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祖師同行 肆 情殷古丈夫 云蒸霞蔚天地寬
與祖師同行 肆 情殷古丈夫 云蒸霞蔚天地寬
出家人的生活說起來非常的美妙,所謂:“林下相遇,只談因果。山間作伴,莫負(fù)煙霞。”可是實際上的生活各自不同。剛?cè)腴T的人,煩惱重重,一天到晚緊鎖眉頭;初上路人,屏聲蔽氣,修行確非易事;達(dá)受用的人,四通八達(dá),云蒸霞蔚。大家在一起結(jié)夏安居,自然會有豐富多彩的表現(xiàn)。但是所作佛事是相同的;所為目的也是相同的。
《華嚴(yán)經(jīng)》上也有說:“有世界以光明為佛事。有世界以音聲為佛事。有世界以香飯為佛事。有世界以莊嚴(yán)為佛事。有世界以寂默為佛事。”所以大家不管是“緊鎖眉頭”也好;“屏聲蔽氣”也好;“云蒸霞蔚”也好,都是在作佛事,只是法隨法行,法幢隨處建立。所以圓悟克勤禪師說:“眼聲耳色不思議,百草顛頭受用時,表里洞然無一事,端能保護(hù)臘人兒。”
今年自己在四祖寺結(jié)夏安居,時間已經(jīng)快過半了,仰仗諸佛菩薩、龍?zhí)?a href="/remen/hufa.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護(hù)法的加持得以有機(jī)會“屏聲蔽氣”。雖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但也有些“云蒸霞蔚天地寬”之感受。因為現(xiàn)實生活中真的是無一法不周,無一事不圓。早晚課誦不斷;二時齋供及時;三時《華嚴(yán)》頻唱。還能有精力讀“般若”、說玄妙,豈不是沒有辜負(fù)“煙霞”。
雖然如此,自己也知道好日多因,要遇緣即照。要明佛意祖道,非是一夏兩結(jié)之事,更需百尺竿頭,絕一塵中放下。希望能像下面這段圓悟克勤禪師的開示一般“絕彼我、混虛空,透聲色、無面目。終日吃飯,不曾嚼一粒米。終日著衣,未嘗掛一縷絲……”
僧問:“護(hù)生須是殺,殺盡始安居。未審殺個什么?”師云:“大有人疑著。”進(jìn)云:“學(xué)人到這里,直得步步絕行蹤時如何?”師云:“未有金剛王寶劍在。”進(jìn)云:”斬釘截鐵本分宗師,眹兆未分,請師速道。”師云:“咭嘹舌頭三千里。”進(jìn)云:“恩深轉(zhuǎn)無語,懷抱自分明。”師云:“且莫詐明頭。問一大藏教是拭不凈紙,只如德山為什么擔(dān)疏鈔行腳。”師云:“放下著。”進(jìn)云:“周金剛被婆子一問,直得亡鋒結(jié)舌,又作么生?”師云:“腦后拔箭。”師乃云:“絕彼我混虛空,透聲色無面目。終日吃飯,不曾嚼一粒米;終日著衣,未嘗掛一縷絲?偺摽華藏剎海,列向下風(fēng)過現(xiàn)未來,諸圣倒退千里,舉一步越不可說世界,向香水海那邊,猶有去處。拈一塵混一切無量無數(shù)十方上下,一切諸佛祖師七穿八穴,猶有余地。且道此人向什么處安居?向什么處禁足?若知此人落處,始知本地風(fēng)光,始見本來面目,便能攝順逆于一塵中,規(guī)行矩步,現(xiàn)威儀于一念頃,不越常程。至于以大圓覺為我伽藍(lán),猶是小段在。若能恁么見恁么用,恁么信恁么透,管取無邊剎海,自他不隔于毫端,十世古今始終不移于當(dāng)念。九旬禁足三月護(hù)生,于一念一步一塵一芥中,見成受用。且道,此人畢竟在什么處,還委悉么?披蓑側(cè)立千峰外,引水澆蔬五老前。”(《圓悟佛果禪師語錄》)
- 世間第五個不易!
- 張秀才的開悟偈
- 明一法師:得失是非障禪眼
- 話頭疑情有區(qū)別
- 與祖師同行
- 與祖師同行 壹 信者皆相應(yīng) 我王庫內(nèi)無如是刀
- 與祖師同行 肆 情殷古丈夫
- 與祖師同行 叁 佳人獨自知 佑邊尋思去
- 與祖師同行 叁 佳人獨自知 凡圣的秘密
- 與祖師同行 叁 佳人獨自知 識得聲外音
- 與祖師同行 叁 佳人獨自知 花并非無百日好
- 與祖師同行 叁 佳人獨自知 桂花禪香
- 與祖師同行 叁 佳人獨自知 踏雪尋梅
- 與祖師同行 叁 佳人獨自知 樹見行人幾回老
- 與祖師同行 叁 佳人獨自知 笑問客從何處來
- 與祖師同行 叁 佳人獨自知 山深因少客來游
- 與祖師同行 叁 佳人獨自知
- 與祖師同行 貳 粥飯有禪機(jī) 破五通仙眼喻
- 與祖師同行 貳 粥飯有禪機(jī) 吃飯睡覺
- 與祖師同行 貳 粥飯有禪機(jī) 哭笑
- 南禪七日(1)
- 心能轉(zhuǎn)物,即同如來--南懷瑾先生稀有開示之三
- 景德傳燈錄 第一卷
- 五燈會元 第一卷
- 授菩薩戒儀軌(一)
- 南禪七日(2)
- 碧巖錄 第一卷
- 南禪七日(4)
- 南禪七日(3)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上)
- 指月錄目錄
- 南禪七日(5)
- 指月錄卷之一
- 南禪七日(6)
- 南禪七日(21)
- 南禪七日(7)
- 南禪七日(9)
- 宗鏡錄(1-4)
- 南禪七日(8)
- 南禪七日(10)
- 禪關(guān)策進(jìn)(上)
- 南禪七日(11)
- 南禪七日(12)
- 南禪七日(13)
- 南禪七日(14)
- 南禪七日(19)
- 南禪七日(20)
- 南禪七日(16)
- 南禪七日(18)
- 南禪七日(17)
- 南禪七日(15)
- 《星云大師講演集》-佛教的政治觀
- 五燈會元 第二卷
- 五燈會元 二十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三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二卷
- 指月錄卷之二
- 《星云大師講演集》-從心的動態(tài)到心的靜態(tài)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下)
- 宏智禪師廣錄(卷九)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dāng)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dá)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dāng)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nèi)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zhuǎn)彎,時而放平
- 學(xué)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xué)到無學(xué)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