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禪思想的形成發(fā)展及主要特點(一)
內容提要 本文對佛教中的禪思想作了專門研究。對禪的主要含義、禪思想在印度的形成、在中國的變化過程作了系統(tǒng)論述。文中就印度佛教對中國禪宗形成的影響以及中國禪宗所具有的特色提出了明確的看法,探討了佛教禪思想的各主要發(fā)展階段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作者認為:在印度佛教發(fā)展的各個主要階段中,都存在著禪思想。甚至在印度佛教外的一些主要宗教中,相當于禪思想的宗教修持也相當發(fā)達。只是在印度佛教中,沒有形成一個專門以禪思想為主要弘揚內容的佛教流派或宗派。但在佛教傳入中國后,情況發(fā)生了變化。禪思想在中國的發(fā)展后來逐步走上了重視“心性”理論、“佛性”理論的道路。禪宗的核心思想是如何“見性”的問題。把禪思想和心性或佛性問題緊密結合在一起,這是中國禪思想的一個特色。
“禪”在古代東方和現(xiàn)代世界的許多地區(qū)極為流行。但若要給其下一個確切定義的話,恐怕很難使所有人都滿意。本文將其限定在佛教等宗教的一種體悟或修持方法上,重點討論這種方法在印度和中國的形成、發(fā)展及主要特點。“禪”涉及的內容極為寬廣,筆者此處只是力圖勾畫出一個基本線索,希望文中所述能接近實際情況。
一、“禪”的原文與主要含義
現(xiàn)一般認為,“禪”一詞的梵語原文為“dhy⑥na”。從發(fā)音上看,這一詞主要應來自古印度俗語,顯然是一個音譯詞,而且是一個縮略了的音譯詞。原文譯全了應為“禪那”。“禪”是把原文后面的一個元音“a”省略后譯出的結果【 參考鐮田茂雄著、鄭彭年中譯本《簡明中國佛教史》,上海譯文出版社,1986年,243頁!俊T跐h文中,“禪”一詞經常與“定”合用,稱為“禪定”。“定”有時是上述“禪”的原文的意譯,但多數(shù)情況是“定”另有一梵語原文“sam⑥dhi”。“禪”和“定”在古代和現(xiàn)代有時分開用,或有一定區(qū)分。但在一般情況下,二者多混用。一些佛教典籍中談及二者的區(qū)別或關聯(lián),但說法并不完全一致。
《大智度論》卷第二八中說:“一切禪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四禪亦名禪,亦名定,亦名三昧。除四禪諸余定亦名定,亦名三昧,不名為禪。”據此來看,禪可以稱為定,定卻不一定都能稱為禪。
《壇經·坐禪品》中說:“何名禪定?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若著相,內心即亂。外若離相,心即不亂。--外禪內定,是為禪定。”【 曹溪原本(以下有關《壇經》的引文均用此本)!繌倪@段話看,“禪”和“定”雖側重點有所不同,但卻緊密相關,很難嚴格區(qū)分。在實際上,無論是古代還是現(xiàn)代,“禪”和“定”互相替代使用的情況都有,以其中一詞代二詞相連時意義的情況也有。本文中為敘述方便,對二者通常不嚴格區(qū)分。那么,“禪”的主要含義究竟是什么呢?為了便于把握,我們再舉一些印中佛教文獻中的說法來考察。
《長阿含經》卷八中在論述四禪時說:“復有四法,謂四禪。于是比丘除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于初禪。滅有覺觀,內信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入第二禪。離喜修舍念進自知身樂,諸圣所求,憶念舍樂,入第三禪。離苦樂行,先滅憂喜,不苦不樂,舍念清凈,入第四禪。”在這里,禪主要是對人情感和意念的控制或抑制。
《妙法蓮華經》卷四中提到:“文殊師利言:有娑竭羅龍王女,年始八歲,智慧利根,善知眾生諸根行業(yè),得陀羅尼,諸佛所說甚深秘藏,悉能受持,深入禪定,了達諸法。”從這段話看,禪或禪定是認識諸法的必要條件。
隋代慧遠在《大乘義章》卷十三中說:“禪者,是其中國之言。此翻名為思惟修習,亦云功德叢林。思惟修者,從因立稱,于定境界,審意籌慮,名曰思惟。思心漸進,說為修習,從克定名,思惟修寂。亦可此言,當體為名,禪定之心,正取所緣,名曰思惟。思心增進,說為修習。功德叢林者,從果為名,智慧神通,四無量等,是其功德,眾德積聚,說為叢林,定能生之,因從果目,是故說為功德叢林。”在解釋禪之前,慧遠還提及了禪的其他幾種名稱,即定、三昧、正受、三摩提、奢摩他、解脫等。他對這些名稱的來由也作了簡要的說明。從這段話來看,禪主要是一種思維修習的方法,由它能產生智慧,產生神通,產生功德,獲得解脫等。
宗密在《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之一中在解釋禪時說:“禪是天竺之語,具云禪那,中華翻為思惟修,亦名靜慮,皆定慧之通稱也。”在論述禪的種類時他說:“禪則有淺有深,階級殊等。謂帶異計欣上厭下而修者,是外道禪;正信因果,亦以欣厭而修者,是凡夫禪;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禪;悟我法二空所顯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禪。若頓悟自心,本來清凈,元無煩惱,無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畢竟無異,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禪,亦名如來清凈禪,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習,自然漸得百千三昧。達摩門下,展轉相傳者,是此禪也。達摩未到,古來諸家所解,皆是前四禪八定。諸高僧修之,皆得功用。”這段話對禪的種類作了系統(tǒng)劃分,提出了外道禪、凡夫禪、小乘禪、大乘禪、最上乘禪的概念。
但對禪的劃分還有不同的說法,如天臺宗的智顗在《妙法蓮華經玄義》卷四上中說:“定圣行者略為三:一世間禪,二出世禪,三上上禪。”在這里,禪主要又被分為了三種,禪被說成了是“定圣行者”。
對禪的解釋或種類劃分在印中佛典中還能舉出許多。綜合這些佛典中的主要部分的敘述以及印度與中國禪思想的實際情況,大致可以對禪的主要含義作這樣的歸納或概括:
禪主要是人的一種精神修持方法,是信奉者的一種體悟真理或最高實在的方法,是其擺脫外界干擾,保持內心平靜的方法,是其明心見性的方法,是其思維修煉的方法,是其獲得神通,獲得功德,獲得智慧,獲得解脫的方法。禪有不同層次或等級。禪主要是佛教內的,也有佛教外的。
這樣來歸納或概括恐怕較為抽象,以下我們結合印度與中國的實際情況來具體考察。
二、禪思想在印度的形成和主要特點
“禪”在佛教中極為盛行,在中國發(fā)展極為迅速。但作為一種精神修持的方法,它最初產生于印度。而且其思想淵源應追溯到佛教產生之前的印度其他宗教。如上所述,禪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擺脫外界干擾,保持內心平靜。這和印度歷史上的瑜伽修行有很大關聯(lián)。而瑜伽修行在佛教產生前的印度已存在很長時間了,印度具有瑜伽修行的宗教派別很多,佛教僅是其中之一。由于瑜伽修行的許多內容與禪的修持內容相同,還由于瑜伽修行的最初內容在印度比佛教產生早,因此,印度古代瑜伽中的不少成分實際上是佛教中禪的最初形態(tài)。這樣,佛教中禪的思想來源就應到瑜伽中去尋找。
據考古發(fā)掘證明,瑜伽在印度河文明時期就存在,在印度河文明遺址考古發(fā)掘的物品中,一些印章的神象上就有瑜伽修行的坐法【 參考金倉圓照:《印度哲學史》,平樂寺書店,1963年,117頁!。印度的許多古老的文獻典籍,如奧義書、史詩《摩訶婆羅多》等中都提到過瑜伽。在較早的奧義書中,就已提到了作為瑜伽重要內容的“靜慮” (dhy⑥na,定)。如《歌者奧義書》(Ch⑥ndogya Up.)中曾用“靜慮”來形容比喻天地山水等的靜止不動狀態(tài),還提到靜慮大于心,小于識 【參見《歌者奧義書》7,6,1~2!俊!耳p鴣氏奧義書》(Taittir]ya Up.)明確提到了“瑜伽” (yoga)一詞。該奧義書中則把瑜伽與信仰、真實等相提并論 【參見《鷓鴣氏奧義書》2,4,1!俊!跺人䦅W義書》(Kawha Up.)中則把感覺器官的認識功能的不起、意識的安寧等精神狀態(tài)看作瑜伽 【參見《迦塔奧義書》2,6!。《慈氏奧義書》(Maitr] Up.)則稱瑜伽為:統(tǒng)一呼吸、心及感覺器官,漠視一切存在現(xiàn)象 【參見《慈氏奧義書》6,25!!洞仁蠆W義書》還對瑜伽作了具體分類,認為瑜伽有六種,即:調息、制感、靜慮、執(zhí)持、觀慧、三昧 【參見《慈氏奧義書》6,18。】。此外,大量奧義書中提到的對最高實在梵的體悟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屬于瑜伽的禪定或冥想。奧義書中的這些關于瑜伽修行的內容,主要反映了早于佛教而產生的婆羅門教的宗教修行方面的理論。它談的主要是保持人的內心的平靜,控制人的感覺器官的活動,不受外界干擾,甚至達到觀慧和精神凝定的狀態(tài)。這些與佛教的禪或禪定的內容是一致的。史詩《摩訶婆羅多》中關于瑜伽的材料也非常豐富,它有關于精神修煉方面的內容,如其中提到了靜慮、執(zhí)持、觀慧、三昧等瑜伽修行的禪定階段,也有關于瑜伽修行所產生的神通力,如提到了微細、輕妙、遍滿、遠到、隨所欲、支配、尊勝、通貫等具體的神通力的種類!緟⒁娔敬逄┵t:《印度六派哲學》,丙午出版社,1919年,243~247頁。這些在佛教禪思想的發(fā)展中都能找到相應或相近的內容!
印度婆羅門教哲學中的瑜伽派的基本經典《瑜伽經》是印度歷史上第一部專門論述瑜伽修行的經典。它收集整理了先前分散的瑜伽修行的內容,在理論上作了系統(tǒng)的概括和歸納!惰べそ洝穼“瑜伽”下了定義,認為 “瑜伽是對心作用的抑制”!緟⒁姟惰べそ洝1,2。】《瑜伽經》還對三昧的種類進行了劃分(論及了有想三昧、無想三昧、有種三昧、無種三昧、有尋等至、無尋等至、有伺等至、無伺等至等) 【參見《瑜伽經》1,17~51。在這些種類中,有些在內容上是重合的。】,提出了瑜伽的八支行法(禁制、勸制、坐法、調息、制感、執(zhí)持、靜慮、等持)【參見《瑜伽經》2,29~55;3,1~8!,描述了瑜伽神通力的主要種類,指明了通過瑜伽修行和智慧達到解脫的途徑!惰べそ洝返脑S多內容與佛教的禪或禪定有著驚人的相似。
- 上一篇:話頭·公案·機鋒·轉語
- 下一篇:潭州溈山靈祐禪師語錄
- 南禪七日(1)
- 心能轉物,即同如來--南懷瑾先生稀有開示之三
- 景德傳燈錄 第一卷
- 五燈會元 第一卷
- 授菩薩戒儀軌(一)
- 南禪七日(2)
- 碧巖錄 第一卷
- 南禪七日(4)
- 南禪七日(3)
- 《坐禪三昧經》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上)
- 指月錄目錄
- 南禪七日(5)
- 指月錄卷之一
- 南禪七日(6)
- 南禪七日(21)
- 南禪七日(7)
- 南禪七日(9)
- 宗鏡錄(1-4)
- 南禪七日(8)
- 南禪七日(10)
- 禪關策進(上)
- 南禪七日(11)
- 南禪七日(12)
- 南禪七日(13)
- 南禪七日(14)
- 南禪七日(19)
- 南禪七日(20)
- 南禪七日(16)
- 南禪七日(18)
- 南禪七日(17)
- 南禪七日(15)
- 《星云大師講演集》-佛教的政治觀
- 五燈會元 第二卷
- 五燈會元 二十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三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二卷
- 指月錄卷之二
- 《星云大師講演集》-從心的動態(tài)到心的靜態(tài)
- 《坐禪三昧經》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下)
- 宏智禪師廣錄(卷九)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彎,時而放平
- 學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到無學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