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本愿念佛集》第十六講:三心章,至誠心四
《選擇本愿念佛集》第十六講:三心章,至誠心四
講解:純祥法師
“三心章”里第一個心是至誠心,“至”者真,“誠”者實,就是真實心和清凈心。怎樣正確理解真實心與清凈心比較重要,也是比較困難的地方,真實心和清凈心是以佛的心跟我們的心相對來說的,佛的心是真實、清凈的;我們的心是虛妄、污染的。凈土教就是以二元對立的方式來安立,念佛時重點不能落在自己這邊,善導(dǎo)大師講了這么多的內(nèi)容,都以菩薩和我們對比,告訴我們,在身口意三業(yè)上,我們絕對不可能有真實心和清凈心,這是念佛的基本立場。
佛心與自心的界分
我們念佛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沒有真實心和清凈心,是虛妄和污染的。佛是清凈、真實的,所以就要皈依佛和依靠佛,這是最重要的界分。沒有搞清楚,念佛就不知道佛跟我在價值和差異上有什么不同。為什么不要用我們的愿,而要用佛的本愿;要用佛的名號而不用我們的名字,這是最基本的立場。學了這些課程,講得熱鬧而不知道用,就得不到真實的利益。
又真實心中,意業(yè)思想觀察憶念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如現(xiàn)目前。又真實心中,意業(yè)輕賤厭舍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報。
“真實心中”是主體,“心”跟“意”不一樣,菩薩的真實心中意業(yè)里思想憶念阿彌陀佛,是菩薩真實意業(yè)的啟動。我們的心有念頭,一念一念的,叫念念流轉(zhuǎn),除了起念,還有分別,分別就是意識的作用,就有分別黑、白、你、我的功用,分別的后面還有一個心。我們平常對心不了解,也就是對自己非常不了解,跟佛之間的差別在哪里?意業(yè)只要一落入二元分別就是污染、虛妄。當意業(yè)起分別念頭時,也不隨自己作主,一般對念頭也沒有什么關(guān)照,分別意業(yè)是污染的,所以心也是污染的,心的污染層次非常的多。知人知面不知心,要知道別人的心想很難,知道自己,同樣困難。無論意業(yè)還是分別心,都是污染的,能夠承載的總體也是污染的。
“心”有你知道的部分,還有不知道的力量,晝夜不停,就是睡著了也有功用,全部都在不真實和虛妄的狀態(tài)里,這就是用這個心不能夠離苦得樂的原因,整個就是虛妄和污染的,所以要念“南無阿彌陀佛”。如果跟佛的念對照,你的念是不清凈和虛妄的,若再去分別,分別的意識也是不清凈和虛妄的,整體上不管得出什么結(jié)論,都是虛妄不實,這是我們?yōu)槭裁匆罘鸬脑颉P闹械南敕ㄊ悄铑^,念頭集中起來成為愿望、志向,志向是心里力量的凝結(jié)。佛的愿跟我們的志向不同,他的愿是清凈、真實的,而我們的志向是不清凈、不真實的。所以無論你想什么,定位就是不清凈、不真實,凡夫就沒有清凈和真實的部分。這是以禪宗的開悟見性為劃分,什么時候見到心的本性,才能見到心的清凈,不然,在凡夫的位置上就沒有清凈,始終都是污染,這是凡夫的基本立場。所以我們無論怎么念佛,清凈和真實歸于佛,不能歸于我們。
有人問:我這樣想對不對,你不要問我對不對,肯定是不對的,怎么想都是妄想,無論得出什么結(jié)論都是不對的。那我怎么想才是正確的?你就不要想怎么想是正確,就是念佛正確,你沒有對的,佛是對的,“南無阿彌陀佛”正確!澳蠠o阿彌陀佛”怎么念是正確的?你怎么念也是不正確,就是“南無阿彌陀佛”正確。其實你怎么念都是不行的,為什么?只要一用你的心,就不行了,你的心現(xiàn)在只起一個作用,就是直接念佛的作用。我不去干別的了,就去照鏡子,佛就像鏡子一樣,我就是不離開鏡子,就是這樣的念佛。佛有斷德的能力,通過念佛,我們也有這個能力。不念佛怎么樣想都是妄想,沒有真正的正念,妄想紛飛,想得蠻順也是妄想,沒有真實。
這是非常難的地方,在沒有比較的情況下,作為凡夫就像在夢里面,自己怎么樣都不可能知道醒的境界,這是我們的困境。形容心的虛妄和污染,就好比在夢里不知道什么才是清醒的滋味,夢里所有的都不是清醒的,怎么樣都不是真的,這就是凡夫的定位。我們不要著重在身、口、意三業(yè)上,要著重在“真實心中身業(yè)禮拜、真實心中口業(yè)贊嘆、真實心中意業(yè)觀察”,前題都是真實心,你缺的就是真實心,而不是那個身、那個口、那個意,就缺這個指揮官,沒有指揮官你就在六道里面,“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zhuǎn),無有出離之緣”,一直到現(xiàn)在。我們無始劫到現(xiàn)在沒有清凈心、沒有真實心,佛有,你獲得信心后,就跟清凈心和真實心溝通了,那時就變成有了,在沒有獲得信心前,就沒有。以前沒有特別強調(diào),凈土教著重在口業(yè)一向?qū)D顝浲用?其它的全部都要放下,專修專念名號,但口上的專念,并不代表心里就是真實的,你怎么念都是不清凈的,他力不但是口里的力量,也不是身體上的力量,還有心上的力量,往生難獲得是心上的自力放不下來,沒有真實心和清凈心,所以你起的愿、行、回向,全都是假的。
對于我們來講,最主要就是要相信自身是罪惡生死凡夫,從內(nèi)到外、從過去到現(xiàn)在都是一點不能依靠的,最好的表達就是黑到了家,要完全的依靠阿彌陀佛,因為沒有一點清凈和真實的正面資本,只有污染的東西,罪惡就是沒有一點的清凈性,只要認為有一點點好的地方就不行,就認為你有真實的地方。這是人最難接受的,比死還難受,好像是要你把自己徹底給滅了,不但是死了,且心里一點好的東西都沒有,中國人說“人之初,性本善!币嬲某姓J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就變成性都是惡的,好像從來沒有干過一點好事,徹底黑到家沒有一點善,就是罪大惡極,徹底的判了死刑,這樣一死就往生凈土了,心不死透,往生不了凈土。注意,這個死并不是佛要另外加給我們的。
覺得自己是好人,沒有往生的,自己明明不是好人,還覺得是,這就是認假作真的人。你沒有一點清凈心和真實心,但自己劃定為有一點點,我再差也還是有一點的。這很正常,我畢竟是人,怎么也比那豬強吧,況且很多人比我還惡得多,我肯定也還是比他們要好一點的,很難去除這種比較之心。要把自己認定為這么痛苦、糟糕的人,這是真正的審判,誅心之論是極難的,比受刑難多了。如果要做個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都可以,畢竟還得個名聲,終究有所得呀。這么一審,就是徹底的不行了,你都不知道到哪里去了,這是很難很難的事,自己是不可能做到的,看不到這么黑。只有通過念佛,把真的和假的放在一起一點點的比較,哦,才知道自己是假的。佛力發(fā)展得越猛就發(fā)現(xiàn)自己越假,如果沒怎么發(fā)動,就覺得自己是一個好人,看得越不真切、越模糊。用業(yè)力來描繪,業(yè)力越重的人就覺得自己越好,恰恰相反,越固執(zhí)就越?jīng)]有懺悔心,覺得我怎么還有那么壞?稍微這么一想,馬上就離得佛遠了,因為我是好人,干嘛要依靠佛呢?只要我有好的地方,就有能力不需要依靠別人,這就是你的命根所在,所以必需要死透了,通過念佛。
我們受苦的原因,就是因為念念在生死之中,痛苦就是因為有死,你只是不認識和不承認而已。在生死中受苦而不承認苦、虛妄而不承認虛妄,眾生都是這么一個德性。法藏菩薩成就名號和凈土來跟我們對應(yīng),我們的世界和身心,佛的世界和身心,一一對應(yīng)。我們這里每一寸都是不凈的、無常的、生死的;凈土里每一寸都是清凈、光明的。要不然搞來搞去還是念自己,這是比較難的地方,我們要在心的上面搭通跟佛的橋梁,就是真正的搭通。
不善三業(yè),必須真實心中舍;
身口意三業(yè)必須真實心中舍,受戒就是要舍掉身體上的惡業(yè),其實從身業(yè)上舍惡相對要容易一點,口里面不說惡言,要天天說好話、做好事,而且是必須落實在真實心中,這都很難了。我們?yōu)榱死?都不管真的假的,不知道什么是真實心,所以確實難做到,F(xiàn)在通過念佛,名號里有真實心,以后永遠有個真實心跟著你,他是最公平的,無量光照得最真切。你說我糊涂,那趕快念佛;你說我虛妄,也趕快念佛。
認識“我”的不善
要是把心中的不善舍掉,最大的不善就是“我”,所謂“人不為已,天誅地滅!蔽覜]有了,天地都沒有了,好像有我才有天地似的,要把我給殺了,是真正意義的殺賊,最大的賊就是自己,不在外面。我們老覺得別人怎么糟糕,其實最糟糕的就是自己,家賊難防,偷我們的寶藏,把真實心和清凈心給偷走了!拔摇北緛硎羌俚,做成真的后就承認了,做了我們的國王,聽它的話、為它服務(wù),為它去吃、去穿、搞名搞利,自己就甘心認它做王。說起來我們都是很卑賤的,無始劫流轉(zhuǎn)到今天都心甘情愿做無明、我執(zhí)的奴仆,侍奉它,不肯舍離。舍不了,也沒有辦法舍,因為推倒了它,沒有再立的了,“我”都沒有了,什么都沒有了。
認識這些比較難,通過念佛,慢慢的會認識到“我”是苦的,你沒有能力滅掉它,現(xiàn)在給它劃個標簽,把它確定是個賊,是個不清凈、不真實的壞家伙。你是不能確定的,因為你的標簽非常的不公正,我怎么不好呢?他比我更壞。我怎么笨呢?我聰明得很。哎呀,我都做了這么多的修行了,也沒有什么感應(yīng),好像佛法也不靈了。我念了這么多的佛,怎么也沒有什么作用?這都是用“我”的心去判斷,所以一判斷就不對頭,你那把尺子都歪得不得了,曲到哪里去了,你是昏君一個呀,每個人都是非常的不公正。當然這是按照極樂世界的高標準,所以不要在這個世界上去找什么公平正義,這里只有相對的公平正義而已,每個人的心就不是公平正義的。只有名號是大義,是真實、清凈、公正的,所以我們念佛。
為什么說念佛人是芬陀利華、妙善好人?因為你有正義,是真實的,雖然現(xiàn)在還沒有做到,但是認識了,這就是差別。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菩薩們能做到,我們知道就不錯了,知道就不被人家忽悠,若不知道,人家一忽悠你就來了,知道的作用就是念佛,不去依靠別的東西。“真實心中舍”就是要把惡真實的從心中舍掉,就是念佛來舍,“我”跟你已經(jīng)連在一起沒法舍了,一旦把“我” 舍了,就不知道自己在哪里,怎么運行,所以你沒有這個技術(shù)。只有念佛這一招,“南無阿彌陀佛”就是皈命,皈命就是舍命,把自己都舍給阿彌陀佛,通過念佛把那些不清凈的、污染的都舍掉。
又若起善三業(yè)者,必須真實心中作。不簡內(nèi)外明闇,皆須真實,故名至誠心。
這個我們也是做不到的,現(xiàn)在舍惡做善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因為佛有清凈心,做其它的,你心不真實就打折扣了,那也叫善,叫虛假雜毒之善,虛假雜毒之善是不能往生凈土的。很多人學佛不是為了往生凈土,那當然就可以了,他就要虛假雜毒之善,學佛就是為了發(fā)財?shù)穆?我往生凈土干什么?我就是要在這里過得好一點,在夢中做點好夢就可以了,祈禱在夢中吃點大餐,逛點好風景,夢里景象好一點就滿足了。我們就不要這樣,直接就來個究竟的,就是念佛往生。
有蓮友問:怎樣理解獲信前后身、心的清凈?
法師答:佛法聲聞乘里有這樣的現(xiàn)象,一個人證得了阿羅漢果,習氣還沒有斷,但他已具有了智慧的力量不受后報,不再產(chǎn)生流轉(zhuǎn)的結(jié)果。凈土教獲得了信心,依阿彌陀佛的本愿力攝持,由本愿清凈心和真實心所產(chǎn)生的力量攝持你,這個力量是真實心中產(chǎn)生的。沒有獲信差別就在身業(yè)、口業(yè)、意業(yè)還不太清凈,有污染,這個污染在沒有佛的愿力攝持下,會產(chǎn)生流轉(zhuǎn)三界的果報,這個因會產(chǎn)生苦果。獲得即得往生雖然沒有斷除這個苦因,還有貪嗔癡煩惱,就是“貪愛嗔憎之云霧,常覆真實信心天!鲍@得了信心的人雖然沒有完全的清凈,跟普通凡夫在一些方面相似,貪嗔癡并不是沒有了,但獲得了佛的真實力量的攝持,也能往生凈土。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狀態(tài),因為他也像其他人一樣有煩惱和貪嗔癡,沒有證入圣果,但是他有了名號清凈力的攝持,名號是外緣,信心是內(nèi)因,因緣結(jié)合就有清凈的力量。所以他既有不清凈的部分、又有清凈的部分,這是他跟其他凡夫的不同。其他凡夫光有污染的力量,沒有佛力的攝持,就不能免除輪回的苦難,念佛往生凈土的利益就在這里。佛法有很多個層次的修證,現(xiàn)在獲得了信心的人以凡夫為主,但凡夫里面也有菩薩,像普賢菩薩,那些高位的菩薩當然具有信心,不單有信心,意業(yè)、身業(yè)也清凈了。像我們就不是,只有信心,身口意三業(yè)沒有真正清凈,這是差別所在,有種種不同。
“至心”是出世間的種子
世間、出世間都是要真實心,就是至心。“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敝列膹穆勂涿,獲得信心而來,這是凈土法門的方法。其它法門的方法也挺多,禪宗開悟就是要見到心的清凈性和真實性,叫見性成佛,萬法都是心,心的本性是清凈、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一不異、不常不斷,就糊涂了,搞不明白是啥意思,所以修不來,龍樹菩薩講明心是非常難的事情。凈土教最簡單,定位在我們沒有,佛有,走的是易行道,不是直接獲得清凈心和真實心,是獲得信心,信心不是直接的清凈心和真實心,通過聞其名號得到往生,至心以名號為體,至心在名號中,信心以至心為體。名號是佛回向給我們的,讓我們聞,聞其名號就是我們沒有至心,佛通過名號把至心回向給我們,至心就啟用了。所以沒有真實心是不能往生的,至心像重要的種子,要真正的理解。
其實真正的至心、清凈心是遠離分別,不一不二的,在佛的心中,沒有你和他的分別,這是我們跟佛的很大不同。我們就有我、有佛、有一、有二、有三,佛已經(jīng)離開了分別,沒有我,無一亦無二。所以至心和清凈心是不可思議的,不是你想就能知道的,只有通過禪宗的親證,真正的證到了,是離于語言的,至誠心和清凈心的本性是不能說的;也離于像,看不到至誠心在哪里;法性上不一不異,遍及一切處,亙古常青、不生不滅。這樣我們就沒有機會了,不知怎么去用,雖然有,但用不了。所以佛通過名號讓我們“聞”,至心本來跟我們沒有緣,現(xiàn)在有緣了,這就是佛的作用,佛提供了一個緣,一個啟動我們真實心和清凈心的條件,所以名號特別重要,是我們成佛的資糧、種子。
學佛法用心非常重要,現(xiàn)在講的很多知識必須要用到你的生命中去,才起作用,如果沒有用進去,幾年學下來也難說。我們的心再污染、再虛假不實,跟佛的名號結(jié)緣之后,“聞其名號”是可以獲得信心的,不能離開我們的用心,不然,念佛機和桌子板凳早就成佛了。我們愿意成佛,就是因為我們有心,雖然現(xiàn)在的心是假的、不真實的,但是人“心”具有非常難得的“能聞”的功能,其它道比如畜生道沒有,就是天道都不聞。我們既有很糟糕的地方,但也具有很殊勝“聞”的能力,所以不要白長了這個耳朵、不要白長了這個心、不要白受了這個苦,這是人的超勝之處,做人的超勝。南無阿彌陀佛!
錄音:白蓮花整理:如意審核:純祥師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dǎo)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