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jīng)
《金剛經(jīng)》是佛教重要經(jīng)典。根據(jù)不同譯本,全名略有不同,鳩摩羅什所譯全名為《金剛般若(bōrě)波羅蜜經(jīng)》,唐玄奘譯本則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督饎偨(jīng)》傳入中國后,自東晉到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最為流行..[詳情]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jīng)親聞記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jīng)親聞記
湛山倓虛大師述
序
天臺智者大師。承南岳之心印。續(xù)北齊之真脈。衍龍樹之正宗。故能擔荷如來大法。悟三諦理。立三觀門。以便入三德位也。緣三德幽遠。三道崎嶇。行者易入歧途。故將如來一代微言。分成五時。判為八教。作縱橫之準繩。辨八荒之中道。南緘既定。直趨寶所。不待問津。而歸故里。何其便也。乃一般盲辟臺教者。未閱山家教義。逞其世智辯聰。自誤誤人。謗法之咎。如來謂為可憐憫者。案金剛般若波羅密經(jīng)。乃佛第四時所說。已在諸弟予恥小慕大之后。據(jù)法華喻義。正是付財轉(zhuǎn)教之時。為化儀四教之漸后;ㄋ慕讨畮Ф䴔嗾f一實。二權者。通別二教是。一實者。圓教是。唯舍藏教不談。以已出草庵故。乃一般解般若者。多以藏教滅有之空。甚至或有以凡外頑虛斷滅二空。而解般若之妙有真空者。謬之甚矣。然非深達臺教之正義。不能辨空理之高深。蓋空義大端。分偏邪中正有五。而應簡者有三。一簡凡夫所執(zhí)之頑虛空。二簡外道所執(zhí)之斷滅空。此二空皆屬邪執(zhí)。三簡藏教所執(zhí)之析法空。屬于偏見。四者權用通教所會之體法空。雖偏屬但空。而能近正理。故就之以為般若之前方便也。五者即此般若之妙有真空。因鈍根不解。必假通教之體法真空為初門。再經(jīng)別教之次第從空出假之正理。方入圓教中道妙有真空第一義諦。佛說此般若經(jīng)。帶通教體法空之權理。并別教次第空假之權理。引入圓教之真實義理。故曰般若經(jīng)。帶二權說一實也。此五種空義。在凡夫聞之。悉誤為眼前頑空。故曰邪執(zhí)。外道聞之。皆誤為斷滅一無所有。故亦曰邪執(zhí)。此二邪執(zhí)之頑空斷空置之不論。略辨析。體。妙。三種空義。以免顢頇儱侗之誤。夫藏教之析空觀者。聞佛說三界內(nèi)依正二報之因緣無常。遂觀苦空無我。久之厭離身境。得成于忍。心法清凈。不為身境色法所纏。觀此清凈自心。無有一法當情。于此一塵不染。萬法皆空。認為證到無生滅地。若較圓教所證之萬法皆空。僅名之見偏真理耳。所謂偏真者。乃分析心外根塵器界之色法。因緣所生無常故棄之。而偏認自覺請凈本無生滅。謂之真空。唯重自覺心法。厭離色法。故曰析法空觀。證偏真理。此在般若會上之所不談者也。通教之體法空者。聞佛說因緣之法。不待滅有方空。而會得當體即空。以知緣生無性故。若心。若身。若境。無非因緣所成。一一皆了不可得。法法當體皆空。故曰體法空。亦屬偏真。與藏教所別者。觀心色二法皆是當體即空。然此但空而已。又名證但空理也。與藏教同了分段生死。唯根有利鈍不同。根利者。由悟諸法緣生無性。復悟諸法無性緣生。受別教接。故名從空出假。再息空假兩邊。入別教但中理。至證道同圓。始為圓教妙有真空也。方是般若之本旨。若用其他空理。解般若經(jīng)者。豈不相去甚遠乎。考注解金剛般若者。古今不下百余家。儀所閱無多。參究亦少。管見所及。唯靈峰之破空論。憨山之決疑。溥畹之心印疏。皆是般若之正軌。茲多遵斯義。以敷演之。然亦時有出入。不背古德之言。亦不泥古人之說。今講此經(jīng)。指三十二分為段落。依心印疏科目為脈絡。以決疑為主干。破空為救弊。揭五時之結(jié)構。明八教之指歸。藉略明如來之本懷而已。原夫金剛般若之緣起。無異如來拈花之示眾。靈山會上。如來拈花不語。正演教外別傳。金色頭陀心領微笑。即表示親承也。今祇園會上。如來食訖。敷座而坐。未發(fā)一言。忽有空生。起坐如儀。即道希有世尊。言何突兀。若非窺見如來本懷非關言說者。豈敢冒然稱贊耶。可知其亦領教外別傳。殆至拈花微笑之旨。無二致矣。但迦葉所領如來有意?丈I如來無心。故空生善發(fā)如來之本懷。而曰善護念善付囑諸菩薩也。是知如來之本懷。唯愿諸弟子皆發(fā)菩提心。行菩提道。對未發(fā)菩提心者。善護念俾住草庵。以養(yǎng)成菩薩之地位。對能發(fā)菩提心者。善為付囑轉(zhuǎn)教菩薩。度化眾生。凈佛國土。佛雖如是大悲。奈眾生菩提心難發(fā)而易退。遂問善男子善女人發(fā)菩提心。應何法常住不退。若已退者。又應何法以降伏之。再重行菩提道耶。所問住降其心。最為要務。蓋付財轉(zhuǎn)教之時。豈無退者。故先答降心。以挽退者再進。而答住心以免退習之虞。如來由是廣略抑揚。展轉(zhuǎn)發(fā)明離相無住之義。乃至第十三分。指明離相無住。何嘗是降心住心之法。儼然般若妙用也。以是妙用方露般若本體。而空生僅會到。若能離相心不降而自降。若能無住心不住而自住。足見此離相無住。決非降心住心之法。復聞菩薩應離一切相。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又轉(zhuǎn)計離相無住。實是發(fā)菩提心之法也。空生自覺如是。故于第十七分中。毅然呈見。遂曰善男子善女人。發(fā)菩提心者。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換言之。即說甚么應住菩提心。說甚么降伏其退心耶。只要以此離相無住之法。發(fā)菩提心。自然常住。又何須降住。佛聞須菩提之言。不執(zhí)離相無住為降心住心之法固是。又轉(zhuǎn)執(zhí)為發(fā)心之法則非。故遂正之曰。前言滅度一切眾生已。實無一眾生得滅度者。蓋離盡一切眾生相。何嘗有法。既知住降無法。而發(fā)心又何嘗有法乎。嗚呼?梢娖瞥▓(zhí)。非易事矣。故下文直指菩提無法。正顯般若本體。由是闡明因果無法。乃至通結(jié)始終心要。而結(jié)歸法相即非法相。及至最后流通。為人演說。一切有為法。雖如夢幻泡影露電觀之。亦是破法之法。何則。如夢幻者。體空觀之法也。如影者。假觀之法也。如泡露電者。無常觀之法也。應作如是觀者。謂夢則夢如;脛t幻如。乃至電則電如。方是菩提無法。正顯般若本體也。此一卷經(jīng)。展轉(zhuǎn)丁寧。重在破除俱生我法二執(zhí)。二執(zhí)破盡。復有何法當情。說有說無皆成戲論。既無其有。亦無其無。愛從何生。取于何所。既無可愛可取。復有何念何說。故曰如來無所說。學者會到這里。方透般若消息。方能隨時解脫。方得隨處自在。即是三德秘藏。更于何處再尋三德秘藏。而如來一代時教之本意斯可見矣。
中華民國歲次庚辰孟冬倓虛識于青島湛山寺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jīng)親聞記
將釋此經(jīng)。必用五重玄義。依玄義能入妙理故。所謂五重玄義者。名體宗用教也。此金剛般若波羅密經(jīng)。以法喻為名。無法為體。無住為宗。離相為用。熟酥味為教相。以名詮所宗之體。能趣體者為宗。宗之功能為用。判名體宗用之高深者。為教相。故釋一切經(jīng)論。五重玄義之需要。不可少也。且如般若之體。云何無法。諸法之元。以動為基。動必有聲。諸聲之源。以阿為始。此般若二字。諧音為阿。阿譯無義。不立一法。故曰無法為體。體既無法。如何能會。必須以無住為宗。既抱無著住之宗趣。即會無法之體。故曰。無住為宗。然無住之功能。云何作到。又須對一切法。離一切相。故曰。離相為用。玄義者。了不可得之義。乃謂明明了了之心境。若內(nèi)若外。若聲若色。實不可得。故曰名。名不可得。曰體。體不可得。乃至曰教。教不可得。以此五法代表一切法。皆不可得。若行者僅會于此。名證偏真。唯了分段生死。只脫六道輪回。若斷變易生死。尚在遙遠。于百尺竿頭。再進一步。于此般若妙理。庶可商量。所謂玄之又玄。方為眾妙之門。故曰。依玄義入妙理故。
一釋經(jīng)名。以法喻為名。名有通別。金剛般若波羅密者。為別名。以不同其他諸經(jīng)之名故。經(jīng)者。為通名。以佛所說之言教。皆是經(jīng)常之道。通名經(jīng)故。金剛者。喻也。般若者。法也。以金剛之喻。喻般若之法。法喻之義。其各有三。以金剛之明。喻文字般若。金剛之利。喻觀照般若。金剛之堅。喻實相般若。夫?qū)嵪喟闳粽。即不思議之心境也。以不思議心。觀不思議境。即觀照般若也。以所觀六塵之境。若聲若色等。莫不明顯般若之全體大用。故名文字般若也。雖文字而離文字相。故以離相為用。觀照離相。即不住相。故以無住為宗。無住亦離。離亦不住。故以無法為體。以如是了解觀照之功能。則法法皆實體。即是實相般若也。波羅密者。華言到彼岸。對此苦海而言也。以娑婆世界。三苦充塞。八苦交煎。深闊無際。曰苦海。欲離此苦海。須到彼岸。欲到彼岸。須明般若。欲明般若。須從文字。由文會義。義在言外。方悟般若真空實相。立名曰般若波羅密經(jīng)。經(jīng)者。梵語曰修多羅。譯華言曰。契經(jīng)。謂契機契理故。略言曰經(jīng)。略釋經(jīng)名竟。
二顯經(jīng)體。以無法為體。夫法者乃色心二法也。世間所有森羅萬象。一切諸法?偛怀鲂纳。兩大成分而有。溯心色之源。更不出互相依他而起。于是偏計心外有種種色。色外有種種心。心妄逐色。隨色生滅。故成生死輪回之苦。此經(jīng)之體。即是般若之體。以經(jīng)名般若故。般若之體。具足無量法。而唯不依不計。不逐不隨。不依。則無心色二法。不計。則無一切諸法。不逐。則無世間輪回。不隨。則無生死憂悲苦惱等法。如是故名無法為體也。略顯體竟。
三明經(jīng)宗。以無住為宗。夫宗者。以能趣體故。若趣此無法之體。當如之何。則應不住一切法。所謂一切法者?偛怀錾曄阄队|法六塵也。故經(jīng)云。菩薩于法應無所住。行于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略明宗竟。
四辨經(jīng)用。以離相為用。夫用者。乃宗趣之功能也。云何達到不住一切法。故必須離一切相。所謂相者。即偏計執(zhí)也。偏計不起。法即不生。法既不生。當于何住。住即無住。法亦無法。憑此功能。而達般若之體。故起信論云。離名字相。離心緣相。離言說相。故以離相而無住。以無住而無法也。略辨用竟。
五判經(jīng)教相。以熟酥味為教相。佛一代說法。分五時八教。此般若經(jīng)。乃第四時漸教之后。帶二權教。說一實教。細相詳于教觀。略判教竟。(釋經(jīng)題竟)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姚秦。紀譯經(jīng)時也。姚是國主之姓。秦是國號。十六國時。姚萇取苻氏之國仍名曰秦。故曰姚秦。以別于嬴秦苻秦。經(jīng)律論為三藏。經(jīng)解定學。律說戒學。論詮慧學。通此三藏。自利利他。稱曰三藏法師。梵語鳩摩羅。此翻童壽。譯主名也。師為七佛譯經(jīng)師。所譯經(jīng)。深得佛旨。寂后舌根不爛。事跡見高僧神僧傳。什者善識此方文字之稱。譯者易也。翻印度語成華言。故曰譯。此經(jīng)師于姚秦弘始四年。居草堂寺時所譯。(釋譯人竟)
按是經(jīng)有六譯。一什師(是今名)。二菩提留支。三真諦(咸與什同名)。四岌多。名金剛能斷般若。五玄奘。名能斷金剛般若。六義凈(名亦同什師)。
古時譯經(jīng)無分科。隨文譯義而已。至晉道安法師。始分經(jīng)為敘分。正分。流通分。首尾關照。古今傳焉。所謂彌天高判是也。梁昭明太子。將此經(jīng)分為三十二分。今仍其舊略為分判。
(一)序分。即第一分。是由如是我聞。至千二百五十人俱。為通序(亦名證信序)。同諸經(jīng)故。自爾時世尊。至敷座而坐。為別序(亦名發(fā)起序)。異他經(jīng)故。(二)正宗分。自第二分。至三十二分前半是。(三)流通分。第三十二分。后半是。
后釋正文分三 (甲)初序分 二正宗分 三流通分
序分又分二 (乙)初通序 二別序 今初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wèi)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此通序。含有四義。一遵佛囑故。當佛臨入涅槃(梵語涅槃。此翻圓寂。圓含萬德。寂諸煩惱)。阿難悲不自勝。時阿律陀(此翻無貧)。尊者。勉以抑哀問后事。俾有遵循。阿難遵教。問佛四事。一、佛滅度后。依何而住。二、佛滅度后。依誰為師。三、佛滅度后。惡性比丘。如何調(diào)伏。四、一切經(jīng)首。當安何語。佛答。一、依四念處住。一、身念處。觀身不凈。(觀自身不凈有九相。死。脹。青瘀。膿爛。壞。血涂。蟲啖。骨鎖。分散。等想。觀他身不凈有五。種子。住處。自相。自體。終竟不凈。是也)。二、受念處。觀受是苦(受以領納為義。一有領納。則煩擾身心)。三、心念處。觀心無常。(心對境起。剎那變滅。故曰無常)。四、法念處。觀法無我(陰入處界。不見有我。眾生顛倒。妄執(zhí)有我。起惑造業(yè)。受苦無量)。二、依波羅提木叉為師(戒為渡海之浮囊。持戒者保得解脫)。三、惡性比丘。默而嬪之(不與計較。彼自愧離)。四、一切經(jīng)首。當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與弟子若干人俱(遵法息諍)。二、斷眾疑。阿難結(jié)集經(jīng)藏。當升座時。感相好如佛。時眾起三疑。一疑世尊重起說法。二、疑他方佛來。三疑阿難成佛。迨阿難宣如是我聞。三疑頓息。方知阿難乃承佛力加被而說也。三、息諍論。如是我聞。表從佛所聞之法。非出己意。故息爭論。四、異外教。西域外道經(jīng)首。咸置阿歐二字。阿言無。歐言有。彼謂萬法不出有無。置經(jīng)首。所以總綱也。今經(jīng)不爾。故異外教。而含義無量也。
又云證信序者。因有六種成就。證是法可信故。如是。即信成就(如其所是。入佛法海)我聞。即聞成就(聞法宣法。流通無窮)。一時即時成就(彰理由時。師資道合)。佛。即說法主成就(佛智鑒機。究宣實相)。舍衛(wèi)國。即處成就(不有勝處。難成法會)。與大比丘眾。即眾成就(當機影響。眾皆得益)。是為六種成就也。
如是二字。乃指法之詞。直指全經(jīng)而言也。理(實相般若)智(觀照般若)不二。體用一如。故名為如。是者無非之義。無非則得妙用。于文字不即不離。而顯文字般若。是為是也。又如是二字。直須于未開口時薦取。無如不是。無是不如。法法皆如。法法皆是。于一切法。應如是知見信解。不生法相。則隨地皆般若之妙用矣(法華經(jīng)十如。諸法如是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之妙義。于此經(jīng)已露端倪。而亦不外乎是理也)。
我聞。我者。阿難自謂也。非凡夫之偏計我外道之神我。乃二乘之假我也。阿難已達我空。隨順世諦而假立賓主也。耳根發(fā)識曰聞。阿難多聞第一。憶持如來一代時教。永不忘失。繼祖?zhèn)鳠。后世賴之?/p>
一時。乃說此經(jīng)之時也。此經(jīng)無時不說。無時而不放光動地。所以無年無月無日。而惟曰一時也(若準紀其時。乃四處。十六會。第二處。第三會之時也)。
佛。梵語佛陀。此譯覺者。自覺(異凡夫不覺)。覺他(揀二乘獨覺)。覺滿(揀菩薩之未滿)。二嚴克備。萬德周圓。故曰佛。乃說法主釋迦牟尼也。
在。在即住也。佛隨機示現(xiàn)。住于佛住。眾生有可度之機。佛即住世說法。無住而非自在也。舍衛(wèi)國。梵語舍衛(wèi)。此翻豐德。國滿五欲。豐饒財寶。人具多聞。及與解脫。故曰豐德。嬌薩羅國之都城名。在中印土波斯匿王所治處也。
祇樹。波斯匿王太子。號祇陀。此譯戰(zhàn)勝。當其誕日。王與外邦戰(zhàn)斗而勝。喜賜是名。樹乃太子所植。須達多長者。布金買園。感太子亦舍樹木供佛。故曰祇樹。亦示推崇之意也。
給孤獨園。波斯匿王大臣。須達多長者。樂善好施。常以財物周給老幼。故得美名。曰。給孤獨。因欲請佛說法。詣王舍城。竹林精舍。竭誠禮佛。佛為說法。即證初果。乃請佛臨舍衛(wèi)受供。佛可之。惟須有容眾之精舍。須達多乃以黃金布地。而買祇陀太子之園。供佛說法。太子舍樹。故曰祇樹給孤獨園。
共垂美名。傳諸千古。與大比丘眾。與者共義。大比丘道高德重。揀非劣小。比丘名含三義。即五不翻中多合不翻。一、乞士。外乞食于檀越。以養(yǎng)色身。內(nèi)乞法于如來。以資慧命。二、怖魔。登壇受具。地空夜叉。輾轉(zhuǎn)贊善。波旬恐怖。滅魔眷故。三破惡。修三學(戒定慧)。破三毒(貪瞋癡)。究竟無生。弘范三界。此嘆德也。
眾。眾者梵語僧伽耶。此云和合眾。如法共住。如水乳合。而不猜忌也。有理和。事和。理則同證擇滅無為。息心達本。事和有六。一、戒和同修。二、見和同解。三、身和同住。四、口和無諍。五、意和同悅。六、利和同均。如法無違。盡未來際。
千二百五十人俱。此標常隨眾之數(shù)也。佛成道后。初度憍陳如五比丘。次度優(yōu)樓頻羅迦葉師徒五百人。其弟伽耶迦葉。師徒各二百五十人。復度舍利弗。目犍連。師徒各一百人。并耶舍長者子。同學五十人。合計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今略零數(shù)。是諸眾等感佛深恩。一一法會。常隨不舍。故曰常隨眾也。初通序竟。
(乙二)別序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wèi)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此別序也。為正宗之前導。發(fā)起全經(jīng)。正是著眼之處。著衣持缽。洗足敷座。于日用中;顫姖姷亍o一毫造作。降心住心。默示已竟。能者得之。便可與如來把臂共行。無勞世尊多費唇舌矣。
爾時。即六種成就。機感相應之時。得時則駕。正當機啟請之時也。
世尊者。惟佛十號俱足?爱敶朔Q。過未現(xiàn)三世。情與無情。所共尊崇。故曰世尊。
食時。佛制過午不食。今食者。即日初分。不早不遲。如法可乞食之時也。此時與上之爾時。法食二輪。如時常轉(zhuǎn)。時之為義大矣哉。佛有三衣。一安陀會。名作務衣。二郁多羅僧。名入眾衣。三僧伽黎。名福田衣。乞食應著大衣(即僧迦黎)。柔和忍辱。入聚能寂。所以能為眾生作福田也。缽。具足應云缽多羅。此云應量器。乃四天王所獻者。體色量三。咸皆應法。既能應己之食量。復能應眾生所施之量。滿缽不多?绽彶簧僖病7鸪鲂谢。須著衣持缽者。為離苦樂二邊。處中而行故。言苦樂者。在家衣華服。持寶器(著樂)。出家外道。裸形而手捧食(著苦)是也。
入舍衛(wèi)大城。園(住處)。國(化處)。出祇園。而入舍衛(wèi)也。處廣人多。故曰大城。乞食者。佛制比丘。循方乞食。離四邪命。拆伏貪慢故。世尊尚自乞食。足使后人慚悚。而不敢懈怠也。又佛自乞食。準瓔珞經(jīng)說。有十意。詞繁不錄。須者往檢。
于其城中。次第乞已。于者。在也。其指舍衛(wèi)城中。次第乞者。均平行乞。不分貧富。貴賤。凈穢。之家。息凡夫之憎愛。破二乘之分別(迦葉舍富從貧乞)。已者。乞七家;蚱蜃銊t已也。世尊內(nèi)證平等。悲智雙運。無我無人。是真自在。
還至本處。飯食訖。還者自城還園。本處者。本所住處。食所乞飯訖。收缽洗足。敷展座位。宴然而坐。
佛非真食。示現(xiàn)而食。佛身無垢。洗足者。為順俗。兼顯行人應洗去煩惱垢染之意也。敷座者。表敬般若。(般若佛母。出生諸佛)。并儆后世之高自位置者耳。此世尊于日用中。處處默示般若之全體大用。其奈眾人終日昏昏。著衣只知是衣。吃飯只知是飯。曾不知于中討個真消息。而究此能著能吃者為誰而勞碌畢生。良堪哀愍。當時須菩提慧眼中。覷出一段真實風光。了知萬法無礙。實相般若。本自日日現(xiàn)前。并知我佛念念以度生為懷。故于著衣吃飯中。無時不護念于向大之眾生。亦無時不付囑于向大之眾生。恨不眾生一時成佛之意。故下文極力贊嘆如來之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發(fā)起請問。由此得名為發(fā)起序。初序分竟。
甲二。正宗分分二。(乙)初。示降住其心。歷彰般若妙用。二。明菩提無法。正示般若本體。初中二。(丙)初?丈鷨⒄。二。如來許示。令初。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此下為正宗分。正宗分者。正是一經(jīng)宗要之理。直顯人人自心所具實相般若本體。以及觀照妙用。依如如智。會如如理。理智不二。體用一如。如來早已密示委曲。誰能直下承當。
時者。即如來密示降心住心。以無言言之時也。須菩提。德臘俱高。故稱長老。梵語須菩提。此翻空生。又名善吉。舍衛(wèi)國鳩留長者子。初生時。其家寶藏皆空。故名空生。七日后。家珍復現(xiàn)。故又名善現(xiàn)。佛弟子中。解空第一。在般若會為發(fā)起眾。本是過去青龍陀佛。輔化權示者也。
在大眾中。即從座起。請問必具常儀。故從座起而致敬。兼表舍二乘之非實。趣一乘之究竟也。即之一字。即表理徹心開。毫無疑滯之況。此即字。乃究竟之即。究竟能證如實空不空故。西域儀制。偏袒為敬。右膝著地。合掌。身業(yè)。恭敬。意業(yè)。而白佛言?跇I(yè)。三業(yè)虔誠。一心懇切。愿同大眾共餐法味也。無著論云。有六因緣故。須菩提問。今略取之。一斷疑。二起信。三為入甚深義故。四為不退轉(zhuǎn)故。五為生喜故。六為正法久住故。
希有世尊。此句雖是贊佛之詞。亦足表空生牙縫關不住。躍然而出。極現(xiàn)心悅之意也。且道世尊尚未開口。為何尊者便贊希有。若贊佛成等正覺。說法度眾生。護財念子。替付相承為希有。則弟予眼見已熟。何足為希有。所謂希有者。惟此有為世尊所獨有。所以為希。獨有者何。即善護念善付囑諸菩薩之心耳。是心也。世尊于日常著衣吃飯出入坐臥之時。無時而不護付。雖起護付之心。而不為此一片婆心所系縛。如如不動?丈黹_頂門正眼。以心印心。故極力贊揚耳(梅花數(shù)點。天下皆春)。如來者。世尊十號之一。謂乘如實道。來度眾生。如其所如而來。如其所如而去。來去如如。而無來去。故曰如來。善護念諸菩薩。約未能發(fā)菩提心者說。菩提心不住有邊無邊。聲聞根性雖離有邊復遍無邊。故不能發(fā)菩提心。行菩提道擔荷大法。如來心心愛念俯就以成其佛子。不起一念舍棄之心。密密將護。于火宅之中。務令出離。再等與大車。于乞食去來中。密示菩提心要。是真善于護念者矣。
善付囑諸菩薩。約能發(fā)菩提心者說。以其回小向大。從空出假。方便隨緣度化眾生。故善為丁寧付囑轉(zhuǎn)教菩薩也。如來時時默付菩提心法。于出入往還食訖宴坐。皆示回光返照。一段真實消息。端在當人體會。是之謂善中之善者矣。上來雖已略釋善護念善付囑。而菩薩二字未釋。今簡言之曰。菩薩聲聞。在發(fā)心之大小耳。令既護念付囑發(fā)菩提心。舍小歸大。是為新發(fā)意之菩薩。何可以聲聞目之哉。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此是正請。前則贊嘆如來能就日用中。默示諸法實相般若本體。甚為希有。然惟上根能體會得到。當證三不退矣。而中下之根。莫沾法益?v能發(fā)心亦難常住。當有退習之虞。故復啟請如來。更以方便接物。而曲垂開導也。男子以剛健為德。女子以柔順成美。此雖稱善。猶通外教。此謂鄔波索迦等也。若不受別解脫戒。不名為善。善男子。善女人下。即請問之詞。
發(fā)阿耨三藐三菩提心。發(fā)者許發(fā)。謂許心于佛趣向于般若。而期證無上果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梵語。此翻無上正等正覺。五不翻中。順古不翻。簡凡夫不覺。外道邪覺。二乘偏覺。菩薩分證覺。即發(fā)求成佛道之心也。心字是因。以上九字是果。因該果徹。畢竟圓滿。云何應住。據(jù)(蘇東坡書本)為應云何住。似校云何應住為順理。因能與下文應如是住相應也。亦不與十七分相重。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良以勝心初發(fā)。似雛鳥之試飛。不能隨緣而住。故問應云何住。謂以何法能常住其菩提心。而永行菩薩道也。且因力未充故。退心數(shù)起。如水之時起波瀾。不能同佛之究竟常住。設若退習。云何降伏其退心耶。二問實互相資耳。此經(jīng)前半卷答不降而降。無住而住。后半卷答無法發(fā)心。初空生啟請竟。
丙二如來許示分二(丁)初印贊許說(一)正為開示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當機善贊善問。故佛重言善哉。以贊美之。佛為大事因緣。出現(xiàn)于世。所謂大事者。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而已。然佛之知見難入。必須先發(fā)菩提心。佛既指示如何降退習心。而住菩提心。但一向冷落。莫領玄旨。今被空生觸著心思。更而問所欲言。故極口贊善。并呼其名而告之曰。如來對于未發(fā)心已發(fā)心諸菩薩。從來本善護念而付囑之。如今應諦實而聽。吾之為汝說者。一心入于語義之中。自能從聞思修而得證也。
善男子。善女人。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樂欲聞。
前數(shù)句牒空生請詞。以伸下文答復。應住平聲。當也。既是應當。無論如何難行難忍。咸是分所應為。又是喚醒昏迷之意。此應字有承前約后二解。承前者。既發(fā)菩提之心。則應當如我尋常日用動作施為。一段本地風光。如其所是。則是了。以此無住之住。何菩提心之不得安住。以此不降之降。何退心之不得降伏。約后者。即指后文降心應離相。住心應無住。故曰。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樂欲聞。唯者諦信無疑應諾之詞也?丈蚜巳缡墙底≈x。故曰唯然。有一撥便轉(zhuǎn)勢。再曰轉(zhuǎn)樂欲聞者。是更請如來以言而言無言之道。方便開示。令眾生得飲甘露。而普沾法益也。言愿樂欲聞者。知不惟聞之已也。將必至得意忘義。而契合實相耳。
丁正為開示分二(戊)一明降住其心 二彰般若妙用 初中四(已)一略示降心離相 二略示住心無住 三廣詳降心離相 四廣詳住心無住今初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
此經(jīng)正在付財轉(zhuǎn)教之時。難免位退行退之菩薩。故以降退心為急務。而先答離相。心不降而自降矣。故佛須單答降心。而住心自在其中。諸者其意有二。機有男女之眾多。位有權實之不定。皆可云諸也。菩薩具足應云菩提薩埵。譯曰覺有情。此方好略。但稱菩薩。謂覺幾分證。識情未盡故。摩訶言大。其義有七。一具大根。二有大智。三信大法。四解大理。五修大行。六經(jīng)大時。七證大果。具斯七大。故名摩訶薩也。又權教菩薩。著相修行。不足稱大。實教菩薩。所修離相。乃足稱大也。應如是降伏其心。應字亦平聲。乃指下文度生離相之事。此先標示。下則別詳。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余涅槃而滅度之。
眾生類數(shù)不一。以一切二字包括無余。眾生者。眾法和合而生。身是地水火風之假合。心乃受想行識之遷流。內(nèi)外八法。和合而生。故曰眾生。三界之內(nèi)。有十二類。除空散消沉之無色。及精神化為土木金石之無想。無有可度之機外。其余乃有十類。今約橫豎而論。準楞嚴經(jīng)。卵惟想生。略如魚鳥龜蛇。胎因情有。略如人畜龍仙。濕因合感。略如蜎飛蠕動;噪x應。略如轉(zhuǎn)蛻飛行。若有色者。休咎精明而有色可見也。若無色者?丈⑾炼鵁o色可見也。若有想者。在神鬼精靈者是。若無想者。精神化為木石者是。若非有想者。如蒲盧是。若此類者。皆以妄想建立。然此十種。不出色心二法。約色。即有色無色。心色都無。湛澄覺海。此則眾生不盡而盡。更有何生之可度。退心不降而降。更有何心之不常住哉。次豎論三界。胎卵濕生。唯居欲界;缤ň。有色只欲界四禪。無色屬空無邊處。有想即識無邊處。無想乃無所有處。若非有想非無想。乃非非想處是也。我者。佛代菩薩而稱也。皆者?偳笆愐病=粤钊霟o余涅槃平等而普度之也。菩薩度生之廣。為何如哉。
梵語涅槃。此翻圓寂。又言滅度。亦云無為。又云安隱。約圣與凡。而有四種。一、本來自性清凈涅槃。自性本來清凈。湛若虛空。唯依圣者自內(nèi)所證。故曰涅槃。二、有余依涅槃。斷煩惱所顯之真如。尚余最后身智。為分段生死苦之所依。故曰有余依涅槃。三、無余依涅槃。生死苦果。都已斷盡。眾苦永寂無余。故曰無余依涅槃。四、無住處涅槃。乃斷所知障所顯之真如。于生死涅槃。離厭欣之情。二俱不住。雖常起利樂之用。而亦常寂。故曰無住處涅槃。今說無余。正指無余依涅槃也。義謂不但度十類眾生之眾多。而且引入無余涅槃之深遠也。非菩薩之大悲大愿。而誰能之。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shù)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如是指上無余言。無量無邊指上十種言。菩薩雖度如是之眾。而不著度生之相。故實無度者。實無二字大須著眼。菩薩了知無心外眾生。亦無生死實法。般若實相之體。本來平等。既知平等。則空四相。而無一法當情。自證平等法界。非道觀雙流功深。曷克臻此。且眾生自性涅槃。度而無度。故曰實無。了知如實之無。是以既不著有。又不落空。本自如如。何等清凈。
何以故。是征起解釋之詞。若菩薩度生。執(zhí)著有能度所度。即是四相未空。完全與般若之理性相背。我相未離。菩提心焉能不退。自尚未度。焉能度人哉。故曰。即非菩薩。所以深明其非也。略示降心離相竟。
已二略示住心無住。
復次須菩提。菩薩于法。應無所住。行于布施。
上章已示降心之法。其要在于離相。空生已有悟入處。此章乃示住心之法。正為開導。要與般若相應而已。發(fā)菩提心。行菩薩道。應以六度四攝。而利樂有情。六度四攝。咸以布施為首。布施以不住相為究竟。復者重復。次即次第。重呼空生而告之也。前示離相。但于理諦上離相。此下修行六度。乃教以事實上無住。理事相融。福慧雙圓。則彼岸不期到而自到矣。于法法字。當作兩解。一法指眾生心。菩薩行施。于心應無所住。如有所住。則覺心便晦。是有所為而為也。烏乎可。應者當也。誡勉之詞。勉其不可有所住也。二法者。即指六塵諸法。菩薩行施。于六塵諸法。應無所住著。故下文云。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是也。施有三種。義該六度。一資生施。二無畏施。三法施。資生有二種。謂內(nèi)財外財施。無畏謂離苦得樂。不令怖畏故。法施。謂如理如事。隨機應病為說法故。于中資生攝一。謂檀度。無畏攝二。謂戒忍。法施攝三。謂進定慧也。此三種施中。一一皆攝于六。由是義故。唯舉檀施。即已含攝其余矣。所謂不住六塵者。不希求諸境而行布施也。一、謂愛著自身(恐損自故)。而不行施。二、謂報他過去之恩而行施。三、謂希求未來福報而行施也。此令一切皆遣。起心動念。即乖法體。直須三輪體空(內(nèi)無所能施。外無所施。中無施物)。方成一法無住也。上科是度生離相。破我執(zhí)。此科是布施無住。破法執(zhí)。破二執(zhí)。乃能斷二死(分段變易生死)。而證菩提果也。
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所謂二字。指釋之詞。承上菩薩于法(六塵諸法)。行施。一一不住法相也。不住相云者。非獨不住有相。并不住無相。有無雙遣。一道清凈。是則方與般若相應也。又不住相布施。乃不住于六度萬行之相也。故不住相即是常住。布施清凈即是菩提心?丈鷨⒄埥底≈āR衙髅髦甘疽。
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于意云何。東方虛空?伤剂坎。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伤剂坎。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何以故征起之詞?只蛴须y云。既于施等無住。如何獲福。為答此故。說生福甚多。云何(何以故)甚多。以不住相施。契合實相。故借十方虛空為喻。虛空廣闊無邊。高大殊勝。究竟不窮。菩薩修因清凈。無相可得。其福之多。亦猶虛空之高廣難思也。不字上聲。即否字。當機因言領旨。弦外知音。直答之曰。不也。即不可思量。佛乃以法合喻云。無住相布施。福德之廣。亦不可思量。無限無盡。末結(jié)云。菩薩當如我所教。以無所住而住。乃為常住菩提心也。正不立玄。偏不附物。二邊不立。中道不安。是乃般若真血脈路耳。二略示住心無住竟。
已三廣釋降心離相分二(庚)一約佛法廣釋 二約圣果廣釋 初中三(辛)一佛身離相 二果法離相 三引事況勝 初又三(壬)一正明離相 二問答除疑 三結(jié)成離相
須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眾生恒執(zhí)如來之相為有。恒住于有以為修因。二乘執(zhí)如來之相為無。恒住于無。以為修因。菩薩已知報化非有。離凡夫見。已知法身非無。離二乘見。但趣向佛乘。猶存法愛。皆所謂以身相而見如來也。此蓋未達相即非相之旨耳。蓋法身之相。非即非離。不即不離。三諦圓融。因果一契。方為清凈法身耳。佛因未審當機對于離相之旨。曾否徹悟。故用語探驗?丈娊鉃槿艉巍R蚩之敊C說時似悟。對境還迷耳。于者在也。佛問空生。在汝意中。作何見解。還可以丈六之身。三十二相。見如來乎?丈延形蛉。捺著便轉(zhuǎn)。一無所疑。直答之曰。不也。世尊。此正領前開示離相之旨。故曰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謂不可見應化等相。而以為如來法身。蓋法身清凈。猶若虛空。非前際生。非后際滅。無有變遷。不可破滅。詎可以身相相見耶。
何以故下。自行征釋。謂如來所現(xiàn)之身相。乃隨機應現(xiàn)。有為生滅。非無為不生滅者。所以言不可以身相見。此當機妙悟之處。不枉世尊以無言言之苦心矣。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此佛見當機見解不謬。即就其意而廣之也。須菩提雖已知法身無相。猶未明法身不離乎相也。蓋一切有為之相。皆從妄念而生。妄念無有自性。念性尚無。況所現(xiàn)相而實有耶。不止是也。舉凡世出世間。一切圣凡等相。皆非實也。相既非實。非相即實。又恐空生墮于斷見。舍一執(zhí)一。別求無相之佛。故又遮之曰。若見諸相非相(真空真相)。即見如來(即能見如來之真實法身)。所謂法身無相。非離諸相外別有法身也。但亡分別。相自不生。相既不生。惟一真實。寓真于妄。即妄即真。當體即是如來之清凈法身矣。又奚可離相而別覓法身哉。一正明離相竟。
壬二問答除疑分四(癸)一空生疑問 二如來誡答 三顯示根深 四釋其所以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上文無住行施。非相見佛。因果俱深。自非利根上智。安能于因取無漏。于果取無為。而生實信。須菩提雖已領悟。其奈末世眾生。對此超情離見之理。安能深信無疑。故空生問可有眾生聞即生信不。如不信受。將無空說耶。一空生疑問竟。
癸二如來誡答。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后。后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
佛止空生勿起狐疑。故曰。莫作是說。此無住行施。非相見佛之旨。不但現(xiàn)在有深信無疑之人。即于如來滅渡之后。亦更不無其人。后五百歲者。*輪預記云。如來滅后。正法像法。住世各一千年。末法萬年。初五百年。解脫堅固(修行多得解脫)。二五百歲。禪定堅固。三五百歲。多聞堅固。四五百歲。塔寺堅固。五五百歲。鬪諍堅固。今言后者。第五五百歲也。雖鬪諍之堅固。而能持凈戒。則于此無住行施。非相見佛之章句。定能深信無疑。以為真實不虛之理。而汝何得獨疑為無人信解哉。戒者止惡防非為義。內(nèi)既止三毒之惡。外乃去七支之非。又戒有三。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是也。持戒屬無畏施修福屬財法二施。亦能攝三學。該六度也。有此發(fā)大心之眾生。于此文字般若。固不難于契入而證實相也。二如來誡答竟。
癸三顯示根深。
當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于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凈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
是人即指能生信心之人。斯人也。善根深厚。此善根早已深種于無量千萬佛所。事佛既多。植諸德本。智慧明徹。故得聞如是言說章句。善根二字。乃指發(fā)菩提心而言。以菩提心為眾善之根也。乃至一念生凈信者。乃至超略之詞。言即極短至一念之間也。言凈信者。一信永信。毫無疑惑。不著有為無為之謂。如是之人。則已為如來三達洞明。五眼圓見。此人所得福德之多。實如虛空之無量也。猶不止此也。其人之知見。固已同佛之知見矣。三顯示根深竟。
癸四釋其所以。
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何以故是反問上文之義。云何能得無量之福也。是諸眾生。指能生凈信之人言。既生凈信。實由已得三空。無四相。則已達我空。無我執(zhí)也。無法相。則已達法空。無法執(zhí)也。無非法相。則已達空空。并空之執(zhí)。而亦無之矣。是知一念凈信。三空俱足。此所以為道之源。功德之母也。有此不可思議之凈信為因。豈不得無量福德之勝果哉。
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此轉(zhuǎn)釋上文。何以知其無諸相也。是諸眾生。若心有所取之相。則有一相。即有諸相。既有諸相。定障自心。即著于迷識四相。是則我執(zhí)尚未空。安能空法執(zhí)乎。若取法相者。取無我等四相也。無我之相。亦即是相。即著于迷智四相。是法執(zhí)尚未空。安能并此空亦空之耶。何以故?障嘁嗫。方為究竟。因若取非法相。即坐在俱空境上。雖為得法。未算為真。百尺竿頭。有汝轉(zhuǎn)身在。故須空空方得無礙也。二問答除疑竟。
壬三結(jié)成離相
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此結(jié)前證勸。是故二字是取法相非法相皆墮四相之故。取則成障。不能見如來。生凈信。兩不應皆結(jié)責勉誡之意。不應取法。是不應取言說章句為法也。不應取非法。是不應離言說章句為菩提之法也。不即不離。是為得之。蓋佛之說法。非說而說。說即無說。自阿含方等。以至今日。焉有實法與人。不過為眾生解粘去縛而已。未渡者定要取法。既濟者。則應舍法。譬渡河者則須用筏。到岸則不須船也。以是義故者。以是執(zhí)藥成病之義故也。空本是藥。病既已。則應舍藥。是以若著于空。藥亦成病。反成空病難醫(yī)。是以細執(zhí)不除。終為圣道之障。法尚應舍。況非法哉。丹霞頌曰。云自高飛水自流。海天空闊漾虛舟。夜深不向蘆灣宿。迥出中間與兩頭?芍^括盡般若妙義。讀經(jīng)于此試離心意識一參之。一佛身離相竟。
辛二果法離相分三(壬)一如來雙審 二空生相答 三承上雙釋
須菩提于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前云一切不取。何以如來三祇修行。百劫修因。成佛度生耶。為斷此疑。故以果法勘驗。探問當機。于此甚深理路。作何見解。一如來雙審竟。
壬二空生雙答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當機靈機超拔。已悟?qū)嵪喟闳簟2宦鋸那捌珗?zhí)之見。一經(jīng)如來雙審。故直捷流利而答之曰。如我解佛所說筏喻之義。未渡須取。已渡則舍。以是而推論之。取舍固無一定。以是無有定法。名無上菩提。即如來亦無有一定之法可說。所言無定者。不定于取舍空有也。既無此情。則超情離見。方能直趣于甚深般若之本體耳。是以佛之說得果。猶空拳之誘子。佛之說法。似黃葉之止啼。實無一法與人。已示衣里明珠。本來無有得與不得。說與不說。一定之法也。二空生雙答竟。
壬三承上雙釋
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圣。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此空生承釋。何以故無定之旨也。若定有菩提之法。定有法如來可說。則為取法。而落于有邊。若謂無菩提之法可得。無法可說。則為取非法相。又墮于空邊。既墮空有二邊。則障一實之相。何能明空有不羈全歸中道之妙旨哉。所以者何下。乃重復征釋。俾深明無有定法之意耳。一切賢圣。即三乘賢圣。無為法即相宗六種無為中之真如無為。真如不妄。不動。無作無為。是以無有差別。然賢圣依真如而修而證。自有所得淺深之不同。故于無差別中。而現(xiàn)有差別耳。譬如三獸渡河。三鳥飛空。其涉與翔。各有淺深遠近之不同。而河與虛空。原無淺深遠近之可言也。二果法離相竟。
辛三引事況勝。
須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上來所述。無非發(fā)揮佛與眾生平等共有法身空理。離相無為。說即無說。并非落空?直娚鰱|倒西。又著空見。故引大千寶施。較量功德也。三千大千世界一佛所化之土也。如一欲界。有一須彌山。山之四面。為四大部洲。山腰有日月圍繞。有四天王天。山頂有忉利天。自頂而上。有夜摩天。兜率天;瘶诽臁K。是為欲界六天。為初禪天所統(tǒng)。積一千個初禪。為二禪天所統(tǒng)。名小千世界。又積一千二禪。為三禪天所統(tǒng)。名中千世界。又積一千三禪。為四禪天所統(tǒng)。名大千世界。凡萬億日月。萬億四天下。以三次言千。故云。三千大千世界。七寶者。金。銀。琉璃。硨磲,旇。赤珠。玻璃。是也。世所貴重。故名為寶。以如是滿大千之寶。持用布施。得福自多。
何以故下乃空生征釋福德甚多之故。言我所答者。乃就世間福德之相而論。故言甚多。若就性而言。何多少之有。故曰。即非福德性。意已含福德之相。不足以較佛所說法施。為出世間之凈福也。
若復有人。于此經(jīng)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jīng)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上為引事。此乃況勝。舉法施以較勝也。受持是自行。為他人說。是化他。能詮之文字。略至四句一偈。自能受持。又能化他。此心已與菩提道合。固已勝彼大千寶施之福多多矣。何以故。空生征釋勝彼之故也。一切諸佛。該十方三世言。兼及諸佛所得無上菩提之法。皆從般若而生。此正勝于福施之所以然也。須菩提。所謂佛法者。謂世俗諦。有應化身佛。及菩提之法也。即非佛法者。謂勝義諦。佛與法咸遣。所謂金剛能斷也。佛法即非佛法。正申明無作無為之法也。住而無住。無住而住。斯其為至妙者也。受持四句偈。諸家所說不定。其實亦原無所定。若有定論。是執(zhí)一邊矣。此經(jīng)字字句句。皆般若全體妙用。不論前后中間。但能于一句中。明無得四相者。即得出生諸佛諸法。所謂析栴擅片片皆香也。諸家所取四句。今不多贅。金剛三昧經(jīng)四句偈。一切佛法咸攝于中。偈曰。因緣所生義(有句)。是義滅非生(無句)。滅諸生滅義(亦有亦無)。是義生非滅(非有非無)。此為佛答舍利弗問。俾鈍根眾生受持。易入實諦者。爾時大眾聞偈歡喜。皆得般若性空智海。(出南藏賢字函)。準此四句。何經(jīng)不具。一約佛法。廣釋降心離相竟
已二約圣果廣釋住心無住四(庚)一歷明無住 二正明無住 三喻明無住 四較量顯勝 初中三(辛) 一小乘圣果 二佛所得法 三菩薩莊嚴 初又二(壬)一泛論 二確證
須菩提。于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佛欲當機解悟如來所證菩提之法。元是無作無為。無得無說?之敊C未能深明斯義。故即以當機自所證之四果為問。俾知賢圣雖有差別之名。而阿耨實相。在佛果固不增。在四果亦不減。所謂平等空性也。作念即取著。不作念即無住。既一一不自作證。于是益明佛之說法。即非佛法。是真無住之妙法耳。何以故下。釋明初果之義。入流者。逆凡夫流。入圣人流也。而無所入者。雖名入流。只是以十六心。斷三界八十八使。見真諦理。六塵境空耳。非實有所入也。即此無所入。乃無住之住。名曰須陀洹。云何十六心。欲界四諦下。各一忍一智。成八心。合上二界為一四諦。亦各一忍一智。又成八心。共十六心也。忍即無閑道。正斷惑時。智即解脫道。斷了惑時。所謂苦法智?喾ㄈ?囝愔。苦類忍。乃至道法智忍。道類智忍。斷至十五心。道法智忍。名須陀洹向。斷至十六心。道類智忍。名須陀洹果。入于見道。分別粗疑。一時頓斷。能逆生死欲流。不為六塵所染。乍見空理。名見道位。當機直答不作得須陀洹果之念。故曰不也。非深明不取無住之旨。安能了無疑滯。應聲直答。
須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此二果已斷三果見惑。進斷思惑。思惑約三界九地。每地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共八十一品。此位但斷欲界前六品思惑。已損六生。猶殘下三品。潤欲界一生。是故一往天上。更要一來人間。受生斷惑。故名一往來。而實無住來者。即不著往來之相也。
須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此三果。已斷欲界六品思惑。進斷下三品殘惑。至九品思惑斷盡時。從此寄居四禪凈居天中。不來欲界受生。故名不來。而實無不來者。心境俱寂。三界見盡。下地思空;没嗉葴。本有之境現(xiàn)前。是以不著于往來之相。此明三果亦無住也。
須菩提。于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梵語阿羅漢。此云應供。又云殺賊。及無生。小乘四果無學位也。此位斷上二界七十二品思惑盡。七十二品者。上二界無瞋。惟有貪癡慢三。約八地分之。每地九品。成七十二品也。斷至七十一品。名四果向。斷盡名阿羅漢。見思之惑俱盡。所作皆辦。不受后有。生死煩惱。根株永斷。了無一法可得。故云實無有法。名阿羅漢。夫羅漢三界既出。物情自空。何由更有別念。設起得果之念。即為取著。心有所證。是尚未離情執(zhí)。又墮迷智四相矣。以此證之。知必不作是念也。云道者。已證無學道故。一泛論竟。
壬二確證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此空生復述自行為證。以明四果之人。無得果之念也。無諍者。惟離欲乃能無諍。一切境空。是真寂靜。華嚴經(jīng)云。有諍說生死。無諍說涅槃。諍由我見而起。羅漢已能無我。故能無諍。而須菩提之無住三昧。如來獎許于人中最為第一。而空生實不萌此榮寵之念。謂我是離欲阿羅漢。若作是念。即是有著。世尊即不說我是阿蘭那行。梵語阿蘭那。此云寂靜行。靜不妄動。心不逐境是為故問。令當機觸類旁通。而深明無住之旨也。一小乘圣果竟。
辛二佛所得法
佛告須菩提。于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于法實無所得。
上來既言小乘圣果不可得?忠扇鐏硎苋粺粲。豈非有所得耶。是以興起此問。然燈佛乃釋迦記莂之師。因緣具如瑞應經(jīng)所紀。繁不具引。須菩提下。謂汝雖知證四果不作念我心無住汝豈知我為如來者。昔日在然燈佛所。于阿耨菩提之法。可有所得與不。不也世尊。當機深明佛在然燈佛所。悟無生忍故。得受記。雖得受記。豈反有法可得耶。故曰實無所得。乃至圓滿菩提。亦復歸無所得。二佛所得法竟。
辛三菩薩莊嚴。
須菩提。于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上來言四圣之果位。如來之因地。俱無所得?忠善兴_萬行佛土。豈非有所得耶。是以舉問驗有疑與否?丈阎兴_修行嚴土。實不住于相。故答不也。何以故下。征釋其義。言莊嚴者。;鄱䥽酪。言佛土者。心地也。非嚴而嚴。俗諦也。嚴而非嚴。真諦也。不舍一法。不受一塵。雙融二諦。全歸中道。故曰是名莊嚴。破空論云。土有四種。一常寂光。二實報土。三方便土。四同居土。而皆不離自心。凈名經(jīng)云。隨其心凈。則佛土凈。離心曷有依報可莊嚴哉。是以凈心即是凈土。雖莊嚴而無相可得。即非莊嚴。是名莊嚴。如是是曰真實莊嚴。一歷明無住竟。
庚二正明無住。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是故二字。乃承上結(jié)歸之詞。從空生啟請應云何住。直至菩薩嚴土。即非莊嚴。乃如來善導聲聞回自向他。轉(zhuǎn)教菩薩回事向理。所謂回自向他者;刈證果之無住心理。向他嚴土之菩薩事實無住。以理融事。轉(zhuǎn)聲聞果依菩提心;厥孪蚶碚摺V^菩薩回嚴土之事實。向無住之心理。以事會理。成菩薩常住菩提心。正明無住之妙旨。
故結(jié)曰。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如是二字。即指上來廣略所示無住諸法。清凈者無取著也。既清凈。又曰生心者。雖行萬行。而實不染一塵也。不應住色生心二句。乃佛自釋生清凈心之文。生清凈心者。生不住六塵心也。清者不濁。凈者不染。不濁于雜念。不染于外境也。不應是誡絕之詞。所誡者何。即不住色不住聲等事也。初至四果。咸無所住。佛不住于得記。菩薩嚴土不住于莊嚴。是以菩薩行布施。自應誡住于六塵也。應無所住者。真空也。有無俱遣。人法皆空。而生其心之生字。非生滅之生。此心從本以來原無生滅去來。生實不生。此生乃不生之生也。無住不妨生心。生心依然無住。理事無礙。真俗圓融。是為中道第一義諦之行。眾生。二乘。權教菩薩。所以不能直到彼岸者。其病全在一住字。眾生住于六塵。二乘住于涅槃。權教菩薩雖行六度萬行。而住著事相。是皆不明應無所住之旨也。當知應無所住二句。乃金剛?cè)?jīng)之心印。學人受持是經(jīng)。于此二句尤須時時體會。果能明此無住之旨。則觀照既純。自明實相。何處而非本地風光哉。曹溪之言下大悟。會歸自性。亦不外會此無住妙旨而已。二正明無住竟。
庚三喻明無住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于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上來已示圣人之法。無取無為?忠伤脠笊碡M非有取耶。故以喻顯法。而設此問。須彌山。梵語須彌盧。此云妙高山。四寶所成。獨出群峰。出水入水。各八萬四千由旬。統(tǒng)六萬諸山。而為眷屬。故稱山王。譬如乃假設之語。如有其人。正報之身量同須彌之高大。是身為大不。尊者就事而答曰。甚大。然當機冥鑒佛心。自征釋曰。此身雖大。以非絕待無為之身。但屬對待有為之身。是名大身而已。而無為之身。則法身也。法身無所不在。豈可以形相論其大小哉。故菩薩當不住色身報恩果報行施。則當證于無相法身。證法身后。須彌山之身于法身又不啻一微塵矣。是知菩薩當如佛所教。以無住為住者也。世尊于顯無住心后。更加此譬。直是頂門針砭。要人斷絕命根。其重要處即在非身二字。能明非身之旨。始超名相語言之外。讀經(jīng)者其善思念之。又山王雖大。而不取我是山王。以無分別無住著故。佛身如之。亦不取我是法王。三喻明無住竟。
庚四較量顯勝分二 一較量 二顯勝
須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數(shù)。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諸恒河所有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恒河尚多無數(shù)。何況其沙。
此舉喻較量以顯持說之功也。上來迭彰無住之埋?钟袌(zhí)理廢修之弊。故亟救之。恒河亦云殑伽河。華言天堂來河。又云福河。傳言眾生入內(nèi)。能生福也。從阿耨池(此云無熱惱)。東面流出。周四十里。沙細如面。佛居近此。故論數(shù)量。每舉為喻。以況其多。如一恒河沙數(shù)。已是無量之多。如是沙數(shù)之恒河沙。豈可計其數(shù)耶?丈且源鹪。甚多。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恒河沙數(shù)。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大千寶施。其福甚多?丈褪轮贝鹪弧I醵。此先較量審定。下再顯勝一較量竟。
辛二顯勝分二(壬)一略持人處勝 二廣持人處勝 今初
佛告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經(jīng)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前說寶施是有為。此說法施是無漏。受者明理。持者行持。佛言若但布施。而不持經(jīng)者。不趣菩提。其福德未為勝也。若善男子。善女人。既自能受持此經(jīng)。復能為他人說。是則既能自利。復能利他。定能進趣菩提。其福德豈大千寶施之可為喻哉。何以見有如是之優(yōu)勝也。蓋至理一言可以超凡入圣故。所謂摩尼一珠。勝于千般海寶也。故云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jīng)。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yǎng)。如佛塔廟。
隨說者不揀圣凡。但于此經(jīng)中不定多寡之文。不論前后之義。隨便說四句義也。當知此處者。不揀靜鬧。其處即是道場也。一切世間。該三界之地。天人修羅包六趣之人。以天人通三界。修羅雜四生。故謂三界四生之有情。于此說經(jīng)之處。皆應供養(yǎng)。如敬佛塔佛廟無異。塔。具足應云塔婆。或名窣堵波。譯為方墳。亦名圓冢。又名高顯處。廟者貌也。供佛形貌之處。曰佛廟。塔有多種。曰生處塔。曰成道塔。曰轉(zhuǎn)*輪塔。曰般涅槃塔。今說經(jīng)之處。即無異于轉(zhuǎn)*輪塔。故應尊重供養(yǎng)也。一略持人處勝竟。
壬二廣持人處勝
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之法。若是經(jīng)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何況乃假前牒后之義。言持四句偈。尚當如佛塔廟尊重供養(yǎng)。何況有人。受持而讀誦全文哉。此經(jīng)為諸佛之母。能生諸佛。是持說之人必能三身(法報應)圓具。成第一法。既有如是之成就。大矣哉持經(jīng)之功乎。觀此而人勝可知。若是經(jīng)典下。三寶全彰。經(jīng)典法寶。有佛佛寶。弟子僧寶。一切世間尊重此經(jīng)。皆當若弟子尊重于佛無二。觀此處勝可知。至此上文明降住其心一大科已竟。
丁二彰般若妙用分二(戊)一請名教持 二即是顯用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jīng)。我等云何奉持。
大道本來無名。無名難以體道。離一切相。即一切法。不可取不可說。無住而生心。吾不知名其所得之法。又不知當如何奉行持守。此當機之所以殷勤請問。冀佛垂示。利益今后也。
佛告須菩提。是經(jīng)名為金剛般若波羅密。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空生問名。佛即答名。名有其義。義須合體。金剛具有堅利明三義。堅利則能破惑。降伏一切障。所謂我法二執(zhí)全消?湛罩詹涣。離一切相也。以光明故能洞照一理。真空妙有。全歸中道。所謂即一切法也。是以名曰金剛般若。
波羅密此云彼岸到。出煩惱之深淵。到于清涼之彼岸也。般若為波羅密之用。波羅密為般若之體。體用全彰。十虛含裹。且請當人好自薦取。即一切相是如是法。所謂奉持者。亦別無有法。但因名會義。了達吾人本有離相無住之金剛心而已。全身放下。大用現(xiàn)前。涅槃彼岸不期到而自到矣。故曰。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密。即非般若波羅密。是名般若波羅密。
此征釋命名之所以也。經(jīng)名為金剛般若者。何也。以此金剛般若之心。能融三觀。斷三惑。證三諦故。融三觀等者。佛說般若波羅密假觀也。俗諦也。文字般若言說章句也。能斷世間凡外執(zhí)我等四相之惑。即非般若波羅密空觀也。真諦也。觀照般若也。能斷出世間聲聞緣覺。執(zhí)文字般若成法等四相者之惑。是名般若波羅密中觀也。第一義諦也。實相般若也。能斷出世間權位菩薩撥無文字般若。成非法等四相之惑也。此三句乃本經(jīng)之綱領。而亦大藏之精要。凡研究佛學者尤須于次加之意焉。一請名教持竟。
戊二即是顯利分二(已)一彰般若離相用 二彰般若無住用 初中五(庚)一說法離相 二依正離相 三顯示經(jīng)功 四聞義述解 五結(jié)成離相 今初
須菩提。于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此乃蕩執(zhí)情而顯般若妙用也。佛說般若。本無所說。般若離文字相。今復立名教持。未免相違。故問空生如來有所說法不?丈杨I玄旨。故直答曰。無所說。一說法離相竟。
庚二依正離相
須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此依報離相也。眾生共業(yè)所感之果報土。曰依報。眾生妄認世界為實有。不達塵性本空。一有執(zhí)著。便生罣礙。受無量苦。其實微塵聚而成世界。世界散而為微塵。悉假因緣。因緣本空。假名而有。故空生于如來問微塵多不。即答為多。然是名微塵。是名世界而已。豈有實體可得哉。般若真空。非相外取空。故曰若人識心。地無寸土。離差別相即見實相矣。
須菩提。于意云何?梢匀嘁娙鐏聿。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此正報離相也。各人別所感之果報身。曰正報。眾生多執(zhí)正報為實身。佛未審當機已否會得離相之用。故舉己身為勘驗。當機已領玄旨。故云不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文中二如來指法身如來。第三指本師釋迦牟尼)。何以故下征釋。三十二相非是法身無為之相。法身無為。不可以色而見。修行所有福業(yè)。能成佛之身相。然但是應身而已。是以三十二相。本是假名。然應身所依之體。本是法身實體。但能離相。則世間一切諸法。無非清凈之法身矣。二依正離相竟。庚三顯示經(jīng)功。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報施。若復有人。于此經(jīng)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此顯示持經(jīng)之功德離相也。前之寶施。屬外財。此以身命施。為內(nèi)財。舍身若恒河沙數(shù)。不為不多。慳貪之破。亦不為不盡。福報之獲。比財施自當更勝。然不趣菩提。終為有漏之果。若人于此經(jīng)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是為法施。自利利他。能獲勝果。故其福德。勝彼無量阿僧祇。是謂超內(nèi)施福德也。三顯示經(jīng)功竟。
庚四聞義述解分二(辛)一當機伸解 二世尊印述 今初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jīng)。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jīng)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jīng)。
此解自聞希有也。般若妙法。難遭難遇。上來當機蒙佛種種開示。聞所未聞。譬如撥云見天。開窗見月。既欣且感。深生信解。因悟傷迷。故涕淚悲泣。深嘆希有。贊佛能以本無言說之般若。令生觀照。而深契于實相也。經(jīng)典曰甚深者。我法雙空。是深般若。并空亦空。是為甚深般若。昔日阿含會上。雖證我空。未達法空。何況空空之妙理哉。未曾得聞者。非不得聞也。是聞而弗解。又何異于不聞。今則方知般若真心。人人本具。一向竛竮。舍父逃走。枉受勞瘁。此際撇下草庵。直入長者堂舍。凡有血氣孰不感激涕零。而圖報佛恩哉。
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jīng)。信心清凈。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此嘆他聞希有也。空生深解般若義趣。并領解末法之中。尚有生信之人之旨。是以曰。若復有人。得聞是經(jīng)。信心清凈。即能生實相也。聞經(jīng)是文字般若。生凈心。是觀照般若。我法既空。并空亦空。當下即證實相般若矣。既生實相。則三身功德自此周備。所以云第一希有也。世尊下四句。解實相之義。實相者即是非相。非有。非無。非亦有亦無。非非有非無。離過絕非。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是名實相也。且也非撥諸相而見實相。乃即諸法而見實相耳。
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jīng)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后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jīng)。信解受持。是人即為第一希有。
此明后聞希有也。當機謂已既具慧眼。又親炙佛之教誨。故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佛滅度后。后五百歲之人。于己則慧眼未必開明。于佛則既不值佛。焉得親炙。但由文字而冀悟入。要其如我今日之信解受持。即生實相。是則功德逾我不啻天淵。且即為不斷佛種。故曰是人即為第一希有也。
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何以故下征釋。謂其人信解受持。何以故即為第一希有。以此人無我等四相。證入人空智故。不止此也。所以下又征釋。謂此人不唯但解我空。又解我等四相即是非相。證人法空智故。故云。我相即是非相。何以故下再行征釋。謂此人又不唯但解法空。離其法等四相也。又解得非我法之空亦空。離其一切俱空之非相。此則奚止菩薩所證地位。直與三世諸佛之同證法身無二無別矣。是以云即名諸佛也。一當機伸解竟。
辛二世尊印述分二(壬)一印證 二述成 今初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jīng)。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
如是如是者。心心相印之意也。佛之所印者何。以當機深解真如實相。善體佛心。故曰如是。此為印證如云也。又佛示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當機一呼即應。呈解曰。離一切諸相。即見諸佛。二即字。有相映之妙。正是續(xù)佛慧命之根機。故云如是。此為相契而云也。聞經(jīng)不驚不怖不畏。是則善根純熟。理路通明。所以為希有。問。是經(jīng)何理可驚疑怖畏。答。即所說三空之理。初無我等四相。人天聞之。甚可驚怖。以其執(zhí)我不能證我空故。二非無我等四相。聲聞。辟支佛。聞之。甚可驚怖。以二乘人。雖無我。已證我空。然不能即無我等四相為非相而證法空故。三以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我法俱空亦空。菩薩聞之。甚可驚怖。以新發(fā)意菩薩。皆修于法空。不得空法之空亦空故。以有如是義故。乃有驚疑怖畏也。若有人能安住不動。豈非希有。一印證竟。
壬二述成分二(癸)一約法述成 二約人述成 今初
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密。即非第一波羅密。是名第一波羅密。
此征釋上文聞經(jīng)不生驚疑怖畏。即為第一希有之所以然。而解釋如來說此離相第一般若波羅密故。經(jīng)中一往但明般若能斷。喻金剛之铦利。未明波羅密所證。亦喻金剛之堅固。般若既有空假中之三觀。波羅密亦具真俗中之三諦。宗泐法師曰。法本無說。慮其于法取著。故曰即非第一波羅密。有因緣故。亦可得說。故曰是名第一波羅密。一約法述成竟。
癸二約人述成。
須菩提。忍辱波羅密。如來說非忍辱波羅密。是名忍辱波羅密。
上云。舍身布施。猶是有漏苦因。不及持是經(jīng)之福。此之行忍舍身。云何不成苦因耶。佛為斷此疑。告以行忍須離相。方能到彼岸。而證菩提也。是以忍辱之法。須觀我空。我相既空。人相斯泯。乃能不見有受辱之境。胥能免惑業(yè)苦報耳。此仍非究竟離相也。必須將忍辱之法亦忘。方為不著于法執(zhí)也。與未離四相而舍身布施者。孰為究竟哉。是以如來說非忍辱波羅密。然雖不著相。而亦不壞于相。須知即忍辱非忍辱。遠離分別念。方與般若相應。是以般若波羅密。能攝余波羅密也。
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于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此如來引己身忍辱因緣。證明離相之行。使當機解悟究竟離相之旨也。何以故。即征釋上文忍辱非忍辱之義。須菩提下。即引已為證。篡要云。歌利此云極惡。陳朝真諦譯本。作迦陵伽王。唐朝玄奘譯本。作羯利王。割截下。正見極惡。以證忍辱為難。準涅槃經(jīng)云。我念往昔。生南天竺國。富單那城。婆羅門家。是時有王名迦羅富。其性暴惡。憍慢自在。我于爾時。為眾生故。在彼城外。寂然禪思。爾時彼王。春木花敷。與其宮人彩女。出城游觀。在林樹下。五欲自娛。其諸彩女。舍王游戲。遂至我所。我時為欲斷彼貪欲。而為說法。時王見我。便生惡心。問言。汝得阿羅漢果耶。我言。未得。復言。汝得不還果耶。我言。未得。王言。汝既年少。未得圣果。則為具有貪欲煩惱。云何恣情觀我女人。我言。大王當知。我雖未斷貪欲。然其內(nèi)心。實無貪著。王言。癡人。世有仙人。服氣食果。見色尚貪。品汝盛年。未斷貪欲。云何見色不貪。我言。見色不貪。實不由于服氣食果。當由系念無常不凈。王言。若有輕他而生誹謗。云何得名修持凈戒。我言。我無瞋妒。云何云謗。王言。云何名戒。答言。忍名為戒。王言。若忍為戒。當截汝耳。若能忍者。知汝持戒。我時被截。容顏不變。王臣見耳。諫言。如是大士。不應加害。王言。汝等云何知是大士。諸臣答言。見受苦時。容顏不變。王言。我當更試。即劓其鼻。刖其手足。爾時我于無量無邊世中。修習慈忍。憫苦眾生。心無瞋恨。時四天王心懷瞋忿。雨沙礫石。王見大怖。復至我所。長跪白言。惟愿哀憫。聽我懺悔。我言。大王。我心無瞋。亦如無貪。王言。大德云何得知。我即立誓。我若真實無瞋恨者。令我此身。平復如故。發(fā)是愿已。身即平復。更愿我成道后。先度大王。是以佛先度憍陳如。滿昔愿也。此非深達般若無我等四相。焉能成就真實忍辱波羅密哉。
何以故。我于往昔節(jié)節(jié)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眼。
何以故下。乃乘上征釋。惟能空四相。方克于節(jié)節(jié)支解時。不生瞋恨。若瞋。則不唯身不平復如故。而歌利王。亦不能回心向化矣。
須菩提。又念過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此明修忍辱行。非止一世。又非可勉強而行。必須有真實之工夫。方能行所無事。無辱可忍。是皆離相行忍之效耳。于爾所世。即指在五百世。時間如是之長遠。非離相行忍。安能自在無礙哉。如是之忍。乃成第一波羅密。四聞義述解竟。
庚五結(jié)成離相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是故二字。承上起下之詞。夫離相行忍之故。乃能成就菩提。是以為菩薩者。既名佛子。則學佛之行。離一切相。而發(fā)阿耨菩提之心。則因地既真。果必堅實。庶不負如來如是敦促勸囑之本旨也。一彰般若離相用竟。
已三彰般若無住用分二(庚)一正明無住 二舉喻顯用 初中三(辛)一不住六塵 二不住人法 三結(jié)顯真實 今初
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眾生故。應如是布施。
此彰般若無住之用也。經(jīng)初當機請問應云何住時。佛說無住為住。歷明正明。使無住之旨。了無疑滯。當機至此可謂飽飫玄音矣。到此要結(jié)成無住之本旨。應字平聲。寓有誡勸之意。不應住。是誡其不應住于六塵而生心也。應生無所住心。是勸其當生清凈心也。心住六塵。便為污染。安能清凈。般若無住為住。乃為真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下。乃明學般若者。要發(fā)廣大之菩提心。方能與般若相應。以此心而修行布施(舉一布施攝其余五)。則能三輪體空(施者受者。并所施之物。三咸不住)。是則名無住相之施也。末三句。反復丁寧。如是無住。方合行菩薩道之菩薩。而證于無漏也。一不住六塵竟。
辛二不住人法
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
諸法之相。性自空寂。故曰即是非相。此非字不可作無字會。乃是實字之意。又即是二字。乃不可思議境界。勿草草放過。言諸相即是實相也。眾生乃五蘊聚集。所謂緣生無性也。故曰即非眾生。此即釋前不住相布施之義。所謂不住相者。不住有空人法諸相也。相即無相。不必撥相而求無住。且也眾生自性涅槃。故曰終日度生。無生可度也。二不住人法竟。
辛三結(jié)顯真實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上言菩薩當無住行施。諸相非相。眾生即非眾生。此理幽玄。甚難深信。恐后人有疑佛語為虛妄者。故舉五語以明不虛。此中真語則依真諦空理而說。實語則依中諦實相而說。如語則如俗諦之理而說不誑則無欺詐。不
- 上一篇:般若波羅密多心經(jīng)親聞記
- 下一篇:金剛般若波羅密經(jīng)講義
- 倓虛法師:觀念念即住,覺妄妄皆真
- 仁德上人:起心動念為火,般若大智慧為水
- 仁德上人:什么叫般若智慧呢?
- 濟群法師:無住生心是般若法門修行的精要
- 永明延壽:般若無相不受一塵,云何廣辯四緣及諸因果?
- 倓虛法師:略說戒定慧三學 令眾生開佛知見
- 燈云法師:如何運用般若智慧獲得幸福
- 倓虛法師:僧寶是世界的大軸
- 印順法師:印順法師:什么是般若智慧?般若在佛法中的重要性
- 如瑞法師:就讓我們慢慢地堅持下去……
- 倓虛法師:誦經(jīng)念佛應該注意的五個原則
- 星云大師:“般若”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
- 倓虛法師:兩次出家的心路歷程
- 星云大師:“般若”對我們有什么妙用呢?
- 濟群法師:金剛經(jīng)的智慧不生煩惱降伏其心
- 寬謙法師:緣起性空在生活中的點滴應用 世間行般若
- 倓虛法師:學佛不是迷信 學佛為的是破解迷信
- 倓虛法師:六道輪回存在的根源有三個
- 倓虛法師:佛法滅盡時,我們該怎么辦呢?
- 星云大師:佛教般若的妙用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與人生]妨礙善行,損耗錢財?shù)牧N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漢傳人物問答]學佛最終只是讓自己和眾生解脫嗎?
- [佛化家庭]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佛與人生]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學常識]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人物故事]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禪宗文化]靈隱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剎靈隱寺介紹
- [黑茶]認識黑茶,黑茶的分類與營養(yǎng)功效
- [禪宗思想]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宗門故事]無上大法難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紅茶
- [佛理禪機]知足不是得少為足
- [生活故事]因為有禪,所以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