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回向
第五篇 回向
壹 回向的意義與種類
回向是佛教極為殊勝而獨特的修行法門,回向的原理就好象手持蠟炬引燃其它的蠟燭,原來的蠟燭本身的光芒不但未曾減弱,反而由于點亮其它的蠟燭,而使室內(nèi)更加明亮;回向好比將一粒種子再播種到田里,種子經(jīng)過發(fā)芽、開花,而結(jié)成累累的果實;珠寶散于各處容易遺失,如果將它集中放在聚寶盆里,就能萬無一失。回向的功德就是那個聚寶盆,它使我們的功德不但不會流失,并且本金加利息,功德反而會轉(zhuǎn)大。
實踐回向法門,能使行者深刻了解因緣法,而將一切成就歸于大眾,不敢獨享;回向,能使行者去除我執(zhí)我貪,明白諸法法性本來平等,實無功德可得,所以修持「回向」,不但自身的功德不曾減少,并且能利益更多的人,甚至可廣及法界一切眾生,是我們實踐自他兩利,怨親平等的大乘菩薩道的最佳法門。
華嚴宗四祖澄觀的《華嚴經(jīng)疏》卷二十三解釋回向的意義說:「回」為回轉(zhuǎn),「向」是趣向,也就是將自己所修持的萬行,回向眾生、菩提、實際等三個方向。 根據(jù)各家的看法,回向有種種不同的種類,今略述如下:
一、華嚴經(jīng)疏十大回向
澄觀的《華嚴經(jīng)疏》卷二十三,列舉十種回向:
1.回自向他:將自己所修的功德,回向饒益一切眾生。
2.回少向多:以芥子般少許的功德,發(fā)廣大歡喜心,回向法界一切眾生,普獲利益。
3.回小向大:將自覺的小乘之心,回向趣于大乘的自利利人。
4.回因向果:將因中所修的一切善根,回向成就一切菩提佛果,令一切眾生同證菩提佛果。
5.回劣向勝:菩薩能夠隨喜凡夫乃至二乘人所修的劣福,并且使他回向殊勝的無上菩提。
6.回此向證:一切善根回向永離痛苦的此岸,而到涅槃清凈的彼岸。
7.回事向理:將所修的事相功德,回向于不生不滅的真如理體。
8.回差別行向圓融行:從千差萬別的現(xiàn)象界,回向圓融無礙的平等法性。
9.回世間向出世:所有世間善法都能隨順回向出世間法,心;叵虺鍪乐,成熟教化一切眾生。
10.回順理事行向理所成事:從宇宙萬有如如不動的理法界,回向本體與現(xiàn)象「相即相入」的理事無礙法界。 以上十種回向,又可總括為三種:
1.菩提回向:將所修的一切善行回向無上菩提的完成,如回因向果、回劣向勝、回此向證。
2.實際回向:將所修的一切善行回向真如實際的證得,如回事向理、回差別行向圓融行。
3.眾生回向:將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法界眾生都能獲得利益,不受諸苦,如回自向他、回少向多、回小向大。
此外,回世間向出世、回順理事行向理所成事二種回向,則通于菩提回向和實際回向。
二、大乘義章三種回向
慧遠的《大乘義章》卷九,將回向分為三種,內(nèi)容與澄觀相同,也就是菩提回向、眾生回向、實際回向。
三、安樂集六種回向
根據(jù)道綽的《安樂集》卷下說,一切眾生雖然都具有佛性,人人都有成佛的心愿,但是依各人所修行的業(yè)果,尚不能出離三界火宅的痛苦,仍然在輪回之中。圣者慈愍眾生長受此苦,因此勸誘凈土行者將一切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成就大益。并將回向分為下列六種:
1.回向彌陀:將所修的一切善業(yè)回向往生阿彌陀佛凈土,既至彼國,證得六神通之后,再返世間救度眾生。 2.回因向果:將持名、禮拜等一切善因,回向往生西方凈土的果報。
3.回下向上:回向下品下生而得上品上生,金臺來迎。
4.回遲向速:一切功德回向速得往生西方。
5.回施眾生悲念向善:一切功德回向救護眾生,使眾生念念向善。
6.回入去卻分別之心:一切功德回向心無差別妄想。
四、凈土宗二種回向
依凈土宗的說法,回向可分為二種:
1.往相回向:將自己過去以及今生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給法界眾生,發(fā)愿共同往生西方凈土。
2.還相回向:已經(jīng)往生凈土之后,更生起大悲心,不忍自己獨享安樂,不忍眾生受無量苦,再回入此土教化眾生,以期共同趨向佛道。
往相回向是上求菩提,完成自我的上回向;還相回向是下化眾生、利益大眾的下回向。佛道的完成要不斷的上求──上回向,才能具備足夠的資糧完成下化──下回向的工作。為了要下化,所以要上求;唯有能上求者,才能圓滿地自利利他,做好下化的度眾工作,因此往還、上下之間是二而一、一而二,相輔相成的。
貳 菩薩五十二階位中的十回向位
《華嚴經(jīng)》把菩薩的修證次第分為四十一位或五十二位,也就是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位、等覺位、妙覺位。經(jīng)過自利的十信位、十住位,菩薩要行利他萬行的十行位,由自利趨入利他。但是如果貪執(zhí)一切功德為己有,妄起我想、眾生想,就不是大悲心的菩薩,由此十行位之后要進階至十回向位,一切功德要普皆回向眾生,不覺有一功德可得而修一切功德,不覺有一眾生可度而度一切眾,一切自然天成,如此才能躋登十地的果證之位。因此,十回向位是銜接前面的十信、十住、十行,以及后面的十地、等覺、妙覺等位的重要階位。佛說十回向位時,膝蓋放光,膝蓋是連接上下腿股的部位,道理即在此,可見十回向位在菩薩五十二階位中的重要性。以下簡略說明十回向位:
1.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眾生為愛欲所纏縛,為無明所覆蓋,展轉(zhuǎn)于三涂痛苦之中,不知道何處為安穩(wěn)的地方。菩薩為了救度受苦眾生,將自己所修行的無量善根回向一切眾生,愿意代眾生受一切苦,為眾生做依怙,并且不著一切相,不覺有一眾生為我所救度。
2.不壞回向:修一切菩薩善根,沒有疲厭的感覺,對于諸佛的教法生大信心,奉行不違;對于一切眾生能夠以慈眼平等觀愛,并且能夠?qū)⒋斯Φ禄叵蛞磺斜娚,令他們增長菩提心,依照佛陀的教法而行。
3.等一切佛回向:行者依三世諸佛所修的回向法門修學,見一切法不生愛染,無諸過失,所以心意柔軟,諸根清涼,而以此功德再發(fā)心回向一切諸佛。
4.至一切處回向:修一切善根時,愿此善根功德的力量能遍及一切處。
5.無盡功德藏回向:回向一切善根功德,莊嚴一切佛剎。由此回向可得十種無盡功德藏:
(1)常見諸佛無盡功德藏:見無量阿僧祇諸佛。
(2)入無盡法功德藏:以如來的智慧,等觀一切法就是一法。
(4)得無盡慧功德藏:對于如來所說的法,能夠次第了解其中的意思。
(5)無盡趣法功德藏:能夠分別一切法。
(6)無盡佛愿功德藏:智慧如虛空,遍于三世一切諸法。
(7)無盡功德功德藏:功德充滿一切眾生,意不可盡。
(8)無盡智功德藏:智慧能滅一切眾生愚癡。
(9)無盡辯才功德藏:能夠演說一切法,使眾生都能如實明了諸法平等。
(10)無盡十力四無所畏功德藏:具足菩薩一切行,得法王一切智。
6.隨順一切堅固善根回向:行一切布施,長伸廣長舌,為眾生說一切善法,并且以此善根回向一切眾生。
7.等心隨順一切眾生回向:如佛陀一樣,常持平等心,行無量的善根,做眾生的無上福田。
8.真如相回向:對于菩薩道信樂堅固,專意修行,成就無量凈妙善根,不著世界,也不著眾生界,悉皆回向一切種智。
9.無縛無著解脫回向:于一切善根心生尊重,于一切相不生執(zhí)著,并以無著無縛的解脫心回向善根。
10.法界等無量回向:以離垢心,廣行法施,并以大慈悲心及菩提行饒益眾生而心無諂誑。觀察思惟一切智無量無邊,并以此善根回向眾生。
參 回向的生活實踐
有形的財,布施給了對方,東西會愈來愈減少;而無相的法布施,功德不但不會減少,反而因此轉(zhuǎn)多。譬如手中有幾個橘子,送給了別人,自己所剩無幾;一句慈悲結(jié)緣的好話,送給了別人,對方實際運用于生活中,自他都能蒙受利益。尤其回向是法布施中最討巧的法門,一碗飯自己吃固然津津美味,與人共享,更有味道;一片花園獨自觀賞固然賞心悅目,與人共同瀏覽,別有一番情趣;叵蚓褪沁@種「光榮歸于佛陀,成就歸于大眾,利益歸于常住,功德歸于檀那」無私無我的廣大心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時常實踐回向的修行,譬如課誦或法會結(jié)束時,唱誦:
愿消三障諸煩惱,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愿生西方凈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此外,如《法華經(jīng)?化城喻品》:「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固瞥茖Т髱煹摹队^經(jīng)玄義》:「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fā)菩提心,往生安樂國。」都是千古流傳的回向文。另外,古德高僧的回向文:「我今發(fā)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乃至權(quán)乘,諸位菩薩,唯依最上乘,發(fā)菩提心,愿與法界眾生,一時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箍煽闯鲈感闹h大,悲心之深切!
國際佛光會提倡人間佛教,也有四句回向文:
慈悲喜舍遍法界,
惜福結(jié)緣利人天,
禪凈戒行平等忍,
慚愧感恩大愿心。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不管何時何地,言行舉止,起心動念,時時都能與佛光四句偈的各種善行相應,并且將這些功德回向給一切有情或無情眾生,當下就是佛果,當下就是凈土。
- 第一課、佛
- 第一課、佛的意義
- 第一篇 法身、報身、應身
- 第一冊、自序
- 三十七道品 序文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一節(jié) 何謂佛
- 第一課、佛教的真理
- 第二課、如來十號
- 第二課、釋迦牟尼佛 (一)
- 圣典篇 大念處經(jīng)
- 大架構(gòu)篇 二、五根、五力
- 第三課、佛身
- 第一課、律宗(一)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二節(jié) 釋迎牟尼佛
- 第九課、中國四大名山 (一)
- 第一課、修觀對治淫欲
- 第一、二、三課、綜合指要
- 十三、懺法
- 1:佛學是怎么一回事?
- 第四課、藥師佛
- 編者序言 作者序言
- 練習1 有意識的呼吸 一 正念觀身
- 第三課、釋迦牟尼佛(二)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三節(jié) 何謂法
- 十五、焰口
- 上座部佛教修學入門 目錄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三節(jié)、佛教的實質(zhì)
- 第十五課、四攝法 四無量心 四弘誓愿
- 第二篇 受持五戒、八關(guān)齋戒、菩薩戒
- 第三十課、焰口召請文(宋·蘇軾)
- 第八課、四圣諦
- 一一念不生
- 第七課、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
- 第十四課、菩薩十地
- 第十八課、聲聞四果
- 第四課、轉(zhuǎn)輪圣王
- 第十課、修學佛法的次第
- 第二十六課、悟道詩
- 第九課、十二因緣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二節(jié)、佛陀教導的是什么
- 什么是文字禪?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腳踏實地的付出才會有收獲,所有的付出都不會白費
- 佛教戒律是怎樣產(chǎn)生的?戒律的由來
- 忉利天主是誰?
- 授記有幾種方式?授記的四種類型
- 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佛經(jīng)中的世尊指的是誰?
- 釋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覺性是永恒的、沒煩惱、證佛國
- 皈依后做事還是不順,對佛法心灰意冷,該怎么辦?
- 佛教的經(jīng)變是什么意思?
- 阿彌陀佛圣誕是哪一天?農(nóng)歷十一月十七恭迎彌陀圣誕
- 剛念經(jīng)時聲音響亮且快,后來就沒有了,為什么?
- 以佛心來凈化自己內(nèi)在的妄心
- 嘴笨不會安慰人怎么辦?
- 馬鳴菩薩是誰?馬鳴菩薩的簡介與故事
- 為什么在世間行善的功德勝于極樂百倍?
- 學會順其自然,在晴天時愛晴,在雨天時愛雨
- 念經(jīng)時可以控制妄念嗎?
- 什么是“五蓋”?菩薩沒有厭怠心
- 趙州和尚是哪個朝代的,哪里人?趙州和尚的簡單介紹
- 什么是莊嚴國土?
- 在家居士怎樣才能讓現(xiàn)在和將來的生活具足幸福安樂?
- 八正道是為人處世乃至成佛的八種正確方法和途徑
- 阿逸多菩薩是誰,是彌勒菩薩嗎?
- 佛教說的隨緣是什么意思?隨緣的含義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論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幾種?佛教六種神通的簡單介紹
- 求神不如求己,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經(jīng)時犯困,打盹后又從頭開始念,該怎么辦?
- 人幫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錢的七種結(jié)緣方式
- 殺生、妄語、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無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對親人的病,家里的經(jīng)濟條件,心很亂,該怎么辦?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佛教基礎(chǔ)知識
- 心經(jīng)入門
- 佛教名詞
- 佛咒入門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地藏經(jīng)入門
- 怎樣讀懂佛經(jīng)
- 佛教基本教義
- 佛咒簡介
- 楞嚴經(jīng)入門
- 妙法蓮華經(jīng)入門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入門
- 十小咒入門
- 佛教修行及戒律
- 藥師咒入門
- 六字大明咒入門
- 無量壽經(jīng)入門
- 華嚴經(jīng)入門
- 藥師經(jīng)入門
- 阿彌陀經(jīng)入門
- 佛教僧侶與居士及其源流
- 普賢行愿品入門
- 佛經(jīng)簡介
- 虛云法師入門
- 六祖壇經(jīng)入門
- 佛教傳播與發(fā)展
- 楞伽經(jīng)入門
- 圣嚴法師入門
- 宗派簡介
- 凈慧法師入門
- 解深密經(jīng)入門
- 佛經(jīng)入門
- 濟群法師入門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入門
- 法增法師入門
- 昌樂法師《人生是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