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課、中印佛教的流傳

  第二十一課 中印佛教的流傳

  佛教源于印度古國,經(jīng)過二千五百余年的流傳,至今成為世界大宗教,期間以傳入中國的影響最為深遠。十三世紀,佛教在印度衰微后,南傳佛教仍囿限于南亞諸小國,而北傳佛教自傳到中國后,于隋唐八宗并起,大放光彩,進而傳入日、韓,乃至西方國家。漢傳佛教在佛教史上扮演著承先啟后的重要角色,中印佛教的流傳值得吾人加以研究。

  一、印度佛教的流傳發(fā)展

  太虛大師依據(jù)思想主流將印度佛教的發(fā)展分為三個時期:

  (一)小行大隱時期--約公元前四世紀至公元一世紀

  佛陀應(yīng)機說教,而有小乘、大乘教法的不同,如弟子中悲智雙運的舍利弗、護法衛(wèi)教的目犍連、度化邊民的富樓那,都是大乘根性的佛子。近代學者稱佛陀時代為「原始佛教」或「根本佛教」;佛陀入滅后,主張頭陀苦行的大迦葉尊者主持結(jié)集,弟子們對佛陀教法的不同詮釋,已埋下日后部派分裂的種子。百余年后,佛教首度分成上座部與大眾部,史稱「根本分裂」。爾后逐步分裂,各立支派成二十部,即所謂「部派佛教」;數(shù)百年間所傳的教法多為聲聞、緣覺的小乘佛法,故稱佛教史上的第一個五百年為「小行大隱時期」。

  (二)大主小從時期--約公元二世紀至七世紀

  從公元二世紀馬鳴、龍樹菩薩開始的次五百年間,大乘佛法從潛隱不張的時期走向康莊大道,高樹法幢,一時大乘菩薩人才輩出,小乘佛法也就退于次要、從屬的地位,稱為「大主小從時期」。

  初期大乘佛教以《般若經(jīng)》、《法華經(jīng)》、《無量壽經(jīng)》、《維摩經(jīng)》、《華嚴經(jīng)》等為代表性經(jīng)典。中期大乘佛教的思想主流發(fā)展為空、有二宗,即中觀派以龍樹《中論》為基礎(chǔ)宣揚般若空觀;瑜伽派以彌勒為開祖,于般若空性上,注重瑜伽行,建立唯識說。

  (三)密主顯從時期--約公元八世紀至十三世紀

  佛陀涅槃千年后,進入后期大乘佛教,此時大乘佛教極度興盛,刺激傳統(tǒng)印度教的改革復興,二教交互融攝。七世紀頃,印度受到回教民族阿拉伯人的侵略,激起國家民族意識而傾向民族宗教的印度教;佛教于此政治背景下,逐漸融和印度教而傾向密教化。

  八世紀初,密教集大乘教理的精粹,以真言密咒為中心,完成密宗的體系。其后,密宗為大眾化、通俗化,乃融入印度教學說,是為左道密教。此派經(jīng)蓮華生大士傳到西藏,成為西藏佛教前弘期的主流。

  十二世紀末,回教徒屢次入侵,徹底摧毀佛教寺院,僧侶多逃往國外,佛教已完全融入印度教中。至十三世紀時,佛教在印度終至衰微不振。

  二、中國佛教的流傳發(fā)展

  佛教傳入中國至今,約有二千年的歷史,源遠流長,F(xiàn)在為了大家了解方便,星云特將其流傳與發(fā)展分為六個時期,以茲說明:

  (一)經(jīng)典翻譯時期(東漢至魏晉南北朝)--約公元一世紀至六世紀

  東漢明帝永平年間,印度佛教東傳中國,梵僧陸續(xù)攜經(jīng)來華,并翻譯佛典以利弘化。《四十二章經(jīng)》是中國第一部翻譯的佛典,從東漢至魏晉南北朝五百年間,陸續(xù)譯出三藏十二部,奠定中國各大宗派的成立基礎(chǔ)。東漢安世高、支婁迦讖、北魏菩提流支、西晉竺法護、南北朝鳩摩羅什、佛馱跋陀羅、真諦等,都是此一時期的譯經(jīng)代表人物。

  佛教圣典漢譯后,經(jīng)過祖師大德的弘講注疏,漸與中國傳統(tǒng)的哲學思想及宗教觀念消融,發(fā)展出獨特的學派,開隋唐宗派林立的先河。

  (二)八宗并弘時期(隋唐盛世)--約公元六世紀至十世紀

  隋唐三百余年為中國佛教史上的黃金時代,譯經(jīng)事業(yè)配合宗派發(fā)展,令漢譯三藏更趨完備,諸學派的基本立場與思想旨趣各有偏重,先后開宗立派,形成中國大乘八宗,各宗派齊頭并進,展現(xiàn)無窮的活力。

  唐代的佛教,除盛行于本土外,并弘傳至日、韓等國,先后有道照、智通、玄昉、空海、最澄等入唐求法,返國開創(chuàng)法相、律、密、天臺各宗。唐末五代,教難、兵火不斷,諸宗一時皆沒。

  (三)禪凈爭主時期(五代趙宋)--約十世紀至十三世紀

  唐末五代教難與戰(zhàn)亂頻仍,佛寺廟產(chǎn)遭受破壞,法義典籍亦多失佚,唯有「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禪宗,法脈不斷。北宋時期,禪宗受到朝廷官員及士大夫的喜愛,成為五家七宗的極盛時代。南宋臨濟大慧宗杲主張「看話禪」,曹洞宏智正覺倡導「默照禪」,二家分立禪宗天下,人才輩出。北宋永明延壽著《宗鏡錄》,乃整理禪學的鉅著;大師提倡「禪凈雙修」,闡明見性成佛,亦得誦經(jīng)念佛,廣作萬善行門,其著作《萬善同歸集》即調(diào)和禪、凈二宗的法執(zhí);又作「參禪念佛四料簡」,標明禪凈雙修是最好的修行方式,更加促進凈土宗的盛況。

  宋代知識分子援佛入儒,發(fā)展出別具特色的「理學」,是儒家融和、吸收佛教哲學,著重于闡述「心性」與「天道」的理論。這是佛教信仰普遍為中國人民所接受的力證。

  (四)宮廷密教時期(元、明、清)--約十三世紀至十九世紀

  元世祖忽必烈尊薩迦派八思巴為國師,命八思巴等勘定漢、藏兩種藏經(jīng),撰成《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嗣后歷代皆崇信西藏佛教,均優(yōu)遇喇嘛教,保護僧徒,密教乃廣行于蒙、藏、漢三地。明代亦以崇仰藏僧的方式來治理西藏,廣封法王。

  明、清兩代是中國佛教式微時期,佛教至明代已深入中國民間,甚至產(chǎn)生佛、道不分的情形。明太祖為加強對佛教的管理,曾頒布法令,嚴禁僧俗往來。清代朝廷對蒙古采取懷柔政策,帝王崇尊密教,為喇嘛僧建立寺廟,雍正并改北京雍和宮為喇嘛寺。此時民間或有他宗信仰,但法運衰微,佛教益頹,清末漸盛行居士佛教。

  (五)凈土經(jīng)懺時期(清末民初)--約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

  明太祖監(jiān)于佛教團體民間勢力的龐大,頒布詔令,將佛教劃歸為山林之教,自此僧侶或以山居自修為依歸,或居市集以念佛誦經(jīng)超度亡靈為本業(yè),失去大乘佛教弘法利生,廣結(jié)人緣的菩薩精神。

  此一時期,高僧大德或隱居山林自修,或志在民間游化,在經(jīng)懺時流的世風下,別開參禪念佛的凈業(yè),諸宗派多以念佛為基本修行。民間持誦佛號,發(fā)愿往生西方的信仰亦盛,如印光大師主張念佛法門,致力社會救濟,各地僧俗遂興結(jié)社念佛的風氣。清末民初,佛教續(xù)遭法難,楊仁山、太虛大師等護教、革新,為中國佛教留下了希望的種子。

  (六)人間佛教時期(二十一世紀)

  二十一世紀是回歸佛陀時代的人間佛教時期,佛陀出生、修行、成道皆在人間,說明佛教是以人為本,廣度有情的生命之教。六祖惠能大師曾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因此佛法要落實人間,才有存在的價值。

  民初佛教領(lǐng)袖太虛大師力排舊弊,倡導佛教革命,喊出「人生佛教」的革新口號,影響深遠。一九四九年,政府播遷來臺后,佛教在大陸幾經(jīng)摧殘,一蹶不振。五十年來,佛教在臺灣蓬勃發(fā)展,可謂受到人生佛教思想的啟迪;佛教不僅能增進人生的幸福,更負起人間和平、團結(jié)的使命。星云一生以發(fā)揚「人間佛教」為己志,主張佛教應(yīng)現(xiàn)代化、生活化,方能裨益群生。如弘揚佛法要「語文國際化」,發(fā)展佛教要「現(xiàn)代信息化」,修行方式要「人間生活化」,寺院組織要「道場僧信化」。

  如今世界佛教莫不趨向「人間佛教」的目標,可見二十世紀后的世界必定以「人間佛教」為主流,走向同體共生、平等和平的歡喜與融和。

精彩推薦
推薦內(nèi)容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