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發(fā)菩提心文講記(06)

  我就特別感受到祖師們觀察得是很微細的,像善導(dǎo)大師寫的那個偈子,看看年紀已經(jīng)老了,牙齒快掉了·,背也駝了,走路也走不動了,看到生老病死都現(xiàn)前了。他為什么把人觀察的那么細?我們念阿彌陀佛的時候,你有沒有觀察到,人的無常,人的不凈,人快老了,快死了?這種觀察,你根本就不知道,就去念阿彌陀佛。在這邊你沒有觀察的時候,不可能猛然的就放下來了,你必須通過這些觀察以后,發(fā)愿把它舍掉,舍掉以后再來念佛,才會覺得很清凈。

  所有的祖師對這個事情都應(yīng)該是很細膩的去思維,去觀察過的。你看特別是這個省庵大師,對這十種菩提心觀察得真是淋漓盡致,并且是嘔心瀝血的悲心切切的講這十種菩提心,而這十種菩提心如果你真正的了解的話,你一定會去念佛,為什么呢?那個時候你心非常的清凈,你對這個世界上面根本就沒有任何的留戀,很快的就發(fā)起菩提心,并且這個菩提心非常的堅固,那你就是發(fā)起了真實的心,如果你從來就不觀察,怎么會有真實的念佛的心呢?

  很多人認為,念佛就行,這些東西都可以不要了。我覺得佛陀在他一輩子講法的過程中,應(yīng)該是用了很多的方法讓我們放下。打個比例來講,釋迦牟尼佛講般若智慧的時候說世間法都是心法,所有看到世間就是看到心,就是要你生清凈心,心是清凈的,他為什么要看這個世界是你的心呢?就是要你放下。第二個行六度波羅蜜都是自性功德,就是不管你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他到最后面都告訴你,所有的功德都是自性本來就有的,都從自性里面出來,它本體是空性的,只有空性才能容納圓滿的功德。稍微一點點布施,要了解是心,它就是圓滿的功德,小小的善法都具足無量的功德。為什么要你做小功德而生大信心呢?他就是要你對外面所有的六度波羅蜜,生起心的信心。你不要向外跑,不管你怎么做,都要照顧你的心。

  你發(fā)現(xiàn)嗎,你雖然有大乘的這種善根,并且有大的力量到外面去弘法利生,你也一定要照顧到你的心,如果你不照顧你的心,只是向外奔波,你會活得很累,并且會流浪生死,只要你向外找,一定會流浪生死。也就是你布施持戒,你若執(zhí)著于布施持戒,你肯定就在六道,如果你了解心法,就立即解脫。一念回來,就解脫,往外走,就六道輪回。這就證明佛陀要砍斷我們向外追求的東西,但是又不是讓我們舍掉它,不舍掉,還要觀察到心,這是第二種。

  第三種,這個世界,所有的東西,都是無常的、無我的、寂滅的。就是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寂滅的,本來就是緣起的,本來就是空的,無常無我,包括身體都是寂滅。佛陀這樣講就是要你放下,如果這個還度不了你的話,再后面來講,就講惡,你的貪心就墮地獄,你的嗔心就做惡鬼,你的癡心就墮畜生,就告訴我們六道輪回之苦,這種苦就是要你舍掉,舍就清凈。不管講哪一個教法,到最后面都是要我們舍掉外法,往內(nèi)走。

  所以,無論是講佛法,菩薩法,羅漢法,人天法,還是我們現(xiàn)前講得惡法,目的都是叫你舍。講因果,六道輪回,還是叫你舍。什么叫六道輪回?就是因果。那什么叫因果呢?因果就是變化,變化就是空性?招允鞘裁茨兀烤褪悄愕佛性。講來講去,到最后面,還是講心。釋迦牟尼佛講得一代教法就是要把你外面的東西舍掉,懂得心,但是要了解你外面是貪嗔癡慢疑,外面的貪嗔癡慢疑,你放下了,地獄惡鬼畜生就斷了。外面的善惡,外面有善惡嗎,是你心在善惡,只要善惡舍掉,地獄就不會出現(xiàn)了。所以,并不是有個地獄在那里,而是你心里面有貪嗔癡,才有地獄惡鬼畜生在,只要把貪嗔癡舍掉,這個世界,你自然而然的,就清凈了。釋迦牟尼佛教我們這樣的思維,他的目的就是讓我們心清凈,接受佛性。

  ——常福法師:勸發(fā)菩提心文講記(06) 2015年春 無量壽寺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