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課、佛教與舞蹈

  第十八課 佛教與舞蹈

  舞蹈是人類最古老的藝術之一。上古時代,民智未開,往往以請巫師藉祝禱儀式來祭神娛神,禳災祈福;群居的部落也在參于祭典舞蹈中增加共識,凝聚力量。當人類文明日益發(fā)達之后,舞蹈逐漸從宗教氣氛中脫離出來,變成自我娛樂、紓解壓力、交誼聯(lián)系、表達感情的活動之一。隨著時代的進步,各種宮廷舞、土風舞、社交舞、芭蕾舞、劇場舞等,乃應運而生。盡管如此,宗教舞蹈因具有特殊意義,在藝術上仍占有一席之地,尤其佛教舞蹈在藝術上更是貢獻良多。

  首先從諸經(jīng)律中,我們就可以看出舞蹈在佛教中占有重要地位,例如:《華嚴經(jīng)》記載,佛陀在證悟菩提的最初三七日中,曾勉勵諸大菩薩應學習歌舞伎藝,并以之作為度生的方便;《摩訶僧只律》中,佛陀也以迦葉佛般涅槃后,吉利王以一切歌舞伎樂供養(yǎng)佛塔為例,垂示弟子們:不論是如來在世時或涅槃以后,「為饒益世間,令一切眾生長夜得安樂故,應以一切華香伎樂、種種衣服、飲食盡得供養(yǎng)」;《法華經(jīng)》描述大通智勝王佛久坐道場,斷除煩惱,但佛法不現(xiàn)在前,諸天龍神即以香花、伎樂不斷鼓勵,直到大通智勝王佛成就菩提為止;《悲華經(jīng)》記載,佛陀說完修持一切行門的十種方法之后,欲界諸天心開意解,以種種歌舞來表達心中的法喜……。凡此都說明了佛教舞蹈不同凡響的殊勝性質(zhì)。

  在印度,除了佛經(jīng)記述佛世時的歌舞盛況之外,佛滅以后,馬鳴菩薩所編的《舍利弗之所說》是古印度著名的戲劇,戒日王所作的《龍王之喜》是佛教大型歌舞的濫觴。此外,從山琦遺跡的雕刻及阿姜達石窟的壁畫等,都可以看出佛教徒以歌舞戲劇弘法利生的熱忱。

  中國舞蹈自佛教傳來之后,從中吸收了許多精華。我們從敦煌、云崗、龍門等石窟中歷代的壁畫、雕刻,目睹飛天千姿百態(tài)、飄逸優(yōu)雅的身形,就可見其端倪。史書中,對于佛教舞蹈的描述更是令人目不暇給,例如《洛陽伽藍記》里,記載南北朝時佛教在節(jié)慶時舉行樂舞的盛況:「景明寺在八日節(jié)中,梵樂法音,聒動天地,百戲騰驤!咕芭d寺「飛天伎樂,望之云表」!肝栊湫燹D,絲竹寥亮,諸妙入神」。隋唐時代,佛寺除了繼承南北朝時代民俗歌舞的活動之外,還舉辦廟會、戲場,將各種民間流行的節(jié)目均匯集于此,而宮廷中所流行的天竺樂、龜茲樂、西涼樂、胡旋舞等(在中國,樂包含音樂和舞蹈的意思)也都是隨著佛教傳來的舞蹈,后來成為中國的民族舞蹈。其中「秦王破陣舞」是由唐太宗依龜茲樂所親自設計的舞式,據(jù)說觀者「莫不扼腕踴躍,凜然震悚」,后來傳到日本,風行一時;而由擅于歌舞的唐明皇創(chuàng)作的「霓裳羽衣舞」,將婆羅門舞曲、西域舞曲及漢族舞蹈熔于一爐,堪稱為中國舞蹈史上的一顆明珠。此外,「五方獅子舞」源于《佛說太子瑞應經(jīng)》中的典故,直到現(xiàn)代仍經(jīng)常在慶典中表演,視為辟邪呈祥的象征;「缽頭舞」又稱「撥頭」或「拔頭」,是從南天竺拔豆國傳來的面具舞,據(jù)說極有可能是中國平劇的初步形式,最起碼「蘭陵王」和「踏搖娘」完全是摹仿此一印度舞劇。

  宋金時期的戲曲,以歌舞表演為主干,其中「目連戲」廣受歡迎。元朝帝王崇信佛教,宮廷中的「十六天魔舞」是專門用來贊佛的樂舞,此外,隊舞中還有「說法隊」,表演者有的扮演成佛僧侶,有的扮演成佛菩薩,有的扮演成大金剛,佛教氣氛濃厚。

  西藏的喇嘛教融和當?shù)亓曀锥纬傻膬x式舞蹈,多用于供養(yǎng)諸佛、祈禱延壽、奠基典禮、祭祀禳災、祛除惡鬼,俗稱「跳鬼」,據(jù)說是為了紀念九世紀頃吉祥金剛藉表演舞蹈殺死惡王朗達磨的大無畏精神,后來成為喇嘛教的法會儀式之一。接著又傳到蒙古,稱為「查瑪」或「打鬼舞」,在每年正月期間舉行,大家視為保佑平安的象征。此外,還有每年藏歷四月十五日在布達拉宮山后的龍王塘表演的「囊瑪」,最早只是吟唱達賴喇嘛六世的詩偈,達賴喇嘛八世時才加入歌舞。十四世紀時,噶舉派僧人湯東結布為籌措架橋資金而邀百納家七姐妹組織賓頭頓巴歌舞團,是為西藏戲劇的鼻祖,流傳至今,劇本如「諾桑王子」、「云乘王子」等,都取材于佛經(jīng)故事。其中,「文成公主」一劇廣受歡迎,顯示了佛教在漢藏文化交流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韓國佛教在李朝時代,梵唄十分盛行,僧舞也隨之大為流行。據(jù)考,僧舞的起源甚早,至少在高麗時代(九三六-一三九一)即已存在。李朝時代最值得矚目的舞蹈,是世祖時的「蓮華臺舞」。此外,佛教界也大力推展「施風舞」,然而到一九一○年,日本侵占韓國之后,發(fā)布朝鮮總督府寺剎令,制定各本山的管理條文,同時亦禁止僧侶的梵唄、舞蹈等活動。近世韓國佛教樂舞大多流傳在民間信仰活動之中。

  在日本,經(jīng)印度、西域、中國、韓國傳入的佛教樂舞,經(jīng)常用在佛教儀式、供養(yǎng)、布教上,從而發(fā)展出一套獨特的佛教樂舞,例如,伎樂乃推古朝從百濟傳入的無言假面樂舞,圣德太子以之為佛教樂舞加以鼓勵;舞樂是傳自中國的雅樂,改作于平安時代。圣武朝,印度婆羅門僧菩提仙那與林邑僧哲至日本,傳授源于印度的「林邑八樂」,內(nèi)容皆取材自佛教。此外,猿樂(散樂)是源自印度、西域的樂舞,于奈良時代由中國傳入。平安時代的佛教行事逐漸藝能化,其中「咒師藝」衍生于「猿樂」,久之,相互融和產(chǎn)生「能劇」,「能劇」后來又和滑稽劇「狂言」合并,成為日本獨特的舞臺藝術。還有由佛教僧侶教化民眾發(fā)展出的布教舞蹈,著名者如空也念佛,及時宗開祖一遍的踴念佛、唱詠《法華經(jīng)》的大日踴、盂蘭盆會的盆踴等,后來與日本鄉(xiāng)土藝術結合,成為今天日本文化特殊的一環(huán)。

  佛教不但豐富樂舞藝術的內(nèi)涵,提升了樂舞藝術境界,而且以其悅耳的音聲、優(yōu)美的手印、舞姿傳遞心靈的語言,廣收寓教于樂的效果,對于凈化人心貢獻良多。今天是一個有音聲、有色彩的時代,自從梵音樂舞表演步上世界舞臺之后,佛教樂舞備受國際人士重視,希望今后佛教界除大力推廣佛教舞蹈之外,再加強創(chuàng)作精神,以因應不同眾生根器的需要。

精彩推薦
推薦內(nèi)容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