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求解脫自在?

為什么要求解脫自在?

經(jīng)文:

  昔佛在舍衛(wèi)國祇樹給孤獨園,食后日晡,有眾比丘及天帝臣民四輩弟子,欲聽如來說甘露法。有異方道士異學婆羅門七人,頭須晧白拄杖呻吟來至佛所,稽首作禮叉手白佛言:吾等遠人伏承圣化,久應歸命道術有簡,今乃得來覲睹圣顏,愿為弟子得滅眾苦。佛即聽受悉為沙門,敕七比丘共止一房。然此七人睹見世尊,尋得為道,不計無常變易之法,共坐房中思惟世事,小語大笑不念成敗,命日促盡不與人期,但共戲笑,恣意放逸不念無常。爾時世尊起至房中,而告之曰:卿等為道當求度世無為之道,何為大笑?一切眾生自憑五事。何謂為五?一者恃怙年少,二者恃怙端正,三者恃怙力勢,四者恃怙才器,五者恃怙貴族卿等。七人小語大笑恃怙何等?于是世尊即說頌曰:

  何喜何笑,念常熾然,深蔽幽冥,而不求錠。何喜何笑者,爾時世尊告七人曰:汝等七人來在道境,亦復不在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復告比丘我先有教,未能盡漏不可有所恃怙,汝等受形未脫結縛,蛇蚖共居成五盛陰,云何于中小語大笑?當念此苦永劫不除,方興戲笑以成塵垢,苦哉難悟卿等是也,故曰何喜何笑,是世尊教敕之言。

  念常熾然者,云何為熾然?以無;鸲鵀闊肴,亦以苦火而為熾然,愁憂苦惱而為熾然。又以何等而見熾然?愛欲嗔恚愚癡憍慢嫉妒恚疑,所見熾然,故曰念常熾然。

  深蔽幽冥者,猶人夜行不睹顏色,生盲無目不見玄黃,如此幽冥蓋不足言。所謂大幽冥者,無明纏絡遍人形體無空缺處,是謂大冥覆蔽眾生。不別善惡趣要之本,不別白黑縛解之要道俗之法,亦復不知善趣惡趣出要滅盡,故曰深蔽幽冥。

  而不求錠者,云何為錠?所謂智慧之錠。以智慧錠為照何等。答曰:知結所興以道滅之,分別善趣惡趣出要之本,能別白黑縛解之要道俗之法,善能分別善趣惡趣出要滅盡,普曜諸法無不明照,而更舍之乃趣冥道,故曰而不求錠。

經(jīng)文詳解

  這一段經(jīng)文很短,但是我們應當從中受益!真理往往都是簡單至極!讓我們共同來分享和受益。

  所謂“昔佛在舍衛(wèi)國祇樹給孤獨園”,就是當年釋迦牟尼佛曾居住在祇樹給孤獨園的祇園精舍之中。祇園精舍應該在舍衛(wèi)國,這個地名對于佛教徒并不陌生。

  所謂“食后日晡”,有一天,釋迦牟尼佛同大眾用過午齋之后的時間。午齋之后的時間大約是在下午三點鐘到五點鐘之間,叫做“日晡”,也就是吃完中午飯(中午齋)之后,太陽西斜的時間。在這樣的時間里,發(fā)生了一段故事,這個故事足以讓我們反躬自省。這個故事很有意思,很有味道。

  所謂“有眾比丘及天帝臣民四輩弟子,欲聽如來說甘露法”,眾多比丘,還有天人、王族、大臣、百姓和四部弟子,紛紛前來聆聽佛陀的教誨。大家都來了,要聽聞佛陀的開示,以求解脫自在。為什么要求解脫自在呢?因為人生苦!有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的困擾,以及各種各樣的煩惱的困擾。如果我們愿意說真話的話!那么每個人都會有煩惱!而不為徹底解決煩惱的學佛是沒有意義的!

  所以學佛要過度四魔,要去超越。哪四魔?第一個是死魔,即死亡對我們的困擾;第二個是五陰魔,即身體帶給我們的困擾;第三個是煩惱魔,即煩惱帶給我們的困擾;第四個是天魔,即認為有主宰萬能從而帶給我們的困擾。如果這四個困擾不能突破,那么我們的學佛是沒有說服力的。

  我們不能嘴上說自己學佛了,而事實上自己不快樂,也不自在!因為沒有用智慧去解決我們的問題!所以釋迦牟尼佛跟大家在一起,要開示大家解脫自在的智慧方法!

  所謂“有異方道士異學婆羅門七人”,正好在這個時候,從遠方來了七個人。這七個人是:信奉外教的修道者和婆羅門修行者。他們從遠方而來,風塵仆仆地來向佛陀請教佛法

  所謂“頭須晧白拄杖呻吟來至佛所”,他們須發(fā)全白,拄杖蹣跚而來,到了祇園精舍這個道場。這七個人眉毛和頭發(fā)全都白了,年齡很大,老態(tài)龍鐘,用手杖拄著,走路不平穩(wěn),因為老了嘛!我們現(xiàn)在有的人頭發(fā)白了,有的人還沒有白,只是不用著急!早晚會白,這是規(guī)律,無常的規(guī)律!

  所謂“稽首作禮叉手白佛言:吾等遠人伏承圣化”,這七個人來到佛陀的面前,禮拜佛陀,五體投地。他們說:“我們本是遠方的淺薄之人,有幸可以接受到您的教誨。”他們來到佛陀的住地,想要得到佛陀的教誨,為什么說“淺薄”呢?因為還沒有具備解脫的智慧和能力。

  所謂“久應歸命道術有簡”,早就應當前來聽聞佛教義理,因為我們從前所修的法淺顯無用。為什么是淺顯無用呢?想想看,他們的胡子和頭發(fā)全白了,想要年輕吧,又老了;想要長壽呢,又拄杖蹣跚;想要不死呢,現(xiàn)在已經(jīng)時日無多了。

  其實,他們給我的感覺就是:在自己年老、有病的時候,需要有一個依靠和歸宿;而這個依靠和歸宿,一定就是真理!一定就是佛法!因為他們沒有找到解脫的方法,所以來到佛前,說他們以前學的那個東西沒有用,想要學有用的方法。有用的是什么呢?佛法!

  所謂“今乃得來覲睹圣顏,愿為弟子得滅眾苦”,至今才有機會前來拜見佛陀您,希望今后可以在您的身邊,成為您的弟子,修學佛法,以期最終解脫煩惱和痛苦。他們很誠懇,很虔誠,遠道而來,拜在地上,因為原來學的東西只是表面現(xiàn)象,現(xiàn)在想學一些深刻的東西!

  我們中的很多人,不也是這樣走過來的嗎?從氣功到看相算命,再到外道、跳神弄鬼……當這些東西都走過來的時候,我們發(fā)現(xiàn)它們不能了生脫死!因為不靈了,所以才會追本溯源,找到真正的佛法,真正地解決自己的問題,這才是沒有后遺癥的!

  所謂“佛即聽受悉為沙門”,針對七個人的請求,釋迦牟尼佛慈悲地應允了他們,應允他們出家,做比丘。因為佛陀是慈悲且有智慧的!請大家要注意,這個慈悲一定是在透視了他們的根器之后才決定給他們剃發(fā)的,這個大家一定要明白。

  今天有很多老年人來出家,我們不能要,也是一種慈悲,因為作為一個佛教徒,不要給佛教添累贅;作為一個護法,力所能及,會活得很有尊嚴!如果非得要把頭發(fā)剃光出家,那也真的很麻煩!因為出家之后,就得給他找侍者了。到現(xiàn)在,我的侍者也無非就是打一點水,別的事不需要他們來做。所以我們想說的是:不給佛教添麻煩,不給佛教的形象增加負面的影響,這樣的信仰才是有尊嚴的信仰!這七個人和我們今天的人不一樣,必然有因緣。我們不可以同日而語!若是冒充慈悲而沒有智慧,必是別有用心,或者后患多多……

  原標題:為什么要求解脫自在呢?——哈爾濱極樂寺靜波法師開示節(jié)選

  轉自微信公眾號:點一盞明燈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