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次第初門卷中
法界次第初門卷中
九想初門第二十一。
八念初門第二十二。
十想初門第二十三。
八背舍初門第二十四。
八勝處初門第二十五。
十一切處初門第二十六。
十四變化初門第二十七。
六神通初門第二十八。
九次第定初門第二十九。
三三昧初門第三十。
師子奮迅三昧初門第三十一。
起越三昧初門第三十二。
四諦初門第三十三。
十六行初門第三十四。
生法二空初門第三十五。
三十七品初門第三十六。
三解脫初門第三十七。
三無漏根初門第三十八。
十一智初門第三十九。
十二因緣初門第四十。
九想初門第二十一
一脹想 二青瘀想 三壞想 四血涂漫想 五膿爛想 六啖想 七散想 八骨想 九燒想。
次通明禪。而辯九想者。上所明禪。雖有定慧。但是實觀。未有得解之觀。則對治力弱。從九想已去。所明禪定。悉有得解之觀。于對治重煩惱病中。力用為強。如伐堅樹。若用軟斧。斷之不斷。應更取強斧。九想既是得解觀之初。故次而辯之此九通名想者。能轉心轉想。故名為想。所謂能轉不凈顛倒想。故此九法皆言想也。
一脹想 若觀人死尸。肨脹如韋囊盛風。異于本相。是為脹想。
二青瘀想 若觀死尸。皮肉黃赤瘀黑青黤。是為青瘀、想。
三壞想 若觀死尸。風吹日曝。轉大裂壞在地。是為壞、想。
四血涂漫想 若觀死尸。處處膿血流溢。污穢涂漫。是為血涂漫、想。
五膿爛想 若觀死尸。蟲膿流出。皮肉壞爛。滂沱在地。是為膿爛、想。
六啖想 若觀死尸。蟲蛆唼食。鳥挑其眼。狐狗咀嚼;⒗荹國*瓜]裂是為啖想。
七散想 若觀死尸。禽獸分裂。身形破散。筋斷骨離頭手交橫。是為散想。
八骨想 若觀死尸。皮肉已盡。但見白骨。筋連或分散狼藉。如貝如珂。是為骨想也。
九燒想 若觀死尸為火所焚。爆裂煙臭。薪盡形滅。同于灰土。假令不燒。亦歸磨滅。是為燒想。
八念初門第二十二
一念佛 二念法 三念僧 四念戒 五念舍 六念天 七念入出息 八念死。
次九想而辯八念者。為除恐怖也。若修九想時。思惟死尸可惡。因此驚怖。[嗇*欠]然毛豎。及為惡魔惱亂。憂懼轉增。若存心八念。恐怖即除。故以為次也。通言念者。內心存憶之異名也。專心存憶八種功德。故名為八念。非但能除世間驚怖。若能善修。亦除世間三界生死一切障難也。
一念佛 若遭恐怖及眾障難之時。應當念佛。佛是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神德無量。如是念已?植勒想y即除。
二念法 若有恐怖障難之時。應當念法。佛法巧出得今世果無熱惱。不待時能到善處。通達無礙。是為念法。
三念僧 念僧者。僧是佛弟子眾。具足五分法身。中有四雙八輩。三乘得果。應受供養(yǎng)禮事。世間無上福田。是為念增也。
四念戒 念戒者。戒是能遮諸惡。安隱住處。是中戒有三種。所謂律儀戒定共戒道共戒。律儀能除身口諸惡。定共能遮煩惱惡覺。道共能破無明。得慧解脫。是為念戒。
五念舍 念舍者。有二種。一者舍施舍。二者舍煩惱舍。舍施舍。能生大功德。舍煩惱舍。因此得智慧入涅槃。是為念舍也。
六念天 念天者。謂四天王天。乃至他化自在天。復有四種天。一名天二生天三凈天四生凈天。如是等果報清凈。利安一切。是為念天。
七念阿那 念阿那般那者。如十六特勝明。出入息也如是念時。能除心亂。入于正道。何況世間恐怖。是為念阿那般那也。
八念死 念死者。有二種死。一者自死。二者他因緣死。是二種死。常隨此身。無可避處。是為念死。
十想初門第二十三
一無常想 二苦想 三無我想 四食不凈想 五世間不可樂想 六死想 七不凈想 八斷想 九離想 十盡想。
次八念而辯十想者。大智度論云。九想如縛賊十想如殺賊。若爾即應次前九想而明。但為修九想時。有恐怖等障故。須說八念。既得離諸恐怖。則心安無障。故次說十想也。通言想者。能轉心轉想也。能轉計常樂等。諸顛倒等想。故名為想。前三想為斷見諦惑說。中四想為斷思惟惑說。后三想為修無學道者說。是以。壞法之人。修此十想。能斷三界結使。證無漏之圣果也。
一無常想 觀一切有為法無常。智慧相應想。名無常想。一切有為法有二種。一者眾生。二者國土。是二皆新新生滅。故無常也。
二苦想 觀一切有為法苦。智慧相應想。名苦想。若有為法無常者。即是苦常為三苦八苦之所遷逼。故名苦也。
三無我想 觀一切法等無我。智慧相應想。名無我想。若有為法悉是苦者即無我。以無自在故。亦以苦從緣生無有自性。無自性中。我不可得也。
四食不凈想 觀諸飲食不凈。智慧相應想。名食不凈想。世間飲食。皆從不凈因緣。故有如肉從精血水道中生酥酪等。皆亦隨事觀之。悉是不凈也。
五世間不可樂想 觀一切世間不可樂。智慧相應想。名為世間不可樂想。有二種世間。一者眾生。二者國土。有過惡無可樂也。
六死想 觀死智慧相應想。名為死想。若一期果報。常為二種死之所逐者。則出息不報入息也。
七不凈想 觀自他身不凈。智慧相應想。名為不凈想。若觀此身內有三十六物。外則九孔。惡露常流。從生至終。無一凈也。
八斷想 觀涅槃離生死。智慧相應想。名為斷想。行者思惟。若涅槃清凈。無煩惱者。當斷結使證涅槃也。
九離想 觀涅槃離生死。智慧相應想。名為離想。行者思惟。若涅槃清凈。離生死者。當離生死證涅槃也。
十盡想 觀涅槃結使及生死盡。智慧相應想。名為盡想。行者思惟。若涅槃清凈。結使及生死。未盡結使。及生死業(yè)。證涅槃也。
八背舍初門第二十四
一內有色相外觀色 二內無色相外觀色 三凈背舍身作證 四虛空處背舍 五識處背舍 六無所有處背舍 七非有想非無想背舍 八滅受想背舍。
次十想而辯八背舍者。前九想十想。既是壞法對治觀門。則橫局而豎短。對治定觀諸禪。皆未具足。若證圣果。則無三明八解脫等。諸大功德也。今欲具明一切無漏對治。觀練熏修禪定。故次而辯之。若修此觀。練諸禪定。證圣果時。則成大力羅漢具足六通三明。及八解脫。愿智頂禪。無諍三昧等。諸功德也。此八通名背舍者。大智度論云。背是凈潔五欲。舍是著心。故名背舍。若發(fā)真無漏慧。斷三界結業(yè)盡。即名解脫也。
一內有色相外觀色 內有色相者。不壞內色。不滅內色相也。外觀色者。不壞外色。不滅外色相。以是不凈心觀外色。所以然者。為修流光故。不應初背舍中壞滅內身骨人也。欲界結使難斷。故須以不凈心觀外色也。此初背舍位在初禪。能舍自他及下地。故名背舍。
二內無色相外觀色 內無色相者。壞內色。滅內色相也。外觀色者。不壞外色。不滅外色相。以是不凈心觀外色。所以然者。行者為入二禪內凈故。壞滅內骨人。欲界結使難斷故。猶觀外不凈之相也。
三凈背舍身作證 凈者緣凈故名凈。行者。除外不凈相。但于定中。練八色光明。清凈皎潔猶如妙寶之色。故名緣凈身作證者。以無受著心。而受三禪中遍身樂故名身作證也。
四虛空處背舍 若滅根本四禪色。及三背舍四勝處。八一切處中色。一心緣無邊虛空而入定即觀此定依陰入界。故有無常苦空無我虛誑不實。心生厭背。而不受著。深入一向不回。是為虛空處背舍。
五識處背舍 若舍虛空。一心緣識入定時。即觀此定。依陰入界。故有無?嗫諢o我。虛誑不實。心生厭背。而不受著。深入一向不回。是為五識處背舍。
六無所有處背舍 若舍識。一心緣無所有入定時。即觀此定。依陰入界。故有無常苦空無我。虛誑不實。心生厭背。而不受著。深入一向不回。是為無所有處背舍也。
七非有想非無想背舍 若舍無所有處。一心緣非有想非無想入定時。即觀此定。依陰入界。故有無?嗫諢o我。虛誑不實。心生厭背。而不受著。深入一向不回。是為非有想非無想背舍也。
八滅受想背舍 背滅受想諸心心數法。是為滅受想背舍所以者何。諸佛弟子;紖捝y心。欲入定休息。以涅槃法。安著身中。故云身證而想受滅也。
八勝處初門第二十五
一內有色相外觀色少。若好若丑。是名勝知勝見 二內有色相外觀色多。若好若丑。是名勝知勝見 三內無色相外觀色少亦爾 四內無色相外觀色多亦爾 五青勝處 六黃勝處 七赤勝處 八白勝處。
次八背舍。而辯八勝處者。背舍雖能有背舍凈潔五欲之用。既是初觀。于緣中轉變。未得自在隨心。若欲得觀心純熟。轉變自在。必須進修勝處觀也。故次而明之。故大智度論作譬云。如人乘馬能破前陣。亦能自制其馬。故名勝處也。亦名八除入。
一內有色相外觀色少。若好若丑。是名勝知勝見 內有色相。外觀色少。初背舍而言少者。緣少故名少。若觀道未增。故須觀少因緣觀多畏難攝轉變不得隨心。若觀少好丑法中不凈。轉變自在。通達無礙。心無取。舍不起愛。憎是名勝知勝見也。
二內有色相外觀色多。若好若丑。是名勝知勝見 內有色相外觀色。如初背舍而言多者。觀多因緣。故名多觀。心既調則。觀多無妨。故言多。若于多好丑不凈境中。轉變自在。通達無礙。心無取舍。不起愛憎。是名勝知勝見也。
三內無色相外觀色少。若好若丑。是名勝知勝見 內無色相如二背舍。外觀色少。若好若丑等。皆如初勝處也。
四內無色相外觀色多。若好若丑。是名勝知勝見 內無色相如二背舍。外觀色多。若好若丑等。皆如二勝處也。
五青勝處 若觀青色。轉變自在。少能多多能少。光色照曜勝于背舍。所見青相亦不起法愛。是名青勝處也。
六黃勝處 類如青勝處中分別。
七赤勝處 類如青勝處中分別。
八白勝處 亦類如青勝處中分別。今用四色為勝處。依大智度論也。若纓絡經中。則以四大為四勝處也。
十一切處初門第二十六
一青一切處 二黃一切處 三赤一切處 四白一切處 五地一切處 六水一切處 七火一切處 八風一切處 九空一切處 十識一切處。
次八勝處而辯十一切處者。勝處雖能少。觀中轉變自在而未普遍。今十一切處所觀普遍。是以次而明之。故大智度論云。背舍為初門。勝處為中行。一切處為成就也。三種觀足。即是觀禪體成就。通稱一切處者。皆從所觀境遍滿得名也。亦名十一切入。
一青一切處 還取前背舍勝處中少青色。使遍一切處皆青也。
二黃一切處 還取前背舍勝處中少黃色。使遍一切處皆黃也。
三赤一切處 還取前背舍勝處中少赤色。使遍一切處皆赤也。
四白一切處 還取前背舍勝處中少白色。使一切處皆白也。
五地一切處 還取前背舍勝處中少地色。使一切處皆地色。
六水一切處 還取前背舍勝處中少水色。使一切處皆水色也。
七火一切處 還取前背舍勝處中少火色。使一切處皆火色也。
八風一切處 還取前背舍勝處中少風色。使一切處皆風色。
九空一切處 還入前虛空背舍定。使一切處皆空也。
十識一切處 還入前識處背舍。使一切處皆有識也。
十四變化初門第二十七
初禪二變化 二禪三變化 三禪四變化 四禪五變化合十四變化。
次十一切處而辯十四變化者。上所明觀禪。正體雖備猶未辯其功用。今欲學六通之用。必須先修變化心也。通言變化者。能使無而欻有有而欻無。故名為變化也。
一初禪二變化 一初禪初禪化。能變化自地也。二初禪欲界化。能變化下欲界地。
二禪三變化 一二禪二禪化。能變化自地也。二二禪初禪化。能變化下初禪地也。三二禪欲界化。能變化下欲界地也。
三禪四變化 一三禪三禪化。能變化自地也。二三禪二禪化。能變化下二禪地也。三三禪初禪化。能變化下初禪地也。四三禪欲界化。能變化下欲界地也。
四禪五變化 一四禪四禪化。能變化自地也。二四禪三禪化。能變化下三禪地也。三四禪二禪化。能變化下二禪地也。四四禪初禪化。能變化下初禪地也。五四禪欲界化。能變化下欲界地也。
六神通初門第二十八
一天眼通 二天耳通 三知他心通 四宿命通 五身如意通 六漏盡通。
次變化而辯六神通者。此有三意不同。若依報得神通。得神通方能變化。若是修得神通。則先修變化。方得神通。今此既約修得次第。故次變化而辯神通。此皆名通者。纓絡經云。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徹照無礙。故名神通。
一天眼通 修天眼者。若于深禪定中。發(fā)得色界四大清凈造色住。眼根中即能見六道眾生死此生彼。及見一切世間種種形色。是為天眼通。
二天耳通 修天耳者。若于深禪定中。發(fā)得色界四大清凈造色住。耳根中即能聞六道眾生語言。及世間種種音聲。是為天耳通。
三知他心通 修他心智者。若于深禪定中。發(fā)他心智。即能知六道眾生心及數法。種種所緣念事。是為他心通。
四宿命通 修宿命通者。若于深禪定中。發(fā)宿命智。即能知自過去一世二世百千萬世乃至八萬大劫宿命。及所行之事。亦能知六道眾生所有宿命。及所作之事。是為宿命智也。
五身如意通 修身通者。若于深禪定中發(fā)得身通。通有二種。一者飛行速到山障無礙。二能轉變自身他身。及世間所有。隨心自在。是為身如意通。
六漏盡通 修漏盡通者。若于深禪定中。發(fā)見思真智則三漏永盡。是為漏盡神通也。
九次第定初門第二十九
一初禪 二二禪 三三禪 四四禪 五空處 六識處 七無所有處 八非有想非無想處 九滅受想次第定。
次六通而辯九次第定者。上所明禪。雖體用具足。而并是觀禪。未明練熟調柔之相。今欲修練觀禪體用。令純熟入體。及起時心無間念。故次明也。通言次第定者。若入禪時。深心智慧深利。能從一禪入一禪。心心相續(xù)。無異念間。雜故名次第定也。
初禪次第定 離諸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定時。是中初禪定觀均齊。自識其心。其心次第而入無有剎那雜念。間入初禪定。是為初禪次第定。
二禪次第定 若從初禪。入二禪時。是中二禪定觀均齊。自識其心。其心次第而入。無有剎那雜念間入二禪定。是為二禪次第定。
三禪次第定 意類如初禪二禪中明。
四禪次第定 意亦類如初禪二禪中明。
五虛空處次第定 意亦類同初禪二禪中明。
六識處次第定 意亦類如初禪二禪中明。
七無所有處次第定 意亦類同初禪二禪中明。
八非有想非無想處次第定 意亦類同初禪二禪中明。
九滅受想次第定 若從非有想非無想。入滅受想定時。于是定前。自識其心要期心利。心心次第而入。無有剎那雜念間入滅受想定。是為滅受想次第定也。
三三昧初門第三十
一有覺有觀三昧 二無覺有觀三昧 三無覺無觀三昧。
次九次第定而辯三三昧者。九次第定體。乃即是三三昧。但有離合名數。多少不同制立有異。其意(云云)。所以者何。九次第定。通練諸禪。自無別體。三三昧亦爾。故知體無異法。而無定名。九定名數雖多。不取中間。三昧名數雖少。而通中間合取九定。一往從諸禪理事以得名三昧。一往從諸禪事理而受稱。是為小異。故次九定以明三三昧也。通言三昧者。三摩提。秦言正心行處。是心從無始已來。常曲不端。得是直故。故名三昧。
一有覺有觀三昧 若以空無相無作相應心入諸定。觀初禪及方便中。則一切覺觀俱禪。皆悉正直。故名有覺有觀三昧。
二無覺有觀三昧 若以空無相無作相應心入諸定。觀中間禪。則一切無覺有觀禪。皆悉正直。故名無覺有觀三昧。
三無覺無觀三昧 若以空無相無作相應心入諸定。觀無覺無觀禪中。則從二禪乃至滅受想定一切定。觀諸無覺無觀。皆悉正直。故名無覺無觀三昧也。
師子奮迅三昧初門第三十一
有二種師子奮迅三昧 一奮迅入 二奮迅出。
次三三昧而辯師子奮迅三昧者。大品經中佛自誠言。菩薩依九次第定。入師子奮迅三昧。三三昧與九定法相既同。故次三三昧而明。于義無乖也。所言師子奮迅者。借譬以顯法也。如世師子奮迅。為二事故一為奮卻塵土。二能前走卻走。捷疾異于諸獸。此三昧亦爾。一則奮除障定細微無知之惑。二能入出捷疾無間。異上所得諸禪定也。故名師子奮迅三昧。
一入禪奮迅 師子奮迅入三昧者。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入初禪。如是次第入二禪三禪四禪?仗幾R處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滅受想定。是為奮迅入也。
二出禪奮迅 師子奮迅出者。從滅受想定起。還入非有想非無想。非有想非無想起。還入無所有處。如是識處空處四三二禪初禪。乃至出散心中。是為奮迅出。
超越三昧初門第三十二
一超入 二超出。
次師子奮迅而辯超越者。大品經佛自誠言。菩薩依師子奮迅三昧。入超越三昧。所以名超越者。能超過諸地。自在入出。故名超越。
一超入三昧 云何名超入三昧。離諸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從初禪起超入非有想非無想處非有想非無想處起入滅受想定。滅受想定起還入初禪。從初禪起入滅受想定。滅受想定起入二禪。二禪起入滅受想定。滅受想定起入三禪。三禪起入滅受想定。滅受想定起入四禪。四禪起入滅受想定。滅受想定起入空處?仗幤鹑霚缡芟攵。滅受想定起入識處。識處起入滅受想定。滅受想定起入不用處。不用處起入滅受想定。滅受想定起入非有想非無想。非有想非無想處起入滅受想定。是為諸佛菩薩超入三昧相。若聲聞人但能超入一。而不能超二。況能如上所明自在超也。是中明超入有三種。一順入超。二逆入超。三順逆入超也。細心約義自作可解。
二超出三昧 云何名超出三昧。從滅受想起入散心中。散心中起入滅受想定。滅受想定起還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非有想非無想處。非有想非無想處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無所有處。無所有處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識處。識處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空處?仗幤鹱∩⑿闹。散心中起入四禪。四禪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三禪。三禪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二禪。二禪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初禪。初禪起住散心中。是為諸佛菩薩超出三昧之相。若聲聞人超出。但能超一禪出。而不能超二。何況能自在超出也。是中超出有三種。一順超出。二逆超出。三順逆超出。足前三種超入。合為六種超越三昧。如來于此六三昧。而入涅槃也。齊此明三乘行行共禪竟也。
四諦初門第三十三
一苦諦 二集諦 三滅諦 四道諦。
次超越而辯四諦者。但上來所說。諸無漏禪中。乃禪禪悉有四諦觀慧。彼既明禪相。則隱理顯事。從事以立名。是以雖有四諦觀法。而不從諦得名。如囊中有寶。不探示人。人無見者。是以今更。次諸禪后。明四諦等八科慧行法門。此四通言諦者。諦以審實為義。此四諦法門。正為聲聞人從聞生解。故必須藉教詮理。今明教理不虛。故云審實也。若由因感果。則應先因而后果。今悉先果而后因者。教門引物為便。故皆先果而后因也。
一苦諦 苦以逼惱為義。一切有為心行。常為無;祭壑茞馈9拭麨榭。苦有三種。一苦苦。二壞苦。三行苦。今明三苦。有別有通。別者三苦即別對三受?嗍軓目嗑壣。情覺是苦。即苦苦也。樂受。樂壞時生苦。即是壞苦。不苦不樂受。常為無常遷動。即是行苦也。若通論三苦。則三受通有三苦也。所以然者。三受之心。即是苦。通從苦緣生故。通是苦。苦三受之心。通為壞相。所壞故通是壞苦也。三受之心。通是起役運動不停之相。故通是行苦也。若三受心。若別若通。無非是苦者。當知苦是審實而有。故名諦也。
二集諦 集以招聚為義。若心與結業(yè)相應。未來定能招聚生死之苦。故名為集。集有三種業(yè)。攝一切業(yè)。一不善業(yè)。即十不善也。二善業(yè)。即十善也。三不動業(yè)。即十二門禪也。具如前辯。煩惱者。二種煩惱攝一切煩惱。一屬愛煩惱。二屬見煩惱。是二煩惱出一切三毒。五蓋。十使。九十八煩惱等。皆如前辯。若此煩惱與前業(yè)合。則未來定能招聚三界死生苦果。即是集諦也。
三滅諦 滅以滅無為義。結業(yè)既盡。則無生死之患累。故名為滅。若發(fā)見思無漏真明。具三十四心斷結者。則三界九十八使皆滅。以煩惱結使滅故。三界業(yè)亦滅。若三界業(yè)煩惱滅者。即是滅諦有余涅槃也。因滅故果滅。舍此報身時。后世苦果。永不相續(xù)。名入無余涅槃。真滅度也。滅理不虛。故名為諦。
四道諦 道以能通為義。正道及助道。是二相扶能通至涅槃。故名為道。正道者。實觀三十七品。三解脫門。緣理慧行。名為正道。次下當出科目。助道者。得解觀中。種種諸對治法。及諸禪定。皆是助道。具如上出。復次正道者。謂見諦八忍八智十六心。思惟九無礙九解脫十八心。真無漏慧。名為正道。其余方便對治。諸禪三昧。及三十七品。三解脫等。皆是助道。此二道相扶。能通涅槃。審實不虛。即名道諦也。
十六行初門第三十四
苦諦下四行 一無常 二苦 三空 四無我。
集諦下四行 一集 二因 三緣 四生。
滅諦下四行 一盡 二滅 三妙 四離。
道諦下四行 一道 二正 三跡 四乘。
次四諦而辯十六行者。還離四諦開為十六行也。但教門既有總別之殊。故諦有離合之異。欲使修觀之者取理無謬。故次于四諦之下。各以四行分別。則審實之義意。乃愈明通。加以行名者。行以往趣為義。修此十六觀法。能趣四實之理。故名行也;驎r從理得名。即十六諦也。
苦諦下四行 一無常行者。觀五受陰。因緣生。新新生滅。故無常也。二苦行者。觀五受陰。若無常即是苦。為無常之所逼也。三空行者。觀五受陰。一相異相無故。空即是空。四無我者。觀五受陰中。我我所法不可得。故無相。是為無我行也。
集諦下四行 一集行者。觀煩惱有漏累和合。能招苦果。故名集行。二因行者。觀六因生苦果。故名因行。三緣行者。觀四緣生苦果故名緣行。四生行者。還受后有五陰。故名生行。
滅諦下四行 一盡行者。觀涅槃種種苦盡故名盡。二滅行者。觀涅槃諸煩惱火滅故名滅。三妙行者。涅槃一切中第一故名妙。四出行者。觀涅槃離世間生死法故。名為出也。
道諦下四行 一道行者。觀五不受陰三十七品等道。能通至涅槃。名道。二正行者。觀五不受陰三十七品等道。非顛倒法故名正。三跡行者。觀三十七品等道。是一切圣人去處故名跡。四乘行者。觀三十七品等道。能運行人。必至三解脫。愛見等煩惱不能遮故名乘。
生法二空初門第三十五
一眾生空 二法空。
次四諦十六行而辯生法二空者。正明聲聞之人。雖云通于三藏教門入道。而三藏教門。既有二空不同。故知修四諦十六行者。亦應有別。是以。毗曇見有得道。成實證空成圣。此皆約二空教門。有斯之異也。今為分別。修四諦十六行者不同故。次而辯生法二空也。通言空者?找詿o有為義。無此生法二有。故名為空。
一眾生空 若觀生死苦果。但見名色。陰入界實法。從因緣生。新新生滅。是實法中空。無我人眾生壽者等。十六知見。如龜毛兔角畢竟不可得。是為眾生空也。
二法空 若觀生死苦果。非但我人眾生等。十六知見空。如龜毛兔角不可得。是中名色陰入界異法。一一分別。推析破壞乃至微塵剎那。分分細檢。皆悉空無所有。即名法空。是為聲聞人經明法空相。若摩訶衍中辯法空者。諸法如夢幻。本來自空。不以推析破壞故空也。
三十七品初門第三十六
合七法門為三十七品 一四念處 二四正勤 三四如意足 四五根 五五力 六七覺分 七八正道。
次生法二空而辯三十七品者。若觀二空而入道。并須善識道品之階級。若依有門學圣。必約眾生空觀。以修三十七法。若用平等斷惑。則應歷法空。行于道品之門。故次二空而辯也。通言道品者。道義如前。品者品類也。此七科法門。悉是入道淺深之氣類。故云道品也。
四念處 一身念處 二受念處 三心念處 四法念處。
一身念處者 頭等六分。四大五根假合。故名為身。是中觀身智慧為念。明見內身五種不凈。破凈顛倒。即是處也觀外身內外身亦如是。是為身念處也。
二受念處者 六觸因緣生六受。從六受生三受。名之為受。是中觀受智慧名為念。明達三受皆苦。破樂顛倒。即是處。觀外受內外受亦如是。是為受念處也。
三心念處者 六識能識諸塵。分別攀緣。謂之為心。是中觀內心智慧。名之為念。了知心從緣生。剎那不住。念念生滅。破常顛倒。即是處也。觀外心內外心亦爾。是為心念處也。
四法念處者 想行二陰。及三無為法。名之為法。是中觀法智慧名為念。通達一切法我我所。畢竟不可得故無我破我顛倒。即是處也。觀外法內外法亦如是。是為法念處。若聲聞經中明念處。但說破四倒為念處。若摩訶衍中明念處。即說破八倒。為念處也。故大品經云若能深觀四念處。是為坐道場。
四正勤 一已生惡法為除斷。一心勤精進 二未生惡法不令生。一心勤精進 三未生善法為生。一心勤精進 四已生善法為增長。一心勤精進。
一已生惡法為除斷。一心勤精進 四念處觀時。若懈怠心起。五蓋等諸煩惱覆心。離信等五種善根時。如是等惡若已生為斷故。一心勤精進。方便除斷令盡也。
二未生惡法不令生。一心勤精進 四念處觀時。若懈怠心。及五蓋等諸煩惱惡法雖未生恐后應生。遮信等五種善根。今為不令生故。一心勤精進。方便遮止不令得生也。
三未生善法為生。一心勤精進 四念處觀時。信等五種善根。未生為令生故。一心勤精進。方便修習令信等善根生也。
四已生善法為增長。一心勤精進 若四念處觀時。信等五種善根已生。為令增長故。一心勤精進。方便修習信等善根令不退失。增長成就。此四通名正勤者。破邪道。于正道中。勤行故。名正勤也。
四如意足 一欲如意足 二精進如意足 三心如意足 四思惟如意足。
一欲如意足 欲為主得定。斷行成就。修如意分。是為欲如意足。
二精進如意足 精進為主得定。斷行成就。修如意分。是為精進如意足。
三心如意足 心為主得定。斷行成就。修如意足。
四思惟如意足 思惟為主得定。斷行成就。修如意分。此通言如意者。四念處中實智慧。四正勤中正精進。精進智慧增多。定力小弱。得四種定攝心故。智定力等。所愿皆得故。名如意足。智定力等。能斷結使。故云斷行成就也。
五根 一信根 二精進根 三念根 四定根 五慧根。
一信根 信正道及助道法。是名信根也。
二精進根 行是正道。及諸助道善法時。勤求不息。是名精進根。
三念根 念正道及諸助道善法。更無他念。是名念根也。
四定根 攝心在正道及諸助道善法中相。應不散是。為定根也。
五慧根 為正道及諸助道善法。觀無常等十六行。是名慧根。此五通名根者。能生也。行者既得四如意足。智定安隱。即信等五種善法。若似若真。任運而生。譬如陰陽調適。一切種子。悉有根生。故名根也。
五力 一信力 二精進力 三念力 四定力 五慧力。
一信力 信正道及諸助道法時。若信根增長能遮疑惑。破諸邪信及煩惱。故名信力。
二精進力 行是正道及諸助道法時。若精進根增長。破種種身心懈怠。成辦出世之事。是為精進力。
三念力 念正道及諸助道法時。若念根增長。破諸邪念。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是。為念力。
四定力 攝心在正道及諸助道法時。若定根增長。則能破諸亂想。發(fā)諸事理禪定。是為定力。
五慧力 為正道及諸助道法。觀無常十六行時。若慧根增長。則能遮三界見思之惑。發(fā)真無漏。故名慧力。此五通名力者。能壞諸有漏不善。成辦出世善事。故名力也。
七覺分 一擇法覺分 二精進覺分 三喜覺分 四除覺分 五舍覺分 六定覺分 七念覺分。
一擇法覺分 智慧觀諸法時。善能簡別真?zhèn)。不謬取諸虛偽法。故名擇法覺分。
二精進覺分 精進修諸道法時。善能覺了不謬。行于無益之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故名精進覺分。
三喜覺分 若心得法喜。善能覺了此喜不依顛倒之法而生。歡喜住真法喜。故名喜覺分。
四除覺分 若斷除諸見煩惱之時。善能覺了除諸虛偽。不損真正善根。故名除覺分。
五舍覺分 若舍所見念著之境時。善能覺了所舍之境。虛偽不實。永不追憶。是為舍覺分。
六定覺分 若發(fā)諸禪定之時。善能覺了諸禪虛假。不生見愛妄想。是為定覺分。
七念覺分 若修出世道時。善能覺了常使定慧均平。若心沉沒。當念用擇法精進喜等。三覺分察起。若心浮動。當念用除舍定等三分攝。故念覺常在二盈之間。調和中適。是念覺分。此七通名覺分者。無學實覺七事能到。故通名覺分。
八正道分 一正見 二正思惟 三正語 四正業(yè) 五正命 六正精進 七正念 八正定。
一正見 若修無漏十六行。見四諦分明。故名正見。
二正思惟 見四諦時。無漏心相應。思惟動發(fā)。覺知籌量。為令增長入涅槃。故名正思惟。
三正語 以無漏智慧。除四種邪命。攝口業(yè)住一切口正語中。是為正語。
四正業(yè) 以無漏智慧。除身一切邪業(yè)。住清凈正身業(yè)中。是名正業(yè)。
五正命 以無漏智慧。通除三業(yè)中五種邪命。住清凈正命中。是為正命。何等五種。一為利養(yǎng)故。詐現異相奇特。二為利養(yǎng)故。自說功德。三為利養(yǎng)故。占相吉兇為人說法。四為利養(yǎng)故。高聲現威令人畏敬。五為利養(yǎng)故。稱說所得供養(yǎng)。以動人心。邪因緣活命。故是為邪命。
六正精進 以無漏智慧相應。勤精進修涅槃道。是為正精進。
七正念 以無漏智慧相應。念正道及助道法。故名正念。
八正定 以無漏智慧相應入定故。故名正定。是八通名正道者。正以不邪為義。今此八法不依偏邪而行。皆名為正。能通至涅槃故名為道。
三解脫初門第三十七
一空解脫門 二無相解脫門 三無作解脫門。
次三十七品。而辯三解脫門者。大智度論云。三十七品。是趣涅槃道行。是道已到涅槃。涅槃城有三門。謂空無相無作。既已說道故。次應說到處門也。此三通名解脫門者。解脫即是涅槃門。謂能通此三法。能通行者。得入涅槃。故名解脫門也。亦云三三昧。三昧義如前說。但三昧即是當體得名。解脫從能通之用。以受稱也。此無別法。有師解云。因時名三昧。證果則變名解脫。此類如八背舍八解脫也。
一空解脫門 云何名空解脫門。觀諸法無我我所故空。所以者何。諸法從因緣和合生。無有作者。無有受者。能如是通達者。是名空解脫門。是空解脫門。緣二行。謂空無我。
二無相解脫門 云何名無相解脫門。觀男女相。一異相等。是相中求實皆不可得。故無相。所以者何。若諸法無我我所故空?展薀o男無女。一異等法。我我所中。名字是異。以是故。男女一異等相。實不可得。能如是通達者。是為無相解脫門。是解脫緣四行。謂盡滅妙出。
三無作解脫門 云何名無作解脫門。若知一切法無相。即都無所作。是名無作。所以者何。若于法有所得者。即于三界。而有愿求。因是造作三有之業(yè)。今一切相。皆不可得故。則于三界。無所愿求。不造一切三有生死之業(yè)。無業(yè)故無報。是為無作解脫門。是無作解脫門。緣十行。謂無常苦集因緣。生道正進乘也。
三無漏根初門第三十八
一未知欲知根 二知根 三知已根。
次三解脫門而辯三無漏根者。解脫既是涅槃之門。若善修三解脫。必定發(fā)真無漏。證有余涅槃。得有余涅槃。自有三道不同。謂見道修道。無學道也。證三道時。必發(fā)三根故。次三解脫而辯之。通名根者。根以住立能生為義。得此三法。住立不退。生真智照。故名根也。
一未知欲知根 無漏九根和合。信行法行人。于見諦道中。名未知欲知根。所謂九根者。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喜根樂根舍根意根也。
二知根 信解見得人。思惟道中。是九根轉名知根。九根如未知欲知根中分別。
三知已根 若至無學道中。是九根轉。名知已根。九亦如未知欲知根中分別也。
十一智初門第三十九
一法智 二比智 三他心智 四世智 五苦智 六集智 七滅智 八道智 九盡智 十無生智 十一如實智。
次三無漏根而辯十一智者。以三根能生十一智故。所以者何。未知欲知根。生法智比智。知根生苦智集智滅智道智。及他心智世智。知已根。生盡智無生智。及如實智。是以次三根。而辯十一智也。通名智者決定了知。故名為智。若發(fā)此十一智時。各齊位照了分明。故通名為智也。
一法智 欲界系法中無漏智。欲界系因中無漏智。欲界法智滅中無漏智。為斷欲界系法道中無漏智。及法智品中無漏智也。
二比智 于色界無色界中。約四諦辯四種無漏智。亦如法智中所明。但有法比之殊也。
三他心智 知欲界色界系現在心心數法。及無漏心心數法少分。是為他心智也。
四世智 諸世間有漏智慧。亦名等智。凡夫圣人。同有此智。故名等智。亦云名字智。是智但有名而無理。
五苦智 五陰無?嗫諢o我觀時。得無漏智。
六集智 知諸法因。因集生緣觀。無漏智也。
七滅智 滅止妙出觀時。無漏智也。
八道智 道正行遠觀時。無漏智也。
九盡智 我見苦已斷集已證滅已修道已。如是念時。無漏智慧。見明覺也。
十無生智 我見苦已。不復更見斷集已。不復更斷盡證已。不復更證修道已。不復更修。如是念時。無漏智慧。見明覺也。
十一如實智 一切法總相別相。如實正智。無有掛礙。是為如實智。此智獨在佛心中有。二乘之所無也。
十二因緣初門第四十
一無明 二行 三識 四名色 五六入 六觸 七受 八愛 九取 十有 十一生 十二老死。
次十一智而辯十二因緣者。除如實智。其余十智。皆是二乘共得。今一往明。若聲聞人。但約一世。總觀四諦。成十智則智劣。智劣故。不能侵除習氣。功德神用亦減少。若緣覺人。通約三世。細分別觀十二因緣。若成十智則智強。智強故。能侵除習氣功德。神用亦廣。是以大圣教門。別開出中乘之道。意在此也。通稱因緣者。是十二法。展轉能感果。故名因;ハ嘤山宥。謂之緣也。因緣相續(xù)。則生死往還無際。若知無明不起取有。則三界二十五有生死皆息。是為出世之要術也。教門十二因緣。有三種不同。一者約三世明十二因緣。二者約果報二世辯十二因緣。三者約一念一世辯十二因緣。今無明三世十二因緣者。初二過去世攝。后二未來世攝。中八現在世攝。是中略說三事煩惱業(yè)苦。是三事展轉。更互為因緣。是煩惱業(yè)因緣。業(yè)苦因緣?嗫嘁蚓墶?酂⿶酪蚓。煩惱業(yè)因緣。業(yè)苦因緣。苦苦因緣。是為展轉。更互為因緣故。云三世十二因緣也。
一無明 過去世一切煩惱。通是無明。以過去未有智慧光明故。則一切煩惱得起故。是以過去煩惱悉是無明也。
二行 從無明生業(yè)。業(yè)即是行。以善不善業(yè)。能作世界果故。故名為行也。
三識 從行生垢心。初身因如犢子。識母自相識。故名識。即是父母交會初。欲托胎時之名。
四名色 從識生非色四陰及所任色陰。是名名色。即是歌羅邏時之名也。
五六入 從名色中。生眼等六情。是名六入。從五皰初開已來。即是六入名也。
六觸 由入對塵情塵識合。是名為觸。以六塵觸六根故。即有六識生。故名情塵識合也。
七受 從觸生受。故名為受。即是因六觸。觸六根即領受六塵。為六受也。
八愛 從受中心著。名之為愛。謂于所領受六塵中。心生渴愛也。
九取 從渴愛因緣求。是名為取。謂求取所愛之塵也。
十有 從取則后世業(yè)因成。是名為有。因能有果。故名為有。
十一生 從有還受后世五眾之身。是名生。所謂四生六道中受生也。
十二老死 從生五眾身熟壞。是為老死。老死則生憂悲哭泣。種種愁苦。眾惱合集。若正觀諸法實相清凈。則無明盡。無明盡故行盡。乃至眾苦和合皆盡。若能如是。正觀三世十二因緣。發(fā)真無漏。成辟支佛。
次明從果報。約二世觀十二因緣相。具出大集經。今略出經文。是十二因緣。從歌羅邏而辯無明。故云果報也。約二世明者。前十因緣屬現在。后二因緣屬未來。二世合為十二也。
一無明 大集經言。云何名為觀于無明。先觀中陰。于父母所生貪愛心。愛因緣故四大和合。精血二渧。合成一渧。大如豆子。名歌羅邏。是歌羅邏有三事。一命二識三燸。過去世中。業(yè)緣果報。無有作者。及以受者。初息出入。是名無明。歌羅邏時。氣息入出者。有二種道。所謂隨母氣息上下。七日一變。息入出者名為壽命。是名風道。不臭不爛。是名為燸。是中心意。名之為識。善男子若有欲得辟支佛。當觀如是十二因緣。
二行 復觀三受因緣。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云何為觀。隨心于念觀息出入。觀于內身皮膚肌肉筋骨髓腦。如空中云。是身中風。亦復如是。有風能上。有風能下。有風能滿。有風能焦。有風能增長。是故息之出入。名為身行。息從覺觀生。故名意行。和合出聲。是名口行。
三識 以如是三行因緣故。有識生。故名為識。
四名色 識因緣故。則有四陰及以色陰。故名名色。
五六入 五陰因緣識行六處。故名六入。
六觸 眼色相對。故名為觸。乃至意法。亦如是。
七受 觸因緣故。念色乃至法是名為受。
八愛 貪著于色乃至于法。是名為愛。
九取 愛因緣故。四方求覓。故名為取。
十有 取因緣故。受于后身。故名為有。
十一生 有因緣故。有生是為生也。
十二老死 生因緣故。則有老死種種諸苦。是名五陰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之大樹也此并是略出經文辯。從初受報來。約二世明十二因緣相。孱然無一句私語。讀者善尋。自知與前來約三世明十二因緣有異也。
次明一念十二因緣。但約一世中。隨一念心起。即具十二因緣。亦出大集經中。今略出經文明一念十二因緣相。
一無明 因眼見色而生愛心。即是無明。
二行 為愛造業(yè)。即名為行。
三識 至心專念。故名為識。
四名色 識共色行。是名名色。
五六入 六處生貪。是名六入。
六觸 因入求愛。名之為觸。
七受 貪著心者。名之為受。
八愛 經中脫落。不釋愛相。今私作義釋云。纏綿不舍。名之為愛。
九取 求是等法。名之為取。
十有 如是法生。是名為有。
十一生 次第不斷。是名為生。
十二老死 次第斷故。名之為死。生死因緣。眾苦所逼。名之為惱。乃至意法因緣生貪。亦復如是。
是十二因緣。一人一念。皆悉具足。并出大集經文。未有一句私語。讀者善尋。此與常所說三世因緣迥異。若有欲學因緣佛道者。上來至此三種辯因緣。相隨用一門修學。即證緣覺智也。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2
- 大般若經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一卷
- 心經的人生智慧—《心經》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6
- 心經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5
- 心經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