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應(yīng)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

  感應(yīng)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一)

  于自由時報89.07.20 (四)刊載

  佛法中,修行的法門,可略分為三種:第一、感應(yīng)法門,第二、方便法門,第三、究竟法門。無論是在家或出家,如果不知道這些道理,這一生就不容易契悟佛法。

  何謂感應(yīng)法門?就是剛開始修行學(xué)佛,希望佛菩薩保佑、加持、希望在佛法中獲得一些靈感,乃至于得神通,這些就屬于感應(yīng)法門。人有誠心,佛有感應(yīng),信了佛教以后,家庭很平安,事業(yè)也很順利,求什么就能得到什么,這就是所謂的感應(yīng)法門。

  第二、方便法門,如持咒、誦經(jīng)、禮佛…等種種加行,這些都屬于方便法門。

  第三、究竟法門,即是中道實相、無念、無住、無相之法。眾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修行的目的即是在脫離生老病死苦,若自利、利他圓滿,三覺圓滿,就能證得無上菩提,此即是究竟法門。

  感應(yīng)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二)

  于自由時報89.07.22 (六)刊載

  佛法的究竟法門能使眾生得到究竟解脫。解脫又可分成三種:第一種屬于聲聞道,第二種屬于緣覺法,第三種屬于菩薩道,此三乘道都能得到解脫,所以我們先要了解,佛法中所謂的究竟法門就是屬于解脫道,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都能成菩薩。

  例如,為什么要靜坐?因為靜坐能定心、凈心、明心、悟心,目的是在契悟本心,本心就是道,本心就是佛,這一念心性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寂照一如、有止有觀、有定有慧、定慧不二,在這念心上用功,這一生就能得到解脫,就能夠了生死、證菩提,這就是屬于究竟法門。

  感應(yīng)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三)

  于自由時報89.07.25 (二)刊載

  凈土法門從表面上看,是屬于方便法門,但在究竟上,它也是一種究竟的法門,這就要看從那個角度來解釋。假使說心外有西方,心外有凈土,臨終往生西方,有這個希望存在,這就是屬于方便法門。但從另一個立場來看,凈土也是一個究竟法門。

  什么原因呢?所謂凈土就是凈心,心清凈,佛土就清凈,西方是未來的果報,現(xiàn)在種因,將來感果,因能感果,因果是不二的,從這個立場來講,凈土法門也就屬于究竟法門。

  此外,凈土有四種:一是凡圣同居土,二是方便有余土,三是實報莊嚴(yán)土,四是常寂光凈土。如果從這四個凈土來看,凈土法門也是一種究竟法門。

  感應(yīng)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四)

  真正的凈土

  于自由時報89.07.27 (四)刊載

  凈土法門從表面上來看,也是一種方便。為什么是方便呢?因為如果不知道了生死,只知道念佛求往生,這樣就是一種方便;如果知道人人都能成佛,東方、西方、南方、北方,都在當(dāng)下這一念心當(dāng)中,這就是究竟。

  例如,人類認(rèn)為下午十點(diǎn)是晚上,假使沒有燈光,就是一片漆黑;可是有很多動物在晚上才看得到,人類的晚上,反而是這些動物的白天,所以,究竟是白天還是晚上?

  倘若真正契悟到佛性,就知道白天和晚上都是虛幻不實的,因為六根歸一、清凈了,此時就沒有白天也沒有晚上,白天是光明的,晚上也是光明的,時時刻刻都是光明的,超越時間、超越空間,這一念心就是真正的凈土,就是菩提、涅槃,是我們的本心本性,這就是究竟法門。

  感應(yīng)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五)

  真正的凈土

  于自由時報89.07.29 (六)刊載

  何謂「感應(yīng)」?一般人說:「人有誠心,佛有感應(yīng)」。最初開始修行學(xué)佛,通常都希望佛菩薩的靈感,專門去求菩薩。以觀音來講,有滴水觀音、馬頭觀音、送子觀音、水月觀音…等,觀音有三十二應(yīng)身,那一種觀音有靈感,就信仰他。一般人剛開始學(xué)佛都有這種心境。所以,可以反觀自己屬于那一種心境,屬于感應(yīng)法門來修行學(xué)佛?或是方便法門、究竟法門來修行學(xué)佛?

  如果是為了了生死、自利利他、弘揚(yáng)佛法、護(hù)持三寶,現(xiàn)在就是菩薩行,就是正因,因正,果就正,做十分得十分,煩惱分分破,真如分分現(xiàn),就能由凡夫位到賢位菩薩,達(dá)到地上菩薩的境界,這就是一條正路。

  感應(yīng)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六)

  自力與他力

  于自由時報89.08.01 (二)刊載

  通常一般人對于即心即佛的究竟法門信心不夠,認(rèn)為成佛之道若要靠自己,還不如靠他力---念佛求生西方。有很多人認(rèn)為修行學(xué)佛要靠他力,不要靠自己,自己是靠不住的,自力是不容易的,這種觀念是錯誤的。

  想想看,諸位在社會上做事是靠誰呢?要靠自己才有成就,靠自己強(qiáng)健的身體,靠自己的智慧、學(xué)識、技能…等等,假使這些都沒有,怎么在社會上生存?即使有很好的朋友介紹工作,有很好的親戚關(guān)照,都靠不住,為什么?因為沒有道德、智慧、學(xué)識,即使有很好的職位,也無法勝任。所以,希望學(xué)業(yè)、事業(yè)或道業(yè)有所成就,自己的努力是很重要的。

  感應(yīng)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七)

  自力的重要

  于自由時報89.08.03 (四)刊載

  佛法講因緣果報的道理,因就是自己的努力,緣就是外緣,有外面的助緣,事業(yè)就容易成就。助緣從什么地方來?也是自己過去結(jié)緣、修福來的,所以佛法言:「未成佛道,先結(jié)人緣」。結(jié)人緣,還是要靠自己努力,自己不努力,也不會得到好的助緣。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是不是一切都要靠自己?因為有自己種的善因,外面又廣結(jié)善緣,因緣和合,事業(yè)就能成就。

  修道也是如此,先要靠自己努力,以自己的力量來斷除煩惱,修福德、智慧、定力、慈悲,這些都做到了,自然而然心就安定,現(xiàn)在就是菩薩行。

  感應(yīng)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八)

  內(nèi)外本是一體

  于自由時報89.08.05(六)刊載

  修行學(xué)佛要靠自己努力,以自己的力量來斷除煩惱,修福德、智慧、定力、慈悲,這些都做到了,自然而然心就安定。例如念佛也是要靠自力,念佛要達(dá)到一心不亂,誰也幫不上忙,即使十方諸佛也沒有辦法幫忙,所以,念佛要自己念,自己觀照自心,自己修定,自己念到一心不亂;自己不念佛,誰來幫你念佛?明白這個道理,就知道念佛還是要靠自己,他力就是自力的轉(zhuǎn)變。

  一般人大多不相信自己,對自己沒有信心,既然對自己沒有信心,那么不妨相信佛法僧三寶的力量,等到業(yè)障消除,善根增長,福德具足,自己的定慧就現(xiàn)前,如此,藉由外面的境界來轉(zhuǎn)換自心,以回復(fù)本來的面目,因為內(nèi)外本來就是一體的。

  感應(yīng)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九)

  持咒的感應(yīng)

  于自由時報89.08.08(二)刊載

  修習(xí)究竟法門時,視自己的根器、因緣,也可以配合修方便法門,例如念觀世音菩薩圣號,或誦大悲咒、觀音靈感真言、準(zhǔn)提神咒…等。一次只宜修持一種咒,不能修太多種咒,因為修太多種,心就會雜亂,不會有什么感應(yīng);如果心清凈、心定了,自然就有感應(yīng)。

  以持咒來講,念到一百二十萬遍,心就定下來了,就會有所感應(yīng)。一般人不了解,以為不論持幾遍咒都會很靈感;如果是如此,那么每一個人念咒都應(yīng)該很靈感才對,為什么某甲念咒很靈感,某乙念咒卻不靈感?因為某甲除了持咒以外,還有功德,還有信心、戒行;而某乙只知道持咒,心有所求,不知道修慈悲,修功德、戒行,這樣來持咒,就沒有多大的靈感,效果當(dāng)然就不一樣。

  感應(yīng)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十)

  持咒的感應(yīng)

  于自由時報89.08.10(四)刊載

  修行學(xué)佛,信心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究竟法門、方便法門或感應(yīng)法門,最重要的即是信心,所以經(jīng)云:「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yǎng)一切諸善根!辜偈箾]有信心,與任何法門都不會產(chǎn)生感應(yīng)。

  例如,修究竟法門更須要信心,才能與無為心相感應(yīng)。所謂「無為」,即是當(dāng)下這念心無所作為,不想過去、不想現(xiàn)在、不想未來,定慧等持,這就是最究竟的真道。

  感應(yīng)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十一)

  持咒的感應(yīng)

  于自由時報89.08.12(六)刊載

  修任何法門都要具足信心,信人人都有佛性,信佛法是絕對真實的道理。例如,修凈土法門,要具足「信、愿、行」三資糧,要靠自己努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第一,孝順父母、恭敬師長、慈心不殺。第二,正受三皈、深信因果、具足眾戒。第三,誦讀大乘經(jīng)典、發(fā)菩提心。這就是凈土的因,因就是靠現(xiàn)在努力實行,有善因,將來一定感凈土的果報。

  修感應(yīng)法門也要有信心,例如求觀音菩薩,就要相信觀音菩薩有大慈悲、大神通,觀音菩薩無所不在,人有誠心,佛有感應(yīng);除了相信這些道理以外,還要相信自己本具佛性,能夠如此,就能得到佛法的利益。

  感應(yīng)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十二)

  信心與智慧

  于自由時報89.08.15(二)刊載

  修行要有所成就,除了信心之外,還要具備智慧。假使有信心卻沒有智慧,這種信心就容易成為迷信。

  現(xiàn)在有很多學(xué)者研究佛法,也可以將佛法講得頭頭是道,可是卻沒有信心,只把佛法當(dāng)做一種哲理、學(xué)理去研究,這種有智慧而沒有信心的結(jié)果,就容易因為憑自己的意識去思惟、檢討、考證,而產(chǎn)生邪見。

  例如,有很多佛法的小冊子,里面的知見不一定很正確,因為寫作的人對佛法沒有信心。所以,智慧與信心具足,才能入佛法界。

  感應(yīng)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十三)

  六字大明咒的公案1

  于自由時報89.08.17(三)刊載

  智慧與信心具足,才能入佛法界。有些人信仰佛教,但心中還是有很多煩惱,因為他的信仰是情感的信仰,沒有智慧的信仰,經(jīng)不起考驗。所以,修行學(xué)佛,信心與智慧就如鳥的雙翼,少了一個翅膀,鳥兒即沒有辦法在空中飛行。

  佛典中有一則關(guān)于信心的公案:以前有一位老和尚行腳時,忽然看到有一道虹光從山腳射上來,老和尚心想,山下一定有特殊的事情,于是就下山去觀看,結(jié)果看到一間小茅篷里,有一位老太太在修行,老和尚就問她:「這位老菩薩,你在這里住了多久?」老太太就回答:「師父,我在這里修行有二十年了!估虾蜕杏謫:「你修行是怎么用功的?」老太太就說:「我專門持六字大明咒!

  感應(yīng)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十四)

  六字大明咒的公案2

  于自由時報89.08.22(二)刊載

  老和尚說:「老菩薩,請你念六字大明咒給我聽看看!」老太太就念:「嗡嘛尼叭咪牛」,老和尚一聽就說:「老菩薩,你念錯了,應(yīng)該念『嗡嘛尼叭咪吽』,最后一個字不能念成『!!」老菩薩聽到師父說她念錯了,心里覺得非常懊惱,就說:「唉呀,糟了,我修了二十年都白修了!」后來老和尚離開之后,再往山腳一看,原來從老太太住處發(fā)出來的光明不見了,就知道因為他的一番話,讓老太太失去信心,所以持咒不再有感應(yīng)。老和尚就馬上回去向老太太說:「老菩薩,我剛才是考驗?zāi)愕?其實念『嗡嘛尼叭哩!徊攀菍Φ摹!估咸宦牱浅8吲d,就又很歡喜的開始持咒了。老和尚再回頭一看,老太太屋頂?shù)暮绻庥脂F(xiàn)前了。

  感應(yīng)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十五)

  六字大明咒的啟示

  于自由時報89.08.24(四)刊載

  六字大明咒的公案就是告訴我們,只有信心而沒有智慧,就容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對佛法產(chǎn)生懷疑。所以,靜坐或念佛、持咒,假使沒有智慧,被他人或外道一破壞,馬上就易失去信心,心中產(chǎn)生懷疑,打坐時就無法安住,念佛、持咒也沒有靈感,這就是因為失去信心的緣故。

  修行一定要有智慧,要相信人人本具的佛性,也就是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每個人都有;既然每個人都有本具佛性,為什么不是每個人都有靈感呢?因為眾生的心當(dāng)中有煩惱,所以沒有靈感;修行就是要把心中的煩惱化除,煩惱化除,這念心就清凈了,清凈的心,自然就有光明,就有靈感。

  感應(yīng)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十六)

  修行的第一步功夫

  于自由時報89.08.26(六)刊載

  佛經(jīng)云:「凈極光通達(dá),寂照含虛空。」假使這念心絕對清凈,馬上就有靈感。這念心就像一杯水,眾生有這一杯水,佛菩薩也有這一杯水;但佛菩薩這一杯水,可以遍灑三千大千世界,普潤眾生,眾生這一杯水卻沒有作用。為什么?因為眾生的心水中,有無明、有煩惱,所以,修行就是要澄清當(dāng)下這一杯心水。

  如何澄清?第一,不要讓這杯心水起波浪。波浪代表煩惱,即這念心患得患失、想東想西,想過去、現(xiàn)在、未來、人我是非…等等,念念遷流,這就是波浪未了。

  這些波浪從什么地方產(chǎn)生出來的?一方面是自心中的無明煩惱,一方面是從外面的境界引發(fā)出來的。例如,看到人家都有高樓大廈、汽車洋房、高官厚祿,自己卻什么都沒有,心中就產(chǎn)生貧窮、卑賤的想法,如此就失去了自我,這個煩惱一來,看到人家有美食,也要學(xué)人家,看到人家有部車子,也想去買部車子,種種境界一現(xiàn)前,就六神無主,波浪就層層翻涌而來。所以,現(xiàn)在要把波浪及外面的境界看破,使這念心忍心不動,波浪就慢慢停止下來了,這是修行的第一步功夫。

  感應(yīng)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十七)

  修行第二步功夫1

  于自由時報89.08.29(二)刊載

  第一步功夫做到了,第二步,我們要打坐,使我們心當(dāng)中不動,或修數(shù)息,或參話頭,或中道實相觀,或持咒,或誦經(jīng),無非就是在澄清我們的心。

  假使不知道這個道理,修行就沒有一個方向。為什么?你身體有病了,向師父講:「師父我有病了,修什么法門呢?」師父就告訴你應(yīng)該誦藥師經(jīng),藥師經(jīng)是專門消除病苦的;蚴悄阏f:「師父我現(xiàn)在運(yùn)氣不好,家庭呢,是很亂!孩子也不聽話,那么修什么法門?」師父就告訴你誦普門品,求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好!你又誦普門品。

  或是你覺得做什么事,都不順利,晚上心也不清凈了。一有風(fēng)吹草動,就懷疑可能有陰的東西來了!于是疑神疑鬼的,嚇得不得了:「師父啊!怎么辦呢?」師父就告訴你要誦地藏經(jīng),你又誦地藏經(jīng)了。

  感應(yīng)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十八)

  修行第二步功夫2

  于自由時報89.08.31(四)刊載

  誦地藏經(jīng)以后,覺得人生有生苦、有老苦、有病苦,有家庭這么多煩惱,「師父啊!我要想成道,有什么辦法啊?」師父就告訴你要誦金剛經(jīng),你又開始誦金剛經(jīng)。

  你看看,誦這么多經(jīng),還多的很呢!還有要你誦咒呢!你這一來,又是地藏經(jīng),又是普門品,又是金剛經(jīng),乃至于又是藥師經(jīng)。一下誦這么多卷,一個早上,那有這么多時間?

  有時居士到山上問:「師父啊!我不誦經(jīng)還沒有壓力,還沒有煩惱,愈誦壓力愈大,煩惱愈來愈多,究竟我是誦那一部經(jīng)好呢?」這樣子拼命去誦經(jīng),拼命去趕,這一個鐘頭要誦多少經(jīng),要念多少佛,這樣子是沒有什么效的。一旦起了「趕」這個心,就不靈了。

  感應(yīng)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十九)

  修行第二步功夫3

  于自由時報89.09.02(六)刊載

  我們要知道無論是什么經(jīng),法法皆是平等。我們的心清凈了,所謂心寧福至,誦金剛經(jīng)也好,誦地藏經(jīng)也好,誦普門品也好,不要去分別,就是這一念心在誦,哪一念心?我在這里說法,諸位在這里聽法的這一個心,保持這一念心的安詳、自在、平靜。其實你誦一部金剛經(jīng)就好了,天天早上、晚上都是這么誦,最后心清凈了,心定了,就能心想事成。

  所以我們修行要明白這個道理;假使不明白這個道理,修行就容易走遠(yuǎn)路,佛說八萬四千個法門,不過是來對治我們這一念心的,這念心妄想沒有了,煩惱沒有了,執(zhí)著沒有了,經(jīng)也不用誦了!什么原因呢?我們這個心里面,就具足有大智慧、大神通。

  感應(yīng)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二十)

  修行第二步功夫4

  于自由時報89.09.05(二)刊載

  古人說:「誦經(jīng)有一部無字經(jīng),念佛有一個自性佛!挂靼,我們念佛的目的是什么?是所謂以毒攻毒,這句佛號是來對治我們貪心、癡心、慢心、疑心的,你心當(dāng)中起了煩惱,念一句「阿彌陀佛」!觀照起煩惱的那個心,轉(zhuǎn)他一下,念他一下,如此無論你念佛也好,持咒也好,誦經(jīng)也好,法法平等。如此,達(dá)到這個心沒有波浪,心當(dāng)中的濁水也澄清了。

  所以打坐就是在靜中來養(yǎng)成,靜中養(yǎng)成以后,還要在動當(dāng)中來磨煉,這樣就把我們當(dāng)下這渾水的沙子沉淀下去了,這是第二個功夫。有了第二個功夫,心有了感應(yīng),這個時候就要用第三個功夫。

  感應(yīng)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二十一)

  修行第三步功夫

  于自由時報89.09.07(四)刊載

  第三個功夫是什么?破無始無明、斷煩惱。破一分無明,就證一分法身。將心中的煩惱,如濁水中的泥沙,沉到杯子底,并且把它化掉,等于是「化腐朽為神奇」。把煩惱轉(zhuǎn)的干干凈凈,連一粒泥沙都沒有,就是究竟成道了,就是圣人的果位,這就是了生死了。有了這種認(rèn)識,我們這一生就能究竟成就,也就是所謂「人人都有佛性」。

  有了這種認(rèn)識與信心,然后再來修一些法門。因為我們心當(dāng)中煩惱太多。等于吃菜一樣,桌子上要有好幾道菜,換換口味。修行也是一樣的,你是上上根機(jī),就是覺性一直到底,什么都不要念,打坐就是一念不生。契悟了這個心,就是一條直路,那什么法門都不要修。我在這里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個心,就是保持清楚明白,沒有妄想,沒有昏沉,能夠作主,一直保持下去,直了本心,就能成佛道。就是這么簡單!

  感應(yīng)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二十二)

  修道

  于自由時報89.09.09(六)刊載

  說是容易,諸位也不要認(rèn)為很簡單,你可以試著保持這個心,不想過去,不想現(xiàn)在,不想未來五分鐘,看看做不做得到?做到了以后,再進(jìn)一步,就是我們這個心要能作主,要能清楚,要能明白,雖然是不打妄想,可能馬上瞌睡就來了,這又不對了!或者是沒有念頭,沒有瞌睡,你坐在這里卻感覺到無聊,這也是不對了。這是三個毛病。我們有這三個心態(tài),就屬于眾生,所以修行若是明白這個道理,那這條路就找到了。

  我們打坐的時候就是不要打妄想,沒有妄想,智慧就自然顯現(xiàn)出來了,不要另外去求智慧。打坐的時候沒有昏沉,心清清楚楚,是智慧。沒有妄想,心不動就是定力,所以說定慧不二這念心就是道,這不是修出來的,所以修道、修道,不是把道修出來的,是契悟我們這一念本心。

  感應(yīng)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二十三)

  悲智愿行1

  于自由時報89.09.12(二)刊載

  修道是屬于修加行,怎么樣使自己不要起煩惱,怎么樣使我們自己這個心保持平靜、保持寧靜,修行才能成就,這就是一條大路,就是一條直路。

  明白了以后,就要發(fā)長遠(yuǎn)心了?吹轿覀冞@個心幾十年來都在妄想當(dāng)中、都在昏沉當(dāng)中,作不了主。要如何對治呢?那就要發(fā)大愿,修大行,起大悲,修大智慧。

  什么叫做智慧?了達(dá)一切法空性,這個就是智慧。

  了達(dá)一切法空性還不算,還要有大愿行,像地藏王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惯@就是大愿,有了愿行、有了大悲、觀眾生苦,發(fā)菩提心!敢磺斜娚际俏覀兊挠H眷」,我們要度眾生。那么要如何實踐「悲智愿行」這四個菩薩的愿行?就是在我們?nèi)粘?a href="/remen/shenghuo.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生活上修一切善,斷一切惡,如此你現(xiàn)在就和普賢菩薩這個心相感應(yīng)。假使沒有愿行,今天做一做,明天就退失掉了。

  感應(yīng)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二十四)

  悲智愿行2

  于自由時報89.09.14(四)刊載

  不但要發(fā)大愿,而且要有大慈悲心,我們的愿行才能落實。什么是大慈悲心?就是明白三世因果,進(jìn)而明白一切眾生都是我們過去的親眷。所以,我們自己相信了佛法,還要普度眾生。

  發(fā)了大愿普度眾生,修了一切大行,還要了達(dá)「修無修修,念無念念,修了善法,不執(zhí)著善法」之理,才不會起我慢,為什么呢?假若起了執(zhí)著心,生了我慢,我們的心又是一個障礙。本這個原則來修行,我們這一生所做所為就是菩薩,你不要另外去找菩薩了。你精進(jìn)用功這個心就是菩薩。與菩薩法界相感應(yīng),你到那里去,都有龍?zhí)熳o(hù)持。能和佛菩薩感應(yīng)到,就清凈落實了,這個就是一條正路,這就是我們修行的開始。

  感應(yīng)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二十五)

  什么叫做進(jìn)步

  于自由時報89.09.16(六)刊載

  以上提供這些道理給諸位做參考。最重要的,要發(fā)長遠(yuǎn)心,要有智慧,要有信心,我們在因中修行,就是菩薩行。時常自己看看我們有沒有進(jìn)步?

  佛法上所謂進(jìn)步,不是有神通、有感應(yīng)叫做進(jìn)步,而是在日常生活當(dāng)中,看看這個心清不清凈?心定不定?有沒有智慧?有沒有定力?有沒有慈悲?能安住在定力、慈悲心、平等心上,就是進(jìn)步。所以我們修行煩惱慢慢減少了,我慢心減少了,這念心好象有點(diǎn)清涼了。這個心以前心浮氣躁,現(xiàn)在這個心落實了,這個就是進(jìn)步。

  感應(yīng)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二十六)

  關(guān)于感應(yīng)

  于自由時報89.09.19(二)刊載

  其實感應(yīng)本來就是具足的,假設(shè)我們這個心真正達(dá)到清凈了,你想什么,就能得到什么。為什么?心想事成。從這上面去努力,那什么自然都能得到。神通、智慧、感應(yīng)是我們本具的,不要去求。這些不現(xiàn)前,就表示我們這一念心還不夠清凈,功德還不夠,戒還不清凈。但是有感應(yīng)時也不要執(zhí)著。為什么不要執(zhí)著?這只表示我們修行沒有走錯路,沒有走遠(yuǎn)路,不要執(zhí)著這種感應(yīng),繼續(xù)保持這一念定力、智慧和慈悲。

  但是佛法也不是說不要感應(yīng),有很多人聽師父講佛法,以為「師父是禪宗的,不談神通,不要神通,不要感應(yīng)」。這話就不正確了!禪是什么?禪就是心,我們心清凈了、心定了,那自然而然就有感應(yīng),自然而然就有神通妙用了。歷代祖師講的很清楚,「挑柴運(yùn)米無非是神通妙用」。我們契悟到這一念本心本性以后,這個心經(jīng)常都有定力、都有智慧。起個心、動個念,就是神通、感應(yīng)。

  感應(yīng)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二十七)

  及早修行

  于自由時報89.09.21(四)刊載

  佛經(jīng)中記載,釋迦牟尼佛曾提到:眾生的心和佛的心本來是相同,可是由于修行仍然相差很遠(yuǎn),如來起心動念都是智慧、神通、三昧,而眾生起心動念卻是煩惱、妄想。地藏經(jīng)里也說:「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yè),無不是罪。」這是什么原因?因為眾生沒經(jīng)過一番修行與沉淀。

  明白這個道理,就知道一定要修行,人人都有佛性,我為什么不修?修行不是為師父,也不是為菩薩修,是為自己而修。如果這一生修不成,來生還是在受輪回。不要說來生,我們現(xiàn)在修不好,生老病死苦現(xiàn)前了,到那個時候,你再來想修,那就很難了!業(yè)障已經(jīng)現(xiàn)前了,我們就要去受報,再想修也來不及了。

  感應(yīng)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二十八)

  安住正念正定

  于自由時報89.09.23(六)刊載

  修行在平時,現(xiàn)在就要修一切善、斷一切惡,這就是福德資糧。修善法不執(zhí)著善法,這一念心時時要保持平靜、寧靜,就能解脫,如此簡單!金剛經(jīng)云:「菩薩通達(dá)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羅多羅三藐三菩提。」若能持之以恒,保證不需多久,心自然就寧靜下來了,立刻可以得到佛法的利益──正念現(xiàn)前。有正念就能得正定,有了正定就永不退轉(zhuǎn)。

  所以修行無論出家、在家,修習(xí)任何法門,都是幫助我們產(chǎn)生正知見以及得到正定,這就是修行的最高目標(biāo)。

  六祖壇經(jīng)里講的很清楚:「正見名出世,邪見名世間!共豁氁硗庹覙O樂凈土,或是找佛、找菩薩。能夠經(jīng)常在正念、正定上,就是和佛菩薩在一起了。想什么,自然能辦得到,心想事成,事業(yè)成就,道業(yè)成就。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