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的理論與實踐

  禪的理論與實踐

  凈慧老和尚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

  早上好!

  又有很長時間沒有跟各位見面,沒有在這里分享佛法了,今天跟大家做一個交流,題目是《禪的理論與實踐》。這個題目想講三個內(nèi)容,第一個內(nèi)容就是禪理,第二個內(nèi)容是禪行,第三個內(nèi)容是禪風。今天講的范圍主要是講禪宗的禪,不是六度當中禪定的禪,所以就按照禪理、禪行、禪風這樣的一個次序來講。在講的過程中,也可能要牽涉到有關(guān)修習禪定的基本方法,那就跟次第禪和天臺宗止觀有一些關(guān)系。

  禪宗的禪,大家熟悉的有四句話,就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边@四句話是禪宗的出發(fā)點,是禪宗的宗旨,是禪宗的基本精神、基本要求,這四句話包括了禪宗的一切內(nèi)容。如果我們學習禪宗的人很好地體會這四句話,就能把握禪宗的大義,把握禪宗的基本方法,就能找到禪宗的基本要求。從這四句話來看,所謂禪理是什么呢?不可說。因為禪宗就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你說禪理還有什么好說的呢?所以禪理就是不可思議,就是不可說。雖然說是“不立文字” ,不可說,但是也要在無說中來說,在“不立文字”的前提下,還得要靠語言文字來傳遞佛祖的信息,來演播佛祖的宗風,來詮釋成佛做祖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所以說,“不立文字”不等于不用文字,不可說不等于不說,佛教里講,無說而說,說而不說。從事上來講,就是無說而說,從理上來講,就是說而不說,事理圓融才能有佛法的建立,才能有世間萬事萬物的建立。

  那么,禪理是什么呢?我們不能把所有祖師的言教都介紹出來,在這里我想簡單地說,禪的基本理論,就是達摩祖師的“二入四行”那一篇幾百字的短文章,然后就有六祖大師的“三無”的基本思想,由“二入”和“三無”架構(gòu)起了禪宗理論的基本體系、基本框架 。禪宗還有許多的著作,講禪的理論,講禪的方法 ,講禪的實踐,應該說都是從這個基本的框架演化發(fā)展而來。達摩祖師告訴我們說“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 一是理入,二是行入!边@就是我們平常經(jīng)常講的達摩祖師的“二入四行觀”開頭的那兩句話。講“理入”實際上就是講禪宗的理論,因為任何一個法門都是由兩部分組成,平常我們把它叫做見地和功夫,見地就是理論, 功夫就是實踐。我們世間的一切法, 歸根結(jié)底也是由兩部分組成,也離不開理論和實踐 。不過,佛教的理論和實踐是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的,而世間的理論和實踐有時候會脫節(jié),兩者之間有著根本的區(qū)別。佛教講的理論,講的實踐,都是統(tǒng)一在一個修行人的當下那一念當中,當下那一念既有理論的指導,也有實踐的落實,這就是佛法。如果佛法離開了這樣一個特點,那佛法也和世間法一樣,只說不行,只說不做。世間法有時候還講到“ 坐而言起而行”,佛法不是這樣,佛法是說你坐著也好,你站立起來也好,理論和實踐在任何時候都要是統(tǒng)一的,都要是一致的,都要是絲絲入扣,一點兒都不做作,這樣才是修行,才是學佛。所以說,禪的理論和禪的實踐,或者說禪理、禪行是一而二,二而一的。禪宗的理論,原則上來說和佛教所說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不是說離開了佛教的基本思想還有禪的理論。不過,禪宗是把佛教的基本思想濃縮在幾句話當中,達摩祖師的“理入”講了這樣幾句話,所謂“理入”就是“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焙鞘裁?含生就是一般講的大地的一切眾生。大地的一切眾生雖然千差萬別,但是他的本性、他的真性是一個,也就是說眾生的佛性是共同的。我們一切眾生這個共同的佛性,為什么不能顯現(xiàn)呢?達摩祖師告訴我們,或者說禪宗告訴我們“但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蔽覀兠恳粋人具有的佛性之所以不能大放光明,不能起作用,就是因有“客塵妄想”蓋覆了我們的真性 ,使我們的真性不能顯露,光明不能顯現(xiàn)。所以我們沉淪苦海,在六道當中頭出頭沒, 輪回不已。一個是我們本來具有真性,一個是被“客塵妄想”所蓋覆,我們怎么樣才能夠排除客塵煩惱,顯露自己的真性呢?達摩祖師說 ,“若也舍妄歸真”,就是舍掉“客塵妄想 ”,回歸真性。從哪里下手呢?有四句話,大家經(jīng)常講,也經(jīng)常會聽到,但是往往是水過鴨背,聽了以后沒有去思維。我們要怎樣才能夠“舍妄歸真”呢?達摩祖師告訴我們要“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圣等一, 堅住不移 ”。這四句話是說,要“舍妄歸真”就一定要“凝住壁觀”!澳”谟^”的要求是什么呢?就是沒有自他的對立 。無自無他,我們的一切煩惱從哪里來呢?就是因為有自有他,有我有你,從這個二元的對立當中產(chǎn)生了一切的煩惱,一切的煩惱都是由有自有他而產(chǎn)生。我們之所以不能夠當下“舍妄歸真”,當下排除二元對立的這種妄想執(zhí)著,就是因為我們有一種下劣心。什么叫做下劣心呢?就是不敢直下承當我就是佛,他還有凡和圣的區(qū)別,我自己是薄地凡夫,諸佛菩薩是大圣人,諸佛菩薩達到的目標,好像我們永遠沒有那個緣分,永遠沒有那個機會。實際上不是如此,只要你把凡和圣這樣的一個界限當下打破,凡圣平等 ,自他不二,你當下就提升了你的人格,就顯露了你的真如本性。這兩句話非常重要,在我們修行當中隨時去落實它,我們隨時就能夠與自己的真性、佛性相統(tǒng)一,就是無自無他 ,凡圣等一,也就是說自他不二,凡圣平等。你能夠時時刻刻用這樣的心態(tài)來面對世間的萬事萬物,你還有煩惱嗎?你還有妄想嗎?沒有。當下就沒有煩惱,當下也就沒有妄想。禪宗之所以殊勝,就殊勝在這個地方;禪宗之所以有強大的生命力,它的生命力就體現(xiàn)在這個地方。

  我們人生幾十年的光景,張三也是幾十年,李四也是幾十年,王五、趙六同樣是幾十年,幾十年的光景當中,由于每個人的心態(tài)不同,努力不同 ,境界不同,每個人的成就都不同。同樣一個姓王的, 有的是大學教授,有的是大款 ,有的是待業(yè),有的是衣食無著。為什么有這些區(qū)別?當然,這里面的問題千差萬別,但是我覺得有一點,從我個人的體會來看,立志很重要 ,努力很重要。當然,有的人也會立志 ,天天在立志,就是佛教講的,天天發(fā)愿,但是發(fā)了愿以后努力不夠,甚至不努力。如果不努力,你有再大的愿力,有再高的志向, 都是空頭支票,毫無實際意義。人的成圣成賢,成富成貴,既是善業(yè)福報的積累,也是人生當下努力的結(jié)果。當下的努力,從學禪來說,就是時時刻刻想到要排除自他對立的情緒,要打破凡圣之間的界限,要提升我們每個人的人格尊嚴和自覺性。諸佛菩薩能夠做到的,我為什么做不到?我今天是在學佛,學佛就要向佛看齊,就要按照佛的標準、佛的要求去做。如果時時刻刻這樣來要求自己,你時時刻刻就進入到佛的行列,進入到佛的精神境界。想這樣做還不行,為什么呢?那還是有心在做,還是有凡有圣,有自有他。要做到怎么樣呢?要做到根本就沒有區(qū)別了,不要起心動念,就常住在那種禪的解脫的境界當中、圣賢的境界當中、菩薩的境界當中,那就把你的下劣根性全部地排除干凈了,洗滌干凈了,我們的佛性、真性就徹底地顯露出來。所以,禪宗的這個要求,這種理論,可以說是當下成佛做祖、起死回生的無上妙法,可是我們信不及,沒有那種大無畏的精神來敢于承當。

  趙州和尚在世的時候,我們從趙州的語錄當中可以看得出來,去親近趙州和尚的人,什么人都有,而最常見的,經(jīng)常跟趙州和尚談玄說妙打機鋒的,有個趙州婆子,就是說在趙州那個地方,最普通的一個農(nóng)村老太婆,她能夠和趙州和尚談禪,和趙州和尚打機鋒,那她的境界就不一般。我們今天的人,在座的也有許多女居士,我們這些女居士非?删,總在感到自己業(yè)障深重,感到自己善根淺薄,感到自己修行難以進步,不敢跟座上的釋迦牟尼佛一比高低。為什么呢?就是那個下劣根性的種子深入其心,你解放不了,你解脫不了。成佛做祖是大解放,是徹底的解放,是徹底的解脫。就是要把一切對立的東西打破,就是要把一切的界限打破, 然后進入到一個平等、自由、自在、瀟灑、無為的精神狀態(tài)。你說我們能夠做到那樣該有多好,該有多瀟灑,該有多快樂!當下就能做到的事情,為什么我們就做不到呢?當下就能做到,而且不要你一分錢,只要你肯下這個決心就行,只要你敢于承當就行。

  達摩祖師關(guān)于禪的這種理論,一個是“理入”,一個是“行入”!袄砣搿本褪且姷,“行入”就是功夫!靶腥搿庇小八男小,所謂“報冤行 ,隨緣行,無所求行, 稱法行。”過去在柏林寺的禪七當中也講過好幾次,今天在這里,只是把達摩祖師關(guān)于禪的理論、禪的見地給大家提示一下。禪的理論、 禪的見地就是“藉教悟宗,深信含生, 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想 所覆,不能顯了。若也舍妄歸真 ,凝住壁觀,無自無他 ,凡圣等一。堅住不移,更不隨于文教,此即與理冥符,無有分別, 寂然無為。” 達摩祖師奠定了禪的基本理論構(gòu)架的這個基礎,以后千變?nèi)f化種種的發(fā)展,都不出這個范圍 ,都是從這里發(fā)源。源頭好像就只有一滴水,這一滴水慢慢往下流 ,匯入眾流百川,最后形成了禪宗的大海,這就是平常所說的叫眾流入海,但是源頭就是那涓涓細流。六祖的“三無”,我過去也講過多次,“三無”就是無念、 無相 、無住!叭裏o”的基本思想和佛教的般若的理論是一致的,和大乘佛教的緣起性空的理論是一致的,六祖大師說“善知識!我此法門, 從上以來, 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我們要怎樣進入禪宗,怎樣進入到諸佛菩薩這種崇高的思想境界呢?首先就要無念,無念者 ,無念而念。其次則要無相 ,無相者,于相而離相。最后是無住 ,無住是什么呢?“人之本性,于世間善惡好丑,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之時,并將為空,不思酬害”,就是說我們的心心念念,既要不住在善法上,也不住在惡法上,在善惡境界上都不起執(zhí)著。有住就有執(zhí)著, 無住就沒有執(zhí)著。這個“三無”的思想, “無念為宗,無相為體 ,無住為本”,古人把這個“三無”跟戒、定、慧三學來加以配合,認為無念就是戒,無相就是定,無住就是慧。為什么說無念是戒呢?持戒要做到持而不持,不持而持,一切都能夠順其自然,不是有意的要這樣去做,而是已經(jīng)成為自己一種本分的事,所謂“非關(guān)因果而修善,不記功名始讀書! 意思就是說,我并不是因為怕因果,所以我就修善法,修善法是我的本分,我無所求,以無所求的心去修一切善法,以無所求的心去持戒!盁o相為體”就是定。在講說當中,有時候把戒、定、慧比喻成為戒足、定身、慧目。定 ,就是我們的身體。修定也要做到修無相的定,有相的定是形式,是淺定 ,不是深定,只有無相的定才是大定,才是首楞嚴三昧,無相的定才能成為我們的體。無住就是慧,有智慧才能達到無住,沒有智慧,就會在一切的現(xiàn)象上,在六塵上,在五欲上,在一切善惡境界上產(chǎn)生執(zhí)著。無相,就是要破除一切的執(zhí)著,只有破除一切執(zhí)著,智慧才能顯露。所以說,無念、 無相、 無住是戒、定、慧三學在禪宗修行上的具體運用。六祖大師的“三無”奠定了禪宗發(fā)展的基礎,以上講的就算是禪的基本的理論,歸結(jié)起來,就是達摩祖師的“二入”和六祖大師的“三無”。不管是“二入”也好 ,還是“三無”也好,它的核心思想是要實現(xiàn)自他不二,凡圣平等,能夠有這種思想境界才能進入禪,沒有這種思想境界,沒有這種品格,禪的境界與你無份、無緣。

  第二個內(nèi)容想講一講禪行。實際上在講禪理的時候就是在講禪行,講禪行也離不開禪理,因為我開頭的時候就說過,見地和功夫從修禪的人來說,從學佛的人來說, 都是當下的,不是分裂的,不是分離的,不是兩件事,是一回事。但是為了講說的方便,要把禪理和禪行,要把理論和實踐分開來講,那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禪行是什么呢?從達摩祖師一直到六祖,這一脈相承的六代祖師,都講了一個法門,叫做“一行三昧”。“一行三昧”的意思是什么呢?六祖大師說,“若于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真成凈土,此名一行三昧”。在一切處,在行住坐臥當中做到什么呢?做到兩件事“純一直心,不動道場”。在四威儀當中,三業(yè)所體現(xiàn)的是“純一直心”,是“不動道場”。就是說在四威儀當中行住坐臥處處都是道場,這就是我那本小冊子的題目所說的“何處青山不道場”。我們能不能把行住坐臥都變成是道場呢?能不能把家庭和寺院、念經(jīng)和做雜務、 打坐和你們老太婆帶孩子,都看成是道場,我看大多數(shù)人做不到,大多數(shù)人都不愿意在家里帶孩子,都愿意到這個廟里來打坐。這是什么心呢?在修行上來講, 這就是分別心,有道場和非道場的分別,有一般的俗事和佛事的分別,沒有把一般的俗事也當作佛事來做,你說那修行怎么修啊,一天有多少時間來修啊?很少的時間。修行的要求是什么呢?就是時時刻刻要有一顆純直的心,又純又直,“純一直心”,直心是道場,直者不彎不曲,到處都一樣。有這樣一顆心, 哪里不是道場,哪一件事不是佛事?如果說有一件事不是佛事,你就在那件事上解脫不了,有一個地方解脫不了,你就不能夠真正成為一個三覺圓滿佛陀。因為你還有障礙沒有破除,只有把像塵沙一樣的煩惱和迷惑都破除干凈,你才能夠成佛。那就是說,所有的障礙都要掃蕩干凈,就像一股智慧的狂飆把天空中的烏云一掃而空,真正顯現(xiàn)大光明、大自在,那才是成佛的境界。帶孩子就不是佛事 ,那完了,那佛法就有局限性,佛法就不能在帶孩子的這件事上去落實。這個很現(xiàn)實 ,你們要好好地體會,不好好地體會,佛法在這個社會、在這個時代,就會被排除到社會生活之外,因為你這個佛教在社會生活當中不能落實,佛教的作用不大。所以說修“一行三昧”,就要在行住坐臥當中去修,在行住坐臥當中“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真成凈土”,這就是“一行三昧”。我在這里順便考你們一下,什么叫做“三昧”?懂得的不要說,不懂的才說,什么叫做“三昧”呀?(眾沉默)懂得的不說,不懂的也不說,這成了無說而說了。(眾笑)“三昧”就是“正定”,離石家莊十七公里,“正定”在我們這里成了一個地名,在佛法上是一種大修行、大成就、大定 。所以我們學佛聽法,聽完了以后要想想今天講的什么,我懂得了什么,要溫故而知新,這樣你就會天天有所收獲,就會對修行有利,所以修行就是要修“一行三昧”。還有一個叫“一相三昧”,“一相三昧”是什么呢?就是在一切處不住相,在一切相當中不生憎愛,無取無舍,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閑恬靜,虛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也就是說,世間的一切人我是非、利害得失這些相,都是阻礙我們開發(fā)智慧的執(zhí)著和障礙。我們的智慧要怎么樣才能夠得到開發(fā)呢?一定要破除二執(zhí)二障,從而顯露出認識能力和判斷能力,那才是智慧。所以真正的無漏慧叫做二空所顯,二空就是人空、 法空,二空就是人我執(zhí) 、法我執(zhí)都破除干凈,所謂淡一分執(zhí)著顯一分無漏的智慧,這個無漏的智慧就是無住涅槃的大智慧,不是世智辯聰。所謂的禪行,六祖大師說就是要修這兩種“三昧”,修兩種“三昧”的目的是什么呢?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要使我們這一顆心能夠安定下來,禪宗就是一種安心的法門,“一相三昧”、“ 一行三昧”都是為了實現(xiàn)安心的目的。四祖大師有一篇《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的文章,也是要提倡“一行三昧”和“一相三昧”。四祖大師是把“一行三昧”作為安心的方法,把“一相三昧”作為安心的處所。我們的心怎么能夠安,用“一行三昧”來安;我們的心安在什么地方,安在“一相”上。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們的心應該安在平等一相這個真理上,只要我們的心有分裂,心就不得安,只有心無分別,心無人我是非 、凡圣善惡之相 ,此心才能得安,所以禪宗是安心法門。二祖見初祖,就是從安心而契入了禪的境界,無心可安,是名安心。如果說有一個心可安,那還是二元的 ,還是對立的,只有無念 、無相 、無住,心才能安得了;有念、 有相 、有住,這顆心永遠是分裂的,永遠不得平靜,永遠不得安寧!耙幌嗳痢 在我們具體的修行當中怎么去落實呢?四祖大師告訴我們一個方法,叫做“守一不移”,那就是“一行三昧”。修“一行三昧”不在乎你用什么方法,只要你專心常不動就可以了,只要你“堅住不移”就可以了。今天搞這個 ,明天搞那個,今天誦兩段經(jīng) ,明天念兩句佛,那就不是“一行三昧”,那叫多行三昧,要一 ,要“守一不移”,天臺宗是叫“守一不散” 。智者大師在《釋禪波羅蜜》上面講,修禪定的基本方法是 “守一不散”,四祖大師教我們“守一不移”,達摩祖師說“堅住不移”,都是一個道理,意思就是要一門深入才能得定,不一門深入要想得定很困難。那么,講到一個具體的方法就是要“守一不移”,不管你是修哪一個法門,都要一門深入 ,一門深入當中,一定要記住六祖的教導“純一直心”,要以直心去做,心不要彎 ,心不要有分別,“純一直心”地在行住坐臥四威儀當中去落實修行的理念。修凈土宗的人是說要“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是什么呢?就是“一行三昧”。修什么法門 ,用什么具體的功夫,因人而異。但是一定要把目標搞清楚,搞清楚什么呢?就是說修行的目標是要見性成佛,“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能夠明心見性,能夠當下開悟,不但西方極樂世界能夠撒手歸去,十方凈土都可以任你選擇,都可以去。到那個真正開悟的時候,可能你想到西方,想到東方的這個念頭都沒有了,因為你想到西方, 想到東方,還是在分別。到那個時候就是什么呢?就是六祖大師說的不動道場,十方應化。所以,禪行的基本方法就是“一行三昧 ”、“一相三昧”,“一行三昧”可以作為安心之法,“一相三昧”是安心之處。初步下手功夫,還是要有所選擇,從有選擇到?jīng)]有選擇,從止惡行善到最后無惡可除,也無善可行,因為你已經(jīng)是“純一直心”了,沒有分別,做一切事都是合規(guī)合矩,都是佛法,都是佛的境界的體現(xiàn)。

  第三個內(nèi)容呢,就想講一講禪風。禪風是什么呢?禪風是禪宗的特點,是禪宗根據(jù)禪理、禪行所體現(xiàn)出來的風格、風范。禪風很難講 ,為什么呢?歷代的祖師這么多,每一個祖師的風格都不同,每一個祖師所體現(xiàn)的禪風也不同,如果把它概括起來,我想應該這樣看,禪,它不只是說的,禪更是用的;禪不在人生日用之外,而是在人生日用之中。由此而形成禪的生活化的特點,由這一切特點,就體現(xiàn)了禪的這種實用性。所以,禪的生活化是禪的第一個特點,禪風的第一個特點。佛教本來也是生活化的,佛教所制定的那么多的戒條都是針對我們生活而來,我們的生活當中,這件事可以做,那件事不可以做,這件事怎么樣,那件事怎么樣,都是針對我們的日常生活而演化出來的一些倫理道德的原則,最后是達到用佛法來統(tǒng)一生活,來化生活,生活化,目的是要化生活。禪是大眾化的法門,達官貴人 、販夫走卒皆可以學禪,皆可以入禪 ,皆可以悟禪,體現(xiàn)了禪的實用性、平等性。在禪師的語錄,禪宗的《傳燈錄》、《指月錄》、《五燈會元》這些書上都可以看到禪師所接引的人,各個階層的都有,上至國王大臣 ,下至販夫走卒,禪宗都接引, 都接納, 都開導。而且有很多人能夠?qū)W禪、入禪、悟禪,所以禪風的第二個特點就是大眾化。禪的風格活潑自在, 超然世外,不為物累,水邊林下隨緣而坐,充分體現(xiàn)了禪的平民化和超越性的特點。我們翻開祖師的語錄,看到古人,看到古代禪師的那種作風 ,那種生活,他們不是天天在打坐,他們在做什么呢?他們在什么地方來參禪 、來悟道呢?燒火 、做飯、挑水、種菜 、云游行腳,就是在這些具體的生活當中,一問一答,透脫禪機。趙州老和尚八十歲還在外邊行腳,他說: “三歲小兒勝我者,我就向他請教;八十老翁不如我者,我就教他!彼且赃@樣的一種風格、風度,活動在社會的廣大的這個空間。行腳的生活不是天天住在廟里,而是水邊林下隨緣自在,“何處青山不道場”,把整個大地都當作是一個道場,這些特點充分地體現(xiàn)了禪的平民化。 所以說,禪的生活化體現(xiàn)了禪的實用性,無處不在 ,無處不是;禪的大眾化體現(xiàn)了禪的平等性,人人可學,古今不變;禪的平民化體現(xiàn)了禪的超越性,深入基層 ,而不拒上層,上層來了我也接引,也接待,但是還是基本上遠離上層,能夠遠離上層,他才能夠有一種超然自在的廣大的活動空間。禪宗的幾代祖師,如四祖,唐太宗請他三次都不去,五祖 、六祖都是這樣,可以向你說法, 但是還是是法住法位,唯身只和深山住,守自己清貧樂道的本色,使得佛教能夠在社會的各種動蕩變化當中,保持它長遠的延續(xù)性。特別是禪的生活化、大眾化這一點,在佛教的發(fā)展史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連毛主席都說過這樣的話,他說六祖慧能所說的《壇經(jīng)》是勞動人民的佛經(jīng)。我們從《六祖壇經(jīng)》所體現(xiàn)出來的那種精神,我感覺到它真是一種大眾化的佛法,生活化的佛法。一部《壇經(jīng)》從古到今有多少人在研究,有多少人在信受奉行,大家都從這一本經(jīng)當中得到無窮的受用。那就是說大眾化、平民化、生活化的佛法生命力很強。佛教走到今天,我想我們還是要繼續(xù)發(fā)揚禪宗的這種特殊的風格,獨特的風格,要走生活化、大眾化、平民化的道路,這樣佛教才能夠普攝群機,與我們今天的社會和諧相處,與時俱進。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題目到此結(jié)束。

  阿彌陀佛!

  2005年7月3日講于真際禪林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