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指南
實踐指南
怎樣修持解脫道
什么叫做解脫?
解脫的意義,可以很廣也可以很狹,可以高也可以低。從基本的定義上說,所謂解脫,就是解脫,就是解放了束縛和脫離了束縛。有了束縛便不自由,解脫了束縛便是自由。因此解脫的定義,也可以說就是自由的定義。
但是自由是有范圍的,人在不妨礙他人的自由之下,由于法律的保障,可以得到若干的自由。所以自由不等于放縱,自由也有其限度。
要求自由的傾向,實在就是主觀狀態(tài)對于客觀狀態(tài)的一種反抗,這種反抗的動力,幾乎也就是生命的本能。包括動物與植物在內(nèi),如果失去了這種反抗的本能,必將不能生存。
比如草木的生長,它們反抗了地球的引力之后,才能從地面向空中發(fā)展,這種自求發(fā)展的動力,就是要求自由的一種反抗。
動物更不用說,動物園的禽獸,決不是牠們的自愿;野生的動物乃至昆蟲,牠們都有一種自求生活的本能,也必有一種抵抗環(huán)境的自衛(wèi)能力;縱然是家畜,也沒有不為牠們的生存而奮門的。
人類對于自由的要求,比異類的動物,更加強烈,更加深刻。雖然由于文化及教育,在要求自由方面的表現(xiàn),沒有動物那樣地露骨,但是動物的品級越高,自由的要求也越大,人類的文化越高,對于自由的要求也越復(fù)雜。
植物界的自由,僅在求得生存而已;動物界的自由,在求得簡單的飲食欲及生殖欲的滿足;人類的原人,大概比高等動物的要求較高一籌。人,總是人,不會沒有肉體生活以外的精神生活,所以漸漸地向文明的時代進步。
一個文明人的自由傾向,是基于肉體和生存欲(飲食),進展到肉體的延續(xù)欲(生殖),再發(fā)展到精神的安定欲(神明的保護),最后便必然地要發(fā)展到精神的不朽欲了。所謂精神的不朽,是用來彌補肉體必死的遺憾。一個文明人,他會喊出“不自由毋寧死”的呼聲,那就是指的肉體(生存)的自由及精神(思想)的自由,但卻未必包括了精神不朽的自由。能夠要求精神不朽的人,他已不是一般的人,但這要求,卻是人人該有的。要不然,他的人生是盲目的,昏沉的,沒有自覺的,沒有理想的,也是沒有信心的。
當(dāng)然,要求精神不朽,未必就是要求宗教的信仰,比如許多無宗教乃至反宗教的學(xué)者,他們不信神、不信上帝、也不信天國、更不信死后尚有所謂靈魂這樣?xùn)|西,他們只以為造福了人類,他們的精神便會永遠地活在人類的歷史上,永遠地融入于整個的宇宙間了。這個,他們稱為將小我化入大我。其實,他們是從混沌中來,又進入混沌中去。不過這些思想的要求精神不朽,要求個人沖破現(xiàn)實的時空,要求得到更大更久的自由價值,那是無可否認的。所以,如把尺度放寬,這些也是屬于宗教信仰的一型。
最能普遍適應(yīng)人類的自由傾向,便是所謂靈魂不滅的要求(佛教不以為有固定的靈魂,眾生的生死,純由于業(yè)的聚散與牽引,這個問題請參閱拙著《正信的佛教》第二十三節(jié)〈佛教相信靈魂的存在嗎?》),在這當(dāng)下一生的死亡之后,仍有一個我的存在,肉體雖然腐爛了,靈魂還是存在。這在神教徒說,靈魂可以奉上帝的恩召而進入上帝的天國,享受永生的快樂。在佛教來說,肉體雖然死亡了,善惡的業(yè)種卻不會消失,它將帶著我們?nèi)ソ邮芰硪浑A段的生死過程。
因此,不論神教的生天也好,佛教的善惡生死輪回也好,都是由于人類要求精神不朽而得到有力的注腳,這也是解脫思想的必然途徑。但據(jù)佛教來說,凡有一個“我”的存在,不論小我、大我,不論上天、下地,他的自由的范圍,總是有限制的,所以也不得稱為究竟的解脫。佛教的解脫道,目的是在解脫這一個“我”的觀念,來得到絕對的自在。
佛教的解脫思想
上面說過了,解脫就是自由,自由的境界是有廣狹不等的,是有高低不同的。不過,凡有等次的自由,凡有差別的自由,都不是絕對的自由,都不是究竟的解脫,也都不是佛教所說的解脫。
那么,佛教的解脫思想是怎樣的呢?
當(dāng)然,佛教的解脫思想,不會離開等次差別的自由,乃是包含了等次差別自由,再沖破等次差別的自由,那就是絕對的大解放,絕對的大自由,那就是無我。
無我的思想,除了佛教,也有人用,但他們所說的無我,仍然不會脫離“我”的觀念,仍然有一個希望“不朽”的觀念,那些忠臣義士,那些貞烈的婦女,那種慷慨犧牲的精神,確是忘記了私我的,但他們不會對其主觀的行為與客觀的影響都忘了空了的。所以從深處考察,這不是無我,而是我的擴大肯定。
因此也有人說,佛教雖講無我,但那個無我的狀態(tài),實在是最強烈的我字,比如修善才可以不墮惡道,固然是為了我在打算,至于解脫,也是為了我的解脫,即使行菩薩道,也是為了我想成佛,成佛之后,并沒有一空百空,成佛之后的諸佛,仍有諸佛的國土,諸佛的法身、報身、化身。所以證明佛教講無我,乃是我的觀念的強烈化。
事實上,這是似是而非的論調(diào)。佛教的無我,決不如世俗一般所說的無我,雖在佛教中的某些思想,由于混雜了印度教的梵天思想,而帶有真我的色彩,佛教的根本思想,卻是絕對無我的。佛教講的空性,這是一門高深的哲學(xué),從空性的立足點上,不會找到半點我的色彩。單從菩薩道的觀念來說,講求三輪體空——對于作者、受者、所作所受的事物,不存一絲功德的心念。因為行善救生,乃是菩薩的本分,不如此,便不是菩薩,既是菩薩就要如此,如果存有一個我是行的菩薩道的觀念,他就不是真正的菩薩。誠然,佛教的基礎(chǔ),并不會脫離人間,所以佛教的無我,是從人間的有我升華的。
一般的人,很本不敢想像無我的境界,如果真把解脫的境界一下子告訴他們,那將嚇退他們。“我”在眾生的心目中,可謂根深蒂固,突然說出“無我”,他們就有無從著落的感覺。所以佛教在誘導(dǎo)世俗的方法上,還是講有我的。比如說善惡因果的觀念,是佛教最重視的教訓(xùn),既說善惡因果,就有我的觀念,但這教訓(xùn)的作用,是為無我的境界開路;造惡都是為了自私,所以除惡之外,要先從善業(yè)的作為上著手。善業(yè)做多了,利他的行為多了,私利的心理就會漸漸地滅弱;等到放棄了私利的心理,豈不就是無我?要是僅僅放棄了惡業(yè)惡果的我,而仍抱住善業(yè)善果的我,這是變相的自私,這是做的投資生意,只能換取來生的人天福報,而不是佛法的本意,也不能夠解脫。
大家說小乘的圣人是自利的,這話不錯,但是小乘的圣者,卻是無我的,如果存有一念我的利益,他就不能證得阿羅漢果。如果有我,就有煩惱,有煩惱,就要造生死業(yè),造了生死業(yè),便在生死中輪回而不得解脫了。小乘羅漢的解脫,本質(zhì)上與大乘七地(亦說八地)菩薩的解脫是一樣的,乃至與佛的解脫也是一樣的。可是,那種地馀涅槃的解脫境界,被稱為寂滅,甚至被大乘佛教斥為灰身泯智,因為那是一種空寂的狀態(tài),固然沒有物質(zhì)的,也不能說是仍有精神的,那就叫做空性,不是有,但也不是沒有,那就叫做無我的安樂境界。
事實上,小乘的無我,只是“人”無我,而還沒有進入“法”無我的境界。也就是說,小乘圣者能夠依照佛法修行并且徹底放下了人我愛憎對立的界限,也放下了物我取舍對立的界限,所以能從世間上得到絕對的解脫,斷除放棄了世間相的執(zhí)取,但還以為一切法的本身是實有的,所以一旦進入無馀涅槃的解脫境界,他們就不再出來了。至于大乘的解脫,是連同世間的佛法也要放下來的,把世間法徹底放下時,便是小乘解脫道;把出世間的解脫道也放下之時,便是大乘的菩薩道。菩薩是不取世法也不取解脫的,這就叫做無住處涅槃,雖然不著世法的愛憎取舍,但也并不離開世法而仍要處于世法。這是佛法所說的菩薩道的內(nèi)容,它是包含了人天道與解脫道的,離了人天道,便不是真正的菩薩道,那僅是小乘的解脫道,離了解脫道,也不是真正的菩薩道,那僅是凡夫的人天道。正因為菩薩道,是不執(zhí)著世間也不離開世間的,所以才是絕對的無我。
解脫,是把我執(zhí)與法執(zhí)全部放下,放下了我執(zhí)與法執(zhí)之后的人,才是徹底的自由,才是絕對的客觀,才能毫無條件地建設(shè)世間,才能無上積極地廣度眾生。所以真正的菩薩道實行者,不會先存一個企求成佛的功利觀念。比如地藏菩薩的“地獄未空誓不成佛”,三世諸佛的老師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永遠實踐十大愿王的菩薩道,都是為了救度眾生,是為眾生都能成佛,是為佛法利益世間而行菩薩道,不是為了自己成佛而行菩薩道。佛經(jīng)中說菩薩道是成佛的因素,那是為了對于初信凡夫的接引而說,但那也是確實的真理;菩薩雖不是為求成佛而行菩薩道,諸佛的成佛,卻都由于菩薩道的修持而來。不過佛教的偉大,是由于法無我的實證,即使是無上的真理也能完全放下,不像其他的神教以及各派的哲學(xué)家們,沒有一種能將自己所以為的真理也放下來的,若把他們的“真理”放下了,他們就成了無依的游魂!佛教是偉大的,佛教的最高境界,是把一切放下了的,但在徹底放下之后,卻又絕對地承擔(dān)(不是執(zhí)取)起來:否定了一切之后,又照本來那樣的絕對肯定起來。
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來了:神教徒們、哲學(xué)家們,從初步看,他們是無我積極的,為了真理的發(fā)明、追求、弘揚、實行而努力;若從深底去看,他們卻又是自私消極的,當(dāng)他們抓到了自以為是的真理之后,誰肯放下呢?哲學(xué)家們的小我化入大我,便失去了自由意志;特別是神教徒們,向往著天國的安樂,哪一個肯來永生永世地為世間的理想而服務(wù)呢?
佛教從初步看,似乎是自私消極的,講看破、講放下、講解脫、講求從苦海的此岸到離苦的彼岸,這不是逃避現(xiàn)實是什么?但從深底來看,唯有看清世法的聚散無常,才能悟透彼此物我的虛幻不實,才能放下一切而從彼此物我等幻景的妄執(zhí)之中,得到絕對的解脫,既然解脫了愛憎取舍的束縛之后,對于解脫的境界也是要解脫的。所以看破、放下的結(jié)果,乃在無上積極地凈化世間,并且是突破時空(大自由)的建設(shè)世間和拯救世間。這就是菩薩的本色,也就是佛教的根本精神。因為限于篇幅,這個看似淺顯而實深奧的問題,只能寫到這里為止。
佛教的解脫工作
佛教的出現(xiàn),不用說,是由于釋迦世尊的應(yīng)化人間。釋迦世尊的應(yīng)化工作,總括一句:就是做的解脫工作。
我們知道,釋迦世尊降生的環(huán)境,是在王宮里;他的出家,是在受了宮廷的欲樂之后,那時他已二十九歲。他為什么要出家?大家都知道,是為了一個“苦”字,首先發(fā)覺的是生老病死的苦,繼之又發(fā)現(xiàn)弱肉強食的苦,為求生存的苦,人與人之間愛憎關(guān)系的苦;那些生理的苦,心理的苦,內(nèi)在的苦,外加的苦。為了解脫這些苦的問題,他就毅然決然地出家了,他想從出家修行的生活中體悟出離苦的方法。終于佛陀成道了,佛陀已悟到解脫痛苦的方法了。這個方法要是演繹開來,那是說不盡的,如果把它歸納起來,也只有“緣生性空”的四個字而已。
所謂緣生性空,可以用兩句話來說明:“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中觀》)也就是說,凡是依賴著各種因素而產(chǎn)生的事物現(xiàn)象,它們的本來體性都是假有的,都是空的。那么試問:從宇宙界到人生界,萬事萬物的產(chǎn)生,又有哪一樣是不靠眾多因素的聚散而出現(xiàn)的呢?所以,緣生性空,才是究竟的真理。
緣生性空,又可用四句話來解釋:“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阿含經(jīng)》)這四句話的意思是說,世間的一切事物現(xiàn)象,不論是物理的成、住、壞、空,生理的生、老、病、死,或是心理的生、住、異、滅;不論是自然的,或是人為的,凡是能夠成為一種現(xiàn)象,都是由于各種必然的因緣(關(guān)系)的聚集而成立,所以叫做“此有(關(guān)系)故彼有(現(xiàn)象)”;又由于各種必然的因緣(關(guān)系)的解散而消失,所以叫做“此無(關(guān)系)故彼無(現(xiàn)象)”。
一切的事物,從宇宙到人生,沒有一樣是永恒不滅的,所以也沒有一樣是值得依戀的。人的痛苦,卻是由于不解緣生性空的道理而來!未得的好處想得到,已得的好處怕失去;已得的不幸怕它不走,未得的不幸又怕它要來。人對于人,也是抱著這樣的態(tài)度。為什么?這是因為認不清事物的本來面目,也認不清自己的本來面目,所以把內(nèi)在的“我”跟外在的一切境界全部對立起來;為了一個“我”,死命地維護著這個“我”——我的、我能、我愛、我恨、我要、我不……,總之,是在做著“我”的奴才和牛馬。這就是一切紛爭、罪惡、煩惱、痛苦的淵藪,所以“此(我)生故彼(苦)生”,稱為“純大苦聚集”。可見,不論是自己感受痛苦,或者使得他人感受痛苦,都是由于“我”的作崇,如果能從名利、權(quán)力與物我的身心之中,看出了緣生性空的道理,那就知道一切的一切,都是假有的、暫有的、幻有的、虛有的,哪還會把它們看得怎樣的認真嗎?但要知道,這一切的一切,從性體上看,是緣生而空的,從現(xiàn)象上看,卻又是實實在在的,這種實在,固然由于“我”的(現(xiàn)前)觀念而存在,也是由于“我”的(已往)造業(yè)而感得。因此,從過去到現(xiàn)在,一切的痛苦,都是由于“我”的自作自受。如果看透了空,放下了“我”,那就是無我,那就是解脫,那就是“此(我)滅故彼(苦)滅”,稱為“純大苦聚滅”。
可見,佛教的解脫之道就是滅苦之道。但是從理論上說,這是很難適用到一般人群中去的,所以,佛陀本著這個滅苦的原則,在印度境內(nèi)恒河兩岸的許多個地區(qū),往返跋涉,到處教化。并且在什么樣的場合,對于什么樣的對象,分別淺深,用各種方言,以各種譬喻,說出各種不同的教示。對于出家的弟子們,著重于根本的出世的解脫;對于根器深厚的弟子們,便說入世的救世的菩薩道;對于一般的人,便說和世樂俗的人天道,期望他們以人天道為基礎(chǔ)而進入解脫入世的菩薩道。因此,佛經(jīng)的內(nèi)容,就有許多的差別,有的說出世,有的說入世;有的說國王大臣的治國方法,有的說父母子女的責(zé)任義務(wù);有的說社會服務(wù),有的說家庭經(jīng)濟;有的對男子說,有的對婦女說。但有一個原則,那就是推行從佛陀悲智中流出來的正法(正確的處世方法),減少人間由于邪惡癡而產(chǎn)生的痛苦,造成和樂、富裕、安寧、美滿的人間社會,這也就是佛教的解脫工作。因為佛教固然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出離生死,但在眾生尚未度盡之前的解脫工作,還是要在眾生群中的生死之間去做。所以,佛在成道之后,雖然已經(jīng)解脫,但是佛陀的教化人間,卻在他的解脫之后。不過,這些都是解脫的原則和目的,還不是解脫的方法。
佛教的解脫方法
解脫的原則是性空,解脫的目的是無我,至于要真正地實際證驗解脫的境界,那絕不是單憑紙上談兵,說說道理就能辦到的。因為理論是一回事,實證又是一回事,正像一部歷史,雖然記載著古代的事物狀況,但這歷史記載的本身,絕不等于古代的事物狀況;又比如“美國”這個名詞,是指美國那個國家,但是“美國”這個名詞,絕不就是美國那個國家。所以,講說解脫是不太難的,要實證解脫就很難了。多數(shù)的人,盡管把大道理講得滔滔如流,他們的身心行為,卻又是另外的一副面目,這就是只知販賣知識的理論,而沒有得到實際的證驗——由實踐而來的心得或功效。
那么,佛教的解脫方法,應(yīng)該是怎樣證驗的呢?
在佛教,把實踐解脫道的方法稱為“修持”,也絕對重視修持。如果不作修持的工夫,便不能實證解脫的境界;若不實證解脫的境界,終究淪于生死境界而不能自主于生死;不能自主于生死的人,縱然學(xué)佛、縱然出家、縱然自以為是行了菩薩道,那也僅是種些解脫的種子,等待未來的成熟;現(xiàn)前的身分。,畢竟還是凡夫,既是凡夫,就不是真正的菩薩,雖行菩薩道,也屬人天業(yè)。所以,太虛大師要說,不登祖位,不能真正的弘揚大乘。所謂祖位,是六根清凈位,是即將入初地菩薩圣位的候補者。由此可見,我們學(xué)佛的人,如果不重修持,不求解脫,光在言語文句上拾一些古圣先賢的牙慧,作為賣弄的本錢,那是沒有太多意思的。
說到修持解脫道的方法,那是很多很多的。比如在《華嚴(yán)經(jīng)》中,許許多多的菩薩,各有各的解脫門。文殊及普賢那樣的大菩薩,更是各有無量無數(shù)的解脫門。
不過,解脫道的修持,有一個最大的原則,那就是“戒、定、慧”的三大門徑,從這三大門徑,就可以進入不受生死束縛的解脫境界,所以稱為“三無漏學(xué)”。漏是煩惱生死,是解脫大船的漏水之洞。
現(xiàn)在,就讓我們介紹三無漏學(xué)的修持。
一、修戒
戒的定義是不當(dāng)作的不能作,應(yīng)當(dāng)作的不能不作。總括起來,那就是七佛通誡偈的內(nèi)容:“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這是過去世中,離現(xiàn)在最近的七尊佛陀,對于弟子們所通用的戒律。我們確實做到了這樣的要求,便是一位標(biāo)準(zhǔn)的清凈佛子。事實上,這在三歲的兒童都說得上口,但在八十歲的老翁也不容易行得貼切,簡單之中蘊有嚴(yán)格的要求,哪一個凡夫能夠完全做到呢?
因此,釋迦世尊的教訓(xùn)之中,戒是有分層次等級的,那就是通俗的五戒十善,半通俗的八戒,出世的沙彌戒與具足戒,以及入世救世的菩薩戒,這些戒的內(nèi)容,本文限于篇幅不能廣為介紹,如有興趣,可以另看拙著《戒律學(xué)綱要》一書。
在此,只能介紹通俗的五戒十善。事實上,五戒十善是一切戒的基礎(chǔ)。能把五戒十善持好了,其他的戒也就容易持了。所謂五戒十善,五戒就在十善之中,明白了十善,也就明白了五戒。十善的內(nèi)容,分為三類:(1)身業(yè)類有三種,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2)口業(yè)類有四種,不兩舌挑熱撥、不惡言謾罵、不淫詞艷語、不散亂雜話;(3)意業(yè)類有三種,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把十善修好,就清凈下來,那不要說修持解脫,就連一個起碼的人格,也是夠不上的。所以佛教的修持法門,是以持戒為一切法門的基礎(chǔ)。不能持得清凈,那也沒有關(guān)系,漸漸地持久了,習(xí)慣了,自然就會清凈;要是怕持戒便不持戒,乃至反對持戒,那就不行了。
在十善之中,意業(yè)類配飲酒戒,前面的身口兩類,配殺、盜、淫、妄的前四戒,便是五戒的范圍。犯戒以既成的行為事實為主,所以僅有意念犯戒,不成正罪。但在十善之中,卻以意業(yè)的主宰力最強,所以佛教的持戒精神,重在內(nèi)心的發(fā)意,不重肉體的貞操,比如遭人強奸而不受淫樂,便不成犯戒。特別是“邪見”一項,那是十善的罪魁禍?zhǔn)。所謂邪見,就是不信善惡因果,如果不信因果的人,他是不能學(xué)佛的,不信因果,未必就是惡人,甚至也可以是善人;但是,最大的惡人,定是不信因果的。不信因果,就不會考慮到未來的業(yè)報問題,業(yè)報問題雖屬于功利的庸俗的范圍,但那確是存在的,并有抑制罪惡及鼓勵行善的作用。既然否定了業(yè)報的觀念,巨奸大惡,也就可以為所欲為了。所以,唯有深信了因果的人,才能把戒持得清凈,才能把心擺得平穩(wěn)。
戒持清凈了,心擺平穩(wěn)了,然后才能談到學(xué)定的工夫,所以太虛大師要說:“戒為三乘共基。”信佛學(xué)佛,如果看輕了戒的持守,他便不是學(xué)的佛法,縱然持咒、習(xí)定,能夠感通神鬼,那也僅是旁門左道而已。(請閱讀拙著《戒律學(xué)綱要》)
二、修定
定,也就是禪定,如果說戒是為善去惡,定便是心的收攝,所以禪定的名稱叫做禪那(靜慮或思惟修),又叫做三昧(等持)?傊,心不散亂而住于一境的狀態(tài),便是禪定。
定的修持,可以說是一切宗教所共通的要求,要想在身心方面得到宗教的顯著受用,也只有修習(xí)禪定是最好的方法。印度的各宗教——佛教稱他們?yōu)橥獾,都有禪定的經(jīng)驗。據(jù)佛經(jīng)記載,印度有很多的外道,最高的定境能到無色界的四空處定。在中國,太虛大師則說:“在中國書上只老子始有此境。”(《佛學(xué)概論》)在西洋的基督教徒,雖然沒有打坐的方法,但在他們的祈禱之中,往往能夠得到神秘經(jīng)驗,那也算是禪定的一種。所以也有人說:佛教徒離開禪定,或者基督教徒離開祈禱,就不能得到宗教的實益。這雖未必是絕對的真理,但也不是沒有道理的說法。由此可見,禪定對于宗教價值的重要性了。
因為禪定的作用,在消極方面,可以抑制我執(zhí)我欲的奔放,在積極方面,又可以自由開放我們精神生活的天地。禪定既是散心的收攝,所以能夠防止物欲的氾濫,乃至排除了欲念而進入無欲的狀態(tài),禪定的修得也必須是離欲之后的事實,所以在(欲、色、無色)三界之中,欲界天是福報而不是禪定,離欲之后的色界天才是禪天的開始。因此,要想證得無我,首先要離欲,要想離欲,最好是修定,離欲之后的精神領(lǐng)域,自然是一種自由的領(lǐng)域。
但是,禪的境界有很多,通常所說的是九次第定,從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色界定,經(jīng)過無色界的四空定,進入滅受想定(亦稱滅盡定),才是解脫的境界,才是羅漢的境界。外道只知修定,而不知性空的無我,所以雖到第八定,一切物質(zhì)及妄念都空去了,一個我字還沒有空去,所以出不了三界的生死,等他們的定力退失,從定中出來之時,便又回到生死的漩渦中去!
修禪定不是簡單的事,如果知見不正、夾雜妄念,比如為了求生天國而修禪定的人,便挾帶有情感信仰的成分,厭此欣彼,所以他的定力只能使他生天,只能使他依戀定樂而不再希望解脫生死,所以這不是佛教希望的。通常所稱“著魔”,那又是等而下之的一類,那往往是把幻境認作是神跡,認作是證果。本來,定中可能出現(xiàn)的,便有幻境和定境的兩種現(xiàn)象。但是,幻境與定境不同,從不凈的妄念中產(chǎn)生的是幻境,這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不正常的人最容易發(fā)現(xiàn),他們所見的幻境,跟他們平日所想的境物是相同的,所不同的只是更加奇妙化了而已;其實,這也是他們心底妄念的反映。末習(xí)定時,心太散亂,所以不易覺察,一旦把心稍微靜下,微細的妄念便會趁機顯現(xiàn),這在缺少反省力的心態(tài)之下,就會以為那是一種神跡。這是很危險的,如果得不到正確的指導(dǎo)和矯正,那就容易成為神經(jīng)錯亂的精神病患者,那是很不幸的!
至于定境,那是在把心念集中于一點,普化成一片,擴大成一團,把這集中了的不散亂的心力,融和了外境成為自心的內(nèi)境,所以隨著定力的深淺,能把心力擴大開去,感應(yīng)開去,其中所得的經(jīng)驗,便是定境。神通,是定力的化現(xiàn)、感應(yīng)力的作用。但是,定境是不容許分別的,只能體會而不能名狀,即使說出來,那也變了樣,否則,那便是幻境了。如果定境而有現(xiàn)象的作用,那已是由定力所生的神通了。
修定的方法很多,如果歸納起來,不外是“止觀”的修習(xí)與協(xié)調(diào)。“止”是心的著落、安定、靜止,“觀”是根據(jù)這個止的要求而思惟。如果只止不觀,便會淪于枯槁而易昏沉,如果只觀不止,便會偏于分別而起散心,所以要主張“止觀均等”,才能產(chǎn)生禪的活用,才能進入定的境域。
中國的禪林有一句名言“念佛是誰”,通常是修禪定的入門功夫。定的工夫,固然要有靜坐作為基礎(chǔ),定境的獲得,卻不一定全靠靜坐。所以不稱坐禪而稱為參禪,這個“參”字,就是“觀”的工夫。參“念佛是誰”,就是觀“念佛是誰”,所以天臺宗修持的場合不稱禪堂,而稱觀堂,浙江的觀宗寺就是如此。念佛是用心念的,用誰的心呢?我念佛當(dāng)然是我的心在念,最要緊的關(guān)頭,就在這個“我”字上面,從“我”字上面一針見血地戳下去,問:“我在哪里?”肉體四肢是我?五臟六腑是我?呼吸是我?精神是我?找找看,我的本體究竟在哪里?找到最后,終究是了不可得,我既找不到,妄心也就靜止下來。一到心止的時候,便得身心輕安,離開定境就不太遠了。但是一般的心止,未必就是入定,要是工夫不到家,散亂的分別心一止下來,就會漸漸地入于昏沉狀態(tài),那不是定而是枯、而是悶。定不是昏沉,定是精勤不懈地保持著一片空明朗澈的心境。因此止了之后,如覺昏沉來臨,馬上再起觀照,思惟“念佛是誰”,這樣連續(xù)下去,工夫純熟了,自然會引入定心的。
還有一個公案:中國禪宗的六祖惠能大師,他教惠明參禪,是用這樣的指示:“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也就是說,當(dāng)你正在不思善也不思惡的心境之時,那個就是自性本體的顯現(xiàn)。試問:我們離開了善惡的一切心念思惟,不就是一片空明朗澈的定境嗎?那也正是一種無我境界的顯現(xiàn)。所以禪宗教人參禪,還有一句明訓(xùn),那就是離心、意、識參,不依心體、不借意思、不用識辨,正在此時,哪能還存有什么事物在我們的腦中呢?這些都是頓悟的方法,是直下指歸的方法,比起止觀均等的方法,又更直接了一層,也更高深了一層,這對普通的人,在短時間內(nèi),恐怕是用不上力的。所以用止觀方法,是比較安全的。
禪觀的方法還有很多。根據(jù)唐朝宗密禪師的分類,共有五等:外道禪、凡夫禪、小乘禪、如來禪。它們的內(nèi)容已不是本文的篇幅所能介紹,大致上說,中國的禪宗修如來禪,是一種將定的工夫活現(xiàn)并融和在實際生活中的禪定,所以經(jīng)中說“如來常在定,無有不定時”,中國的禪師則說“饑來吃飯困來眠”,都是禪定的表現(xiàn)。這使得枯坐守寂的小乘禪,全部活了起來。但這也有流弊,因為如來禪雖能與實際生活打成一片,但若非上上根機的人,那就用不上力。試問:能有幾人做得到心“常在定”的?定是收攝散心,不受外境的蠱動便是定,誰能如此了?見色、聞香、聽聲,乃至觸惱等等,能夠毫不動心嗎?這是很難的修養(yǎng)工夫。如果僅在口頭撥弄幾則禪宗的公案,哪能算是修禪?所以,安全的修定方法,還是從靜坐及止觀方面著手。
靜坐,不就是修定;修定,最好是請已有禪定修養(yǎng)的人直接傳授,否則就容易出毛病。比如不凈觀、慈悲觀、因緣觀、蘊處界觀、數(shù)息觀,這是小乘的五停心觀,尤其是不凈觀與數(shù)息觀,最受重視。這些觀法,在南傳的泰國等地,以及現(xiàn)在的歐美,都是在老師的指導(dǎo)下學(xué)習(xí)的。從文字書本上學(xué),那是靠不住的。
但是,修定的人,最好先由靜坐著手。靜坐有幾樣必須注意的事項:第一要有一個寂靜的環(huán)境,第二要有一個平靜的心境,第三要有一個平穩(wěn)的坐姿。不論單腿盤坐、雙腿盤坐或交叉盤坐都可以,主要的是平衡身體的重心,保持著不倒。如果年老的人腿子盤不起,也可把兩腿垂地,不過那是不能持久的,一則要倒,再則由于血液循環(huán)的受阻而會使腿腳發(fā)生不良的后果。還有,兩眼的視線,最好要集中在座前的二、三尺處之一點,不注意它,也不放棄它;否則,不入昏沉便會散心,眼睛如覺不適,也可暫時閉上后再微啟。
如果沒有高明的禪師指導(dǎo),就照上面所說的止觀方法練習(xí)也可以,但要注意:千萬不要希望從修定的工夫中求得什么神跡,如果先就存了某種雜念,修持之后一定會出岔子;要是不存雜念也有幻境顯現(xiàn)時,那必須提高警覺,馬上回心返照,觀察我在哪里?我也找不到時,幻境自然消失;或者是對于很可能出現(xiàn)的種種可喜或可怖的幻境置之不理,所謂見怪不怪,其怪自。磺形鹨詾槭庆`驗,也別怕它是魔障。
有些人如果不習(xí)慣靜坐,心太散、意太亂,靜不下來,那就另修禮拜、讀誦、懺悔、持名念佛等的法門,這是依賴佛菩薩的他力,提攜接引我們本具的自力,選定一門,或選定有連貫性質(zhì)的數(shù)門。比如修彌陀凈土的,應(yīng)該拜彌陀佛像,誦凈土經(jīng)論,念彌陀圣號,觀西方樂土的種種莊嚴(yán),這就是一貫性的。只要懇切持久地修持下去,就會漸漸進入佳境。說穿了,這也是修定的方便法門,這是從動中取定的方法。比如阿彌陀經(jīng)的念佛法門,也在求得一心不亂,那也就是定的一種。
修持最要緊的是信心、敬心、決心、恒心;死心塌地地信,虔誠歸命地敬,勇往直前地行,持久不懈地修。不要三心二意,不要急求速效,每日定時定數(shù)地修持下去,平心靜氣地修持下去,必然會有成效的。即使久修不驗,那是工夫不純,不是佛法不靈。在此,我想順便一提:目下一般寺院的課誦,是值得檢討的,那種只顧形式唱念而不顧內(nèi)心修養(yǎng)與陶冶的修持法,實在是及待糾正的。
三、修慧
慧,是睿智的意思。修持佛法的目的是在求得解脫,如果只修戒定而不修智慧,還是不得解脫。戒的作用像是治病的藥;定的作用像是調(diào)補的藥;慧的作用像是指導(dǎo)生活的知識。治了疾病,強了身體,還得要有超人的理智,才能做出偉大的事業(yè)。所以慧的功用,要比戒定更大。
至于慧的產(chǎn)生,也與戒定有關(guān),通常是由戒生定,由定發(fā)慧,慧又轉(zhuǎn)過頭來,指導(dǎo)持戒,指導(dǎo)修定,就這樣連環(huán)地形成了螺旋狀態(tài)而向解脫之道邁進。如果只修戒定而不修慧,那便是不得解脫要領(lǐng)的盲修瞎煉!
不過,慧的成長,不一定全部要賴戒定的滋養(yǎng),所以通常把慧的來源分為四類:聞慧、思慧、修慧、證慧。從聽法(包括閱讀)而得的智慧,稱為聞慧;加以自心的思惟而后所得的心得,稱為思慧;再從實踐中所得的心得,稱為修慧;若能親自體驗到了這種心得的本來面目,便是證慧。但我在此必須指出,在這四慧之中,除了聞慧以外的其他三慧,都與戒定有關(guān),特別是與禪定的關(guān)系。因此,解脫道的證得,沒有這三學(xué)的相互為用,那是辦不到的。雖然有些慧力特別高的人,不必經(jīng)過呆板的禪定修持過程,一經(jīng)點破,就得解脫,但是在其解脫之際,仍得有一種定的力用來促成,不過那是非?焖俚,所以稱為電光喻定,由此可見,我們也不必批評不修禪定的人就等于沒有修持。前面說過,如來是“無有不定時”的,真正的大定深定,絕不限于靜坐,《首楞嚴(yán)》所說的大定,也就是這樣的。
誰該修持解脫道?
在我們中國,向來有一種幾乎是根深蒂固的觀念:以為修持辦道是出家人的事,布施供養(yǎng)是在家人的事。其實,佛法不是出家人的專利,佛法是屬于一切人的;修持不是秘密的事,出家人固然要修持,在家人也是要修持;出家人固然要教在家人布施供養(yǎng),更要指導(dǎo)在家人來如法修持。信佛而不親自修持,便得不到信佛的確切受用;佛法如不讓大家來普遍地實踐,也就收不到化世的理想效果。
因此,我要大聲疾呼:打開佛法餐廳的大門,讓所有那些患著精神饑渴病的人們,都來盡情地享受吧!因為佛法不僅是用來點綴寺院的,佛法是為了眾生的饑渴(痛苦)而出現(xiàn)的。
- 上一篇:日常生活中的四念處觀
- 下一篇:禪與現(xiàn)代人的生活
- 圣嚴(yán)法師:禪定是達成智慧最主要的一種過程
- 圣嚴(yán)法師:生兒不為防老,積榖不為防饑
- 圣嚴(yán)法師:佛法是從有分別的執(zhí)著心達到無分別的解脫心
- 圣嚴(yán)法師:因為不和諧,所以需要彼此關(guān)懷
- 圣嚴(yán)法師:我們的生命跟宇宙是結(jié)合為一的
- 圣嚴(yán)法師:不論是否已經(jīng)明心見性都可以體驗下這四句話
- 圣嚴(yán)法師:佛經(jīng)難懂嗎?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佛經(jīng)?
- 圣嚴(yán)法師:何為“赤子之心”?如何保持心的清凈?
- 圣嚴(yán)法師:出生食是什么?
- 圣嚴(yán)法師:工作怎么做才能做好?盡全力完成
- 圣嚴(yán)法師:對于家庭暴力需謹慎處理
- 圣嚴(yán)法師:不要帶有期待和期盼目的修行
- 圣嚴(yán)法師:真的有世界末日的一天嗎?佛教有世界末日嗎?
- 圣嚴(yán)法師:積極而不緊張,工作要趕不要急
- 圣嚴(yán)法師:沉緬于男女情欲而不自覺,該怎么醒悟呢?
- 圣嚴(yán)法師: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 圣嚴(yán)法師:應(yīng)以怎樣的態(tài)度與人相處?
- 圣嚴(yán)法師:如何在工作中與人相互體諒?
- 圣嚴(yán)法師:如何離苦?遠離苦的感受
- 圣嚴(yán)法師:什么是“怨憎會”與“愛別離”?人際關(guān)系的痛苦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fēng)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yán)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yán)法師:關(guān)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yīng)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fēng)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xué)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dāng)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biāo),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zé)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fēng)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圣嚴(yán)法師:四十八愿
- 圣嚴(yán)法師:平常心是道 一 不修不坐即是禪
- 圣嚴(yán)法師:善書與佛書
- 圣嚴(yán)法師:絕妙說法 法華經(jīng)講要 三、譬喻品──三界火宅,三車一車
- 圣嚴(yán)法師:大乘止觀法門之研究 第一章 《大乘止觀法門》的組織及其內(nèi)容
- 圣嚴(yán)法師:絕妙說法 法華經(jīng)講要 四、信解品──長者窮子,佛與佛子
- 圣嚴(yán)法師:關(guān)于受戒燙戒疤的規(guī)定
- 圣嚴(yán)法師:絕妙說法 法華經(jīng)講要 自序
- 圣嚴(yán)法師:絕妙說法 法華經(jīng)講要 一、序品──海眾云集,見佛放光
- 圣嚴(yán)法師:《無量壽經(jīng)》的漢文譯本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與人生]妨礙善行,損耗錢財?shù)牧N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漢傳人物問答]學(xué)佛最終只是讓自己和眾生解脫嗎?
- [佛化家庭]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佛與人生]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學(xué)常識]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人物故事]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禪宗文化]靈隱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剎靈隱寺介紹
- [黑茶]認識黑茶,黑茶的分類與營養(yǎng)功效
- [禪宗思想]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廣欽和尚]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宗門故事]無上大法難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紅茶
- [佛理禪機]知足不是得少為足
- [生活故事]因為有禪,所以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