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jīng)·尊者難陀為五百比丘尼說法》講記

  《雜阿含經(jīng)‧尊者難陀為五百比丘尼說法》講記

  略釋經(jīng)題

  〈尊者難陀為五百比丘尼說法〉,出于《雜阿含經(jīng)》﹙大正二.七三下﹚。

  「雜」:南傳佛教譯為「相應」。在這一部經(jīng)內(nèi)有很多相應經(jīng),如蘊相應、處相應、界相應、緣起相應、諦相應,故名為相應。在五蘊、六處、十八界等緣起諸法上,觀察苦、空、無常、無我,能夠遠離煩惱,見第一義,與第一義相應,故名相應經(jīng),也稱之為相應部。

  《瑜伽師地論.攝事分》抉擇契經(jīng)宗要,其中對《雜阿含經(jīng)》的部分經(jīng)義作了批注,印順老法師大智慧,慈悲地將它會合,即《雜阿含經(jīng)論會編》(上冊.三五九頁),我們也可以參考。

  為什么要學習這部經(jīng)?有很多佛教徒不知如何修止觀,而此經(jīng)對于如何修無我觀,說得很詳細。修無我觀這件事,大、小乘佛法是相通的。此經(jīng)雖屬小乘,但不違背大乘佛法的圣道。希望不知道怎么修止觀的人,多多地學習這部經(jīng),把此經(jīng)的無我觀,尤其是最后三個譬喻,熟熟地讀、熟熟地思惟,用在修止觀上,應該可以得圣道!

  正釋經(jīng)文

  甲一、緣起分二

  乙一、敘事證信七

  丙一、佛親為尼眾說法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wèi)國祇樹給孤獨園。

  小乘經(jīng)、大乘經(jīng)開始時都一樣,皆是「如是我聞」!敢粫r,佛住舍衛(wèi)國祇樹給孤獨園」:佛這時候在這里住。

  爾時,有如是像類大聲聞尼眾,住舍衛(wèi)國王園中。比丘尼眾,其名曰:純陀比丘尼,民陀比丘尼,摩羅婆比丘尼,波羅遮羅比丘尼,陀(阿)羅毘迦比丘尼,差摩比丘尼,難摩比丘尼,告難(吉離)舍瞿曇彌比丘尼,優(yōu)缽羅色比丘尼,摩訶波阇波提比丘尼,此等及余比丘尼,住王園 中。

  「爾時」:那個時候!赣腥缡窍耦悺:這些比丘尼眾有如是相,皆是受了比丘尼戒,持戒清凈,有大功德相者;或者說這些比丘尼都是大福德人,所以叫作「如是像類」。「大聲聞尼眾」:聽聞佛的法音,由此隨順修學戒定慧的人,就叫作「聲聞」!改帷:中國話是女的意思;「眾」:就是很多人,不只一個。這些尼眾不在祇樹給孤獨園住,住在什么地方呢?「舍衛(wèi)國王園中」:舍衛(wèi)國的國王是波斯匿王,在他的園里面有比丘尼住的地方。

  「比丘尼眾,其名曰純陀比丘尼,民陀比丘尼,摩羅婆比丘尼,波羅遮羅比丘尼,陀羅毘迦比丘尼」:「陀羅毘迦」的「陀」字,有的譯本是「阿」字。又有「差摩比丘尼、難摩比丘尼、告難舍瞿曇彌比丘尼」:「告難」二字,對照印順老法師《雜阿含經(jīng)會編》所校來看,應是「吉離」才對!竷(yōu)缽羅色比丘尼」:《賢愚經(jīng)》中有提到這位比丘尼的事情。最后「摩訶波阇波提比丘尼」,是佛的姨母,就是佛的母親的妹妹,譯為中國話叫作大愛道。

  「此等及余比丘尼,住王園中」:前面列出來名字的這么多的比丘尼,還有其它沒有列名的比丘尼等,都住在波斯匿王的園里。

  爾時,摩訶波阇波提比丘尼與五百比丘尼,前后圍遶,來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

  這時,五百比丘尼或者在摩訶波阇波提比丘尼之前、或者之后,來到佛陀所住的祇樹給孤獨園,頂禮佛足后,退下來坐在一旁。

  爾時,世尊為摩訶波阇波提比丘尼說法,示教照喜。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發(fā)遣令還,言:「比丘尼!應時宜去!

  此時,世尊為大愛道及五百比丘尼「說法,示教照喜」。「示」:是開示,就是演說;藉諸言句顯示佛法的勝義,名之為示!附獭:演說有文有義的佛法教導這些比丘尼,名之為教!刚铡拐,譬如光明能破黑暗,佛說的妙法就是光明,能破除我們內(nèi)心的煩惱黑暗,所以名之為照。這樣說,「示教」是說法,「照」就是佛說法的作用。聽法的人,內(nèi)心有法喜,所以叫作「喜」。

  「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說法」有各式各樣的分別,那究竟是什么呢?「法」有教、理、行、果的不同。語言文字的佛法名「教」。世間、出世間因果的道理皆由緣起,其中所執(zhí)之我不可得名「理」。能詮顯的是教,所詮顯的是理。「行」者,學習了教和理以后,還應該付諸修行,內(nèi)心如理思惟、修習止觀,如是名為「行」。行就是因;努力地修行之后,忍苦耐勞,止觀相應,破除我執(zhí),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了,所以叫作「果」。

  這么多類別的佛法,已為他們宣說完了,所以叫「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發(fā)遣令還言:比丘尼!應時宜去」:佛發(fā)言命令他們:「你們這個時候應該回去了,回到王園那個地方去。」

  摩訶波阇波提比丘尼,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佛的姨母,也包括五百比丘尼在內(nèi),聽佛宣說妙法,內(nèi)心感到非常歡喜!鸽S」字可以解釋為相續(xù)。聽法時歡喜,聽完后還繼續(xù)地歡喜,所以叫作「隨喜」;蛘哒f,五百比丘尼里有人是聽法的時候歡喜,也有人「我看你歡喜,我也歡喜」,即是「隨喜」!缸鞫Y而去」:聞佛說法后,向佛頂禮就離開了。

  丙二、次第差比丘教授二

  丁一、二因緣故差教授

  爾時,世尊知摩訶波阇波提比丘尼去已,告諸比丘:「我年已老邁,不復堪能為諸比丘尼說法。汝等諸比丘僧,今日諸宿德上座,當教授諸比 丘尼!

  這時,佛知道大愛道和五百比丘尼已經(jīng)離開祇園,就對諸比丘說:「我年紀已經(jīng)老邁了。」「邁」,也是年老的意思。佛三十歲成道(亦有說三十五歲成道),然后到鹿野苑各地說法時應該是壯年,F(xiàn)在說「老邁」,從文字上看就是壯年已經(jīng)過去,進入老年的階段。年紀大了以后,身體、氣力不是那么強,就容易疲倦,所以「不復堪能為諸比丘尼說法」。

  關于佛為什么在大眾里宣布「我年已老邁,不復堪能為諸比丘尼說法」,《瑜伽師地論.攝事分》(大正三○.八二一中)說有兩個因緣:

  第一個因緣:「為令恃其少年,專行憍傲,住放逸者,自怖厭故!鼓贻p人驕慢心高,看見年老的人心里就想:「你們都應該退休了,該輪我的班了!沟,又「住放逸」,不肯努力地修學戒定慧。現(xiàn)在佛對大眾宣布「我年已老邁」,使令年輕人生恐怖心、厭離心:「哎呀!我不要驕傲啊!我不可放逸啊!我不能怕辛勞,要好好地用功修學圣道,才能擔當重任!」

  第二個理由:「為令于當來世,諸有苾芻其年衰老,無有勢力,遠離疑悔,勸請少年諸苾芻等,宣說正法。」比丘年紀大了,不能弘揚佛法了,怎么辦呢?你心里不要猶豫,應該敦請年少的比丘、比丘尼負起弘揚正法的責任,說法度生。有這兩個理由,故佛對大眾如是宣說:「我年已老邁,不復堪能為諸比丘尼說法!

  「汝等諸比丘僧」:即佛招呼諸位比丘令其注意。當然,佛在世時,比丘眾中有很多是大阿羅漢而非凡夫僧,和我們現(xiàn)在不同。「今日」:指當時說!钢T宿德上座」:「宿」指時間很久了;這些比丘證阿羅漢,成就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的圣德已經(jīng)很久了,叫「宿德」。「上座」:大眾僧中戒臘長、在前面坐的人!府斀淌谥T比丘尼」:應當發(fā)慈悲心教授這些比丘尼,令他們知道如何用功修行、如何由聞、思、修得無生法忍。

  丁二、眾僧受命次第往

  時諸比丘受世尊教,次第教授比丘尼,次至難陀。

  佛在大眾里這樣宣布以后,諸比丘就接受了佛的命令,排出次第去教授比丘尼,指導他們修學圣道!复沃岭y陀」:按照次第,到了佛的弟弟難陀,即孫陀羅難陀尊者。

  丙三、難陀應至而不往

  爾時,難陀次第應至而不欲教授。

  這時,按照僧執(zhí)事排的次第,應該輪到難陀比丘去為比丘尼說法,但是他心里不愿意去。

  丙四、尼至佛邊求教授

  爾時,摩訶波阇波提比丘尼與五百比丘尼,前后圍遶,詣世尊所,稽首禮足,乃至聞法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以現(xiàn)在的情形來推測這件事,比丘尼們應該知道已輪到難陀比丘為比丘尼教授,但難陀比丘不來,怎么辦呢?這時「摩訶波阇波提比丘尼與五百比丘尼,前后圍遶」,又到佛這里來,對佛「稽首禮足」,然后佛就為比丘尼說法!改酥谅劮g喜隨喜,作禮而去」:摩訶波阇波提比丘尼與五百比丘尼來至佛所,并沒有多說話,只是聽佛說法以后就走了。

  丙五、佛問阿難知事由

  爾時,世尊知摩訶波阇波提比丘尼去已,問尊者阿難:「誰應次至教授諸比丘尼?」

  這時,佛知道大愛道和五百比丘尼離開了祇園以后,「問尊者阿難」。佛不直接下命令,卻還和我們凡夫做事一樣,發(fā)言問阿難,那當然是明知故問了!刚l應次至教授諸比丘尼」:按照次第,應該輪到那一位比丘到王園去教授諸比丘尼呢?

  尊者阿難白佛言:「世尊!諸上座次第教授比丘尼,次至難陀,而難陀不欲教授!

  「尊者」:是結集經(jīng)者對阿難的尊稱。阿難對佛說:世尊!大眾僧里諸上座大比丘奉佛敕命,按照次第到王園教導比丘尼的,應該輪到難陀尊者,但他不愿意去教授。佛沒有問的時候,阿難尊者也不說;佛問了,阿難尊者就這樣如實地報告佛。

  丙六、佛示轉教授說法

  爾時,世尊告難陀言:「汝當教授諸比丘尼,為諸比丘尼說法。所以者何?我自教授比丘尼,汝亦應爾;我為比丘尼說法,汝亦應爾!

  這時佛告訴難陀:你應該去教授比丘尼,為這些比丘尼宣說佛法。什么原因呢?「我自教授比丘尼,汝亦應爾;我為比丘尼說法,汝亦應爾」。

  此中有二句:第一、佛慈悲地教授比丘尼,你是大阿羅漢,也應該這樣做。第二、我為比丘尼宣說佛法,你奉大眾僧的命令,也應該為比丘尼說法,不應違背大眾僧的命令,應隨順去教授比丘尼,故云「汝亦應爾」。

  丙七、難陀默然而受教

  爾時,難陀默然受教。

  佛在大眾里這樣說明后,難陀尊者「默然受教」:沒有說話,可是心里接受了佛的命令。

  乙二、如法發(fā)起(發(fā)起序)

  丙一、教者三學相資

  時,難陀夜過晨朝,著衣持缽,入舍衛(wèi)城乞食。食已,還精舍,舉衣缽,洗足已,入室坐禪。從禪覺,著僧伽梨,將一比丘,往詣王園。

  這時,到了第二天早晨,難陀尊者依律制早上著大衣、拿著缽,入舍衛(wèi)城去乞食。吃完飯后就回到只園,將衣和缽安放在一處。乞食時是赤足的,所以回來后要洗足。之后,回自己寮房坐禪。這應該是入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游觀勝義;從禪定出來后,才于外境有所覺知,故名「從禪覺」。然后又著「僧伽梨」:就是大衣!笇⒁槐惹,往詣王園」:帶一位比丘到王園去。

  丙二、學者恭敬人法

  諸比丘尼遙見尊者難陀來,疾敷床座,請令就座。尊者難陀坐已,諸比丘尼稽首敬禮,退坐一面。

  諸比丘尼遙遠地看見尊者難陀來了,就疾疾地布置一個大床座,請尊者就座。尊者就座后,諸比丘尼稽首敬禮,退坐一面。

  我在經(jīng)上看見一件事,就是周利盤陀伽比丘(譯為中國話叫路邊生),他很笨,修習佛法很久了,總是學到后頭忘了前頭,回到前頭又忘掉后頭,很久也不能明白什么。但后來他也得阿羅漢道了,故大眾僧亦將他排入教授比丘尼的次第中。輪到他時,他便到比丘尼那里去教授,比丘尼也為他敷座,可是床座敷的很高,這豈不明顯有戲弄之意?可見比丘尼里有對比丘恭敬的、也有不恭敬的。座位敷得很高,那怎么坐呢?周利盤陀伽比丘走到座位后,也沒說什么,用手一按,這個座就低了,然后才坐上去。那時,敷座的比丘尼有何感想?

  這位難陀比丘是佛的弟弟,也是阿羅漢,比丘尼對他是恭敬的,不見得有那樣的戲弄。幸而周利盤陀伽比丘得了圣道,用神通以手一按,座位就低了,可以坐上去,如果沒有神通那可怎么辦呢?不是很難堪嗎?所以,若是不修學圣道,沒有神通,想要弘揚佛法,很難!

  甲二、正宗分五

  乙一、應求解善受持

  丙一、難陀說法前關注

  尊者難陀語諸比丘尼:「諸姊妹!汝等當問,我今當為汝等說法。汝等解者,當說言解;若不解者,當說不解。于我所說義,若當解者,當善受持;若不解者,汝當更問,當為汝說!

  以下難陀尊者為諸比丘尼開始說法。「姊妹」:是尊者對諸比丘尼的稱呼。你們對于修學圣道的法門若有所不知,應該問我。我現(xiàn)在奉佛及大眾僧之令,為汝等宣說圣道。你們?nèi)裘髁、聽懂我說話的內(nèi)容,應該說「解」,「若不解者,當說不解」。

  「于我所說義,若當解者,當善受持」:前面說「法」,這里說「義」。能詮釋義理的文句名「法」,以下是文句所詮顯的「義」。有能、所之別,但能、所不能分離。尊者對比丘尼說:「我說的法義,你們心里若能通達了,應當善巧的如理作意、修學止觀,不是聽過就算了。假設不能明白,應當提出請問,我當為你們解說其義!勾硕问请y陀尊者說法之前,對諸比丘尼應求解及善受持的關注。

  丙二、尼等歡喜并領納

  諸比丘尼白尊者難陀言:「我等今日聞尊者教,令我等問,告我等言:『汝等若未解者,今悉當問;已解者當言解,未解者當言不解。于我所 說義,已解者當奉持;未解者,當復更問!晃业嚷劥,心大歡喜。未解義者,今日當問!

  諸比丘尼答言:「尊者今天來教導我們,告訴我們,若有不明白的,應該請問,已經(jīng)了解就說了解,不了解的就說不了解。對于所說的義理若已明白,就應該依教修行、修止觀;若未明白,應該再請問。」「持」:簡而言之就是執(zhí)持其心,合于法義。學習法義,攝持身口意,破除貪瞋癡及我、我所的執(zhí)著,開大智慧,是名「持」。前面是重述尊者難陀的教導,以下是諸比丘尼內(nèi)心的歡喜。我等聞此關注之語,心里生大歡喜;若不明白您所說的法義,會提出來請問。

  乙二、抉擇無我法要二

  丙一、抉擇說八

  丁一、六內(nèi)入處無我

  爾時,尊者難陀告諸比丘尼:「云何姊妹?于眼內(nèi)入處觀察,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尊者難陀!」

  以下尊者正式說法。這一段是觀察六內(nèi)入處無我的法門。

  「云何」:就是問要怎樣用功修行。初開始時,于我們的內(nèi)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作觀察。首先是眼根,相對于外邊境界的色,眼是「內(nèi)入處」。我們用眼去觀察外面的境界,內(nèi)心就會得到種種消息,故名「入」,F(xiàn)在是以眼內(nèi)入處為所緣境,無我觀的智慧在此所緣境上觀察、思惟。

  「于眼內(nèi)入處觀察」,有兩種情形:一、未成就奢摩他--沒能成就色界四禪,也沒能得欲界定、未到地定(也叫未至定或近分定),只是散亂心的境界。二、成就了奢摩他--未至定,甚至色界四禪以上。這兩種情形的思惟、觀察是不一樣的!俱舍論》說:要在奢摩他里修四念處,《瑜伽師地論》更明顯地說要在奢摩他中修無常觀、無我觀才能成就圣道。所以,一方面要修奢摩他的止,一方面也要有如理作意的觀察、思惟才行。

  「于眼內(nèi)入處觀察」:依眼內(nèi)入處為所緣境觀察無我。怎么樣觀察呢?「是我,異我,相在不?」這是觀察、思惟的內(nèi)容。即此眼根就「是我」?還是「異我」:離開了眼根,另外有一個我?「相在不」:另外有一個「我」在眼根里,或這個眼根在「我」的體性里?共三個問題。

  大乘佛法中,《金剛經(jīng)》闡揚修無我觀,《楞伽經(jīng)》也說無我觀,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雖然也說無我觀,但法空觀說得多。可見小乘的《阿含經(jīng)》及大乘修多羅的教義,一致地告訴我們要修無我觀。所以,若問我們應該怎么修行呢?此無我觀正是一個必要的修行方法!

  我們平時說話,習慣上也常會說到「我」,而遇見問題時,內(nèi)心的思惟亦總以「我」的損益為優(yōu)先考慮,來決定事情怎么做。雖然普遍有「我」的執(zhí)著,但對于什么是「我」?相貌如何?我們似乎不太清楚,也無法予以清晰的說明或解釋。而印度的思想家對于「我」,就有明顯具體的說明。略述如下:

  「我」有兩種:一、眼、耳、鼻、舌、身、意就是我。二、眼、耳、鼻、舌、身、意不是我,另外有一個我。如果離開了眼、耳、鼻、舌、身、意另外有一個我,是怎么情形呢?譬如我們這個身體,活五百歲、活一千歲,不論壽命多長,終究還是得老、病、死,無法自主;而這個「我」卻是常恒住、不變易,有主宰作用,這就是「我」的相貌。

  若說「我」在身體里面,則我小身大;或者身體在「我」的體內(nèi),則我大身小。這個有生滅變化、老病死的身體里,有一個不生滅變化、不老病死的「我」,或是這個老病死的身體在「我」的體性里面,這就叫作「相在」。

  現(xiàn)在釋迦牟尼佛的大智慧告訴我們:「沒有這個我!」佛教徒三學是具足的,其次第先修學戒,以后或學習定而慧,或學習慧而定。定是奢摩他的止,慧是專精思惟無我義。如果先學定,則是在定中修無我觀。初學時,定、慧有先后之異,成功之后是同時的。

  為什么要這樣呢?因為這個「我」是一切煩惱的根本!我們平常人做任何事情,都是站在「我」的立場決定。要保護「我」,用種種辦法使「我」得到利益;而對我無利益、有損害時,乃至傷害別人也沒有關系。所以,貪心從這里開始,瞋心也從這里開始,這就是愚癡境界。如果把「我」的執(zhí)著取消了,因「我」而生起的貪瞋癡種種煩惱也就不存在了,所以應該修無我觀。怎么修?就是:「于眼內(nèi)入處觀察,是我,異我,相在不?」這樣思惟!

  我們凡夫眾生誰也不用恥笑誰!若說:「你沒有修行,我有修行!」這實在就是我執(zhí),很明白地表示:「我是最第一的!你們都不如我!」嫉妒障礙其實也就是我執(zhí),如果沒有我執(zhí),還有嫉妒嗎?所以,很多的煩惱皆因我執(zhí)而起,F(xiàn)在本師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要修無我觀,若有多少相應,這個令人苦惱的嫉妒障礙就減輕了,慈悲心也容易建立起來,就能做一些利益他人的事情。如果不修無我觀,我執(zhí)生起時,你說你有大悲心,那是欺騙人的話。連一般小小事情都是我、我所的境界,都是在貪瞋癡上活動,更不必說做大事了。所以,我們想在佛法里成就真實的義利,非修無我觀不可!無我觀若成就,眼前所有的問題就通通解決了。

  「是我,異我,相在不」怎么修呢?初開始或先修奢摩他,寂靜住三十分鐘或者幾個鐘頭都好,然后在內(nèi)心里把這段文念幾遍,再思惟其義,這就是修毗缽舍那(觀)了。

  「耳、鼻、舌、身、意內(nèi)入處觀察,是我,異我,相在不?」

  在奢摩他中先以眼為所緣境修無我觀,之后再以「耳、鼻、舌、身、意」為所緣境。前五根都是地水火風清凈的四大組成的,意根則是微細的明了性。由耳內(nèi)入處乃至意內(nèi)入處,同樣作如是觀察:「是我,異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尊者難陀!所以者何?尊者難陀!我等已曾于此法如實知見,于六內(nèi)入處觀察無我,我等已曾作如是意解,六內(nèi)入處無我!

  諸比丘尼答言:您認為我們沒有在耳、鼻、舌、身、意內(nèi)入處修無我觀嗎?不是的!我們是這樣修行!昔日我們亦曾于內(nèi)入處「如實知見」(從此語看出,他們對佛的法語有信心,所以說「如實」,后代的佛教徒似乎不曾注意及此)!赣诹鶅(nèi)入處觀察無我」:我們靜坐時,以六內(nèi)入處為所緣境作觀察--即六內(nèi)入處不是我,離眼、耳、鼻、舌、身、意也沒有我,「即我」和「異我」都沒有。于奢摩他中如是「知」,于毘缽舍那中如是「見」--六內(nèi)入處無我。

  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很明顯的都有生滅變化。年輕人的眼睛和老年人的眼睛會一樣嗎?大約年過四十,眼睛就開始花了,需要戴眼鏡。它是無常的,所以有變化!六內(nèi)入處皆是剎那生滅的,是業(yè)感的果報,是因緣生、無常、無我的,最后就是老病死了。它不是常恒住、不變易的,所以不是我!

  我們肯定佛所說是對的!眼、耳、鼻、舌、身、意不是我,離開眼、耳、鼻、舌、身、意也沒有我,并非像外道所說,有常住不變、主宰性的我!肝业纫言魅缡且饨狻:不只現(xiàn)在,過去我們就已曾如是如理作意觀察「六內(nèi)入處無我」。

  從此文可以得知:佛在世時,出家人每日都做什么?他們早晨去乞食,之后回到寺院做什么?就是在修無我觀!當然,這是佛陀所開示的方法,而這些比丘、比丘尼們能依教奉行,這樣去觀察、思惟,結果他們得阿羅漢道了。而我們今日的出家人,誰得圣道了?誰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了?又有誰得無生法忍了?若不奉持得圣道的法門,如何成就圣道?

  中國南北朝時代的人,有可能得圣道!何以故?因為他們學習《楞伽經(jīng)》、《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金剛經(jīng)》等經(jīng)論,他們能如是修止修觀,有可能會得圣道。如佛世時的比丘、比丘尼,能夠聽信佛的教導,如是止、如是觀,所以能得圣道。

  我在臺灣主持禪七小參時,一位比丘尼說:「法師提倡修止觀,我也修止、也修觀!刮覇:「你如何修止修觀?」他說他靜坐時沒有雜念,心里寂靜住。我說:「這樣只是止,你修觀了嗎?」他說:「我心里常是明明了了的!伸手去挾菜,心里明明了了;把菜放在嘴里,心里也沒有其它雜念,這不就是觀嗎?」我說:「這不是觀,還是止!」寂靜住時也有明了性,心不散亂、不昏沉,明靜而住即是止義。譬如睡眠時不做夢、沒有妄想,心里雖是寂靜住,但沒有明了性,什么也不知道,所以不算是止;而不睡眠時有明了性,但有妄想,也不能說是止。一定要心里寂靜住、沒有雜念,同時還有明了性,這樣才是止,不要以為心里明了就是觀!

  怎么樣才是觀呢?不論修無常觀、苦觀、無我觀、空觀,或者修大乘的唯識觀、自性空觀,都是有一套理論的,和止不同。如是觀和妄想有何不同?妄想是雜染的,如貪、瞋、癡、慢、疑、我、我所的妄想;而現(xiàn)在所說的觀是清凈的智慧,和妄想不同,是名為觀。

  禪宗初祖達摩禪師主張學習《楞伽經(jīng)》、修無我觀、修法空觀。原來達摩禪師是唯識學者,因為《楞伽經(jīng)》的法空觀有唯識義。后代禪宗大德如何忘掉了祖師禪法?「佛在世時,為何那么多人成就圣道?而今天誰得圣道呢?」這個問題,在此應能得到解答了!

  尊者難陀告諸比丘尼:「善哉!善哉!姊妹!應如是解,六內(nèi)入處觀察無我!

  這是尊者難陀贊嘆諸比丘尼曾經(jīng)如是意解,觀察六內(nèi)入處無我,曾經(jīng)學習和修行無我的止觀!干圃铡:你們這樣意解觀察太好了!「姊妹!應如是解」:出了家,在佛法里應該有這樣的思想,應該學習這樣的止觀。什么止觀呢?就是「六內(nèi)入處觀察無我」,應該這樣學習。

  若能把這段文句完全背下來,靜坐時用以修觀最好;不然,能將大意記住后如是修無我觀,再加上修奢摩他也很好。先如理作意思惟觀察,之后再修奢摩他寂靜住:可以修數(shù)息觀,或是觀臍輪,注意腹部的起、落,這樣心就會漸漸寂靜住。一定要有所緣境,若沒有所緣境,心就散亂了,止修不來、觀也修不來;蛘呦刃抻^、后修止,心里安住在所緣境不動,這樣修止一會兒,再修觀:思惟六內(nèi)入處沒有我,沒有我也就沒有我所。久了,就能自知煩惱輕了多少,不論別人罵你、還是贊嘆你,無我觀能在心里現(xiàn)起:「你贊嘆我,沒有我嘛!贊嘆誰呢?」「你毀辱、輕視我,心里也不在乎,因為沒有我嘛!你毀辱誰呢?」煩惱逐漸輕微,也不嫉妒障礙了,這時你會感到歡喜:「我沒有白辛苦,我現(xiàn)在修無我觀有成效、有成績了!」

  現(xiàn)今很多的大德都提倡念阿彌陀佛,而我提倡修止觀。有人可能會疑惑:「我應該念佛好呢?還是修無我觀好呢?」我同意念阿彌陀佛很好,往生阿彌陀佛國更好!但這樣說,是不是表示不需要修無我觀,也不必學習經(jīng)論,只念阿彌陀佛就好了?「念佛很容易嘛,也不費眼力;學習經(jīng)論不但費眼力還勞心力,自己看不懂還要聽人講,多麻煩!一句阿彌陀佛,眾事皆辦,多好!」

  我的想法是:我贊成念佛。但修無我觀有不同的作用,能逐漸地減少煩惱,減少嫉妒障礙,心情平靜,大眾和合,佛法也容易興盛。若不修無我觀,貪瞋癡的煩惱能調(diào)伏否?煩惱若不能調(diào)伏,臨命終時心能不顛倒嗎?若生存時就常修奢摩他令心不散亂,在奢摩他中修無我觀令心不顛倒,時時如是訓練,若此生尚不能成就圣道,至少臨命終時也應是心不散亂、不顛倒。如是復能信愿念阿彌陀佛,則往生阿彌陀佛國應有百分之百的把握。這是兩全其美的最好辦法!

  丁二、六外入處無我

  「諸比丘尼!色外入處,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尊者難陀!」

  這是第二段,觀察、思惟六外入處也是沒有我的!干馊胩帯:就是相對于內(nèi)入處,說外邊的色、聲、香、味、觸、法是外入處;外面的境界通過眼、耳、鼻、舌、身、意入到六識,故名「外入處」!甘俏,異我,相在不?」六外入處,第一就是「色」:青、黃、赤、白的色,它是不是我?它是異我?是相在不?諸比丘尼回答:不是!它不是我,也不是異我,也不是相在。

  「聲、香、味、觸、法外入處,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尊者難陀!所以者何?尊者難陀!我已曾于六外入處如實觀察無我;我常作此意解,六外入處如實無我。」

  再觀察聲、香、味、觸、法:「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是的!它不是我,也不是異我,也不是相在。怎么知道它是無我的呢?諸比丘尼說,自己曾于六個不同的外入處,如實地觀察無我的相貌,也就是在奢摩他里,很認真地思惟六外入處是沒有我的。這不只是靜坐時作如是觀,就是不盤腿坐,也是作這樣的觀察:六外入處如實是沒有我相的。

  尊者難陀贊諸比丘尼:「善哉!善哉!汝于此義應如是觀,六外入處無我!

  尊者難陀贊諸比丘尼說:善哉!善哉!你們對于六外入處的無我,不只是聽一聽就算了,應該在心里這樣思惟、觀察!

  丁三、六識身無我

  「若緣眼、色,生眼識,彼眼識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尊者難陀!」

  第三段,觀察六識身也是無我。修無我觀的次第,應先觀察六內(nèi)入處,然后觀察六外入處,現(xiàn)在再觀察六識身也是無我的。執(zhí)著識是我的人,應該是多一點。所以觀內(nèi)入、外入之后,應該再觀察六識。先從眼識開始觀察。「若緣眼、色,生眼識」:能緣的是眼,所緣的是色;眼緣色時「生眼識」,眼識的了別性就現(xiàn)起來。眼識的生起,先要有作意,然后眼識才現(xiàn)起。

  「彼眼識是我,異我,相在不」:眼識發(fā)生作用的時間很短,只是一剎那而已;眼識剎那間滅去,意識開始分別,就是第二剎那了。所以眼識的作用很明顯是無常的、不是常恒住,不應該執(zhí)著它是我。

  「耳、鼻、舌、身、意、法緣,生意識,彼意識是我,異我,相在不?」

  其次觀察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當然也是一剎那的境界。若是第六意識的分別需要繼續(xù)地緣現(xiàn)前的五塵,則前五識就不只是一剎那,可能會經(jīng)過二剎那、三剎那、多剎那還繼續(xù)活動;但第六意識如果專注地思惟法塵時,則前五識在一剎那間滅后,就不再現(xiàn)起了。

  現(xiàn)在觀察第六意識,乃意根以法為所緣,然后生起的!阜ā沟姆秶浅V,包括色、聲、香、味、觸,眼、耳、鼻、舌、身、意,過去、未來、現(xiàn)在等一切法。雖然第六意識在日常生活里的作用非常大,但它不是常恒住不變異。例如睡眠無夢時,它也跟著休息不活動,所以它也是無常的,不應執(zhí)著此中有「我」。

  答言:「不也,尊者難陀!所以者何?我已曾于此六識身如實觀察無我;我亦常作是意解,六識身如實無我!

  諸比丘尼回答:不是的!它不是我,也不是異我或相在的。理由是什么?因為不是今天尊者問,我們才知道這樣思惟、觀察,很久以來我們就已經(jīng)相信佛的法語,作如是的思惟、觀察。我們以前曾經(jīng)這樣的學習止觀,亦常作這樣的思惟、觀察,行、住、坐、臥都曾經(jīng)如是思惟:「六識身如實無我」,此中無有我的體性。

  尊者難陀告諸比丘尼:「善哉!善哉!姊妹!汝于此義應如是觀察,六識身如實無我!

  從前后文看,不是聽佛說法一下子就得阿羅漢,需要長時期的聽佛說法、聽諸比丘說法,再經(jīng)過長時期作如是觀,而后才能逐漸逐漸地轉凡成圣?吹竭@里,我們應該感覺到歡喜!因為我們是鈍根人,不可能一下子就轉凡成圣,也應該須要長時期的學習、觀察,長時期的修止觀后,逐漸逐漸地開發(fā)智慧,而后才能深入第一義諦,不是一下子就成功的。這樣子的學習方式適合我們的根性。

  現(xiàn)今的漢傳佛教徒很少有人學習《阿含經(jīng)》,修無我觀者更少。出家人應該學習《阿含經(jīng)》修無我觀,有人這樣提倡嗎?只有近代的印順長老是贊嘆學習《阿含經(jīng)》的!若不認為「我執(zhí)」是有過失的,對難陀尊者反復贊嘆修無我觀這件事,我們有什么想法?若不學習經(jīng)論,就無法真實地同意修無我觀的重要!只有深入地學習經(jīng)論,才能認識到我執(zhí)是生死的根本,我執(zhí)在日常生活的舉心動念中,時時作障礙。能達到這樣的認識,你自然會忍可這件事:「應該修無我觀!」

  歡喜學習《大智度論》、《中觀論》、《瑜伽師地論》、《攝大乘論》的人,才有可能契合如是思想:「喔!修無我觀是對的!」但是也未必真實修無我觀。在中國的漢傳佛教里,很多人愿意讀誦《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此經(jīng)是贊嘆無我義的;但愿意受持《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 》,就代表歡喜學習無我義嗎?不然!一般人都歡喜有「我」的存在,而害怕「無我」!但為什么歡喜《金剛經(jīng)》呢?原來經(jīng)上說受持讀誦有無邊功德,貪求彼功德故才愿意受持讀誦,卻未能明白,經(jīng)中所說受持讀誦的真實義,不只是讀誦其文而已,必須修習無我觀才能有大功德。

  我們應反省,對經(jīng)義的學習程度如何?若云如是學習無我方是受持此經(jīng),你會不會因為此經(jīng)不順我執(zhí)而停止受持呢?若不受持則不能得爾所功德,你心能安忍嗎?若欲成就廣大功德,應修習無我觀!

  丁四、六觸身無我

  「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生觸,彼觸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尊者難陀!」

  第四段是觀察六觸身無我。「緣眼、色,生眼識」:眼根如何緣色呢?其實眼是物質,它不能緣色,但是因為有阿賴耶識、末那識,和第六意識的主動,眼就會向色那里去注意了,所以眼識就現(xiàn)起了!溉潞秃仙|」:眼根、色塵和眼識,這三事和合時就會有觸--彼此接觸的感覺。這是一個心所法。

  「耳、鼻、舌、身、意、法緣,生意識,三事和合生觸,彼觸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尊者難陀!」

  前面這兩段合起來,六觸身都具足觀察了。

  「所以者何?我已曾于此六觸觀察如實無我;我亦常如是意解,六觸如實無我。」

  諸比丘尼又詳細地說明:我已曾于此六觸觀察如實是無我的;我亦常如是如理作意,得到如是的理解:「六觸如實無我」。這和前面的義無差別。

  尊者難陀告諸比丘尼:「善哉!善哉!當如實觀察,于六觸身如實無我!

  和前面的意思一樣。尊者難陀贊諸比丘尼:能如是修止,又能在奢摩他里修如是觀,善哉!善哉!

  丁五、六受身無我

  「緣眼、色,生眼觸(識),三事和合觸,觸緣受,彼觸緣受是我,異我,相在不?」

  第五段觀察六受身無我。此段文根據(jù)《雜阿含經(jīng)論會編》的校正,應是「緣眼、色,生眼識」,而非「生眼觸」。

  「三事和合觸」:眼根、色塵和眼識和合,觸的心所法才現(xiàn)起。「觸緣受」:這三事和合生觸,就生起感覺,下一剎那就有受,或者是苦受、樂受,或不苦不樂受?梢娙潞秃嫌|的剎那,還沒有感覺到苦樂,在產(chǎn)生此覺受前的一剎那纔是觸,觸和受是不同的。「彼觸緣受是我,異我,相在不」:執(zhí)著有「我」的人,認為受者是我--能感覺苦、感覺樂、或不苦不樂的這個感覺者就是我。此處則說:「你觀察這個受是我嗎?是異我?是相在不?」

  答言:「不也,尊者難陀!」

  諸比丘尼答言:不是!我們不認為那個受是我。

  「耳、鼻、舌、身、意、法緣,生意識,三事和合觸,觸緣受,彼受是我,異我,相在不?」

  加起來,六受都說到了。

  答言:「不也,尊者難陀!所以者何?我等曾于此六受身如實觀察無我;我亦常作此意解,六受身如實無我!

  諸比丘尼回答:我等曾于此六受身皆如實地觀察它沒有我。因為不論苦受、樂受還是不苦不樂受,都是無常變化的,所以常恒住、不變易的「我」的相貌就不具足。它也不具有主宰作用,因為「我」歡喜樂受,但是「我」不能使所歡喜的樂受不被破壞,作不得主,所以「如實觀察無我」。

  尊者難陀告諸比丘尼:「善哉!善哉!汝于此義應如是觀察,此六受身如實無我!

  尊者難陀又贊嘆諸比丘尼。前面這么多類的觀察無我義,我們?nèi)羰窃敢、歡喜作如是觀,就可以在靜坐時依文如是思惟。其中要注意的是:先要觀察什么是「我」?「我」的相貌如何?然后再觀察內(nèi)六入、外六入和六識、六觸、六受中有沒有這樣的我?這樣觀察的結果:它們都是沒有我的!我的體相不可得!譬如:我知道我父親的相貌,也知道我母親的相貌,我就看看這個屋子里這么多人,誰是我父親、誰是我母親?都不是!那就知道我父母親不在這個屋子里。修無我觀,亦復如是!這樣思惟、觀察久了,漸漸地就能忍可一切法都是無我的--「于一切法無我得成于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只要你不是馬馬虎虎的人,應該就能達到這個程度。

  丁六、六想身無我

  「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生觸,觸緣想,彼想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尊者難陀!」「耳、鼻、舌、身、意、法緣,生意識,三事和合生觸,觸緣想,彼想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尊者難陀!所以者何?我曾于此六想身如實觀察無我;我亦常作此意解,六想身如實無我!

  第六段觀察六想身無我。前文是「觸緣受」,現(xiàn)在說「觸緣想」;想和受是不同的!甘堋:領納義。于接觸外境時感覺苦、感覺樂、或不苦不樂,是名為「受」。「想」:取相義。在內(nèi)心深入地認識彼所緣境的相貌,并安立種種名言,是名為「想」。想的變化性很大,無常義很明顯的會顯示出來;它既是無我,也沒有主宰性,故內(nèi)心的思想不是「我」。

  尊者難陀告諸比丘尼:「善哉!善哉!比丘尼!汝于此義應如是觀察,此六想身如實無我!

  應該這樣地觀察:六想身如實皆是無我的。

  丁七、六思身無我

  「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緣思,彼思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尊者難陀!」「耳、鼻、舌、身、意、法緣,生意識,三事和合觸,觸緣思,彼思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尊者難陀!所以者何?我曾于此六思身如實觀察無我;我常作此意解,此六思身如實無我!

  第七段觀察六思身無我!杆肌,就是內(nèi)心有了決定,采取行動去做這件事,而這個決定的「思」也是無我的。

  尊者難陀告諸比丘尼:「善哉!善哉!比丘尼!汝于此義應如是觀察,此六思身如實無我!

  于受、想、思這三種內(nèi)心的變化,都是這樣地去觀察:它們不是常恒住、不變易的,也沒有主宰性,所以它們皆是無我的。

  丁八、六愛身無我

  「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緣愛,彼愛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尊者難陀!」「耳、鼻、舌、身、意、法緣,生意識,三事和合觸,觸緣愛,彼愛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尊者難陀!所以者何?我曾于此六愛身如實觀察無我;我常作此意解,此六愛身如實無我。」

  此段觀六愛身無我!妇壯、色,生眼識」,也是「三事和合觸」!赣|緣愛」:以觸為緣而有愛的心理生起;愛是緣起的、是無常的,不具足常恒住、不變易、有主宰性的特性,所以它也不是我。

  尊者難陀告諸比丘尼:「汝于此義應如是觀察,此六愛身如實無我!

  尊者再次勸勉諸尼眾,應如是修止觀。

  丙二、喻合法三

  丁一、明依燈喻二(油炷燈明器無常顯無我義)

  戊一、喻顯二

  己一、無常義

  「姊妹!譬因膏油、因炷,燈明得然。彼油無常,炷亦無常,火亦無常,器亦無常!

  前文已闡明無我觀的勝義,以下用譬喻顯示其義。什么譬喻呢?就是油炷燈明無常喻。油是無常性,炷、燈明、器也是無常,舉這個譬喻使令我們?nèi)菀酌靼字T法無我義。希望歡喜作如是止觀的人,最好能夠把此譬喻背下來,在修止觀時思惟其義。

  「譬因膏油、因炷,燈明得然」:過去時代沒有電燈,都是用膏油。膏就是油;膏是凝結的,油則是流質的。炷是燈芯;有油又有炷,用火點著了,燈就可以燃燒而現(xiàn)出光明。光明是因緣所生法,油、炷、器則是因緣,有如是因緣,現(xiàn)起所生法的光明。

  下面說無常義!副擞蜔o常,炷亦無常,火亦無常,器亦無!:我們再進一步觀察,油不是常恒住、不變易的,它是無常、會變化的。長時的點這個燈,油就逐漸減少,所以油是無常。燈芯亦如是:火在燃燒,它也就逐漸減少,乃至于無,故「炷亦無!。燈點著后就有火苗,這也是無常的。怎么說呢?乍看之下它好像一直地放光,但若仔細加以觀察,就會發(fā)覺光其實是剎那剎那生滅的,并非不生滅的常光。雖然現(xiàn)在不用油燈而用電燈,但電燈所放出的光明也是剎那剎那生滅的,并不是一直地恒常光明,故「火亦無!。

  「器亦無常」:膏油和炷之外,還要有器皿盛載油。器皿也是眾緣和合而成的有為法,不是常恒住、不變易、有主宰的物體,它也是剎那生滅的。

  己二、無我涅槃

  「若有作是言:『無油、無炷、無火、無器,而所依起燈光,常恒住、不變易!蛔魇钦f者為等說不?」

  前面說無常義,以下說無我義。若有人這樣表達意見:「無油、無炷、無火、無器,而所依起燈光,常恒住、不變易,作是說者為等說不?」這樣的言說表示的道理,和事實相等嗎?

  沒有油、炷、火、器就沒有光,因為沒有因緣就沒有所生法。若云沒有因緣而有所生法,此所生法是常恒住、不變易的,這說法有道理嗎?所生法離開因緣無法獨存,故是無自性的!

  答言:「不也,尊者難陀!所以者何?緣油、炷、器然燈,彼油、炷、器悉無常;若無油、無炷、無器,所依燈光亦復隨滅、息沒、清涼、真實!

  「緣油、炷、器然燈」:因為有油、有炷、有器才能形成燈,燈點著了才能放出光明!副擞、炷、器悉無常;若無油、無炷、無器,所依燈光亦復隨滅、息沒」:燈火滅即名「隨滅」,其火所發(fā)光明亦滅名「息沒」。所依的因緣滅了,能依的所生法,即不復存在。完全息滅了,就沒有彼事了,沒有彼事即是「清涼、真實」的境界。若火、若光有自性即不應滅,由滅故知無自性,亦應知未滅時亦無自性,是則即有即空、即空即有,遠離一切戲論。

  「清涼、真實」是修學佛法、修無我觀成功以后的境界。而不修無我觀、或無我觀未成就前,煩惱一直地活動,皆是熱惱境界。若無我觀的圣道成功了,沒有煩惱后即是清涼,彼境界不可破壞,故是真實不虛的。此即是我們佛教徒修習圣道,所要圓滿的涅槃境界。

  這個譬喻是很有深義的:所生法是靠因緣有的,沒有因緣就沒有所生法。這和《大般若經(jīng)》及《中觀論》的無自性義相合,與《解深密經(jīng)》、《瑜伽師地論》的生無自性義也是相合的。我們?nèi)裟茏魅缡怯^,不但可以破我執(zhí),亦可破法執(zhí),直入第一義諦。故天臺智者大師說:阿含經(jīng)大小共學。

  此譬喻「若無油、無炷、無器,所依燈光亦復隨滅、息沒」,這是事實。燈光依于油、炷、器而現(xiàn)起,燈光本身沒有自性,即是無我。但若是油、炷、器都在,燈正在放光的時候,我們能覺悟到這個燈光是沒有自性的嗎?我們凡夫多數(shù)還是不覺悟!

  戊二、合法二

  己一、觀無常無我

  「如是姊妹!此六內(nèi)入處無常。若有說言:『此六內(nèi)入處因緣生喜樂,常恒住、不變易、安隱!皇菫榈日f不?」

  下邊以譬喻來合法,令我們覺悟我不可得、我所也不可得。不論靜坐或是經(jīng)行時,都應該如是作觀。初開始可能是生疏的,但若常常作如是止觀,熟能生巧,就會開大智慧,明白無我義,能夠得圣道。

  「如是」指前面的譬喻。如何將此譬喻運用在法上修無我觀呢?「此六內(nèi)入處無常」:我們這個生命體的眼、耳、鼻、舌、身、意不是常恒住、不變易、有主宰性的,它剎那剎那的變壞,最后老病死結束了,故說它無常。假設有人和佛法的思想不同,這樣說:「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遇見如意的境界,心里就會有喜樂。這個喜樂是長時期的存在,不會變化的,即使遇見破壞的因緣也不能破壞它,我心里長期地感覺到安隱、喜樂!」這樣的說法與事實相等嗎?

  己二、證涅槃寂靜

  答言:「不也,尊者難陀!所以者何?我等曾如實觀察:彼彼法緣,生彼彼法;彼彼緣法滅,彼彼生法亦復隨滅、息沒、清涼、真實!

  此處經(jīng)文雖然只舉出六內(nèi)入處無常,所生喜樂亦無常,但應該也包括前面的六外入處、六識身、六觸身,乃至六愛身等。所以,「我等曾如實觀察」者,就是經(jīng)行或靜坐時,在奢摩他里曾經(jīng)如是深入地觀察、思惟:各式各樣的因緣,會生出各式各樣的所生法,因緣不同,所生法也會不一樣的。因緣如果被破壞,所生的一切法也隨之而滅。就像燈光的道理一樣,它不可能一直繼續(xù)存在。能生苦惱的因緣,若被戒定慧的圣道對治而消滅,所生的苦惱境界亦隨之息滅,這時候就會感覺到清涼、自在,即涅槃的真實境界。

  尊者難陀告諸比丘尼:「善哉!善哉!比丘尼!汝于此義應如是觀察:彼彼法緣,生彼彼法;彼彼法緣滅,彼彼生法亦復隨滅、息沒、寂靜、清涼、真實。」

  尊者難陀贊嘆諸比丘尼:你們能這樣地修止觀太好了!太好了!前文說修無我觀必須觀察「是我,異我,相在不?」而此處雖然沒有明顯提到無我這句話,但義已顯示。

  「彼彼法緣,生彼彼法;彼彼法緣滅,彼彼生法亦復隨滅」:一切法是由因緣和合而生起的;因緣滅,所生法也跟著滅了。這表示所生法沒有自己的體性,不能自主,一切由因緣決定,不能說:「你滅了,我不滅!」這是不可能的。所以因緣滅了,所生法決定「亦復隨滅、息沒、寂靜、清涼、真實」。一切法都是緣起的,是無常、無自性的,與常恒住、有自性、不變易的「我」的相貌不符合,也就表示沒有我可得。六內(nèi)入處、六外入處,乃至六愛身等都沒有我可得,觀這一切事皆是自性空的,在何處執(zhí)著我、我所呢?

  如果長時期地依這個譬喻去思惟、觀察佛法中的勝義,心里漸漸沒有貪瞋癡的活動,沒有嫉妒障礙的現(xiàn)行,人與人之間會和合無諍、安樂自在,這是非常吉祥的境界,所以說「善哉善哉」。

  什么叫作佛法?就是文字的經(jīng)律論。經(jīng)律論上告訴我們應該這樣修行,也就是這樣的修止觀。難陀尊者是大阿羅漢,且有大神通智慧,他說「汝于此義應如是觀察」,這句話不只是對當時的比丘尼說,今天的比丘、比丘尼也應該包括在內(nèi)。

  丁二、影依樹喻三(依根莖枝葉無常顯我法空義)

  戊一、喻顯無常無我義

  「諸姊妹!譬如大樹根、莖、枝、葉,根亦無常,莖、枝、葉皆悉無常。若有說言:『無彼樹根、莖、枝、葉,唯有其影,常恒住、不變易、安隱』者,為等說不?」

  這是第二個譬喻!复髽洹故怯筛、莖、枝、葉等所組成,它的根、莖、枝、葉是無常、有變壞性的。若有人這樣講:「雖然大樹的根、莖、枝、葉無常變壞而沒有了,但那棵樹的影子還繼續(xù)存在,常恒住、不變易、安隱!惯@個說法對不對?

  答言:「不也,尊者難陀!所以者何?如彼大樹根、莖、枝、葉,彼根亦無常,莖、枝、葉亦復無常。無根、無莖、無枝、無葉,所依樹影,一切悉無。」

  諸尼答言:「不是的!為什么呢?那棵大樹的根、莖、枝、葉皆已無常敗壞,而無根、無莖、無枝、無葉故,所依的樹影也應該都沒有了才對。」這個譬喻除顯示我不可得(我空義)外,更有一切法自性空(法空)的深義。

  戊二、引教證成法空義四

  己一、中觀論

  如《中觀論》上說:「一切因緣生法無自性!」譬如大樹未破壞時,榮茂地生長在那里,陽光照過來就出現(xiàn)樹的影子。樹和陽光是因緣,樹影就是所生法;樹沒有了,影子也就不存在,這表示所生法沒有它自己的體性,是名為自性空。若說樹影有自己的體性,是名自性有,則應繼續(xù)存在,但這不符合事實!

  若在所譬喻的法上而言,因緣所生法是沒有自性的,沒有因緣就不能生起,所以是無自性。如《中觀論》云:「因緣所生法(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缚铡,即是無自性義。沒有因緣還有這件事,那叫有自性,這是違背事實的、是錯誤的見解。但是,不修毘缽舍那觀的人,可能見一切事都執(zhí)為真實,不知它是無自性的,F(xiàn)在佛菩薩出現(xiàn)世間,乃至尊者難陀說這一段佛法,都同樣表示:一切因緣生法是沒有自性的。而我們學習佛法以后,應該如是觀察諸法的性空無所有,沒有自己的體性。能這樣深入學習,即是修習止觀,就能改變我們原來認為諸法有自性的執(zhí)著--如執(zhí)色是我,乃至執(zhí)識是我;現(xiàn)在觀色乃至識皆是因緣有、無自性,故皆是無我也。

  己二、攝大乘論

  《攝大乘論》中云:「于無義唯有識中,似義顯現(xiàn)!挂馑际撬壘硾]有實事,但有能緣識。何謂「無實事」?顯現(xiàn)為境的只是影像,但與實事相似。譬如坐禪時,監(jiān)香法師拿著香板走過來,你眼睛雖閉著,但感覺有人走過來,可能睜開眼睛看:「哦!監(jiān)香法師拿著香板向我走來!」之后雖又閉上眼睛,可是心眼開始發(fā)生作用,事實上監(jiān)香法師已經(jīng)走到十步以外去了,但是你心里還是認為他的形相在面前。

  這表示什么?表示內(nèi)心所顯現(xiàn)的只是相似的影像,不是其人的本身。彼影像是無自性、是空的,只是內(nèi)心的想象而已。但你認為那是監(jiān)香法師的本身,不是自性空的影像,是名「執(zhí)著」之義也。應知我們所見聞的一切亦復如此,都是似義顯現(xiàn)、非真實性,但我們卻執(zhí)著是有真實自性的,這也就是遍計所執(zhí)相。

  此義應再加以探討。那位監(jiān)香法師的體相是他的業(yè)力所變現(xiàn)的。他已經(jīng)走過去了,但是我們閉上眼睛想的時候,他還在這里。這個身相怎么有的?是你內(nèi)心變現(xiàn)的。這個內(nèi)心所變現(xiàn)的相,和他本身業(yè)力所變現(xiàn)的體相非是同一。我們平時彼此見面時,我看見你、你看見我,好像真的看見對方,實在來說,我們看見的影像,是似義顯現(xiàn)而沒有體性,只是內(nèi)心的分別而已。心若不想,影像即無。

  如前譬喻中,樹影乃因日光照于根、莖、枝、葉而現(xiàn)出的,若錯認根、莖、枝、葉無常敗壞后影還存在,不合道理。這正如同監(jiān)香法師已經(jīng)走過去了,但我們?nèi)詫?nèi)心那個監(jiān)香法師的影像作種種分別,或生瞋心、慢心等。內(nèi)心執(zhí)著的影像完全是沒有體性的,我們卻認為是真實,這是錯誤的!

  上述之用意,就是把業(yè)因緣所生法,和凡夫因內(nèi)心的執(zhí)著所變現(xiàn)的影像分開。本來只有一法,我們又變出來一個。業(yè)因緣所生法雖然是有,也是自性空、如幻有,但內(nèi)心所執(zhí)著的這一個,則完全是自性空的。我們?nèi)舨环珠_觀察,看見一個人時,好像真是看見了,其實不是!所見的只是自己內(nèi)心變現(xiàn)的影像,是空無所有、無體相的,不是那個人本身的體相,而我們就在這上面生出執(zhí)著,引生各式各樣的煩惱,這是不對的!

  「若有說言:『無彼樹根、莖、枝、葉,唯有其影,常恒住、不變易、安隱』者,為等說不」,這句話就表示凡夫都是這樣子,不知道所分別的境界是畢竟空的。

  己三、十二門論

  《十二門論》頌云:「眾緣所生法,是即無自性;若無自性者,云何有是法?」譬如樹影沒有自己的體性,不能離開根、莖、枝、葉而能獨存,所以樹沒有了,影也沒有了,本身空無自性,故云「眾緣所生法,是即無自性」!溉魺o自性者,云何有是法」:若它沒有自己的體性,那就是沒有這件事,空無所有。靜坐時亦應這樣觀察:你看見的監(jiān)香法師,是「眾緣所生法,是即無自性;若無自性者,云何有是法?」思惟純熟了,就破除自己的執(zhí)著,知道是畢竟空寂的。

  但《十二門論》和《攝大乘論》所引的說法,其中有一點差別!稊z大乘論》認為:你看見的一切人是你內(nèi)心所變的影像,這個影像沒有體性、空無所有,是遍計執(zhí)的空。而那個人本身的眼、耳、鼻、舌、身、意,則是他的業(yè)因緣所生法,是依他起的如幻有。

  依《十二門論》和《中觀論》思想而言,一切法是因緣和合而成的,所生法離開了因緣就沒有自己的體性,故名無自性空。本經(jīng)云:「若有說言:無彼樹根、莖、枝、葉,唯有其影,常恒住、不變易、安隱者,為等說不?」無自性的樹影是畢竟空寂、無有少法可得,執(zhí)著此影有自性是不對的;但無自性的樹影是因緣所生法,不能否認它的存在。

  譬如,觀察監(jiān)香法師的眼、耳、鼻、舌、身、意是因緣所生法,無自性可得;自性的眼、耳、鼻、舌、身、意既不可得,即是畢竟空寂。在畢竟空寂中,眼不可得,耳、鼻、舌、身、意不可得,這和《心經(jīng)》所說的道理一致。常常這樣觀察,人我執(zhí)著沒有了,就能斷除煩惱,到達第一義諦。常能這樣觀察、思惟,即名為毘缽舍那,能得不可思議功德。

  己四、大日經(jīng)

  今日漢傳佛教中有顯、有密,密宗流行得很興盛,但學習經(jīng)論教義的顯教似乎不是那么興盛。曾經(jīng)與一位密宗的大德見面時,他告訴我,密宗只有兩部經(jīng)是佛說的,其中一部就是《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jīng)》(亦名《大日經(jīng)》),其余都不是佛說。而顯教的《金剛經(jīng)》、《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大般若經(jīng)》、《法華經(jīng)》、《維摩詰所說經(jīng)》、《華嚴經(jīng)》等,通通都是佛說的。但我們將之放在藏經(jīng)樓上,不大歡喜學習,反而歡喜非佛說的,原因何在?

  我在《大日經(jīng)》中讀到四句話:「于諸法本寂,常無自性中,安住如須彌,是名為見諦!惯@就是般若波羅蜜!「于諸法本寂,常無自性中」:一切因緣生法都沒有自性,此和剛才所引《十二門論》偈的意思一樣!赴沧∪珥殢,是名為見諦」:四面八方來的風吹須彌山,須彌山無有動搖。而我們?nèi)裟艹3_@樣觀察、思惟,將能獲得畢竟空的智慧,安住在一切法無自性的第一義諦真如中,像須彌山那樣的安住不動,就是得圣道了。

  綜上所述,密宗《大日經(jīng)》所說,和《大般若經(jīng)》、《中觀論》、《金剛經(jīng)》說的道理是一樣的!阜菜邢,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于諸法本寂,常無自性中,安住如須彌,是名為見諦」,其義味有差別乎?并非顯教義理勝過密教,也不是密宗義理勝過顯教,兩者是一樣的!但為什么我們不歡喜學顯,而愿意學密,此中應是另有原因。

  引這段文的本意,是勸勉大家應該如是學習!笩o彼樹根、莖、枝、葉,唯有其影,常恒住、不變易、安隱者,為等說不?」常常讀此譬喻,常如是思惟,你就能夠「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戊三、合法二

  己一、觀無常無我

  「諸姊妹!若緣外六入處無常,若言:『外六入處因緣生喜樂,常恒住、不變易、安隱』者,此為等說不?」

  前面的譬喻指六內(nèi)入處,此處則說外六入處無常。當然,此說法也是無自性義!

  己二、證涅槃寂靜

  答言:「不也,尊者難陀!所以者何?我曾于此義如實觀察:彼彼法緣,生彼彼法;彼彼法緣滅,彼彼生法亦復隨滅、息沒、寂靜、清涼、真實!

  此義如前。

  尊者難陀告諸比丘尼:「善哉!善哉!姊妹!汝于此義當如實觀察:彼彼法緣,生彼彼法;彼彼法緣滅,彼彼生法亦復隨滅、息沒、寂滅、清涼、真實。」

  前面的「寂靜」和此處的「寂滅」,意思一樣。有煩惱的人,心是動亂的,若能滅除一切愛煩惱、見煩惱的動亂,契合無自性的諸法如,心即寂靜,也就是寂滅。

  丁三、善屠牛喻二

  戊一、喻顯

  「諸姊妹!聽我說譬,夫智者因譬得解。譬如善屠牛師、屠牛弟子,手執(zhí)利刀,解剝其牛,乘間而剝,不傷內(nèi)肉,不傷外皮,解其肢節(jié)、筋骨,然后還以皮覆其上。若有人言:『此牛皮、肉全而不離』,為等說不?」

  這是第三個譬喻!钢T姊妹!聽我說譬,夫智者因譬得解」:聽我再說一個譬喻,有智慧的人因為這個譬喻,就會明白第一義諦。

  「譬如善屠牛師、屠牛弟子,手執(zhí)利刀,解剝其牛」:屠牛師、屠牛師的弟子,手里拿著鋒利的刀子解剝這頭牛。「乘間而剝,不傷內(nèi)肉,不傷外皮」:他知道牛體中間有空隙,乘此空隙去解剝牛,所以不傷內(nèi)肉,外皮也不會割得很碎。「解其肢節(jié)、筋骨,然后還以皮覆其上」:把外皮和肉乃至周身的肢節(jié)、筋骨都分開了,然后用皮蓋覆在牛的肢節(jié)、筋骨上!溉粲腥搜:『此牛皮、肉全而不離』,為等說不」:假設有人說此牛的皮肉等還是完整的、沒有分離,這樣說法對不對呢?

  答言:「不也,尊者難陀!所以者何?彼善屠牛師、屠牛弟子,手執(zhí)利刀,乘間而剝,不傷皮肉、肢節(jié)、筋骨,悉皆斷截,還以皮覆上;皮、肉已離,非不離也!

  諸比丘尼回答說:不是的!雖然以皮覆蓋其上,但牛的皮和肉已經(jīng)分離了,肢節(jié)、筋骨也已經(jīng)截斷了,「非不離也」。

  戊二、合法

  「姊妹!我說所(斯)譬,今當說義:牛者,譬人身麤色,如篋毒蛇經(jīng)廣說。肉者,謂內(nèi)六入處。外皮者,謂外六入處。屠牛者,謂學見跡。皮、肉中間筋骨者,謂貪喜俱。利刀者,謂利智慧。多聞圣弟子以智慧利刀,斷截一切結、縛、使、煩惱、上煩惱、纏!

  「姊妹!我說所譬」:這個「所」字,應該是「斯」!附癞斦f義」:現(xiàn)在說它的涵義,也就是以喻合法的意思。

  「牛者,譬人身麤色」:牛譬喻我們?nèi)他涳@的色法!溉绾D毒蛇經(jīng)廣說」:篋是盒子或箱子,箱子里有四條毒蛇,譬喻人身內(nèi)的地、水、火、風,猶如四條毒蛇!溉狻,譬喻眼、耳、鼻、舌、身、意等內(nèi)六入處!竿馄ぁ,譬喻色、聲、香、味、觸、法等外六入處。

  「屠牛者,謂學見跡」:屠牛師、屠牛弟子是譬喻學習佛法、修學圣道已經(jīng)得初果須陀洹、見第一義諦之人!港E」是痕跡,就是人所行走的道路。水泥鋪的路,在上面走看不見痕跡;若是泥濘路,有人走過就會現(xiàn)出足跡,循著足跡就知道這個人到什么地方了。這是譬喻修無我觀、見第一義諦,是一切圣者走過來的道路,表示我們現(xiàn)在修無我觀是可信賴的事情。

  「皮、肉中間筋骨者」:皮和肉、肉和筋骨都是連在一起的。這譬喻什么呢?「謂貪喜俱」:貪者,愛也。我們的愛著心遍一切處,就是執(zhí)著。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一切時、一切處都有愛著心。

  「利刀者,謂利智慧」:屠牛師、屠牛弟子手執(zhí)的利刀,譬喻銳利的智慧。何謂銳利的智慧?即我空的智慧,亦包括法空智慧在內(nèi)!付嗦勈サ茏右灾腔劾丁:學習經(jīng)論、學習第一義諦名為多聞。這些都是佛的弟子,故名圣弟子!敢灾腔劾丁:無我智慧即是刀。此智慧一定要學習經(jīng)律論才能現(xiàn)起,由此智慧常常思惟觀察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色、受、想、行、識,這一切法無常、無我,加上奢摩他的輔助,是名修無我觀。能長時期修無我觀,這個智慧就會越來越銳利,而能究竟斷除煩惱。

  「斷截一切結、縛、使、煩惱、上煩惱、纏」:「結」者,合義;煩惱現(xiàn)起時,就和苦惱合在一起,所以叫作「結」。煩惱活動時,就把我們的身心綁得死死的,甚難解開,故名為「縛」!甘埂故菬⿶缹δ阆旅,你要聽煩惱的使喚,這表示煩惱的力量很大,故名為「使」。結、縛、使皆是形容煩惱的相貌。

  何謂「上煩惱」?譬如魚潛藏水底,有時也游到水面上來;煩惱潛藏在我們內(nèi)心深處,活動時就叫作「上煩惱」,即是煩惱的現(xiàn)行!咐p」,在這里乃與「上煩惱」相對而言,指煩惱未活動、仍隱藏于心的狀態(tài),即是煩惱種子。如果我們靜坐只歡喜修奢摩他,而不愿意修毗缽舍那,遇到境界時可能不感覺有什么煩惱:「喔!我修禪定很成功,我已經(jīng)斷煩惱了!」若這樣想就錯了!因為這只是暫時將「上煩惱」停下來,但煩惱的種子還在。若不修毗缽舍那,不可能斷煩惱!

  乙三、勸勉當如是學

  「是故諸姊妹!當如是學:于所可樂法,心不應著,斷除貪故;所可瞋法,不應生瞋,斷除瞋故;所可癡法,不應生癡,斷除癡故。于五受陰當觀生滅;于六觸入處當觀集滅;于四念處當善系心,住七覺分。修七覺分已,于其欲漏,心不緣著,心得解脫;于其有漏,心不緣著,心得解脫;于無明漏,心不緣著,心得解脫。諸姊妹!當如是學!」

  若修無我觀、使用這智能刀時,能斷除內(nèi)心的一切煩惱。「是故諸姊妹!當如是學」:應該這樣學習!赣谒蓸贩,心不應著」:對于可愛著的境界,心不要執(zhí)著。因為那個可樂的事情是因緣所生法、是無常、是自性空的!笖喑澒省:常常的修無我觀,貪著心就不現(xiàn)了!杆刹_法,不應生瞋」:所可憎恨的事情,觀察它也是畢竟空、沒有自性的,不應對它不高興。若常常修止觀,就會有這種作用:可貪的地方不起貪,可瞋的地方不生瞋。若不修止觀,遇著可愛、可貪著的境界,貪心非出來不可;于可憎惡、可恨的地方,瞋心也一定要發(fā)動,自己作不得主!杆砂V法,不應生癡」:若不學習經(jīng)論,不知道一切因緣所生法是虛妄、是畢竟空寂的,是名愚癡,F(xiàn)在學習了,不應該繼續(xù)地執(zhí)著為真實,應該知道「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如是修習止觀,愚癡心就不生,而有大光明的智慧,故云「斷除癡故」。

  「于五受陰」:「受」是取著的意思。色、受、想、行、識因「受」而有,因為有執(zhí)著心,所以就會有五蘊;有了五蘊,還繼續(xù)會有執(zhí)著心。受是因,色、受、想、行、識是果,有因就有果,有果也還會有因,故名「五受陰」。

  「當觀生滅」:無始劫來,由于沒能修四念處、沒能修無我觀,使令我們的五受陰常常地出現(xiàn),結束了一個五蘊,又出來一個--原來在天上,忽然間又到人間得到人的身體;若放縱貪瞋癡,就可能出現(xiàn)三惡道的五蘊。所以,應該觀察五受陰是因緣所生法、是畢竟空,一念不生,契入第一義諦,五受陰就寂滅了,「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于六觸入處當觀集滅」:也像五受陰一樣,觀它是因緣所生法,是名為「集」;觀緣起無自性的寂滅相,是名為「滅」。

  「于四念處當善系心」:身、受、心、法名「四念處」,亦即是五蘊--身即是色,受還是受,心即是識,法即是想、行。應該善巧地以此四念處為所緣境,修無我義的止觀。

  「住七覺分」:「住」即是修,「七覺分」就是三十七道品中的七覺支。茲以三義釋之:

  一、釋名:久處生死大夢,于今創(chuàng)覺圣諦義,故名為覺。覺非一法,多分助成,故名覺支。支是分義,支有其七,名七覺支。

  二、七覺支所緣境者:謂四圣諦的勝義。

  三、覺支自體者:謂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舍,如是七法,是覺支自體。「念」者,諸圣弟子修禪之時,由系念故,其心于四圣諦義明了現(xiàn)前,思惟其義,不忘不失。「擇法」者,依止于念,于四圣諦揀擇伺察,即毘缽舍那觀也!妇M」者,由此勢力,于圣諦的思惟、觀察,其心勇猛,勵志不息,出離障垢,能到所到真實義故!赶病拐,初獲圣道,發(fā)極歡喜,此是小乘初果須陀洹位,如大乘見道入極喜地!篙p安」者,由得喜故,遠離粗重,身心輕安!付ā拐,于真諦中,心住一境!干帷拐,于真諦中,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警覺寂靜住性。

  「修七覺分已,于其欲漏,心不緣著」:心得解脫,修此七種覺分,就是修四念處,也還是修無我觀。「于其欲漏」:欲界有三惡道、人、天,雖然有這么多的差別,都是有欲的,都在欲界的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上生起欲心,生貪瞋癡的分別心,有輕重的,如理與不如理的差異,是名「欲漏」!感牟痪壷:常常修七覺分,欲心被消滅了,不以欲心緣彼塵境,不以欲心執(zhí)著彼境,它就不再系縛你了!感牡媒饷摗:常常修無我觀、四念處,心不為煩惱所系縛,從煩惱中解脫出來,得大自在。

  「于其有漏,心不緣著」:指色界、無色界天的煩惱而言。他們所愛著的禪定境界還是有漏、還是有煩惱。繼續(xù)修習七覺支、八圣道分,則能斷除有漏,故言「心得解脫」。

  「于無明漏,心不緣著」:無明漏是一切漏的根本。一切法是因緣所生、畢竟空寂的,但是我們不覺悟它是因緣所生,不知道它是畢竟空,這叫作「無明漏」。執(zhí)著一切法是真實有的,名為「無明」。執(zhí)著真實,然后才有愛、恨等煩惱,所以無明漏是一切煩惱的根本!感牟痪壷:不要繼續(xù)地執(zhí)著是真實,觀察一切法是因緣所生、無有自性,就能破除無明漏,「心得解脫」。

  「諸姊妹!當如是學」:應該這樣學習、觀察。

  乙四、示教照喜已去

  爾時,尊者難陀為諸比丘尼說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從座起去。

  爾時,尊者難陀為諸比丘尼說法圓滿,就離開了王園。

  乙五、佛勘驗加持記三

  丙一、十四月未圓喻尼等未解脫究竟

  時摩訶波阇波提比丘尼與五百比丘尼,眷屬圍遶,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乃至為佛作禮而去。

  比丘尼們聽難陀尊者說完法后,又到佛那里!富锥Y足,退住一面,乃至為佛作禮而去」:「乃至」中間,應該還有禮佛等事。退住一面后,佛為說法,說法完后,「作禮而去」。

  爾時,世尊知摩訶波阇波提比丘尼去已,告諸比丘:「譬如明月十四日夜,多眾觀月,為是滿耶、為未滿耶?當知彼月未究竟?jié)M。如是善男子難陀,為五百比丘尼正教授、正說法,于其解脫猶未究竟。然此等比丘尼命終之時,不見一結不斷,能使彼還生于此世!

  在此處得知佛世時諸比丘尼學習佛法的情況。佛說:譬如光明的月亮,在十四日的夜間,很多人望月,圓滿了嗎?當然知道月亮還不是十分地圓滿。

  「如是善男子難陀,為五百比丘尼正教授、正說法」:「正教授」其義,「正說法」指文句而言;有能詮顯的文句,有所詮顯的義。這所教授的五百比丘尼還沒有完全解脫。

  「然此等比丘尼命終之時,不見一結不斷,能使彼還生于此世」:但這些比丘尼在命終之時,不看見有一點煩惱沒有斷,而使令彼死了以后,再生到這個苦惱的世界來。

  此文之意,諸比丘尼聞法之后,經(jīng)過精進的修習止觀,雖現(xiàn)在未能所作已辦,但已到了十四日夜那樣的月圓之美了。

  丙二、差難陀二度為尼等示教照喜

  爾時,世尊復告難陀:「更為諸比丘尼說法!範枙r,尊者難陀默然奉教。夜過晨朝,持缽,入城乞食。食已,乃至往詣王園,就座而坐。為諸比丘尼說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從座起去。

  此一次說法和上一次說法應是一樣的,故無記錄。

  我們今日的佛教徒,聽聞佛法的情況何如?多數(shù)是聞法已后,不再思惟觀察,聽過之后就丟在一邊了,如此則不能調(diào)伏煩惱,增上圣道;若不憶念思惟,也不容易記憶,如此聞法能獲得多少利益呢?如此學習佛法的意愿,能有幾尺高呢?今日的佛教徒,信仰佛教雖然很多年了,還是凡夫一個,煩惱習氣能轉變多少?

  丙三、十五月圓明喻授尼等第一果記

  摩訶波阇波提比丘尼,復于異時,與五百比丘尼,前后圍遶,往詣佛所,稽首禮足,乃至作禮而去。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