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節(jié) 雇請瓦師
第三十一節(jié) 雇請瓦師
昔有婆羅門師,欲作大會,語弟子言:“我須瓦器,以供會用。汝可為我雇請瓦師。詣市覓之。”時彼弟子往瓦師家,時有一人驢負瓦器至市欲賣,須臾之間,驢盡破之。還來家中,啼哭懊惱。弟子見已,而問之言:“何以悲嘆懊惱如是?”其人答言:“我為方便,勤苦積年,始得成器。詣市欲賣。此弊惡驢,須臾之頃,盡破我器。是故懊惱。”爾時弟子見聞是已,歡喜念言:“此驢乃是佳物!久時所作,須臾能破。我今當買此驢。”瓦師歡喜,即便賣與。乘來歸家,師問之言:“汝何以不得瓦師將來?用是驢為?”弟子答言:“此驢勝于瓦師。瓦師久時所作瓦器,少時能破。”時師語言:“汝大愚癡,無有智慧。此驢今者適可能破,假使百年,不能成一。”
譯文:
買了一頭驢子
從前婆羅門教,要舉行一個盛大的集會,需要很多的碗碟盆盤,他們的教主就叫徒弟到集市上去雇請一個窯工來造。徒弟奉命就到集市上去找。在路上,他碰到一個窯工,正趕著一頭驢子,驢背上負了很多的陶器,要運到集市上去出售。那驢子忽然失了一腳,身子一歪,把它背上所負的陶器都落在地上打碎了。這個窯工就哭哭啼啼,懊惱得不得了。徒弟見了覺得很奇怪,就問那個窯工說∶“你為什么哭得這樣悲傷呢?”窯工回答說∶“我怎能不哭呢?這些陶器,我整整花了一年功夫才做成,今天原想運到市上去換錢的,不料這頭壞驢子,頃刻之間都給我打碎了,你想我懊惱不懊惱?”這個徒弟聽了,心里卻很歡喜,他想∶“這頭驢子很好,窯工要做上一年,它只要轉瞬之間就能毀壞了!”于是,他就跟窯工商量要買這頭驢子。窯工正是求之不得,立刻把驢賣給他。這個徒弟就騎著驢子回來,見了教主,教主問他∶“為什么不把窯工找來卻買來了一頭驢子?”那徒弟回答說∶“這驢子的本領比窯工大得多。那窯工一年所做成的陶器,它只把身子一歪就毀得個精光了。”教主連連搖頭,對徒弟說∶“你真是笨人,一點知識也沒有。這驢子能在頃刻之間打破陶器,但它卻一百年也做不了一個窯器呀!”
這故事比喻∶世上有很多人,受人供養(yǎng)很久,不但沒有報償,且常作損害的事,這種背恩忘義的人,和他親近,和他在一起,是有損無益的!
- 上一篇:第三十節(jié) 牧羊人
- 下一篇:第三十二節(jié) 估客偷金
- 第一節(jié) 愚人食鹽喻
- 第一回 拜眾童子
- 1.為步行而行
- 第二節(jié) 愚人集牛乳喻
- 第二回 拜文殊師利
- 第三節(jié) 以梨打破頭喻
- 第三回 拜德云比丘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一)
- 第一回 溯源流書生說法 警癡頑菩薩化身
- 第五節(jié) 渴見水喻
- 第四節(jié) 婦詐稱死喻
- 第四回 拜海云比丘
- 第五回 拜善住比丘
- 第一節(jié) 千金小姐!萬金和尚!
- 第一卷:法戒錄 總勸
- 前言
- 第八節(jié) 山羌偷官庫衣喻
- 第六節(jié)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 第六回 拜彌伽
- 第九回 拜休舍優(yōu)婆夷
- 第七回 拜解脫長者
- 第七節(jié) 認人為兄喻
- 第八回 拜海幢比丘
- 第五十三回 拜普賢菩薩
- 摩登伽女與阿難(二)
- 第十節(jié) 三重樓喻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三)
- 第十回 拜毗目瞿沙
- 第一節(jié) 序說
- 第十一回 拜勝熱婆羅門
- 第十五節(jié) 醫(yī)與王女藥令卒長大喻
- 第十二回 拜慈航童女
- 第九節(jié) 嘆父德行喻
- 第一章 我的生命被顛覆了
- 第三章 一兩個鐘頭走完一生(2)
- 第十五回 拜具足優(yōu)婆夷
- 2.牧牛
- 第十三回 拜善見比丘
- 第十四回 拜自在主童子
- 哲理故事300篇(1-5)
- 人生隨時可能落入生死井中
- 西天二十八祖之九祖伏馱密多的故事與傳法偈
- 心有多大幸福就有多深
- 慳與舍,墮落轉生為牛的弟弟與成就阿羅漢果的哥哥
- 以「慈悲觀」離「瞋念」
- 一串佛珠 無限祝福
- 曹溪一覺 了知生死不相干
- 云居簡和尚的故事
- 菩薩的化身
- 算命與改運的故事
- 一個奇怪的老人
- 想做什么就抓緊去做吧!
- 鸚鵡婆羅門的白狗
- 不生病的人
- 善不等于被傷害
- 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濟公和尚重建凈慈寺的神話傳說
- 缺點的功德
- 菩薩與鳥窩
- 偽善世界不可信
- 惡婦害婆終害己
- 同樣供養(yǎng)跛腳修行人,善人得金銀,惡人得毒蛇
- 文殊菩薩仗劍刺佛的故事
- 《慈悲三昧水懺》的神奇來歷
- 愚人集牛乳喻的原文、譯文、寓意
- 鴿王自救,貪欲是人性中致命的弱點
- 道信大師倒插柏的傳說
- 武則天、獻明肅皇后和玉泉寺的故事
- 施者的放下
- 遇事不加分析,妄下判斷,只會犯下可笑的錯誤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體現(xiàn)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