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講法第七講
佛告阿難,其下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國,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fā)無上菩提之心,一向?qū)R饽酥潦?念無量壽佛,愿生其國。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誠心,愿生其國。此人臨終,夢見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輩者也。
這是下品往生。佛告阿難,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尊者,想生西方極樂世界,有上中下三品。上輩和中輩已經(jīng)講過了。這里講的是下輩往生。怎么樣的呢?十方世界諸天人民,不僅是娑婆世界還有無量無邊的這些人民,乃至還有天上的人,諸天,表示不止一個天上的人間,還有許多的天人。其有自心欲生彼國,如果十方世界諸天人民有這種愿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真實愿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假使不能做功德,不能向上輩往生那樣,出家啊,發(fā)菩提心,大做功德,也不能像中輩往生那樣發(fā)菩提心多少修善。沒有這種能力來做許多功德事情,至少應(yīng)該具備這樣幾個條件才能得到下輩往生。
第一個條件,當發(fā)無上菩提之心要追求智慧,追求覺悟,追求圓滿,追求成佛。要把成佛的心決定下來,要度化眾生沒有圓滿的智慧是不行的。我們在執(zhí)著,種種的問題用虛妄分別是解決不了,那我們怎樣來幫助別人呢?所以學佛的人,一定要追求圓滿的智慧和覺悟。我們覺悟了不僅能利益自己,也能利益周圍的人,所以說這是一種先進文化的一種根本保證。要去除煩惱、自私自利心。要追求圓滿的智慧和覺悟,發(fā)這種心。沒有這種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很成問題。
第二種條件,一向?qū)R?十念念無量佛,就能夠一向?qū)P膶R獾啬顭o量佛,自己一向?qū)R?哪怕念十念無量壽佛,者是功德無量。我們有十念往生法,就是在平時的修行過程當中十念的修行法門。如果你在世間上太忙碌,沒關(guān)系。每天早上起來洗臉,向著西方用十念念南無阿彌陀佛。你都可以這樣修行。心里面有這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念頭,就有成就智慧圓滿的覺悟。我們知道阿彌陀佛為教化眾生,我們圓滿的覺悟而發(fā)了大愿,成就了現(xiàn)在的西方極樂世界。在念佛過程當中,哪怕就只十念,我們也有能隨愿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佛土的福德,這是第二個條件。若念佛不能做到長時不間斷,最少也要十念念無量諸佛。心心不間斷,念念不間斷,就有了下輩往生的一種條件。
第三個條件,若為身法,歡喜信樂。我們信仰西方世界的凈土法門,但現(xiàn)在罪深業(yè)重,還有許多的法門我們并不能理解。三藏十二部經(jīng)典當中,釋迦牟尼佛講的經(jīng)典太多。以我們現(xiàn)在的精力,是既沒有能力,也沒有智慧。雖然我們暫時還不能理解,但自己內(nèi)心要歡喜,要學習,就是我們平時所念的“法門無量誓愿學”。所以我們現(xiàn)在學佛的人,常常都是自己不愿意學習。其實沒有這樣的根基不要緊,只要我們能上推佛智,這些三世諸佛,諸大智圣人最清楚。我現(xiàn)在沒有這些智慧,但是我歡喜。諸佛所講的深法,微妙的法,我暫時理解不了,但是祈求十方諸佛加被,我愿意這樣學習,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心態(tài)很重要。我們有些學習凈土法門的同修就有偏差,什么都不學,我就念佛。這與無量壽經(jīng)要求的差距在哪里呢?對現(xiàn)代人來說,要學的東西太多了。做一個佛教徒,要學的東西也很多。我們這一輩子罪深業(yè)重,不能開發(fā)智慧,但你不能缺少利益人類的發(fā)心。如果你連這種發(fā)心都沒有,那你將來菩提心的種子怎么成熟呢,你在哪里下種(成佛之種,即菩提心)呢?所以十方三世諸佛以大菩提心為根本,大菩提心以大慈悲為根本,而大慈悲心離不開眾生。要利益所有的受苦受難的人類,乃至利益所有受苦受難的畜生與非畜生。發(fā)心利益廣大的眾生,不要把這樣的心丟掉了。我現(xiàn)在沒有這種能力不表示我永遠沒有。當你有這種心的時候一個人的根本就不一樣了。素質(zhì)就不一樣了。哪怕我現(xiàn)在還不具備這樣的能力但是我歡喜,我心向往生。我希望的就是這樣,非常深刻的這些法我們歡喜信仰,有這樣的善法欲。
第四種條件,若聞深法,我現(xiàn)在是眾生不能理解,但能歡喜能信仰,朝著這方面去奮進,不生懷疑之心。想追求善法,所以不生疑惑,不能因為我現(xiàn)在沒有這樣的智慧,我就懷疑一切。我們現(xiàn)在人的智慧,你能知道多少呢?所以學習是永無止境的。由于我們自己的自私自利,由于自己對自己執(zhí)著,我們的世界越來越窄,路越走越到了盡頭,由這種煩惱自私自利的發(fā)心,就走不下去了,人走到這里差不多就走到盡頭了。(我們今天在茶園后面設(shè)置了斷頭路。)你要把生靈破壞了,把水資源破壞了,把人類的文化資源破壞了,這條路就走不下去了。所以我們現(xiàn)在要學習怎樣才能真實利益人類,真實地利益我們自己。自利利人的根本要素,現(xiàn)在來說就是先進的文化、先進的生產(chǎn)力。你要學樣的文化、這樣的生產(chǎn)力。從無我、從奉獻、從利益人類的發(fā)心上來。我們現(xiàn)在要說發(fā)菩提心,好多人都發(fā)不起來。甚至連這樣的愿望都發(fā)不起來,所以要學習為什么要發(fā)菩提心,要歡喜,要信仰。無論是佛法,還是世間法,沒有信仰,你學不進去的。哪怕我們現(xiàn)在你有多大的量,你就能裝多少水。你有多少的發(fā)心。是什么樣的根器,就能接觸什么樣的佛法。真理也是這樣,無邊無際的,放之四海而皆之。根據(jù)你的性格特長,你相應(yīng)的部分,你才能接受,與你不相應(yīng)的你就接受不了。不是說你不能接受就不存在,世間神秘的東西太多了。我們以我們現(xiàn)有的知識和理解水平我們能說清楚的事情太少了。所以說,不知者就以不知者的態(tài)度出現(xiàn)。這才是一種事實求是的態(tài)度。不能自己不知道就開口亂道。不但是自己造業(yè),還傷害我們的法身慧命。把眾生的智慧耽誤掉了。佛法當中現(xiàn)在我們能知道多少呢?三藏十二部經(jīng)典。藏經(jīng)樓那么多經(jīng)書,我們理解的是少數(shù)。對其它我們不理解的佛法要有這種心態(tài),歡喜信受,不生疑惑。沒有這種懷疑之心,歡喜十方諸佛真是殊勝難得,為救眾生講經(jīng)說法,方便善巧。我們往往不理解佛的深刻用心,要為自己的不理解而感到慚愧。我們的能力沒有這樣的智慧,根基不夠。你是一個碗,你只能裝一碗水,一碗水之外你就裝不下了。所以我們現(xiàn)在修行不斷開闊自己的心胸,讓自己形成好的法器,將來智慧開發(fā)出來 ,我們盡虛空遍法界的真理都能覺悟。我們現(xiàn)在呢,就像古書上所說的,水三千只取一瓢飲。我們是什么樣的根器我們就學什么樣的法。
學習凈土法門的就要有這種心——信仰,包括了兩個方面。
一個信仰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退。我是業(yè)障凡夫,不能開曉真實的法理。要憑自己的修行是遠遠不能了生脫死的,就要借助于先賢的智慧力量。要求助于眾生大德諸佛菩薩,要以眾生為善知識,以諸佛為善知識學習,所以“法門無量誓愿學”——要發(fā)這樣的心。哪怕我現(xiàn)在沒有這個能力,沒能這樣發(fā)心。當我們發(fā)這樣的心的時候,盡管現(xiàn)實我們不具備這樣的能力,但是我沒有限制我自己,隨時隨地,一步一步地在發(fā)愿。布施的時候叫你隨喜功德,自己沒錢沒關(guān)系,人家布施的時候我生心歡喜。等我有錢了我也像他這樣布施。來增長這樣的布施心,對治慳貪心的。如果對治不了,一輩子也沒辦法改變我們自己相當不具足的福報,我們始終是很貧窮。不從內(nèi)心的智慧,不從福德來追求,現(xiàn)實的物質(zhì)是沒有辦法滿足的。因為我們發(fā)生了偏差。我們要從自心上下手,要有一種奉獻的精神,為整個人類做無私的奉獻。物質(zhì)上的我們布施供養(yǎng),沒有物質(zhì)上的財富,我們有精神上的財富。把自己的文化知識技能,把自己的發(fā)心奉獻于世間。常常心向往知,不斷地告誡自己要學習。歡喜信樂,不生疑惑。所以要學習大乘佛法,大乘是坐大車,不坐小車。小車只能裝幾個人,大車能裝很多人。我們要有這樣的心,度化眾生。大乘佛法,心向往知出現(xiàn)。當你準備好了,接觸到大乘法時善知識一點你就通了。往往是我們現(xiàn)在沒有發(fā)心,自己做不到時就不愿意發(fā)心。正因為你做不到,你就要發(fā)心,什么時候你能做到呢?所以成佛并不遠,只是要做到力所能及的地步。你說我現(xiàn)在沒有能力,我發(fā)愿這樣做一定可以的。這是第四個條件。對于那些現(xiàn)前不能理解的,般若,華嚴,天臺等等,自己不解,但是不要誹謗佛法。不要說除了我自己的法,再沒有高深的法,這就是自我的建樹不到。人是社會性的動物,文化也是多元的,要把文化的胸襟要開發(fā)出來。我們愿意真誠地利益人類,F(xiàn)在你的方法意見和我不一樣。我們可以包容。有包容才能增長我們自己的胸襟。有胸襟你才能團結(jié)大家。沒有胸襟是團結(jié)不起來的。所以在任何時候,都要開發(fā)自己的胸襟。學佛也是這樣,自己要歡喜,有這樣的善法欲來求取解決我們根本問題的文化。最重要的是呼喚,在生活過程中有一種呼喚的態(tài)度,那就很了不起了。晚上你所做的夢,你可以呼喚出來,要做什么夢有什么夢。生活當中我們朝著我們希望的方面不斷前進,不要失信心。我們現(xiàn)在很不圓滿,有三十四畝土地,我們凈修有條件了,要努力地為圓滿的狀態(tài)出現(xiàn)而努力為之,人生就有意義了。每天起來我都把自己的希望復述一遍,無量的法門我愿意學,那些煩惱執(zhí)著我愿意斷除掉,我愿意離開這些生死的苦海。隨時隨地我們注意三皈依、四弘誓愿,天天我們都發(fā)愿。圍繞我們所希望的世界和自己希望的生活,呼喚自己,準備好迎接這樣的生活。天天我都準備好迎接阿彌陀佛的到來,這樣你整個生活就會朝著我們理想的方面去凈化了。我們朝著理解不斷奮進的心態(tài)是很幸福的心態(tài),我們現(xiàn)在這種社會般若慢慢淡化,人們越來越現(xiàn)實。這種現(xiàn)實是假現(xiàn)實,所以說把自己的很多路給堵塞了,并沒有寬闊的心胸。對于未來,我們不斷地疑惑,這個疑惑障礙了自己更大的發(fā)展。所以我們要開闊自己的心胸,以佛教徒的心胸開始出現(xiàn)了,多元化的生活出現(xiàn)了,并不僅是所有的人都信就對。多元的文化我們也要贊嘆,你行善積德我們也贊嘆,為人民服務(wù)我們也贊嘆。對這種努力我們給予認同隨喜,相信我們大家,有這樣的心胸。
第五種,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你以一心的心一念,念阿彌陀佛,以至誠心,發(fā)愿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下輩往生所要具足的幾種條件。要滿足了這種條件,我們有自心念于佛的心,十念乃至一念,念阿彌陀佛,以這樣的修行回向阿彌陀佛,回向阿彌陀佛不舍離我們。我們這些人臨命終的時候呢,哪怕不能見阿彌陀佛,這樣也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功德智慧是如中輩者。但是你所得到的功德和智慧和中輩往生的人就要稍差一等。不修不得,少修少得。所以三輩往生,把究竟的往生的目標給我們確定了。一旦往生你就能證三不退轉(zhuǎn),三輩往生的境界是不一樣的,是差別的。隨著我們修學,你修得好一點就是中輩往生,修學得差一點就只能是下輩往生。我們修行程度,你希望下品還中品往生呢?我們要發(fā)大菩提心,要出家大做功德,居士們就不能提往生?不是這樣的,居士們也能往生。上品往生曾經(jīng)講過,在家菩薩,知家性空,常常心向往之,出煩惱之家。雖是在家人的身份,你也是出家的菩薩。對于紅塵世界不貪戀了。他出了家,我們現(xiàn)在雖說出家了,表面上看是一個出家人,但是還保持著在家人的心態(tài),還經(jīng)受不起誘惑,那也不算出家。出家是以心態(tài)的出家為根本,自心不執(zhí)著,能看破放下。哪怕不能徹底放下,我能盡自己的能力來。以這種修學來出離我們自心的三界之家,這樣的功德我們?nèi)巳硕伎梢孕迣W。你雖然身體出家了,如果你還是在家人的行為,你的修行不如人家在家的人。你的吃喝住行,你不如人家自食其力的人,現(xiàn)在是受大眾供養(yǎng),大眾為什么要供養(yǎng)你?希望你能承擔起弘揚傳承文化,把佛法能弘揚到永遠,所以我們享受了十方善男信女的供養(yǎng),要發(fā)下輩往生。
佛告阿難,無量壽佛,威神無極。十方世界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諸佛如來,莫不稱嘆。于彼東方恒沙佛國,無量無數(shù)諸菩薩眾,皆悉往詣無量壽佛所,恭敬供養(yǎng),及諸菩薩聲聞之眾,聽受經(jīng)法,宣布道化。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這一段進一步表明西方極樂世界不僅接迎上輩往生、中輩往生、下輩往生。他還能接迎諸佛是菩薩,聲聞、賢圣僧。相當于娑婆世界的凡夫眾生。來攝受上善之人一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其它諸佛世界的這些人民、菩薩、賢圣也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給我們做一種榜樣你現(xiàn)在是凡夫,賢圣人家也要往生。所以給我們做一種榜樣。顯現(xiàn)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的殊勝,增加我們求往生的心。文殊菩薩也念佛往生,觀世音菩薩也念佛往生,我們這些是何許人?凡夫!我們?yōu)槭裁床幌虼筢屪悠兴_學習?不向觀世音菩薩學習?這些都是大善知識,向大德學習。他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龍樹菩薩,八大宗派他都是祖師,他的智慧好不好?太好了。他能長壽,智慧好得不得了。弘揚佛法,破除外道能力具足。這樣的人都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么好的智慧的人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這些人呢,你不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認為自己根器很好嗎?往往我們的根基太差,但我們就最容易升起驕傲自在。我們自己業(yè)深罪重,擺脫不了罪深業(yè)重。想念佛總要瞌睡,什么也辦不到,你究竟哪個是第一了?煩惱第一,執(zhí)著第一,輪回第一,愚蠢第一。這種第一爭起來就沒有意思了,所以說把自己放謙虛一點。世間上人人都是修行菩薩,唯我一個人是業(yè)障凡夫,有這樣的心學習佛法就很具足,所以要認識到自己的根基。
佛告阿難,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尊者,無量佛,阿彌陀佛壽命無量。行動坐臥威儀,讓人一看贊嘆恭敬。處在眾生當中有威嚴,一看了之后讓你不得不恭敬。這樣的,能了知眾生的心。你心里想什么是什么根基,阿彌陀佛一清二楚,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能了知你的內(nèi)心而弘揚佛法,非常善巧。阿彌陀佛就像我們心里的孫悟空一樣,能了知我們心里在想什么。但你心里起了不好的念頭,阿彌陀佛是善巧地鼓勵,讓你努力,你一定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能夠?qū)χ芜@些煩惱。只要學就有希望,他并沒有批評你,這種對所有眾生的包容心,所有眾生這種心里想什么他完全清楚。我們現(xiàn)在的眾生沒有包容心,我們就不善巧。阿彌陀佛神通自在,這是釋迦牟尼佛自己贊嘆無量壽佛,微力神通不可思議。
什么叫無極?沒有極限。我們現(xiàn)在不能忍辱,你不要得寸進尺,自己有限量的。我們自己的心胸是無量無邊,沒有自己忍受不了的。忍無可忍,這個詞語非常殊勝善巧。你所忍的東西是沒有的。諸法性空,你忍的東西本來就沒有,是虛妄的,你還以為你很有能力,沒有的東西你忍什么?一點不執(zhí)著,三輪體空,那你就達到無生法忍了。你這種智慧隨便人家想污辱你,根本污辱不了。你是天下第一大力之人,藏經(jīng)上給我們說忍辱力量最大。那些外道要來損傷諸佛的時候,害佛的時候,佛不嗔報嗔,以暴力降服。而是安住于慈悲三昧當中,世間上一切的嗔恨心,一切的毒藥,一切的敵對勢力奈何不了釋迦牟尼佛。所以在慈悲力當中,這種力量是無限極的。沒有限度的。要達到無生法忍。諸法性空,要知道四大皆空沒有什么實有,哪有什么東西不可以忍受呢。我們的心胸不一樣,但智慧一樣。世間上的事情也能達到這種無限級,像阿彌陀佛一樣,智慧能達到無限級,福德智慧資糧能達到無限級,求什么得什么。如同如意寶,摩尼寶珠,所以我們的心是根本。我們要改變心的質(zhì)量,改變精神質(zhì)量要,要達到無限級,要向無量壽佛學習威力神通。
釋迦牟尼佛贊嘆無量壽佛,無量壽佛是修行具足了功德,已經(jīng)圓滿功德。我們眾生心亦具這樣的功德,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們每一個眾生都是有心的,有心就具備這種功德。你可以向阿彌陀佛一樣威神無極,沒有問題!問題是要有適當?shù)姆椒▉磉_成:把理具的變成事相上也具備,要事理圓融,F(xiàn)在阿彌陀佛的理想狀態(tài)要變成我們的現(xiàn)實狀態(tài),就要好好修行,所以人人都能達到。十方世界無量無邊,不僅是釋迦牟尼佛在贊嘆阿彌陀佛,還有許多十方世界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諸佛有多少?數(shù)不過來,不可思不可議。你知你現(xiàn)在的能力,沒有辦法想得出來。用語言的能力,你再怎么說也不到位。十方諸佛有這種不可思議之多。諸佛如來,都來贊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種功德是不可思議。
我們現(xiàn)在共產(chǎn)黨員當中有一個孔繁深,我們到處學習他,先進黨員,他還僅僅是某些人稱贊,要能做到全國人民都由衷地稱嘆的時候就好了。不僅能當個先進的黨員,還能當個先進的人,乃至超出地球所有的眾生都能稱嘆。眾生的稱贊,有智慧的人贊嘆,跟平凡的人贊嘆就不一樣了。所以十方諸佛都在稱贊無量壽佛的功德,就非常不可思議。諸佛都在稱揚贊嘆,而我們這些眾生還在懷疑,你連十方諸佛都信不過?還有十方諸佛菩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東方世界有佛的國家。恒河里的沙子你能數(shù)得清嗎?不是比喻能說明得了的,無量無數(shù)諸菩薩眾,菩薩大眾無量壽佛,什么叫往詣?也就是往生之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些菩薩給我們做個示范作用,他不僅是接引現(xiàn)在的凡夫。這是東方諸大菩薩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們還要修行,往生之后干啥?往生到極樂世界物質(zhì)上不再憂愁了,生老病死不再愁了,不再愁生命的無常,沒有這種自己道業(yè)未成身先亡之事。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人人都是無量壽命。其它東方世界的諸大菩薩去了也修行,從恭敬供養(yǎng)當中修行,從聽聞經(jīng)法當中,宣布道法當中修行。而且未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前就是菩薩大眾,那是很了不起的圣僧,但他們還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還要有恭敬心,修供養(yǎng)。有一分恭敬,則得一分利益。
我們在為人處事中有沒有恭敬之心?我們常說《法華經(jīng)》對任何眾生要有不輕視心,要像對諸佛一樣,不輕視貶低任何一個人。尊重眾生,每一個眾生將來一定能成佛,不管是善的眾生還是惡的眾生。你有這種態(tài)度才可能不去報仇,不要求名利,無我地奉獻于為人民大眾的過程當中。我們自己貢高我慢,驕傲自大,自私自利,那你就不愿團結(jié)別人。要有這種心:不因為你現(xiàn)在有名譽地位,你就永遠比我高,自己要學習要精進、要修行。布施時無欲無我的奉獻于為人民大眾,不計較自己的得失。從心當中來恭敬禮敬一切眾生,這是學佛人的一種素質(zhì),修學的一種素質(zhì)。不是說你恭敬別人,別人就有多高。我們修學能迅速成佛,就是要恭敬諸佛,利益諸佛,能孝順眾生。把自己放得越低的人,越能得到名譽地位。你執(zhí)著了往往得不到。所以現(xiàn)在世間上那些干部,他想升官想發(fā)財,我說沒關(guān)系,佛菩薩保佑你。你要清凈內(nèi)心,無私奉獻,不計名聞利養(yǎng)。當你做到這一點,出世間的利益成佛比你當官的利益大多了。無量無邊的虛空世界、眾生世界,佛視其為一四天下。這種能讓你稱贊呼應(yīng)。
現(xiàn)在佛教文化就是世界性的文化,是宇宙性的。釋迦牟尼佛要開多寶塔的時候,就要把自己天下無量無數(shù)的分身要收起來,這個塔門才能夠打開。在《法華經(jīng)》里面就有這一段。釋迦牟尼佛把娑婆世界的佛,還有無量無邊的分身全部集中起來,一個人就可以治天下。眾生開了眼見了,這么多的無量無邊的分身釋迦牟尼佛。多寶佛才打開多寶佛塔讓釋迦牟尼佛和他共坐在一個寶座上宣揚經(jīng)法。世間上除了無常的一面,還有常的一面。我們每一個人從小到大,有無常的一面,但從生到死還有不滅的層面——常樂我凈的層面。如何把握這一點,一旦不能把握,你就要等到下一輩子。現(xiàn)在貪官冒著殺頭的危險,到最后都是報著憂愁的心理,人死掉什么都沒有了。信仰淡薄,人沒有永恒的價值。我們?nèi)四芰⒆阌陂L遠,目標不要短淺。所以我們自己才能無私無欲,恭敬奉獻。他才能做得到,所以我們要從恭敬心當中來修學佛法。恭敬別人是修行,所以依恭敬心而修學。依供養(yǎng)心而修學。
什么叫供養(yǎng)?把自己放得很低。你是菩薩不錯,始終是這樣謙虛,把自己放得謙下,把眾生放得很高,讓眾生離苦得樂,把這種心要開發(fā)出來。供養(yǎng),是以下對上。布施供養(yǎng),要修學。這是最初的一種有財物供養(yǎng),沒有財,你有技術(shù),你有精神有知識有文化。以自己力所能及的,你有什么奉獻什么。精神財富用自己的待人處事來感化眾生。讓眾生也學會這種為人處事。以佛法來供養(yǎng),一切供養(yǎng)當中法供養(yǎng)最殊勝。財布施也好,財供養(yǎng)也好,自己努力學習佛法,努力實踐修行佛法,身體力行給大家做一個榜樣。自己做到了,這種身教比言教還要得力——我們自己對佛法如法修行。我經(jīng)常說把我們自己的身口意三業(yè)做好,把自己該做的做好——就是弘揚佛法。
恭敬供養(yǎng),是我們修學一切佛法的一種最如法如理的心態(tài)。學法要求法。怎么求呢,祈求,你自己放不下就沒有辦法了。所以以恭敬心、供養(yǎng)心來修學佛法。無量無數(shù)諸大菩薩,西方極樂世界也是修佛法,能成就佛真實的心。東方恒河沙數(shù)集諸菩薩聲聞,眾生的這種心叫菩薩,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是慈悲的代表;文殊菩薩——是智慧的代表;普賢菩薩——發(fā)良好心態(tài)之心他是大愿王;地藏菩薩——大無畏,深入地獄救度眾生,大無畏的一種代表。代表佛教文化的四種物色要學習到手:像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地藏菩薩、觀世音菩薩學習到位?嗪3W鞫热酥。沒有煩惱——是先進文化的代表。普賢菩薩是什么?普遍,精進修行的代表。那是什么?先進生產(chǎn)力的代表。你能斷煩惱,生產(chǎn)力肯定發(fā)展。所以地藏菩薩大無畏,深入三惡道,深入地獄來救度眾生。你要向這樣的菩薩學習。聽經(jīng)聞法,你平時不懂佛法,沒有關(guān)系,親近大善知識,能夠這樣,在《無量壽經(jīng)》當中,我們念阿彌陀佛萬德名號,這種聲音越大聲越好。讓十方所有眾生,聽聞我們稱念阿彌陀佛的聲音,愿此念佛聲十方普聞——不可思議。所以早晚殿要出聲音念,你要出聲音要讓大家都能聽到,不僅是讓我們現(xiàn)場的人都能聽到。聲聞十方,用這樣的方法來流通凈土法門。修學這種方法,所有能夠聽到的人叫聲聞。聲聞之中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水鳥林泉都在宣講佛法。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就能夠聽聞到這種佛法。從哪兒學習呢?講經(jīng)說法的時候你在睡覺,你看看,那不是把自己的善根閉塞了嗎?隨時自己要警惕自己思維佛法,接受佛法。我們把諸佛成佛的方法,把諸佛脫離生死輪回的方法學到手。聽受經(jīng)法,你度眾生從哪兒開始度呢?從自性眾生開始度,轉(zhuǎn)煩惱為菩提。煩惱即菩提,佛法的修行怎么不艱難。
達摩祖師。你們現(xiàn)在感覺到修行佛法很艱難,要有人生觀、價值觀、取舍觀。當你有佛法的態(tài)度,整個人生就變化了。佛法就是起心動念,以人為善,自度度人這種態(tài)度,不去聽煩惱,不接受煩惱。不去搞執(zhí)著,無私地奉獻。凈化自己的身心。我們自己不執(zhí)著,向諸佛學習,向智慧靠近,聽受經(jīng)法要成就這樣的心態(tài)。以聽受經(jīng)法來學習,宣布道法,以成佛這種道路來化度眾生。諸佛怎樣修行呢?依戒定慧來成就自己的法身,以戒定慧來成就自己法報化三身。不要毀傷眾生,只要有智慧,不要愚癡不信因果,要把佛法在世間上宣揚出去。不利于修學佛法的話不說,不弘揚佛法的話不說,不利于良善關(guān)系的話不說,不利于我們將來修行的話不說。要朝最好的方面努力,依靠這樣的智慧之道,凈化煩惱之道,努力克服自己的習氣毛病,自己的習氣毛病要改變。凡夫脾氣不行,辦事往往辦不成。不利于你將來的事業(yè),不利于你成就眾生,所以要依戒律依智慧辦事。不斷地改正自己,來放下自己的脾氣,宣布道化,這是東方世界。
下面還有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南方西方北方四維上下。上上下下,所以一切方向都向東方恒河沙諸佛菩薩一樣,能修恭敬心,供養(yǎng)心。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能聽受經(jīng)法。十方無量無邊的恒河沙的諸佛,諸大菩薩都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攝受眾生的能力就是這樣沒有限制。我們佛教徒,對于進佛門有心向善的每一個眾生我們要幫助他,不要損傷人家的信心。你要把佛門當中的是非長短,不好的不給人家說,那你是破壞人家的信仰,把人家向外推,那是不允許的。不要宣揚四眾弟子的過錯,要在歡喜心、恭敬心、贊嘆心中來成就和合共住。所以經(jīng)書上所說的若聞外道惡人誹謗佛法,我們的心如三百把長矛刺心。那是多痛苦,要象那種痛苦現(xiàn)象。我們要有這種態(tài)度,痛心疾首。我們現(xiàn)在自己還宣揚佛法的過錯,那是你心量不到認識的過錯。把眾生往佛法邊緣推,你斷絕眾生的善根,這種罪過是非常大的。所以說我們要能夠彼此贊嘆,彼此和合共住,不要不搞團結(jié),搞分裂。不去贊嘆別人,只去說別人的短處,而沒有知道人家的價值,這種時候,往往一個地方的佛教就發(fā)揚不起來。你佛教的心態(tài)沒有啊!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要通達佛法,對于懂佛法的人,真實能弘揚佛法。你不懂當你沒有修行,你怎么弘揚,你弘揚的是什么?這值得檢討了。我們現(xiàn)在在學習佛法嗎?我們理解這種精神嗎?我們還不懂佛法,我們還在門外徘徊猶豫,往往是在和佛法背道而馳。你怎么說你在弘揚佛法,所以弘揚佛法的第一步是學習實踐。用佛法來改變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取舍觀。要無我,要奉獻,要恭敬眾生要利益人類,人舍己為人,諸佛菩薩都是這樣。我們今天呢,就是要把佛教的精神要學習到。世尊說已,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強調(diào)上中下輩眾生往生有什么樣的利益什么樣的修行,什么樣的功德好處。用非常優(yōu)美的偈語體裁,像詩樣的語句把上中下輩往生的境界再強調(diào)一遍。
- 善知識必須要具備的條件
- 眼瞎不可怕,可怕的是眼明卻看不見真相
- 開啟智慧寶藏的鑰匙
- 掌控欲望的開關(guān)
- 開啟幸福之門的“鑰匙”
- 逆緣是成就你的菩薩
- 奉獻自己,就是成就自己
- 離苦得樂的秘訣
- 你喜歡的,往往是造就痛苦的因
- 你的痛苦、歡樂、糾結(jié),都是業(yè)力的顯現(xiàn)
- 眾生如果要解生脫死,方法要落實在戒德、行處上
- 菩提心,佛眼中的“命運共同體”
- 臨終的人為什么需要助念?
- 打孩子的母親
- 為什么會處理不好與父母、家庭、社會的關(guān)系?
- 別讓“成就”成為苦,慎重處理自己所擁有的“成就”
- 行善,你有準備嗎?
- 認識情緒,管理情緒
- 禮拜三十五佛
- 修行人定中上升忉利天看見天王在說十善法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