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jīng)
《妙法蓮華經(jīng)》,簡稱《法華經(jīng)》,(梵語:Saddharma Pu??arīka Sūtra),後秦鳩摩羅什譯,七卷二十八品,六萬九千馀字,收錄於《大正藏》第9冊,經(jīng)號262。梵文Saddharma,中文意為「妙法」。Pundarika 意譯為「白蓮花」,以蓮花(蓮華)為喻...[詳情]
法華經(jīng)要義 第二章 《法華經(jīng)》綜述
第二章 《法華經(jīng)》綜述
一、經(jīng)題略釋
這個經(jīng)題是《大乘妙法蓮華經(jīng)》,簡稱《法華經(jīng)》,共7卷28品,姚秦弘始八年(406)鳩摩羅什三藏所譯。屬于大乘實相法,是直指佛乘、指示諸法實相的經(jīng)典;是說明三乘方便、一乘真實的經(jīng)典;為天臺宗立宗的主要依據(jù)。
(一)什么是妙法
甚深不可思議之權(quán)實法
“妙法”,就代表微妙,不可思議。即第一最勝之法,微妙難測,不可思議,叫妙法!斗ㄈA玄義序》說:“妙者,褒美不可思議之法也。”《維摩經(jīng)·佛國品》中說:“以斯妙法濟群生。”在《法華經(jīng)·方便品》中也說:“我法妙難思。”佛經(jīng)的開經(jīng)偈中也有偈頌:“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愿解如來真實義。”這是武則天寫的。
武則天是個虔誠的佛教徒,還曾經(jīng)出家過一段時間。她提倡男女平等,支持佛教的慈善事業(yè)、文化事業(yè)。在她的支持下,當時佛教界興辦了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慈善機構(gòu)——悲田養(yǎng)病坊。她還支持佛教的翻譯事業(yè)、出版事業(yè),大力在中國推行佛教的傳教工作,為佛教在中國的發(fā)展貢獻很大。她用偈頌的形式,來表示佛法難聞今已聞,而這個微妙法表示佛法是宇宙間最高的、甚深的“百界千如”權(quán)實之法。這種“法”實際上歸攝于一心,從自性的心中流出。心能夠出生一切法,包括世間法、出世間法,這就是“萬法唯心造”。
我看過那么多的哲學論著,中國的、西洋的,我看還沒講出這個道理的。那些哲學出自于第六意識分別,其空間有限、時間有限、所見的有限,只看到心不看到物,只看到物不看到心。什么經(jīng)驗論、理性論、唯心論、唯物論,這些東西在佛家來看是片面的觀點。世間哲學不能統(tǒng)一看問題,佛教的法界觀就不同,對宇宙作統(tǒng)一協(xié)調(diào)的認識,從宏觀上看世界,不分別宏觀、微觀,從一點可以了知面,從面也可以明了整體,這就是佛教統(tǒng)一的世界觀。從統(tǒng)一上看問題,心物綜合,有心就有物,有物就有心,這種唯心論是佛教的特色,不同于現(xiàn)代哲學、心理學,跟現(xiàn)代的唯心主義也是兩碼事,大家要明白這個道理。
迷則成凡,悟則成圣
“迷則成凡,悟則成圣”,心本來就有覺性、佛性,但是這一個覺性、佛性為無明所障蔽,就通過意識生出種種虛妄分別,乃至種種眾生的世界。假使這個無明能夠去掉就可以轉(zhuǎn)妄為真。所以心包括世間、出世間法!睹罘ㄉ徣A經(jīng)》講的就是世間出世間的一切萬有歸于真心,看問題不能違背真心。在日常生活中去除妄念,消除虛妄分別,就可以逐步恢復真心,達到“覺”的境界。
這個“覺”分為“本覺”、“始覺”、“妙覺”。“本覺”就是本有的,指眾生的心體,自性清凈,離一切妄相,靈靈照照,有覺知之德。并非修習而成,是無始本有自爾的性德,故曰本覺。本覺表如來的法身。“始覺”,由此本覺之內(nèi)熏與師教之外緣,始起厭離苦患而求趨菩提之心,順應本覺而漸漸生覺悟的智慧。就是開始依于善知識聞經(jīng)受法,多聞熏習,熏習善法種子。經(jīng)過一段時間以后,入十地階次(十地是歡喜地、離垢地、發(fā)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xiàn)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云地),此十地是菩薩五十二位修行中的第五個十位,在此十地中,漸開佛眼,成一切種智,已屬圣位。經(jīng)過十地的修行后,到金剛道徹底斷除煩惱障、所知障的種子和現(xiàn)行,經(jīng)過等覺位,就可證得妙覺佛果。佛指示要恢復妙覺明心,這個“妙覺明心”就是真心,就是如來心,就是菩提心,就能夠證真如,就是法性、空性。
《法華經(jīng)》四圣六凡十法界
《法華經(jīng)》是直指諸法實相,它指出,“一乘”就是佛乘,心法微妙不可思議,包括百界千如,在凡夫境界就是“六凡”,在圣者境界就是“四圣”。“六凡”就是人、天、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六道,“四圣”就是聲聞、緣覺、菩薩、佛。四圣六凡合成十法界。其中,地獄、畜生、餓鬼稱三惡道,或稱三涂。阿修羅、人、天道稱三善道。六道中若不含阿修羅道,則為五道,或五趣。
(1)地獄道:即地獄受苦之處的眾生。眾生若造上品十惡及五逆重罪,則墮地獄。十惡即殺生、偷盜、邪淫、妄言、綺語、兩舌、惡口、貪欲、嗔恚、邪見。十惡分上中下三品,謂欲作、正作、作已,此三時中(即犯罪的全過程)心無悔者,名上品十惡罪,報應是墮落地獄。地獄有八寒、八熱、無間等名稱,其中痛苦萬千,說之不盡,諸位可以自己參看《地藏經(jīng)》,那里有對地獄罪報種種苦楚的詳細說明。
(2)餓鬼道:即孤貧潦倒受苦的鬼道。經(jīng)常處于饑餓中,到處游行,求食不得。相傳有歷千百年不聞漿水食物之聲音,而常受餓渴痛苦者,故名餓鬼。眾生以貪嫉之心,欺誑于人,由此因緣,墮入餓鬼道。眾生若造中品十惡業(yè),則墮餓鬼道。中品十惡業(yè),就是對于所作過的十惡行,心生悔意,為十惡中品。一念悔意就可以使人不墮地獄,可見我們心力的作用很強大。如果他能生起悔過自新的念頭,再努力懺悔,勤修善法,也不會墮餓鬼道了。
(3)畜生道:即牛、羊、豬、馬及一切蟲、魚、禽、獸等動物之趣。眾生若造下品十惡業(yè),則墮畜生道。下品十惡業(yè),就是對于正在造作的十惡之罪,能起悔改的心意。如果他在此關(guān)鍵時刻,能懸崖勒馬,不再繼續(xù)造作惡業(yè),相當于現(xiàn)在的未遂罪,那罪過就輕多了。
(4)阿修羅道:屬于非天道的一種大力鬼神。具有神通和威力,但沒有道德水平,性情多嗔恚,統(tǒng)率夜叉、羅剎等,就是以阿修羅為首,故稱阿修羅道。眾生作下品十善即可生阿修羅道。眾生在修十善法時,起了悔心,覺不該作善法,在他的心中念念想超過別人,輕他重己,而外揚仁義,天天講斗爭,不知道忍讓他人、與朋友和睦相處,就是發(fā)下品十善心。由于修羅道還是有一定的福報,所以要先修十善業(yè)而后悔,起了嗔恚之心的才墮入阿修羅道。
(5)人道:即苦樂參半的人類世界。因人道苦樂參半,善于分辨事物的前因后果,易于知苦斷集,明理去惑,轉(zhuǎn)凡成圣,故《大智度論》卷四說,佛的三十二相要在人道中培植。眾生要修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及中品十善即可生于人道。中品十善者,對于所作的十善業(yè),起少悔心。謂眾生念念欣樂世間,修行五戒,貪著人間五欲的快樂,是名發(fā)中品十善心。
(6)天道:即天界的眾生。天道分布在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之中。欲界因有男女情欲,故名欲界;色界,沒有男女情欲,唯有色相莊嚴,故名色界;無色界,無有形相,唯精神心識存在,故稱無色界。眾生行上品十善、修四禪定、四空定,即可生于天界。上品十善,對于十善法欲作、正作、作已三時之中,不生悔意。念念了知三惡道的痛苦,及知人間苦樂相間,唯天上純受種種欲樂,而愿意求生天界,閉攝內(nèi)根,不著外塵,修行天道,就是發(fā)上品十善心。
此六道是迷界凡夫所住,故又稱六凡。聲聞、緣覺、菩薩、佛陀等四界是圣者所住,故稱四圣界。四圣界即:一、佛法界,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境界。二、菩薩法界,為求無上菩提者,勤修六度萬行的境界。三、緣覺法界,為入于涅槃,修十二因緣觀的境界。四、聲聞法界,為入于涅槃,依佛的聲教,修四諦觀法境界。上述的四圣六凡合稱十法界。
十法界再分,每一法界又有十界,各自相具,故共為百法界。此百界之每一法界各具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之十種事理(十如是),故百界共有千如,即百界千如。此千如各有眾生、國土、五陰三世間之別,則相乘而為三千世間,或叫做三千諸法,是一切法的總稱。在我們?nèi)粘5囊荒钪?三千諸法能夠同時具足,這是天臺宗的觀法,叫“一念三千”。起染念就是凡夫境界,六凡法界;起凈念就是圣者境界,四圣法界。為凡為圣,即在一個念頭之中,因而起每一個念頭都要特別注意!不要念念落在凡夫境界上,要與善法相應,轉(zhuǎn)染成凈。佛教的凈宗念佛、禪宗參禪、密宗修法、律宗持戒、天臺止觀等,其實都是在降伏念頭、調(diào)伏念頭,以保持正念,用的是這個轉(zhuǎn)染成凈的功夫。
《華嚴經(jīng)》四種法界
這個百界千如,雖然這么多,但是法法相通,都是出自一心。在《華嚴經(jīng)》里講法界觀,將之稱為四種法界!斗ㄈA經(jīng)》與《華嚴經(jīng)》雖各有理趣,但它們的意境是相通的。這四種法界就是理法界、事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
“理法界”就代表心,就是我們的真心。即萬有皆為同一理性,真如平等,無有差別。觀眾生心、色等法,雖有差別,而同一體性。我們的心量周遍法界,無處不在。
“事法界”,代表四圣六凡的境界,由心產(chǎn)生的萬相。也就是宇宙間千差萬別的現(xiàn)象界,屬事法界。
“理事無礙法界”,為什么叫無礙呢?理可以攝事,事歸于理,理事互融無礙,平等即差別,差別即平等,一可攝多,多可歸一,“一心攝萬法,萬法歸一心”。從緣起中知性空,從性空中顯緣起,這叫作“理事無礙法界”。
“事事無礙法界”,事與事相都是緣起法,都是互相資助,互相平等,法法相資,法法平等,大中有小,小中有大,大小相容。這有個比喻,“須彌納芥子,芥子納須彌”,指大小是相容的,不能分開。大海中的波濤起伏,大小相容,波波相聯(lián),無法分開。
這是《華嚴經(jīng)》講的法界觀。與現(xiàn)在《法華經(jīng)》講的精神一致,萬法歸于一心,一心又攝萬法。萬法是互相容攝、互相融合、不可分割、彼此不相離的。因此,我們應該以慧眼觀察一切現(xiàn)相皆是因緣生法,就可見到諸法性空,一切法當體即空。如實了知這些諸法實相和現(xiàn)象,就是般若,就是法身。
禪觀境界
古德云:
青青翠竹無非般若,
郁郁黃花盡是法身。
竹子不是孤立生長的,它是一種緣起法,黃花也是一種緣起法,從中由緣起知空性,知諸法實相,這就是法身。
還有兩句:
一花一世界,
一葉一如來。
這是禪觀境界。一朵花的開放不是孤立的,離不開空間,離不開時間,離不開人工等等條件,所以一花一世界,就是緣起觀。“一葉一如來”,葉與花是相聯(lián)系的,它是緣生法,從緣生之中,觀照諸法空性,能夠知空性就可以見如來的法身。如來的法身就是空性,了達諸法的空性就見如來法身。
《思益梵天所問經(jīng)》講:
諸法從緣生,自無有定性,
若知此因緣,則達法實性。
若知法實相,是則知空相,
若能知空相,則為見導師。
“諸法從緣生,自無有定性”,指沒有個常恒不變的實體。
“若知此因緣,則達法實性”,知道一切都是因緣生法,就可以了達諸法真實性。
“若知法實相,是則知空相”,由因緣生法知諸法空相。
“若知空相者,則為見導師”,知道空相就能見導師。導師是誰?就是如來、就是佛。
佛不可以色身見
佛曾經(jīng)到忉利天宮為母親講《地藏王菩薩本愿經(jīng)》,講完以后,要回到人間,這時弟子們都要歡迎佛。依規(guī)矩,是國王宰官在前,四眾弟子隨后。當時有個蓮花色比丘尼,她想最先見到佛,就以神通變化為國王,好優(yōu)先拜見佛。這時須菩提正在山洞中靜坐,有人告訴他說:“佛已經(jīng)為母親講完法,要從忉利天宮下來了,你為什么不去迎接佛呀?”須菩提動了一念,想去接,后來他又想這是錯誤的,為什么呢?《金剛經(jīng)》講“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佛不可以色身見”,色身不能代表真佛,法身才能代表真佛。而法身是什么呢?諸佛是由于證得空性,悟得真如的道理,才成佛而共一法身。所以他就不動了,繼續(xù)在洞中修空觀。
蓮花色比丘尼,她是化的國王相,就最先見到了佛。她說:“我今天很高興,我首先見到佛。”接著就禮拜佛。佛當時就微笑著說:“不是你先見到佛,是須菩提先見到佛。”有這么一段公案,表示知空相才能見到佛陀大導師。
所以說“若知空相者,則為見導師”,這是很重要的。
(二)什么是蓮花
“蓮花”,在我們的經(jīng)典中、造像中,處處都有圣潔的蓮花。在《阿彌陀經(jīng)》里面,形容蓮花的功德“微妙香潔”。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蓮花池里的蓮花“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這個“微妙香潔”就形容蓮花的功德。什么叫微妙?微妙就代表智慧。什么智慧?緣起性空的智慧,就是剛才講妙法的內(nèi)容。“香潔”就代表德行,大乘菩薩的德行。菩薩以大智慧不住生死,以大悲心不住涅槃。菩薩發(fā)了大愿,為悲憫眾生故,在五濁惡世中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救苦救難,雖處五濁之中,不為五濁所染,就好像蓮花生在污泥中,不為污泥所染。這是蓮花代表的德行。
蓮花的功德“微妙香潔”
微妙與香潔,一個代表智慧,一個代表大悲。大悲大智代表菩薩精神,也是佛陀化身的精神;硎腔诒,有悲就有智,悲智雙運。
這里的蓮花除了這個意義以外,還形容《法華經(jīng)》“開權(quán)顯實”的道理,因為蓮花花朵與蓮子同時存在,有花就有子,有子就有花。佛說諸法權(quán)巧方便,中心思想就在于佛乘,在于諸法實相,將三乘引歸佛乘。三乘就是權(quán)巧方便,說三乘的目的是引歸于“一乘”,即是佛乘。由小歸大,由“權(quán)”歸“實”,有“權(quán)”就有“實”,有“實”便也有“權(quán)”,權(quán)、實同在。也就是說佛教不分什么大小乘,都是佛陀的說法,為了利益眾生而說,只是我們的根器不同,而不是法的不同。要學習佛教的一切利他精神,不要只知道自利,作自了漢是成不了佛的。
學菩薩修蓮花之行,就是悲智之行,大悲大智。你修悲智之行,有這個因,就有佛果的存在。熏一分現(xiàn)行,就成功一分種子。“現(xiàn)行”與“種子”同時存在。這在唯識法相里講,就是“種現(xiàn)熏生”、“因果同時”。那么,當種子生種子,即種子繼承種子在阿賴耶識中恒常隨轉(zhuǎn),也會有異熟,這個法理很微細。
這個“蓮花”是一種譬喻。一個是譬喻菩薩的精神,大智大悲,一個是代表因果同時。有權(quán)就有實,權(quán)實同時存在,不能分開。這個道理很微妙。從嘴巴講都是可思可議,真正悟得這個道理,要從定中體會,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拈花微笑
當年佛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會上的弟子,不會其意,只有迦葉尊者破顏微笑。這個意境不可言傳,所以佛當時就講:“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總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義諦,今方付囑摩訶迦葉。”迦葉為禪宗第一代祖師,傳到二十八祖是達摩禪師,為中國禪宗初祖。拈花微笑這個道理很深,很微妙,不可思議。
根據(jù)智慧的階段來講,我們在資糧位之中,是經(jīng)過聞熏,在聞熏之中引發(fā)正見,而后從聞熏之中,結(jié)合行持,修觀、修定,這就是“加行智”。加行智之后就是“根本智”。進入初地見空性以后就是根本智——見道位。禪宗的悟境也是根本智。再加功用行,以后就是“后得智”。根本智見了諸法實相以后,為了救度眾生,從語言方面施設(shè)言教,這叫后得智。
這是從修行到究竟的一個過程。禪宗有“三關(guān)”。第一關(guān),“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第二關(guān),“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第三關(guān),“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禪宗三關(guān)
“禪宗三關(guān)”的第一關(guān)就是說,要把“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這種虛妄分別調(diào)伏下去。要“大死一番”,就進入第二關(guān)“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大死一番后,大死而又大活。死什么呢?死凡夫的妄念、俗念;钍裁茨?活法身、證空性。證空性以后,再反觀世界,“見山依然是山,見水依然是水。”那么這個見法就不同了。這種見法是不住塵,看得清楚而不住世塵,就是智慧的看法,能夠見到了諸法因緣生法,見到如幻如化的景象而不執(zhí)著,在不執(zhí)著之中又大做佛事,廣度無邊的眾生。這就是禪宗的“三關(guān)”。
由加行智到根本智,由根本智到后得智,是依位次來的。所以“聞、思、修”三慧,必須要有“修”慧,不修不行。這個佛教的真理,不是光說的,它要修、要實踐。先聽聞佛法,不要學有的人叛經(jīng)離教,不想學習,盲修瞎煉,還自以為是,那就錯了。根據(jù)自己所學,經(jīng)過思維熏染,使我們的內(nèi)心與善法相應,也就是從意根著眼。意根清凈,余下的口業(yè)、身業(yè)才能清凈。
以上就是有關(guān)蓮花的解釋。
(三)什么是經(jīng)
關(guān)于三藏十二部
三藏教理的組織中有十二分教,即佛的說教是依十二種方式,佛說的一切法,皆可統(tǒng)攝為一修多羅,類集為經(jīng)律論三藏。三藏即經(jīng)、律、論,十二部即佛說經(jīng)分為十二類,亦稱十二分教,即長行、重頌、孤起、譬喻、因緣、無問自說、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廣、論議、授記。
由于一切經(jīng)的經(jīng)文體裁和所載的事相不同,故從三藏分出十二種名稱,通稱三藏十二部經(jīng),總則稱一切經(jīng),別則稱十二部,但并非每一經(jīng)都具有十二部之名。
十二部經(jīng)略解
十二部經(jīng)分別為:
1.修多羅,又叫素怛纜,意譯為經(jīng)或契經(jīng),如四阿含、諸大乘經(jīng)、戒經(jīng)以及三藏內(nèi)外的一切經(jīng)典,都名契經(jīng)。但此處所說的契經(jīng),是單指經(jīng)中直說法義的長行經(jīng)文,相當于佛經(jīng)中散文部分,故又稱長行經(jīng)。
契經(jīng)意即一方面契理,與佛法真理相合,一方面契機,與眾生根機相合。上契諸佛理,下應眾生機。“理”就代表諸法實相、代表真如、代表法性,“機”就代表眾生的根機,隨眾生的根機而說法,引導眾生都要歸于真實的道理,歸于真心,使眾生能夠在念念之中保持正念,去妄成真,如水成冰,達到這個境界。
契機契理,契機就是要把握時代的潮流,掌握當今世界的風尚,根據(jù)眾生的病態(tài),作出理智的判斷,為當今眾生作出合乎時宜的教導,這是方便法門;契理就是要契合真理,不能偏離正道而融入世俗。所以既要契機又要契理。
另外對這個“經(jīng)”的解釋又含有“有規(guī)律、有法規(guī)、有規(guī)范、有組織”的意思。你看我們這個經(jīng)典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它是有一定的規(guī)律、有一定的法則,有前、有中、有后,稱為“經(jīng)”。這種法的目的是引導人走正道,最終成就佛道。
2.祇夜,意譯重頌或應頌,偈頌有一定的字句,四、五、七字一句,三、四、五、六句為一頌。凡經(jīng)中偈頌,以偈頌體裁重述前面長行經(jīng)文大義的,名“重頌經(jīng)”。
3.和伽羅那,譯為授記,凡經(jīng)中佛于菩薩授將來必當成佛的懸記,或于緣覺后世當?shù)玫?或于聲聞人今后世得道,記六道眾生后世所受果報之處,即名“授記經(jīng)”。
4.伽陀,此譯諷誦,或孤起頌,不依長行,直截以偈頌的形式顯示諸法的經(jīng),如《法句經(jīng)》等,名“諷誦經(jīng)”。
5.優(yōu)陀那,此譯自說或無問自說經(jīng),凡無請問者佛陀自已宣說的經(jīng)文,如《阿彌陀經(jīng)》等,名“自說經(jīng)”。
6.尼陀那,此譯因緣經(jīng)或緣起經(jīng),如《大智度論》卷三十三:“說諸佛法本起因緣,佛何因緣說此事,修多羅中有人問故,毗柰耶中有犯是事,故結(jié)是戒,一切佛語緣起事,皆名尼陀那。”如來說法必有因緣,即經(jīng)中見佛聞法因緣,及佛說法教化本末因緣之處,如諸經(jīng)“序品”,故名“因緣經(jīng)”。
7.阿波陀那,意譯為譬喻,凡經(jīng)律中所說譬喻,以譬喻顯示法義之處,故名“譬喻經(jīng)”。
8.伊帝目多伽,翻譯為本事,或如是語經(jīng),即經(jīng)中講弟子菩薩聲聞等過去世行業(yè)事歷的經(jīng)文,及教令精進求道解脫因緣等處,即名“本事經(jīng)”。
9.阇陀伽,翻譯為本生經(jīng),凡經(jīng)中佛說自身往昔行菩薩道時,修諸苦行,利益眾生所行因緣之經(jīng)文,名“本生經(jīng)”。
10.毗佛略,此譯方廣,即一切大乘經(jīng)之通稱,又指詞廣理正,廣辯諸法甚深真理的經(jīng)。如《菩薩地持經(jīng)》卷三:“十二部經(jīng),唯方廣部,是菩薩藏,余十一部,是聲聞藏。”小乘的方廣經(jīng),唯以語廣,此類經(jīng)文,名“方廣經(jīng)”。
11.阿浮陀達摩,翻譯為未曾有,即經(jīng)中說諸天身量,大地震動,曠古稀有,以及佛力不可思議之事的經(jīng)文,名“未曾有經(jīng)”。
12.優(yōu)波提舍,此譯論議,即佛所說諸經(jīng),若作論議問答辯理,分別廣說之經(jīng)文,即名“論議經(jīng)”。
這十二部經(jīng)其中就有譬喻,這個譬喻,有事實、有道理,可以教育人。在大藏經(jīng)中關(guān)于譬喻的有《法喻經(jīng)》、《百喻經(jīng)》等。
二、《法華經(jīng)》的譯本與譯者
(一)三種翻譯版本
《法華經(jīng)》有三種翻譯本。
第一種版本是西晉惠帝永康年間,印度高僧竺法護在長安翻譯的,名為《正法華經(jīng)》。這個比較早一點。三國以后就是西晉,它統(tǒng)一了三國。那個時候佛教已經(jīng)傳到華夏來了,且經(jīng)典開始大量地翻譯和傳揚。
第二種版本就是后秦弘始年間,龜茲沙門鳩摩羅什大師,在長安逍遙園翻譯的經(jīng)文,名為《妙法蓮華經(jīng)》。西晉滅亡后,許多少數(shù)民族在北方先后建立了20多個政權(quán),史稱“東晉十六國”。當時政權(quán)更迭頻繁,社會動蕩不安。其中的一個國家叫后秦,當朝的君主是羌族的姚氏,因此又叫“姚秦”。那時候姚興是一位最有能力的君主,很留心政事,任人唯賢,對百姓很好,重視文治,大力提倡佛教和儒學,滅了好幾個國家,站穩(wěn)腳跟達到了大治。這期間就把鳩摩羅什接到了長安,翻譯了許多佛教大乘經(jīng)典,現(xiàn)在的《妙法蓮華經(jīng)》7卷28品就是其中之一。
第三次翻譯,是在隋朝仁壽年間,北天竺沙門奢那笈多,這個名字翻成漢文叫智德。他翻譯的經(jīng)名叫《妙法經(jīng)》。
這三個譯本中,從那時開始到現(xiàn)在,流行的都是鳩摩羅什的。因為鳩摩羅什的翻譯,文辭簡潔華美,詞義與佛的意思相合。
(二)譯者鳩摩羅什
現(xiàn)在就簡單介紹一下鳩摩羅什大師。他被尊為三藏法師。三藏就是指經(jīng)、律、論三藏。能夠通達這三藏就叫做三藏法師。法師,就是以經(jīng)為師,奉行經(jīng)典,弘揚經(jīng)典;同時又依佛法宣揚教育眾生,為人之師,稱之為法師。“鳩摩羅什”是梵語,翻成漢語叫“童壽”。“童”是孩童,“壽”就是長壽的壽。為什么叫“童壽”呢?因為鳩摩羅什很有善根性,童年時就很有學問,而且為人很厚重,象老年人一樣的,所以叫童壽。他的祖籍是印度,父親在印度當官,后來不當官了就出來留學。父親到了龜茲國(就是中國現(xiàn)在新疆的于闐),受到國王的賞識,娶了國王的女兒,做了駙馬爺,以后生下鳩摩羅什。由于鳩摩羅什天性具有慧根,他母親相當信仰佛教,所以他七歲就出家,遍學大小乘經(jīng)典。后來他母親也出了家。
這恰是前秦王符堅當朝的時候。有一天晚上,他的太史看見北方的天空出現(xiàn)智星(象征智慧的星宿叫智星),第二天就告訴了符堅。符堅聽說在西域龜茲國有一個智慧很高的僧人叫鳩摩羅什,就生起敬仰,但是你憑白無故地叫龜茲王把鳩摩羅什交出來不可能呵!所以當時他就派了一個叫呂光的大將率兵討伐龜茲。不是為了其它的,就為了高僧鳩摩羅什大師。
呂光征伐龜茲,龜茲武力很微弱,無力抵抗,所以不得不把鳩摩羅什交出來。呂光得到鳩摩羅什以后,本來準備回長安,后來因為在路上聽到長安發(fā)生了政變,羌族姚萇發(fā)動宮庭兵變,奪了帝位,符堅被姚萇捉到后縊死。
中國歷史上都是這樣,搞政治離不開各種方式的斗爭,帝王到了末代都很凄慘。這就是利害沖突,這就是世間法。莊子有個譬喻嘛,“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獵人又次之”。這個寓言,譬喻世界的這個爭斗,以強凌弱,強者居上。就好象蟬在樹上叫,螳螂想吃蟬,黃雀又想啄螳螂,黃雀自己又沒預想到后面還有獵人要殺它,要射擊它。世間上為了爭權(quán)奪利,都是用盡心機,你說你強,我還要比你強,采取各種手段,弱肉強食。這個是莊子的寓言。所以對這些世俗的東西呀,我們學佛人要超情出俗,要看清楚。
根據(jù)正史記載,符堅被姚萇殺死以后不久,姚萇又在夢中與符堅開戰(zhàn),他用刀,符堅用矛。夢到苻堅與神鬼兵數(shù)百人突入營中,姚萇害怕逃走,他的侍衛(wèi)迎著姚萇刺鬼,誤中姚萇的下身。當時姚萇就痛,一直痛醒。痛醒之后就得了病(下身病),太醫(yī)也沒法治。這就是冤孽病。你殺他,他還不是要殺你呀!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所以這個殺業(yè)造不得呀!機緣成熟快就是現(xiàn)前報,機緣成熟慢呢,等到后來也要償報。因果嘛!姚萇后來因為冤業(yè)病死了,由姚興即位。這一段公案在歷史上都有的。
姚興登位后就想到,原來朝庭派兵去接鳩摩羅什,而鳩摩羅什怎么還沒來?后來知道呂光在半途聽到兵變,就自據(jù)西涼(就是甘肅蘭州)為王,鳩摩羅什就在呂光身邊。于是姚興又帶兵征伐西涼,把鳩摩羅什接到長安。因為姚興信佛,鳩摩羅什到長安以后,他就請鳩摩羅什入住那個宮殿“逍遙園”(至今部分遺跡還在),住在逍遙園譯經(jīng)、講經(jīng)。當時長安聚集了800沙門,幫助鳩摩羅什譯經(jīng)。所以我們現(xiàn)在讀這個經(jīng)典,其來之不易呀!唐代玄奘法師譯經(jīng),幫助翻譯的是千人以上。有譯文的、有正音的、有潤文的、有重復校對的……很多,才把這個經(jīng)典翻譯過來。
鳩摩羅什在長安主要是弘揚“般若”,講授“空宗”。論方面主要就是般若三論(《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和《大智度論》,經(jīng)典方面主要就是般若系統(tǒng)的。其門下有上千人,卓有成績的有僧肇、僧睿法師等十人,有“羅什門下十德”之稱。他一共翻譯了三百八十余卷佛經(jīng),為佛教的傳播事業(yè)貢獻很大。在秦弘始十五年,鳩摩羅什法師圓寂于長安。時晉熙寧五年,世壽七十。他臨終時說:“吾所傳無謬,則焚身之后,舌不焦爛。”在逍遙園依外國之法對他進行火化,歷史書上記載“薪滅形碎,唯舌不灰”。火化后舌根不化的事實,說明他的翻譯是沒有謬誤的。
鳩摩羅什翻譯經(jīng)典,文義簡潔,文辭很華麗,意思又不違背佛義。唐代有個道宣律師在終南山修行的時候,持戒很嚴,過午不食。他在終南山感得天人送供,每天中午按時送供,他就接受天人供養(yǎng)(現(xiàn)在那個西安終南山凈業(yè)寺還有天人送供臺,就是當時道宣律師在那里靜坐的天人送供的地方)。有一次道宣律師經(jīng)行,在經(jīng)行過程中跌了跤,旁邊有人把他扶起來,就是天人。扶起來以后道宣律師就跟天人談話,問過去七佛的情況,天人就說鳩摩羅什在過去七佛的時候就很有智慧,就譯有佛的經(jīng)典。所以鳩摩羅什是有大根性的,有這個緣起。后來道宣律師根據(jù)天人所說的內(nèi)容寫了《感通錄》,在《大正藏》里面有。
以上簡單介紹了翻譯的情況,三譯之中主要流行的是鳩摩羅什的譯本。
三、《法華經(jīng)》的宗趣
(一)大綱
佛在《法華經(jīng)》中說法,舉出若干譬喻,開權(quán)顯實,使各種根機的人都能夠契入佛乘。
開始是序品,佛放光現(xiàn)瑞以后說了佛出世因緣,使弟子們得到開解,是為下根授記。接著是《譬喻品》、《信解品》、《藥草品》為中根行者授記,這些中根的人聽聞后都開了悟,而且得了佛的授記。在《化城喻》等品,是為上根授記。從《法師品》到《分別功德品》,就說明佛弟子們聽法后,不同程度得到功德、得到啟示,不管下根、中根、上根,乃至化身菩薩都受到大饒益,并蒙佛授記。這些品中同時也敘述了有關(guān)菩薩在過去生中和現(xiàn)在生中的事跡。以后從《隨喜功德品》到最后的《普賢菩薩勸發(fā)品》,也敘述了各種事實,其中心目的是贊揚實相之法,和宣揚信受實相之法的功德。所以,佛殷勤囑咐諸大弟子于佛滅度之后,對于這個妙法、實相要廣為流通,目的就是要啟發(fā)眾生的知見。而諸大菩薩發(fā)愿流通“法華”,令眾生熟習、讀誦、供養(yǎng)、修持、宣揚妙法,一個目的,無非要契證諸法實相,與妙法相應。
這就是《法華經(jīng)》的大綱。
(二)名詞解釋
關(guān)于《法華經(jīng)》的宗旨和所指向的目標。簡單說一下,我們經(jīng)常聽到的一些名詞:大小、半滿、漸頓、偏圓、權(quán)實等。我先把這些佛教的基本知識給大家介紹一下,以便于理解《法華經(jīng)》“因病與藥、因機施教、開權(quán)顯實”的宗趣。
什么是大小
“大小”,即佛教的大小乘。大乘,主要是以慈悲心廣度眾生為主,根據(jù)悲心度眾生,自利利他,自覺覺他,也就是提倡佛教的傳教事業(yè),不僅僅是自己學習佛教,還要更多的人來學習佛教,并從中得到受用;小乘,就是以自修、自解脫為主,所謂自了漢,這是指小乘不求大眾的利益,只管自己修行了事。乘就是運載工具嘛。大小乘就像小車子坐一個人,大車子多坐些人,這就是大小乘的區(qū)別。我們學習佛法,要盡一切力量,使我們身邊的人也走入覺悟的大道。要引導所有與我有緣的人,讓他們信佛、學佛,最終成佛。這就是大乘境界,我們要努力學習。
什么是半滿
“半滿”,即半字教與滿字教的統(tǒng)稱,半字教為小乘聲聞的九部經(jīng)(由三藏十二部經(jīng)中除去方廣、授記、無問自說,就是小乘的九部),滿字教為大乘方廣等經(jīng)典。半滿就是指小乘、大乘的三藏經(jīng)文。小乘三藏不及大乘三藏圓滿,境界不如大乘境界,只說到佛說的一半;圓滿就必須是大乘經(jīng)典。以圓滿與否來判定佛教經(jīng)典,就叫“半滿”。
什么是漸頓
“漸頓”,指漸教與頓教,漸教是由淺入深逐漸成功的教法;頓教是立刻速成的教法。漸頓就是指鈍根和利根的修行。依據(jù)經(jīng)典,菩薩修行要經(jīng)歷五十三個階位漸次修行才能成佛,時間很漫長,所以叫“漸”;頓就是頓悟,利根能夠頓悟,譬如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就靠頓悟。修行路上雖然有“漸”與“頓”,實際上“頓”由“漸”而來,不經(jīng)過“漸”就不會有“頓”。作為一個佛教行者,漸是基礎(chǔ),不能光想著頓悟而忽視初級踏實的修行。那種利根的人,他能夠頓悟,是宿世因中修了行、積了智慧的,也是由漸而來的,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事情。
什么是偏圓
“偏圓”,偏教和圓教的意思,判教理勝劣的稱謂。偏教,偏僻之理,偏于空乃至中,不能從統(tǒng)一協(xié)調(diào)的認識去觀察事理。圓教,圓滿一切,具足一切,不再是偏向一邊。小乘教為偏教,大乘教為圓教。也指證果境界的區(qū)別。這個有所偏就是小乘,只證“人我空”、不能證“法我空”,只證阿羅漢果、無余依涅槃,不能證佛果、無住涅槃,因此說他有所偏失。到了菩薩大乘的境界,才比較全面,才是圓滿的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境界。
什么是權(quán)實
“權(quán)實”,即權(quán)教與實教。實教,據(jù)實述出佛陀自內(nèi)證之法,系為究極根本的教理,能引導所有的眾生走上圓滿的解脫之路;權(quán)教,為導人入于實教所設(shè)的方便教法,至實教境地后則當廢權(quán)教。什么叫權(quán)實?權(quán),是權(quán)智,是方便法門,方便權(quán)巧;實,是實智,就是真實,究竟徹底。方便權(quán)巧的法門是不徹底的、不了義的。而真實的法門,就是徹底的、了義的、究竟的。
以上都是經(jīng)常看到的名詞,現(xiàn)在講的《法華經(jīng)》,其主旨就是“開權(quán)顯實”。
(三)法華宗趣
唯有一乘法
我們曉得佛是因機施教,就好象醫(yī)生對癥下藥一樣的道理。在佛教五乘中有人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佛乘。這五乘中,前面四種都屬于權(quán)巧方便之門,最終是引導眾生走入佛乘。根據(jù)你的根基說法,因機施教,應病與藥。譬如對人天乘說因果、五戒十善;對聲聞乘說“四諦”,從苦諦入手,修八正道;對緣覺乘(屬于中乘)說緣起、十二因緣;對菩薩乘就說四無量心、四攝六度。
不管說哪個乘,最終的目標是達到佛乘,目的都是要我們見性成佛,要最終走入佛乘。關(guān)于這點,《法華經(jīng)》里有很多寓言、譬喻來說明,如火宅喻、化城喻、四車喻、珠寶喻、鑿井喻等。
所以,《法華經(jīng)》是開權(quán)顯實,以方便法門,引導眾生歸向佛乘。有些人學佛是為了修來世,有些人是為了給自己找清凈,有些人雖然哀憫眾生,但時冷時熱。這些都不究竟,最終需要走上佛道,證得佛果。否則那就很成問題,都是不究竟的。要究竟,那就是要發(fā)四宏誓愿,證得無上佛乘。我們天天上殿,都要念誦四宏誓愿,這不僅僅是要我們在口里念,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落實的。
這四宏誓愿是:
眾生無邊誓愿度,
煩惱無盡誓愿斷。
法門無量誓愿學,
佛道無上誓愿成。
我希望在座的菩薩們發(fā)心,天天也來念誦四宏誓愿,并把它落實在行動中去。你的心中只要有四宏誓愿的想法,就達到了因地菩薩的境界,能以自己的信念,在生活中實踐四宏誓愿,那就是果地菩薩了。希望大家都做果地菩薩。
佛陀開權(quán)顯實的中心思想就是使你走入佛道,進入佛乘。《法華經(jīng)》里面有個偈頌:
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
無二亦無三,
除佛方便說。
十方國土中諸佛說法,不管在哪一方、哪一個國家、哪一個世界,不管是在過去、現(xiàn)在、未來,他說的法是究竟一乘法。“唯有一乘法”,目標就是一乘,沒有其它的,沒有二也沒有三。至于說五乘、三乘,都是一種方便說、權(quán)巧之說。這是《法華經(jīng)》的一首偈子。明顯地指出了本經(jīng)的要義。
是心是佛
在中國,智者(智顗)大師建立的天臺宗,主要是依據(jù)《法華經(jīng)》,但也不能離開《華嚴經(jīng)》,不能離開《般若經(jīng)》,這些經(jīng)典的根本思想都是相通的。凈土經(jīng)典也都是相通的。《華嚴經(jīng)》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能夠恢復本性就是佛,本性被蒙蔽了就是眾生,都在于這個心。這個心就是真心,在凡不減,在圣不增!度A嚴經(jīng)》又講:
心如工畫師,
能畫諸世間,
五蘊悉從生,
無法而不造。
我們這個心體發(fā)揮力量,就像那個繪畫師一樣,可以畫一切森羅萬象、各種形態(tài)的境界,所以能夠畫世間。畫世間就是三界(欲、色、無色界)五趣(一地獄,二餓鬼,三畜生,四人,五天),都由心識所生。“能畫諸世間”,指不單是世間萬法,出世間的境界——凈土,也是由心識而生。所謂心凈則國土凈,心染則國土染。
上面也講了,搞環(huán)保,治污染,在我們佛家來講,就是要治根本,從心靈上下手。因為你若是內(nèi)心不干凈啊,內(nèi)心污染不除,那么環(huán)境污染就去不掉。所以心里頭有污染,就是凡夫境界,去除污染,就是圣者境界。心凈國土凈,心染國土染!队^無量壽佛經(jīng)》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怎樣作?就要修行,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要發(fā)菩提心、要念佛、要持戒,修行就可以作佛。“是心是佛”,是說我們這個心就是佛心,本來就有佛性,一切眾生佛性平等。
一心三觀
天臺宗是中國的一個佛教宗派。天臺宗的教義,主要依據(jù)《法華經(jīng)》,是以“一念三千”和“三諦圓融”為中心思想的獨立學派。中國天臺宗一祖慧文、二祖慧思、三祖智者,印度初祖是龍樹菩薩。
《中論》中有偈云:
眾因緣生法,
我說即是無。
亦為是假名,
亦是中道義。
慧文讀《中論》時,由此偈就悟入“一心三觀”。什么是一心三觀?即一切法、一切事物,都離不開“空、假、中”三個范疇。
“空”,就是本體不實在,萬法無自性,是因緣生法,如幻如化。
“假”,就是在因緣生法、如幻如化的現(xiàn)象上,假名安立一切事物的名詞。假名,只有幻象,沒有實體。
“中”,就是那個法里頭既有幻象的假有,又有無自性的空。亦有亦空,非有非空。“亦有”,就是它有幻象存在,有假名存在,“亦空”,就是自性空,沒有常恒不變的自體。“非有非空”呢,就說不是常有,不是實有,也不是斷滅,所以叫非有非空。“非有”,就是不落“常見”,“非空”,就是不落“斷見”。常見和斷見都是邊見,叫做邪見,都不符合中道(中觀)。
由“空、假、中”三觀能消滅三惑。三惑就是指: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
由空觀消滅“見思惑”。見思惑又云見愛、見修、四住、染污無智、枝末無明、通惑、界內(nèi)惑,皆概括三界煩惱之通稱。見惑者諸種之妄見,邪分別計度道理而起之我見邊見等妄惑也;思惑者貪嗔癡等之迷情,思慮世間事物而起之妄惑也。
據(jù)小乘俱舍宗,見惑凡八十八種,稱為見惑八十八使。即見道所滅的根本煩惱有五利使(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五鈍使(貪、嗔、癡、慢、疑)等十惑。于見道觀三界之各四諦,其所斷的見惑各各不同,即于欲界苦諦所斷有十使;集、滅二諦所斷各有七使(除五利使中之身見、邊見、戒禁取見);道諦所斷有八使(除五利使中之身見、邊見),共斷三十二使。于色界、無色界各四諦所斷皆如欲界,然各諦之下又除嗔使,故各斷二十八使。色界、無色界共計斷五十六使,故三界共計斷八十八使。十惑中,小乘以貪、嗔、癡、慢四者通于見修二道所斷,疑與五見,則唯為見所斷,說修惑有八十一種,稱為修惑八十一品。即修道時所滅的根本煩惱計有十種,在欲界有貪、嗔、癡、慢,在色界、無色界各有貪、癡、慢。若以此十種配合九地,更依煩惱的強弱來分,則由上上品至下下品九種,共為八十一品。見惑八十八使與十種修惑,合稱九十八隨眠。這些都是由“空觀”就能斷除的。
由假觀消滅“塵沙惑”。塵沙惑指能障礙俗諦的事智,令菩薩化道不得自在的無數(shù)染污無知。“塵沙惑”就是對于一切宇宙森羅萬象,我們受它蒙蔽不能了解,就發(fā)生所知障。修“假觀”,觀一切現(xiàn)象幻有,假名安立,就可斷塵沙惑。
由中觀消滅“無明惑”。無明就是迷于中道,有偏見叫無明惑。迷于中道第一義諦的煩惱,即障覆中道的根本無明,為一切生死煩惱之根本。因為不了一法界的微細煩惱,遂成法性的障礙。此無明惑,聲聞、緣覺不知道,只有菩薩能了知、斷盡,故又稱別惑。修習中觀般若,能破除無明惑。
消滅“三惑”就能證得“三諦”。哪“三諦”?即由“空觀”消滅“見思惑”證入“真諦”;由“假觀”消滅“塵沙惑”證入“俗諦”;由“中觀”消滅“無明惑”證入“中諦”。稱為“三諦,”即三種真理。“真諦”是一切法空;“俗諦”是一切法有,妙有;“中諦”不偏于一邊,“亦有亦空,非有非空”。
再由“三諦”而圓成“三德”,即般若德、解脫德、法身德。般若德就是有智慧,包括屬于了解世間因緣生法的“盡所有行智”,和了解真如的“如所有行智”。由“假觀”消滅“塵沙惑”就證得解脫(解脫德),既不為煩惱所擾,也不為所知障所惑,不受理蔽,成就般若德。由“中觀”消滅“無明惑”就證得如來法身(法身德)。
般若德、解脫德、法身德,這三德都是佛的境界。修“三觀”,斷“三惑”,證“三諦”,最終圓成“三德”,就是天臺宗主要的教義。但是具足三觀不離一心,“空、假、中”不離一心。一心生萬法,這個萬法包括有情世間、器世間、圣者世間。這就是一心三觀,又叫圓融三觀、不可思議三觀、不次第三觀等,是天臺宗圓教的觀法。天臺宗說宇宙萬有,都具有空假中三種諦理,而這三種諦理又互具互融,空即假中,假即空中,中即空假,如果我們在一心之中這樣作觀,即叫做一心三觀。
百界千如
一個人起一個心念就通于十法界。十法界即包含圣者(聲聞、緣覺、菩薩、佛)四界和凡夫(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六界。“十法界”中每一法界又有十界,叫做“百界”。一心就有百界。仔細觀察“百界”呢,每一界又包括“十如”。哪“十如”?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為“十如”。不管你心法、色法,精神現(xiàn)象、物質(zhì)現(xiàn)象,都有這個“十如”,都從這個來分析。
如是相,這個法表現(xiàn)于外就有他的相狀。動物也是一樣、植物也是一樣、礦物也是一樣的,各有它的相狀。這是屬于現(xiàn)象界。
如是性,名種法它有本性。地以堅為性,水以濕為性,火以暖為性,風以動為性。
如是體,萬法有它的本體、有它的體質(zhì)存在,身體相貌各方面是結(jié)合起來的。
如是力,即萬法可以發(fā)揮它各自的功能。“力”就是功能。不管精神還是物質(zhì)都會發(fā)生功能。精神有精神的作用,物質(zhì)有物質(zhì)的作用。
如是作,“作”就是造作。它的行動、它的行為表現(xiàn)就是造作,前滅后生,生生不息。
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即一切事物的產(chǎn)生有它的主因、有它的助緣,由因緣成熟得到某種果報。
如是報,就是看落在哪一界,哪一趣。
如是本末究竟,從“相”到“報”,這九種從始到終就是“本末”。“究竟”呢,就是離不開真如、離不開真心、離不開唯心所造。
所以森羅萬象,不管精神的、物質(zhì)的,從各方面分析,都不出一心。這個“心”在圣就是真如、真心;在凡就是無明障蔽、妄心。
以上是解釋十如的意思。
一念三千
“一念三千”,我們生一念就通于這個三千世間的境界。學佛的人,不可以不注意這個事情。禪宗參禪,要提起你的念頭;凈宗念佛,要消滅你的妄念;密宗修法,身口意三密結(jié)合,目的是要達到大圓滿境界,證得空性。證空性就要離開虛妄,就要保持“正念”或者“凈念”。“正念”就是不邪,走正道;“凈念”就是不染污,保持清凈。佛法修行,就要有這個“保持正念”的功夫。否則你念頭不正,就容易落入惡道之中:貪心重、欲望重墮落餓鬼道;嗔心重,想搞斗爭,就墮落修羅道;起了害人之心,一念殺欲,墮入地獄道;癡心重,不信因果,詆毀三寶,就墮入畜生道。這個念頭很要緊,一個念頭不慎,就會墮落呀。一念之差,墜入深淵,掉下懸崖,悔之晚矣。
清末民初高僧諦閑法師是天臺宗的四十三代祖師,在近代很有名。他有一段話解釋這個“一念三千”的“一念”,說明這個心念的重要。他說:“若起一念心,清凈平等,不著有為,不滯無為,即佛因也。若起利人心,拔諸眾苦,菩薩因也。無大悲心,但求獨善,緣覺因也。知苦發(fā)心,以求自樂,聲聞因也。以滯著心,作大善事,天因也。悠悠散善,無勇猛心,人因也。雖發(fā)大善心,我慢勝他故,修羅因也。起大惡念,作諸惡事,地獄因也。起多貪心,慳吝不舍,餓鬼因也。起嗔恚心,造殺生業(yè),畜生因也。”
“若起一念心,清凈平等,不著有為,不滯無為,即佛因也。”佛因,就是入于佛道的因,一念清凈平等就種了這個因。這個因就是念頭清凈平等,去掉妄執(zhí),“不著有為,不滯無為”。
“若起利人心,拔諸眾苦,菩薩因也。”你的悲心保持,處處為別人著想,他人的快樂就是我的快樂,他人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我修行,我受苦,我愿意代眾生受苦。有這個心愿就是種了菩薩的因。學習佛教,就是要學習佛陀無畏的精神,去為人民著想,為眾生著想,盡心盡力,為眾生服務(wù)。“拔諸眾苦”,這個工作量很大,哪里有苦難,哪里就有佛教的救度。我們佛教建立了許多慈善基金會、希望工程,幫助窮苦人度過難關(guān),救災濟貧,放棄自已的利益,全心全意為眾生做好事,這就是救苦救難的菩薩精神。我們要大力發(fā)揮佛教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業(yè),體現(xiàn)出佛教的慈悲精神,希望大家眾志成城,為創(chuàng)建一個快樂、幸福、清凈的世界而努力。
“無大悲心,但求獨善,緣覺因也。”只是獨善其身,求個人清凈,在水間林下清凈一輩子,“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只求自度。這種因就是緣覺因。他雖然了解緣起,但是他只曉得自度,叫緣覺。這要回小向大,學習菩薩道積極度世的精神,才有成佛的希望。
“知苦發(fā)心,以求自度,聲聞因也。”就是通過聽佛說法認識到世間純苦無樂,苦是由煩惱與業(yè)產(chǎn)生的。如何息滅煩惱和業(yè)呢?就必須修道,修道就可以證涅槃。由知“苦”斷“集”,修“道”證“滅”。這就是聲聞因。但是我們學佛不能只求自己解脫,還要使他人有機會接觸佛法,讓人種下菩提善因,這樣才是一個好的佛教徒。
“以滯著心,作大善事,天因也。”雖然是做善事,但是有執(zhí)著,執(zhí)著功德,執(zhí)著我有功德,雖然作了善事,種的不過是天因,可以升天。人天之因,有漏果報。達摩祖師呵斥梁武帝的話:“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只是得天果享受一下快樂,天福享盡了,還要墮落下來。
“悠悠散善,無勇猛心,人因也。”就是說做點好事,但是心不專一。一般人說他心好,他也做了些善事。但他不專一,并不是精進勇猛的,并不是一貫的,時冷時熱。但是不管怎么說他還是做了些善事,他就保持了人身。
“雖發(fā)大善心,我慢勝他故,修羅因也。”雖然修了善,有福德,但貢高我慢,而且愛發(fā)脾氣,嗔心重,將來縱然生天,亦只得修羅果報。修羅就是有天之福,無天之德。天天互相斗爭,心中只有嗔恚,結(jié)果當然是大家吃虧。
“起大惡念,做諸惡事,地獄因也。”這個念頭時常為自己打算,時常都想整人。“起大惡念”,而且在行動上造十惡業(yè),不能持基本戒律,殺、盜、淫、妄、酒等什么都來,這都是地獄因。
“起多貪心,慳吝不舍,餓鬼因也。”心懷慳貪,自私,一文不舍,片善不修。只是為了自己,越多越好。這種人種的是餓鬼因。在世的時候,讓他供養(yǎng)三寶、周濟貧窮、廣行布施,他辦不到。他就種的是餓鬼因,死墮餓鬼道。
“起嗔恚心,造殺生業(yè),畜生因也。”有嗔恚心就難免發(fā)展到打人、罵人,發(fā)展到相當高度就難免造更大的殺業(yè),結(jié)局很慘,死墮畜生道。
所以諦閑法師講:“世出世間染凈因果,總不外乎現(xiàn)前一念、迷悟之心耳。”就是不管染污的因果、清凈的因果,都是離不開現(xiàn)前一念,就在一念之間。一念迷、染污,就造惡業(yè);一念悟、清凈,消除無明,就種凈因。這都離不開一心。
大家要注意這個心,注意念頭。修行學佛,修什么呢?你的受用是怎樣的呢?你自己時常要想一下:我修行究竟是為了什么?我到現(xiàn)在為止,我的習氣消滅了多少?我的慈悲心怎么樣?我的舍心怎么樣?我的內(nèi)心能保持清凈嗎?念了佛能夠消滅妄念嗎?能夠以佛號消滅妄心嗎?假如不這樣,你就是念佛念得再多又能起個什么作用?念經(jīng)念得再多又起個什么作用啊?
嗔心重的故事
在北朝的時候,有這么一個國王,他平常崇奉恭敬三寶,但是在他心念的深處沒有建立修養(yǎng)的信念。有一個熱天他在午眠,侍臣(太監(jiān)之類)給他打扇納涼。打扇過程中侍者失手,扇敲了他一下,敲醒了,他就起了嗔心,把這個侍者大罵一頓,要開除他。侍者忍著沒說話,后來他又沉沉入睡了。入睡以后,可怕的景象來了:他鼻子里面流出一條小蛇,流到地面上就化成大蛇,恐怖得很!后邊高僧來了(他拜的高僧師父),就說:“趕快把他叫醒,讓他正念恢復。”醒來以后,他看到蛇,很怕。高僧就指教他:“你平常的心念老是嗔恚習氣不改,遇具體事情就發(fā)生嗔心。”嗔心重,就墮入畜生一道。猛獸、毒蛇、虎狼都是嗔心重、毒重。嗔心重,可怕呀!所以叫他懺悔,修慈悲心。后來這個國王修行,慢慢地改掉了嗔恚的毛病。
吳道子畫馬變馬
我在1988年隨四川省宗教代表團到西安臥龍寺參訪。住持向我們介紹說,這個廟子當時吳道子在這里住過。吳道子,大家曉得,是唐代有名畫家,主要從事宗教壁畫創(chuàng)作,被后世譽為“畫圣”,尤精于畫觀音像。吳道子當時就寄住在這個廟子里面。他那時是畫馬,一天到晚思想都在馬身上,怎樣把馬畫好,馬的形態(tài)跳起來怎么樣、睡起來是怎么樣、走起來怎么樣,整天都想這個問題。有天中午入眠,他女兒給他提飯來,看到床上有一匹馬,他女兒嚇了一跳,差點把飯打倒。醒了以后呢,吳道子馬形不見了。當時寺里的高僧指教他說:“你一天到晚想馬,你看你,睡了以后身形就變?yōu)轳R了,由人道走入畜生道,可怕呀!”然后就叫他改畫觀音像,以后他就改畫觀音像。他最初還不曉得怎么畫觀音像,后來觀音菩薩就于空中現(xiàn)白衣大士形。他后來專門畫觀音像,心念就轉(zhuǎn)變了。
人的這個心念哪,“萬法唯心,一切唯心造”是可以證明的真理。天臺宗一方面是根據(jù)《中論》建立“空、假、中”三觀,由三觀斷三惑、證三諦、圓三德,另一方面,根據(jù)《法華經(jīng)》一心有百界十如,進一步闡發(fā)出“一念三千”的道理。一念三千,不出一心。在一念三千之中,鼓勵我們要走佛乘!斗ㄈA經(jīng)》由“權(quán)”到“實”,引人入佛道,走佛道才究竟。“開權(quán)顯實”就是這個經(jīng)的內(nèi)容。
四、《法華經(jīng)》的地位
《法華經(jīng)》是經(jīng)中之王
《法華經(jīng)》是經(jīng)中之王。就是說在一切眾經(jīng)之中,《法華經(jīng)》很重要,居于首位,這是佛在《法華經(jīng)》中親口宣說的!斗ㄈA經(jīng)·藥王菩薩本事品》中講得有這么幾句話:“此法華經(jīng)……于一切諸經(jīng)法中、最為第一。如佛為諸法王;此經(jīng)亦復如是,諸經(jīng)中王。”能受持誦此經(jīng),不單破除黑暗、無明,而能消除一切苦難災厄。除了消除天災人禍外,最重要的是能解除生死痛苦,能渡生死河,到達彼岸。所以,在《見寶塔品》中有這么幾句話:“若暫持者,我則歡喜,諸佛亦然。如是之人,諸佛所嘆。是則勇猛(好象勇猛的大丈夫一樣),是則精進,是名持戒,行頭陀者,則為疾得無上佛道。”你能持此經(jīng),你能持戒,就是建立道德基礎(chǔ),自利利他,則為疾得無上佛道。你能這樣以持誦經(jīng)典的力量,結(jié)合行持,就可以很快證得菩提之果,圓成佛道。
為什么呢?因為本經(jīng)是闡明諸法實相的。一切生命、一切世界,它的本來面目、它的真實相是什么?依據(jù)“闡明諸法實相”的《法華經(jīng)》修學,能夠證得諸法實相,就可以直登無上乘,證得佛道。這就是本經(jīng)的偉大之處。所以大家能夠受持、讀誦《法華經(jīng)》,乃至于今天能夠聽講《法華經(jīng)》,非常不容易,《法華經(jīng)》中很多品都有贊揚。
四個聽經(jīng)因緣
我們?yōu)槭裁茨軌蛴幸陨线@個機緣?為什么能在這個時代,佛滅度后的今天,有這個受持、讀誦、聽講的機緣?佛當時答普賢問:“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四法,于如來滅后,當?shù)檬恰斗ㄈA經(jīng)》。一者,為諸佛護念;二者,植眾德本;三者,入正定聚;四者,發(fā)救一切眾生之心。善男子、善女人,如是成就四法,于如來滅后,必得是經(jīng)。”
一者為諸佛護念。有善根就可以為諸佛所護念。你們在座的都是宿有善根,沒有這個善根,不會有這個善緣,這種人不單是為天神之所擁護,并且諸佛之所護念。就是說這種人十方諸佛都在保護你、加持你。那些在歌舞場中的,在錢、權(quán)斗爭中的人,他哪有那個時間來聽呵?他即使聽也不信哪!你們想一下嘛。“天雨雖廣不潤無根之木,佛法廣大難渡不信之人”就是這個意思。那個樹根枯了,得不到雨水滋潤;佛法很廣大,微妙精深,但他沒有善根,你怎么說他也不聽,他還要誹謗你。這種現(xiàn)象在在處處都是有的。
二者植眾德本。什么叫植眾德本呢?就是說皈依三寶之后,能夠行善積德,修福修慧。比如念佛也是這樣的,你光念佛號怎么行呢?要植眾植德本,要修“三福”凈業(yè),要守戒,要發(fā)菩提心,要護持三寶。這都是植眾德本。除了念佛號之外,還要學習佛法,供養(yǎng)三寶,護持佛教,為佛教的發(fā)展、傳播盡一份心,要孝順師長父母,要護持佛教組織,嚴守戒律,才能往生。
三者入正定聚。這種人他有實際行動,能夠持戒、修定。“定”并不希罕,你能夠信仰佛法,有正確的人生觀,在行動上以戒約束自己,調(diào)服身心就在“定”中。并不是說你一天坐24小時禪。當然能夠坐24小時,坐很多時間那是個練習過程。平時坐香那都是練習過程。真正的“定”是在日常生活中,在行住坐臥中,在語默動靜中。臨境不亂,八風吹不動,這一種人就有這個修養(yǎng)、有這個精神、有這個功夫,他才能夠開智慧。開智慧才能接受大法,了達甚深法義。
四者發(fā)救一切眾生之心。就是說要發(fā)起救度一切眾生之心。我們在座的檢省一下自己,是不是有悲心?悲心是佛法的根本。《大日如來灌頂經(jīng)》講:學佛要以“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大悲是根本。一般講學佛以慈悲為本,方便為門。能夠有慈悲,他就要救一切眾生,修慈悲觀,在行動上就會救苦救難、拯救苦厄。慈悲就是要時時刻刻做好事,一句好話暖人心,一個笑臉感至誠,一點錢能救一時之難……
所以佛在經(jīng)中講,具足這四法可以得到機會受持讀誦《法華經(jīng)》。我們在座的都具足,很了不起。希望已具足者,要增進、提高;未具足者,要發(fā)心具足。另外,能夠讀這個經(jīng),并把這種度世的精神貫徹落實到生活中,就是有大乘根基。
《法華經(jīng)》中有偈言:“若人說此經(jīng),應入如來室,著于如來衣,而坐如來座,處眾無所畏,廣為分別說。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處此為說法。”這幾句話很重要的。
什么叫“入如來室”
什么叫“入如來室”?就要具足慈悲心,具足了慈悲心、悲憫心、不舍眾生、不恨眾生、不干擾眾生。你有這種悲憫心就已經(jīng)是走進如來殿堂了。要入如來室就必須要有悲心。慈能予樂,悲能拔苦。悲有三種:眾生悲、法緣悲、無緣悲。
“眾生悲”就是哀憫眾生的苦惱,同時以慧眼觀察,一切眾生多生累劫以來都是我的父母、師長、六親眷屬。以“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的心態(tài)去悲憫眾生,把每一個生命都當成我們的父母兄弟,并將佛法僧三寶的理念帶給他們,使他們也能有機會學習佛法,得到解脫。這叫“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即沒有任何條件的悲心,完全是出于內(nèi)在的自愿,不求回報,一心一意為大眾服務(wù)。
九華山仁德法師在修行期間,曾經(jīng)在終南山蓮華洞中打餓七。餓七是一種苦行,即現(xiàn)在所說的斷食療法。他來到洞中之后,由于他的德性,他的感化,老虎、蟒蛇都避開了。他在那里打餓七,七天不吃不喝,專門修定。七天滿了以后,他就有所悟。他說:“現(xiàn)在我知道了,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多生累劫以來一切眾生都是我的六親眷屬。我現(xiàn)在要發(fā)心救護,弘揚佛法,擔起這個責任。哪怕水深火熱,一切災難我都不怕。”這是仁德法師在他傳記里的一段話,很感人啊!
他住持九華山幾十年,“文革”的非常時期,他不顧生命危險,穿起和尚衣服就守在那里。……很苦呀,但他挺過來了,因為他有弘法利生的愿望,他時刻不忘眾生的疾苦。在那種情況,他還行醫(yī)治病,施醫(yī)施藥,救治那些貧苦的人民。沒有大悲大愿的精神,他是不能堅持下來的。“文革”結(jié)束以后,他又發(fā)心馬上恢復九華山的寺院。經(jīng)他的努力,依靠海外支持,大家的參與,雖然吃盡了苦,卻終于把全山恢復了,使四大名山之一的九華山再放光彩。接著又發(fā)起九華山修九十九米高的地藏菩薩像,為什么?他要弘揚地藏菩薩“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以“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力,傳播佛法,弘揚佛法。這個愿力大呀!據(jù)計算,建地藏菩薩像要花四億多,但他毫無顧慮,毫無畏懼,發(fā)心要修起來。我講他那個誓愿很了不起。可惜,他今年因病圓寂了。這是佛教界很大的損失。我們要繼承他的大悲大愿,發(fā)心護持道場,發(fā)心支持佛教的傳播事業(yè),讓這個世界因為我們的努力而佛法廣布。
我講他在開悟之后有這么個感懷,發(fā)大愿救度一切眾生,肩負弘法利生的責任,發(fā)大愿,不怕難。所以,第一個“入如來室”就是要發(fā)慈悲心,救度一切眾生,對眾生平等。
什么叫“著如來衣”
“著如來衣”,就是披著如來袈裟,荷擔如來家業(yè)。這里的意思是修六度菩薩行中的忍辱波羅密,披忍辱之衣。做人要忍辱柔和。忍辱在大乘經(jīng)中有解釋,有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耐怨害忍,即對于冤家仇敵,能夠以德感化,做到怨親平等。這一點也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對于佛教徒來講,必須做到這一點,也就是說,做為一個佛教徒?jīng)]有敵人,他只有恩人、親人、師長,我們要報答師長、父母的恩情,這是我們的責任。要以德感化,要心胸廣大,怨親平等。安受苦忍,對于由他人引生的痛苦,由自然災害產(chǎn)生的痛苦,都要安受,自己修行不為所動,不受動搖。諦察法忍,我信仰大乘佛法,我信仰走菩提道路,我要成佛,我就堅持信仰,對真理堅持、領(lǐng)受、信受奉行,不能因為異端邪說或他人的攻擊,就對真理動搖、疑惑。對一個真理我認識了、明白了,我就堅信不疑,能夠忍受一切攻擊、歪曲、批判。以堅定的信仰愿力,去面對一切困難,在一切困難面前,不會退墮,這就是一個佛教徒應具有的基本素質(zhì)。
什么是“如來座”
什么是“如來座”?即能夠了解諸法空性、契證空性。我們學佛要見諸法實相。諸法實相就是空性,空性就是法性,就是真如,也叫做法界,消滅了煩惱也叫涅槃,證得了智慧也叫菩提。這些名稱各有不同,都是一個總意思。這個“坐如來座”就到了證入真如的境界,明心見性,就可以坐如來寶座、登上如來寶座。
以上講了《法華經(jīng)》是經(jīng)中之王,其地位很高。我們現(xiàn)在能夠受持、讀誦、聽講《法華經(jīng)》,都是宿世成就了四法,即具善根因緣、植眾德本因緣、常在正定因緣、悲心因緣。若是演說此經(jīng),就可以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因為如來以大慈悲為室,以柔和忍辱為衣,以諸法空為座。
- 上一篇:《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
- 下一篇:楞嚴大義 第一章《楞嚴經(jīng)》的總體思想
- 日常修行過程中,如何磨掉習氣?
- 佛家慈悲與世俗善良有何不同?
- 如何才能降魔?
- 到底該怎樣做個真正的三寶弟子,有哪些戒律?
- 抄寫佛經(jīng)也是殊勝的修行法門
- 認識佛教 佛教不可單以宗教看待
- 佛教慈善:與觀世音菩薩一起布施
- 從五方面解讀玄奘法師的卓越成就
- 佛弟子擁有快樂的秘密
- 一個學佛者學佛的基本精神
- 人間佛教也要注重三大傳統(tǒng)和五個建設(shè)
- 讀《大般若經(jīng)》的真實感應
- 如何理解《道德經(jīng)》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佛教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禮節(jié)?
- 如何擁有一顆快樂的心?
- 如何處理信仰與家庭事業(yè)的關(guān)系?
- 怎樣做一個真正的佛弟子?
- 惟賢長老學佛答疑
- 中國佛教大乘八宗指哪幾宗?
- 佛教是不是只關(guān)心來世?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