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jīng)
《楞嚴經(jīng)》,大乘佛教經(jīng)典,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jīng),于灌頂部錄出別行》,簡稱《楞嚴經(jīng)》、《首楞嚴經(jīng)》、《大佛頂經(jīng)》、《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唐般剌密諦傳至中國,懷迪證義,房融筆受。..[詳情]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 卷一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記(卷一)
湛山倓虛大師述
誠祥法師錄
首楞嚴會
請菩提道
演究竟法
七處征心
一、執(zhí)心身內(nèi)
二、執(zhí)心身外
三、潛伏根里
四、內(nèi)外兩在
五、隨合隨有
六、心在中間
七、一切無著
乞奢摩路
二種根本
一、生死根本
二、菩提涅槃
辨析心目
十番顯見
一、顯見是心
二、顯見不動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卷一
唐清河房融筆受
首楞嚴會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只桓精舍。
這是一科之文,此經(jīng)分為三大分:有序、正、流通,一是序分、二是正宗分、三是流通分,這三大分。佛說一切經(jīng)都是要分這三分,這序分就好比一個人的頭腦,眉目要清楚;正宗分好比一個人的身體,五臟六腑得具足;流通分好比人的兩只足,可以能夠行動,行動于后世,所以這是固定的序、正、流通。這個序分之中,有通序、有別序,怎么叫通序呢?佛說的一切經(jīng),普通的都得這么樣先序說,序說這個眉目得要清楚,所以這個序分有通序、有別序,當文中這是一個通序,普通的,什么叫通序呢?所以呀,佛說的一切經(jīng),他都是一樣的序說這六種成就,這六種成就呢,都得具足,依著這個可以證人之信,證明這個聽經(jīng)的人的信心,所以,這是必須的,一切經(jīng)都得讓人信,所以,這是一個要緊的通序,要緊的通序有六樣:一、信成就,二、是聞法的聽聞的人,這一個我成就,也叫聞成就,「如是我聞」嘛,三、是一個時成說,四、是說法的主成就,就是佛,為說法的主,五、處成就,講經(jīng)說法的處得要成就,這缺一不可,六、是聽經(jīng)的大眾要成就,所以這六種成就,一切的佛經(jīng)都得如此,這六樣不成就,這法會不能成。所以呢,佛說的一切的經(jīng),先得以這個如是二字當頭,這是佛臨入滅的時候,這是阿難尊者請教,這是佛吩咐的。所以我說的一切法,集成了卷幟,傳于后世,也不論是大乘經(jīng)、小乘經(jīng),一切都得要安如是這兩個字,這如是這兩個字名字叫法體,佛說法的一個具體,也不管是大乘經(jīng)、小乘經(jīng),都得有如是這二字,這種道理很深微。佛說法說了四十九年,統(tǒng)統(tǒng)地就說這一個字,這一個字是什么呢?就是如呀,說如就是、不如就不是,說這個如字怎么講呢?
如字就是不可說,要一說就錯,這事怎么辦呢?得以這個說顯這個無說,以能說顯這個不可說,這是聽經(jīng)的一個要務,最要緊的一種事務,你要把這個話記住了,你說我會講經(jīng)了、你說我會聽經(jīng)了,就錯啦!你得由說的地方會到不可說的地方,這就叫如,如法如說,這個如字怎么個理呢?他怎么叫不可說,這個如字當體就是不可說,怎么個理呢?如者,是各如本位,世間上一切的名、一切的相,他都有對待、比較出來的;你假比說吧,我管你叫人,我自己就叫我,你說是人,因著人才說我、因著我才說人,這是對待,有了名字了,你要不對著外面的那個人,這個我就不必說了,就沒有名字了。因是分別開了,你呀!你就是人,我呀!就是我,所以嘛,我要是不對著你這個人說,各如本位,我這個我不許借著人說,這個我說沒有;你這個人要不借著我說,你這個人也沒有,世間上的一切法都如此,拿這個做比方,你要是沒有長,什么名字叫個短呢?所以,這個經(jīng)本子大、經(jīng)本子小,你要沒有個大,你怎么說這個經(jīng)本子小呢?你沒有小本的經(jīng),你怎說這個經(jīng)本子大呢?這都是對待起來的,對待是假借的名詞,自己本身上沒有名字,你要這個大不對著小說,你們諸位想想,這個大的名字沒有了,這是各如本位,你坐你這個位子,你別借重旁的,大的你別借著小說,這個大就沒有了,你們諸位聽聽,是這么個意思不是呢?說富借著窮說的,他要沒有窮人,他這個富都發(fā)了財,這個富的名字就沒有了,諸位想想,是不是?所以世間上沒有惡人,顯不出善人來,這都是善人,都叫善人呢,有這個惡人就顯出善人來了!一切法都是借著外緣,你才立這個名字,你在本位上你要各如本位,你這個名字就沒有了,沒有名字還說什么話呢?所以這叫如就是!你不如說不是!這個如呀,佛說法統(tǒng)統(tǒng)都是說這個如字,這個如是這就是理成就、說是信成就,這是佛法說的具體,說如則是、不如則不是,這是阿難尊者他所聞的這個法體。底下說如是之法能啟人的信心,我聞,我親從佛口所聞的,這個我,假名為我,阿難尊者隨著世俗上這個話說就得說這個我,這是假定的名詞叫我,他要是佛證到究竟的佛果,才夠上個我,所以,人想著離開這個妄為的我相,所以,就得說這是一個假我,知道是假借的名詞為我。佛證到常、樂、我、凈這四德,這才夠上個我,我們這個人呢,怎么說是沒有我呢?我們這個人認錯了,拿什么當我呢?拿著四大假合的身體就叫我,皮肉筋骨是地大成的、血脈精液是水大成的、溫熱燥暖是火大成的、氣力動轉(zhuǎn)是風大成的,地、水、火、風化成了四肢百骸、五臟六俯,這四肢百骸、五臟六腑,這都是地大成的,有形質(zhì)的東西,這血脈是水大成的、這周身的氣就是風大成的、人的熱度就是火大成的,這都是假借的,假借四大以為身,假借地、水、火、風,拿著我就是我-我的身體,這地方根本上就錯認啦,所以這個地方是假名為我!溉缡俏衣劇,說如是的可信的法體,是我親從佛口所聞的,所聞的是哪個時候呢?這是聞成就,上邊是信成就,以這如是為人人可信的地方,一時是時成就,怎么叫做時成就?是機緣成熟了,佛看這個機緣成熟了,弟子們的根性到了什么地步上了,可以說小乘的時候就說小乘,也是時候成了,這地方可以引小入大了,可以讓他入大乘,這個時候,也就是機緣成熟了-師資道合!所以能說、能接受,在這個時候成了這叫時成就。佛是說法的主成就,佛為說法的一個主人,所以,這是如嘛,如是是信成就、我聞是聞成就、一時嘛是時成就、佛呢是說法的主成就,這還得有個弟子、說法的一個處所。怎么叫佛呢?佛者覺義,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謂之佛,我自己覺悟了,怎么覺悟呢?認得我自己這個知覺了,我就自己認得自己的知覺,認得自己的知覺,這就叫覺悟了,大家知道了。我們這個人哪個人都承認,不錯!我有個知覺,你有知覺都是所知覺,你耳朵所聽的、眼睛所見的、你聽見人家說的,這是個我,這是我的知覺,你這都是在人的言語之中,那個聲音里頭,拿著這個你就當了知覺,他所說的話,你要我所說的話吧,你們諸位都知道了,心里也覺悟了,不錯!是這么的,這都是所知覺呀,所知所覺啊!那么哪個知覺才對呢?得有本知覺,有這個本知覺你要不明白,還得當中聞著一個能知覺,假比我說,你都知覺了我所說的話,你所知覺了,你那邊就有個能知覺,我所說的是什么,你就能知道是什么,這在能知覺上,由所知覺才顯出你的能知覺來,這個能知覺還沒到家,還不足,究竟呢?「能所雙亡」,能知覺、所知覺,你都把他銷滅了,這個地方這個知覺,把能知覺也去了、把所知覺也去了,這地方是個本知覺,這個覺字在印度話說呀,名字就叫佛,這叫成佛了,你明白了佛,你好成佛,你自己不認得佛,你怎么成的這個佛?是不是?所以,這個知覺是人的本知覺,這就叫佛。佛他自己覺悟啦,「自覺覺他」,再讓世間上一般人都覺悟了,都認得自己的知覺,這叫覺他,把這一切人度得都機緣成熟啦,緣法已盡啦,佛就入滅了,這是圓滿了-「自覺覺他」,覺呀,行的道理都圓滿了,「覺行圓滿」,這個地方名字叫佛,統(tǒng)統(tǒng)都是一個覺字,你知覺了就是、不知覺說不是,與所說的這些話有什么用處呢?說這些話都是世俗上的話,世俗上的話,拿他可就發(fā)明出世的法,由出世的法說了,發(fā)明這世出世間法,這是三層,我們?nèi)硕际撬X,你要是當中明白了,似明白不明白的時候,這說叫能知覺,你到究竟的明白,這就叫本知覺,這就叫成佛,這個佛者你自己覺悟,我讓一切人也要覺悟,「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你行這個道行得圓滿啦,謂之佛。
「佛在室羅筏城,只桓精舍」,這個「室羅筏城」就是「金剛經(jīng)」上說的舍衛(wèi)國,這兩個意思都是語音,南北不同的關系,所以,翻就翻豐德,他這個國倡道德,物產(chǎn)豐富,是這么個意思,這是佛說法的地方,叫室羅筏城,室羅筏城,那時候在這個竹林精舍,那時候常說法。這祇桓精舍是以后,所以這里頭有一段因緣,只桓,這是只陀大子他舍的這個樹林子,精舍是須達多居士給佛修的這個房舍叫精舍,什么叫精舍呢?先講講這個精字,不一定就是精美,修的華美叫精,精者是精純,純粹的這都是佛、法、僧住的地方,旁的事情不做,不參雜旁的事情,這個名字叫精舍-精純不雜,不摻雜旁的事情。當下的齋堂、寺廟,多有說這個精舍、那個精舍的,都是采取這種意思。這就說只陀太子舍的樹,須達多長者他給佛修的精舍,有一段因緣,怎么個因緣呢?須達多要做官說,叫長者,要按信佛呢,他是個在家的,是個居士,這位居士給他兒子求婚,他到室羅筏城這兒,也就是佛的靈鷲山竹林精舍這個地方,來求親,住在三檀那家里,也是一個大臣,住在他家里頭,那個夜晚之間,三檀那家里頭就預備這些桌椅、板凳、杯盤這些東西,預備就像請這個最高的貴客來赴席的,這個須達多他就問三檀那,說是你明天請什么貴客?是國家的王爺?還是大臣啦?做這樣的席位預備著,三檀那他說,不是!我明天是供佛供齋,請佛!這須達多就沒聽見過這佛的名字,佛才出世年頭不多,總是他們都隔著國,他問,一聽這個佛呀,這心里都有一點沖動,問佛這個意思,這三檀那就學說佛的道德,怎么說法讓人明心見性、讓人離苦得樂,這一說,他心里頭從那兒信仰心就充足啦,他要給介紹去見佛,簡單說了。天一亮,請佛以后,他又特別去見佛,去請教,佛給他一說這個道理,佛一說這個道理,他這么一聽,當時就證了初果的圣人了,所以這個佛法,人的根性不一樣,一聞就明了道了,不但明了道,而且還證了果,證了初果圣人,證了須陀洹果,因什么呢?他是善根來的深,所以他就請佛說你到我那國里去吧,就到他那個室羅筏城,這后頭說這段因緣,請佛去,佛說我不能隨便去,因什么呢?說我們這出家人得有一定的,必得純粹的、精純的是一個出家人的處所,我們僧人才上那去住,要不然,隨便的一個房屋,做旁的用,我們不能去住,住了不合法。他這么一說,他說可啊,我給現(xiàn)選這個地基,現(xiàn)修個房舍,請佛你去,佛說那行,須達多誠心最懇切了,就隨跟著就是要去人選地方,佛就吩咐舍利弗尊者,說,你去吧!舍利弗尊者就隨著他就去了,去了各處都沒有合適的,怎么叫合適呢?離這個城還得不遠不近,離得太近,繁華了、擾雜了;離得太遠,佛說法,人家住城的人、在鄉(xiāng)的人,四下就不方便,也不容易來聽,所以選最合適的地方,就是這個祇桓,只陀太子的花園子最合適,就這個地方!舍利弗尊者說,旁的地方不相合,就是只陀大子的花園子還行。須達多他這個心很誠,他說那可以!他是位大臣,他親身去見太子去了,一見太子,說你把這個花園讓給我,我有用處。只陀太子說說,我是為國的儲君,我什么也不缺,我也用不著把產(chǎn)業(yè)讓給你、賣給你,他就說佛的這個好處。只陀太子也不懂這個,我也不知道這些事情,說是那么吧,這是支唔他,說:「我用不著錢,你要愿意用,行!你拿黃金把我的花園子擺滿了,我就換給你!鬼氝_多說:「好哇,就這么的吧!」隨后他就把家里(他有敵國之富啊!)的黃金鋪他這個園子,這只陀太子一看,把這個園子都鋪滿啦,一看這個人的心太虔誠啦,這個佛必是有好處,說得啦!外頭這些樹算我舍的,你就不用再鋪金子啦,就算我舍的,他又給修了個大門,在樹那兒做個門,所以,他把這個名詞留于后世,才有「只桓精舍」。只陀太子舍的樹,這個桓就翻譯樹木的意思,只陀太子舍的樹木,精舍是須達多給佛修的,修精舍的時候,這里還有一段很警覺人的逸事-就是舍利弗尊者到那個地方去監(jiān)工,挖地基,挖得很深,是為的好堅固,挖來挖去,地基里頭有許多螞蟻(也有叫螻蟻),一看見這些螞蟻,舍利弗尊者就皺了眼眉啦,把眼眉皺著就覺得很難過,須達多就問尊者,你怎么回事?為難的意思?他說不是,我看見這些螞蟻,我這心里頭所以難過,怎么個難過法呢?他說,這些螞蟻在這個古佛以先就在這個地方,毗婆尸佛出世的時候,離著這個時候有九萬大劫,你說這一個劫是多少萬年?他就在這里當螞蟻,現(xiàn)在釋迦佛出世啦,又是你給他修這個精舍,你在這個以先的時候,你給那位古佛也修過精舍,所以這些碼蟻有九萬大劫,這個時候,年頭都算不過來了,這一大劫有多少萬年呢?它說當螞蟻,它就到這時候釋迦佛出世(七佛第二尊佛,到釋迦牟尼佛是七佛第七尊佛,這是九萬大劫的時候)。舍利弗尊者對須達多說,你當初給古佛修過精舍,這時候又給釋迦佛修精舍,說這段因緣是怎么個意思呢?就說這個人「一失人身,萬劫難復」,要不這個人總得要做善做德呀,不失這個人身,就是生到天上享天福,那都靠不住。天上有二十八層天,他把天福要享盡了,轉(zhuǎn)下來不定轉(zhuǎn)在哪一界,不定轉(zhuǎn)在畜生界,這螞蟻都在畜生界里頭,不定轉(zhuǎn)到哪個地方去了。說「一失人身,萬劫難復」,所以說人在世間上,你別說在人間,在天上享了極重極大的福,也是很危險的,這里頭就有這么一種因緣。所以,佛法說的太高,世間人,沒有善根的人是決不肯信,信不及,距離他的知識太遠,所以佛法難聞就在這兒。在這里頭我還常說這個比喻,這假定這個螞蟻,它在這里待多少萬年,總沒脫這個螞蟻身,就這么苦!這螞蟻之中假定說,要是有一個有知識的螞蟻,說世間上的動物太多啦,不是我們這一類,這個媽蟻對媽蟻假定這么說話,說有一種動物名字就叫人,說這個人個頭太大,我們沒法比,也不知有多大,就說他要吃一頓飯,我們這一國人一年都用不盡,你說這個人,這個動物有多么大,這個動物的名字叫人,旁的螞蟻沒知識的,一聽就不信,哪有這么大的動物?他吃一頓飯,我們一國的螞蟻一年也吃不完,我不信!我看不見,我不信!那當然是!你假比要把它領到人身上,它也看不見整個人,大家要知道!想想這個理是不是?人的眼見是真、耳聞是虛,我不信!我眼看著算,那螞蟻爬到人身上,你們諸位打打算盤,它能看見整個人嗎?所以它就不信了,拿這個做個比喻,說是這個佛法不容易信,要沒有極大的善根的人,信不及,他距離的太遠。所以這個地方,我常說這一段因緣,這個地方,所以,因后頭取名字嘛,只桓是指著只陀太子,他是個君,這個精舍是須達多修的,他是一位臣,這個表演,叫「只桓精舍」。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此一科文是引大眾同聞,引起法會眾人同聞「楞嚴經(jīng)」。說「與大比丘眾」,與者是共在一塊,「大比丘眾」,比丘是梵音,因什么沒翻?他里頭意思含著很多,所以,要翻這一種意思,余者兩種、三種都漏去,就不翻。這里頭,比丘含著三種意思,頭一種,就是比丘翻做乞士,怎么叫乞士呢?乞求,上乞佛法以滋養(yǎng)慧命、下乞求飲食以滋養(yǎng)生命,所以叫乞士;二種翻為怖魔,一受比丘戒的時候,這地行羅剎、飛天的夜叉,把這音聲傳到第六層欲界天以上,傳到魔王的宮里頭,魔王一聽見佛給比丘受戒,受比丘戒,他心里就害怕、恐懼,怕什么呢?都學了佛法,他魔王的眷屬就少啦,因著這個叫怖魔,恐怖魔王,魔王就害怕!第三種叫破惡,怎么叫破惡呢?人有惡習氣就是一個貪心、一個瞋恨心、一個愚癡心,貪、瞋、癡,這三樣是最害人,這是人的惡習氣,這惡習氣人人皆有,有輕有重,破這三種貪、瞋、癡,破這個惡,含著這三種意思,所以就叫比丘,這上頭怎么會多個大比丘呢?受比丘戒本來就是小乘,大比丘到了這時候,說「楞嚴經(jīng)」為方等經(jīng)的時候了,弟子們都能夠回小乘向大乘,佛這時把「阿含經(jīng)」已經(jīng)講了十二年,已經(jīng)講過了,這時候講方等部,這里頭有大乘經(jīng)的意思,所以能回小向大,就稱大比丘,由小乘能學大乘的意思,余者就是相共,共大比丘眾,有多少?「千二百五十人俱」,數(shù)目有一千二百五十人,俱都在座,所以這一千二百五十人,是略了五個人,應當是一千二百五十五個人,這光說個大數(shù)。所以,這一千二百五十五個人哪!佛先度鹿野苑有五比丘,有五個人;第二度耶舍長者,他是外道,師徒有五十人,三度三迦葉弟兄三人,連師帶徒弟一共有一千人;四度所度的就是目犍連、舍利弗兩個人,他們那時都是學外道,師徒每人一百,兩個人二百人;鹿野苑五比丘擱在一塊說呢,一共是一千二百五十五個人,這是佛起初在鹿野苑里頭所度化的。這一科文是說聲聞眾,怎么叫聲聞眾?他聽佛說法的聲音,他拿耳朵聞到就記住了,明白這個理,他悟這個理,由這個理會到不可思議的地方,他記住了佛的聲音,拿耳朵聞的,所以聞不超聲、見不越色,超不過聲色去,仍然還沒離開聲色,這個佛法講的是離開聲色,所以還沒離開,所以他這叫聲聞眾,這是標出這類的數(shù)目,一千二百五十五個人。
皆是無漏大阿羅漢
這一科文,這叫顯位嘆德,顯出他證的果位、贊嘆他的道德,所以他這么說。說「皆是無漏大阿羅漢」,怎么叫做無漏呢?這個漏就是墮落的意思,好比器皿、盆子、碗,要有了裂痕了、有了窟癃了,當下就漏了,拿這個做這么個比喻說,這個漏啊!不上哪兒漏呢?不能外漏,漏在三界以內(nèi),這世界有三界:有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欲界有男婚女配的,我們世間上的欲界是下界,天上是上界,有六層欲界天,也有男婚女配,這是叫欲界,連上界、下界,叫一個欲界;色界天有十八層,修四禪的功夫,光有形色,都是男子沒有女子,修行到那個地方,統(tǒng)統(tǒng)都是男子,他們生人是蓮花生人,是植物生人,所以是色界,色界有十八層天;再向上說還有個無色界,這個無色界有四層天,所以一共叫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都是凡夫,大家要知道,你看他這么樣的修行,還沒脫離凡塵,沒證圣果。「皆是無漏大阿羅漢」,證到四果阿羅漢就超出這二十八層天以上,這都是圣人了,剛才說的這二十八層天,大家要知道,這仍然還是凡夫啊!還有生死啊!他的壽命很長啊!都活多少萬歲,幾千萬歲、幾百萬歲,他仍然還有生死、仍然還是凡夫,這二十八層天啊!不知道呢!你在這外道修行成了仙了、成了神了,到了欲界天里,在最低的欲界天里還有男婚女配的地方,完了封個神,完了當差,要有了過了嘛,還降下來,由神降成為鬼,這算個什么呢?你再高還有幾十層以上,一共有二十八層天,這還都是凡夫。「皆是無漏」,一般證到四果阿羅漢了,不能再墮落漏在三界以內(nèi),超在三界以上,這是圣人了,大家要知道!這還是由小乘跟著佛弘揚大乘的佛法,這叫「大阿羅漢」;無漏,不能漏落在三界以內(nèi),比三界的人都高上以上去了,比二十八層天的人高出以上,這還是跟著佛,小乘習學大乘的人就這么樣的高,這叫「無漏大阿羅漢」,這怎么叫大阿羅漢呢?這阿羅漢有小乘的,他光獨善其身,不度化人,不隨著佛教化人,那叫小乘阿羅漢,這大乘的阿羅漢,隨著佛度化眾生,而不住在小乘的果位,雖然是這么高,超出二十八層天去了,還不住下,還要行菩薩道,雖然是在小乘果里頭,還要行菩薩道,隨佛教化眾生,所以,這稱為「大阿羅漢」。阿羅漢怎么講呢?因他不翻,也含有三種意思,阿羅漢頭一種翻應供,應供從哪來的呢?從比丘乞士,他托缽化齋,討飯吃,去向人家求乞,證到阿羅漢就翻應供,這時候有人供養(yǎng)了,就不用化齋了,這是高著一頭了,證了果了,早先的比丘那才發(fā)心修行,這是證了果位了,頭一樣就翻應供,能應人天的供養(yǎng)了;第二樣是證到無生的果位,不生不滅了,到了這個地步,這又比這個比丘高一層,比丘是因,阿羅漢是證了果,比丘由怖魔,就證到無生的果位了-無生無滅的果位了;第三含著意思是殺賊,殺什么賊?殺煩惱賊,人的煩惱賊,打哪里來呢?打貪、瞋、癡,你在一入手修行的時候,先得破貪心、瞋恨心、愚癡心,把這個破凈了,煩惱根去了,這煩惱賊就殺啦,都銷滅了、都死了,就不能再發(fā)動貪、瞋、癡啦!這是這么個講,所以阿羅漢翻這三義,這是比丘三因,證到阿羅漢,有這三層果位,到這兒,這煩惱就凈啦!
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于國土。成就威儀。從佛轉(zhuǎn)輪。妙堪遺囑。
他隨佛揚化,不住在小乘果里頭,就稱為「佛子」,將來就成佛;小乘人光成圣人,不能成佛,大家要知道,佛子隨著佛教化眾生,「住持」是住在世間上任持佛法、教化眾生,「善超諸有」,超過世間上一切所有的,所有的有廣、有略,這略而言之,有欲、有色、有無色,還有男女之欲,超出去了,沒有啦,沒有男女之欲了,然而,還有這個形色的十八層色界,還有無色界,都超過去啦,「善超諸有」,這是三有:有欲、有色、有無色,都超過去了,要向多處說,這二十五有都超過去了,四洲-四大部洲,四惡趣: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這是四惡趣,六欲天也超出去了,梵天、魔王也超出去了,還有四禪天、四空天,也都超出去了,這都是有,有欲、有色、有無色這是分開說了,究竟呢?還有外道無想天也超出去了,還有鈍那含也超出去了,一共是二十五有,略而言之是三有,叫「善超諸有」,都超過去了,超過他們以上,「能于國土,成就威儀」,能隨著佛教化眾生,在各國里頭演說,在各國里教化眾生,「成就威儀」,成就什么?有這個威德、有這個儀表,給人做模范,這就是「成就威儀」,「從佛轉(zhuǎn)輪,妙堪遺囑」,隨從著佛轉(zhuǎn)*輪,佛說法就叫轉(zhuǎn)*輪,這轉(zhuǎn)*輪也可以簡而言之,能可以轉(zhuǎn)凡成圣。佛說的法是輪流不息,這叫轉(zhuǎn)*輪,隨從著佛轉(zhuǎn)輪,這個轉(zhuǎn)輪決不是外道那個轉(zhuǎn)輪,外道也是打佛經(jīng)上抄去這個名字,轉(zhuǎn)*輪在身上轉(zhuǎn),任督二脈,打這后頸上一轉(zhuǎn),轉(zhuǎn)到腦瓜頂上,轉(zhuǎn)到上嘴唇,下邊任脈轉(zhuǎn)到下嘴唇,結(jié)在一塊,結(jié)任督二脈,將來長生不死,就這么一套,這也叫轉(zhuǎn)*輪;還有在肚臍子上轉(zhuǎn)過來轉(zhuǎn)過去,也叫轉(zhuǎn)*輪。外道還真靈臉,還真轉(zhuǎn),他所以人煉什么有什么呀,他這也是打佛經(jīng)里摘下去的,都弄錯啦、誤會了、顛倒啦。轉(zhuǎn)*輪就是佛說法叫轉(zhuǎn)*輪,輪流不息、永遠不斷,這佛*輪流沒有歇的時候,是這么個意思,「妙堪遺囑」,佛說的法都是不可思議的大法,堪者可也,可以能夠,佛說的這個大法,能囑咐這些弟子們,這些大阿羅漢,能遺留于后世,可以囑托,度化眾生-「妙堪遺囑」。
嚴凈毗尼。弘范三界。應身無量。度脫眾生。拔濟未來。越諸塵累。
此一段文是接著上邊,上面這一段文,這名詞叫顯位嘆德,顯出來阿羅漢證了四果,由比丘修成的,顯他證的這個果位、贊嘆他的德行,是這么個意思。說「嚴凈毗尼」,嚴是嚴肅、凈是清凈、毗尼就是佛的戒律,戒律能調(diào)服身心,以佛的戒律能可以把人的身心都調(diào)和好了,身呢,沒有殺、盜、淫,口里頭沒有妄言、綺語、惡口、兩舌,心里頭呢,沒有貪、瞋、癡,所以,能夠這樣才叫「嚴凈毗尼」,要嚴格的清凈佛的戒律,毗尼這二個字翻中國話叫調(diào)伏,以佛的戒律能調(diào)伏人的身心,身不妄做、心不妄想,是這么個道理。所以依著戒律就能「弘范三界,應身無量」,弘者是廣大之義、范是做個模范,給誰做這個大模范呢?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這是天上的人,欲界有六層天,有男婚女配;色界有十八層天,有四種禪定的功夫;無色界有四空天,這一共是二十八層天。這都是修行沒開正式的醒悟,都是依法修行,別說是見性,連心都沒明白,都沒明心見性,所以這阿羅漢證了四果,雖然沒成佛,這也是證了圣人的果位,可以給二十八層天的凡夫、天人做個大模范,所以說「嚴凈毗尼,弘范三界」,給欲界、色界、無色界天上的人做個極大的大模范,「應身無量,度脫眾生」,隨著佛教化佛法,隨佛應身度化眾生,無量無邊是度脫眾生,「拔濟未來,越諸塵累」,不但是度化當時的眾生,還能拔濟眾生,提拔,能濟度他、能度脫他,于未來世,未來世還是將來的人,要一輩傳一輩,傳到后來,我們那個時候,照現(xiàn)在說,我們就算未來人,所以這些大阿羅漢都可以作模范,「拔濟未來」,提拔濟度未來的眾生,干什么呢?「越諸塵累」,越是超越,超越出去諸般的塵累,我們?nèi)嗽谑篱g上受苦,因什么受苦呢?就是有六種塵勞連累,累贅的,塵勞是什么塵勞呢?六樣,六塵: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這叫六塵,人要想學佛,先得把這六塵離開,大家知道這是要緊的,這六塵是什么呢?眼睛愛觀美色、耳朵愛聽好聲音、鼻子愛聞香味、舌頭愛嘗好滋味、身體怎么舒服怎么做、心里頭隨便打妄想,一點規(guī)矩也沒有,所以有這六樣,這叫六塵,這六塵是誰承認呢?有六種認識,這六種認識是什么呢?就是人的天性變化的,眼、耳、鼻、舌、身、意,眼有見性,他就貪這個色塵;耳朵有聞性,就貪聲音;鼻子有齅性,就貪香味;舌頭有嘗性,就貪著飲食美味;身上感覺,就貪著身上的舒服;心里頭就分別妄想,任意妄想,一點規(guī)模也沒有,這叫法塵。所以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這六塵魷把人累住啦!你要想修行先得離開這六塵,所以這個大阿羅漢,他能給人作模范,他先早早離開了,給人作師父,你要不離開,旁人誰跟你學,所以他自己「越諸塵累」,于未來世,也讓人「越諸塵累」,說這些個有道有德的人都是誰呢?底下就標出名字了。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拘絺羅。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須菩提。優(yōu)波尼沙陀等。而為上首。
一共是六個人,這六個人做代表,代表一千二百五十五個人,他們?nèi)颂?只舉出六個人來代表,有德行的都是什么人?說舉出這六個人,「其名曰,大智舍利弗」,大智是他,是智慧第一,舍利弗是印度話,翻成中國話叫鹙鷺子,連他母親的名字,他母親的名字叫鹙鷺,這鹙鷺的眼睛最明利,因為他母親的眼睛明利,名字叫鹙鷺,他是他母親生的兒子,就叫鹙鷺子,弗字就翻為兒子的子,舍利弗就翻鹙鷺子,他在佛的法會上是智慧第一,在小乘里頭,在聲聞乘里頭,他的智慧第一。佛在「法華經(jīng)」上,在法華會上講「法華經(jīng)」,開法華高會,授記作佛,三周說法,頭一周先給「大智舍利弗」授記作佛,就他一個人,你看這難不難?所以第二周,四大弟子,第三周才給一千二百五十五個人都授作佛的弟子,頭一位就是舍利弗尊者授記作佛,所以叫「大智舍利弗」。
「摩訶目犍連」,這也是一個人的名字,摩訶這兩個字因什么不翻?這意思含義很多,要在普通講摩訶這兩個字有三種意思:摩訶翻大、翻多、翻勝,大、多,就勝過一切,說大,若在阿羅漢里頭,神通廣大;多是智慧多;勝是辯論能勝過一切,這是說摩訶這兩個字,在這兒是普通的說法,后來就翻大的時候多,說「摩訶目犍連」,目犍連三個字也是印度的音聲,翻采菽氏,采,人在山上采藥,采是采取的采,菽是叔父的叔字加上草字頭,那個字就當豆類講,就是蠶豆、小豆、赤小豆、黃豆,就是這些豆類;他的先人發(fā)明這個道理,在山上采這個種子,發(fā)明這個豆類,那個字念菽,采菽氏,他依著這個姓也就做了名字了,因此他說叫「摩訶目犍連」,叫大采菽氏,他是以姓做了名字,不是提另還有個名字,這個人神通第一,他神通最大,這是第二個。
第三個,「摩訶拘絺羅」,這五個字,就翻大膝,翻成中國話,摩訶就翻大,拘絺羅就翻膝,是什么膝呢?是磕膝蓋,我們?nèi)说耐壬隙加袀磕膝蓋,叫磕膝蓋,他就叫這個名字,佛經(jīng)上也沒有旁的講解,他這個名字就叫大膝,就叫大磕膝蓋,就這么個名字,說個外國話音聲叫「摩訶拘絺羅」,這個人辯論第一,辯論佛法屬他第一,是各有所長啊!他因為什么呢?他是在家人!這些人所有的一千二百五十五個人,大家要知道,統(tǒng)統(tǒng)都是外道。佛沒出世的時候,在印度那個地方外道最多,他那個地點國也多,有名時大國就七十多,小國的名都說不過來,印度國極大,國的名字很多,他那個地點,佛沒出世,國王都互相重道理,誰論的高、誰說的道理說的透澈,這都可以請來做國師,因著這個,那個地點外道就多了,道門就多了,各有各的研咒,「摩訶絺羅」,他的家就是外道的地方,印度人信道的人差不多都是外道,外道這兩個字也不是罵人,不是壞話,怎么叫外道?他是心外求道,他不知道人心就是道、人心就是佛,他不知道,他拼命要求個道、要求個佛,因此,這個名字就叫外道,大家要知道。人的知覺的心是最寶貴的,人都弄錯了,所以人人都能成佛,心就是佛、佛就是心,都用的不對,用錯了!佛出世給人正當過來,把這個道理給人說明白了,并沒有藏著佛法傳給你道理,沒有這個道理,就讓你自個兒認得自個兒的心,你認得心,你別胡思亂想、別亂用,慢慢地自然就是自個兒認識自個兒的心了,明心見性!這個心是一個用,人有一個天性,性是一個體,一體一用,按說是一體二用,這個性他有一體二用,二用呢?頭一個用就是心、第二個用就是相;心有知覺沒有形相、形相有形相沒有知覺,這兩樣都是什么成的呢?都是性成的,一切的性、一切的知覺,都是人的性根本成就的,這個地方得要知道!這個性,人都忽略了,我們?nèi)税堰@個性整個忽略了,把這個心錯用了,都用在身上了,這是人的受苦的根就在這兒。人在世間上受苦,不能成佛、不能成道,所以就是錯了,釋迦佛出來就是告訴人,你要認你自己,頭一樣要認自己這個天性,他說天性不認得,也要認得自己這個真心。這個人三樣就認得一樣,認得這個形相,都是光認得這個身體,所以這個身體就受了苦了,就有生死啦!有了生死的痛苦了,是這么個道理。佛法沒有什么希奇的事情,就告訴人的真心,讓人自己認得自己的天性,一個性、一個心、一個相,這三樣才成一個人,人就承認一樣,說認這一個相,有形相這是我,這個知覺從哪來的呢?知覺是打性里頭來的,一個人先要明心,明白自己的心,后要見性,見著自己的性就成佛了;你光明白心沒見性,就成圣人,也比凡人強;你要是也不明心、不見性,用這些把六塵去了,可以升天,享天上的福,不能究竟,這是我說的這么一個次第。再說這個拘絺羅啊!他辯論第一,他那個時候,當初,他姐姐就是舍利弗尊者的母親,家里頭常常辯論,他向他姐姐辯論,他姐姐辯論不過他,枸烯羅智慧大,一辯論他就占上風,以后他姐姐懷孕,就是懷舍利弗,懷孕以后,他又向他姐姐辯論道理,他就辯論不過他姐姐,他自己疑惑這是怎么回事呢?早先她不如我,這時候她比我強,他明白了,他姐姐身上有孕,懷著這個小孩子,將來必是個圣子,一定是個圣人;拘絺羅好勝,他說將來我外甥生下來時,要是智慧第一,我們這都不行,我得早早去學,他再加料去了,他就去南印度學外道法了,學「四維陀典」,一去多少年,他一回來,他外甥大了,長大了就認佛為師父,就是大智舍利弗,他一看就不愿意,他是外道底子,他說我們家里這個道德很高,國家都尊重,怎么認他這個大沙門呢?反正,出家人叫沙門,沙門兩個字是「眾善奉行、諸惡莫作」,印度稱僧為沙門,稱佛叫大沙門。說我外甥是有智慧的,給他做徒弟,我不要!我去要回我的外甥,拘絺羅就去見佛去了,見了佛就說:「我們家里素常講究高尚的道理,國王都尊崇,我外甥不能跟你做徒弟,我們得回去,還得回我們的道門!狗鹁蛦査:「你的道門,以什么為宗旨?」他說:「我們家里講不法,不受一法,一法也不接受,不受一法!」佛一聽,他以無法,不受一法為宗旨,佛說對他說:「你不受一法,受知見否?知見也是一法,有名有相的都叫法,你受知見不受?你有知見沒有?」他一聽沒話說,怎么個理呢?他一心思錯啦!不受一法,這個知見也算一法,要說這知見我也不要,那你怎么知道受不受?不受一法,你沒有知見,你怎么知道受?怎么不受?這個理說不過去!你要說不受,自己就倒了,這個宗旨立不住,不受嗎?你怎么說受呢?你不受一法,你怎么受知見?你要說不受知見,你怎么知道不受?知道不受的是誰?知道不受就是個知見,你能說一法不受嗎?一下子推倒了,推倒了,自己慚愧,打那兒認佛為師父,跟著佛修行,就證四果阿羅漢,我說的話這是過去的事情,「摩訶拘絺羅」他是辯論第一。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這八個字是一個人名,富樓那翻圓滿的滿字,彌多羅尼翻慈女,彌多羅翻慈悲的慈,尼,就是一個尼字,印度說尼字都說是女子的意思,子啊,是他父母生的他這么一個兒子,是這么個意思。富樓那是他父親,彌多羅尼是他母親,他生這個兒子,也是他父親跟他母親取的一個名字,他這個兒子把他父親母親的名字都表示出來,這是印度有這個風俗,我們中國也有!沒有帶母親的名字的,帶父親的號是有的,他父親叫什么泉,他兒子叫小泉、少泉、稚泉,咱們中國沒有帶著母親名的,印度就有這個風俗,「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這個人他說法第一,說法除了佛說法以后,就屬他說的好,他這個說法屬于第一,叫「富樓那彌多羅尼子」。
「須菩提」這三個字是個人名,翻空生,他一降生的時候,都有特別的祥瑞,家里的倉庫一切都空了,家人都疑惑,找一個相士占卦,算一算,一算說這是好事情,屬吉!屬于吉祥,又屬善!所以以后他這個名字有三種意思,「須菩提」,他家一生他就空了,叫空生,也叫善現(xiàn),幾天以后他家的東西又都現(xiàn)出來了,所以他這一個人有三個名字,又叫善吉,屬吉祥,又叫空生,也叫善現(xiàn)!疙毱刑帷顾庹婵彰罾,屬他第一,各有所長,底下「優(yōu)波尼沙陀等,而為上首」。
優(yōu)波尼沙陀翻塵性空,他一悟道以后立的名,怎么叫塵性空呢?他明白,觀諸法性空,世間上一切法當體皆都是一個真性,性是個空的,怎么個意思呢?塵性空,這塵是什么?說是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六塵,世間上總不離開這六塵,他觀這六塵當體都空,當體都是空性,所以,他由這上頭成的道,就很可以了,他所以名字叫優(yōu)波尼沙陀,他叫塵性空,六塵的性他都空了,他不執(zhí)著這個六塵,等,等者就代表一千二百五十五個人等,「而為上首」,他們這六個人代表作上首。
復有無量。辟支無學。并其初心。同來佛所。屬諸比丘。休夏自恣。
前邊說的這些,大家要知道,這都是小乘人,佛弟子分三乘,這小乘都說完了,由凡夫的比丘證到四果的羅漢成小乘圣人,后來到「法華經(jīng)」上回小向大,那才成大乘圣人,將來能作佛,這個地方大家要分析開來。這底下說「復有」,還有二乘人,二乘是中乘圣人,「復有無量,辟支無學」,辟支是簡略的名稱,叫辟支迦羅,翻什么呢?翻緣覺,他由佛說的十二因緣法才覺悟成道,他的道理比小乘人程度還高,叫中乘圣人,叫辟支迦羅,簡略的名字叫辟支;無學,他修成啦,不用再學,證了無學的位子,若有學,他還沒修成,還得要學,這經(jīng)文上都是這個意思!覆⑵涑跣,同來佛所」,他還有收了些徒弟,初發(fā)辟支佛心的修十二因緣法,還沒成道的,跟他一塊來的,「同來佛所」,佛所這個地方,就是休夏,三個月的工夫用完啦,今天是解散,休夏要休息了,要解三天:七月十四、七月十五、七月十六,七月十五作盂蘭盆會,這一天是佛歡喜日,這一天是人做善的日子、布施的日子、施舍的日子,都在這個日子上,在后首又引出目犍連一段因緣來,現(xiàn)在不暇說這個了。
「屬諸比丘,休夏自恣」,到這時候,是佛歡喜日,弟子們工夫都用完了,所以外場里這些人們已經(jīng)休息了,都可以來這里聽法,都可以請教,這是外邊的中乘人,佛叫他領的這些弟子們,不離開這些小乘人;小乘人好比小孩,不能離開他母親,是這么個意思,資格高的,個人都自修,到解夏的時候都來請教請教,「同來佛所,屬諸比丘」,屬這個字念注,當遇合講,這些緣覺就是辟支佛,辟支迦羅,他們都帶著弟子們都來啦,在休夏的比丘這里,遇合在一塊了,「休夏自恣」,遇著什么時候叫「休夏自恣」?怎么叫休夏呢?夏天這三個月,用完了功啦:休,當休息講,夏天這時候完了叫休夏,休夏怎么還自恣?這個恣字當任意講,他到圓滿的時候,就要解散,今天這些齋主們都做功德上的布施,他們這個自恣,怎么為自恣?隨他自己的便,他可以互相求懺悔,好比我們有幾個人在一塊修行,跟著佛住了三個月,我有什么毛病,犯了什么病,你說說我,我好認罪,我求懺悔,你也求我、我也求你,互相隨便,這是佛立的這個規(guī)矩,這是讓人可以免過,可以知道求懺悔,有這些名字叫「休夏自恣」。
十方菩薩。咨決心疑。欽奉慈嚴。將求密義。
這個時候不但中乘人,還有大乘菩薩,「十方菩薩」也知道,這時候是休夏,休息的時候,十方菩薩也來了,來到這里「咨決心疑」,咨是咨請,他在外面山洞里修行,有疑惑的地方,讓佛給他解決疑惑,「欽奉慈嚴」,他欽佩佛、侍奉佛,如同慈母嚴父,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樣的,「將求密義」,他到這里來領求秘密的道理、真實的意義。
即時如來。敷座宴安。為諸會中。宣示深奧。法筵清眾。得未曾有。
這一節(jié)文還是佛安居三個月,安居已終,「即時如來,敷座宴安,為諸會中,宣示深奧」,就在這個時候,如來安居三個月,領著弟子們修行已經(jīng)完了,這時都閑暇了,「敷座宴安」,這責任歇下來,心里頭很歡喜,又「為諸會中,宣示深奧」,這是遠方的十方的菩薩,都「咨決心疑」,佛就在「敷座宴安」的時候,為諸會中「宣示深奧」,深微奧妙的道理,這時候,「法筵清眾,得未曾有」,所以佛的法會,佛一說法,就如同法筵,清眾就是清修大眾,專求佛法的,大家聽佛宣說深奧的意思,所以「得未曾有」,從來未曾聽過,現(xiàn)在也得已聽見啦,稱為「得未曾有」。
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薩。來聚道場。文殊師利而為上首。
這又是影響眾,大家聞著佛的聲音,遠處來集,這是因為佛給大眾宣說密義的事情,佛的音聲是「迦陵仙音」,什么叫「迦陵仙音」?印度有一種雀鳥,叫迦陵頻伽鳥,這種雀鳥叫的音聲,超過一切雀鳥的音聲以上,所以佛說法就拿迦陵頻伽鳥的音聲做比喻,這個仙就表示不是泛泛的音聲;又者,佛翻為大覺金仙,稱為大覺-大覺大悟,稱為金仙,也可以含著這么個意思,他這個聲音「遍十方界」,說佛的音聲能遍十方世界。上面的菩薩都是常隨佛聽法的菩薩,大乘的菩薩,是一個世界上十方的菩薩,十方的菩薩是十方世界的菩薩,「恒沙菩薩,來聚道場」,有恒河沙數(shù)之多,有這么多菩薩來聚道場,這表示佛的音聲,無論是多遠都能聽見,只要是有善緣的,都能聽見,多少萬里遠也都能聽見,所以稱為仙音,才能遍十方界,這些大菩薩們一聽見都來了,就稱為影響眾,影響而來,都來聚道場,「文殊師利而為上首」,他帶領著大眾來的。
上來所說的都是通序,所有一切佛說的經(jīng)典,都是三大分:序、正、流通,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這個序分里頭有通序、有別序,上來說到「文殊師利而為上首」叫通序,普通的佛經(jīng)必須都有這六種成就,這是一個通序。
時波斯匿王。為其父王諱日營齋。請佛宮掖。自迎如來。廣設珍饈。無上妙味。
這是別序,別序是個特別的因緣,由序分引出正宗分,說這「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的道理!笗r波斯匿王」,這位波斯匿王是印度話,翻中國話叫月光,他一降生時,屋里有很多月亮的光明,他與佛同歲,同時降生,這都是貴人,他是釋迦佛的一位大護法,這個波斯匿王的這一天「為其父王諱日營齋」,為他過去的父親,稱他父親為父王,諱日呢?諱是個忌諱的日子,就是普通民間老人、父母去世的日子,也叫忌日,人都忌諱這天,不肯聽這個日期,就因父母去世的時候心里難過,為人子都是這么個意思,這一天稱為諱日,諱日就給他父親修福,營齋就是給佛設備齋飯,「請佛宮掖」,他親自請佛,宮掖就是后宮兩邊最深靜的地方,「自迎如來,廣設珍饈,無上妙味」,這是恭敬佛的意思,他自己親身來迎釋迦如來佛,「廣設珍饈,無上妙味」,當然設這山珍海饈,無上的很微妙的滋味菜蔬。
兼復親延諸大菩薩。城中復有長者居士。同時飯僧。佇佛來應。
「兼復親延諸大菩薩」,不但請佛,相兼著又親自延請陪著佛的諸位大菩薩,「城中復有長者居士」,這都是信佛的人,「同時飯僧」,說在這一個時候,飯僧就是請僧人用齋飯,「佇佛來應」,這個佇當做站在那里,侯著佛來應供。
佛敕文殊。分領菩薩。及阿羅漢。應諸齋主。唯有阿難。先受別請。遠游未還。不遑僧次。
「佛敕文殊」,佛吩咐文殊菩薩作頭行人,代領著,「分領菩薩,及阿羅漢」,分派開了,好「應諸齋主」,「唯有阿難,先受別請,遠游未還,不遑僧次」,唯獨阿難尊者,他是佛的常隨眾,是佛的侍者,這一段文,到了阿難尊者遇難,他因平等心乞食,遇見這分災難,打這里就引起說「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唯有阿難,光受別請」,他在解夏的時候,一共三天,在頭一天他就先受旁人請他供齋,或是供他穿的衣服,這個日子是做善做布施的時期,道場做完了,在家信佛的人都很歡喜,所以阿難「先受別請」,「遠游未還」,遠是道路遠,遠游還沒回來,所以「不遑僧次」,才沒暇宜在僧人的位次以內(nèi)。
既無上座。及阿阇黎。途中獨歸。其曰無供。
阿難尊者今天自己回來的,「既無上座,及阿阇黎」,這是佛立的規(guī)矩,出家沒過五夏(五年)以上,不許自己一個人出去,要出去的時候,必須有上座-高參上座,還必須有阿阇黎,就是規(guī)范師,翻成中國話就是管教學生的老師,印度話叫阿阇黎,必得有這兩種人跟著,要是初參、新出家、新學佛的人,然而阿難尊者,他怎么獨去獨歸呢?他已經(jīng)出家超過十年以外,十夏以外,他有自己獨行的資格,出家人若不過五年就沒有獨行的資格,非有人跟著不可,恐怕他失威儀,因此這個「途中獨歸」,他在路途之中單獨一個人回來,「其日無供」,他這一天城里都沒有備齋,沒趕上波斯匿王之請,當然沒有供養(yǎng)的,他就自己托缽化齋吃飯。
即時阿難。執(zhí)持應器。
「即時阿難」,就在這個時候,阿難尊者托著缽,僧人吃飯的碗,俗語叫吃飯的碗,僧人正式的名字叫缽多羅,我們普通人說出家人吃飯的碗叫缽,正式叫缽多羅,翻中國話叫應量器,簡單說叫應器,怎么叫應量器呢?缽的原質(zhì)得要相應,得要相合,不許用金子、銀子、鋼做,就許用鐵、用瓦做這種質(zhì),不許用貴重的、不許用華美的,燒出來的樣還得拿黑煙熏黑了,像哥鳩色,黑不黑、灰不灰的色,所以不需要華美,讓人起貪愛心,使用的物也不讓他華美,這叫「執(zhí)持應器」,應量器,你自己有多大的飯量,你才可以做多大的缽,不許再隨便造一個大缽,不要起這個貪心,這是一定的,所以叫「執(zhí)持應器」,應量的這個器皿,就是托的這個缽多羅。
于所游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為齋主。無問凈穢。剎利尊姓。及旃陀羅。方行等慈。不擇微賤。
「于所游城,次第循乞」,就在所游走的城外,他就想次第要乞齋,「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他也知道今天有人供齋,他趕不上,人家早設備好啦,人家當然都有供了,他所以次第化齋、循乞,照著規(guī)矩,挨著門口化齋,「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他心里說,人家早預備好的齋,我化齋,也就是求最后的一個施主了;檀越簡單說就叫施主,外國話叫檀那,越是超越,這在佛經(jīng)上說,這個人要是行布施,將來生生世世的就不能受貧,越過貧窮海,這是簡單的這么兩個字叫檀越,所以當時出家人有稱呼施主的,說稱為檀越,檀是檀那、越是超越,你要施舍,這個人有施舍的心,他將來總是要富裕的,這在經(jīng)文上有這么講,最后的檀越,「以為齋主」,最后的這個,他做我的齋主吧,因此這個,他就「無問凈穢,剎利尊姓,及旃陀羅,方行等慈」,他這個時候是以一個平等、不桃揀人家,遇著窮的就是窮的、富的就是富的,化齋吃,「無問凈穢」,不管這個人家是一個清凈人家、是一個不清凈的人家,不管那個,「剎利尊姓,及旃陀羅」,剎利是皇族,為皇上的本家,都是王爺們,尊姓都是做大官的富貴人家,「及旃陀羅」就是最下賤的人,旃陀羅翻殺者,就是咱們中國的屠夫,殺豬宰羊、殺牛宰馬的這一類,這叫旃陀羅,這都是下等人,上等人就是國家的皇族大臣,他這時無問高低、也無問凈穢,也不管是清凈人家、是不清凈人家,也不管是貴賤,隨便了,遇見了,到了門口就化他的齋,這叫「方行等持」,方便行持平等的慈心,所以與人結(jié)這個善緣。「不擇微賤」,也不擇選這家子是個微末的人家、是個下賤的人家,不揀擇這個。
發(fā)意圓成。一切眾生。無量功德。
所以阿難尊者在這個時候發(fā)這個心意,圓滿要成就一切眾生無量的功德,所以化大家的齋,結(jié)結(jié)緣,讓他也結(jié)上學佛的緣。
阿難已知。如來世尊。訶須菩提。及大迦葉。為阿羅漢。心不均平。
「阿難已知」,阿難尊者發(fā)意圓成一切眾生無量的功德,他心里早有成見,他早就知道,阿難已經(jīng)知道「如來世尊」,如來世尊指著佛說啊,「訶須菩提,及大迦葉」,訶斥須菩提尊者,又訶斥大迦葉尊者,因什么訶斥呢?他們兩人化齋選擇,須菩提化富裕人家的齋,他想化窮人的齋不容易,他自個兒都吃不上,我化他的齋,不是讓他為難嗎?他也是份好心!大迦葉尊者化齋,誰越窮他越化誰,富人他不化,因此這兩個人各有挑揀的化,不平等的化齋,所以,阿難尊者就知道世尊訶斥他們兩個人,說你們「為阿羅漢,心不均平」,你們已經(jīng)證四果阿羅漢,證了圣果了,超出分段生死,你們心里頭不均平,因什么不均平呢?所以阿難尊者知道佛訶斥這兩個人,他因此-
欽仰如來。開闡無遮。度諸疑謗。
阿難尊者他欽佩仰望如來這個道理,開誠布公的闡明了沒有禁止、沒有這些分別,以做這個無遮的大道理,「度諸疑謗」,度過一切的疑惑、毀謗,須菩提尊者讓人毀謗,小戶人家窮人就毀謗他,說他瞧不起我們,不來我們這里化齋,不來結(jié)緣,他盡去富貴人家去啦,令人謗!大迦葉尊者讓人疑惑,誰越窮他越化誰,他沒飯吃,他一定要化他的齋,大迦葉尊者根本是見窮人前世從沒施舍過,都是慳吝的人,都是受窮的,做受窮的因,所以我化他一頓、兩頓齋吃,將來他就不致于受窮,這都是阿羅漢知道前因后果,這都是成了道的人,他才發(fā)這個心。雖然是這樣,佛還訶斥他們兩個人,你遇見窮的化窮的、遇見富的化富的就對啦,就平等了,為阿羅漢,你心里不均平,還挑揀,一定化窮的、一定化富的,所以阿難尊者就是「欽仰如來,開闡無遮」,他自己心里欽佩,總仰望著跟著如來學,如來就做示開試布公,闡明無遮的大道理,「度諸疑謗」,度脫過,不讓人疑惑、也不讓人毀謗,因此這個,他心里有這么個底子,他就不選擇,后首再表現(xiàn)他不選擇,就墮落了,這也不是他特意地轉(zhuǎn)到那下賤人家去。
經(jīng)彼城隍。徐步郭門
經(jīng)是經(jīng)過,「經(jīng)彼城隍」,對著這個城,這城隍就是護城濠外邊干了,說叫城隍,打這里路過,「徐步郭門」,徐步是慢慢地走,總是要威儀,去化齋吃,郭門就是外羅城的門,里邊城才叫城門,所以在外羅城外邊,是「徐步郭門」。
嚴整威儀。肅恭齋法。爾時阿難。因乞食次。經(jīng)歷淫室。遭大幻術(shù)。
「嚴整威儀」,嚴恭肅敬,整頓了威儀,「肅恭齋法」,以表示恭敬這個齋法,化齋吃,更得給人種福,總也得有威儀,「爾時阿難,因乞食次」,就在這個時候,阿難尊者,他因化齋吃,在這個次序上,「經(jīng)歷淫室,遭大幻術(shù)」,經(jīng)過這么一個下賤人家,淫室就是下賤的人家,「遭大幻術(shù)」,遭旁門外道的、邪魔外道的妖術(shù),幻化的邪術(shù),阿難尊者也是犯了一種毛病,他好多聞,不愛用功修行,所以他才遭著這個難。
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羅先梵天咒。攝入淫席。淫躬撫摩。將毀戒體。
有一個外道人家,有一個閨女,叫「摩登伽女」,摩登伽翻本性,根本的本、天性的性,就叫本性女,「以娑毗迦羅先梵天咒」,他用娑毗迦羅先梵天咒,他家里是個外道底子,叫黃發(fā)外道,娑毗迦羅都是弄一塊黃布把頭發(fā)蒙住,表示他是這個道門-黃發(fā)外道,他用這個咒,他這是外道的妖魔鬼怪的邪咒,阿難尊者光是聽經(jīng)不修行,沒有抵抗力,這邪咒叫「先梵天咒」,梵天是天上最高的清凈天,還加上個先字,比梵天咒還在先,「先梵天咒」,他這種邪咒也是靈臉,「攝入淫席」,就把阿難尊者攝到屋子里去,「淫躬撫摩」,這個下賤的女子叫摩登伽女,他模索阿難尊者,「將毀戒體」,將要毀阿難的戒體了,如來早能知道有這種因緣,有這種必須的經(jīng)過。
如來知彼淫術(shù)所加。齋畢旋歸。王及大臣。長者居士。俱來隨佛。愿聞法要。
佛都知道了,佛應供去了,在那里吃齋,知道這個外道人家,他用邪法把阿難尊者迷住啦,「知彼淫術(shù)所加」,所以「齋畢旋歸」,佛往常在誰家用齋飯,那是一定的,用完了齋就得要說法,財、法二施嘛,你布施齋,我說布施佛法,這是財、法二施,等與差別,是一樣的布施,這時候吃完了齋沒說法,「齋畢旋歸」,剛用完了齋飯,旋轉(zhuǎn)就回到精舍里去,這時候,「王」,就是請佛的齋主,「及大臣,長者居士」,這都是信佛的人們,「俱來隨佛,愿聞法要」,說佛今天必有要緊的事情,必有究竟的道理要演說,我們都得去聽,「愿聞法要」,都隨著去啦!
于時世尊。頂放百寶。無畏光明。光中出生。千葉寶蓮。有佛化身。結(jié)跏趺坐。宣說神咒。
「于時世尊」回到他這個精舍,入了座了,這個時候,佛就要救阿難尊者,趕回到精舍,頭頂上就放光,「頂放百寶,無畏光明」,放出這個光明來,有一百個樣子的寶色光明,怎么叫「無畏光明」?他這光與日月光不同,日月光,畏怕有陰云都遮住、高山就擋住,他這是無所畏,高山、陰云都遮不住,就稱為「無畏光明」,所以這個時候,世尊頂放百寶無畏的光明,「光中出生,千葉寶蓮」,由這個無畏的光里頭放出有一千種葉子的寶蓮華,這寶蓮華里頭有佛的化身,「結(jié)跏趺坐,宣說神咒」,這是要降伏這個邪魔外道啦,所以這個千葉的寶蓮「有佛化身」,這個佛有三身:有清凈法身,遍滿一切處;有圓滿報身,有大因克大果;佛這時候是丈六金身,這是應化身,應身是應著眾生來,那時候的人一丈一、二高,佛的應身是一丈六,他就從寶蓮華里又化出一位佛來-「有佛化身」,有應身、有化身,應機說法的時候,就有變化身體的時候,這都是為警告法會將來大眾,讓他們發(fā)這個誠心,「結(jié)跏趺坐」,由這個應身里頭,頭頂上出生這個寶蓮華,由蓮華里又化出一尊化身佛來,這化身佛是「結(jié)跏趺坐」,怎么叫「結(jié)跏趺坐」呢?這兩個腿盤起來到一塊兒,右腿加在左腿上,左腿又翻上來加在右腿上,趺坐呢?趺是腳面朝下坐著,腳心朝上,這是一定的道理;多數(shù)的僧人腿要硬了是半跏趺坐,腿要軟了是整個的跏趺坐,這是必須的,佛就這么著坐著,他能降伏諸魔,所以這叫「結(jié)跏趺坐」,「宣說神咒」,就是這個時候,從寶蓮華里頭的化身佛宣這個神咒,宣出這個神咒就是「楞嚴咒」,這在后邊文里頭,這先不說。
敕文殊師利。將咒往護。惡咒銷滅。提獎阿難。及摩登伽。歸來佛所。
「敕文殊師利」,隨跟著,佛就吩咐文殊師利菩薩,「將咒往護」,領著這個咒,到摩登伽女用惡咒的人家那里去,「惡咒銷滅」,文殊菩薩一到那個地方,佛說的咒一到,他的邪咒自然就銷滅了,這時候,「提獎阿難,及摩登伽,歸來佛所」,怎么叫「提獎阿難,及摩登伽」呢?阿難尊者讓摩登伽女用邪咒迷住啦,不能自主,這得提拔他,獎是獎勸摩登伽女,摩登伽女就在這個羞臊的時候,文殊菩薩也得給他說個道理,他好跟著來,要不那就不相當、不合適啦,所以,文殊菩薩必得要獎勸他,提拔阿難、獎勸摩登伽女,所以這叫「提獎阿難,及摩登伽,歸來佛所」,文殊菩薩把他們兩人都領到佛的處所。
請菩提道
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
這一科文是到了正宗分上了,佛說一切法,就在這集成的卷幟,都分三大分:頭一分就是序分、第二分就是正宗分、第三分是流通分。序分有通序、別序,已竟,通序就是所說的六種成就,統(tǒng)統(tǒng)都是一個樣的,別序是阿難尊者遇難,讓佛把他救出來,因什么遇難?這都是尊者有缺點的地方,他多聞但沒有發(fā)心修行,起觀念的時候,這是他的錯處。佛把他救出來了,讓文殊菩薩提獎阿難及摩登伽女,把他二人都提到佛這里見了佛,「阿難見佛,頂禮悲泣」,他自己慚愧,見著佛,給佛頂禮,悲泣,他自己悲哀,泣就是有淚無聲為泣,他自己恨他自己,「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無始以來,一向竟是聞了些佛法,「未全道力」,一點道德的力量也沒有,他要有道德的力量,為什么讓人家拿邪法把他拘了去?所以這是他慚愧的地方,底下就有所啟請了,說是要修行了,「殷勤啟請」,這時候他心里頭發(fā)誠心,殷殷勤勤地對著佛啟請,他說「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十方如來」,十方是四正、四余、上下,一共是十方;東、南、西、北為四正;東南、西南、東北、西北為四余;加上上、下,這是十方。說十方的如來,這十方統(tǒng)統(tǒng)都有佛,如來是佛的一個通稱,佛有十種通號: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diào)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是佛的十種通號。頭一個通號叫如來,我們?nèi)碎g所稱呼的,多稱頭一個佛號叫如來,最后,第九個佛號就是佛,這是通稱,我們普通人也不管信佛不信佛,都知道這個名目,最后第十就是世尊,過去世、現(xiàn)在世、未來世,這都是最能尊重的這位佛,所以這是頭一個通號叫如來,他說,十方的如來都是怎么修行的?「得成菩提」,得成就了菩提的佛果了,菩提這兩個字是佛證的果位,如來是佛的通號,這地方得要清楚了,答提這兩個字怎么講呢?翻覺道,就是人知覺的這個覺,道是道理的道,道就當通達講,四通八達都有道,道就是道路,通行了。所以你這個道要不修成,你不能通行,要修成了,佛的果位就叫菩提,這菩提就翻覺道,知覺的覺已經(jīng)成立了,四通八達,這是阿難請成佛的法子,菩提是從哪兒來的呢?他得有個根據(jù),佛怎么就成了菩提果呢?是依著什么呢?依著世界上的人,人人都如此,都有這三種根性,這三種根性是什么呢?正因的理性、緣因的善性、了因的慧性,人人都具足,不但是人,飛禽動植物都有,無非是他的知識達不到,還就是我們這個人能聽佛法,可以才能學佛,余者的知識達不到就沒有用了。這三樣說人人都有,正因的理性就是人的天性,天性就是一個,怎么說三樣?他是一體有二用,他光是一個體,不是一個死的嗎?他是在活動,有兩種作用,這兩種作用:正因的理性是體、緣因的善性是用,是事上的用,這了因的慧性這是一個智慧,這也是用。這三性雖然是三樣,三而一、一而三,大家要知道,我們?nèi)嗽谑篱g上不研究佛法,說一是一、三就是三,何必是三而一、一而三呢?到底是一?是三呢?凡一切事情都如此,有一就有三、有三就有一,一三不二,說在哪里才見出來的呢?世間上一切事都如此,一種事情總得三樣才能成就,怎么個理呢?你就說假定一個人吧,這是一個身體,一個身體就有兩種用處,要起作用,眼睛是看路的,必得兩條腿走,如果有眼睛沒有腿,路也不好走,有腿沒有眼晴也不行,腿和眼睛就在這個身體上,這所以說一而三、三而一,拿這個一比喻,不是挨著樣說,都有這么個理。所以,人具這個天性也是如此,簡單說就是一個理性-正因的理性,正正當當?shù)囊?有因必有果,證到菩提是結(jié)果了,我們?nèi)硕加谐煞鸬囊?他沒證到成佛的果,是這么個道理,他是成佛的因,也是一體二用,他沒發(fā)用就是了。所謂緣因的善性,你得結(jié)善緣,你不結(jié)善緣,聞不到佛法,你要結(jié)上善緣、聞著佛法,當然就起了智慧,就有了因的慧性,心里就明了了,就有了智慧了,大家想想,這不是一而三嗎?你要光是一個理性,等于不起什么作用,他是一體,一切世間上一切事都如此,佛法到后頭講一切法都是一而三,他都是一體二用的,都是這么個意思,這個地方得多說幾句話好知道,要不人悶得慌,倒是一?倒是三?又是說一又是三,三就是一,這是怎么回事情呢?這是天然之勢,不是特意造作的這么個意思,是必須的。他所以這三因證了菩提呢?就是三菩提,這三種菩提是什么菩提呢?頭一樣是真性菩提、第二樣是實智菩提、第三樣是方便菩提,這是三種菩提;這三種菩提就是一種、一種就是三種,一而三、三而一,這三種菩提是從哪來的呢?就是剛才說的話啦!這三種菩提這是結(jié)的果啊!他有什么因由結(jié)這個果呢?當然有因才有果、有果必定有因,就是剛才說的,這是三性:正因的理性、緣因的善性、了因的慧性,他是證三種菩提果,三種菩提果是一而三、三而一。這菩提有真性菩提,就是個理性;第二種是實智菩提,真實的智慧才證這個菩提:第三種是緣因的善性,是方便菩提,這是一定的
道理。所以,這三菩提啊!就是因之有因才有果,三菩提是果啊!這三樣就是一樣。所以,你有真性菩提,真性菩提是個死的,有知覺,知覺就是實智,真實的智,有什么用呢?有種種方便的作用,這是方便菩提。所以,大家都知道這個意思了,這三菩提能是由這個三種性證的,正因的理性、緣因的善性、了因的慧性,他怎么就成了菩提了呢?這個道理得追求,不能儱儱侗侗地一說,把這個名字解一解就下去了,因什么成的菩提?他由三因的理性,證得三菩提,怎么證的呢?道理就在這里,就是用這個「妙奢摩他,三摩禪那」,這得有一定的交待。所以阿難尊者問的成佛的法門,不是中乘,也不是小乘,是「妙奢摩他」,這一個妙字他貫穿著三種:妙奢摩他、妙三摩、妙禪那,這是三個名字,這三個名字就是一體,這三種名字都是梵音,要說我們東方話,這是什么話呢?這「妙奢摩他」是一念三止,一個念就是三種止;妙三摩是一心三觀;妙禪那是一境三諦;境就是一個環(huán)境的境,人人個人有個人的環(huán)境,你一開口說,我這個環(huán)境很好,或說我這環(huán)境很不順,這是人人都知道的,在口邊上的一句話,這就叫境界,境界把你圍起來了,就像那環(huán)子似的,周圍都是,哪個地方不是環(huán)境?早上起來,冷了,這也是環(huán)境;腳底下道好走不好走,也是個環(huán)境;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十方把你圍起來了,大家都知道,這都叫環(huán)境。就這一種環(huán)境你要想修行,要想學佛法,得知道他有三諦之理,有真諦理、有俗諦理、有中諦理,真、俗、中,諦是哪個諦呢?就是帝王的帝加個言字邊,就是人要把道理研究真實,一點不錯,這就叫諦,把這個理研究明白了,這就叫諦。所以,我們?nèi)颂幵谶@個環(huán)境上,哪個人都有環(huán)境,不管富貴貧賤、男女老少,統(tǒng)統(tǒng)都有個環(huán)境,環(huán)境有個順、有個逆;有一個好、有一個不好的境界,所以這個地方叫一境就有三諦。你在這境界上悟出這個真理來,你也不管是什么樣的境界,凡是總是離不了依正二報,要知道身體也是個環(huán)境,身體強壯,我這環(huán)境就好;身體常鬧病,這個環(huán)境也算不好,是有形有相的都叫境,都叫境界。所以在這個境界上悟這個理,你明白這個理,你很會修行,你不明白這個理,怎么個修行法呢?怎么入手?他所以一境就有三諦,也不管這個境界是好是壞、是順是逆,你可知道都是這個理成的?這三種意思成的,就是真諦理,俗諦理,中諦理。真諦理呢?把這個理求真了,就照著真諦說吧,怎么叫求真了?我們這個身體是從哪里來的?你再說我們這身體以外,衣、食、住,吃的、穿的、住的,這都是環(huán)境,吃好的、穿好的,環(huán)境就好;吃不濟、穿不濟,環(huán)境就不好,這不在這擺著嗎?這里頭都有佛法的道理,大家要知道,你要是會修行的人,也不管環(huán)境是好是丑、是順是逆,他一定是有三種的理境。頭一樣就是真諦理,把這一切事情,把這真諦理研究真了,就是人人都有個天性,這是個真諦,旁的都是假的,真的,因為什么叫真諦呢?他永遠也不壞、永遠也不死,大家要知道,就是這個道理;俗諦理呢?就是世俗上的風俗,這里頭都有個真理,不管是什么風俗,好風俗、壞風俗,他要沒有個真理也不能成就,這真諦理和俗諦理合在一塊做什么?取其中道,也不偏于真、也不偏于俗,這是個中道,所以這才到究竟。一境就是三諦、一念就是三止、一心就是三觀,三止、三觀、三諦。談到這個地方,他不是次第的法門,這上頭有個妙字,這個妙字,這是佛法,你要是中乘法、小乘法,他有次序、有次第,你假比先修這個空觀,再修假觀,修完了假觀,再修中觀;他這是一塊下手,他有個妙字,是妙奢摩他,這個奢摩他就是一念三止,也可以說一念、也可以說一心,這一念有三種止:體真止、方便隨緣止、息二邊分別止,他這里頭就含著三樣;三觀呢?空觀、假觀、中觀;三諦呢?是真諦、俗諦、中諦,這是九個,這么一說,這功怎么個用法?有這么些個分別,他有一定的道理,所以佛一說大乘法,他不離妙,談玄論妙嘛!是妙奢摩他,不費這些個事,有什么事呢?怎么個作法呢?就是一個妙,怎么叫個妙呢?這個妙就是不可思議,講出來,你心里頭不是思想的,議呀!不是你拿嘴議論出來的,連佛他也議論不出來,何況我們這個嘴呢?說這種道理,佛法到了究竟大乘法,這個妙字,不是你拿心可以思想出來的,我想起來了,對了!是這個,不是這個道理,不可思,思的就不對,就不是佛法;議呢?拿嘴說,議論!你把嘴說破了,越說越錯,也不是佛法,你這話說在這兒,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嗎?對不對呀?你嘴說破了也不是佛法,釋迦佛說了四十九年,是不是?他說是曲引旁征,他不直接著告訴你說這叫佛法,他要說出個佛法,就不成佛法了,在旁邊征明了,曲折著引導你,他直接著沒辦法,一說就錯了,說到這里,這不是難題嗎?怎么叫一說就錯呢?你要悟了這個理,悟到了,你是心服口服,佛也沒法說,他要不這樣,佛把這個道理傳給他爹,他爹不也就成佛了嗎?他不是成了孝子嗎?他爹還是他爹,也不稱為佛,傳給他母親也是個孝子,要傳給他兒子也是個慈父,不能傳吶,這個道理,還得你自己醒悟了,他拿這個話引來引去,「曲引旁征」,打旁邊給你征明了,是這么個道理,這中間慢慢地再研究,要是容易事,不都成了佛啦,是不是?這地方雖然不容易知道,可是人人都有份,因什么?在人研究的深淺,善根有深有淺,善根淺研究的就慢,善根深研究的就快。人能聽聞佛法、辦點佛事,這都不是一世的善因,多生多世的善因吶!沒善因,你請他他也不來,他跑來你這兒聽這個呢,所以這地方得要知道,這就是一個貴重的地方,最難!難中可有易,總而言之,就是止觀兩個字,所以向哪個地方止呢?哪個地方是所止之處?將才說的就是那個理性,理性就是那個環(huán)境,說這個環(huán)境就是有所止,人的習氣不能止,你得時時地觀照,這才用觀?偠灾,是妙境、妙止、妙觀,這地方大家要知道,這是一個題目,他不能再多講,光說妙的這個意思,到后邊佛就是巧言善說,不能說的地方,佛就曲引旁征,都把這個理都給你說清楚了。這道理若是好明白好說,佛光這一部經(jīng)就說了十卷,就是說讓人明白這個理,佛的心慈悲得到了究竟上了,耐著煩地給你比例說,你這么不懂,又給你想法說,再不懂,還給你想個法說,說來說去的,若干的弟子們都了然了、都明白了,他所以就是一個妙止、妙觀、妙諦。妙諦就是我們這個環(huán)境,這就是個理諦,他得有個真理,無論好壞的環(huán)境,那里頭都有個真理,沒有個真理不能成,所以你要觀這個理性,你就得用這個妙止,不思議的這個止,要是怕止不住,你再加上一個妙觀;這個觀念-妙止、妙觀、妙境,這種道理是一個題目,這個地方不能多說,拿我這張嘴也說不圓通,到后邊佛有說的,后文上,就是七處征心、十番辨見,這都是為發(fā)明這個理,所以征心辨見。還有五蘊、十八界,還有七大,借著這些個名目,都是發(fā)明這個妙字,不思議的心觀不思議的境,怎么叫不思議?所以這個道理是難,你假比不思議,我給你講你還不會聽嗎?你心里也別思想、嘴里也別議論,這就對啦,可你這就給他添了病了,他不思議嗎?你說的話這都是思議的話,大家想這個理,他這個難說,難下嘴,就在這個地方,所以宗下有這么一句話-「蚊子叮鐵牛,無有下口處!」這一個大鐵牛,蚊子想吃它的血,看著是個鐵牛,下不去嘴,是不是?所以這種道理要說,你就像蚊子到鐵牛身上了,下不去嘴,叮不進去。要是叮進去,明白怎么回事,那是非佛的這種道理,那是善于巧說,曲引旁征,把這種理才證明了,法會上有多少萬人,天上的、地下的,都是佛嘴里說明白了,要知道拿我們這個嘴說不到,所以這個文是個題目,哪能立時就明白了呢?你說到這兒,要明白這個道理全都在后文上。
于時復有。恒沙菩薩。及諸十方。大阿羅漢。辟支佛等。俱愿樂聞。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此一段文,這是大眾都愿意聞聽,這大眾都是什么人?「于時復有,恒沙菩薩」,有恒河沙數(shù)菩薩,「及諸十方,大阿羅漢,辟支佛等」,恒河沙數(shù)這么多的大乘菩薩及諸十方大阿羅漢、辟支佛等,「俱愿樂聞」,大家在這個法會上都愿意聽一聽,「退坐默然,承受圣旨」,因什么大家都愿意聽,就為上文阿難尊者他啟請,他因遇難,佛把他救出來,他自己很發(fā)慚愧心,他自己上來就說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以前我常跟著佛聽經(jīng),我光聽,沒照著經(jīng)修行,所以這個道力不完全,我要是修行有道力,為什么讓摩登伽女用邪法子就把我迷住了呢?這是因為我沒有實在地修行,于是他就殷勤啟請,殷殷勤勤地在佛前頂禮,請佛說法,說這個修行的法,修行的法他問的是什么呢?是「十方如來,得成菩提」,我問佛,你慈悲說一說,十方的如來,十方是四圍、四正、上下,這十方都有佛,說「十方如來,得成菩提」,菩提就是佛的果位,如來是佛的一個名號,最初的方便是什么呢?妙奢摩他、三摩、禪那,他這個話說的就在這一個妙字上,早先佛給弟子們說法,他說三諦、三止、三觀,這是次第的法門,修行得這么修行呀。三諦悟了真諦理、俗諦理、中諦理,悟這三種理,頭一樣先要明白真諦理;第二步,俗諦理,真諦理明白了,你還得要合這個世俗,讓世俗人都得叫他明白,這就不容易,自己自了漢還行,要大家都明白,這一步就難了,俗諦也有理;最后還有個中諦理,中諦理、真諦理和俗諦理合在一塊,這算究竟,這是佛普通的給一般人都這么講。說這三諦理得有三止:體真止、方便隨緣止、息二邊分別止,他沒悟了這個理,你就照真諦理說吧,你得用這個體真止,把這個理悟明白了,悟明白了你止于此,明白這個理,以此為止,以此為止,你不能老止,不能常常的止住,心有活動的地方怎么辦呢?當然得修觀,觀看的觀,念觀(音貫),你得觀照他,他這個止住的心,他當然就不流動了,所以三止、三觀、三諦,用這三觀是空觀、假觀、中觀。
三止是體真止、方便隨緣止、息二邊分別止,這三部法是九個名目,這都是次第,你要修觀,觀體真止,你就要用空觀;你要想觀方便隨緣止,得用假觀;息二邊分別止,得用中觀,這是佛素常講的道理,修行這么個修行法。今天阿難尊者一問,問得特別,問的是最上乘的大法,怎么知道是最上乘呢?是妙,有一個妙字,妙奢摩他、妙三摩、妙禪那,他這一個妙字貫著這三個名詞,怎么叫妙奢摩他?他是一念說三止,現(xiàn)前這一念,不用次第,就是三止,就是體真止、方便隨緣止、息二邊分別止,都俱足了,就這一個妙字;說是三摩就是修三觀,空觀、假觀、中觀,就是一心三觀;三諦呢?一境就是三諦,不管是什么環(huán)境、什么境界,我一觀就是三諦之理。這地方他問的是成佛的法門,不是由凡超圣、超凡入圣的法門,所以大家都要聽,都退坐一邊都聽,是這么個道理。所以要緊的,這個佛法都在這一個妙字上,妙奢摩他、妙三摩、妙禪那,妙奢摩他就是一心三止,就是一念三止;三摩就是一心三觀;禪那就是一境三諦,一種環(huán)境就是三諦的理都具足了,不用次第所修,次第就是費事了,因什么要修費事法呢?人的根性不能領受,就得由次第而入,由淺入深,就像上學,由小學、中學再入大學,今天問的就好比學校里問最后的大學的法門,這就叫一心三止、三觀、三諦,就是這么個道理,這道理就在妙字上,妙怎么講呢?心,不能思想!口,不能議論!你議論出來的就錯,你思想的也就錯了,都不對!說以不思議的心觀不思議的境界,大乘法就是這么個意思。
阿難尊者研究的道理,他聽得很多、學得很深,他問的都這么深,他這個人的毛病就是光聽,他不修行,他所以不能以正治邪,他沒有修行,沒有功夫,今天他知道非修行不可,光聽不行,他才問佛這個成佛的法門,是這么個道理。問成佛的法門最初的方便,也是三止三觀,可就是妙止、妙觀,都加一個妙字,是這么個道理,大家都注意要聽了。阿難尊者問佛的是妙法,所以法會的三乘圣人,一聽這個問法,大伙都愿意聽一聽,都退在本座上默默然然的,承受圣旨,好承領接受佛說的圣明的這個宗旨,這個妙法怎么個妙法?這是大眾愿意聽,是因阿難尊者請示的,佛一聽他這么一問,佛就搜他的根,如來就轉(zhuǎn)過來問他。
演究竟法
佛告阿難。汝我同氣。情均天倫。
佛對阿難說,「汝我同氣,情均天倫」,你和我同氣連枝,怎么叫同氣?阿難的父親叫白凈王,佛的父親叫凈飯王,是親弟兄,所以佛和阿難是堂兄弟,是一個爺爺?shù)?所以稱為同氣連枝,一個氣脈,這叫同氣,「情均天倫」,論人情、論五倫,這個時候不講這個了,古時候都講五倫八德,按情理說,均者是一樣,咱們都是一個天倫的弟兄;這五倫是什么?是古時候,不是這個時代,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這時候是帝治,不講君臣了,雖然不講君臣,也有個輩份在的,總得有個做主的人吶!「情均天倫」,這都是天然的理性,倫者類也,咱是一類,佛向他說近代話,「情均天倫」是天然的這個倫類。
當初發(fā)心。于我法中。見何勝相。頓舍世間。深重恩愛。
佛先問阿難,你發(fā)心出家是因什么?你看見什么了?這個地方才說,咱們倆可是弟兄,「當初發(fā)心,于我法中,見何勝相?」說你當初發(fā)心的時候,你在我佛法之中看見什么好相了?看見什么好事了呢?「頓舍世間,深重恩愛」,你頓然間就舍了世間的恩愛,深重的恩莫過于父母,深重的愛莫過于妻子了,說這樣的重恩、這樣的重愛,你都舍了,你是看見什么好處了呢?佛問他。
阿難白佛。我見如來。三十二相。勝妙殊絕。形體映徹。猶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愛所生。何以故。
阿難就對佛表白說:「我見如來,三十二相,勝妙殊絕,形體映徹,猶如琉璃」,佛問我見著什么好相?把父母恩也舍了、把妻子的愛也舍了,我當然是看見了,說看見如來有「三十二相」,三十二種貴相,這就不暇宜說了,從頭頂數(shù)到腳底板,頭上有無見頂相、腳底下有千幅輪,大家完全要知道,看看「教乘法數(shù)」就都明白了,「勝妙殊絕」,我看見佛你有三十二種貴相,勝妙,這妙者是沒法可說,想也想不到、說也說不到,不可思議的,上頭加個勝字,是優(yōu)勝的、不可思議的貴相;殊絕,是世間上的絕倫,殊是多廣、是特別的絕倫,怎么個好呢?說佛你的「形體映徹」,說佛你的身體、形相,有光能可以照人,怎么個照人呢?「猶如琉璃」,這個琉璃不是當下化學的那個琉璃珠,這是山里頭那個土木金石釀成的這種琉璃寶,叫琉璃,正式名目叫吠琉璃,我們東方人說話簡略都叫琉璃,把那個吠字去了,是一種寶石之類,也就像水晶一類,它的色氣發(fā)青,說佛的身體猶如琉璃,能照人,因此這個,我「常自思惟」,我自已心里常常的想,想佛這個相是怎么個意思呢?我想到啦!「此相非是,欲愛所生」,佛你這個相貌不是人間的欲愛,生兒生女生下來的,「何以故?」我怎么見出來的?底下這解釋,說是世間的欲愛所生,就不同了。
欲氣粗濁。腥臊交遘。膿血雜亂。不能發(fā)生。勝凈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從佛剃落。
「欲氣粗濁」,要是普通人家生出來的,他當然是這欲氣,這愛欲之氣是極粗的、渾濁的,「腥臊交遘,膿血雜亂」,「不能發(fā)生,勝凈妙明」,不能發(fā)生這個勝凈的妙明,像你這個身體放光,這么清凈,你這個光明是思想不到、議論不到的,這叫妙明,這像什么樣的?「紫金光聚」,你這個身體就像拿放光的紫金聚了這么一個人,這是阿難表示對佛的貴相,「是以渴仰」,就以著你的相貌,我拿眼睛看見的,我仰望你,就像渴而思水那樣的,就叫渴仰,「從佛剃落」,所以我就隨從佛,剃除須發(fā),我就出家了,當了僧人了,這是阿難回答佛的話。
佛言。善哉。阿難。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xù)。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凈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zhuǎn)。
佛看阿難這眼睛,總算看出好歹來呀,這是贊成他,他知道佛的相不是泛泛的,「佛言,善哉!阿難!」這地方他一問,佛又轉(zhuǎn)回來問他,佛叫阿難,就回答他早先問的,「汝等當知」,你既這樣問上邊這個妙法,妙奢摩他、妙三摩、妙禪那,三止、三觀、三諦,這是你問的,說「汝等當知」,你應當要知道,「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xù),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凈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zhuǎn)」,這是佛先說人的毛病,所以不能成佛的意思就在這,說你等應當知道,發(fā)問上一切人,就是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追從、向上追,打沒有頭的那個地方來,是「生死相續(xù)」,生了死、死了生,總接續(xù)著,死了就接續(xù)著生、生下來就接續(xù)著要死,不是死就是生,人在世間可不就是這么兩個字嗎?生了死、死了生,因什么呢?生了死、死了生,因什么毛病呢?「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凈明體」,皆因不知道你自己有個真心,你不承認「常住真心」,這個真心是永遠常住,也沒有生、也沒有死,他這個體質(zhì)是「性凈明體」,這個性是一個天然的性,凈是天然的自體清凈,不但是清凈,而且還明明了了的,沒有不明白的,這叫性凈明的一個體,這三樣是表示人人都具足,具足什么呢?這三種性就是一性,這三種性是什么?是一個正因的理性,不管什么人都具足,正當?shù)囊粋真因,有因才能結(jié)果,是一個理性,這一個理性里頭還有兩種作用,有個緣因的善性,能可以結(jié)善緣;還有一種是了因的慧性,能明白這個道理,這三而一、一而三,這三樣就是一樣,一樣理性含著這二用:一個緣因的善性、一個了因的慧性。所以,你這個性里頭,天然的人人都如此,所以證明是一個理性,我們?nèi)硕际且粋天性,有個天理,也叫理性,他這個理性有什么用呢?他有兩種作用,有緣因的善性,人要有個善性,善性人人都有,他有發(fā)現(xiàn)的時候、有不發(fā)現(xiàn)的時候,發(fā)現(xiàn)的時候他就要研究佛法,他就有善友引進他,讓他聽聽佛法是怎么個意思,這就叫緣因,由這種因緣,緣因是一種善性;你要明白了佛法,你心里就有一個智慧-了因的慧性,了是明明了了,這個明就是明了,了因的一個慧性,三性這就是一性,就一個正因的理性、一個緣因的善性、明白的一個慧性。所以,這是人人本具,「常住真心,性凈明體」,這三樣聚成是一個體,一體就有兩種作用,是這種道理,人人都不知道了,佛出世得說,說「用諸妄想」,不用這個性凈明的體,迷了,自己也不知道,用這個種種的妄想,諸妄想就是不應當想的想,這就叫妄想,說「此想不真」,說這樣的思想不是真實的,「故有輪轉(zhuǎn)」,所以才有輪回周轉(zhuǎn),生了死、死了生,這是人的病。
汝今欲研。無上菩提。真發(fā)明性。應當直心。酬我所問。
這是佛對阿難尊者說,上來你所問的妙法,一心三止、一心三觀、一心三諦,說「汝今欲研,無上菩提」,你問的是無上的菩提,你當然是想要研究無上的菩提了,菩提就是佛的果位,沒有比他再高上的,到了成佛的地位,菩提就是到了究竟,可有一宗,這個「無上菩提」是什么?是「真發(fā)明性」,就是你自己的性發(fā)明啦,這個明就是明白了、明了了,這個無上的菩提沒有旁的,發(fā)明性得要真實不虛,這「真發(fā)明性」不是世間人泛泛的,說這個事情我明白了,你這就叫明性啦?不是!什么叫「真發(fā)明性」呢?得真實的發(fā)這個明了的天性,得怎么樣呢?「應當直心,酬我所問」,以后我要問你的話,你得拿直心回答我,慢慢你這佛法、菩提果位,你就容易了然啦,「應當直心,酬我所問」,酬是酬答,你回答我所問你的話。
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
「十方如來」,你可知道直心是最要緊的,別說是你、我,已經(jīng)成了佛的十方的如來佛,「同一道故」,就這一條道,沒有第二條道成佛,「出離生死」,才出離這生死的苦海,用什么?轉(zhuǎn)過來還說,「皆以直心」,這十方的諸佛,沒有第二條道,皆都是用這個直心,底下說「心言直故」,怎么叫直心呢?「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這是佛給他解釋這個直心,所以十方的如來都是一條道,沒有第二條道,都出離了二種生死:變易生死、分段生死,我們?nèi)顺姓J的就是一個分段生死,變易生死不知道,分段生死打變易生死上來的,不暇宜講這些,就是說「出離生死,皆以直心」,怎么叫直心?直心是怎么個用法呢?這個直心要一用,就用頂?shù)匠煞?打你一發(fā)心就用頂?shù)匠煞?沒有二樣,就是個直心,說「心言直故」,這個心說直的緣故,是怎么個直法呢?這一直到底,「如是乃至」是超略辭,「如是乃至」,就言你要發(fā)這個直心,到什么地步呢?「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說乃至是超略之辭,當中的階級多了,多少的階級也不離直心,說「終始地位」,終,到了成佛為終;始,一發(fā)心,我要學佛,你從今天聞妙法,這是成佛的法門,這是起始,你知道這種地位多了,這怎么叫地位多呢?我略略的說一說,這成佛的法門,光中間的地位就有五十五個階級,是什么呀?十信,信心有十個階級,發(fā)信心,最要緊的要信,十信有十種;十住,你這個信心不改動,一定站住腳跟了,他有十個階級。十行,你已經(jīng)站住腳跟了,你還得自立立人,度化眾生,行是行持,行持菩薩道,自利利人,你明白了也讓旁人明白,你別吝法;十回向,到了回向的地方,迥自向他、回因向果,回我這因地用的功夫趣向佛果,這十回向,也有十個階級,十回向就容易了,就到了十地,地是心地,人人的真心之地,這當中還不容易,還有四個加行,由十回向到四加行-暖地、頂?shù)、忍地、世第一?你用功,用的這個心里頭這個熱心,度化眾生成啦,說是我成佛,讓一切眾生都要成佛,得有這種熱誠,這就是暖位子;頂,用到極頂了;世第一,世間法到了第一上了;還有個忍,第三個是個忍位,分三種:上忍、中忍、下忍,不暇宜細說,細說在教義里頭太多,得有個忍耐,你要沒個忍耐心,你達不到;世第一,世間的法就算第一,這還沒到家,這叫四加行,加上這四種緊要的實行,這叫四加行,然后這才能到初地,由初地才到十地,地的位子也有十個。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還有四加行才到了十地,這就五十四個了,還有一個等覺,沒到妙覺佛果,這還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九)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八)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十)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六)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五)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四)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三)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二)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一)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十二)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十一)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七)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九)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八)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十)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六)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五)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四)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三)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七)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