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般泥洹經(jīng)卷上(一)
西晉河內(nèi)沙門白法祖譯
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國鷂山中。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時摩竭國王。號名阿阇世。與越祇國不相得。欲往伐之。自與群臣共議。越祇國富。人民熾盛。多出珍寶。不首伏于我。寧可起兵伐其國。國有賢公。公名雨舍。雨舍公者。逝心種也。公言唯命。王告雨舍公言。佛去是不遠。若持王聲。往至佛所。頭面著足。問佛消息。身體平安不。餐食如常不。問佛禮竟。自持若意白佛言。越祇國大輕易王。王欲往伐之。寧能得勝不。公受王教。即嚴車五百。乘騎二千。步人二千。往到王舍國。得步徑止車下。到佛所見佛前。頭面著佛足。佛與機使坐。問國丞相。從何所來。公言。王使臣來。??首佛足。問佛消息。身體平安不。餐食如常不。佛即問。王及國人民。寧安和不。谷糴平賤不。公言。得佛恩。皆自安和。風雨時節(jié)。國中豐熟。佛言。公行道人馬。皆平安不。公言。得佛恩。行道皆平安無他。公白佛言。王與越祇國有嫌。欲往伐壞之。于佛意何如?傻脛俨弧7鹧。是越祇國人民。持七法者。王不能得勝。不持七法者可勝。佛言。我昔嘗往到越祇國。國有急疾神舍。我止頓其中。越祇國中諸長老。皆來語我言。阿阇世王。欲來伐我國。我曹謹敕自守國。佛言。我即告諸長老。莫愁莫恐。若曹持七法。阿阇世王來者。不能勝汝。雨舍問佛。七法者何等。時佛坐。阿難從后扇佛。佛告阿難。汝寧聞越祇國人。數(shù)相聚會。講議政事。修備自守不。對曰。聞其數(shù)相聚會。講議政事。修備自守。佛言如是。彼為不衰。汝聞越祇。君臣常和。所任忠良。轉(zhuǎn)相承用不。對曰。聞其君臣常和。所任忠良。轉(zhuǎn)相承用。汝聞越祇國。奉法相率。無取無愿。不敢有過不。曰聞其奉法相率。無取無愿。不敢有過。汝聞越祇。禮化謹敬。男女有別。長幼相事不。曰聞其禮化謹敬。男女有別。長幼相事。汝聞越祇。孝于父母。遜弟師長。受誡教誨不。曰聞其孝于父母。遜弟師長。受誡教誨。汝聞越祇。承天則地。敬畏社稷。奉事四時不。曰聞其承天則地。敬畏社稷。奉順四時。汝聞越祇。尊奉道德。國有沙門應真及方遠來者。供養(yǎng)衣被床臥醫(yī)藥不。曰聞其尊奉道德。國有沙門應真及方遠來者。供養(yǎng)衣被床臥醫(yī)藥。佛言夫有國者。行此七法。難可得危。雨舍公對言。使越祇持一法者。尚不可攻。何況七法。公曰。國事多故。當還請辭。佛言?梢酥獣r。即從坐起禮佛而去。去未久。佛呼阿難敕之。往至鷂山中。請諸比丘僧皆聚會。著講堂中。阿難即受教詔。至鷂山中。敕諸比丘僧。佛請諸比丘。比丘悉來。皆為佛作禮。佛即在前。至講堂中。設座已皆坐。佛告諸比丘。若曹當持七戒法。何等為七。比丘當數(shù)相聚會誦經(jīng)。法可久。上下相承用坐起。法可久。坐起不得念家室妻子。法可久。在山阻間。若在深林樹下冢間。當自思惟五滅。法可久。少年奉道。當先問長老比丘。敬畏承用。受教莫厭。法可久。心當奉法。敬畏經(jīng)戒。法可久。持二百五十戒。具以得阿羅漢道。欲來學者莫卻。入者相承用。來者所有衣被飲食當共用。病瘦當相瞻視。比丘持是七法。法可久。
復有七法皆聽。比丘諾受教。比丘不得貪臥。臥者不得思他事。法可久。樂守清凈。不樂有為。法可久。樂賢共坐。守忍辱行。慎無諍訟。法可久。不得責望人禮敬。為人說經(jīng)。不用作恩德。法可久。小得道頭角莫自憍恣。法可久。不思諸情欲。心不投余行。如此者法可久。不貪利養(yǎng)。常樂隱處。草蓐為床。比丘持是。法可久。復有七法皆聽。諸比丘言受教。人有惠彼物余人。不得有恨意。法可久。當知羞慚。法可久。不懈于經(jīng)戒。法可久。坐起心不忘經(jīng)法。法可久。坐起不相厭苦。法可久。坐起當明經(jīng)法。法可久。學讀經(jīng)當諷誦惟其深義。比丘持是七法法可久。
復有七法。佛在世間。為比丘作師。比丘敬佛所說戒敕。持受戒法。不慢念師恩。持師戒法。法可久。不得下道。當隨佛法約束。法可久。敬比丘僧。受其教戒。得當承用無厭。法可久。當重持戒能忍辱者。法可久。隨經(jīng)戒心無所貪愛。常念人命非常。法可久。晝?nèi)詹坏秘濓埵。夜臥不得貪好床。法可久。自敕頓思惟世間擾擾所念莫懈。莫隨惡心。莫隨邪心。邪心來至。自戒莫隨。當端心。世間人為心所欺。比丘莫隨天下愚人心。持是七法法可久。
復有七法。比丘僧言受教。比丘當重經(jīng)如愚人重珍寶。持經(jīng)當父母。當用經(jīng)生活父母。活人一世耳。經(jīng)度人無數(shù)世。令人得泥洹道。用是故。法可久。不得貪食嗜味。食不得多。多者病人。少者復饑。趣可而已。不得味飯。法可久。當持身比土。日當憂死。不樂在生死中。生者多憂。憂父母兄弟妻子親屬奴婢知識畜生田宅。是曹憂者。皆愚癡憂耳。如人有罪。為吏所取。雖有宗親。不得前附。用是穢故。身當以比土。獨來獨去。當與身競。法可久。勤修精進。端身口意行無過失。取道不難。法可久。懼降心意。不聽六情。抑淫怒癡。無有邪行。法可久。坐眾人中。不羞眾人。為人所敬。心凈端故。不恐不畏。取道不邪。如人為人所讒。為吏所捕。吏雖執(zhí)之。其人不恐。用無所犯故。清凈持戒。畏佛戒語。坐眾人中不恐。心凈故。法可久。敬慎不自憍慢。從慧者受經(jīng)戒。見癡者當教經(jīng)戒。比丘持是七法。法可久。
復有七法。比丘言受教。比丘常當念經(jīng)。棄貪淫之態(tài)。常當念度世之道。自思惟身體。法可久。常持佛所說經(jīng)。用著心中。既著心中。當端其心。棄惡心受好心。如人衣多垢。以淳灰浣之再三。遍垢便去。念佛語當持戒。去惡就善。法可久。當與心諍。不當隨心。心欲淫怒癡不得聽。常自戒于心。不得隨心。如人從軍。健者眾人共將踧在軍前鋒。難得復還。意欲悔卻。羞其后人。以受凈戒。但當端心正意。在眾人前。莫得在后?上鹊玫。法可久。當知所入法行多少深淺。熟與初頭志。當日勝樂經(jīng)。不厭苦。不擇食。不擇床臥。以道自勸樂。法可久。當敬同學。當持同學作兄弟。當端外內(nèi)。外者身口過。內(nèi)者心過當思惟是二事。法可久。坐自思惟。九孔惡露無所不有。一孔主內(nèi)。九孔皆出不凈。饑飽寒熱。皆為苦極。身體難得宜適。皆不凈潔。內(nèi)懷不凈。風寒熱見外。有不凈反自覆。鼻見吐寒熱。心皆不喜。有臭者。亦不惡不喜。比丘當端心。內(nèi)外法可久。視天下人。帝王亦死。貧富貴賤。無有離死者。同死生之道。如人夢見好舍好園豪貴快樂。寤則不見。世間所有貧富貴賤。如人夢耳。自思惟世間。譬如人夢。比丘持是七法。思惟莫失。法可久。
復有七法。比丘僧。當有慈心于天下。有慈心于佛。人罵不得應。不得恨。持慈心向天下。如獄中有系囚。常慈心相向。人處世間。亦當慈心轉(zhuǎn)相愍念。比丘執(zhí)心人罵無怒。將踧無喜生有是心?梢詿o憂。所以不與世人諍者。譬如牸牛食芻草。出乳乳出酪。酪出酥。酥成醍醐。持心當如醍醐。奉佛戒法。可久端。舌莫妄語。語莫傷人。意舌當端。舌不端。使人不得道。舌致刀杖或致滅門為道常當端舌。法可久。端心莫念惡。莫思淫。有淫心者。不成阿羅漢道。夜臥淫欲態(tài)欲來者。當念女人惡露。淫意即解。恨怒心來。當念生在地上不久。法可久。若有將請比丘飲食。余人不得念言。是比丘獨得我不得。不得有是曹念比丘病人。儻有義持醫(yī)藥來與之。余人不得念言。獨視彼不視我。不得念是人持衣物遺比丘。余人不得念言。我獨不得。何以所行乞丐得者。以在缽中。不得言多少。心如是者。法可久。持戒法慎戒法不知者。當問知戒比丘。念佛念法念比丘僧。莫得休息。展轉(zhuǎn)相承用。于衣中得虱。當有慈心向之。法可久。見死人言。此人既死。不知經(jīng)道。舉家啼哭。及知識親屬不知。此人獨如去。比丘以得道。能知死人魂神所趣向。佛經(jīng)不可不讀。道不可不學。天下徑道眾多王道最大。佛道亦爾。最上道也。如數(shù)十人。各持弓箭射埻中。有前中者。有后中者。射不休息。必復中埻。行佛經(jīng)道如此。莫懈莫念。前以得道。今我不得道。不得有是恨。如人射不休息會中埻。為比丘不止會得道。法可久。坐起當相承用佛經(jīng)。當讀諷誦。思惟其義。除饉清信士清信女。如此七。法可久。奉是七七四十九法。如天下水。小溪水流入大溪。大溪水流入江。江流入海。比丘當如水流入海。為道不止會。當?shù)冒⒘_漢道。佛從王舍國起呼阿難。去至巴鄰??。阿難言諾。即從摩竭國。行未至巴鄰??。中間有為羅致??。佛至呼比丘僧。皆聽比丘諾受教。佛言天下有四痛。佛所知人皆不知。用人不知故。生死不止。無休息時。何等為四。生痛老痛病痛死痛。人不思惟。是四痛強力忍之故生死不絕。無休止時。佛故發(fā)是四痛以告人。雖有父母妻子。皆當別離。轉(zhuǎn)相憂思啼哭不止。諸所惡見日在目前。用是故佛出經(jīng)。當離是四痛奉八戒。身亦可厭。佛言。一者受佛語。二者當遠離愛欲就道無所貪諍。三者不妄言綺語兩舌惡口。四者不得殺盜犯人婦女。五者不得嫉妒瞋恚愚癡。六者坐自思惟。四痛著意中。七者思念身體皆不凈。八者視生死身體皆當作土去。佛亦念是四痛來。佛亦念是四痛去。佛亦出是八戒來。佛亦出是八戒。當念佛經(jīng)深義。諸比丘有念于父母妻子。念世間生活者。不得度世道。樂世間心不樂道。道從心起。心正者可得道。心小端可得上天。明經(jīng)者可得作人。當斷地獄畜生餓鬼道。佛為天下。正生死道。諸比丘當思惟之。
- 上一篇:佛般泥洹經(jīng)卷上(二)
- 下一篇:佛說信佛功德經(jīng)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上卷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下卷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一)
- 華嚴經(jīng)要解(1)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濟群法師(一)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一)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圓瑛大師(一)
- 觀經(jīng)四帖疏(卷一)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一)
- 大般涅槃經(jīng)卷上(一)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普賢行愿品講義(一)
- 大乘無量壽經(jīng)白話解—黃念祖居士(一)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表解-李炳南老居士(上)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二)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二)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1)
- 善導大師全集-觀經(jīng)四帖疏(上)
- 凈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一)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三)
- 心經(jīng)的理論和實踐-徐恒志居士(上)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jīng) 卷上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濟群法師(二)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注解)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四)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卷一【一】
- 佛說長阿含經(jīng)卷第一
- 凈土十要(第一) 阿彌陀經(jīng)要解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五)
- 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導讀(作七安心)
- 悲華經(jīng)卷第一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三)
- 萬善同歸集(一)
- 普賢菩薩行愿品白話解釋(一)
- 《凈修捷要》報恩談
- 華嚴經(jīng)要解(2)
- 拜佛與醫(yī)學 第一講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濟群法師(三)
- 復李德明居士書四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四)
- 與妙真大師書七
- 一朵蓮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開的解釋
- 凈土三經(jīng)是指哪三經(jīng)?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實故事
- 瀟灑的東門乞丐往生記
- 百歲老居士崔成貴往生紀實
- 慈母虔誠念佛,終微笑往生凈土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兩位法師一同發(fā)愿,感佛來迎同時往生
- 無神論者歸彌陀,敬禮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認果不認因
- 曹操投胎轉(zhuǎn)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持燭專注觀想憶念佛,往生三天后身體依然散發(fā)奇香
- 將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極樂世界
- 念藥師佛能不能往生呢?
- 對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嗎?
- 因果是行事的準則,不可不信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專心一志念佛,體發(fā)異香往生
- 徐清賢往生紀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閻王——平等王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nèi)容
- 欲決定往生者,請從持戒念佛真實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觀世音菩薩圣號
- 《了凡四訓》:功名富貴能向外求嗎?
- 什么是因緣果報?因果是如何運行的?
- 民國一貧婦往生記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百歲老人往生記
- 《太上感應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為什么要見到自己的過失,不要看別人的不是?
- 往生論節(jié)要
- 因果輪回及天堂地獄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十念記數(shù)念佛方法
- 蓮池大師發(fā)愿文
- 拜佛與醫(yī)學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全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阿彌陀經(jīng)白話文
-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普賢行愿品講義
- 凈土十要
- 觀經(jīng)四帖疏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
- 大般涅槃經(jīng)全文
- 《佛說長阿含經(jīng)》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表解
- 《悲華經(jīng)》原文
- 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導讀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
- 凈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
- 心經(jīng)的理論和實踐
- 當代往生紀實
- 拜佛與醫(yī)學
- 往生紀實
- 谷響集
- 早吃素
- 五福臨門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法藏法師:凈土深義
- 凈土十疑論
- 諦閑法師:普賢行愿品輯要疏
- 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
- 正信的佛教
- 凈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jīng)
- 蓮池大師戒殺放生文圖說
- 佛說無量壽經(jīng)義疏
- 蕅益大師法語
- 《賢劫經(jīng)》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
-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jīng)》原文
- 印光大師文鈔
- 臨終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