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佛經故事 >

1、愚人食鹽

  1、愚人食鹽

  從前有一個愚笨的人,有一天到了很遠親戚的家里去。主人便很殷勤的招待。并煮了好幾道好菜招待這位客人,可是忘了放鹽,所以每道菜都淡而無味。這位客人對主人說:你今天燒的菜都是很名貴,可是淡了一點所以不太好吃,主人說:!我忘了放一樣東西,于是到廚房拿了些鹽,放進每一道菜,攪拌了一會兒再請客人嘗嘗,這回每道菜都很美味可口。問主人說:你放了些什么,菜就那么好吃?

  主人說:放鹽呀!鹽是百味之源,所以能使每樣菜都好吃。傻人以為鹽既然那么好吃,回去每餐都買鹽來吃好了,省得煮那么多菜。于是到了街上買了一大包的鹽,回到家里急急打開,抓了一把放進口里!哇!苦澀不堪!以為是被那位親戚騙了。

  各位大眾,世間各人有各人的智識,智識也有高高低低的差別。智識是改造自己和利益他人的武器。若是智識用之不當!也可能毀滅自己、和違害社會。更是要用得不偏不倚,才能發(fā)揮效用。否則良藥也會變成毒品。

  比喻貪吃好玩,與斷食偏食都不適中。過分的享樂與吃苦主義都有偏。世間萬事必須適中,過與不及都可能壞事。又比喻有些人做事不負責任,可能一生一世都一事無成,過分的熱衷名利,也會造成爭奪計較而造惡業(yè),或勞碌一生,與煩惱糾纏不休,乃至生生世世都輪回不息。

  世間萬事做得適中,即成功立業(yè)。物用之得適即物物皆良,人用之得適即人盡其才。時、地、人、都恰到好處,即事事皆通,否則事事都障礙。世間事事物物皆須靠我們的智慧去運用。然則佛教是智慧的宗教。從聞思修證得,而且生生世世受用無盡。

  釋迦牟尼佛過去生,在修行的時候,有一天聞到‘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半句偈。便舍身去求法。如獲至寶,故而成佛。現在的人卻將三藏經典當作學問研究,貪多而不求實用,不依法去修行。故如說食數寶,沒有得到佛法的好處。

  禪宗的祖師,往往一言半句即開啟人的智慧—開悟。有人一生埋在禪堂里,埋在經典里參研,都不能開悟何故?機緣也、善根也、智慧也、對機對法,遇緣即應。否則多費工夫也沒有受用,所以佛法一點點都很能受用,無善根無緣分的人再多亦沒有用。

  有些不法的人說:‘德行一斤值多少錢?’他們視道德良善一文不值!可是對于修行的人來說,德行乃是無上的至寶。一樣一種東西,有的人如寶貝一樣,有的人視如糞土,這就得看人的用途了。就好像有某些信仰佛教的人說:我現在沒有空念佛,也沒有空用功修行,待兒女長大以后,才來好好用功。

  我們一天廿四小時,真的一點空都沒有嗎?我想不是的,都是名和利填藏滿了腦子里,那里有空呢?有信心的人把佛法當作至寶,沒有信心的人把佛法當作閑時的消遣品!能不能受用佛法就是在這里。能受用的人,就是一點一滴也當作寶貝,而受持奉行。不能受用的人,就是聽多了,反而變成‘所知障’。所以學佛要能轉*輪,不要被*輪所轉,本則故事意義就在這里。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