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jīng)
《心經(jīng)》可以指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佛經(jīng)中字數(shù)最少的一部經(jīng)典著作,因其字數(shù)最少、含義最深、傳奇最多、影響最大,所以古往今來無數(shù)藝術家都傾注極大精力和虔誠之心,把《心經(jīng)》創(chuàng)作成為異彩紛呈的藝術品。自由自在的菩薩用般若智慧言傳身教眾生,依靠自心的心靈智慧,從煩惱生死的這一邊到..[詳情]
心經(jīng)講記——《法性基礎》之九
《法性基礎》之九
—— 2012年11月30日《心經(jīng)》網(wǎng)絡課堂錄音整理
各位同學晚上好!今天我們接著學習《心經(jīng)》。上一次課和大家分享了對菩薩的三種理解,大家應該還記著吧?第一個是覺有情;第二個是覺有情;第三個還是覺有情。第一個是什么?覺悟的有情;第二個是覺悟有情;第三個呢?(學員:覺有情)第三個就是覺有情。第一個覺就是內(nèi)覺心性;第二個有情是外化有情;基本上是前邊兩種理解的一個綜合,也叫自覺覺他,這是比較完整的一個內(nèi)涵。
因為我們現(xiàn)在在學習的時候還是處于一個初級階段,所以肯定還會有自他的安立。以前給大家分享過,隨著我們對緣起的觀待,對空性的體認,這個所謂的“自他”已經(jīng)慢慢在這個過程中已經(jīng)漸漸變得非常模糊了,乃至于到最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觀待,彼此之間不可分割,這就是前邊花很大的力氣給大家分享的一個關系——黑和白之間的相互依存,它不是互相交替,而是相互依存。
善惡之間也不是截然對立的。在對這個問題的理解時,我想引用《道德經(jīng)》中的一句話,是關于老子對一對相互對立的事物之間相互依存之關系的看法。過去可能會認為老子他認為它們之間是相互轉(zhuǎn)化的關系,現(xiàn)在我們了解到一對范疇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以后,這個認識就有所不同了。
《道德經(jīng)》中那句話是什么呢?叫:“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后面還有一句:“孰知其極?”這個很關鍵。過去我們都知道前面那一句話,對后面的“孰知其極”往往容易忘掉。現(xiàn)在我們要重點看“孰知其極”是怎么一回事,來看一下。
(法師板書: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
孰知其極——誰知道其極?大家針對這句話來說一說。前邊比較好理解,禍是福之所倚,倚:這個倚就是依靠的意思;而福兮禍之所伏,伏:潛伏、隱藏。這個倚和這個潛伏這樣一種狀態(tài),這樣一種狀態(tài)大家可以看——這就不是交替!它不是交替,當我們認為交替的時候,那個已經(jīng)呈現(xiàn)果相了。就像現(xiàn)在我們福報來了,比如中彩票中的數(shù)額不小:一千萬。福來了吧!小心哦,福來的當下禍之所伏,當下禍就潛伏起來了,而經(jīng)過一個月、兩個月,到最后家破人亡時候那個禍已經(jīng)呈現(xiàn)出來了?墒钱?shù)湷尸F(xiàn)出來時,我們不要以為禍那個時候才有,不是的。當你福來的一剎那禍已經(jīng)開始潛伏了,而這種潛伏的狀態(tài)只是在一個月、兩個月以后呈現(xiàn)出來。
這個時候你可以想這句話:“禍兮,福之所倚!奔移迫送龅臅r候你也不要沮喪,這個時候福在那一刻依存在那個禍里面,福就有了。所以這樣一種相互轉(zhuǎn)化,并不是相互交替,有你沒我,有我沒你,不是!它們就是同時并存的。這種同時并存的情況我們可以讓它不存在,只要你能夠警覺它就沒有并存了。當?shù)酶5臅r候警覺一下,就在最初那一刻心念,不要有所偏失的時候,最初一個心念如果有所偏失,那個欲就來了。這個欲是讓我們的行為產(chǎn)生過失的一個源頭,它是不可欲的,這個時候在那一刻禍就開始潛伏下來了。所以這個禍福就是在那一個心念之間,你能分得清楚哪是禍?哪是福嗎?能分清楚嗎?現(xiàn)在分不清楚了吧?分不清楚了。
所以你中彩票一千萬的時候,是禍是福誰知道呢?不知道。這叫什么呢?孰知其極。老子感嘆了,感嘆什么呢?誰又知道?知道什么呢?極呀,大家可以看,極,這個“極”《說文解字》里邊解釋這個極是什么呢?房屋的棟梁,那個最高的那一點。極端啊,極至就是這個極,用我們現(xiàn)在的話來講的話,這個極就是邊界、就是極限。
禍福這樣子彼此之間相互觀待、相依相存,又有誰能知道禍和福之間嚴格的界限在哪呢?是它們在轉(zhuǎn)化的時候,誰又能找到那個轉(zhuǎn)折點呢?誰能找到呢?找不到。孰知其極,誰能找到這個轉(zhuǎn)折點呢?這個時候老子已經(jīng)在這樣一種禍福,在一對事物相互轉(zhuǎn)化的過程中,他已經(jīng)體悟到了,體悟到了什么?很多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彼此之間相互觀待。相互觀待就是同時存在,我們一般的狀態(tài)是同時存在,你根本找不到它們的界限是何在。如果能找到界限的話,那是什么了?如果我們能找界限的話,這個我執(zhí)就有了。這個所謂的我執(zhí)不是說執(zhí)著于我,有一個執(zhí)著,是對萬法都有一個清楚的界定,這就是我執(zhí)。我們認為這個桌子就是桌子,凳子就是凳子,好啦!如果你只是這樣認為的話,這種執(zhí)取就產(chǎn)生了,這種執(zhí)取產(chǎn)生了。那么它的界限我們就可以分到了,這是桌子,這是凳子,然后中間又有一個空間界限,有一個界限。
所以這里講的“孰知其極”就是這樣一種禍福,這樣一對看似截然相反“有福無禍,有禍無!边@一對范疇里邊,在我們凡夫、凡人、平常的人看來這是一對事物,這對事物之間是截然分開的?墒抢献影l(fā)現(xiàn)了它們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這個時候感嘆,感嘆什么呢?孰知其極呀!孰知其極這樣一種狀態(tài)。
到現(xiàn)在為止,我們這一門課的名字叫法性基礎,我們是以《心經(jīng)》去趣入對法性的體會,F(xiàn)在大家有沒有大概了解說這個法性到底說是怎么一回事,在講什么?現(xiàn)在有一點點概念了嗎?有了吧?還沒有吧?(同學:動態(tài)平衡。)(眾笑)法性就是動態(tài)平衡,對不對?就是動態(tài)平衡。這個諸法法性無我性,我們從嚴格定義上來講的話,法性就是講無我,這樣一個無我就是在破除我們的一種執(zhí)取。任何一種執(zhí)取一旦成立,這樣一種極限性就有了,動態(tài)的平衡就被打破了。所以實際上我們根本上還是從無我的角度來談的,但這樣無我的角度要轉(zhuǎn)化到我們生活中的一種直觀里邊來去體會它的時候,它就是在了解我們的觀念里邊到底執(zhí)取的是什么。往往我們一旦有一種執(zhí)取以后,它就和相應的其它很多概念對立起來。而這種對立中彼此之間它是一個截然分開的一個關系。而當我們了解這個法性的時候,實際上是在把這樣一種截然分開的一種界線在慢慢解構(gòu)。但是這種解構(gòu)又不是那種,好像什么都不要去分別的解構(gòu),它是一種時時刻刻在覺照、觀照的狀態(tài)里面來去認識的一種狀態(tài)。大體上,我先對法性這樣一個角度目前做這樣一個分享。
上一次課我們把菩薩的意思分三種理解來給大家做個分享,那么今天我們進一步來去深入一下,深入什么呢?“菩薩”這樣一個概念它的內(nèi)涵,以及它外在所展現(xiàn)的一種形式。它的內(nèi)涵怎么去理解呢?學到現(xiàn)在我們知道什么樣的人才能稱為“菩薩”?(學員:自覺覺他)自覺覺他的人,(學員:覺有情)覺有情的人,能稱為“菩薩”,這個回答等于沒有回答。什么樣的人才能稱為菩薩呢?發(fā)了菩提心,這個界定我們可以理解發(fā)了菩提心的人稱為菩薩。請問除了發(fā)菩提心還能發(fā)什么心?出離心,還可以發(fā)什么心?(學員:悲心、愛心)愛心我們給它取另外一個名字叫善心,菩提心也就是覺悟的心。
目前我們要去尋找的話,大體上可以分為這三類。除了這三類正面的,難道我們就不發(fā)一點負面的心嗎?負面的心會是什么心呢?(學員:嗔心,貪心,慢心)發(fā)嗔心、貪心,慢心……這心可多了,六種根本煩惱,二十種隨煩惱,所以二十六種心都可以發(fā)?墒遣灰,這二十六種心如果按照善惡的關系來看的話,它們和我們的善心不是截然分開的。這二十六種心是一種惡心,但這種惡心是一種過失的狀態(tài)。其實人心本善就是說人心最初的一面一定是善心,但這個善心一般來講我們是不容易觀察的。誰觀察到了?這顆心孟子觀察到了。孟子為什么要提出人心本善,就是因為他觀察到了。他觀察到人心最初的一面是善心。但最初的一面是善心的情況下,為什么后來出現(xiàn)種種的過惡呢?種種的傷害人一種惡心呢?
學員A:過了。
法師:善心過了應該更善呀?
學員B:過猶不及,習相遠。
法師:習相遠?這個或許我自己的所學還不夠深入,孟子在論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稍微要加一補充材料。
前段時間我們學了一本書叫《父母效能訓練手冊》,這是美國的一個心理學家戈登博士,他在研究人際關系的時候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歸屬”模式。他慢慢去了解人與人互動的過程中間,到底人際關系怎么去互動。他提出了三類典型的關系,一個是親子關系;一個是老師和學生的關系;還有一個是領導和員工的關系。那我們在了解父子,親子關系的時候啊,他有一個很深刻的認知,他發(fā)現(xiàn)什么呢?人的情緒分二類:第一類最初的第一情緒,一定是善的;但是到第二情緒的時候,大部分就被轉(zhuǎn)化成惡的了。
一般來講的話,比如我們現(xiàn)在孩子放學回家晚了,一般的父母都特別擔心孩子是否安全,見到孩子父母會干什么呢?責備、懲罰,乃至于嚴加的呵責。到最后孩子感受的是什么?痛苦!因為父母還沒了解孩子遲到是為什么,很可能孩子去做了一件很好的事情,可是在完全不了解的情況下,孩子就挨了一頓批評。孩子感受的就是一種委屈。很顯然父母這個行為在這一個場合已經(jīng)過了。你不能說它是善。可是父母之所以批評孩子,他內(nèi)心最初的一念會是什么呢?
學員A:見到孩子回來會很開心。
法師:見到孩子會很開心,那為什么見到孩子以后會批評他呢?
學員B:擔心他。
法師:擔心他,或者說我們預期希望孩子早點回來。我的希望是想念孩子、擔心孩子,尤其是他來晚的時候,非常擔心他的安全,這種擔心,是不是善?
學員C:是。
法師:一定是善。那個心念是考慮孩子的心啊,不能說他是惡心?墒钱敽⒆拥男袨闆]辦法滿足我們的預期的話,我們到第二種情緒的時候變成了一種過,這種過啊,讓孩子感受到的是一種壓力,一種責備。他能感受到父母的關心嗎?除非這個孩子學過我們的觀功念恩。(眾笑)他剖析一下說父母這樣做是關心我啊,我應該轉(zhuǎn)過為功啊,這是從第二情緒轉(zhuǎn)化到第一情緒,那是轉(zhuǎn)過為功。所有過失的背后都有善心,源頭在善心。善心很容易過,一過就變成惡了。
所以戈登博士做了這樣一個分析,當時學到以后我忽然理解孟子所講的“人性本善”是怎么回事了。恰恰證明了人性本善確實是善的,現(xiàn)實生活遇到人與人之間的一些沖突那是因為有些行為過了,這種行為過了以后,說明我們在某一方面的執(zhí)取過于強烈以后而忽略了更多的心理感受,導致了一種信息或者一種平衡的事被打破,打破以后自然就是痛苦。
好,我們回到這三個“心”里面來,單獨來講只發(fā)惡心,很少有這樣的人,我們說這個人怎么那么惡啊,怎么老是發(fā)惡心啊?不要從這來看,源頭一定不在這兒。源頭一定在背后,就是他曾有過善,尤其是社會上的大惡人,我們不要以為他天性就是惡,不是的,這樣的人很可能剛開始非常善,一般人根本比不了他的善,但是這種善到最后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就變成了極端的惡。這個人生命歷程值得研究,這個轉(zhuǎn)化怎么會轉(zhuǎn)化成這樣子的?這件事情是很有意義的。因為將來搞不好我們就成為這樣的一種心路歷程了。我們發(fā)菩提心,發(fā)發(fā)發(fā)發(fā)到最后,菩提心沒發(fā)起來,發(fā)了另外一個惡心,那就成了一個頂端,到了另外一個極端去了。
現(xiàn)在集中來看看這三個“心”。要想現(xiàn)在就去理解菩提心這件事情是有點難度的,為了理解菩提心我們最好還是了解一下菩提心之前的基礎,如果我對前面基礎的心的狀態(tài)能夠有所了解的話,那么對菩提心的體會就會比較真切。
大家還記得前兩次課分享過三種人際關系吧,(法師板書)現(xiàn)在我們分享“三心”——三心的關系和各自的特點。這三個心大家不會陌生,尤其是前面學過道前基礎的部分以后,我們應該比較清楚它們恰恰對應了我們的三士道。三士道最終是希望我們能夠發(fā)起菩提心,盡管現(xiàn)在不知道什么叫菩提心,我們也要發(fā)。
為什么呢?因為菩提心好啊!它能夠為我們帶來大利益。但是在發(fā)起菩提心之前一定要有善心和出離心的基礎。什么叫善心呢,你可以解釋它叫“吉”,“善”叫“吉”,我們就不能說“吉心”了嘛,這可就沒有了。善就是從果上來講是吉利的。這個善心如果從因地上來講的話,它這個心理狀態(tài)一定是“利他”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為什么我們一定要強調(diào)“利他”才有善心的生起?在現(xiàn)實生活中跟人去相處,你會發(fā)現(xiàn)這個人心地非常善良,當說到“心地非常善良”的時候,我們一定知道這個人時時刻刻是在想周圍人別人的需要,以周圍人的需要為重,非常善解人意,所以你跟他相處會很快樂。為什么你很快樂呢?因為你在感果,他在造業(yè)。感什么果呢?感他在為你付出的果。他在造這個善業(yè)的時候給人帶來就是一種快樂。所以這樣一種善心,我們就是以“利他”來界定的。
一般來講的話,我們說一個人他是“自私自利”的時候,就說明這個人他時時刻刻在想自己,而且很容易傷害到別人。所以我們在界定的時候,往往是通過這個概念來去界定它。
那么“出離”到底出離什么?這要從因和果上來講。從果上來講的話,從佛法來講肯定是出離六道輪回,出離生死輪回的痛苦。從因上來講的話就是兩件事情,一個就是“惑”,一個就是“業(yè)”。就是從這樣一種惑和業(yè)的狀態(tài)里邊跳脫出來。
第三個“菩提心”就是一種覺悟的心。當我們這樣看的時候,看似有三個心,這三個心彼此之間是不是截然分開的?它們之間又是什么關系?是不是截然分開的?不是。那么關系在什么地方呢?什么關系?
學員A:一層層遞進。
法師:一層層遞進,能不能說一說?(學員:明白、清楚、然后選擇)覺悟就是選擇是嗎?選擇誰了?選擇覺悟了。我們可以看一下每一個概念的提出都有一種對治性。當我們一般來講在“利他”的時候,其實在這個里邊我們強調(diào)的對治性就是它能夠?qū)е乱环N無我性。大家知道,當我們在特別強調(diào)“利他”是一種善的時候,那是在對治什么呢?對治人總是習慣于想自己利益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用一個概念來對治,這就叫“利他”。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達到了一種生命的平衡,這種平衡就是動態(tài)的平衡。如果不這么提的話,人習慣想自己、習慣想自己,最后這一端特別重。你能說人考慮自己是惡嗎?不能吧,不能。
人正常需求你不能說它是惡,如果人正常需求都是惡的話,完了!你這樣看待自己的話,你會不會同樣這樣看待別人?肯定會。你在利他的時候你肯定不會滿足他的正常需要,因為這是惡的。所以這種“利他”就是觀念對治,就是起對治而已,他并沒有說利自己就是惡的。
當什么時候是惡的呢?因為我們一味考慮自己而損害了別人的時候,那才叫惡。那就過了,那才叫過,才叫惡。所以這個“利他”根本來源于我們有一顆自利的心,這時候推己及人自然而然就想到利他了。往往我們對個人的需求越真切的時候,我們對別人的希求也就越真切。這個善心發(fā)起來就更加真實。
我記得有一次在寺里邊見到師父,那天天氣還比較冷,我就問:“師父您冷不冷啊?”大家想想看,師父會怎么回應我?
學員A:“你是不是很冷啊?”
法師:師父會回應我說“你是不是很冷?”還會怎么回應?
學員B:“不冷”。
學員C:“感恩!”
法師:師父還會感恩?師父聽了以后笑一笑理都沒理我。(眾笑)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嗎?啊?
學員D:“你感覺到冷干嗎要問他啊!”
法師:師父后來就補充了一句說,“你自己都照顧不好你自己”,因為我那個時候很不注重照顧自己。其實天很冷的時候,我穿的還很少,那時候可能鼻涕都流下來了。(眾笑)我問師父冷不冷,師父就很不屑一顧地說,“你自己照顧好你自己再說。”(眾笑)所以后來我就發(fā)現(xiàn)了,發(fā)現(xiàn)什么呢?你真的想去照顧別人的話,你先把自己照顧好。如果我們連自己都照顧不好自己的話,我們是不可能把別人照顧好的。因為冷、暖、饑、餓對不對,我們對自己體察最明顯的,結(jié)果你都照顧不好,我們怎么可能去體會別人的需求呢?這種體察就失去了基礎了,你能說這種情況下我們自利是惡嗎?它反而成為一個最好的橋梁。所以過去我認為的一些瑣事,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非常有意義了,為什么呢?因為這就是平臺。
當自己的生活沒有辦法豐富多彩的時候,我們永遠體會不到別人想去豐富多彩的話應該怎么做,永遠不知道。所以只能拿自己有限的經(jīng)驗去利他,當我們的經(jīng)驗世界非常局限的時候,想去利他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赡苤車讼敕皆O法拜托你,說不要利了,(眾笑)你別利我了!我的生命已經(jīng)夠干涸的了,你不要再利我了,(眾笑)再利下去的話,刀都把我割掉了,刀都把我的小生命都割掉了,別利了。
所以我們在講利他的時候,一定是基于我們個人需求的生活豐富多彩的體驗。我們推己及人稍微想一下就過去了。那個心念只要一提示心就過去了,這個善心就發(fā)起來了。當我們知道這個利他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的時候,在自發(fā)之間,我們不斷去強調(diào)的時候,人慢慢內(nèi)心就達到一個平衡。對自己和他人達到一個很好的平衡,到最后一定是個平衡的狀態(tài)。這個平衡的狀態(tài)就是我們對自己需求體驗,不斷去豐富體驗,同時我們再談利他的時候,自然利他的經(jīng)驗就越來越豐富,到最后自己的生命和他的生命就進入一個非常良性的動態(tài)平衡。
那么當這樣一種動態(tài)平衡達到時候,大家知道我們這樣一個善心,這個所謂的善心就遠離了執(zhí)取兩端的過失,自然而然就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tài)。所以這個善做到極致就是至善的狀態(tài),至善的狀態(tài)就是這個菩提心,就是那個中庸、中和之心,就是一個至善的狀態(tài),這個至善的狀態(tài)不是靜止的。
在《大學》里面講“止于至善”的時候,大家不要想著說,將來有一個至善的終極目標我要達到它,然后就達到了,從此高枕無憂了,沒有這樣的事情,如果真是那樣的話那就涅槃了,涅槃那是誰啦?就是羅漢。從此生命跟緣起就沒互動了,沒互動以后就是涅槃的狀態(tài)。
可是菩薩、佛“悲不住涅槃”,他的悲心跟有情的互動,這樣一種互動的貫式不允許他在這樣一種靜態(tài)里邊,他一定要出來,是一種動態(tài)。所以涅槃是一種靜止的,所謂永恒的靜止的一種狀態(tài)。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佛這種菩提的狀態(tài)是一種動態(tài),這種動態(tài)是一種平衡的狀態(tài),動態(tài)平衡。所以這兒的至善講的就是一種永無止息的這樣一種互動,一種動態(tài)的平衡。在這種動態(tài)平衡里邊就是一種圣人境界,這個圣人境界是什么呢?
學員:中和。
法師:中和,還叫“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就這個狀態(tài)。就是在這個動態(tài)平衡里邊,他能夠時時刻刻知道“進”,該進的時候進,“退”,該退的時候退。這就是“叩其兩端”,存、亡,這都是兩端!安皇湔,就是他在這個兩端里邊不失其正,時時刻刻能夠把所有的執(zhí)著在他這個動態(tài)平衡里面給它解構(gòu)掉,這種狀態(tài)就是一個至善。一直是在這個至善的狀態(tài)里邊,一直是在動態(tài)平衡里邊。哪一刻如果他稍微的一大意,完了,那一刻的隱患就留下來了,那一刻的執(zhí)取就留下來了,那一刻的過失就有了。所以后面緊接著就是“咎”,“咎”之后呢就是“兇”。咎有過失,有過失最后就是有兇險。這是我們對于善的一個理解,這些的話有些東西前面已經(jīng)分享過了,但是我們在不同場合還是要加強它。
第二個是對于惑業(yè)的理解。在這里邊我們?nèi)绻麖囊粋次第上關系來看的話當我們發(fā)善心的時候還有自他的觀念,當我們說出離的時候,在惑和業(yè)上去不斷去凈化的時候,這樣一個“自”的概念就在這個過程中不斷不斷被解構(gòu)和凈化了,這叫什么呢?這就是一個無我的過程,有沒有他,這個過程有沒有他?
學員:沒有。
法師:沒有啊?有吧?有!這個時候還有他。因為在解構(gòu)惑和業(yè)的時候我們知道,不斷去解構(gòu)出離心的時候,實際上是就我們生命個體來講,我們對自身的煩惱和對于自身造業(yè)的一種執(zhí)取,它不斷去觀照的時候,這個“自我”在這個過程就被解構(gòu)掉了,解構(gòu)掉了。但是這個利他的一種慣勢還在,或者說我們對于生命,一切有情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這個時候如果單單是“出離心”的話,它的側(cè)重點就是在對自我的解構(gòu)上而作功夫。更進一步當這個自我的解構(gòu)——“惑業(yè)”完全凈化以后就是“覺悟”,覺悟的話“無我”就完成了。上面是個“無我”的過程,下面“無我”就完成了。而這個“他”還在不在?(學員:在)還在,是不是,所以我們說佛完全實現(xiàn)了“無我利他”,誰能“無我利他”?就是佛能做到完全的“無我”而“利他”的一種狀態(tài)。
但是大家別忘了,我們現(xiàn)在所有名言的安立是基于現(xiàn)在的狀態(tài)而安立起來的,當沒有“我”的時候還有“他”嗎?沒有了吧?自他的安立本來就是相對的,所以真正“無我”的時候,自然沒有“他”了。所以在佛的眼界里面,是不是一定有那么多眾生,像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一個一個要去度他們,是不是這樣一種心理狀態(tài)?已經(jīng)完全不同了。在他的眼里面邊,已經(jīng)沒有“他者”這樣一個形象存在,至少他這個執(zhí)取已經(jīng)沒有了。所以《金剛經(jīng)》里面講的“無我相、無人相、無壽者相、無眾生相”就是在講這個。當真正“無我”的時候,他這個所謂的“他”的安立也已經(jīng)被解構(gòu)掉了。
這個時候我們要去看一看,剛才分析的側(cè)重點是單個的來講,現(xiàn)在整體來看一看的話,我們就知道原因在什么地方了。最初的時候當我們在利他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以這樣一個思路來看的話,一以貫之的心就是利他的心,這個沒有變哦,這就是一以貫之的內(nèi)涵。這個一以貫之的內(nèi)涵是個共道的思想。大家知道如果不共道的話,所謂的不共道就是我們的目標就是一個在三士道里面,如果僅僅是一個下士道,追求只是一個人天福報的話,那么“利他”是一個目標還是一個途徑?(學員:途徑)“利他”就成了一個途徑了,他的目標就是為了“利己”。因為他通過學習了解了我要想“利己”一定要通過“利他”,這個時候在生活里他一定是利他的心去做,動機沒有問題,但是在整個認知里面他是回饋自己的。所以“利己”是目標而“利他”成了途徑,一旦“利己”完成了,“利他”就可以扔掉了。這就是“天爵”和“人爵”的區(qū)別,對不對?修天爵以要人爵,這個“人爵”得到以后而棄“天爵”,“利他”就是天爵,本來心性里具有的最尊貴的東西,我們卻把它工具化了。為了什么呢?為了得到“人爵”,所有的人天福報,得到了好了扔掉了。這就是把這個“利他”一以貫之的內(nèi)涵工具化了,這是一個不共道的時候。
當共道的時候大家會發(fā)現(xiàn)它之所以成為一個一以貫之的內(nèi)涵,就是因為它一直在培養(yǎng)我們利他的等流,下士道如果培養(yǎng)起這個等流,它會一直延續(xù)下去,最后成為一以貫之的一個宗旨。
這個從下士道大家可以看啊,從發(fā)善心的時候、側(cè)重于“利他”的時候,我們對自我的執(zhí)取在這個過程中就降低了,但是降低不等于沒有,而且很多情況下如果不去學習、不去覺照的話很可能你在利他的過程中,利他越多,對自我的執(zhí)取很可能越多,這個可以理解吧?可以理解,所以“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yè)”。如果離開這樣一個覺照,“利他”你行的越多最后增長我們內(nèi)心的煩惱和執(zhí)取會越多,最后我們是越來越不自在,不自在哦,這個不自在就相當于付出越多的時候,這個天平(在傾斜),執(zhí)著在增加,我們內(nèi)心的執(zhí)著也在增加。結(jié)果通過這個過程執(zhí)著沒有降低,而是增加了,增加以后,看似外在我們擁有的很多,其實是最不自在的。
這個狀態(tài)大家可以體會的吧?體會不到?這就是平常我們在世間看的,大家會以為什么呢?以為官越高越好,錢越多越好,名氣越大越好,實際上我們是沒有這些,你有了以后再試試看,這個地位越高越不自在,半個月一個月的行程安排自己都做不了主,誰給他安排好了?秘書都安排好了。沒有別的選擇,該見的人必須要見,該做的事情一定要做,由不了你?梢岳斫獍?所以有些人對于自己真正的想法,可能只有在退下位來以后才開始去做,那叫什么?人生的第二事業(yè)期。就是退下來以后才真正有這個精力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而在位的時候做不了主的。
大家不要以為說哎呀我很有抱負,如果我能到這個位置上,一定可以怎么怎么樣。別,你如果到那個位置上,你做不了主,這個不是個人說了算的,它這是一個勢場共同決定的。這個按佛法的名言叫什么?叫共業(yè)決定!共業(yè)決定是很實在的,如果說你到那個位置上,做了個事情違背大家的意愿,你看吧,不要別人說,你馬上自己心里有壓力了,為什么呢?因為別人給你的眼色就不一樣了、給你的臉色就不一樣了,心里面就開始覺得這樣不行呀!那時候心理的壓力自然而然就有了,馬上人就要調(diào)整。很多情況一旦牽扯到共業(yè)以后,我們自己想要做主,這真的是需要大福德大智慧,不然你轉(zhuǎn)不了眾生的共業(yè)。轉(zhuǎn)不了必須要順從他,你不順從它馬上就走了,馬上就離開了,你作不了主的。這個領導可不好領,更不好導,沒有大福德大智慧是不可能的。
那么在利他的狀態(tài)下,如果希望在這個過程中也能夠提升生命的品質(zhì)的話,我們一定加上一個要素,什么要素呢?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無我。一定要無我這個落手點,就是要覺照我們內(nèi)心的煩惱,在這個時候時時刻刻要去警覺它,你可以做但不要執(zhí)取。
老子在這一點上一定體會得非常深刻,他在《道德經(jīng)》第二章里面就講到了,講到什么呢?老子意識到人這種名言安立的相對性,你如果不警覺的話,會立刻掉入這個陷阱,一旦這樣人馬上就被局限住了。所有的善惡也好,高下也好,地位——高的地位、低的地位,所有的這些名言概念,人一旦進入這個陷阱就完了!人就不自在了,人不自在以后就累積這個“勢”,到最后人就被自己約束了。這個時候老子警覺到了,警覺到了什么呢?他提出“行不言之教,處無為之事”。
所以老子就“為而不恃”,“為”可以做但不要“恃”,“恃”的狀態(tài)就是有憑恃了,我做了以后,“我”做了;沒做的時候還無我,你做了以后有我了。你沒做沒有“無我”嘛,你什么都沒做談什么呢?現(xiàn)在你做了,好了人有資本了,功成以后開始居了,對不對?“居”啊居功,居功以后我執(zhí)就開始增加了,資本開始增加了,人的所有痛苦就來了,看似做了很多,但是心里面還是很痛苦,為什么呢?因為有這些“居”的狀態(tài),因為有這些“恃”的狀態(tài)。這都是什么呢?它不是“無我”,而是增加了“我”。
那么我們在這個過程中稍微加一些覺照,在利他的過程中對自我的執(zhí)取,就會降低。降低的時候,人的智慧在這個緣起。大家知道在這個互動過程中,如果是這樣一種觀照的話,那么無我對“我”的執(zhí)取減少一分,那么對“他”的執(zhí)取也就減少一分,這是一個相互匹配的過程。所謂的我做了很多事情,所謂的有很大的功勞,那都是因為我們對他的執(zhí)取是非常明顯的。今天我為三個人做了事情,明天我為三十個人,再往后我為三百個人,再往后我為三萬個人,三萬個人都受利益呀,你想想看我的功勞該有多大!完了。這么想就完了。我們現(xiàn)在做講師,各位有沒有這樣的心態(tài)?呀,你看我!(眾笑)我?guī)У闹v師班三十個人,二十個人。我們另外一個同學一聽就羞愧了,說:哎呀不行,我還是沒有功德呀,最初的班十個人,后來只有三個人了,再往后三個人也走掉一半,留下一半,(眾笑)留下一個半,那半個人就是偶爾來一次,看著我的面子偶爾來一次;另外一個人就是鐵哥們兒陪著你,怕你最后失去信心了才來,他也不是為了學佛法。(眾笑)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很容易判斷說,哎呀!你看那個人帶了三十個人功勞很大,對不對?這個人很有水平,然后這個人你怎么回事,把人都帶跑了,是不是我們很容易判斷這個人沒有水平呀,(學員:是)是吧,這個很容易就是了。
可是大家不要忘了這叫“禍兮,福之所依”!人真正的水平不是看他順的時候,人真的成功、真的水平要看他逆的時候,他逆的時候能堅持,那是他的功夫。你順的時候能堅持你沒功夫,順的時候很容易堅持的,對不對?你說:我就是因為有功德,我講的好呀,所以它讓我堅持。別忘了,你好不是現(xiàn)在好,我們所有的好都是因為累積過好才好,你沒累積的話好不起來。
現(xiàn)在再讓我們回過去看的話,有時候盡管我也很在意,現(xiàn)場有多少同學聽,網(wǎng)上有多少同學聽,(眾笑)盡管我也很在意,但是我的心情不至于被這個牽引,我基本上現(xiàn)在人少一點,第一念可能有點下沉,第二念馬上變得很高興,為什么呢?因為人少是在歷練我,讓我成長的時候。人的心思是能難檢點的,人多的時候你就忘記了自己在干什么,所以我很慶幸。
現(xiàn)在如果回過頭去看自己從學佛到現(xiàn)在,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時候?那就是最初在學習文化的時候,不是后來人越來越多的時候給自己的印象很深,是最初堅持的時候、沒有人的時候,到最后一個人,二個人,最后一個人,二個人也沒有了(眾笑),結(jié)果自己還堅持下來了,這是讓自己印象最深刻的。
最初我接觸那位學長,現(xiàn)在也是我們一位法師,最初他就是這樣一種精神(眾笑),讀書放在那就傻乎乎的在那里讀,到時間了沒人來就繼續(xù)讀,風雨無阻人堅持下來了。什么是文化?什么是真正有功夫?這就是有功夫。所以現(xiàn)在不要看我們事業(yè)成功的時候,說你怎么發(fā)達,那個時候怎么樣子,別看那個時候,要看看人在失意的時候,有沒有堅持,那是你真實的功夫,大家心里平衡了吧?一定要平衡,這就是動態(tài)的平衡。(眾笑)
我們一定要學著給自己解構(gòu)自己內(nèi)心的壓力,讓自己時時刻刻懷抱著一顆具有生命力的心。什么叫法性呢?這就叫法性。什么叫性呢?性就是心生。從心底里邊所萌生的那一種生命力,那就叫性。所以在任何的困境里邊啊,任何的環(huán)境里邊,什么能讓我們的生命力煥發(fā)出來,那個想法就是對的。什么時候把我們的生命力給蒙蔽了,那個想法就是錯的。所以對和錯它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它就是以我們那個心態(tài)在時時刻刻的去檢點它。
當我們這樣在去不斷去觀照的時候啊,我們對于利他的那個心哦,之所以能夠解構(gòu),它不完全是因為觀照我們的煩惱,觀照到了以后凈化它,更多的啊,如果將來我們想通向于佛一樣的智慧的話,一定是在眾生的緣起上慢慢去觀待這樣一種相上差異性的一種解構(gòu)。剛才所說的人多人少,這只是一個相,這個相很容易迷惑人,很容易迷惑人。你認為人多的時候就好,人少的時候就不好。別忘了這個多這個好,多少只是在一個桌面這個平臺上在探討問題。這只是一個量的差別。人如果在質(zhì)上有所提升的話,你量再多也沒辦法比,這個大家可以理解吧?可以理解。身邊只有兩個人一個人的時候,你還能靜下心來,那是一種心和心的互動的時候,那遠遠比我們業(yè)跟業(yè)的互動的時候,一百個、一千個、一萬個要好的太多了,對不對?
這就是我們文化的一種精神,什么精神啊?不著急,不要著急,著急什么呢?一定要著急怎么樣子,怎么樣子,怎么樣子。不著急啊,不著急!所以我們這種心態(tài)就出來了,什么一個心態(tài)呢?這就是《論語》中的第一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啊,學以后啊時啊!皶r”是什么意思啊?時常、經(jīng)常、不間斷,對不對?過去我也這么理解的。現(xiàn)在因為學了《心經(jīng)》,不這么理解了,或者至少換一個角度。這個“時”是什么呢?就是時機,不錯失時機地去實踐它。一個道理不可能我們學了以后在任何場合都要用,它只可能在一個場景里邊,你只要掌握這個時機用一下就可以了。至于學到一個內(nèi)涵以后,我們要了解什么場合要用它,只要在這個場合用對就可以了,沒問題吧?我們不可能學了一個藥方以后,回家以后到處給人開藥方,開這個藥方。(眾笑)那不可能的事情,對不對?我們只可能學到一個東西以后去檢點一下自己,這個藥對這個癥,哎對癥了,解決了。在生活中用的時候,只要那個癥出現(xiàn)以后再用就可以,那叫做“時”,那個叫“時”。所以學而時習之,那個喜悅才來了,不然的話沒喜悅的,不但沒有喜悅而且越來越苦惱?你學了一個藥方,結(jié)果最后也不看人家病癥,老給人家開,開了以后,讓人家本來沒病吃病了啊,吃病了。結(jié)果自己病好了還一直在吃,那個時候你還有喜悅,你的功夫還真高!啊,喜悅那個時候才有。就是把生命的意義給啟發(fā)出來,那個喜悅就有了。
這個時候第二個效果就來了。叫“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個時候“朋”才來了。我們在不斷把握時機,用的非常恰到好處的時候,你看吧,慢慢別人就來了。因為什么呢?因為這是名醫(yī),對不對?名醫(yī)開的藥方很管用。慢慢慢慢大家知道啊,這里邊有學問。這里邊有學問,慢慢這個人就來了,這叫“德不孤,必有鄰”。這個德不孤,必有鄰它是一種感召,這種感召哦,是不著急,大家不要著急,我們學了文化以后一定要怎么樣子,一定要怎么樣子。不著急、不著急,慢慢去干什么呢?凈化我們的惑和業(yè),把心的一種能力給它開顯出來。最后會感召的,人是感召過來的,他不是被你拉過來的。人你還來能拉過來他,人都長著兩條腿,今天拉過來明天跑。你肯定拉不住。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在這樣一種緣起的觀待里邊,它不但是對自己的一種自我的解構(gòu),而且它會借助另外一個平臺,就是對于“他”的解構(gòu)也在進行。所以我們那一顆利他的心,它不是在相上去越來越執(zhí)取,而是在相上越來越——孰知其極,把那個極給模糊掉了。最后慢慢把握了一些實質(zhì)的東西,最后達到一個覺悟的狀態(tài),那就是自他的一體性出現(xiàn)了。
這個生命的一體性是時時刻刻存在的,生命的一體性是什么狀態(tài)呢?我也不知道,因為我也沒有達到。但是我們從這些圣者的一種生命體驗里面,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就是在這樣一種狀態(tài)里邊,所以那個道才被實踐出來的。
老子就講“是以圣人抱一以為天下式”。抱一為天下式,大家知道這個“一”是什么?這個“一”就是一體性。他時時刻刻在這一體性里面,所以他是有個整體直觀的。這個整體直觀就是“一”,這種“一”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一個緣起出現(xiàn)以后,那個動態(tài)平衡馬上就呈現(xiàn)出來了,他時時刻刻在一個動態(tài)平衡里面、緣起的觀待里邊,他再不斷去調(diào)整、不斷去調(diào)整,所以一直是處在這樣一種狀態(tài)里邊。這個所謂的菩提心就是這樣一種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就是一直是處在整體里邊,他觀待的是一種生命的整體性,和眾生共業(yè)的整體性。這個時候哪個地方出缺憾了,他的觀照、直觀是非常明顯的,他就知道這塊有問題了,社會這塊有問題了,怎么去化導,共業(yè)的方向怎么去引導。如果是個人的話,個人的別業(yè)是怎么去引導。到他這兒以后整體直觀是非常明顯的,這個明顯不是思維分別出來的,是直接照出來的。
這就相當于說我們現(xiàn)在醫(yī)院里面有很多的儀器檢查我們的身體病狀一樣,那是檢查的非常清楚。眼睛出問題了,現(xiàn)在醫(yī)院里面都有很多高級儀器,過去我們的大夫都是全能的,你身體什么毛病,過來了一看他就知道了。現(xiàn)在檢查什么都要到什么科室,眼睛有問題到眼科,眼科里邊至少要跑四五個地方。他把你的生命當作一種物理器件來去檢查,物理器件哪兒出問題了就檢驗哪兒。那個儀器檢驗是非常準確的,就物理的性質(zhì)來講的話是檢驗的非常準確的,那就是一種觀照。不過這種觀照,他如果具有一種智慧的觀照的時候,那種把精神世界和物質(zhì)世界當成一個整體來觀照的時候,就更能找到根源了。精神的缺失可能是我們的身體物理缺失的一個根源,這里邊把它解構(gòu)了就好了,身體、整體上來講的話,它慢慢就會恢復起來了。
這就是我們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三個心,之所以我們說它是一以貫之的,就是在這過程中它之所以會是一個共道,就是因為這樣一個原因。如果一定要去提煉、總結(jié)他們之間的關系的話,我們更傾向于認為:出離心就是善心的一種深化,而這個菩提心就是出離心的一種拓展,所以,到最后出離心和菩提心就是在對善心的一個不斷的深、廣的一個過程。那么善心發(fā)到極致也就是出離心,也就是菩提心,它們基本的關系我們就簡單的分享到這兒。這一塊大家有什么問題嗎?
學員A:法師,覺悟到一體性之后是怎么樣的?
法師:我們先覺悟到一體性再說好不好?可以吧?
學員A:可以。
學員B:就會像蘇格拉底毫不猶豫去救人的時候。
法師:這個覺悟到一體性以后是怎么樣子,這是值得探討的一個話題。剛才有同學說如果覺悟以后可能會像蘇格拉底一樣到處在救人,跟那個場景基本上有點相似。因為蘇格拉底他的特點跟我們現(xiàn)在像佛或者孔子的特點有相似之處。就是這些人不立觀點,不宣揚說我是什么法門。不會吧?不會,他不會做廣告。只會看來什么人,給他講什么。
不過孔子跟蘇格拉底特點上確實有所不同。孔子通過跟弟子互動后,他知道弟子什么問題。然后弟子如果問一個問題,他就馬上給個回應。這個回應是針對他的問題開的一個藥方。但蘇格拉底可能沒那么直接。如果你來問他一個問題,他又問你一個問題,他會反過來問你更多的問題。結(jié)果讓你自己把自己的問題給解構(gòu)掉。你自己明白說:“噢,我這個問題原來不是個問題!”可是這么一個過程大家知道是會很花費口舌和時間的,所以大家只好在廣場里面坐下來好好聊。那么聊來聊去,哲學就出來了。哲學啊,愛智慧。在這個一問一答的過程中,就把人的形式邏輯給解構(gòu)掉了,進入到辯證邏輯的世界里邊。
到最后蘇格拉底基本上沒給別人任何的觀念,只是在幫助問者來去破除他的執(zhí)著,讓他因此而產(chǎn)生正確的見解,這是他自己產(chǎn)生的。他這種啟發(fā)和引導從根本的原理上來講是一致的,但從重點上來講確實有所不同。
對于我們來講就是個踐行的學問。告訴你一句話我們就去行持,行持以后你自然就明白問題在什么地方了?赡軐λ菞l路來講,一定要探討、思辨,通過思辨后發(fā)現(xiàn)我們邏輯上的問題,這個時候人的思想貫通了,行為自然就成立了。側(cè)重點確實有所不同。
如果真要分隔的話,可能蘇格拉底的風格還真像后來龍樹菩薩《中論》的風格,就是這樣辯論的風格。儒家孔子像瑜伽行派,要講究實修。在實修過程中你去驗證、體驗它。確實路線有所不同。對這個問題就到這兒。
談到這個問題我們簡單的再對過去分享的三對關系做一個對應。之前我們講過人與人相處有三種關系:一個是業(yè)和業(yè);一個是心與業(yè);還一個是心與心。三類關系雖然已經(jīng)提煉出來并且跟大家分享過了,但是我們自己本身的體會隨著生活中出現(xiàn)的事情,也在慢慢加深對它的理解。相信大家對它的理解肯定也是參差不齊,體會深淺也是不一的,那么我們會在不同場合里邊再加深對這三對關系的深化。
這三類關系基本上和這三心是對應起來的。我們在業(yè)與業(yè)的互動過程中就是發(fā)善心。善心的特點就是有自他的安立,所以我們所說的利他就是在調(diào)和。調(diào)和什么呢?調(diào)和一直在自私自利的心,只要達到一種平衡就可以了,不要過,一過的話利他也會出問題。大家相信不相信?
學員A:相信。
法師:有沒有體驗過的?有啊?利他還能出現(xiàn)問題,有體驗能不能分享下?
學員B:我這次去崇恩寺做義工,有這么個事。當?shù)亓x工他們認為吃廟里的東西是件很吉祥的事。我們供養(yǎng)組弄水果有個香蕉爛了,然后削了壞的,問我:“這還能用嗎?”我說:“爛了這半不能用了!彼徒o吃了。這會兒進來個咱們龍泉寺的義工,就認為吃廟里的東西要下地獄的,就審人家嘛:“是你買的嗎?你從哪兒拿的?”當時給那老太太嚇壞了。我覺的這個利他就有點過。我說的對不對呀?(眾笑)
法師:好,請坐。
學員B:他自己還說:“我為她好啊!蔽艺f:“你為她好,想想她懂不懂這個道理?”她不明白這個道理。像廟里供的水果出殿后有人就拿那個水果。我們經(jīng)常每個殿檢查,看哪個殿丟了。他們當?shù)厝苏J為吃廟里供佛的東西極好,不認為吃點東西就下地獄了。我們的義工比較嚴謹,義工也要善觀緣起,就是你要看當?shù)厝耸裁戳曀住?/p>
法師:好,我們分析一下這件事情。這個人他之所以吃,是因為他聽過這么一種說法,吃寺廟的東西是吉祥的,那還用說嗎?我們是供養(yǎng)的,然后佛菩薩場所里面加持過的,大家希望沾點什么福氣,沾點佛氣呀。吃下以后應該很好、很吉祥。結(jié)果這個時候忽然有個人告訴他要下地獄。那個人來告訴他吃了寺廟東西要下地獄的這個人來講的話,是不是在利他?
學員B:是。
法師:其他同學認為是不是在利他?關于這個概念本身他到底有沒有前提條件,我們這先不探討,嚴格上來講(是否下地獄)應該是有條件的。如果這樣的話,我們出家人應該是下地獄最快的,一天到晚的吃,一天到晚吃寺院里的東西。
學員C:他這沒有經(jīng)過允許。
法師:沒有經(jīng)過允許,對吧?好。這個至少有一個前提條件了,我們先不管這個前提條件是什么,我們假定這個說法是有他的原因的,我們不說他對,有他的原因,大家覺得這個是在利他嗎?
學員D:不是。
法師:不是的原因是什么?
學員E:過。
法師:是不是利他?第二是過還是沒過?這里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不是在利他?
學員F:是。
法師:利他的原因是什么?
學員G:出發(fā)點是好的,怕她下地獄。
法師:出發(fā)點是好的。這是以他自己的觀念,擔心你做錯事,擔心做錯事以后會有結(jié)果,這個結(jié)果很不好。這事我知道,我不能不告訴你。是利他吧,沒有錯吧,沒有錯。這個利他過了嗎?過了?為什么呢?
學員H:不是過了,是惑了。
法師:提出另外一個概念來,這是惑。就是我們利他,不知道利他的方法是什么。利他本身的觀念,以及我們想幫助他的內(nèi)容,這是兩件事情。我想幫助他,給幫助他的事情本身是錯的。比如說對方餓了,我沒有辨別這個食物是有毒的,我給他吃了食物,結(jié)果他吃下去死了。你能說這件事情沒有利他嗎?我確實是想幫助他,但是吃的確實是毒藥,但這個毒藥不是我有意的,我沒有意識到這是毒藥,這件事情過了嗎?還是說惑了?這個情況嚴格上講的話還不算是過。他是個惑,就是沒有一個正確的智慧、沒有一個正確的方式去利他,這還談不上過。如果我們在正確的方式上,我現(xiàn)在也知道這個食物很可口,人家餓。他很餓,他需要,這時候我給他;給他的時候,因為他吃的很快樂、很幸福、很滿足,這時候我一直給他,一直要讓他吃,雖然他已經(jīng)吃飽了,還要吃,這種情況下就是過了。
我們先簡單這么說,但是我現(xiàn)在要給大家分享的是這個“過”的狀態(tài)在現(xiàn)實生活中比較容易遇到的狀態(tài)。我們?nèi)タ纯催^去的傳統(tǒng)文化,為什么后來文化被拋棄,后來為什么文化會走向約束、壓制人。本來是一個很有生命的、好的文化,為什么會導致這樣一個結(jié)果?那肯定是因為“過”的原因。
“過”在哪里呢?我們來看一看。當我們談到業(yè)和業(yè)互動時候,我們都會有自己和他人,這個時候我們不能說是一個心和心互動的非常純的良性的狀態(tài)。這個時候我們有自他的觀念,我要去利他,這個時候就有些行為標準和規(guī)范了。這些標準和規(guī)范是什么呢?傳統(tǒng)文化里這個規(guī)范叫什么呢?叫禮。這個禮呀,因為當時周公在制禮的時候,制禮作樂的時候是非常繁瑣的。有《周禮》,后來《禮記》里有解釋,包括還有《儀禮》,禮非常的繁瑣。
那個時候孔子從小就非常喜歡禮,他覺得那些禮有它的內(nèi)涵,人如果能夠遵守禮的話,天下一定是和諧太平的。所以他很早的時候有志于推廣周公的禮,但是后來發(fā)現(xiàn)根本做不到。人們在當時的情況下已經(jīng)不允許再回歸,再去按照那個繁文縟節(jié)再去做了,實踐不起來。而且很多時候人擁有欲望以后,會利用那個禮來去滿足自己的欲望,他的過失放大了。
在這種情況下,孔子做了一個反思,他提出了一套新的規(guī)范。這一套新的規(guī)范,過去如果我們不去體驗的話意識不到。我們讀讀《論語》可以知道,《論語》里面很少講禮,它雖然經(jīng)常提禮,但是很少講禮是什么。講的是什么呢?人與人相處的倫理規(guī)范。這就對于周公來講的話,孔子做出更進一步的提煉。他提出了“仁”。這個“仁”是個核心,它在針對不同的人際關系的時候,提出一系列人際關系的倫理規(guī)范,這一套倫理規(guī)范就是“禮”。但是這個“禮”大家想想看啊,已經(jīng)比周公那時候的很多形式的禮,更具有普適性。這一普適就延續(xù)了幾千年,兩千多年。孝、悌、忠、信這些都是禮,但是這些禮已經(jīng)非常靈活了。
我們再提這些倫理規(guī)范的時候,它是人跟人相處過程中、它是業(yè)與業(yè)互動的時候,提出了一個倫理規(guī)范。這個倫理規(guī)范有個特點,它是善法。沒有問題吧?是善法吧?是善法,但這個善法的出發(fā)點就是利他,沒有問題啊。所以我們在說這個孩子很孝順的時候,一定是他以父母所需要為重,非常體諒父母,時時刻刻為父母考慮,這個人非常孝順。所以它的重心一定是在對治一個東西,對治什么呢?對治我們內(nèi)心對自我的執(zhí)取。
這樣的孝、悌、忠、信,這一套倫理規(guī)范不是死的,它是一個對治法,對治什么呢?對治于我們?nèi)丝偸且宰晕覟橹行牡臅r候,他提出了一套倫理規(guī)范。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跟那些經(jīng)常相處的人,你要遵守一些規(guī)范。這些規(guī)范我們一旦遵守以后,善心就起來了,利他的心在這過程中就培養(yǎng)起來了,而我們對于“我”的執(zhí)取漸漸就淡化了。這個我們可以理解哦,可以理解。
我們的文化講的不是權(quán)利,它講的是責任。我們是很少強調(diào),我面對我父母還要講我應該享受的權(quán)利,父母你要給我,不給我告你。過去肯定不會出現(xiàn)這種事情,但是現(xiàn)在的話,可能偶爾會出現(xiàn)。因為我們有憲法,法律體系出來了,這套法律體系就是規(guī)定權(quán)利的體系。人的權(quán)利先規(guī)定下來你不能違反,違反以后法律要制裁。法律規(guī)定權(quán)利,我們的倫理、文化是規(guī)定的責任。
每個人你的責任在什么地方?每個人在面對大家的時候,在面對不同的人的時候責任是什么你要非常清楚,這是你應該做的。當我們越來越了解自己應該做什么的時候,人的道德水平在提高;當我們越來越要求別人應該對我怎么樣的時候,人的道德水平在下降。
很多的怨氣是因為我們要求別人應該對我怎么樣而別人沒有達到的時候,怨氣就來了。當我們要求自己而沒達到的時候那是怨氣么?不會吧,肯定不是怨氣,那是什么氣啊?他會不會生氣呢?他會對自己恨鐵不成鋼,“我為什么做不到呢?我應該可以做得更好”。慢慢那種上進的心、對自己精益求精,品質(zhì)越來越凈化的一種心狀態(tài)就出來了。這個時侯我們在看看,這個禮會不會過?這個孝悌忠信會不會過,會不會?(學員沒有應答)似乎大家沒有底氣哦,好象現(xiàn)在還需要去提這些。
但是在過去因為我們文化在提孝的時侯,這很易容過,最終就會出現(xiàn)“愚忠愚孝”,這時侯“愚忠愚孝”就過了。本來利他是對治我執(zhí)的時侯,當我們利他過了的時侯,把我完全不考慮的時侯,就會走到另外一個極端里面去,這個極端已經(jīng)過了,過就是惡。你不要以為你是孝,其實你已經(jīng)惡了。
這種狀態(tài)后來當然是愈演愈烈,但是即便是在孔子的時候,他的一個弟子也出現(xiàn)過類似的情況。相信大家應該聽說過這個故事,他的弟子中有一個非常孝順,是誰呢?曾子。曾子的孝二十四孝里面有“嚙指心痛”。有一次曾子在外面,家里面來了客人,母親要去招待客人,因為曾子不在,她就很希望曾子能回來。那個時侯沒有手機,如果有手機打個電話,沒有啊,她就咬個指頭,咬了指頭后曾子心痛馬上回來了。馬上回來以后,母親就說你在外面,客人來了,不知道該怎么做啊,就咬手指頭,結(jié)果曾子感受到了。孝,至孝,當成二十四孝這個沒問題吧?這孝有沒有問題?沒有吧,他是一種感應,這個沒有過哦。
過的是下面和他父親相處時候,曾子至孝,當然也很勤勞啊。那時候還務農(nóng),結(jié)果干活的時候不小心,曾子把瓜苗當雜草除掉了,除掉以后呢,父親發(fā)現(xiàn)了,當時就特生氣拿個棍子打他。這個曾子有意思了,他不跑,您打就打吧,結(jié)果把曾子給打暈了,狠吧?太狠了。打暈以后啊,后來醒了,醒來以后曾子有沒有找他爹去理論,發(fā)泄怨氣啊?找他老爹,干什么呢?繼續(xù)道歉,說我不小心把這個瓜苗當雜草除掉了,實在是不應該啊。道歉以后緊接著去彈琴,彈琴的目的干什么呢?讓他父親安心,您看您打我,沒打死我,我身體還健康著呢,您不用擔心。
就是這樣一個心,完全考慮他父親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完全沒有怨氣。后來老師聽說這件事情,不行了,夫子聽說這件事情了,曾子再來不讓他進來,為什么呢?夫子覺得曾子太過了。如果是小打小鬧的話你可以忍受,如果像父親這樣嚴厲的話一定要逃跑的。你想想看,萬一父親把你打死了,你豈不是陷父親于不義?父親把孩子打死了,你想想看,我們的行為已經(jīng)把父親陷于不義了,這件事情就太過了。
曾子聽了以后,馬上意識到自己的過失實在太大了。這個曾子的特點,《論語》里面講:“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子可愛反省了,這些標準一直反省的時候就過了。反省過了以后就出現(xiàn)這樣的事情,但是還好,因為身邊有個老師不斷去點。點了以后啊,為什么后來整個孔子的很多思想和學說通過曾子能夠傳承下來,包括《大學》、《孝經(jīng)》這些都是主要的通過曾子這條脈絡傳承下來的,那是因為他確實把孝這個善法的根基做得足夠厚,所以他的內(nèi)涵可以提升的很深廣。如果不夠的話這個內(nèi)涵提升的空間就被局限住了,但是不能過,過就成這種狀況了。
我們再看那個“忠”!爸摇币彩且粯。當我們今天說忠的時候 ,那完全是考慮對方,忠心耿耿!忠心耿耿全部是以對方為重,但是大家別忘了,忠是什么?把心放在中間,把心放在中間這是忠的要義。我們之所以后來會強調(diào)忠心是把重點放在對方身上還是對治,對治什么呢?對治我們經(jīng)常考慮自己太多,這時候你要去忠,忠就要強調(diào)對方。這樣一強調(diào)其實是一個中和,到最后達到一個平衡,這平衡的話就是人時時刻刻能觀照到整體,對自已的、對對方的、對整體的,他已經(jīng)形成一種習慣。這種習慣平衡的時候就是心放在中間客觀公正、允執(zhí)其中的一種狀態(tài),這就是什么呢?這就是道。
在我們的文化里面其實有個內(nèi)涵深入層次上的不同,從過去有很多繁文禮儀,孔子后來提煉出這些所謂的孝悌忠義信倫理規(guī)范,其中背后隱藏一個內(nèi)涵,其實這就是“仁”。這個“仁”本身是一個橋梁和渠道,最后要達到什么呢?是道。所以到最后根本就是“孝”,“孝”就是趣向于“仁”的方便;“仁”是趣向于“道”的方便。當時孔子對這樣一個內(nèi)涵的挖掘是深入到這樣一種程度了,同時在面對各種生活場景的時候又不斷的去開演他,所以這種文化無論是從內(nèi)在的深度上還是外在的廣度上,他都做了很好的開演,歷史上傳承他的學說不是沒有原因的。
那么業(yè)與業(yè)互動的時候,我們就強調(diào)善法,所謂的善法就是利他。這所謂的利他就是我們要慢慢了解,這就是對治的一種狀態(tài)。那么在這種狀態(tài)里面,我們不斷去進入下面一個領域,這個領域就是在這個互動過程中,如果我們了解這些倫理規(guī)范背后的根本的意趣的話,那么自然而然就會了解所有的倫理規(guī)范都是一對關系,這一對關系就是一個良性的互動。具備良性的互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對于自他關系的一種安立,就在良性互動里面逐漸逐漸消泯了。
所以按老子那個話來講的話,“孰知其極”也可以用在自他關系上,如果我們一直在自他關系里不斷去體會的話,孰知其極,你哪能分得清楚哪是你哪是我?當我們遇到一個人的時候,他已經(jīng)成為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了,你能拒絕得了嗎?我們拒絕不了。我們只要接觸一個環(huán)境,這個環(huán)境已經(jīng)成為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了,你能拒絕得了嗎?拒絕不了。對這一塊大家有什么問題沒有?
學員:曾子對孝有過的地方,但是《孝經(jīng)》是孔子專門對曾子講的,他已經(jīng)那么孝了,為什么孔子還對他講《孝經(jīng)》?
法師:對啊,這里面就有大學問了,《孝經(jīng)》以后有機會的話可以學一學!洞髮W》學完了以后,如果將來進入上士道,我們可以配合儒家的《孝經(jīng)》來學。我在想如果我們學完《孝經(jīng)》以后,雖然對于其中的內(nèi)涵未必能夠了解的很透徹,但是已經(jīng)大概能夠理解為什么“孝”文化在中國那么重要,其實和《孝經(jīng)》有很大關系。
剛才我跟大家分享的只是一種理念,這種理念是孔子在人際關系相處的時候,更多的是關注人和人互動的時候他所體驗的一些真諦。這些真諦如果放在一個國家和眾生的共業(yè)里面你怎么去開演的時候,那就有一定難度了。這里邊它是有跨越的。
比如今天我們學佛法以后,其實好多時候為什么佛法深入不進的一個很大的原因,在于說格局沒打開。這個格局沒打開的時候,我們所說的菩提心也好、所說的空性也好,這些概念它只是一個概念。這個概念只是在我們非常有限的經(jīng)驗里邊、世界里邊,經(jīng)驗世界里邊它會變得非常干澀。其實它不干澀,它是需要一個非常豐富的閱歷和背景來支撐這個豐富的概念,所以它一旦進入一個社會共業(yè)體系里面以后,它就是社會制度了。
今天我們在看社會要正常、良性去運轉(zhuǎn)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體系,這個體系就是制度的層面、就是文物的層面,它必須要有一個配合。所以我們今天去學習佛法的時候,它不單單是個概念,它不單單是人思想領域的東西,它一定有一套整體的社會制度以及文物。所以今天佛法能延續(xù)下來,除了我們經(jīng)典、佛經(jīng)沒有被消失之外,最重要的佛教的寺院流傳下來了,這些文物一直存在。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之所以還有,還可能再深入,現(xiàn)在即便《論語》,像孔子這些思想被一直(可能經(jīng)過人們的批判也好、否定也好)還能夠深入骨髓,是因為我們家庭的關系,這個家庭還在,對父親、對家人的關系這種感情還在,以及類似像我們過去給大家分享過像這個茶具啊,類似這些文物,它承載的是一種文化的載體,這些東西在。如果沒有這些的話,我們單單談——空談這個文化,它就談空了。
所以《孝經(jīng)》它的重要的點,它為什么意義和價值會比較大,是因為孔子他在談這些道理的時候,他不是空談,他是確實在著眼于這個社會的構(gòu)建,他構(gòu)建了一套體系,這套體系他找到一以貫之的一個內(nèi)涵,就是孝。通過孝,在不同層次、不同階層的人應該要做什么,他給他構(gòu)建出來了。所以整個的社會規(guī)范他就以孝來去貫穿起來的。貫穿起來以后,整個社會、整體、所有的人都有一套倫理規(guī)范出來了,就是以孝為根本。所以那個時候天子該怎么做?諸侯怎么做?卿大夫怎么做?士怎么做?最后這個做好以后,會有什么感應?
大家想想看我們今天學了佛法以后,誰能想到你去構(gòu)建社會,這個社會怎么去實踐佛法?現(xiàn)在社會有多少階層?每個階層他怎么去實踐佛法?怎么用一以貫之的內(nèi)涵能貫穿其中?我們有考慮過這樣的問題嗎?如果沒有考慮,你說你有菩提心,你的菩提心體現(xiàn)在什么地方?盡虛空、遍法界,一切有情,眉毛胡子一把抓,都利益了,到最后你誰也利益不了,太模糊了。
我們對這個社會的結(jié)構(gòu)太缺乏研究、太缺乏了解,談空了?墒瞧刑嵝乃豢,它是很實在的。所以夫子構(gòu)建這樣一套體系以后啊,就是一個人他的思想如果對人有根深蒂固的影響一定是有內(nèi)涵的,這個內(nèi)涵它已經(jīng)把它從形而上到形而下他都做了思考。所以近代有的人認為近代新儒家(第三代新儒家),沒辦法把這個儒家的內(nèi)涵傳承下來了,不在于沒有內(nèi)涵,而在于沒有形式。它沒有這個形式的載體,一般的老百姓根本接觸不到,你再高深又有什么意義呢?
看看今天我們老百姓接觸的佛法是什么?超度啊、水陸法會啊,誰會聽你過來講空性?(學員:我們過來聽)(眾笑)只有各位有識之士才過來聽(眾笑)。可是各位,我們在這個整個社會中占的比例有多少?北京有幾千萬人,今天我們近三十位,比例是多少?太少了。滄海之一粟。你說:法師你不是說這個量多少不是問題關鍵嗎?你不要跟我抬扛。
學員:法師,你說的那個作業(yè)不是讓我們傳嗎?我們傳來傳去就傳廣了唄,你檢查作業(yè)就好了唄。
法師:是啊,到目前為止,不是沒有人做,至少已經(jīng)傳到我這兒……因為我們作業(yè)提交體系還沒有就是加上照片,加上文字內(nèi)容提交,我還沒看到。至少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收到有兩位同學他已經(jīng)開始做了,而且有照片。其它的同學,我們可以這樣做,這是一種方式,大家嘗試著去實踐一下。
那么剛才談到《孝經(jīng)》的時候,將來我們學到上士道的時候,一定要配合這樣的內(nèi)容,這是和社會制度要結(jié)合的,佛法一定要跟我們社會制度做結(jié)合的、要去考慮的。尤其將來我們學法律的同學,對社會有研究的同學,一定要做結(jié)合,我們在給別人分享佛法的時候一定要做這樣的結(jié)合,不能離開我們世間的這些基礎來去談佛法,那是談空了。
好,今天我們重點就給大家分享到這里。整體上就是在放在這個體系里面,我們講理解菩薩的心境就是發(fā)菩提心,但是似乎我們今天沒有談到多少菩提心,重點在講這個善心。我們對善心這個基礎如果真的了解了,那么出離心也好,菩提心也好,理解就有根基了。好,今天我們的學習先到這里。一起做個回向:愿此殊勝功德,回向法界有情,凈除一盡罪障,共成無上菩提。
- 心經(jīng)講記——《法性基礎》之二十七
- 心經(jīng)講記——《法性基礎》之二十六
- 心經(jīng)講記——《法性基礎》之二十五
- 心經(jīng)講記——《法性基礎》之二十四
- 心經(jīng)講記——《法性基礎》之二十三
- 心經(jīng)講記——《法性基礎》之二十二
- 心經(jīng)講記——《法性基礎》之二十一
- 心經(jīng)講記——《法性基礎》之二十
- 心經(jīng)講記——《法性基礎》之十九
- 心經(jīng)講記——《法性基礎》之十八
- 心經(jīng)講記——《法性基礎》之十七
- 心經(jīng)講記——《法性基礎》之十六
- 心經(jīng)講記——《法性基礎》之十五
- 心經(jīng)講記——《法性基礎》之十四
- 心經(jīng)講記——《法性基礎》之十三
- 心經(jīng)講記——《法性基礎》之十二
- 心經(jīng)講記——《法性基礎》之十一
- 心經(jīng)講記——《法性基礎》之十
- 心經(jīng)講記——《法性基礎》之八
- 心經(jīng)講記——《法性基礎》之七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