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學常識 >

什么叫打佛七?打佛七的作用與心態(tài)

什么叫打佛七?打佛七的作用與心態(tài)

什么叫打佛七?

  佛七,也稱打佛七,指的是凈業(yè)同修集中時間,在統(tǒng)一的地點,在規(guī)定的日期,灑凈結界,排除干擾,集中精力,相互激勵,以念佛為主,共同經(jīng)行的佛事活動,是凈業(yè)行人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精進辦道的重要修行方式之一。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克期(限定時日)取證,為往生極樂積攢資糧。

  打佛七對修行幫助非常大,七天內(nèi)往往能大變樣,頭三天臉是黑青灰,后三天是紅白亮,第七天,便精神抖擻,容光煥發(fā)了。

  為什么稱打佛七?打,是方言俗語,就是做的意思。用佛法術語來表述,打,是行的意思,即行佛七。打也是對治的意思,如昌臻老法師說,是打掉習氣、毛病、業(yè)力,強制對治自己的妄想執(zhí)著。怎么打?即眼微閉,不亂看;耳聞佛號,不亂聽;口止語,不亂說;身輕安,不亂動。

佛七的作用

  佛七一般來說有如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一是排除擾,減少外緣。佛七特別有利于在家居士,佛七期間可減少在家時俗務的糾纏。關掉手機是為了使我們身心清凈,免受干擾,萬緣放下,一心辦道,這樣才能身心輕安;都攝六根,凈念相繼,是讓我們專注念佛,心不散亂,念茲在茲,管住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斷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絕六境、閉六識、觀自在

  二是克期取證,感應道交。取證是法爾自然的取證,不是人為的造作,更不是我執(zhí)的求所,是感應道交、以己念力感佛力加持的結果。佛號能讓我們心安,佛號能讓我們自在,佛號能讓我們得到前所未有的發(fā)自心靈深處的法喜。佛號有攝受和牽引的力量,能讓我們生起慈悲心、感恩心、懺悔心、慚愧心、平等心和同情心。

  三是相互促進,勇猛精進。打佛七時,即使想分心,一看別人那么認真,自己就收心了。想休息,一看人家那么用功,比自己歲數(shù)大的、歲數(shù)小的都在精進,自己就不好意思懈怠了。特別是師父們,一邊念佛,一邊打法器,他們在為大眾而付出,我們就不能為自己而堅持么?佛七道場有加持力、攝受力、震撼力、影響力,能激發(fā)道心,對治懈怠。經(jīng)行能堅持下來的人,多是女眾和老年人,是弱勢群體,而年輕人往往難以堅持下來,這說明,不只是體力問題,更是心力問題。信不真、愿不切,則行不力。

  四是佛力加持大,受用殊勝。很多凈業(yè)行人在佛七期間都有明顯的感受,有糖尿病的人不打針、不吃藥,狀態(tài)很好;有關節(jié)炎、胃腸疾病、高血壓的人,癥狀明顯好轉(zhuǎn)或消失。大家普遍感到,心量擴大了,身心柔和了,對人對事想得通、看得開了,對法理有智慧了,對凈土法門信心了;佛七的最后兩天,大家都會有特殊的感受,身體發(fā)熱,內(nèi)心歡樂,全身輕安,飯量減少,睡眠良好,法喜無限,喜歡念佛。

  五是事理并用,理事圓融。在佛七期間,除了經(jīng)行念佛,每天晚上還有近一個小時的佛法開示,有利于檢查自己對法理解得正確與否,用功是否如法、規(guī)范。存疑難解的問題,都能得到明確的開示,順利解決。平時可能出現(xiàn)的偏差,也能得到有效及時的糾正,殊勝無比。

打佛七的心態(tài)

  心態(tài)決定狀態(tài),境隨心轉(zhuǎn)。心態(tài)不同,則感受不同,收獲不同。良好的心態(tài)和理念,是保證佛七圓滿的關鍵。心的要求是:有信心,有愿心,有恒心,有耐心,有真心。對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狀況都要做好準備,作加持想,作消業(yè)想,順其自然。身的要求是:安穩(wěn)輕松,舉止端莊有威儀,相好莊嚴。不放逸,不散亂,表情自然,步履適中,目不斜,頭不歪?诘囊笫牵阂袈暫途彛伦智逦婚g斷,不跑調(diào),不高調(diào),不花腔,不怪調(diào)。意的要求是:心安理得,一心不亂,不妄想,不夾雜,不分別,至誠懇切,恭恭敬敬,法喜充滿。耳的要求是:聽得清清楚楚,字字分明。佛號要發(fā)于心,出于口,入于耳,都攝六根,凈念相繼。

  一、要有菩提心。發(fā)四無量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信愿行具足。當感覺走不動時,發(fā)心為父母念一小時;當感覺到念不動時,發(fā)心為冤親債主念一小時;當感覺到疲勞時,發(fā)心為同修念一小時;當感覺到煩惱時,發(fā)心為道業(yè)興隆、為住持師父、領眾師父、護法居士念一小時。沖破自己的障礙,自利也利他,利他也利己,自他不二。

  二、要有生死心。生死事大,打佛七就是要通過克期取證,增上往生資糧,了辦生死大事。要以生死心念佛,如印祖所說,常將死字掛在額頭。對死要有了悟,人固有一死,有積極的死與消極的死,認識不同,態(tài)度不同,結果不同。生死一如的體悟,才是不怕死的正念。有的居士念佛是為了消災、祛病、除邪。這種心態(tài),嚴格意義上說,不如法,不究竟,沒有實現(xiàn)由善念向正念的轉(zhuǎn)變。我們要懂得因果,如法修行,當下如果沒有種下欣慕極樂的因,臨命終時就不會獲取往生極樂的果。學佛要老實,投機與取巧離道甚遠,不能對法身慧命掉以輕心!《凈土圣賢錄》記載,明朝時,有位黃居士患絕癥,內(nèi)弟啟初勸其念佛,他不肯。啟初就呵斥他,再次啟發(fā)他念佛。黃居士頓然醒悟,請僧說法,剃發(fā)出家,受沙彌戒。屏家屬,唱佛號。默轉(zhuǎn)《蓮華經(jīng)》七日,家人皆聞蓮華香。最后黃居士說偈而化。所以,以生死心念佛就是用真心,就是深信切愿真實修行。

  三、要有感恩心。感恩是人性的光明,也是佛性的覺醒,更是菩提心的萌芽。感恩佛法僧三寶對自己法身慧命的救護,感恩龍?zhí)熳o法殊勝的護持,感恩累世父母萬劫難報、重如高山的恩德,感恩道場提供這么好的環(huán)境,感恩常住四眾弟子如此發(fā)心,感恩法師們?nèi)绱舜缺?/p>

  佛陀說法,需六種成就:信成就(如是)、聞成就(我聞)、時成就(一時)、主成就(佛)、處成就(在某處)、眾成就(與若干人俱)。六種成就,一個不能少。末法時期,正法道場成就一個佛七,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要有佛菩薩的加持,龍?zhí)熳o法的護佑,出家佛子弘法利生、自利利他的堅固菩提道心,四眾弟子的真誠發(fā)心、專心辦道等等。這些都是因緣和合,四眾弟子的福德感召,是我們自己生生世世種下的佛緣、法緣、僧緣。決不像我們表面上看得那么簡單和隨意,決不是偶然的,是來之不易的。打佛七,不做飯能吃飯,不交錢能住宿,不交費能用水用電。這么大的福報,都是阿彌陀佛施設的。我們不能得之于易而失之易。一定要珍惜機緣,勇猛精進。

  四、要有慚愧心。善導大師開示:決定深信自身現(xiàn)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已來常沒常流轉(zhuǎn),無有出離之緣。我們的一生是醉生夢死的一生,是罪大惡極的一生。當我們用佛法來衡量自己時,才發(fā)現(xiàn)每一個眾生都比自己慈悲、善良、無私,自己是最可恥的人、最卑鄙的人、最可憐的人。要懂得,念佛就是持戒,就是滅罪,就是懺悔,就是消業(yè)。

  五、要有平常心。老實念佛,不求境界,不找感應,不求病好,不求無念,不求斷煩惱。有人不安心念佛,疑心重重;我是不是有附體?我是不是再來人啊?我能不能預知時至?我的冤親債主是不是來找我啊?有人還擔心,魔來找我怎么辦?煩惱太多怎么辦?冤親不放過我怎么辦,什么都擔心,就是不擔心自己不老實念佛怎么辦?念佛要自然、樸實、真切。不要做作,不要著相。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