂喜永斷如此方為永斷憂苦喜樂生焉(然則世之憂喜生乎利害下上顯釋經(jīng)文此下密取經(jīng)意舉世憂喜況出世樂即周易系辭之文而倒用之先具出易文易云剛?cè)犭s居而吉兇可見矣變動以利言注云變而通之以盡利也易云吉兇以情遷注云吉兇無定唯人所動情順乘理以之吉情逆違道以蹈兇故曰吉兇以情遷也易云是故愛惡相攻而吉兇生焉即今?云吉兇存乎愛惡則愛惡是吉兇之因也易云遠近相取而悔吝生情偽相感而利害生即今?云憂喜存乎利害利害存乎情偽是則情偽為利害因故注云情以感物則得利偽以感物則致害則有憂喜故利害是憂喜之因故上易云遠近相取而悔吝生意云相取相資也順之則喜逆之則憂順則利也逆則害也又次易云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則兇或害之悔且吝今為順逆之次第不順?次但曉易文?文自了愛惡盡下彰滅吉兇憂喜所以易雖無文乃易本意即知無憂無喜方為大喜無苦無樂真樂耳)。

  華冠乾闥婆王得永斷一切眾生邪見惑解脫門。

  四永斷等謂得佛決定智光則邪惑永斷。

  喜步普音乾闥婆王得如云廣布普蔭澤一切眾生解脫門。

  五謂慈云普蔭材與不材皆涼慧澤廣沾三草二木咸發(fā)(慈云普陰材與不材皆涼等者上句依莊子下句依法華材者可為棟梁成器之木也不材無所堪也莊子行山見伐木者止其傍而不取周嘆曰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及還至故人家主人將殺雁豎子曰一能鳴一不能鳴請奚殺主人曰殺不能鳴者弟子問周曰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天年主人之雁以不材致死先生將何處焉周笑對曰將處夫材與不材之間然材不材之言雖在莊子意亦法華第三云我觀一切普皆平等乃至云貴賤上下持戒毀戒威儀具足及不具足正見邪見利根鈍根等雨法雨而無懈倦即材與不材皆涼也言三草者謂小草中草上草二木謂小??大??以人天乘為小草經(jīng)云或處人天轉(zhuǎn)輪圣王釋梵諸王是小藥草二乘為中草經(jīng)云知無漏法能得涅盤起六神通及得三明獨處山林常行禪定得緣覺證是中藥草菩薩為上草經(jīng)云求世尊處我當作佛行精進定是上藥草此通說大乘為上以大乘登地已上慈陰義廣復加二??七地已前小??經(jīng)云又諸佛子專心佛道常行慈悲自知作佛決定無疑是名小??八地已上為大??經(jīng)云安住神通轉(zhuǎn)不退輪度無量億百千眾生如是菩薩名為大??而言咸發(fā)者經(jīng)云佛平等說如一味雨隨眾生性所受不同如彼草木所稟各異等)。

  樂搖動美目乾闥婆王得現(xiàn)廣大妙好身令一切獲安樂解脫門。

  六現(xiàn)廣等者現(xiàn)身益物也稱性普應故廣大具相清凈故妙好。

  妙音師子幢乾闥婆王得普散十方一切大名稱寶解脫門。

  七佛出說法是大名稱佛法眾僧俱稱為寶令此遠聞義云普散。

  普放寶光明乾闥婆王得現(xiàn)一切大歡喜光明清凈身解脫門。

  八現(xiàn)一切等者身光普照塵不能染見者必歡智光悅機惑累不生又歡喜也故云大喜。

  金剛樹華幢乾闥婆王得普滋榮一切樹令見者歡喜解脫門。

  九法水遍滋菩提實行行既樹立見者必歡無復二乘一切皆菩提樹也。

  普現(xiàn)莊嚴乾闥婆王得善入一切佛境界與眾生安樂解脫門。

  十善入等者一多無礙名為佛境天王智達故云善入。

  爾時持國乾闥婆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乾闥婆眾而說頌言。

  偈中亦十。

  諸佛境界無量門一切眾生莫能入善逝如空性清凈普為世間開正道。

  如來一一毛孔中功德大海皆充滿一切世間咸利樂此樹光王所能見。

  世間廣大憂苦海佛能消竭悉無余如來慈愍多方便凈目于此能深解。

  十方剎海無有邊佛以智光咸照耀普使滌除邪惡見此樹華王所入門。

  佛于往昔無量劫修習大慈方便行一切世間咸慰安此道普音能悟入。

  前五可知。

  佛身清凈皆樂見能生世間無??樂解脫因果次第成美目于斯善開示。

  六中初句現(xiàn)身次一句一切獲安樂也世間即一切也無??樂總顯也謂佛現(xiàn)于世足履影覆若在人天現(xiàn)增快樂若在下苦七日之中身心安樂乃至終獲涅盤之樂故云無??(足履影覆至身心安樂者涅盤二十六說如有怖鴿至身子影中猶自戰(zhàn)懼至佛影中坦然安樂世尊履地去地四指然當足下蟲皆得生天于如來所種少善根如食金剛必至涅盤)次句別示出世因果之樂先因后果先世后出世皆次第義又總?cè)≠室夥鹕砬鍍羰墙饷撘蛏鸁o??樂是解脫果(又總?cè)≠室獾日呱蟿e配三句竟今總?cè)∪溽屢蚬蔚诔裳阅擞形鍖σ蚬蝗〕蹙渖纤淖譃橐虻谌涑醵质枪煞鹕韮袅畋娊饷摴识缘谌涑踅饷撟譃橐虻诙錇楣耸侨鐏碜饔媒饷摿畋娚脴饭噬蠟橐粚?世無盡樂又解脫因能現(xiàn)凈身又解脫果(世無盡樂下三以第二句為因第三句初解脫字為果以世樂為因出世解脫樂為果故四以第三句初解脫字為因第一句初四字為果佛證離障解脫方能起于犬用而現(xiàn)身故上即第二對)又佛身清凈是樂見因樂見即為清凈身果(五又佛身清凈下唯就初句自分因果上四字為因下三字為果由佛身凈令物樂見無有厭足六以下三字為因上四字為果由物樂見自感凈身又眾生若樂見則凈身有果若不樂見則凈身無果即以利他為果故上即第三對)眾生樂見是安樂因無盡安樂是樂見果(七眾生樂見下以初句下三字為因第二句為果由樂見佛天上人間常受安樂八第二句為因初句下三字為果樂見若得樂樂見即有果樂見若無樂樂見便無果上即第四對)無盡安樂是凈身因能現(xiàn)凈業(yè)是無盡果(九無盡安樂下以第二句全為因以初句上四字為果由得無盡世樂故終得清凈之身此舉世尊因中修行之果勸物亦然十能現(xiàn)凈業(yè)是無盡果者即以第二句中下三字為因第一句上四字為果謂無盡樂即涅盤樂安住涅盤能建大事方現(xiàn)凈身是故凈身是無盡樂果故上釋云終獲涅盤為無盡樂則無盡樂言有其二種一則出世如上所明二連取一句即世無盡樂如純陀施佛果報無盡應不成佛故約世樂說無盡耳)如是展轉(zhuǎn)因果名次第成(結(jié)云如是展轉(zhuǎn)者遞互相成也)。

  眾生迷惑常流轉(zhuǎn)愚癡障蓋極堅密如來為說廣大法師子幢王能演暢。

  七中初二句寶所濟機堅謂難壞密謂無隙間無空處智不得生次句正散寶也。

  如來普現(xiàn)妙色身無量差別等眾生種種方便照世間普放寶光如是見。

  八中結(jié)句應云普放寶光如是見而云妙音譯者之誤妙音屬前師子幢故。

  大智方便無量門佛為群生普開闡入勝菩提真實行此金剛幢善觀察。

  九中初二句法水普滋次句道??普榮也又方便多門是開權也入菩提行是顯實也種種方便但為一乘是普滋也。

  一剎那中百千劫佛力能現(xiàn)無所動等以安樂施群生此樂莊嚴之解脫。

  十中初二句佛境也次句安樂也佛力能現(xiàn)無所動者遮妄見也非促多劫就一剎那非展剎那受于多劫本相如故名無所動隨應度者佛力令見。

  復次增長鳩盤茶王得滅一切冤害力解脫門。

  第二鳩盤茶王長行十法中初即南方天王謂內(nèi)惑外仇皆名怨害安住忍力并能伏之。

  龍王鳩盤茶王得修習無邊行門海解脫門。

  二修習等者二利之行趣果曰門深廣難窮名無邊海。

  莊嚴幢鳩盤茶王得知一切眾生心所樂解脫門。

  三知其現(xiàn)欲如應化伏。

  饒益行鳩盤茶王得普成就清凈大光明所作業(yè)解脫門。

  四普成就等者鈍識者現(xiàn)之以通利智者示之以法遍世多劫名普成就并如虛空故云清凈俱能照世即是光明三輪化生是所作業(yè)。

  可怖畏鳩盤茶王得開示一切眾生安隱無畏道解脫門。

  五世間惑苦可畏不安菩提涅盤安隱無畏萬行為其因道則無畏滅果成矣。

  妙莊嚴鳩盤茶王得消竭一切眾生愛欲海解脫門。

  六消竭等者愛欲漂流深廣如海智日赫照則妄竭真明。

  高峰慧鳩盤茶王得普現(xiàn)諸趣光明云解脫門。

  七謂于諸趣普現(xiàn)身云耀通明等之電光也。

  勇健臂鳩盤茶王得普放光明滅如山重障解脫門。

  八普放等者身智光明遣除二障。

  無邊凈華眼鳩盤茶王得開示不退轉(zhuǎn)大悲藏解脫門。

  九多劫修悲究竟滅苦為不退轉(zhuǎn)悲多方便故復名藏為安眾生所以開示。

  廣大面鳩盤茶王得普現(xiàn)諸趣流轉(zhuǎn)身解脫門。

  十普現(xiàn)等者稱性神通無來去而流轉(zhuǎn)。

  爾時增長鳩盤茶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鳩盤茶眾而說頌言。

  成就忍力世導師為物修行無量劫永離世間憍慢惑是故其身最嚴凈。

  偈中初偈通顯明佛已滅怨怨之大者莫越憍慢有之則卑陋滅之則端嚴。

  佛昔普修諸行海教化十方無量眾種種方便利群生此解脫門龍主得。

  佛以大智救眾生莫不明了知其心種種自在而調(diào)伏嚴幢見此生歡喜。

  神通應現(xiàn)如光影法輪真實同虛空如是處世無央劫此饒益王之所證。

  眾生癡翳常蒙惑佛光照現(xiàn)安隱道為作救護令除苦可畏能觀此法門。

  次四偈可知。

  欲海漂淪具眾苦智光普照滅無余既除苦已為說法此妙莊嚴之所悟。

  六中初句欲海欲為苦本云具眾苦次二句消竭既欲惡止當說善行(欲為苦本者法華云諸苦所因貪欲為本)。

  佛身普應無不見種種方便化群生音如雷震雨法雨如是法門高慧入。

  七中初句普現(xiàn)身云次句明等電光故云種種次句兼明雷雨雷有二義一遠震二發(fā)生謂蟄蟲發(fā)動草木發(fā)萌圓音之雷可以思準(次句明等電光者下經(jīng)云通明無畏以為電光謂十通十明十無畏等皆稱電光故云方便圓音之雷可以思準者謂雷震百里今周法界二??生是標云何為發(fā)耽著禪味起大功用是蟄蟲??動云何為生令諸眾生善根萌芽未生令生)。

  清凈光明不唐發(fā)若遇必令消重障演佛功德無有邊勇臂能明此深理。

  為欲安樂諸眾生修習大悲無量劫種種方便除眾苦如是凈華之所見。

  神通自在不思議其身普現(xiàn)遍十方而于一切無來去此廣面王心所了。

  余三可知。

  復次毗樓博叉龍王得消滅一切諸龍趣熾然苦解脫門。

  第三龍王眾準偈及梵本皆有十前第。

  卷中長行脫第五但有十法今長行十一法初一即西方天王法門及第二如偈當釋。

  娑竭羅龍王得一念中轉(zhuǎn)自龍形示現(xiàn)無量眾生身解脫門。

  云音幢龍王得于一切諸有趣中以清凈音說佛無邊名號海解脫門。

  三與偈文通有六義一諸趣是化處二凈音是化具三佛名是化法四神通是化本五眾生是化機六隨樂是化意。

  焰口龍王得普現(xiàn)無邊佛世界建立差別解脫門。

  四普現(xiàn)等者謂一毛普現(xiàn)無邊依正以毛稱性能廣容故廣容即是普遍故能現(xiàn)之佛還自住于毛孔所現(xiàn)剎中能所無雜依正區(qū)分大小宛然名建立差別。

  焰龍王得一切眾生瞋癡蓋纏如來慈愍令除滅解脫門。

  五靜法云準梵本有焰龍王得一切眾生瞋癡蓋纏如來慈愍令除滅解脫門謂大慈居懷則三毒俱滅。

  云幢龍王得開示一切眾生大喜樂福德海解脫門。

  六開示等者佛大慈悲是福德海二資糧滿然后得故眾生慈福即是百川佛毛示現(xiàn)以表同體既知同體自然朝宗因示悟入故得大喜樂(自然朝宗者謂百川趣海如萬國歸朝禮云春見曰朝夏見曰宗)。

  德叉迦龍王得以清凈救護音滅除一切怖畏解脫門。

  七慈音智俱故云清凈凈無貪愛何畏何憂。

  無邊步龍王得示現(xiàn)一切佛色身及住劫次第解脫門。

  八示現(xiàn)等者謂于身中現(xiàn)身土也。

  清凈色速疾龍王得出生一切眾生大愛樂歡喜海解脫門。

  九觀佛昔行深廣故愛樂歡喜海言通二謂歡喜供養(yǎng)

  普行大音龍王得示現(xiàn)一切平等悅意無礙音解脫門。

  十示現(xiàn)等者謂為眾演音故云示現(xiàn)音有四義一類多謂一切二普遍謂平等三稱根清雅故云悅意四一音隨類故云無礙無礙即方便也。

  無熱惱龍王得以大悲普覆云滅一切世間苦解脫門。

  十一謂此無熱龍住清涼池出香美水流注四海導引百川時布慈云降澍甘澤是故能滅諸世間苦。

  爾時毗樓博叉龍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諸龍眾已而說頌言。

  汝觀如來法常爾一切眾生咸利益能以大慈哀愍力拔彼畏涂淪墜者。

  偈有十一初中諸龍有四熱惱名熾然苦今并有治一金翅所食苦初句為治以觀佛法同三歸故二行欲時復本身苦三鱗甲細蟲苦并第二句為治學佛等利故四熱砂著身苦后二句為治以不堪蟲癢熱砂中??今大悲哀愍故能治之有說四苦無鱗甲細蟲而有風吹寶衣露身之苦亦以第二句治之就龍且說龍趣末句約佛通拔畏涂(諸龍皆有四種熱惱者經(jīng)論不同然謗佛經(jīng)說如阿那婆達多龍王三種過患皆悉遠離一者熱沙不墮其頭二者不以蛇身行欲三者無迦樓羅鳥之畏彼喻??菩提心三界惡然會之亦同無鱗甲細蟲而有風吹者由有細蟲故??熱沙此二則同其風吹寶衣露身即現(xiàn)復本身之恥所以互有開合)。

  一切眾生種種別于一毛端皆示現(xiàn)神通變化滿世間娑竭如是觀于佛。

  二中此就佛論示現(xiàn)前約龍云能轉(zhuǎn)又前一念時促今一毛處小二文影略余九可知但第五偈即前所脫。

  佛以神通無限力廣演名號等眾生隨其所樂普使聞如是云音能悟解。

  無量無邊國土眾佛能令入一毛孔如來安坐彼會中此焰口龍之所見。

  一切眾生瞋恚心纏蓋愚癡深若海如來慈愍皆除滅焰龍觀此能明見。

  一切眾生福德力佛毛孔中皆顯現(xiàn)現(xiàn)已令歸大福海此高云幢之所觀。

  佛身毛孔發(fā)智光其光處處演妙音眾生聞者除憂畏德叉迦龍悟斯道。

  三世一切諸如來國土莊嚴劫次第如是皆于佛身現(xiàn)廣步見此神通力。

  我觀如來往昔行供養(yǎng)一切諸佛海于彼咸增喜樂心此速疾龍之所入。

  佛以方便隨類音為眾說法令歡喜其音清雅眾所悅普行聞此心欣悟。

  眾生逼迫諸有中業(yè)惑漂轉(zhuǎn)無人救佛以大悲令解脫無熱大龍能悟此。

  復次毗沙門夜叉王得以無邊方便救護惡眾生解脫門。

  第四夜叉王眾長行十法(第四夜叉王下前之十段長行偈頌委釋第十一段去即摘難釋此下多不釋偈偈有難者懸引釋于長行之中講者自對會之)初一即此方天王得以無邊等者謂善者自樂不待加哀惡者必苦心則偏重巧救多門故云無邊又此天能伏惡鬼令不犯眾生是救護也。

  自在音夜叉王得普觀察眾生方便救護解脫門。

  二普觀悲救救苦護善不滯空有故云方便。

  嚴持器仗夜叉王得能資益一切甚羸惡眾生解脫門。

  三惡業(yè)障重名甚羸惡又羸無善力謂一闡提惡即弊惡謗方等經(jīng)者明示妙理是謂資益。

  大智慧夜叉王得稱揚一切圣功德海解脫門。

  四仿佛嘆佛得名聞果。

  焰眼主夜叉王得普觀察一切眾生大悲智解脫門。

  五悲智二照合為一心與法身俱故恒觀察。

  金剛眼夜叉王得種種方便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解脫門。

  六妙音說法利益多端唯應度者聲暨能益。

  勇健臂夜叉王得普入一切諸法義解脫門。

  七教廣理深一句能演即是普入。

  勇敵大軍夜叉王得守護一切眾生令住于道無空過者解脫門。

  八令物離邪則能住正為守護矣然住正道者則不分別是邪是正云不思議(住正道者下即凈名入不二法門品中珠頂王菩薩之言)。

  富財夜叉王得增長一切眾生福德聚令恒眾生罪惡深可怖于百千劫不見佛漂流生死受眾苦為救是等佛興世。

  如來救護諸世間悉現(xiàn)一切眾生前息彼畏涂輪轉(zhuǎn)苦如是法門音王入。

  眾生惡業(yè)為重障佛示妙理令開解譬以明燈照世間此法嚴仗能觀見。

  佛昔劫海修諸行稱贊十方一切佛故有高遠大名聞此智慧王之所了。

  智慧如空無有邊法身廣大不思議是故十方皆出現(xiàn)焰目于此能觀察。

  受快樂解脫門。

  九集福德因受快樂果由身智光得增長也。

  力壞高山夜叉王得隨順憶念出生佛力智光明解脫門。

  十念佛修因生十力果天未證極故云隨順。

  爾時多聞大夜叉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夜叉眾會而說頌言。

  偈中亦千文顯可知。

  一切趣中演妙音說法利益諸群生其聲所暨眾苦滅入此方便金剛眼。

  一切甚深廣大義如來一句能演說如是教理等世間勇健慧王之所悟。

  一切眾生住邪道佛示正道不思議普使世間成法器此勇敵軍能悟解。

  世間所有眾福業(yè)一切皆由佛光照佛智慧海難測量如是富財之解脫。

  憶念往劫無央數(shù)佛于是中修十力能令諸力皆圓滿此高幢王所了知。

  復次善慧摩睺羅伽王得以一切神通方便令眾生集功德解脫門。

  第五摩睺羅伽眾十法一普現(xiàn)威光名為神通不動性凈示涅盤因故云方便依因集德必得無依涅盤。

  凈威音摩睺羅伽王得使一切眾生除煩惱得清涼悅樂解脫門。

  二除惑契寂是清凈因清涼悅樂是涅盤果。

  勝慧莊嚴髻摩睺羅伽王得普使一切善不善思覺眾生入清凈法解脫門。

  三善者善之不善者佛亦善之善覺亦亡乃入本凈(善者善之等即道德經(jīng)云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妙目主摩睺羅伽王得了達一切無所著福德自在平等相解脫門。

  四福非福相染不可著非,F(xiàn)福名自在相佛佛無二是平等相。

  燈幢摩睺羅伽王得開示一切眾生令離黑暗怖畏道解脫門。

  五無智黑因如燈開示怖畏苦果如幢為歸。

  最勝光明幢摩睺羅伽王得了知一切佛功德生歡喜解脫門。

  六以知佛德同空齊已一性故歡喜也。

  師子臆摩睺羅伽王得勇猛力為一切眾生救護主解脫門。

  七見理決斷聞深不怖聞淺不疑聞非深非淺意而有勇八風不傾為勇猛力既以自正必能正他為救護主(聞深不怖等者大分深義所謂空也聞說于空謂同斷滅故令人怖故大品云既非先有亦非后無自性常空勿生驚怖聞淺不疑者淺謂涉事方便多門則令疑惑今知隨宜何所疑耶聞非深非淺疑無所據(jù)使身心??然知非深為妙有非淺為真空離身心相方為勇猛可造斯境又此三句亦即三觀初空次假后中道三句齊聞一念皆會)。

  眾妙莊嚴音摩睺羅伽王得令一切眾生隨憶念生無邊喜樂解脫門。

  八往修喜因故見念皆喜。

  須彌臆摩睺羅伽王得于一切所緣決定不動到彼岸滿足解脫門。

  九見理智成則緣不動智為行本諸度悉圓亦猶海納百川更不流矣。

  可愛樂光明摩睺羅伽王得為一切不平等眾生開示平等道解脫門。

  十開生等理示佛等應破情不等令悟性等為平等道。

  爾時善慧威光摩睺羅伽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摩睺羅伽眾而說頌言。

  十偈如次文顯可知。

  汝觀如來性清凈普現(xiàn)威光利群品示甘露道使清涼眾苦永滅無所依。

  一切眾生居有海諸惡業(yè)惑自纏覆示彼所行寂靜法離塵威音能善了。

  佛智無等叵思議知眾生心無不??為彼闡明清凈法如是嚴髻心能悟。

  無量諸佛現(xiàn)世間普為眾生作福田福海廣大深難測妙目大王能悉見。

  一切眾生憂畏苦佛普現(xiàn)前而救護法界虛空靡不周此是燈幢所行境。

  佛一毛孔諸功德世間共度不能了無邊無盡同虛空如是廣大光幢見。

  如來通達一切法于彼法性皆明照如須彌山不傾動入此法門師子臆。

  佛于往昔廣大劫集歡喜海深無??是故見者靡不欣此法嚴音之所入。

  了知法界無形相波羅蜜海悉圓滿大光普救諸眾生山臆能知此方便。

  汝觀如來自在力十方降現(xiàn)罔不均一切眾生咸照悟此妙光明能善入。

  復次善慧光明天緊那羅王得普生一切喜樂業(yè)解脫門。

  第六緊那羅王十法一世喜樂業(yè)皆因佛生。

  妙華幢緊那羅王得能生無上法喜令一切受安樂解脫門。

  二聞深適神故法喜無上終得涅盤無??安樂。

  種種莊嚴緊那羅王得一切功德滿足廣大清凈信解藏解脫門。

  三佛德深廣信亦包含。

  悅意吼聲緊那羅王得恒出一切悅意聲令聞者離憂怖解脫門。

  四音演真法令聞故妄憂除而意悅。

  寶??光明緊那羅王得大悲安立一切眾生令覺悟所緣解脫門。

  五達境唯心而本空則安立眾生于覺悟。

  普樂見緊那羅王得示現(xiàn)一切妙色身解脫門。

  六難遇益生所以示現(xiàn)相嚴常住名為妙色。

  最勝光莊嚴緊那羅王得了知一切殊勝莊嚴果所從生業(yè)解脫門。

  七大智普慈是二嚴果一切智因是能生業(yè)。

  微妙華幢緊那羅王得善觀察一切世間業(yè)所生報解脫門。

  八業(yè)細難窮自觀示物。

  動地力緊那羅王得恒起一切利益眾生事解脫門。

  九神通益物無間稱恒。

  威猛主緊那羅王得善知一切緊那羅心巧攝御解脫門。

  十知機巧化謂攝心正智御心如境。

  爾時善慧光明天緊那羅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緊那羅眾而說頌言。

  十頌次第文并可知。

  世間所有安樂事一切皆由見佛興導師利益諸眾生普作救護歸依處。

  出生一切諸喜樂世間咸得無有??能令見者不唐捐此是華幢之所悟。

  佛功德海無有??求其邊際不可得光明普照于十方此莊嚴王之解脫。

  如來大音常演暢開示離憂真實法眾生聞者咸欣悅?cè)缡呛鹇暷苄攀堋?/p>

  我觀如來自在力皆由往昔所修行大悲救物令清凈此寶??王能悟入。

  如來難可得見聞眾生億劫時乃遇眾相為嚴悉具足此樂見王之所睹。

  汝觀如來大智慧普應群生心所欲一切智道靡不宣最勝莊嚴此能了。

  業(yè)海廣大不思議眾生苦樂皆從起如是一切能開示此華幢王所了知。

  諸佛神通無間歇十方大地恒震動一切眾生莫能知此廣大力恒明見。

  處于眾會現(xiàn)神通放大光明令覺悟顯示一切如來境此威猛主能觀察。

  復次大速疾力迦樓羅王得無著無礙眼普觀察眾生界解脫門。

  第七迦樓羅王依賢首靜法皆云準頌長行脫第五執(zhí)持王一智無著故見無礙悲普觀故通悉調(diào)。

  不可壞寶髻迦樓羅王得普安住法界教化眾生解脫門。

  二遍坐覺??名住法界現(xiàn)通說法名為教化。

  清凈速疾迦樓羅王得普成就波羅蜜精進力解脫門。

  三進?諸度往修故成。

  不退心莊嚴迦樓羅王得勇猛力入如來境界解脫門。

  四境界如偈文難思則入方為勇猛。

  大海處攝持力迦樓羅王得入佛行廣大智慧海解脫門。

  五諸本多脫遇本有文云大海處攝持力迦樓羅王得能竭眾生煩惱海解脫門多是古?本脫今依有本然偈約能竭說佛福智(今南藏能竭眾生煩惱海)。

  堅法凈光迦樓羅王得成就無邊眾生差別智解脫門。

  六眾生無邊故成就智多。

  妙嚴冠髻迦樓羅王得莊嚴佛法城解脫門。

  七城有三義一防外敵二養(yǎng)人眾三開門引攝(城有三義下文有二意先解長行城義后會偈頌門義前中有三初立城三義)今言法城通教理行果行契理教則無不俱嚴故(次今言法城已下出城體)各有三義謂了心城之性空則眾惑不入見恒沙性德則萬行爰增道無不通則自他引攝(三各有三義下別釋教理行果皆有防外敵等三而四法為三以理行合釋非理不顯行非行不顯理故初若了心城之性空則眾惑不入是防外敵義性空是理謂自性凈心不與妄合即理防外敵了空即行眾惑不入即行為城名防外敵見恒沙性德則萬行爰增即是第二養(yǎng)人眾義恒沙性德是不空藏是理所養(yǎng)見即行體萬行爰增即行養(yǎng)人眾義以知法性本寂有大智慧增定慧等道無不通則自他引攝者第三開門引攝義道無不通言含二意一理即是道無不通故即開門引攝二行契于道則無所不通故能引攝二利之行)便能契果絕百非以成解脫養(yǎng)眾德以全法身開般若而無不通矣(便能契下約果城說三義果由理行故便能即契果位三德為涅盤城之三義矣)方顯教城無非養(yǎng)所詮旨句句通神(方顯教下第三由上三城皆因能詮方顯教功三義可思)有斯多義故偈云廣大叵窮重重四門故無數(shù)量究竟能闡唯我世尊(有斯多義下二會釋偈文重重四門者且第一重即是四句謂一有門二空門三亦空亦有門四非空非有門天臺以斯歷于四教則有四個四門略如前玄談中辯今且于一重四句中更有四重四門然執(zhí)著成見取成四謗得意為門今取門義言四重者一即單四句如句所說二復四句謂一有有有無二無有無無三亦有亦無有亦有亦無無四非有非無有非有非無無而言復者四句之中皆說有無故第三具足四句者四句之中皆具四故第一有句具四者謂一有有二有無三有亦有亦無四有非有非無第二無句中四者一無有二無無三無亦有亦無四無非有非無第三亦有亦無具四者一亦有亦無有二亦有亦無無三亦有亦無亦有亦無四亦有亦無非有非無第四非有非無具四者一非有非無有二非有非無無三非有非無亦有亦無四非有非無非有非無上四四一十六句為具足四句第四絕言四句者一單四句外一絕言二復四句外一絕言三具足四句外一絕言有三絕言若為見釋上諸四見一一皆有八十八使相應是見即外道見故若約佛法歷四教四門各生四見又一種四句各一絕言如是一一亦各有八十八使六十二見百八等惑若破諸見一一見破一一成門故云重重四門又重重者如一有無門具諸四句則歷常無常我與無我等亦有多四句謂一有無常二無無常三亦有亦無無常四非有非無無常等又歷萬行謂布施等如云一有布施二無布施三亦有亦無布施四非有非無布施等)。

  普?示現(xiàn)迦樓羅王得成就不可壞平等力解脫門。

  八法身無相故不可壞體即真如凡圣平等無分別智安住證會名成就力。

  普觀海迦樓羅王得了知一切眾生身而為現(xiàn)形解脫門。

  九現(xiàn)同類形方便調(diào)伏。

  龍音大目精迦樓羅王得普入一切眾生歿生行智解脫門。

  十眾生歿生皆由行業(yè)佛生死智方能普入。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鈔會本第三之一

  音釋

  蟄

  (直立切蟲藏也)。

  癢

  (以兩切與癢同)。

  ??

  (陟扇切馬土浴也)。

  ?

  (于禁切芘也)。

  蹈

  (徒到切踐也)。

  遞

  (大計切更互也)。

  耽

  (都含切樂也)。

  復

  (音福重也)。

  滌除

  (滌音狄洗也)。

  慰

  (紆胃切安也)。

  癡翳

  (癡超之切迷也翳于計切障也)。

  漂淪

  (漂音飄流也淪龍春切沒也)。

  羸惡

  (羸倫為切瘦也)。

  暨

  (巨至切及也)。

  叵思

  (叵普火切不可也)。

  ?

  (疾業(yè)切疾也)。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鈔會本第三之二 橫一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 譯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述

  爾時大速疾力迦樓羅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迦樓羅眾而說頌言。

  頌文如次配釋可知。

  佛眼廣大無邊際普見十方諸國土其中眾生不可量現(xiàn)大神通悉調(diào)伏。

  佛神通力無所礙遍坐十方覺樹下演法如云悉充滿寶髻聽聞心不逆。

  佛于往昔修諸行普凈廣大波羅蜜供養(yǎng)一切諸如來此速疾王深信解。

  如來一一毛孔中一念普現(xiàn)無邊行如是難思佛境界不退莊嚴悉明睹。

  佛行廣大不思議一切眾生莫能測導師功德智慧海此執(zhí)持王所行處。

  但第五偈或有前脫故略釋之初二句甚深廣大次句福智相嚴行通因果因深果遠已不思議復有一行是如來行所謂大乘大般涅盤則行為果果皆絕言道佛行如出現(xiàn)品(復有一行是如來行即涅盤第十一至下當引)。

  如來無量智慧光能滅眾生癡惑網(wǎng)一切世間咸救護此是堅法所持說。

  法城廣大不可窮其門種種無數(shù)量如來處世大開闡此妙冠髻能明入。

  一切諸佛一法身真如平等無分別佛以此力常安住普?現(xiàn)王斯具演。

  佛昔諸有攝眾生普放光明遍世間種種方便示調(diào)伏此勝法門觀海悟。

  佛觀一切諸國土悉依業(yè)海而安住普雨法雨于其中龍音解脫能如是。

  復次羅睺阿修羅王得現(xiàn)為大會尊勝主解脫門。

  第八阿修羅王十法一修羅尊勝等須彌之高如來威光蔽十方大眾眾生各見真勝主也。

  毗摩質(zhì)多羅阿修羅王得示現(xiàn)無量劫解脫門。

  二彼能以一[糸*系]作種種事今一剎那現(xiàn)于多劫調(diào)生等事。

  巧幻術阿修羅王得消滅一切眾生苦令清凈解脫門。

  三以多法門入佛境界則苦滅心凈種種法門亦如幻也下云苫末羅即巧幻梵音。

  大眷屬阿修羅王得修一切苦行自莊嚴解脫門。

  四多劫多苦為物非己如尸毗救鴿薩埵投崖已是丈夫最勝嚴飾況終克寂智萬德以嚴翻顯無利勤苦誠為可丑既為物而行故有大眷屬(如尸毗王代鴿即智論第五及報恩經(jīng)皆本師本行如常所知)。

  婆稚阿修羅王得震動十方無邊境界解脫門。

  五以大幻通力動剎悟機不怖眾生斯為大力大力婆稚華梵異耳。

  遍照阿修羅王得種種方便安立一切眾生解脫門。

  六開種種權門安眾生于一極之樂權為入大之本故皆佛智因權實不迷斯為遍照。

  堅固行妙莊嚴阿修羅王得普集不可壞善根凈諸染著解脫門。

  七萬善順理普不可壞斯解脫處何染不亡功歸正覺故偈云佛力如是修者堅固妙嚴。

  廣大因慧阿修羅王得大悲力無疑惑主解脫門。

  八悲用智故普令無疑主斯事者廣大因慧。

  現(xiàn)勝德阿修羅王得普令見佛承事供養(yǎng)修諸善根解脫門。

  九供事修善有勝德故。

  善因阿修羅王得普入一切趣決定平等行解脫門。

  十普入諸趣明處無不遍偈云三世時無不均同有佛性名為決定具上三義平等行焉不宣實義非善音也此上一段及后夜神皆結(jié)歸名上下例然恐繁不釋。

  爾時羅睺阿修羅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阿修羅眾而說頌言。

  頌文如次可知。

  十方所有廣大眾佛在其中最殊特光明遍照等虛空普現(xiàn)一切眾生前。

  百千萬劫諸佛土一剎那中悉明現(xiàn)舒光化物靡不周如是毗摩深贊喜。

  如來境界無與等種種法門常利益眾生有苦皆令滅苫末羅王此能見。

  無量劫中修苦行利益眾生凈世間由是牟尼智普成大眷屬王斯見佛。

  無礙無等大神通遍動十方一切剎不使眾生有驚怖大力于此能明了。

  佛出于世救眾生一切智道咸開示悉令舍苦得安樂此義遍照所弘闡。

  世間所有眾福海佛力能生普令凈佛能開示解脫處堅行莊嚴入此門。

  佛大悲身無與等周行無礙悉令見猶如影像現(xiàn)世間因慧能宣此功德。

  希有無等大神通處處現(xiàn)身充法界各在菩提樹下坐此義勝德能宣說。

  如來往修三世行諸趣輪回靡不經(jīng)脫眾生苦無有余此妙音王所稱贊。

  復次示現(xiàn)宮殿主晝神得普入一切世間解脫門。

  自下第三諸神眾有十九眾今初主晝神十法一智了物心如空入色光照身器如日合空身遍器中如像在鏡世間主力能攝此身此身之性等世間故皆入觀機故名普入所入之處即為宮殿(智了物心如空入色者取下偈意偈中如空是喻光明之言含于法喻余皆是法法喻相對略有三入一以初句佛智為能入第三句眾生心行為所入入者了達義故八十經(jīng)云佛智廣大同虛空普遍一切眾生心悉了世間諸妄想不起種種異分別此即智了物心而云如空入色者出現(xiàn)品云譬如虛空遍至一切色非色處二言光照身器如日合空者即以第二句光明為能入第四句為所入一切世間即眾生世間及器世間故云光照身器即取上空喻為所入取光明上法喻皆為能入光通二種身光照事智光雙照事理三身遍器中如像在鏡者即唯取第四句自有能所則無不入言通三種入一光入二智入如上已說三身入但言無不入不揀身故而言如像在鏡者將上如空普遍喻此亦齊今傍出一喻以喻身入質(zhì)來對鏡鏡中見像像是執(zhí)像機感對剎剎中見佛佛是心佛世間主力下上是佛德今攝就晝神故云能攝此身此身之性等世間故者彰入所以智身色身皆等世間論云智性色性皆相即故皆入觀機彰入之意并釋普字結(jié)歸長行所入之處下結(jié)歸神名以難見故所以偏結(jié)隨緣非有之法身等至等五經(jīng)當釋)。

  發(fā)起慧香主晝神得普觀察一切眾生皆利益令歡喜滿足解脫門。

  二義圓稱機故滿心成益。

  樂勝莊嚴主晝神得能放無邊可愛樂法光明解脫門。

  三身法二光皆可愛樂。

  華香妙光主晝神得開發(fā)無邊眾生清凈信解心解脫門。

  四法雨潤種已含實者解開善未芽者信發(fā)。

  普集妙藥主晝神得積集莊嚴普光明力解脫門。

  五無法不悟名普明力曠劫修集成智莊嚴。

  樂作喜目主晝神得普開悟一切苦樂眾生皆令得法樂解脫門。

  六方便開示世樂亦苦令其悟入見理法樂如歡喜地也。

  觀方普現(xiàn)主晝神得十方法界差別身解脫門。

  七如來身云就體則非有無約機則差別遍于十方不可謂之無約佛則稱真法界不可謂之有此則隨緣非有之法身恒不異事而顯現(xiàn)以化寂滅非無之眾生恒不異真而成立即無差別之差別也。

  大悲威力主晝神得救護一切眾生令安樂解脫門。

  八處危者護之令安有苦者救之令樂。

  善根光照主晝神得普生喜足功德力解脫門。

  九眾生闇于多欲故沉淪長夜以法開曉喜足為先喜足智俱是功德力能令離苦得安樂故。

  妙華瓔珞主晝神得聲稱普聞眾生見者皆獲益解脫門。

  十有覺德行故名稱普聞既福廣名高故不虛其益(十有覺德行者即毛詩言注云覺大也)。

  爾時示現(xiàn)宮殿主晝神承佛威力普觀一切主晝神眾而說頌言。

  偈文可知。

  佛智如空無有??光明照曜遍十方眾生心行悉了知一切世間無不入。

  知諸眾生心所樂如應為說眾法海句義廣大各不同具足慧神能悉見。

  佛放光明照世間見聞歡喜不唐捐示其深廣寂滅處此樂莊嚴心悟解。

  佛雨法雨無邊量能令見者大歡喜最勝善根從此生如是妙光心所悟。

  普入法門開悟力曠劫修治悉清凈如是皆為攝眾生此妙藥神之所了。

  種種方便化群生若見若聞咸受益皆令踴躍大歡喜妙眼晝神如是見。

  十力應現(xiàn)遍世間十方法界悉無余體性非無亦非有此觀方神之所入。

  眾生流轉(zhuǎn)險難中如來哀愍出世間悉令除滅一切苦此解脫門悲力住。

  眾生暗覆淪永夕佛為說法大開曉皆使得樂除眾苦大善光神入此門。

  如來福量同虛空世間眾福悉從生凡有所作無空過如是解脫華纓得。

  復次普德凈光主夜神得寂靜禪定樂大勇健解脫門。

  第二主夜神十法初七夜神是善財十地善友見解深廣彌顯眾海法門難思一普德凈光即善財離垢地善友彼名全同法門名寂靜禪定樂普游步普游步言即大勇健也寂靜禪定樂即是定體現(xiàn)法樂住故名為樂大勇健者即是定用健則堪能勇則無畏謂見佛凈機游戲神通故名勇健亦游步也勇健廣大故稱普德無惑智俱可謂凈光。

  喜眼觀世主夜神得廣大清凈可愛樂功德相解脫門。

  二即發(fā)光地善友彼名喜目觀察眾生解脫名大勢力普喜幢謂此解脫德無不備化無不周名大勢力即今廣大身惑俱凈無不樂見故云普喜悲為德相即幢義也觀察普喜名為喜目。

  護世精氣主夜神得普現(xiàn)世間調(diào)伏眾生解脫門。

  三即焰慧地善友彼名普救眾生妙德護世精氣方是救生由護生故顯德之妙也法門全同次第又當謂感必現(xiàn)前調(diào)令清凈故。

  寂靜海音主夜神得積集廣大歡喜心解脫門。

  四即難勝地善友彼名寂靜音海法門名念念出生廣大喜莊嚴念念出生即積集義見佛利生故生大喜莊嚴二義一見佛修歡喜因嚴樂見果故二積集此喜神自莊嚴由定發(fā)音名寂靜音深廣如海。

  普現(xiàn)吉祥主夜神得甚深自在悅意言音解脫門。

  五即現(xiàn)前地善友彼云守護一切城增長威力偈云尸利以梵音含于二義一云吉祥二翻為守故下譯跋陀室利以為賢首又以首字音同義別彼為頭首法界品中乃為守護皆譯者方言少融耳若以義會增長威力即是普現(xiàn)吉祥正當次第法門又同彼云甚深自在妙音解脫妙音故悅意悅則意凈即寂能演故名自在。

  普發(fā)樹華主夜神得光明滿足廣大歡喜藏解脫門。

  六即遠行地善友彼云開敷一切樹華一切開敷即普發(fā)也法門彼云菩薩出生廣大喜光明文少倒略耳舊經(jīng)云菩薩無量歡喜知足光明知足滿足文相近也謂能知如來巧智示法大福威光故曰光明佛以福智滿足物心則含喜名藏。

  平等護育主夜神得開悟眾生令成熟善根解脫門。

  七即不動地善友彼名大愿精進力救護一切眾生法門名教化眾生令生善根教化開悟文異義同令生成熟始終異耳謂現(xiàn)通示相皆為調(diào)化一切善根皆令生長平等護育即救護一切精進大愿故能為之今文略耳。

  游戲快樂主夜神得救護眾生無邊慈解脫門。

  八念念久修恒遍救護是無邊慈也此與善財歡喜地善友似同而文多異又非其次故但直釋。

  諸根常喜主夜神得普現(xiàn)莊嚴大悲門解脫門。

  九于三毒難壞眾生以大悲門現(xiàn)莊嚴身故石室留影毒龍革心況現(xiàn)身耶(石室留影毒龍革心者革變也即觀佛三昧海經(jīng)彼事極長今當略意即第七經(jīng)佛告阿難云如來到那干訶羅國古仙山薝卜華林毒龍池側(cè)青蓮華泉北羅剎石穴阿那斯山南爾時彼穴有五羅剎化作龍女與毒龍通龍復降雹羅剎亂行饑饉疾疫已歷四年時王驚懼禱祀神只于事無益下取意引有一梵志贊佛功德彼王焚香遙請如來如來受那干訶羅王弗巴浮提請廣現(xiàn)神變羅剎毒龍既受化已爾時龍王長跪合掌勸請世尊唯愿如來常住此間佛若不在我發(fā)惡心無由得成無上菩提世尊不離龍窟復受王請人城教化游行往昔行菩薩道處諸龍皆從聞佛欲還復啼哭雨淚白佛言世尊請佛常住云何舍我我不見佛當作惡事墜墮惡道爾時世尊安慰龍王我受汝請坐汝窟中千五百歲釋迦文佛踴身入石猶如明鏡人見面像諸龍皆見佛在石內(nèi)影現(xiàn)于外爾時諸龍合掌歡喜不出其池常見佛日爾時世尊結(jié)跏趺坐在石壁內(nèi)眾生見時遠望則見近則不現(xiàn)諸天百千供養(yǎng)佛影影亦說法時梵天王合掌恭敬以偈頌曰如來處石窟踴身入石里如日無障礙金光相具足我今頭面禮牟尼救世尊經(jīng)文甚廣復令眾生觀于佛座見丈六像坐于草座作一石窟高丈八尺深二十四步青白石相又想此窟成七寶窟復見佛像踴入石壁等廣弘明集說遠公有石影贊說處所與經(jīng)全同云在西域那伽訶羅國南山古仙石室中度流沙逕道去此一萬五千八百五十里感世之應備于別傳西域記第八亦說遠公序云昔遇西域沙門輒餐游方之說知有佛影而傳者尚未曉然及在此山值罽賓禪師南國律學道士與昔聞既同并是其人游歷所經(jīng)因其詳問乃圖之為銘曰廓矣大像理玄無名體神入化落影離形回輝層巖凝映虛亭在陰不昧處暗逾明婉出蟬蛻朝宗百靈應不同方跡絕杳??(其一)茫;挠蠲覄衩要劦搶懭莘骺崭迪裣嗑唧w微神姿自朗白毫吐曜昏夜中爽感誠乃應扣機發(fā)響留音停岫津悟[宴-女+六]嘗撫之有會功弗由曩(其二)余如廣弘明集罽賓禪師即耶舍三藏)。

  示現(xiàn)凈福主夜神得普使一切眾生所樂滿足解脫門。

  十本為眾生故成自德令他樂滿。

  爾時普德凈光主夜神承佛威力遍觀一切主夜神眾而說頌言。

  汝等應觀佛所行廣大寂靜虛空相欲海無涯悉治凈離垢端嚴照十方。

  偈中十偈如次初中初句解脫之力能觀次句即寂靜樂神以此定觀佛此體故下經(jīng)云普見三世佛而無取著以知如來無相性相本空故故云寂靜虛空相也次句即大勇健準下經(jīng)則自他兼凈也次句定果也上約佛說若約天說即四句皆是定用以住此解脫能見佛體用因果故。

  一切世間咸樂見無量劫海時一遇大悲念物靡不周此解脫門觀世睹。

  導師救護諸世間眾生悉見在其前能令諸趣皆清凈如是護世能觀察。

  二三可知。

  佛昔修治歡喜海廣大無邊不可測是故見者咸欣樂此是寂音之所了。

  四中稱理遍喜為廣大無邊縱內(nèi)心不搖而外現(xiàn)威怒更深難測。

  如來境界不可量寂而能演遍十方普使眾生意清凈尸利夜神聞踴悅。

  五以寂故能遍。

  佛于無福眾生中大福莊嚴甚威曜示彼離塵寂滅法普發(fā)華神悟斯道。

  六以眾生本來自??故是寂滅是以智窮妄末理無不顯妄徹真源惑無不??喜方滿足余四可知。

  十方普現(xiàn)大神通一切眾生悉調(diào)伏種種色相皆令見此護育神之所觀。

  如來往昔念念中悉凈方便慈悲海救護世間無不遍此福樂神之解脫。

  眾生愚癡常亂濁其心堅毒甚可畏如來慈愍為出興此滅冤神能悟喜。

  佛昔修行為眾生一切愿欲皆令滿由是具成功德相此現(xiàn)福神之所入。

  復次遍住一切主方神得普救護力解脫門。

  第三主方神十法一現(xiàn)身說法令悟得果皆救護力。

  普現(xiàn)光明主方神得成辦化一切眾生神通業(yè)解脫門。

  二神通示相是能成辦業(yè)眾生出苦是所成辦業(yè)。

  光行莊嚴主方神得破一切暗障生喜樂大光明解脫門。

  二法光破闇闇斷智生智與法喜俱生斷以寂滅為樂。

  周行不礙主方神得普現(xiàn)一切處不唐勞解脫門。

  四普現(xiàn)說法聞必惑滅故不唐勞。

  永斷迷惑主方神得示現(xiàn)等一切眾生數(shù)名號發(fā)生功德解脫門。

  五圣人無名隨物立名貴在生德及滅惑耳。

  遍游凈空主方神得恒發(fā)妙音令聽者皆歡喜解脫門。

  云幢大音主方神得如龍普雨令眾生歡喜解脫門。

  六七可知。

  髻目無亂主方神得示現(xiàn)一切眾生業(yè)無差別自在力解脫門。

  八業(yè)同性空并不失報俱無差異性相無礙為自在力說能感報令除惡業(yè)說業(yè)性空善業(yè)亦亡。

  普觀世業(yè)主方神得觀察一切趣生中種種業(yè)解脫門。

  九前約說業(yè)性相令物絕業(yè)此約知業(yè)差別擬隨機化。

  周遍游覽主方神得所作事皆究竟生一切眾生歡喜解脫門。

  十世人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今圣人有志有能故所作究竟世人以人隨欲不能兼亡今有慈有愍故令物喜謂十波羅蜜無不究竟四無量心令物歡喜(世人靡不有初等者本即毛詩王注周易亦用此言靡無也鮮少也克能也世人以人隨欲者書云小人以人從欲君子以欲從人言不能兼亡者亡無也然兩字相連即莊子意而亡字有心則自他想忘不恃己功也今云兼于無道之人耳)。

  爾時遍住一切主方神承佛威力普觀一切主方神眾而說頌言。

  頌中次第配釋可知。

  如來自在出世間教化一切諸群生普示法門令悟入悉使當成無上智。

  神通無量等眾生隨其所樂示諸相見者皆蒙出離苦此現(xiàn)光神解脫力。

  佛于暗障眾生海為現(xiàn)法炬大光明其光普照無不見此行莊嚴之解脫。

  具足世間種種音普轉(zhuǎn)法輪無不解眾生聽者煩惱滅此遍住神之所悟。

  一切世間所有名佛名等彼而出生悉使眾生離癡惑此斷迷神所行處。

  若有眾生至佛前得聞如來羙妙音莫不心生大歡喜遍游虛空悟斯法。

  佛于一一剎那中普雨無邊大法雨悉使眾生煩惱滅此云幢神所了知。

  一切世間諸業(yè)海佛昔開示等無異普使眾生除業(yè)惑此髻目神之所了。

  一切智地無有邊一切眾生種種心如來照見悉明了此廣大門觀世入。

  佛于往昔修諸行無量諸度悉圓滿大慈哀愍利眾生此遍游神之解脫。

  復次凈光普照主空神得普知諸趣一切眾生心解脫門。

  第四主空神長行十法一智慧造理則十眼廣照日月合空則萬像歷然。

  普游深廣主空神得普入法界解脫門。

  二身智二光遍入法界。

  生吉祥風主空神得了達無邊境界身相解脫門。

  三佛身如空是無邊境無生無染為吉祥風。

  離障安住主空神得能除一切眾生業(yè)惑障解脫門。

  四廣說圣道則離三障安住二空。

  廣步妙髻主空神得普觀察思惟廣大行海解脫門。

  五上求下化名廣大行為安眾生如妙髻焉。

  無礙光焰主空神得大悲光普救護一切眾生厄難解脫門。

  六沉生死之厄難悲智光以濟之。

  無礙勝力主空神得普入一切無所著福德力解脫門。

  七不礙福智相導是謂勝力。

  離垢光明主空神得能令一切眾生心離諸蓋清凈解脫門。

  八惑由智遣。

  深遠妙音主空神得普見十方智光明解脫門。

  九妙音善說。

  光遍十方主空神得不動本處而普現(xiàn)世間解脫門。

  十不壞本處而稱周十方。

  爾時凈光普照主空神承佛威力普觀一切主空神眾而說頌言。

  偈中十頌如次。

  如來廣大目清凈如虛空普見諸眾生一切悉明了佛身大光明遍照于十方處處現(xiàn)前住普游觀此道佛身如虛空無生無所取無得無自性吉祥風所見。

  三中空有四義含于五法一離能取生即絕妄想二離所取相無相無名三境無自性即是如如四心無所得是為正智迷如以成名相妄想是生悟名相之本如執(zhí)翻成智如外無智智體即如此二猶空寂照無礙如斯見佛是曰吉祥(空有四義含于五法者四義即無生等五法即名等今當先釋五法后消?文五法經(jīng)論皆真且依楞伽列次者即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以為其次若瑜伽七十二云一相二名三分別四真如五正智分別即妄想異名相謂言談安足事處名即于相所有增語分別謂三界行中所有心心所真如謂無為法無我所顯圣智所行非一切言談安足事處正智略有二種一唯出世間正智二世間出世間正智釋曰上即根本下即后得此之五法為假為實然相通假實亦具假實二有名唯假有分別同相以有三界心心所實法故是實有若虛妄計度故是假有真如唯實有二智俱實有此五二諦何諦所攝前三世俗有真如勝義有根本智勝義有后得智通二有五從何生名從欲生相與分別俱從想分別生真如無生智從聽聞正法如理作意生此之五法為一為異今且將相望余四法論異不異者一相與名若異名應實有不異取相應得名二與分別若異則分別應非相若不異分別外相應以分別為性三與真如若異則相之勝義應非是如觀者應舍相求如正覺真如應不覺相若不異真如無差別相亦無差別得相之時應得真如又得真時亦應得相應不清凈四相與正智如相與分別說應知名與分別及正智及分別于正智皆當言異余略可知已知五法名相差別今當消??中先以五法屬文后迷如下辯因起融攝言迷如以成名相則妄想是生者此顯迷時唯有三法一名二相三妄想故此五法通該一切而不必同時謂妄想正智此必不并故今有妄想決無正智其如如名相則有隱顯此中迷故如如則隱名相則顯次云悟名相之本如執(zhí)翻成智者此顯悟時但有其二一正智二如如既有正智決無妄想了得如如名相即隱雖不壞相舉體即空理奪于事無不蕩盡是故空中無色等法故楞伽云謂了名相及與妄想體不可得名為正智如如即是名相妄想本自不生釋曰名相不生則境如矣妄想不生則心如矣了心境如是為正智故唯正智及如如存次云如外無智智體即如者復融上二以為一味如外無智即以如攝智智體即如是以智攝如合為一味故下經(jīng)云無有智外如為智所入亦無如外智能證于如即斯義也故?結(jié)云此二猶空寂照無礙寂即是如照即是智如日合空雖有二事一相難分)。

  如來無量劫廣說諸圣道普滅眾生障圓光悟此門。

  四中長行及列并名安住今云圓光圓光表智安住表定二事相資前后互舉并能滅障于理無違。

  我觀佛往昔所集菩提行悉為安世間妙髻行斯境一切眾生界流轉(zhuǎn)生死海佛放滅苦光無礙神能見。

  六中生死海者瑜伽七十云五法相似生死得大海名一處無邊相似故二甚深故三難度故四不可飲故五大寶所依故釋曰由前四義眾生流轉(zhuǎn)由第五義菩薩入之且約分喻第九十云由三相故不同水海一自性不同分謂水海唯色一分二淪沒不同唯人畜故唯沒身故三超度不同未離欲者亦能度故生死海反上可思。

  余七偈可知。

  清凈功德藏能為世福田隨以智開覺力神于此悟眾生癡所覆流轉(zhuǎn)于險道佛為放光明離垢神能證智慧無邊際悉現(xiàn)諸國土光明照世間妙音斯見佛佛為度眾生修行遍十方如是大愿心普現(xiàn)能觀察。

  復次無礙光明主空神得普入佛法及一切世間解脫門。

  第五主風神十法一以方便風合智日光智入深法而無障礙身入世間而無影像。

  普現(xiàn)勇業(yè)主風神得無量國土佛出現(xiàn)咸廣大供養(yǎng)解脫門。

  二菩薩以求菩提之大心持稱真之供具等虛空之廣大不礙事之繁多而以全法之身一念供無邊之佛如彼風力無不成也。

  飄擊云幢主風神得以香風普滅一切眾生病解脫門。

  三長風忽來浮云散滅慈風忽起惑苦病亡。

  凈光莊嚴主風神得普生一切眾生善根令摧滅重障山解脫門。

  四福智莊嚴之風摧壞如山之障。

  力能竭水主風神得能破無邊惡魔眾解脫門。

  五十力降魔十軍皆殄獨名竭水者欲愛為初故(十力降魔十軍皆殄者智論第六云欲為汝初軍憂愁軍第二饑渴軍第三渴愛軍第四睡眠軍第五怖畏軍第六疑軍為第七含毒軍第八利養(yǎng)軍第九著虛妄名聞自高軍第十輕慢于他人汝等軍如是一切世間人及諸一切天無能破之者我以智慧箭修定智為弓摧破汝魔軍如壞瓶投水今以愛欲為水故偏語之)。

  大聲遍吼主風神得永滅一切眾生怖解脫門。

  六毛孔慈音滅除五怖若百竅異吹遍吼悅機(言若百竅異吹者義則可知事出莊子)。

  樹杪垂髻主風神得入一切諸法實相辯才海解脫門。

  七智入實相故妙辯如海如風擊樹故能下垂。

  普行無礙主風神得調(diào)伏一切眾生方便藏解脫門。

  八調(diào)生方便為智所入故名為藏。

  種種宮殿主風神得入寂靜禪定門滅極重愚癡暗解脫門。

  九禪定宮殿必定慧雙游故能滅癡闇約佛則動寂無二見必滅癡。

  大光普照主風神得隨順一切眾生行無礙力解脫門。

  十日月明照非風不運智行無礙方便力焉。

  爾時無礙光明主風神承佛威力普觀一切主風神眾而說頌言。

  十偈可知。

  一切諸佛法甚深無礙方便普能入所有世間常出現(xiàn)無相無形無影像。

  汝觀如來于往昔一念供養(yǎng)無邊佛如是勇猛菩提行此普現(xiàn)神能悟了。

  如來救世不思議所有方便無空過悉使眾生離諸苦此云幢神之解脫。

  眾生無福受眾苦重蓋密障常迷覆一切皆令得解脫此凈光神所了知。

  如來廣大神通力克殄一切魔軍眾所有調(diào)伏諸方便勇健威力能觀察。

  佛于毛孔演妙音其音普遍于世間一切苦畏皆令息此遍吼神之所了。

  佛于一切眾剎海不思議劫常演說此如來地妙辯才樹杪髻神能悟解。

  佛于一切方便門智入其中悉無礙境界無邊無與等此普行神之解脫。

  如來境界無有邊處處方便皆令見而身寂靜無諸相種種宮神解脫門。

  如來劫海修諸行一切諸力皆成滿能隨世法應眾生此普照神之所見。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鈔會本第三之二

  音釋

  婆稚

  (梵語也正云跋稚迦此云團圓又云被縛稚直利切)。

  鴿

  (古沓切鳩屬)。

  殄

  (徒典切滅也)。

  竅

  (苦吊切穴也)。

  苫末羅

  (梵語也此云金色王名也)。

  苫

  (舒瞻切)。

  窟

  (苦骨切)。

  罽賓

  (梵語此云賤種罽居例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