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思想 >

參公案的誤區(qū)(一)

  唐朝以后,在頓悟法門的修學上,出現(xiàn)了一個誤區(qū)。那就是拋棄了對經(jīng)教的精研和聽經(jīng)聞法的理入方式,轉而抱住公案不放,以期一朝參破公案,當下立地成佛。故而出現(xiàn)很多的參禪者,一生枯坐,終無所成;或因得不到消息,退轉向道之心,而成灰心喪志之庸人。

  如此問題的產(chǎn)生,便是由徒有其名而無真實見地的庸人的誤導所致。

  這是由兩個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一是錯誤的理解經(jīng)教對于頓悟禪法的啟迪作用。

  有的人以為,頓悟禪法,不立文字,故而認為研經(jīng)聞道乃是次第禪所為,不能成就頓悟禪法。很多人都會拿靈山拈花公案來說明自己的觀點,也會拿佛陀的: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的話作為依據(jù)。實際上,這是教條主義者的愚見。

  佛陀宣講十二部經(jīng),是用來啟發(fā)和指導學人趨向佛地的。故而不辭辛苦,講法四十九年。使無數(shù)的凡夫證入圣流。大迦葉親近佛陀多年,佛所宣講的佛法才會融會貫通,才會會心微笑,得無上意旨。二祖阿難,多聞第一,在大迦葉的接引下,頓開心結,成為禪宗第二代祖師。無數(shù)聲聞,在佛陀宣講的勝義空性啟示下,回小向大,而入菩薩道,最終而成佛道。這就是《法華經(jīng)》佛陀為眾聲聞授記做佛的原因。也就是說,阿羅漢最終會走向菩提道,由化城最終走向寶所。

  在中土的祖師中,二祖到五祖,都是深研佛法之人。特別是五祖,強調讀誦《金剛經(jīng)》而趣佛道。六祖雖不識字,但是卻因聽聞《金剛經(jīng)》而悟道,說明過去世中,與此《金剛經(jīng)》有著甚深的因緣。在六祖接引的明心之人中,永嘉和法達等人,都是因深研經(jīng)教而善根深厚,未見到一個是對經(jīng)教無所知的。都是具有極高的佛學造詣,具備了極好的基礎,才在六祖的點撥下,頓明心性。特別是永嘉大師,在見到六祖之前,便已因《惟摩秸經(jīng)》開發(fā)心地,到六祖那里只是印證而已。

  后世愚人,不去遵循祖師的教誨,仔細閱讀《金剛經(jīng)》,卻抓住六祖接引慧明的幾句話當作法寶,實際上,這是一種本末倒置做法,害了自己,也誤導后世眾多學人。此是其一。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