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我 空到達解脫 序言
序言
佛法的終極目標,乃是在于求得人生煩惱與痛苦的解脫,而要達到這個目標,就必須修行了;因為人生的煩惱與痛苦,是由自己錯誤的行為造成的。所以只要能夠修正自己錯誤的行為,并將導(dǎo)致我們產(chǎn)生這種錯誤行為的原因消除掉,我們就能得到解脫。
解脫,乃是我們在活著時來達成,是此生此世的事。這已由教主釋迦佛陀的身教、言教,告訴了我們。可是,在目前的佛教界,能夠接受這種想法,敢于說要在現(xiàn)世達到解脫的,似乎不多。
這是什么原因呢?十多年來,筆者常常在想這個問題,發(fā)現(xiàn)之所以會如此,實在是牽涉了很多因素,包括佛教的演變、環(huán)境的影響,以及修行方法的不合適……。
對臺灣當前佛教有所了解的人,就會知道,一些佛教徒,幾乎已不知道要如何修行,只得人云亦云的趨向于念佛;少數(shù)的人從事參禪。顯教的修行,除了這兩項之外,已沒有了。但念佛、參禪而有成就的,又有幾個呢?似乎少得可憐。為什么會如此?是否修行方法有問題?一般佛教徒大多將之歸罪于:如今是末法時代,眾生根性低劣,業(yè)障深重——這在凈土宗的信徒是特別強調(diào)的。事實上,是否如此呢?其實,末法乃是人為的,并非佛陀涅槃之后幾千年,就一定是末法時代,修行便不能成就。因為在當前,修行有成就,當世就如佛陀般證得解脫的,在這世界上,仍然有,只是比較少而已。雖然比較少,卻已足以證明,在當前,修行還是可以有所成就的。那么,修不成的原因,是什么呢?大致上來說,是:
一、修行的人求證心不夠堅強。
多數(shù)認為既有凈土宗的念佛,可以帶業(yè)往生凈土,那么,自然可以在凈土中,慢慢的修成,何必急于一時呢?如此,就不會有如佛陀和原始佛教中的佛弟子,以及我國禪宗里,必須求證解脫于現(xiàn)世的堅強意志了。
二、是環(huán)境的不適合修行用功。
佛陀在世時,出家比丘大多行必頭陀,住必阿蘭若,無牽無掛,自然容易專心修持,而今天的出家人,居住則以寺院為主。寺院是地區(qū)信徒信仰之處,自然會有一些雜務(wù),也不太可能安靜;修行要達到超凡入圣,解脫現(xiàn)有的妄想、煩惱、執(zhí)著,實在不是小事,沒有時間專修,沒有安靜的環(huán)境配合,怎么有可能?
三、最主要的,可能是修行的方法了。
世間是無常的,佛法存在世間,佛法也便是無常的,所以會隨著時代、環(huán)境、弘揚者而有所變化。因此,中國的佛教,在某些方面會不同于印度佛教;而韓國、日本的佛教,又會不同于中國、印度的佛教。經(jīng)過了兩千五百多年的演變,當前的佛法,有些地方,已大異于佛陀在世時所說者,修行方法亦然,目前的念佛、參禪等方法,皆是歷代的祖師所說,而非釋迦牟尼佛住世時所說,這可以從《雜阿含經(jīng)》(佛陀在世所說的修行方法,大致在此經(jīng)內(nèi)),以及印、中佛教史中得到證明。
所以,為什么佛陀在世,乃至佛滅后一百余年間的原始佛教期中,佛弟子修行容易成就,如今的我們,久修卻難得有成呢?問題乃在于方法。并不是說,如今的修行方法:參禪、念佛完全不正確,而是這些方法過于死板,缺乏應(yīng)變,不知如何轉(zhuǎn)換。
以禪宗來說,是最可能呈現(xiàn)佛陀降生娑婆世界成佛的本懷的;禪宗的參禪,在原則上也符合了佛陀的修行。參禪亦即對問題的思惟、參究,這和佛陀成道前的思惟十二因緣,原則上是一樣的。看過釋迦牟尼佛傳記的人,都知道釋迦太子所以能成道,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不在于他從外道仙人的修習禪定,也不在于他的六年苦行,而是當他覺知了外道禪定、苦行都非究竟,便舍棄了它們,獨自于內(nèi)心的潛思參究,終于讓他發(fā)現(xiàn)導(dǎo)致人生生死由來的十二因緣,于是將此十二因緣還滅,生死便當下解脫,成就了佛果。試想,釋迦太子出家以后,如果只是一味的坐禪、苦行,內(nèi)心不知針對問題潛思參究,恐怕修到老,也不可能成道的。所以,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乃是修行的關(guān)鍵處,可以說,修行是不能離開參究的。這在禪宗,卻是最能把握,因此,禪宗的修行者,都必須參禪。
但是,禪宗的參禪,從元、明以來,內(nèi)容已和佛陀未成道前的潛思研究,大大的不同,參禪變成了參究古人的公案,不再像佛陀那樣,參究與自己有切身關(guān)系的生、老、病、死、苦等問題。例如:有人問趙州禪師:「狗子有佛性否?」趙州答:「無!」就參究這個「無」;又有人問:「如何是佛?」有答「麻三斤」、「干矢橛」、「庭前柏樹子」的,這些都是參究的對象?傊,參禪就是參究古代禪師和學(xué)人問答之中,難以用常識理解的言語,以便啟發(fā)參禪者的疑情。
清朝以后,禪宗衰敗,凈土宗勃興,幾乎所有的佛教徒,不管起初修什么,最后都是念佛求生凈土,于是又變?yōu)閰?「念佛是誰?」雖然參究的對象有所不同,但皆強調(diào)要「離心意識」參,對公案不可用意識去思惟,凡用意識思惟所得到的答案,都是不對的,這和佛陀未成道前,多次的思惟參究十二因緣,其間的差別,真是太大了。當然,也不是說,禪宗的離心意識參不對。如果要從參究中獲得開悟,以至明心見性,都必須離了心意識才有可能。因此,離心意識,可以說是參禪的目標之一。問題是:長城不是一日就能造成的,陳義太高,接受得下的,有幾人?沒有方便,能直入究竟,畢竟是太少太少了。
所以,很多有志于禪宗的修行者,在這種情況下,參而不能入,又找不到其他進入禪的方法,只得退而修持念佛,寄希望于茫茫不可知的來世。可知禪宗這種參禪法,無形中,趕走了多少英才!
與禪宗對比之下,再來看《雜阿含經(jīng)》所記載的佛陀住世時所開示的修行方法,將會覺得多么親切。經(jīng)中對于如何解脫煩惱痛苦,如何才能證得果位,以及佛陀本身如何修行,才證得正覺,皆作了說明;因此,都有理路可尋,讓人覺得,要得到解脫,要證得果位,并不是很困難的事。經(jīng)中并記載:「有很多佛弟子,聽了佛陀開示之后,依著修行,不久就很自然的證得初果,乃至四果;解脫了三界束縛,生死自在,成為阿羅漢!苟U宗的參禪,則往往在理路不明之下,死沖硬闖,最后不得其門而入。兩相比較,優(yōu)劣可見,畢竟佛陀的智慧與善巧,不是祖師所比得上的。
為什么佛陀在世時,佛弟子修行容易成就呢?根據(jù)《雜阿含經(jīng)》的提示,修行者必須先明理,所以要先思惟參究。這思惟參究的對象,是和我們有切身關(guān)系的,例如《雜阿含經(jīng)》開頭,佛陀告訴比丘:「要觀察色、受、想、行、識等五蘊,是無常、苦、空、非我的。」因此,對五蘊要生起厭離心,不可貪愛執(zhí)著;能夠?qū)ξ逄N不生貪愛,心就獲得了解脫,可以證得果位。相反的,如果不知道五蘊是無常、苦空非我,心里就會對之貪愛執(zhí)著,如此就會有苦惱,不能解脫。人,就是五蘊的組合,由五蘊的組合而有我,但佛陀卻要我們觀察五蘊非我,豈不引起我們的驚訝與興趣?自然會加以思惟參究。而禪宗的參公案,參究一些古代禪師的語言,與自己并無切身關(guān)系,這如何能引起參禪者的興趣呢?而且,佛陀要人參究的,是有理路,允許意識思惟的運作,不像禪宗的離心意識參。離心意識,如何參呢?真是高高在上,無門可入,無路可走,實在不是一般普通人接受得下的。
本書的寫作,便是有感于此,希望能將修行的理路解說清楚,讓有志于追隨佛陀的本懷,求解脫于現(xiàn)世的人,有所依循。
文中從「無我」的研究開始,因為無我乃是解脫的入門,修行如果不能達到無我,而要獲得解脫,那是不可能的,這在《雜阿含經(jīng)》里已經(jīng)說得很清楚。何以「無我」呢?不但理上要了解,事上也要能達到。所以,無我的道理已經(jīng)了解了,還必須從事于事上的修行,以去除對我的執(zhí)著。等到事與理脗合,理事皆「無我」了,也就是「空」;空,便是解脫。但解脫有事解脫和理解脫,事解脫并不究竟,必須達到理解脫——「明心見性」才行。如何明心見性?文中皆有說明。從思想方面來說,本文的思想,包含了原始佛教、大乘佛教的般若、唯識、如來藏等,并旁及禪學(xué)。
七十四年五月于六龜
本書定稿時
- 上一篇:宗教都是出世的
- 下一篇:從無我 空到達解脫 上篇 無我的研究
- 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錯了怎么辦?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在家和出家修行哪里不同?在家居士該怎么修行?
- 我們自己修行能改變親人的命運嗎?
- 怎么理解“無!保吭趺疵鎸o常帶來的種種痛苦?
- 生意不好做怎么辦?
- 惜福和修行有直接的關(guān)系嗎?
- 為什么有佛法的地方還會發(fā)生天災(zāi)人禍?
- 為什么修行要遠離惡友?惡友是指生了病的孩子嗎?
- 明知因果不虛,為什么還會做一些出格的事?
- 面臨外界客觀因素決定成敗的困擾,該怎么辦?
- 是什么在支配命運?
- 愛計較的毛病怎么改?
- 修行的目的是什么?
- 現(xiàn)如今人與人之間有好多矛盾,原因是什么呢?
- 什么是中道?
- 酒乃佛門重戒!佛祖對酒戒有特別嚴格的禁令!
- 怎樣做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人為什么要活著?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為什么達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