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天藍(lán)

【前集一七八】

  標(biāo)節(jié)義者,必以節(jié)義受謗;榜道學(xué)者,常因道學(xué)招尤;故君子不近惡事,亦不立善名;只渾然和氣,才是居身之珍。

  6月27日

  誠心和氣陶冶暴惡,名義氣節(jié)激礪邪曲

  人性本是善良的,對于任何邪僻奸惡的人,都可以用方法引導(dǎo)、感化,這樣不但可以減少為惡,并且可感化向善。比方對于虛偽奸詐的人,要誠心誠意的對待,使他感動得改變欺詐的行為;對于粗暴不講道德的人,我們要以溫和的心情相接觸,就如焚名香以去惡臭,其暴逆之性就必定融化于和平氣氛之中。

  對于為一己的私利私欲而欺心的人,我們要給他名譽(yù)、義理與節(jié)操,使他本心恢復(fù)到善境,用這樣的作法,既不損人性,又合乎人的心理。能用適當(dāng)?shù)墓し颍煜碌娜硕寄軞w于教化而成善行。假如是以善心而不能去其惡行,那就是自己的德溥或是熱心不足。

  在日本史上后三年之役,源義家殺了敵人安倍宗任。俘虜了他的弟弟貞任,義家赦了他的罪過,命貞任為他的近侍。貞任心里打算替哥哥報仇,義家對于此事或許明知而不問,絲毫也不加警戒。貞任想要殺掉義家的機(jī)會很多,但是見了義家的威嚴(yán)。躊躇而不敢下手,經(jīng)過一年,有一天義家外出,只有貞任一個人隨侍,他在義家的后面走著,認(rèn)為這是千載難逢的機(jī)會。

  幾次想要拔刀殺掉義家,但看見了義家溫和慈祥的態(tài)度,還是忍住不下手。等到義家回府之后,貞任審然覺悟,向義家自首請罪,義家安慰了一番并未加以責(zé)備,貞任此后對義家更為心服,就終生效忠于義家。這故事證明了和氣足可薰陶暴戾。

【前集一七九】

  遇欺詐之人,以誠心感動之;遇暴戾的人,以和氣薰蒸之;遇傾邪私曲的人,以名義氣節(jié)激礪之,天下無不入我陶冶中矣。

  6月28日

  行至中點,一省吾身

  6月29日

  行至中點,再省吾身

  6月30日

  行至中點,三省吾身

  7月1日

  和氣致祥瑞,潔白留清名

  ‘慈悲’兩個字可以解釋為‘慈悲之心’,人有慈悲心,便有非常大的力量。所謂‘醞釀兩間和氣’,是說可以制造出天地之間的溫和氣象。從前有一個學(xué)生,周游西洋各國?匆娰I賣奴隸的事情太不人道,把人當(dāng)成下等動物看待,實在覺得殘酷。于是,他主張解放奴隸。各國人受了他的感動,全都開始實行解放奴隸。

  ‘寸心’是說人的心在胸中只有方寸之大,古語說:‘一心潔白,留方千古。’中國古時候有一個名叫楊震的人,夜間有人給他送賄賂,說這件事誰也不會知道,請他收下,楊震當(dāng)即告訴行賄的人說:‘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如何可以說誰也不知道?’所以,楊震四知的清廉潔白名譽(yù),乃得傳之于后世。

  總之,人的一念至誠,可以動天地,所以我們應(yīng)當(dāng)勤去惡念而常起善心。

【前集一八0】

  一念慈祥,可以醞釀兩間和氣;寸心潔白,可以昭垂百代清芬。

  7月2日

  庸德庸行,和平之基

  在世間,有奇言異行的人不知作了多少驚怪駭人的事,他們?yōu)榱耸谷思抑浪麄兊牟黄椒捕霌P名于世,當(dāng)然很好?墒,從古至今又有幾人可以安全度世,全了性命呢?

  所以,言行怪異是涉性的禍根所在,只有道德才是合身保家最好的方策。以前莊子的混沌比喻不過是警世的一種寓言,人在混沌時期的無為無事,當(dāng)然就無傷人之本性。

  太古時期的人大都很長命,到了后來人的智慧日漸進(jìn)步,與外界接觸更多了,于是變化多端加深,終于夭折了壽命。因此,只有與世無爭,免招了忌不討人厭,才是明哲保身之道。

【前集一八一】

  陰謀怪習(xí),異行奇能,俱是涉世的禍胎,又一個庸德庸行,便可以完混沌而召和平。

  7月3日

  忍得住耐得過,則得自在之境

  古人說:‘登高涉險,臨深履薄。’這個時候就要用上‘耐’這一個字。不僅是登山踏雪需要這一個‘耐’字,同樣的,你接觸陰險的社會,有高低障礙橫 互 在眼前,如果你不能堅持住這一個‘耐’字,很少有成功的。如果忘了這個‘耐’字,就立刻跌到了深山幽谷棘叢中,遭遇到喪身的危險。

  從前有一農(nóng)人,他家的后面有一座山崩塌了,他每天把后面山上的土運一些到他家前面的水塘。有一個有知識的人看見了,就對他說:‘你每天運這些土的目的是什么?’農(nóng)人一面擦著臉上的汗,一面說:‘我用山崩了的土填滿前面這個池塘,將來山也變成平地可以種田,池塘則變成菜圃種菜。再撒上一些麥種,一年的食糧也就不虞匱乏了。’

  這個有知識的人笑了起來說:‘這是不可能的事。你這是在說夢話?峙履闳找岳^夜不停的工作,這一生恐怕也不會填滿,我看你還是早早停止這個工作吧。’

  這個農(nóng)人搖搖頭說:‘也許你說得很對,但是無論多么困難的事情,只要能夠忍耐就沒有做不到的事,在我這一代即使不能成功,可以由我的兒子繼續(xù)來工作。兒子不能完成,再由孫子那一代來工作。’

  有知識的人聽了這話不禁愕然:‘你說的話簡直是荒唐,和你這樣的人說話,是自白的浪費了時間。’說完就氣憤的走了,而農(nóng)人仍然頭也不抬,照舊做他移山填池的工作。

  看了這一段故事之后,應(yīng)當(dāng)效法這農(nóng)人的作風(fēng),還是聽從有知識的人的說法呢?

  我想還是應(yīng)當(dāng)效法農(nóng)人。不是嗎?

【前集一八二】

  語云:‘登山耐側(cè)路,踏雪耐危橋。’一吋字極有意味。如傾險之人情,坎坷之世道,若不得一耐字撐持過去,幾何不墜入榛莽坑塹哉?

  7月4日

  心體瑩然,不失本真

  憑一人的事業(yè)功名與天齊,或者是詩歌文章光海內(nèi),到頭來都不過是身外之物,游戲人生。

  所以,這些由外物而建立的人生,都是止于人間一個短短的時間而已。吾人最可尊敬的東西不在身外,而在于本心。如果人心的本體不受污穢,像玉石一般清瑩光輝,就是不建功立業(yè)、不作文章,也是堂堂正正的做人。然而,世間許多的人不明白這個道理,往往被外物奪了他的心,這真是可憐之至。

  禪宗修佛之道是直指其心而不求物外,所謂‘明心見性于一念之間’就是必須先覺悟心體的本真,才能達(dá)到圓覺真知之境,修佛的方法,莫過于禪宗最為直截了當(dāng)。

【前集一八三】

  夸逞功業(yè),炫耀文章,皆是靠外物做人。不知心體瑩然,本來不失,即無寸功只字,亦自有堂堂正正做人處。

  7月5日

  忙里偷閑,鬧中取靜

  當(dāng)你在事務(wù)繁忙的時候,要想忙里偷閑,就得先在閑暇的時候找一個機(jī)會,也就是說,在平常無事的時候,要把心安置好,有寄托的地方,然后,在忙里才能不亂方寸而有悠閑時間。當(dāng)你在喧嘩鬧亂中,想要取得一個寂靜的境界,就必須先要在寂靜當(dāng)中立住一個中心主宰,也就是把自己的心緊緊的放在主宰萬物上;要使心不受外界的影響,否則心隨物動,心就要見異思遷,心就要隨事而變了。

  英雄豪杰在戰(zhàn)亂中,每能當(dāng)風(fēng)高歌對月吟詩,其心顯然猶有充裕的境地。偉大的人物臨生死之變的時候,心不稍動,反而悠然像平時的料理事務(wù)。這都是掌握住良機(jī),建立一個主宰,才能達(dá)到這一個境界。

【前集一八四】

  忙里要偷閑,須先向閑時討個把柄;鬧中要取靜,須先從靜處立個主宰。不然,未有不困境而遷,隨事而靡者。

  7月6日

  為天地立心,為子孫造福

  心體是一個小天地,它和大的天地是相融合的。為了完成這天地應(yīng)有的使命,人應(yīng)當(dāng)體會到我心即是另一小天地,所以應(yīng)當(dāng)為天地立心。

  為天地立心的道路有三條:第一是不受外物的引誘而泯滅本心;第二是不要苛待他人到不堪忍受的痛苦程度;第三是役使萬物要任其自然,不可以過用超越了限度使其力全消。此三者即是人天地之心,人若能善為體會運用,就可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子孫造福。

  不昧己心的人,心地一定是光明正大的;不盡人情的人,熱情一定是充沛有力的;不消耗物力的人,則一定愛惜物力。心地光明的人,則公正無私;熱情充沛的人,則人情厚重;愛惜物力的人,則不怕缺乏。此三者可使大地立心、民命安穩(wěn)和萬物生息。這不但可以使現(xiàn)在的生活美滿,也可以為將來的子孫造福。

【前集一八五】

  不昧己心,不盡人情,不竭物力;三者可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子孫造福。

  7月7日

  為官公廉,居家恕儉

  作官的人,應(yīng)當(dāng)遵守兩句話:第一是‘公平無私來辦事,不要以私情而害公義’,也就是不能以私情來左右事務(wù),這樣的辦事才能得到正確的判斷,而智慧也朗朗光明;第二是‘清廉潔白’,不圖私利才能夠被人家尊敬信服,自然也就不失個人的威嚴(yán)。

  其次,治家也必須遵守兩條訓(xùn)誡:第一是‘互相原諒對方過失’,這樣就不起什么不平或抱怨,家庭間使和氣融融,心境自然平穩(wěn);第二是‘力求儉約不浪費’,量入為出,別家用常常是富足而沒有缺乏的憂慮。

【前集一八六】

  居官有二話,曰:‘唯公則生明,唯廉則生威。’居家有二語,曰:‘唯恕則情平,唯儉則用足。’

  7月8日

  處富知貧,居安思危

  人當(dāng)富貴的時候并不感覺到有任何不足,所以對于貧窮人的苦痛,他們也感覺不到。

  然而,世事變幻無常,人們被運命之神所愚弄,曾幾何時由高貴的地位變成了貧賤的環(huán)境。所以,我們應(yīng)當(dāng)在富貴的時候,不要忘記貧窮人的痛苦。常言說:‘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能夠常常這樣思想,就能夠保持富貴悠久了。

  其次是人當(dāng)少壯時代,血氣旺盛,對于外界環(huán)境毫不懼怕,身體強(qiáng)壯勇氣百倍。然而,歲月易逝,不知轉(zhuǎn)瞬者之將至。所以,在年輕的時代,要知道衰老時期的辛酸痛苦,應(yīng)當(dāng)事先鍛煉身體,保持健康

  古語說:‘少年休笑白頭翁,花開能有幾日紅。’又說:‘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都是教人愛惜青春的意思。

【前集一八七】

  處富貴之地,要知貧賤的痛癢;當(dāng)少壯之時,須念衰老的辛酸。

  7月9日

  清濁并包,善惡兼容

  處世之道,首先要明哲保身。如果一個人自己持身清白太過,亦受他人的忌視。人處世能夠清濁并包,容納污穢,則豁豁大度,眾望所歸,以之成名建功立業(yè)都是無往而不利的。古時楚漢相爭,漢王能容物而項羽對人嫉苛,故漢王獲得垓下一戰(zhàn)的成功。

  與人交際愛憎好惡之念不可過于分明。一切賢愚善惡總須包容于心,則未有不受尊敬的。古語說:‘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擇細(xì)流,故能成其大。’也就是這個道理。

  做大人物處世,要訣亦在于此。

【前集一八八】

  持身不可太皎潔,一切污辱垢穢,要茹納得;與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惡賢愚要包容得。

  7月10日

  勿仇小人,勿媚君子

  黃雀食蟲,貓來捕鼠,天地間萬物是互相制服著的。

  所以,小人也自有制服它的人們存在,無須我來和他為敵,小人自有他的敵手。我如果不與小人為敵,小人自然也不會和我作對,這樣便可以避其禍害了。

  對君子切莫逢迎諂媚,因為君子是公平無私的,我如向他卑躬屈膝,反而引起它的鄙視,即或有所乞求,他也絕不施以恩惠。

  所謂‘士以器識’,千萬不要在君子面前失禮,致使他對我的器量低估過甚了。

【前集一八九】

  休與小人仇仇,小人自有對頭;休向君子諂媚,君子原無私惠。

  7月11日

  疾病易醫(yī),魔障難除

  放縱情欲的人,好像口貪美味,耳貪妙音,心戀酒色,癡迷不悟。這些病當(dāng)然比身體所得的痛要難治得多,但還不能說是到了不堪救藥的地步。

  頑固于偏頗的道理,執(zhí)一而不化的人,不接受他人的勸說,更不可以理喻解,這樣的病想要治療可就難了。

  除去事物的障礙還不算是難事,但想除去拘泥于理由的障礙就難得多了。這種人即所謂的‘食古不化’。

  王陽明說:‘除山中之盜易,除心中之賊難。’除有形的痛易,除無形的痛難。縱飲的痛是俗人的病癥,執(zhí)理的痛是學(xué)者的病癥,和有病的學(xué)者去談究竟,是談不出什么好結(jié)果的。

【前集一九0】

  縱欲之病可醫(yī),而勢理之病難醫(yī);事物之障可除,而義理之障難除。

  7月12日

  金須百煉,矢不輕發(fā)

  修養(yǎng)身心好比是冶煉刀劍,百煉鋼能成繞指柔。‘若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工夫越久,其鋼越純越硬。

  古時候楚國有夫妻二人冶鐵煉雌雄二劍,雄劍名叫‘干將’,雌劍名叫‘莫邪’。他們用了極強(qiáng)的火力都煉不成功,最后,這個男人為了增強(qiáng)火力,自己跳到爐中做燃料,于是雄劍成就了。女人見男人跳到爐中成了雄劍,她也跳到爐中,做了雌劍的燃料。于是,雌雄二劍干將、莫邪遂成千古的名劍。不過,這段故事不見于正史,只是一段傳說故事,但也足以證明古人做事的專心與犧牲精神的偉大了。

  煉劍工夫不深就不能成為名劍,一般人凡事欲求速成,根本談不上修養(yǎng)。其次,做事好像是用千鈞之力拉開硬弓,必須用上全身的力量,如果輕拉而輕發(fā),必定不會中的。如果輕于著手、草率從事的話,也必定不會有什么大的功效。

【前集一九一】

  磨礪當(dāng)如百煉之金,急就者,非□養(yǎng);施為似千鈞之弩,輕發(fā)者,無宏功。

  7月13日

  寧為小人所毀,毋為君子所容

  小人的行為是只要認(rèn)為對自己有利益,對方雖然是惡人也可以互相為用;如果沒有利益,對方雖然是善人,他也不去接近。小人只是知道依著自己的利益而予人以毀譽(yù)。

  所以,被小人嫌忌或誹謗,于個人并無絲毫的損失。如果為小人所喜悅而自以為得計,那就難免被人家認(rèn)為是與小人臭味相投了。

  君子雖然面對一個人,也要講道說法,導(dǎo)人向善。只要有一線希望,都不輕易的放棄,而對于沒有希望的小人就不用說了。

  所以,受君子的斥責(zé),正是證明自己還是一個有希望的人。如果我有了過失,受君子寬恕而不加責(zé)備,那就說明我已沒有做善人的希望了。

【前集一九二】

  寧為小人所忌毀,毋為小人所媚悅;寧為君子所責(zé)備,毋為君子所包容。

  7月14日

  好利者害顯而淺,好名者害隱而深

  整日為利益而奔走的小人,自始就不重視道義,做事的時候公然超出道德的范圍,去做那些不正當(dāng)?shù)氖,流毒于社會,?dāng)然為社會一般人所指責(zé),但他為害的范圍并不深廣。

  反之,為求名譽(yù)的偽君子,戴著假面具,在暗中卻多行不義與不德,他對于社會的害處使人不知不覺,久而久之其所行之惡越多而其害處亦越大。在社會里,教育家、宗教家和事業(yè)家,在名教、慈善與社會救濟(jì)等等的美名之下,以飽私囊的人不知有多少,而其害處之深也不知有多大。

【前集一九三】

  好利者,逸出于道義之外,其害顯而淺;好名者,竄入于道義之中,其害隱而深。

  7月15日

  忘恩報怨,刻薄之尤

  人情的缺點有種種不同,其中最無人情缺點的要算是受恩不報;反之,對人有怨,時常掛念于心。這樣的人要算是違反人的常情了。

  聽見人家的惡事,不管真假卻深信不疑,并且以幸災(zāi)樂禍的心情來待人處世,唯恐人家比自己強(qiáng),希望人家都不如自己。

  這種心理如果能導(dǎo)之以正、化之以德,未始不可變成向上前進(jìn)的意志,但是,如果任性妄為而不受人批評指正,則養(yǎng)成殘酷刻薄的行為,最后終至身敗名裂。

【前集一九四】

  受人之恩,雖深不報,怨則淺亦報之;聞人之惡,雖隱不疑,善則顯亦疑之。此刻之極,薄之尤也;宜切戒之。

  7月16日

  讒言如云蔽日,甘言如風(fēng)侵肌

  人們受了讒言誹謗,或破人惡意攻擊,心中有冤無處訴,感覺委曲,然而事實總是事實;如果不是實在的誣陷,這不過是短暫的黑暗,宛如烏云遮日,不久云散而重現(xiàn)光明;所以,人們?nèi)绻凰嗽炝酥{言,最好不去理會,久而久之自會水落石出,謠言不攻而自破了。因此造謠言的人如果再去挑撥離間,也就不再發(fā)生效果了。

  人們都喜歡贊揚或受人尊敬。有些人專會收買人歡心,對人當(dāng)面恭維,這種諂媚阿諛的風(fēng)氣,如果不改正過來,就好比是由窗縫鉆進(jìn)來的寒風(fēng),不知不覺逼侵人身肌膚,久之便得了寒風(fēng)侵襲的病癥,使人受了健康的損害而不自覺。

  所以,甘言蜜語欺騙人的話,絕不可隨便聽信,以免損害了品德。寧受人謗勿受人揚,受人誹謗則知所警惕,受人諂媚則敗德喪身而不覺。

【前集一九五】

  讒夫毀士,如寸云蔽日,不久自明;媚子阿人,似隙風(fēng)侵肌,不覺其損。

  7月17日

  戒高絕之行,忌褊急之衷

  高山峻嶺地質(zhì)大都是巖石,所以草木不易生長;拿來和人相比,就是說人的性格如過于剛慢自用,過于堅頑就不易與人相近,結(jié)果孤立無援,事業(yè)難成。社會是一群人民的組合,如果大家對你印象不好,又將何所適從呢?反之,在溪谷幽深之處,草木蒼翠,這是說人的性格如果能夠俯順人情,則大家都愿意相親接近。

  另外,在水湍急的洪流里面,魚鱉很難停留。這正代表人的性格偏急狹隘,量小不能容物,則他人都避而遠(yuǎn)之。又如在深海巨洋里面,不但能容魚鱉且可隱匿蛟龍;這好比人的氣量寬大能夠包羅萬象,則人們都愿來趨附。所以,君子處世要兼容并包。古語說:‘得道者多助,失德者寡助。’人能謙恭待人,仁民愛物,自不會孤立。所謂‘德不孤必有鄰’,就是這個道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