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經(jīng)大全 > 成唯識論 >

成唯識論

成唯識論(Vij?āpti-mātratā-siddhi-?āstra) 佛教論書。又名《凈唯識論》,簡稱《唯識論》。玄奘糅譯印度親勝、火辨、難陀、德慧、安慧、凈月、護法、勝友、勝子、智月等十大論師分別對《唯識三十頌》所作的注釋而成。10卷。傳說玄奘留學(xué)印度時,曾廣收十家注釋(每家各10卷)...[詳情]

成唯識論譯注 卷九

  成唯識論譯注卷九

  作者:韓廷杰釋譯

  星云大師總監(jiān)修

  卷九

  如果有三性,為什么佛說一切事物都無自性呢?

  頌說:依此三性而立三無性,所以佛教經(jīng)典中都以密意而說,一切事物都是無自性的。首先依遍計所執(zhí)性而立相無性,次依依他起性而立生無性,因為它不是由身生成,所以也無自然性。至于最后的圓成實性,因為它遠離遍計所執(zhí)的我性和法性,所以它本身就是無自性的狀態(tài),這就是勝義無性。因為它是一切事物的最高理境,所以它也就是真如。因為它永遠是這種性質(zhì),所以這就是唯識的真實性質(zhì)。

  論說:就是依據(jù)前文所說的三性而立后文所說的三無性,即相無性、生無性和勝義無性。所以佛以密意而說,一切事物都是無自性的,并非其性全無。所謂「密意」是指非了義,意謂后二性雖然體性并不是無,但有的愚蠢人,對于它增益妄執(zhí)為實有我、法自性,這就稱為遍計所執(zhí)性。為了破除這種妄執(zhí),所以佛世尊對于有和無總說為無性。

  怎樣依此三性而立彼三無性呢?即依此第一遍計所執(zhí)性而立相無性,因為遍計所執(zhí)的體性和外相畢竟是沒有的,就像空中花一樣:依據(jù)第二依他起性而立生無性,這就像幻事一樣,依托各種條件而生。不像虛妄執(zhí)著的自然性那樣,所以假說無性,并非其性全無。依最后的圓成實性而立勝義無性,意思是說:這種勝義由于遠離第一遍計所執(zhí)的我性和法性,所以是假說無性,并非其性全無。就如太虛空一樣,雖說普遍含有各種色(物質(zhì)),但各種色都表現(xiàn)出無自性。雖然依他起性并非勝義,也可以說是勝義無性。如果是這樣的話,圓成實性的勝義無性就是第二勝義無性。為了防止與第二勝義無性相濫,所以這里不這樣說。

  圓成實性就是各種事物的勝義,因為這是一切事物的勝義諦。然而勝義諦簡略來說有四種:㈡世間勝義,即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㈡道理勝義,即苦、集、滅、道四圣諦;㈢證得勝義,即我、法二空真如;㈣勝義勝義,即一真法界。這里所說的勝義是依第四勝義而說,因為這是最勝道所行之義。為了和前勝義相區(qū)別,所以《唯識三十頌》說:「此諸法勝義,也就是真如!埂刚妗挂庵^真實,表明并非虛妄。「如」意謂永恒如此,表明永無變易。意謂這種真實在一切發(fā)展階段,其本性永恒如此,所以稱為真如,就是明顯的非虛妄之義。

  頌文的「亦」字表示真如還有很多名稱,又稱為法界、實際等,如《大乘阿毘達磨集論》、《佛地經(jīng)論》、《瑜伽師地論》、《顯揚圣教論》等,隨順其義,詳細解釋。圓成實性就是唯識實性。唯識性簡略來說有二種:一者虛妄,即遍計所執(zhí)性:二者真實,即圓成實性。為了除掉遍計所執(zhí)的虛妄計度,所以這里說實性。又有二陸:一者世俗,即依他起性:二者勝義,即圓成實性。為了除掉世俗,所以這里說實性。

  《唯識三十頌》的這三頌從總的方面說明各部佛經(jīng)所說的“無性”是非極了義,告誡有智之人,不應(yīng)當(dāng)據(jù)此三頌認為諸法皆無自性。

  原典

  若有三性(1),如何世尊說一切法皆無自性?

  頌曰:

  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

  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無性。

  初即相無性,次無自然性。

  后由遠離前,所執(zhí)我法性。

  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

  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

  論曰:即依此前所說三性,立彼后說三種無性,謂即相、生、勝義無性(2)。故佛密意(3)說,一切法皆無自性,非性全無。說密意言顯非了義(4),謂后二性雖體非無,而有愚夫于彼增益妄執(zhí)實有我、法自性,此即名為徧計所執(zhí)。為除此執(zhí),故佛世尊于有及無總說無性。

  云何依此而立彼三(5)?謂依此初徧計所執(zhí)立相無性,由此體相畢竟非有,如空華故。依次依他立生無性,此如幻事托眾緣生,無如妄執(zhí)自然性故,假說無性(6),非性全無。依后圓成實立勝義無性,謂即勝義,由遠離前徧計所執(zhí)我、法性故,假說無性,非性全無,如太虛空雖徧眾色,而是眾色無性所顯。雖依他起非勝義故亦得說為勝義無性,而濫第二,故此不說。

  此性即是諸法勝義,是一切法勝義諦故。然勝義諦略有四種:㈠世間勝義,謂蘊、處、界等;道理勝義,謂苦等四諦;㈢證得勝義,謂二空真如;㈣勝義勝義,謂一真法界。此中勝義依最后說,是最勝道所行義故。為簡前三故作是說,「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即是湛然不虛妄義。

  「亦」言顯此復(fù)有多名(7),謂名法界及實際等,如余論中隨義廣釋。此性即是唯識實性。謂唯識性略有二種:一者虛妄,謂徧計所執(zhí);二者真實,謂圓成實性。為簡虛妄,說實性言。復(fù)有二性:一者世俗,謂依他起;二者勝義,謂圓成實。為簡世俗,故說實性。

  三頌總顯諸契經(jīng)中說無性言非極了義,諸有智者不應(yīng)依之總撥諸法都無自性。

  注釋

  (1)若有三性.《藏要》本校注稱:「此段生起,糅安慧釋!

  (2)相、生、勝義無性:依遍計所執(zhí)性立相無陸,世俗人把因緣聽生法誤認為實我、實法,所以認為有我相、法相,相無性認為我相、法相畢竟非有。依依他起性而立生無性,「生」是依他起法,因為萬事萬物都是托緣而生,故無自然性。依圓成實性而立勝義無性,圓成實性遠離遍計所執(zhí)的我性、法性,也就是遠離世俗人的一般認識而達到佛教真如。

  (3)密意:有二義:一對于佛意有所隱藏,沒有把真實含義明顯地表達出來;二佛意深奧細密,一般人難以理解。此中用第一義。

  (4)了義.與不了義相對,顯了分明表達佛的究竟真實含義:永斷眾疑悔,此稱了義。反之,未了未盡之說,稱之為不了義,了義是真實的異名,不了義為方便之異名。

  (5)云何依此而立彼三.《藏要》本校注稱:「此句生起,糅安慧釋。」

  (6)無性.性為體性。佛教認為,萬事萬物皆無實體,此稱無性。

  (7)「亦」言顯此復(fù)有多名:《大般若經(jīng)》列有十二名,《大乘阿昆達磨集論》卷二列有七名:㈠真如,因其自性永無變異;㈡無我性,人無我、法無我所顯之性;㈢空性,一切雜染所不行故;㈣無相,一切外相皆無;㈤實際,無顛倒錯誤稱之為實,究竟稱之為際;㈥法界,一切圣法之因;㈦勝義,圣智之境。

  譯文

  這就形成了唯識的相和性。誰于幾個階位悟入呢?怎樣悟入呢?具大乘二種姓者,簡略來說于五位可以逐漸悟入。

  什么是大乘二種姓呢?一本性住種姓。意謂自無始以來,依附本識阿賴耶識自然而有的無漏法之因:二習(xí)所成種姓。意謂由于聽聞十二分教法界等流正法以后,由聞、思、修慧熏習(xí)所成種姓。只有具備這二種大乘種姓,才能逐漸悟入唯識。

  什么叫做悟入唯識五位呢?一資糧位,即修大乘順解脫分:二加行位,即修大乘順抉擇分:三通達位,即諸菩薩所住見道:四修習(xí)位,即諸菩薩所住修道:五究竟位,即佛住無上正等菩提。

  如何逐漸悟入唯識呢?意謂諸菩薩對于識的外相和體性,在資糧位中能夠深刻信仰和理解。在加行位能夠漸次制伏鏟除所取和能取,引生對最高實在的認識。在通達位,以無漏現(xiàn)行二智證悟?qū)嵪。在修?xí)位,按照所認識的道理,反復(fù)修行,伏余煩惱,斷余智障。至究竟位,全出二障,功德智慧無不周備,所以稱為圓。福智清凈極勝,不迷不闇,故稱為明。能至無盡未來,教化有情眾生,使他們也悟入唯識的相和性。

  原典

  如是所成唯識相性,誰于幾位如何悟入?謂具大乘二種姓者,略于五位漸次悟入

  何謂大乘二種種姓?一本性住種姓(1)。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法爾所得無漏法因;二習(xí)所成種姓(2)。謂聞法界(3)等流法已聞所成等熏習(xí)所成。要具大乘此二種姓,方能漸次悟入唯識。

  何謂悟入唯識五位?一資糧位,謂修大乘順解脫分;二加行位,謂修大乘順決擇分;三通達位(4),謂諸菩薩所住見道(5);四修習(xí)位(6),謂諾菩薩所住修道(7);五究竟位,謂住無上正等菩提(8)。

  云何漸次悟入唯識?謂諾菩薩于識相性,資糧位中能深信解,在加行位能漸伏除所取、能取引發(fā)真見,在通達位如實通達,修習(xí)位中如所見理數(shù)數(shù)修習(xí)伏斷余障,至究竟位出障圓明,能盡未來化有情類。復(fù)令悟入唯識相性。

  注釋

  (1)本性住種姓:大乘二種姓之一,即自無始以來,本識所具有的大乘無漏法爾種子,無漏種子自無始以來自成,不需熏習(xí)令其增長,此稱本種姓!感浴篂轶w性,「姓」為類義。

  (2)習(xí)所成種姓:大乘二種姓之一,「習(xí)」為修習(xí)。通過修行及聽聞法界等流教法,熏習(xí)而成之種姓。

  (3)法界:梵文Dharmadhatu的意譯,音譯達摩馱多,佛教認為是事物的本質(zhì)和成佛之因,與真如、實相等詞的概念相同。

  (4)通達位:唯識五位的第三位,即見道,「道」是我空、法空的真如實相,也就是唯識實性!竿ㄟ_」意謂無礙,即能觀心與所觀境合一。

  (5)見道:亦稱見諦道或見諦,與修道、無學(xué)道合稱三道。此道之前為凡夫位,其智慧為有漏慧。進入見道后升入圣位,其智慧為無漏慧。此位克制一百一十二種見惑,通達開悟唯識實性,故稱見道。

  (6)修習(xí)位:在見道獲得無分別智以后,再經(jīng)過兩大阿僧祇劫的修習(xí),以斷余障,求得最終轉(zhuǎn)依。

  (7)修道:與見道、無學(xué)道合稱三道,相當(dāng)于菩薩十地的第二地至第十地。在見道領(lǐng)悟四諦等佛教真理以后,經(jīng)過反復(fù)修行,以斷修惑。

  (8)無上正等菩提:菩提(Bodhi)意譯為覺,所以無上正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覺。

  譯文

  第一位資糧位的相狀如何呢?

  《唯識三十頌》說:「由最初發(fā)心修行求住于唯識,但還沒有安住于唯識的時候,能取、所取的隨眠活動還沒有制伏滅除。」

  論說:從發(fā)深刻堅固的大菩提心開始,乃至于還未生起順抉擇識,求住于唯識的真正勝義狀態(tài)。這一階段都屬于資糧位。為了達到無上正等菩提,修習(xí)各種殊勝資糧,為了教化有情眾生,勤勉地追求解脫,因此也稱為順解脫分。處于這個階位的菩薩,依靠因、善友、作意、資糧四種殊勝之力,對于唯識的意思雖然深刻信仰理解,但還沒有明了能取和所取之空,多住散心修菩薩行。所以對于能、所二取所引生的隨眠,還沒有能夠制伏和滅除的功力,不能使之不再生起二取現(xiàn)行。

  能、所二取之說表明二取之取,因為它們執(zhí)取能取和所取之相。能、所二取習(xí)氣稱為它們的隨眠,因為它們隨逐有情眾生,眠伏于阿賴耶識之中。或者隨順它們而增生過失,所以稱為隨眠,這就是所知障和煩惱障的種子。

  煩惱障就是以遍計所執(zhí)實我薩迦耶見為首的一百二十八種根本煩惱,以及與此平等而流出的各種隨煩惱。它們都擾亂有情眾生的身心,能夠障礙達到湼盤,所以稱為煩惱障。所知障就是以遍計所執(zhí)的實法薩迦耶見為首的惡見、疑、無明、愛、瞋、慢等,遮覆所知境的真實性,能夠障礙菩提,此稱所知障。這種所知障肯定不與阿賴耶識相應(yīng),因為阿賴耶識微細劣弱,不能與無明和慧相應(yīng),菩薩的法空智品可以與這第八識俱起。七轉(zhuǎn)識內(nèi),根據(jù)不同情況,或多或少地與所知障相應(yīng),就如煩惱障一樣。眼、耳、鼻、舌、身五識因為沒有計度分別,肯定不能與法見、疑等相應(yīng),其余的由意識力都可以引起。所知障只與不善、無記二種心相應(yīng),因為《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九說無明只通不善和無記性,因為癡與無癡等不能相應(yīng)。

  在煩惱障中肯定有所知障,因為煩惱障肯定要以所知障作為所依。煩惱障和所知障,其體雖然沒有區(qū)別,但作用卻有區(qū)別。所以煩惱、所知二障隨眠隨聲聞、緣覺、菩薩三乘圣道有勝有劣,斷的時間有前有后。所知障在無覆無記性中是異熟無記,并不是其余的三種無記,因為威儀等三種無記,勢力薄弱,不能遮覆所知境,不能障礙菩提。所知障稱為無覆,是對小乘佛教的聲聞、緣覺二乘所說,如果對菩薩來說也是有覆。

  如果所知障有惡見、疑等,《勝鬢經(jīng)》為什么說為無明住地呢?

  論王回答說:因為所知障中無明增盛,所以總稱為無明。并不是沒有惡見等。如果煩惱種子立見一處住地、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之名,豈不是又沒有慢、無明等了嗎?煩惱、所知二障都通六識,分別起者屬于見道所斷,任運起者屬于修道昕斷。聲聞、緣覺二乘只能斷煩惱障,菩薩二障都斷。永遠斷除二障,只有圣道才能做到,壓伏二障現(xiàn)行通有漏道。在資糧位的菩薩,二障的粗現(xiàn)行雖然有的已被伏滅,但對于細現(xiàn)行和二障隨眠來說,由于止觀之力微弱,還沒有能夠伏滅。

  原典

  初資糧位其相云何?

  頌曰:

  乃至未起識,求住唯識性。

  于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

  論日:從發(fā)深固大菩提心,乃至未起順決擇識,求住唯識真勝義性,齊此皆是資糧位攝。為趣無上正等菩提,修集種種勝資糧故。為有情故勤求解脫,由此亦名順解脫分。此位菩薩依因、善友、作意、資糧四勝力故(1),于唯識義雖深信解,而未能了能、所取空,多住外門修菩薩行,故于二取所引隨眠,猶未有能伏滅功力,令彼不起二取現(xiàn)行。

  此二取言顯二取取,執(zhí)取能取、所取性故。二取習(xí)氣名彼隨眠,隨逐有情眠伏藏識,或隨增過,故名隨眠,即是所知煩惱障種。

  煩惱障者,謂執(zhí)徧計所執(zhí)實我薩迦耶見而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煩惱(2),及彼等流諸隨煩惱。此皆擾惱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煩惱障。所知障者,謂執(zhí)徧計所執(zhí)實法薩迦耶見而為上首見、疑、無明、愛、恚、慢等,覆所知境無顛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此所知障決定不與異熟識俱,彼微劣故,不與無明、慧相應(yīng)故,法空智品與俱起故。七轉(zhuǎn)識內(nèi)隨其所應(yīng)或少或多(3),如煩惱說。眼等五識無分別故,法見、疑等。(4)定不相應(yīng),余由意力皆容引起。此障但與不善、無記二心相應(yīng),論說無明唯通不善、無記性故(5),癡、無癡等不相應(yīng)故。

  煩惱障中此障必有,彼定用此為所依故。體雖無異,而用有別,故二隨眠隨圣道用,有勝引劣,斷或前后。此于無覆無記性中是異熟生,非余三種(6),彼威儀等勢用薄弱,非覆所知障菩提故。此名無覆望二乘說,若望菩薩亦是有覆。

  若所知障有見、疑等,如何此種契經(jīng)說為無明住地(7)?

  無明增(8)故,總名無明,非無見等。如煩惱種立見一處、欲、色、有愛四住地名,豈彼更無慢、無明等?如是二障分別起(9)者見所斷攝,任運起(10)者修所斷攝。二乘但能斷煩惱障,菩薩俱斷。永斷二種唯圣道(11)能,伏現(xiàn)行通有漏道(12)。菩薩住此資糧位中,二麤現(xiàn)行雖有伏者,而于細者及二隨眠止觀力微,未能伏滅。

  注釋

  (1)此位菩薩依因、善友、作意、資糧四勝力故:據(jù)《述記》卷九末,第一力為因,第二力為緣,第三力能修正行,第四力由積集善根名資糧菩薩。

  (2)百二十八根本煩惱:見道所斷的煩惱,欲界有四十,色界無色界各三十六種,修道所斷煩惱十六種,共一百二十八種。

  (3)七轉(zhuǎn)識內(nèi)隨其所應(yīng)或少或多:在第七識中,根本煩惱有四,隨煩惱有八,再加別境的慧,共十三法。第六識有一切。前五識有根本煩惱三,隨煩惱十,共與十三法相應(yīng)。

  (4)等:此中省略忿等十種小隨煩惱的全部,以及中隨煩惱二種和大隨煩惱的少分。

  (5)論說無明唯通不善、無記性故:見《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九:“復(fù)次,諸煩惱略有三聚:一欲界系,二色界系,三無色界系。問:如是三聚幾不善幾無記?答:初聚一分是善,余二聚是無記。”(大正三十·頁六二八)

  (6)非余三種:無覆無記可以分為四種:(一)異熟無記。異熟是果報的異名,依前世業(yè)因而感今世之果報;(二)威儀無記。行、住、坐、臥等威儀時的無記心;㈢工巧無記。作圖畫、雕刻等時的無記心;㈣變化無記。以神通力作種種變化時的無記心。此中“三種”是指后三無記:威儀無記、工巧無記、變化無記。

  (7)住地:所依生處稱為住地。根本煩惱是產(chǎn)生枝末煩惱之地,故稱住地。住地?zé)⿶烙形宸N:見一處住地、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無明住地。

  (8)增:據(jù)《述記》卷九末,增有三義:一者體增,二者用增,三者難斷增。

  (9)分別起:由于邪師、邪教、邪思惟三緣而起諸惑,稱為分別起,即見惑。分別起惑易斷,故于見道頓斷。

  (10)任運起:即俱生起。一切有情眾生,由于無始以來的熏習(xí)力,與身俱生自然而起諸惑,稱為俱生起,即思惑。任運起惑難斷,故于修道漸斷。

  (11)圣道:意謂圣者之道,自凡至圣之道,是對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所行之道的總稱。

  (12)有漏道:亦稱有漏路或迷世界。與無漏道相對,招三界六道輪回果報的行法,稱之為有漏道,可招涅槃果之道稱為無漏道。

  原典

  資糧位還沒有證得唯識真如,依勝解之力修習(xí)各種勝行,應(yīng)當(dāng)知道,這也屬于解行地。所修勝行,其相狀是怎樣的呢?簡略來說有二種:福和智。各種勝行中以智慧為本性的都稱為智,其余的稱為福。而且,依六度來說,通相都是福、智二種。若依別相來說,前五種可以稱為福德,第六種是智。又可以認為前三種只屬于福德,最后一種只是智,其余的通福、智二種。又有二種,即自利和利他。所修勝行,隨其意樂之力,一切都通自利和利他之行。若依別相來說,六度、菩提分等屬于自利行,四攝、四無量等一切都屬利他行。如是等行,其差別無窮無盡,都是此中所修勝行。

  在資糧位中,煩惱、所知二障還沒有伏滅產(chǎn)除,所以修勝行時有三退屈,但有三事能夠磨練其心。于所證所修勇猛不退。一聽說無上正等菩提廣大深遠,心便退屈。以他人已經(jīng)證得大菩提為例,磨練自心,勇猛而不退轉(zhuǎn);二聽說布施等六度非常難修,心便退屈。省悟到自己的意樂能夠修行布施等,以此磨練自心,勇猛而不退轉(zhuǎn);三聽說諸佛的圓滿轉(zhuǎn)依非常難證,心便退屈。自己應(yīng)當(dāng)這樣考慮:他人粗善都能做到,更何況自己有絕妙之行因呢?以此磨練自心,勇猛而不退轉(zhuǎn)。由此三事,磨練其心,使自心堅定熱烈地修習(xí)各種勝行。

  原典

  此位未證唯識真如,依勝解力修諸勝行,應(yīng)知亦是解行地(1)攝。所修勝行其相云何?略有二種,謂福及智,諸勝行中慧為性者皆名為智,余名為福。且依六種波羅蜜多(2),通相皆二,別相前五說為福德,第六智慧;驈(fù)前三唯福德攝,后一唯智,余通二種。復(fù)有二種,謂利自他(3),所修勝行隨意樂力,一切皆通自他利行,依別相說,六到彼岸、菩提分(4)等(5)自利行攝,四種攝事(6)、四無量(7)等(8)一切皆是利他行攝。如是等行差別無邊,皆是此中所修勝行。

  此位二障雖未伏除,修勝行時有三退屈(8),而能三事練磨其心,于所證修勇猛不退。一聞無上正等菩提廣大深遠心便退屈,引他已證大菩提者練磨自心,勇猛不退;二聞施(10)等波羅蜜多甚難可修心便退屈,省己意樂能修施等練磨自心,勇猛不退;三聞諸佛圓滿轉(zhuǎn)依極難可證心便退屈,引他麤善況己妙因練磨自心,勇猛不退。由斯三事練磨其心堅固熾然修諸勝行。

  注釋

  (1)解行地:解行意謂知解與修行!附狻篂榻饫恚感小篂樾惺。解行地意謂由解而修行,此指未證真如之地前的三賢位(十住、十行、十回向》菩薩。

  (2)六種波羅蜜多:亦稱六波羅蜜,意譯六度:六度無極或六到彼岸。佛教認為:這是六種生死此岸到達涅槃彼岸的方法或途徑,是大乘佛教修行的主要內(nèi)容:一布施(Dana),音譯檀那;二持戒(Sila),音譯尸羅;三忍(Ksanti),音譯羼提;四精進(Virya),音譯昆梨耶;五定(Dhyana),音譯禪那:六智慧(Prajna),音譯般若。

  (3)謂利自他:即自利和利他。自利是使自己覺悟,利他是使他人覺悟。小乘佛教只講自利,大乘佛教既講自利,又講利他。

  (4)菩提分:梵文Bodhyanga的意譯,可以作為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等三十七道品的總名,也可以為三十七道品中七覺支的別名.「分」意謂支分,即七覺支或三十七道品的支分!阜帧挂部梢越忉尀橐蛄x,七覺支和三十七道品都順趣菩提,所以稱為菩提分。

  (5)等:此中省略禪支、十八不共佛法、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6)四種攝事:即四攝事,亦稱四攝法,略稱四攝。菩薩根據(jù)有情眾生的需要,對他們進行布施等,使他們產(chǎn)生渴仰信賴之心,能依我教受道。四攝如下:㈡布施。根據(jù)眾生的需要進行布施;㈡愛語攝。根據(jù)眾生的根性進行教誨;㈢利行攝。作有利于眾生的身、口、意三善行;㈣同事攝。以法眼見眾生根性,隨其所樂而分形示現(xiàn),使眾生與己親近,得到利益。

  (7)四無量:即四無量心,亦稱四等心或四梵行,即十二門禪(四禪、四無量、四空定)的一個組成部分。㈠慈無量心。心慈給束生以安樂;㈡悲無量心。對眾生心懷大悲,拔除其痛苦;㈢喜無量心。見人離苦得樂,心生歡喜;㈣舍無量心。舍怨舍親。這四心普緣無量眾生,引生無量幸福,所以稱為無量心。因為平等利益一切眾生,所以稱為等心。這四心依四禪而修,修行這四心可以生色界梵天,所以稱為四梵行。

  (8)等:此中省略神通、大悲、三念住。

  (9)三退屈:存在于資糧位中的三退屈如下:㈠菩提廣大屈。無上菩提廣大深遠,非常難證,聽聞以后產(chǎn)生退屈之心;㈡萬行難修屈!溉f行」意謂六度萬行,即大乘佛教的一切修行之法。布施等萬行非常難修,聞后而生退屈之心;㈢轉(zhuǎn)依難證屈。「轉(zhuǎn)依」是轉(zhuǎn)掉我執(zhí)、法執(zhí)二障,證得涅槃、菩提二果。唯識的轉(zhuǎn)依妙果非常難證,聞后而生退屈之心。

  (10)施:即布施。六度之一,梵文Dana的意譯,音譯檀那。包括財施、法施、無畏施,財施是向眾生施舍財物,法施是向眾生說法,無畏施是使眾生無所畏懼。

  譯文

  第二加行位,其特點如何呢?

  《唯識三十頌》說:「在修學(xué)四尋思觀、四如實智的時候,仍有少量的假立之物出現(xiàn)在面前,自以為是唯識的性質(zhì)。因為有所得,這并不是真正的住于唯識!

  論說:菩薩首先在最初的無數(shù)劫波之中,很好地準備了福德智慧資糧,已使順解脫分圓滿成就。為了進入見道并住于唯識實性,又在加行位修行,以滅除能取和所取,這就是暖、頂、忍、世第一法。這四種總稱為順抉擇分,因為它隨順趣向真實的抉擇分,鄰近見道,所以立加行之名,但并不是說以前的資糧沒有加行的意思。

  暖等四種,暖、頂二位依四尋思觀而立,忍和世第一法依四如實智而立。所謂四尋思觀是尋思事物的名、義、自性和差別,從而認識到世間萬物是虛假的有,實際上是無,真實地普遍認識到,暖等四法離開識是不存在的,識也是不存在的,這就叫做如實智。因其名稱和意義都不相同,所以要分別尋求。因為一自性同,二差別同,所以把名、義二種的自性和差別合起來進行思索觀察。

  菩薩依此智慧而修禪定發(fā)下品尋思觀,認識到所取為空,由此而立為暖位。即在暖位首先認識到所取外境的名、義、自性、差別四法都是心識所變,都是虛假施設(shè)而有,實際上是不存在的。因為這種禪定是最初獲得智慧太陽以前的行相,所以稱為「明」,這也是所獲凈道之火以前的行相,所以又稱為「暖」。

  依據(jù)增長的智慧引發(fā)上品尋思觀,重觀所取為空,由此立為頂位。即在此位重觀所取的名等四法皆自己的心識所變,都是虛假施設(shè)而有,實際上是不存在的,因為智慧之明相增長,所以稱為明增,修尋思觀至此位達到最高絕頂,所以又稱為「頂」。

  依印順定引發(fā)下品如實智,對于所取空能夠明確地認識到,并預(yù)以確定,對于能取空也能夠忍樂隨順。既然沒有真實的外境離得開能取的心識,怎么會有真實的心識離得開所取的外境呢?因為所取和能取相待而成立。印持忍隨順忍的時候,總的立為「忍」,印持前面的四尋思觀,隨順后面的四如實智,故立印順之名,認識到外境和心識都是空,所以又稱為「忍」。

  依無間定力引發(fā)上品如實智,印持能取、所取都是空,成立世第一法。意謂前述上品忍只印持能取空,現(xiàn)在所講的世第一法印持能取、所取二空,從世第一法入見道位,中無間隔,所以稱「無間」。在世俗法中最為殊勝,所以稱為世第一法。

  像這樣的暖位、頂位依據(jù)能取之識,觀察所取之空,下品忍生起的時候,印持外境之空相,中品忍轉(zhuǎn)換為能取之識,像外境一樣也是空,順樂后位的上品之忍。上品忍生起之處印持能取之空,世第一法印持能取、所取二空所執(zhí)相,因為都還帶有外相,所以還沒有證得真理,所以說菩薩在這四位中還有心識所變的名等少物,自以為是唯識的真正殊勝之義。但因為這種空、有二相還沒有滅除,其心識仍有執(zhí)著之相,因為有所得,所以并不是真正地安住于唯識道理。滅除那種相狀,才是真正地安住于唯識道理,依據(jù)這種意義,有經(jīng)文的頌這樣說:菩薩在禪定的時候,觀內(nèi)心境影,只是內(nèi)心,這是暖位。遍計所執(zhí)心外之境義相既已滅除,審觀唯自相,只有內(nèi)心,這是頂位。這樣住于內(nèi)心,知曉所取為空,這是下忍位。然后知道能取之識也是空,這是中忍位和上忍位。把以上內(nèi)容合在一起,就能知道能取、所取都是空,這是世第一法。然后接觸到無所得,進入真正的見道!

  在此加行位,還沒有遣除相分對見分等的系縛,對于一切有漏法的粗重系縛也沒有能夠斷除,只能降伏并滅除起分別作用的能取之識和所分別的所取外境,因為它不同于見道。有漏之心對于俱生二取及俱生、分別二種隨眠還有所得,還有分別,還沒有全部降伏,還沒有能夠全部滅除。加行位的菩薩,對于安立諦和非安立諦都學(xué)習(xí)過并考察過。這是為了引生未來的二種見道,也是為了降伏分別煩惱、所知二障,對非安立諦也能夠正確地進行思察,并不像聲聞、緣覺二乘人那樣只思察安立諦。

  菩薩生起暖、頂、忍、世第一法四善根,雖然方便的時候可通各種禪定,但是只有依靠第四靜慮才能夠得到圓滿成就,因為只有依靠最殊勝的禪定才能進入見道。只能依靠欲界善趣之身生起,因為色界和無色界的智慧,厭伏三界一切事物之心并非殊勝。這四善根也屬于解行地,因為它們還沒有證得唯識的真正殊勝之義。

  原典

  次加行位其相云何?

  頌曰:

  現(xiàn)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

  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

  論日:菩薩先于初無數(shù)劫(1)。善備福德智慧資糧,順解脫分既圓滿已。為人見道住唯識性,復(fù)修加行伏除二取,謂熏、頂、忍、世第一法。此四總名順決擇分,順趣真實決擇分故。近見道故立加行(2),名非前資糧無加行義。

  暖等四法依四尋思(3)、四如實智(4)初后位立。四尋思者,尋思名、義、自性、差別,假有實無。如實徧知此四離識及識非有,名如實智。名、義相異,故別尋求。二二相同(5)故,合思察。

  依明得定發(fā)下尋思觀無所取,立為暖位。謂此位中創(chuàng)觀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變,假施設(shè)有,實不可得。初擭慧日(6)前行相,故立明得名,即此所獲道火前相,故亦名暖。

  依明增定發(fā)上尋思覲無所取,立為頂位。謂此位中重觀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變,假施設(shè)有,實不可得,明相轉(zhuǎn)盛,故名明增。尋思位極,故復(fù)名項。

  依印順定發(fā)下如實智,于無所取決定印持,無能取中亦順樂忍,既無實境離能取識,寧有實識離所取境?所取、能取相待立故。印順忍時總立為忍(7),印前順后立印順名,忍境識空,故亦名忍。

  依無間定發(fā)上如實智,印二取空立世第一法。謂前上忍唯印能取空,今世第一法二空雙印,從此無間必入見道,故立無間名。異生法中此最勝故,名世第一法。

  如是暖、頂依能取識覲所取空,下忍起時印境空相,中忍轉(zhuǎn)位于能取識如境是空順樂忍可,上忍起位印能取空,世第一法雙印空相。皆帶相故未能證實,故說菩薩此四位中猶于現(xiàn)前安立少物,謂是唯識真勝義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帶相觀心有所得故,非實安住真唯識理,彼相減已方實安住。依如是義故有頤言:

  菩薩于定位,觀影唯是心。

  義想既滅除,審觀唯自想。

  如是住內(nèi)心,知所取非有。

  次能取亦無,后觸無所得。

  此加行位未遣相縛(8),于麤重(9)縛亦未能斷,唯能伏除分別二取,違見道故。于俱生者及二隨眠有漏觀心有所得故,有分別故,未全伏除,全未能滅。此位菩薩于安立諦、非安立諦(10)俱學(xué)觀察,為引當(dāng)來二種見(11)故,及伏分別二種障故,非安立諦是正所觀,非如二乘唯觀安立。

  菩薩起此暖等善根,雖方便時通諸靜慮(12),而依第四方得成滿,托最勝依入見道故。唯依欲界善趣身起,余慧厭心非殊勝故。此位亦是解行地攝,未證唯識真勝義故。

  注釋

  (1)劫:梵文Kalpa的音譯,全稱劫波或劫簸。意謂極其久遠的時節(jié)。

  (2)加行:舊譯方便,為入正位加功用行,故稱加行。

  (3)四尋思:唯識主張用「萬法唯識」的觀點去觀察尋思事物的名、義、自性、差別都是假有,并非實有。㈠名尋思觀。一般人認為事物的名稱表示與此相應(yīng)的實物,因此而有喜怒哀樂之情。唯識對事物的名稱進行推求觀察,尋思抉擇,認為是假名,是在心識上的假立,與實物無關(guān),所以不為此而動喜怒哀樂之情;㈡義尋思觀。唯

  識認為,萬事萬物都是識的相分,都是虛幻不實的;㈢自性尋思觀。自性是事物自己獨立的本性。唯識尋思事物的自性皆非實有,都是識的變現(xiàn);㈣差別尋思觀。唯識認為事物的大小、長短等差別之相都是假有,離識不可得,由此漸悟法相空性。

  (4)四如實智:以四尋思觀為因,所引四種如實真智:㈠名尋思觀所引如實智,㈡義尋思觀所引如實智,㈢自性尋思觀所引如實智,㈣差別尋思觀所引如實智。

  (5)三二相同:意謂名、義二種,㈠自性同,㈡差別同,故合名、義二種自性及二差別為合觀。前二是名、義,后二是自性、差別。

  (6)慧日:佛的智慧能夠照耀世間,清除掉生死之云霧,滅諸災(zāi)難,所以比喻為曰。

  (7)忍:分下、中、上三品,下忍認識所取空,中忍認識能取空,上忍認識所取、能取二空。下品忍稱為印忍,中品忍稱為樂順,上品忍稱為印順。合三忍名印順定,忍為智,印順俱定,稱為印順定。

  (8)相縛:由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之境相所縛,認識不到萬事萬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都是識的影相,都是空。使心不得自在。

  (9)麤重:據(jù)《成唯識論演秘》卷七,有五種粗重:㈠二障種子名粗重;㈡二障所引生所余習(xí)氣無堪任性名為粗重;㈢二障現(xiàn)名為粗重,即惛沈障輕安;㈣諸有漏種總名粗重;㈤一切有漏及現(xiàn)行名為粗重。

  (10)安立諦、非安立諦:有差別名言者稱為安立,無差別離名言者,稱為非安立!赴擦ⅰ挂庵^施設(shè)。

  (11)二種見:即二種見道:真見道和相見道。世第一法后所產(chǎn)生的無漏根本智斷除煩惱、所知二障,此稱無見道,以后證得的真理之位稱為解脫道。無見道和解脫道合稱真見道。再以后產(chǎn)生的后得智分別思想所證得的真理,稱為相見道。  (12)靜慮:梵文Dhyana的意譯,禪定的異名,音譯馱耶演那,分定、生二種。為了生于色界四禪天而修其禪定,稱為四種定靜慮,其所生之天處稱為四種生靜慮。

  譯文

  第三通達位,其特點如何呢?

  《唯識三十頌》說:「假若無分別智產(chǎn)生的時候,對于所緣的真如理及其能悟所緣真如的無分別智,二者冥會都無所得,這時候就住于唯識之理,因為已經(jīng)沒有了能取、所取之相!

  論說:如果那時候,菩薩不僅所觀境無所得,能觀的無分別智亦無所得,因為此時已無各種戲論之相。這時候就稱為實際住于唯識真正的殊勝之義,也就是親證真如之智,體即真如,都已遠離能取、所取之相。能取、所取都是分別,有所得之心會使戲論呈現(xiàn)。

  有人認為:無分別智已無相分和見分,因為頌文說已無所取、能取之相。

  又有人認為:無分別智的相分和見分都有,因為《觀所緣緣論》說:「所緣緣者,謂能緣識帶彼相起!惯@就稱為緣彼相分。如果沒有它的相分而稱為「緣彼」,就應(yīng)當(dāng)是緣色相分之智等稱為緣聲相分之智等。如果沒有見分,就應(yīng)當(dāng)是不能緣,怎么能夠說為緣真如之智呢?因為不能說真如之性也稱為能緣,所以應(yīng)當(dāng)承認無分別智肯定有見分。

  護法認為:這種無分別智有見分而無相分,因為《瑜伽師地論》卷七十三說沒有相可取,不緣取外境之相。雖然有見分但無分別,雖說沒有能取識的見分,但并不意味著能取的功能一點也沒有。雖然沒有相分,但可以說無分別智帶彼真如之相而起,因為無分別智離不開真如。就如自證分緣見分時一樣,不經(jīng)變化而緣取,無分別智緣真如時也應(yīng)當(dāng)是這樣。如經(jīng)變化而緣取就不是親證,就像是后得智那樣,應(yīng)當(dāng)是有分別。所以應(yīng)當(dāng)承認,無分別智有見分而無相分。在加行位修無間定無分別智產(chǎn)生的時候,去體會真如,這就稱為通達位。因為這是最初照見真理,所以也稱為見道。

  然而這種見道簡略來說有二種:一真見道,這就是所說的無分別智。實際上已經(jīng)證得我、法二空所顯示的真理,實際上已經(jīng)斷除煩惱、所知二障的分別隨眠。雖然眾多剎那才得究竟,但其相狀一直相同,所以總的說為一心。

  有人認為:在真見位逐漸證得人、法二空,逐漸斷除二障,因為有淺有深有粗有細,互不相同。

  又有人認為:在真見道可以頓證二空,頓斷二障,因其意向和歡樂力具有這種功能。

  二相見道,又有二種:第一、觀非安立諦,包括以下三品心:㈠認識到有情眾生的自身都是虛妄所執(zhí),只有內(nèi)心。有情識眾生的自身似乎是存在的,但實際上是假有,并無實體,從而認識到我空。這種能緣之心是遣除有情眾生自身的緣智,這種緣智能夠滅除下品或弱小的分別隨眠。㈡認識到一切客觀事物都是虛妄所執(zhí),只有內(nèi)心。一切客觀事物似乎是存在的,但實際上是假有,并無實體,從而認識到法空。這種能緣心是遣除一切虛假事物的緣智,這種緣智能夠滅除中品分別隨眠。㈢認識到一切有情識眾生自體和一切客觀事物都是虛妄所執(zhí),只有內(nèi)心。一切有情識眾生自體和一切客觀事物似乎是存在的,但實際上是假有,并無實體,從而認識到我空、法空。這種能緣之心是普遍遣除虛假有情自身及一切虛假事物的緣智。這種緣智能夠滅除一切分別隨眠。前二種緣智稱為法智,因為分別而緣。第三是類智,因為它綜合而緣二。真見道的法則有我、法二空見分,見分中有無間解脫,有二個無間,即我、法二空,有一個解脫,故有三心。二個無間為別,一個解脫為總,這就是相見道。有人認為:這三心是真見道,因為相見道緣取四諦。又有人認為:這三心是相見道,因為真見道總緣真如,并不分別緣取。

  二緣安立諦,包含有十六心,這又分為二種:第一依觀所取諦理和能取的緣理之智,分別建立法智和類智的十六種心。即苦諦有四種心:㈠苦法智忍。即通過觀三界的苦諦真如,正確斷除三界關(guān)于苦的見解所斷除的二十八種分別隨眠:㈡苦法智。即忍是無問道,觀察以前的真如,因為以前所斷除的煩惱,而證得解脫:㈢苦類智忍。與以前的苦法智毫無間斷,使無漏智慧產(chǎn)生,各別證得法、忍、智,所說以后的圣法都與此同類:㈣苦類智。即這種無間道使無漏智慧產(chǎn)生,經(jīng)過審思核定而承認苦類智忍。就像苦諦有四種心一樣,應(yīng)當(dāng)知道集、滅、道諦也是這樣。這十六心的八種法品緣如,八種類品緣智。在法真見道中,無間和解脫的見分和自證分,分別而立,所以稱為相見道。

  第二依觀上下二地安立苦、集、滅、道四諦之境,分別建立法類十六種心,即觀欲界及色、無色二界的苦、集、滅、道四諦,各有二心㈠現(xiàn)觀忍,㈡現(xiàn)觀智。按其桐應(yīng),在法真見道的無間解脫見分觀四諦法,斷除見道所斷的一百二十種分別隨眠,這稱為相見道。

  如果依據(jù)廣泛傳布的神圣敦誨的道理,據(jù)說相見道有九種心。這就是依據(jù)前述緣安立諦的二個十六種心,由止和觀分別建立。即法類品的法忍和法智各有四心,合起來即為八心,這八心與止相應(yīng),總的說為一種。雖然見道中止和觀都運用,但是見道的觀并不是止,所以觀和止有時分開,有時合并運用,這是不相同的。所以,這九心稱為相見道。

  各種相見道依真實義假說世第一法無間斷而產(chǎn)生,并斷除隨眠,實際上并非如此。因為真見道以后才能得以產(chǎn)生,非安立諦以后才會生起安立諦,到這時候,分別隨眠才真正已經(jīng)斷除。前述真見道證得唯識實性,后述相見道證得唯識之相。這二種見道之中,前者殊勝,所以頌文只說真見道。

  原典

  次通達位其相云何?

  頃日:

  若時于所緣,智都無所得,

  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1)。

  論曰:若時菩薩于所緣境無分別智都無所得,不取種種戲論相故。爾時乃名實住唯識真勝義性,即證真如,智與真如平等平等俱離能取、所取相故,能、所取相俱是分別,有所得心戲論現(xiàn)故。

  有義:此智二分俱無,說無所取、能取相故。

  有義:此智相、見俱有,帶彼相起名緣彼故。若無彼栢名緣彼者,應(yīng)色智等名聲等智。若無見分,應(yīng)不能緣,寧可說為緣真如智?勿真如性亦名能緣,故應(yīng)許此定有兒分。

  有義:此智見有相無,說無相取不取相故。雖有見分而無分別,說非能取,非取全無。雖無相分,而可說此帶如相起,不離如故。如自證分緣見分時不變而緣,此亦應(yīng)爾。變而緣者便非親證,如后得智應(yīng)有分別,故應(yīng)許此有見無相。加行無間此智生時體會真如,名通達位。初照理故,亦名見道。

  然此見道略說有二:一真見道(2)。謂即所說無分別智,實證二空所顯真理,實斷二障分別隨眠,雖多剎那事方究竟,而相等故,總說一心。

  有義:此中二空二障漸證漸斷,以有淺深麤細異故。

  有義:此中二空二障頓證頓斷,由意樂力有堪能故。

  二相見道(3)。此復(fù)有二:一觀非安立諦有三品心:㈠內(nèi)遣有情假緣智能除軟品分別隨眠,㈡內(nèi)遣諸法假緣智能除中品分別隨眠,㈢徧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能除一切分別隨眠。前二名法智(4),各別緣故,第三名類智(5),總合緣故,法真見道二空見分自所斷障,無間解脫別總建立,名相見道。有義:此三是真見道,以相見道緣四諦故。有義:此三是相見道,以真見道不別緣故。

  二緣安立諦有十六心(6),此復(fù)有二:一者依觀所取、能取別立法類十六種心。謂于苦諦有四種心:㈠苦法智忍(7)。謂觀三界苦諦真如,正斷三界見苦所斷二十八種分別隨眠(8);㈡苦法智(9)。謂忍無間觀前真如,證前所斷煩惱解脫;㈢苦類智忍(10)。謂智無間(11)無漏慧生,于法忍智各別內(nèi)證,言后圣法皆是此類;㈣苦類智(12)。謂此無間無漏智生,審定印可苦類智忍。如于苦諦有四種心,集、滅、道諦應(yīng)知亦爾。此十六心八觀真如,八覲正智(13),法真見道無間解脫見自證分,差別建立,名相見道。

  二者依觀下上諦境別立法類十六種心。謂觀現(xiàn)前不現(xiàn)前界苦等四諦各有二心:㈠現(xiàn)觀忍,㈡現(xiàn)觀智。如其所應(yīng),法真見道無間解脫見分觀諦,斷見所斷百一十二分別隨眠(14),名相見道。

  若依廣布圣教道理,說相見道有九種心(15),此即依前緣安立諦二十六種止觀別立。謂法類品忍、智合說各有四觀即為八心,八相應(yīng)止總說為一。雖見道中止觀雙運,而于見義觀順非止,故此觀止開合不同,由此九心名相見道。

  諸相見道依真假說世第一法無間而生及斷隨眠,非實如是,真見道后方得生故,非安立后起安立故,分別隨眠真已斷故。前真見道證唯識性,后相見道證唯識相,二中初勝,故頌偏說。

  注釋

  (1)離二取相故:《藏要》本校注稱:「勘梵、藏本,此句意謂無所取故,無彼能取!掇D(zhuǎn)識論》釋曰:由無境故識無,此識既無,能緣唯識之心亦無,是也。今譯缺略。

  (2)真見道:在見道位生起無漏根本智,或稱無分別智,斷除煩惱障和所知障,證得能取、所取二空的唯識真如之理。

  (3)相見道:在真見道之后生起后得有分別之智慧,對于真見道所生起的無分別智所證真理,再加分別,變真如之相分。

  (4)法智:觀見欲界苦、集、滅、道四諦法的無漏智。又因為能知現(xiàn)在事物,所以又稱為現(xiàn)智。

  (5)類智:觀欲界四諦之智稱為法智,觀色界、無色界四諦之智稱為類智,因為與法智同類。

  (6)十六心:即八忍八觀,或稱八忍八智:苦法忍、苦法智、苦類忍、苦類智、集法忍、集法智、集類忍、集類智、滅法忍、滅法智、滅類忍、滅類智、道法忍、道法智、道類忍、道類智。

  (7)苦法智忍:八忍之一,觀欲、色、無色三界苦諦真如,正斷見惑的無間道智!溉獭挂庵^信,對真理堅信不疑,是獲得苦法智之因。

  (8)二十八種分別隨眠:欲界有十種,色界和無色界各有九種。

  (9)苦法智:八智之一,斷三界見惑時所觀欲界苦諦。

  (10)苦類智忍:八忍之一,相信色界、無色界的苦諦真理,是將要獲得苦類智的無間道智,苦類智是果,即解脫道?囝愔侨淌且,即無間道。

  (11)無間:即無間道。二道之一,剛斷惑而不為惑間隔的無漏智慧。舊譯為無礙道,已斷惑已證理之智稱為解脫道。無間道是前念之因道,解脫道是后念之果道。

  (12)苦類智:八智之一,觀欲界苦諦之后,又觀色界和無色界的苦諦,并斷對于苦諦的見惑。觀上二界之苦諦是觀欲界苦諦的流類,故稱苦類智。

  (13)正智:即圣智,正確認識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成,沒有自性。這種認識離虛妄分別,契合真理,故稱正智。

  (14)百一十二分別隨眠:欲界四十,色界和無色界各三十六。

  (15)九種心:見《瑜伽師地論》卷五十八:「依初建立增上力故,說法智品有四種心,種類智品亦有四心,隨爾所時八種心轉(zhuǎn),即爾所時總說名一無間所入純奢摩他所顯之心,如是總說有九種心!(大正三十.頁九二五)

  譯文

  前述真見道屬于根本智,后述相見道屬于后得智。

  各種后得智是不是有見分和相分呢?

  安慧認為:見分和相分都沒有,因為它已經(jīng)沒有能取和所取。

  二師認為:后得智有見分,但沒有相分,因為后得智還有分別作用,又因為圣教的后得智都能夠直接緣取外境,因為已無執(zhí)著,所以沒有能取和所取。

  護法認為:這種后得智見分、相分都有,因為《瑜伽師地論》卷七十三說:思惟表明有見分。似乎是真如相,但不見真實的真如性,所以有相分!斗鸬亟(jīng)論》、《攝大乘論》等又說這種后得智分別各種事物的自相、共相等,因為要根據(jù)各種有情眾生的根性差別進行教誨!斗鸬亟(jīng)論》又說這種后得智使菩薩呈現(xiàn)為身、土等,為各種有情眾生現(xiàn)身,講說正法,如果不變現(xiàn)為似乎是存在的色、聲等,怎么會有菩薩現(xiàn)身說法等事呢?如果變現(xiàn)色蘊不呈現(xiàn)為色,變現(xiàn)受、想、行、識四蘊就應(yīng)當(dāng)是不呈現(xiàn)為受、想、行、識。由此可見,二師所說的無相義是不對的。而且,如果這種后得智不變似外境,各種非自體的事物就不帶影像,應(yīng)當(dāng)下是所緣緣,緣色等的時候,應(yīng)當(dāng)是緣聲等。而且,當(dāng)緣不存在的事物時,應(yīng)當(dāng)是沒有所緣緣,因為其體并非實有,沒有緣的作用。由此可見,后得智有見分,也有相分。

  真見道、相見道與六現(xiàn)觀的相互包含關(guān)系是怎樣呢?六現(xiàn)觀是:㈠思現(xiàn)觀。與最殊勝的喜受相應(yīng)的思所形成的智慧。這種思現(xiàn)觀能夠觀察各種事物的無常等共性,能夠引生暖等,在加行道中觀察各種事物,思現(xiàn)觀的作用最為猛利,所以特別立為現(xiàn)觀。暖等不能廣泛地分別事物,又沒有證得真理,所以不是現(xiàn)觀。㈡信現(xiàn)觀。即緣三寶世間、出世間的堅定清凈信仰,信現(xiàn)觀可以幫助現(xiàn)觀,使之不退,所以稱為現(xiàn)觀。㈢戒現(xiàn)觀。即無漏戒律,斷除破壞戒律的污垢,使現(xiàn)觀增長明利,這也稱為現(xiàn)觀。㈣現(xiàn)觀智諦現(xiàn)觀。即一切見、修二道的根本智和后得智,緣非安立諦之境:㈤現(xiàn)觀邊智諦現(xiàn)觀。即現(xiàn)觀智諦現(xiàn)觀以后,各種緣安立諦的世間智和出世間智:㈥究竟現(xiàn)觀。即盡智等究竟位的智慧。這種真見道包含第四現(xiàn)觀很少的一部分,這種相見道包含第四現(xiàn)觀和第五現(xiàn)觀很少的一部分。第二現(xiàn)觀和第三現(xiàn)觀雖然與道同時俱起,但并非自性,所以與二種見道無關(guān)。

  菩薩得此真見道和相見道的時候,即生如來家。住十地中的極喜地,很好地通達法界,并得各種平等。往往生于諸佛的大集會之中,也就是常生在佛之報土他受用土之中。于一念間得百三昧,得見百佛,知百佛神力,能動百佛世界,能入百佛世界,能照百佛世界,能教化百佛世界眾生,能住壽百劫,能知過去、未來世各百劫事,能善入百法門,能變身為百,于二身能示百菩薩以為眷屬。像這樣的百門皆得自在。自己知道,不久以后就會證得大菩提,能夠永遠使眾生得到利益和安樂。

  原典

  前真見道根本智攝,后相見道后得智攝。

  諾后得智有二分耶?

  有義:俱無,離二取故。

  有義:此智見有相無,說此智品有分別故,圣智皆能親照境故,不執(zhí)著故說離二取。

  有義:此智二分俱有,說此思惟似真如相,不見真實真如性故。又說此智分別諸法自共相(1)等,觀諸有情根性(2)差別而為說故。又說此智現(xiàn)身土等為諸有情說正法故,若不變現(xiàn)似色、聲等,寧有現(xiàn)身說法等事?轉(zhuǎn)色蘊依不現(xiàn)色者,轉(zhuǎn)四蘊依應(yīng)無受等。又,若此智不變似境,離自體法應(yīng)非所緣,綠色等時應(yīng)緣聲等。又,緣無法等應(yīng)無所緣緣,彼體非實無緣用故,由斯后智二分俱有。

  此二見道與六現(xiàn)觀相攝云何?六現(xiàn)觀(3)者:㈠思現(xiàn)觀。謂最上品喜受相應(yīng)思所成慧,此能觀察諸法共相,引生暖等加行道中觀察諸法,此用最猛,偏立現(xiàn)觀。暖等不能廣分別法,又未證理,故非現(xiàn)觀。㈡信現(xiàn)觀。謂緣三寶世、出世間決定凈信,此助現(xiàn)觀,令不退轉(zhuǎn)立現(xiàn)觀名。㈢戒現(xiàn)觀。謂無漏戒,除破戒垢,令觀增明,亦名現(xiàn)觀。㈣現(xiàn)觀智諦現(xiàn)觀。謂一切種,緣非安立根本后得無分別智。㈤現(xiàn)觀邊智諦現(xiàn)觀。謂現(xiàn)觀智諦現(xiàn)觀后,諸緣安立世、出世智。㈥究竟現(xiàn)觀。謂盡智(4)等究竟位智。此真見道攝彼第四現(xiàn)觀少分,此相見道攝彼第四第五少分,彼第二三雖此俱起,而非自性,故不相攝。

  菩薩得此二見道時生如來家(5),住極喜地(6),善達法界,得諸平等,常生諸佛大集會中,于多百門已得自在(7),自知不久證大菩提,能盡未來利樂一切。

  注釋

  (1)自共相:事物的自體之相稱為自相,通于他之相稱為共相。如色、受、想、行、識五蘊,個別而論,稱為自相。生、住、異、滅為其共相。

  (2)根性:能生意謂根,習(xí)性意謂性,根性是眾生根機的習(xí)性。

  (3)現(xiàn)觀:意謂智慧現(xiàn)觀諦理,于見道十六位觀上下八諦之理,此稱圣諦現(xiàn)觀。小乘說一切有部以十六心見道,為漸現(xiàn)觀。大乘法相立一心真見道,為頓現(xiàn)觀。

  (4)盡智:十智(世俗智、法智、類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他心智、盡智、無生智)之一,斷盡一切煩惱時所產(chǎn)生的自信智。既知我,又知苦,還能斷集,證滅,修道。

  (5)如來家:真如法界是如來住地,故稱如來家。

  (6)極喜地:亦稱歡喜地,菩薩十地之一。菩薩在此最初獲得圣位,已證能取、所取二空,斷分別起之煩惱,已無凡夫之性,成為法身菩薩,既能給自己帶來利益,又能給他人帶來利益,非常歡喜,故稱歡喜地。

  (7)自在:心離各種煩惱的系縛,稱之為自在。進退無礙也稱之為自在。

  譯文

  第四修習(xí)位,其特點如何呢?

  《唯識三十頌》說:「此位菩薩沒有能取之心,也沒有所取的外境,這種無分別智具有超越世間的不可思議的功用,這就是出世間智。因為已經(jīng)舍除了二障種子,這就證得了轉(zhuǎn)依!

  論說:菩薩從以前的見道以后,為了斷除其余的障礙,證得轉(zhuǎn)依,還要多次地修習(xí)無分別智。這種無分別智已經(jīng)沒有所取的外境,所以頌文說無得」,也沒有能取之識,所以頌文說「不思議」。或者解釋為無戲論,說為「無得」。這種無分別智的奇妙功用難以揣測,所以頌文說「不思議」。這就是出世間的無分別智,因為它已經(jīng)斷除世間煩惱,所以稱為出世間。能取、所取隨眠是世間的根本,只有這種無分別智能夠使之?dāng)喑灾挥兴艿贸鍪乐;蛘叱鍪乐蓝N意義而立,即其體無漏并證得真如。這種無分別智具有這二種意義,所以只有它稱為出世,其余的智慧都不能這樣稱呼。這就是十地中的無分別智。

  因為多次修習(xí)這種無分別智,所以舍除了二種粗重。二障種子稱為粗重,其性質(zhì)使無分別智不可容忍,不細故名為粗,不輕故名為重。無分別智使之永遠滅除,所以頌文說為「舍」。因為這種無分別智能夠舍除那二種粗重,所以能夠證得廣大的轉(zhuǎn)依!敢馈咕褪撬,即依他起,因為染法和凈法為其所依!溉尽辜刺撏谋橛嬎鶊(zhí)性!竷簟辜凑鎸嵉膱A成實性!皋D(zhuǎn)」有二層含意:一是轉(zhuǎn)舍,二是轉(zhuǎn)得。

  由于多次修習(xí)無分別智,斷除阿賴耶識中的二障種子,所以能夠轉(zhuǎn)舍依他起上的遍計所執(zhí)性,并能夠轉(zhuǎn)得依他起上的圓成實性。由于轉(zhuǎn)掉煩惱障,便證得偉大的涅槃:因為轉(zhuǎn)掉所知障,便證得至高無上的正等覺。成立唯識的意義,就是為了使有情眾生證得這樣的二種轉(zhuǎn)依果;蚪忉尀椤敢馈咕褪俏ㄗR真如,因為它是生死和涅槃的所依。愚蠢的人認識顛倒,對這種真如迷惑下解,所以自無始以來受生死之苦。圣人沒有這種顛倒認識,領(lǐng)悟這種真如,所以得到湼盤和終究安樂。

  因為經(jīng)過多次修習(xí),無分別智斷除了阿賴耶識中的二障種子,所以能夠依靠真如轉(zhuǎn)滅生死,依靠這種真如還能夠證得涅槃,這就是真如的遠離染之性。這種真如雖然其性清凈,但其相雜染。所以離開染污的時候,假說新變成的清凈。這種新變成的清凈就說成是轉(zhuǎn)依。在修習(xí)位中斷除二障,金剛心以后證得。雖然在修習(xí)位中也可以得到菩提,但并不是這里頌文所說的。頌文的意思只是說明轉(zhuǎn)得唯識性。聲聞、緣覺二乘圓滿的時候稱為解脫身,成佛的時候才稱為法身。

  怎樣證得二種轉(zhuǎn)依呢?要在十地中修十勝行,斷除十重障,證得十種真如,二種轉(zhuǎn)依由此而得。

  所說的十地是:一極喜地。初斷凡性而得圣性,具證我法二空,既能利己,又能利他。因此,得大歡喜,故稱極喜地:二離垢地。遵守清凈戒律,遠離能夠生起微細犯戒的煩惱污垢,故稱離垢地:三發(fā)光地。成就殊勝禪定和殊勝之教大法總持,因為能夠發(fā)出無邊奇妙智慧之光,所稱為發(fā)光地:四焰慧地。安住于最殊勝的菩提分法智慧,燒盡一切煩惱之薪,因為智慧火焰增盛,所以稱為焰慧地:五極難勝地。真諦智和俗諦智,二者行相互相違逆,極難勝地的菩薩能夠使之和合相應(yīng),此事甚難,菩薩能辦,所以稱為極難勝地:六現(xiàn)前地。安住于緣起智,引生無分別智最殊勝的般若智慧,使之現(xiàn)前,故稱現(xiàn)前地:七遠行地。此位菩薩常現(xiàn)觀無相,仍有功用,其后超越世間及二乘之道:八不動地。無分別智任運相續(xù),因為下為外境之相、功用及煩惱所動,所以稱為不動地:九善慧地。此地菩薩成功地獲得微妙的四無礙解,能夠遍于十方,善于講說正法:十法云地。此地菩薩具足廣大敦法,這種一切事物共相境就像大云一樣,含有總持、禪定等各種功德凈水,又像大云隱覆虛空一樣。這種法智就像虛空一樣廣大無邊,消除了二障粗重,充滿法身,故稱法云地。

  像這樣的十地,其自性含有一切有為功德和無為功德。這十地是一切殊勝修行的所依,使修行功德增長,所以稱為地。

  原典

  次修習(xí)位其相云何?

  頌曰:

  無得不思議,是出世間智。

  舍二麤重故,便證得轉(zhuǎn)依。

  論日:菩薩從前見道起已,為斷余障證得轉(zhuǎn)依,復(fù)數(shù)修習(xí)無分別智。此智遠離所取、能取,故說無得」及「不思議」;螂x戲論說為「無得」,妙用雞測名「不思議」。是出世間無分別智,斷世間故名出世間。二取隨眠是世間本,唯此能斷獨得出名。或出世名依二義立,謂體無漏及證真如,此智具斯二種義,故獨名出世,余智不然,即十地中無分別智。

  數(shù)修此故(1),舍二麤重,二障種子立麤重名,性無堪任違細輕故,令彼永滅,故說為舍。此能舍彼二麤重故,便能證得廣大轉(zhuǎn)依。「依」謂所依,即依他起,與染凈法為所依故。「染」謂虛妄徧計所執(zhí),「凈」謂真實圓成實性,轉(zhuǎn)謂二分:轉(zhuǎn)舍、轉(zhuǎn)得。

  由數(shù)修習(xí)無分別智斷本識中二障麤重,故能轉(zhuǎn)舍依他起上徧計所執(zhí),及能轉(zhuǎn)得依他起中圓成實性。由轉(zhuǎn)煩惱得大涅槃,轉(zhuǎn)所知障證無上覺,成立唯識意為有情證得如斯二轉(zhuǎn)依果;蛞兰词俏ㄗR真如,生死涅槃之所依故。愚夫顛倒迷此真如,故無始來受生死苦。圣者離倒悟此真如,使得涅槃畢竟安樂。

  由數(shù)修習(xí)無分別智斷本識中二障麤重,故能轉(zhuǎn)滅依如生死及能轉(zhuǎn)證依如涅槃,此即真如離雜染性。如雖性凈而相雜染,故離染時假說新凈,即此新凈說為轉(zhuǎn)依,修習(xí)位中斷障證得。雖于此位亦得菩提,而非此中頌意所顯,頌意但顯轉(zhuǎn)唯識性,二乘滿位名解脫身(2),在大牟尼(3)名法身(4)故。

  云何證得二種轉(zhuǎn)依?謂十地中修十勝行(5),斷十重障,證十真如,二種轉(zhuǎn)依由斯證得。

  言十地者:一極喜地。初獲圣性,具證二空,能益自他,生大喜故;二離垢地(6)。具凈尸羅(7),遠離能起微細毀犯煩惱垢故;三發(fā)光地(8)。成就勝定大法總持(9),能發(fā)無邊妙慧光故;四焰慧地(10)。安住最勝菩提分法,燒煩惱薪,慧焰增故;五極難勝地(11)。真、俗兩智行相互違,合令相應(yīng),極難勝故;六現(xiàn)前地(12)。住緣起智,引無分別最勝般若,令現(xiàn)前故;七遠行地(13)。至無相住功用后邊,出過世間二乘道故;八不動地(14)。無分別智任運相續(xù),相用煩惱不能動故;九善意地(15)。成就微妙四無礙解(16),能徧十方(17),善說法故;十法云地(18)。大法智云含眾德水,蔽如空麤重,充滿法身故。

  如是十地總攝有為(19)、無為功德以為自性,與所修行為勝依持,令得生長,故名為地。

  注釋

  (1)數(shù)修此故:《藏要》本校注稱:「此六句糅安慧釋」

  (2)解脫身:二佛身(解脫身、法身》之一,佛身斷除煩惱障以后稱為解脫身。

  (3)牟尼:梵文Muni的音譯,意譯為寂、寂默、寂靜等。是靜止身、口、意三業(yè)之學(xué)道者的尊號,所以有時又譯為仙人、賢人、圣人或佛。

  (4)法身:有二解:㈠佛的三身(法身、報身、應(yīng)身)之一,即法性;㈡二佛身之一,佛身斷除所知障以后稱為法身。這里用第二解。

  (5)十勝行:即十波羅蜜多(Paramit)或稱十度:施、戒、忍、精進、靜慮、般若、方便善巧、愿、力、智。

  (6)離垢地:此地菩薩修戒波羅蜜多,具無邊功德。修三種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此地菩薩絕不犯戒,即使微細戒也不違犯。他們斷邪行障,得最勝真如,遠離一切障垢,所以稱為離垢地! (7)尸羅:梵文Sila的音譯,意譯為戒。

  (8)發(fā)光地:成就殊勝禪定大總持法門,得大智慧,大放光輝,故稱發(fā)光地。此地菩薩修忍波羅蜜多,斷暗鈍障,證勝流真如。

  (9)總持:梵文Dharani的意譯,音譯陀羅尼。意謂持善不失,持惡使之不起。以念、定、慧為體。有四種總持:㈠法總持。亦稱聞總持,對佛的教法聞持而不忘失;仁義總持。菩薩依定念咒,以咒的神驗斷除眾生的災(zāi)患;㈢忍總持。菩薩以其實智,忍持正法實相而不喪失。

  (10)焰慧地:安住于菩提分法中的菩薩,發(fā)出智慧,如大火焰,燒盡煩惱之薪。此地菩薩修精進波羅蜜多,斷微細煩惱現(xiàn)行障,證無攝受真如。

  (11)極難勝地:此地菩薩的能觀智和所觀境,能使真、俗二諦相應(yīng),此事相當(dāng)困難,但菩薩可以辦到,所以稱為極難勝地。此地菩薩修靜慮波羅蜜多.有三種靜慮:安住靜慮、引發(fā)靜慮、辦事靜慮。此位菩薩斷下乘涅槃現(xiàn)行障,證類無別真如。

  (12)現(xiàn)前地:此地菩薩修般若波羅蜜多,有三種般若:生空般若、法空般若、二空般若。修般若行,住緣起智,引生最殊勝的無分別智,使之現(xiàn)前,故稱現(xiàn)前地。此地菩薩斷粗相現(xiàn)行障,證無染凈真如。

  (13)遠行地:此地菩薩,F(xiàn)觀無相,但仍有功用,修方便波羅蜜多,有二種方便:回向方便、濟拔方便;叵驈V大菩提是大智,濟拔眾生是大悲。具有這種悲智方便就能遠行,故稱遠行地。此地菩薩超越世間道和二乘道,斷細相現(xiàn)行障,證法無分別真如。

  (14)不動地:八地以上的無分別智,任運相續(xù),不用加行就能現(xiàn)前,不為煩惱、外境所動,故稱不動地。此地菩薩修愿波羅蜜多,有二種愿:求菩提愿、度眾生愿。斷無相中作加行障,證不增減的空性真如。

  (15)善慧地:此地菩薩已得四無礙解智,說法無礙,故稱善慧。修力波羅蜜多,有二種力:思擇力、修習(xí)力。斷利他不欲行障,證自在所依真如。

  (16)四無礙解:亦稱四無礙智、四無礙辯。就意業(yè)而論稱為解,稱為智,就口業(yè)而論稱為辯。㈠法無礙解。自在了知一切法句;㈡義無礙解。自在通達一切佛教義理;㈢辭無礙解。自在分別一切言辭;㈣樂說無礙。亦稱辯說無礙,遍于十方,隨其所宜,自在辯說。

  (17)十方:即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十個方向。

  (18)法云地:具足廣大教法,猶如蔭云,作大法雨,利益眾生。修習(xí)智波羅蜜多,斷諸法未自在障,證業(yè)自在所依真如。

  (19)有為:梵文Samskrta的意譯,意謂造作,即因緣和合形成的事物。生、住、異、滅是有為法的四人特征。

  譯文

  十勝行就是十種波羅蜜多。施有三種,即財施、無畏施和法施。戒有三種,即律儀戒、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忍有三種,即耐怨害忍、安受苦忍和諦察法忍。精進有三種,即被甲精進、攝善精進和利樂精進。靜慮有三種,即安住靜慮、引發(fā)靜慮和辦事靜慮。般若有三種,即生(我)空無分別慧、法空無分別慧和我、法二空無分別慧。方便善巧有二種,即回向方便善巧和拔濟方便善巧。愿有二種,即求菩提愿和利樂他愿。力有二種,即思擇力和修習(xí)力。智有二種,即受用法樂智和成熟有情智。

  這十波羅蜜多的本性如何呢?布施以無貪及其相應(yīng)生起的身、口、意三業(yè)為性,戒以受菩薩戒和學(xué)菩薩戒時的三業(yè)為性,忍以無瞋、精進、審慧及其所生起的三業(yè)為性,精進以勤及其所生起的三業(yè)為性,靜慮只以等持為性,以后五種(般若、方便善巧、愿、力、智)都以簡別事物為性,因為《攝大乘論》說般若是根本智,最后四種是后得智。有人認為:第八波羅蜜多以欲、勝解和信為性,因為“愿”以這三種為其自性。此中所說的自性,如果把與之相應(yīng)而起的眷屬合并在一起的話,每一種波羅蜜多都以一切同時生起的功德為其本性。

  至于這十種波羅蜜多的相狀,必須有七種最勝所含攝的內(nèi)容,才能成立波羅蜜多。一安住最勝。實行羅蜜多必須安住于菩薩種姓;二依止最勝。就是要使波羅蜜多依止大菩提心;三意樂最勝。就是要慈悲、憐愍一切有情眾生;四事業(yè)最勝。就是要使波羅蜜多成辦一切與之相應(yīng)的事業(yè);五巧便最勝。就是要使波羅蜜多由無相智所攝持所含受;六回向最勝。就是要使波羅蜜多的功德回向至高無上的菩提;七清凈最勝。就是波羅蜜多不能以煩惱、所知二障所間雜。如果波羅蜜多不被這種最勝所攝持所含受,所實行的布施等就不能達到涅槃彼岸。因此,這十種波羅蜜多每一種都應(yīng)當(dāng)以四句進行分別。

  波羅蜜多只能是十,不能多,也不能少,因為在十地中要對治十障,證得十真如,不能多,也不能少。而且,前六種波羅蜜多,不能多,也不能少,因為要除掉六種相違障,逐漸修行各種佛法,逐漸使各種有情眾生成熟,這些內(nèi)容通過《攝大乘論》的詳細解釋可以明白。而且,施、戒、忍前三種波羅蜜多,是菩薩們起增加和促進的道路,因為施能感大財,戒感眷屬。精進、靜慮、般若三種波羅蜜多是肯定勝利的道路,因為精進能夠降伏煩惱,靜慮能使有情眾生成熟,般若能使佛法成熟。各種菩薩道只有這二種。而且,施、戒、忍前三種波羅蜜多,能給眾生帶來利益,菩薩行施即對眾生施舍錢財,行戒不給眾生帶來損失和煩惱,行忍能夠忍受眾生給他們帶來的損害。精進、靜慮、般若三種波羅蜜多,能夠?qū)χ螣⿶。菩薩行精進的時候,雖然沒有永遠降伏煩惱,沒有永遠滅除隨眠,但能勇猛修習(xí)各種善行,各種煩惱不能傾動善行。由于修習(xí)靜慮,能夠永遠降伏煩惱。由于修行般若,能夠永遠滅除隨眠。

  而且,又因為施、戒、忍前三種波羅蜜多不住于涅槃,又因為精進、靜慮、般若后三種波羅蜜多,不住于生死。所以,這六種波羅蜜多是無依處涅槃的資糧,所以前六種波羅蜜多不能增多,也不能減少。以后的波羅蜜多只有四種,其功能是為了幫助前六種波羅蜜多,使之修行圓滿成就,所以不能增多,也不能減少。方便善巧波羅蜜多幫助施、戒、忍前三種,愿幫助精進,力幫助靜慮,智幫助般若,使之修行圓滿成就,像《解深蜜經(jīng)》那樣詳細解釋應(yīng)當(dāng)明白。

  原曲

  十勝行者,即是十種波羅蜜多。施有三種,謂財施(1)、無畏施(2)、法施(3)。戒(4)有三種,謂律儀戒(5)、攝善法戒(6) 饒益有情戒(7)。忍有三種,謂耐怨害忍(8)、安受若忍(9)、諦察法忍(10)。精進有三種,謂被甲精進(11)、攝善精進(12)、利樂精進(13)。靜律有三種,謂安住靜慮(14)、引發(fā)靜慮(15)、辦事靜慮(16)。般若有三種,謂生空無分別慧、法空無分別慧、俱空無分別慧。方便善巧有二種,謂回向方便善巧、拔濟方便善巧。愿(17)有二種,謂求菩提愿、利樂他愿。力有二種,謂思擇力、修習(xí)力。智有二種,謂受用法樂智、成熟有情智。

  此十性者,施以無貪及彼所起三業(yè)為性,戒以受學(xué)菩薩戒時三業(yè)為性,忍以無瞋、精進、審慧及彼所起三業(yè)為生,精進以勤及彼所起三業(yè)為性,靜慮但以等持為性,后五皆以擇法為性,說是根本后得智故。有義:第八以欲、勝解及信為性,愿以此三為自性故。此說自性,若并眷屬一一皆以一切俱行功德為性。

  此十相者,要七最勝之所攝受方可建立波羅蜜多。一安住最勝。謂要安住菩薩種姓;二依止最勝。謂要依止大菩提心;三意樂最勝。謂要悲愍一切有情;四事業(yè)最勝。謂要具行一切事業(yè);五巧便最勝。謂要無相智(18)所攝受;六回向最勝。謂要回各無上菩提;七清凈最勝。謂要不為二障間雜。若非此七所攝受者,所行施等非到彼岸。由斯施等十對波羅蜜多,一一皆應(yīng)四句分別(19)。

  此但有十不增減者,謂十地中對治十障證十真如無增減故。復(fù)次,前六不增減者,為除六種相違障(20)故,漸次修行諸佛法故,漸次成熟諾有情故,此如余論廣說應(yīng)知。又,施等三增上生道,感大財體及眷屬故,精進等三決定勝道,能伏煩惱成熟有情及佛法故,諸菩薩道唯有此二。又,前三種饒益有情,施彼資財,不損惱彼,堪忍彼惱而饒益故,精進等三對治煩惱,雖未伏滅,而能精勤修對治彼諸善加行,永伏永滅諸煩惱故。

  又,由施等不住湼盤,及由后三不住生死,為無住處涅槃(21)資糧,由此前六不增不減。后唯四者,為助前六令修滿足不增減故,方便善巧助施等三,愿肋精進,力助靜慮,智助般若,令修滿故,如《解深密》廣說應(yīng)知。

  注釋

  (1)財施:三施之一,施以有情眾生衣服、飲食、田宅、珍寶等,資益有情眾生的根身。

  (2)無畏施:三施之一,使有情眾生解脫水、火、野獸等和人為的逼迫等災(zāi)害恐怖,資益有情眾生的心意。

  (3)法施:三施之一,向有情眾生演說佛教正法,使之止惡修善,斷染證凈,資益有情眾生的善報! (4)戒:梵文Sila的意譯,音譯尸羅。即佛教徒所堅持的戒律,防禁身心之過。又稱為清涼,身、口、意三業(yè)如火,焚燒行人,戒能防息,故稱清涼。

  (5)律儀戒:三聚凈戒之一,遵守各種律儀,防非止惡,包括五戒十戒等七眾(比丘、比丘尼、學(xué)戒女、沙彌、沙彌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聽遵守的戒律。

  (6)攝善法戒:三聚凈戒之一,亦稱攝善戒,即攝持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般若)等善法之戒。

  (7)饒益有情戒:三聚凈戒之一,菩薩以善法、資財、神通等利樂有情眾生。

  (8)耐怨害忍:三忍之一,能夠忍耐怨敵的惱苦。

  (9)安受若忍:三忍之一,菩薩在修行道法的時候,對于水、火、刀、杖等苦,能夠安然忍受,修道不退。

  (10)諦察法忍:三忍之一,亦稱無生法忍,對于高深的佛教義理,能以堅忍的意志觀察思惟,以求悟入。

  (11)被甲精進:三精進之一,對于所修善行發(fā)大誓愿,勇悍不退,如勇士入陣之前先被顗甲,發(fā)大威力,毫不怯弱。

  (12)攝善精進:三精進之一,修行善法的時候進趣不息。

  (13)利樂精進:三精進之一,為了教化有情眾生,使之得到永恒的利樂,精進不息,永不厭倦。

  (14)安住靜慮:遠離昏沉、掉舉等障礙禪定的心里狀態(tài),引生輕安寂靜,使自己能夠安住,領(lǐng)受其樂,所以稱為安住靜慮。

  (15)引發(fā)靜慮:依靠禪定之力,引發(fā)種種神通功德。

  (16)辦事靜慮:依靠禪定,消除眾生的饑渴寒熱疾病等痛苦,成辦有情眾生的一切利樂之事。

  (17)愿:梵文Pranidhana意譯,意謂誓愿,自制其心稱為誓,志求滿足為愿。

  (18)無相智:這種智慧在十地中證知中道之理,離斷、常二邊之相。

  (19)四句分別:據(jù)《述記義演》,四句如下:(一)有施非度,(二)有度非施,(三)有亦施亦度,(四)有非施非度。

  (20)六種相違障:即慳悋、犯戒、瞋恚、懈怠、散亂、惡慧。

  (21)無住處涅槃:斷所知障所顯真如,聲聞、緣覺二乘人有所知障,認識不到生死即涅槃,認為生死可厭,涅槃可喜。佛斷所知障以后,就拋棄了對生死的可厭,對涅槃的可喜之情,雖住生死,但有大悲。不住于涅槃,以救度有情眾生,所以稱為無住處涅槃。

  譯文

  這十種波羅蜜多的次第,由前者引生后者,由后者確定并凈化前者。而且前粗后細,前者容易修習(xí),后者雖于修習(xí),所以成立這樣的次第?偟尼屆头謩e釋名,如《解深密經(jīng)》、《攝大乘論》等所說。

  修習(xí)這十種波羅蜜多,有五種修:一依止任持修,二依止作意修,三依止意樂修,四依止方便修,五依止自在修。依靠這五種修,修習(xí)十波羅蜜多,使之都能夠圓滿成就,其特點就是是《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等所詳細解釋的那樣。

  至于這十種波羅蜜多的相互含攝關(guān)系,即十種波羅蜜多的每一種都含攝一切波羅蜜多,因為各波羅蜜多之間互相隨順。依靠修習(xí)前者,能夠引發(fā)后者,前者包括后者,因為后者必須依靠前者。后者不包括前者,依靠修習(xí)者確認并凈化前者。后者包括在前者之中,因為后者確認并凈化前者。前者不包括在后者當(dāng)中,因為前者不確認并凈化后者。如果依純凈和間雜進行修習(xí)的話,展轉(zhuǎn)相望,應(yīng)當(dāng)用四句話進行表達。

  波羅蜜多實際上是十種,但說為六種。應(yīng)當(dāng)知道,后邊四種(方便善巧、愿、力、智)包括在第六波羅蜜多當(dāng)中。分為十種,是因為第六(般若)只包括無分別智,后邊四種都屬于后得智,因為他們只緣世俗法。這十波羅蜜多的結(jié)果,屬于有漏的有四果,五果中只除離系果。屬于無漏的也有四種,五果中只除異熟果!洞蟪税尺_磨雜集論》說波羅蜜多具有五果,或者認為是所引果的相互資助,或者認為是波羅蜜多所生染、凈二種結(jié)果的總合。

  十波羅蜜多和戒、定、慧三學(xué)的互相攝持關(guān)系,戒學(xué)有三:一律儀戒,即正確地遠離所應(yīng)當(dāng)離開的事物;二攝善法戒,即正確修習(xí)并證得應(yīng)當(dāng)修證的事物;三饒益有情戒,即正確地認為一切有情眾生帶來利益和安樂。三學(xué)與聲聞、緣覺二乘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這種道理非常深刻,又非常廣大,如世親著《攝大乘論釋》所說。

  定學(xué)有四種:一大乘光明定。這種禪定能夠照耀大乘的道理、教誨、實踐、果報的智慧,使之光明;二集禪王定。因為這種禪定能夠自由在地聚集無邊無際的幸福,就像是國王的勢力一樣,沒有任何人與之相等;三賢守定。因為這種禪定能夠守護世間和出世間的善法;四健行定。因為這種禪定由佛和菩薩這些偉大的圣賢們所修行。這四種禪定的所緣、對治、堪能、引發(fā)、作業(yè),如《攝大乘論》所說。

  慧學(xué)有在種:一加行無分別慧,二根本無分別慧,三后得無分別慧。這三慧的自性、所依、因緣、所緣、行等,如《攝大乘論》所說。像這樣的三慧,在最初的第二位(資糧位和加行位)中,種子具有三慧,現(xiàn)行只在加行位。在通達位,現(xiàn)行有二慧,種子有三慧,因為在見道位沒有加行。在修習(xí)位的七地以前,無論是種子還是現(xiàn)行,都具三慧,八地以后,現(xiàn)行有二慧,種子有三慧。因為在無功用道(第八地不動地)與加行無分別慧相違逆,所有進趣都用后得無分別慧,因為它在無漏觀中任運生起。在究竟位中,現(xiàn)行和種子都具有二種慧,因為現(xiàn)行和種子中的加行無分別慧都已舍除。

  如果只從自性含攝來說,戒學(xué)只含攝波羅蜜多,定學(xué)只含攝靜慮波羅蜜多,慧學(xué)含攝后五種波羅蜜多。如果把三學(xué)及其助伴(起輔助作用的因素)合并在一起進行考慮,三學(xué)與十波羅蜜多都互相含攝。如果隨順功用含攝來說,戒學(xué)只含攝前三種波羅蜜多,因為施波羅蜜多是戒學(xué)的資糧,戒波羅蜜多是戒學(xué)的自體,忍波羅蜜多是戒學(xué)的眷屬,定學(xué)含攝靜慮波羅蜜多,慧學(xué)含攝后五種波羅蜜多。精進波羅蜜多含攝戒、定、慧三學(xué),因為精進普遍策勵三學(xué)。如果從顯現(xiàn)的含攝關(guān)系來說,戒學(xué)含攝前四種波羅蜜多。前三種波羅蜜多,如前述及分別守護者,如定學(xué)含攝靜慮波羅蜜多,慧學(xué)含攝后五種波羅蜜多。

  這十種波羅蜜多在未成佛以前的因位,有三種名稱:第一稱為遠波羅蜜多,意謂在最初的無數(shù)劫,當(dāng)時施等波羅蜜多的作用還很微弱,被煩惱降伏,波羅蜜多還沒有降伏煩惱。因此,在波羅蜜多還沒有產(chǎn)生影響以前,煩惱仍然可以成為現(xiàn)行。第二稱為近波羅蜜多,意謂在第二個無數(shù)劫,當(dāng)時施等波羅蜜多的作用逐漸增大,煩惱不能降伏它們,它們確能降伏煩惱。因此,除非是故意才能使煩惱成為現(xiàn)行。第三稱為大波羅蜜多,意謂在第三個無數(shù)劫,此時施等波羅蜜多的作用變得非常大,能夠畢竟降伏一切煩惱。因此,使煩惱永遠不能成為現(xiàn)行,但是因為還有所知障的微細現(xiàn)行和種子,還有煩惱障的種子,所以還沒有究竟成佛。

  這十波羅蜜多的義類差別是無窮無盡的,《解深密經(jīng)》、《瑜伽師地論》卷七十八等都有論述,但文字十分煩瑣,恐怕使人厭煩,所以我們只能提綱挈領(lǐng)地、簡略地講個大概。十波羅蜜多雖然實際上在十地都可以修習(xí),但在初地施波羅蜜多增上,在二地戒波羅蜜多增上,乃至十地智波羅蜜多增上。隨其增上之相,每地只能修習(xí)一種波羅蜜多。雖然在十地的修行無數(shù)但都包括在十種波羅蜜多當(dāng)中。

  原典

  十次第者,謂由前前引發(fā)后后,及由后后持凈前前,又前前麤后后細故,易難修習(xí)次第如是。釋總別名如余處說。

  此十修者,有五種修:一依止任持修(1),二依止作意修(2),三依止意樂修(3),四依止方便修(4),五依止自在修(5)。依此五修修習(xí)十種波羅蜜多皆得圓滿,如《集論》等廣說其相。

  此十?dāng)z者,謂十一一皆攝一切波羅蜜多,互相順故。依修前行而引后者,前攝于后,必待前故,后不攝前,不待后故。依修后行持凈前者,后攝于前,持凈前故,前不攝后,非持凈故。若依純雜而修習(xí)者,展轉(zhuǎn)相望應(yīng)作四句(6)。

  此實有十而說六者,應(yīng)知后四第六所攝。開為十者,第六唯攝無分別智,后四皆是后得智攝,緣世俗故。此十果者,有漏有四除離系果,無漏有四除異熟果。而有處說具五果者,或互相資,或二合說。

  十與三學(xué)互相攝者,戒學(xué)有三:一律儀戒,謂正遠離所應(yīng)離法;二攝善法戒,謂正修證應(yīng)修證法;三饒益有情戒,謂正利樂一切有情。此與二乘有共不共,甚深廣大,如余處說。

  定學(xué)有四:一大乘光明定。謂此能發(fā)照了大乘理、教、行、果,智光明故;二集福王定。謂此自在集無邊福如王勢力無等雙故;三賢守定。謂此能守世、出世間賢善法故;四健行定。謂佛、菩薩大健有情之所行故。此四所緣、對治、堪能、引發(fā)、作業(yè)如余處說。

  慧學(xué)有三:一加行無分別慧,二根本無分別慧,三后得無分別慧。此三自性、所依、因緣、所緣、行等如余處說。如是三慧初二位中種具有三,現(xiàn)唯加行。于通達位現(xiàn)二種三,見道位中無加行故。于修習(xí)位七地以前若種若現(xiàn)俱通三種,八地以去現(xiàn)二種三,無功用道違加行故,所有進趣皆用后得,無漏觀中任運起故。究竟位中現(xiàn)種俱二,加行現(xiàn)種俱已舍故。

  若自性攝,戒唯攝戒,定攝靜慮,慧攝后五。若并助伴,皆具相攝。若隨用攝,戒攝前三,資糧自體眷屬性故,定攝靜慮,慧攝后五,精進三攝,徧策三故。若隨顯攝,戒攝前四,前三如前及守護故,定攝靜慮,慧攝后五。

  此十位者,五位皆具,修習(xí)位中其相最顯。然初二位頓悟菩薩種通二種,現(xiàn)唯有漏,漸悟菩薩若種若現(xiàn)俱通二種,已得生空無漏觀故。通達位中種通二種,現(xiàn)唯無漏。于修習(xí)位七地以前種現(xiàn)俱通有漏無漏,八地以去種通二種,現(xiàn)唯無漏。究竟位中若現(xiàn)若種俱唯無漏。

  此十因位有三種名:一名波羅蜜多。謂初無數(shù)劫,爾時施等勢力尚微,被煩惱伏未能伏彼,由斯煩惱不覺現(xiàn)行;二名近波羅蜜多。謂第二無數(shù)劫,爾時施等勢力漸增,非煩惱伏而能伏彼,由斯煩惱故意方行;三名大波羅蜜多。謂第三無數(shù)劫,爾時實等勢力轉(zhuǎn)增,能畢竟伏一切煩惱,由斯煩惱永不現(xiàn)行,猶有所知微細現(xiàn)種及煩惱種,故未究竟。

  此十義類差別無邊,恐厭繁文,略示綱要。十于十地雖實皆修,而隨相增地地修一。雖十地行有無量門,而皆攝在十到彼岸。

  注釋

  (1)依止任持修:「依止」是依仗的意思,「任持」是不散的意思。即依仗四種方法修習(xí)六度:㈠依止因修。即依仗種姓力修習(xí)六度正行;㈡依止報修。即依仗殊勝的自體力修習(xí)六度正行;㈢依止愿修。即依仗本愿力修習(xí)六度正行;㈣依止簡擇修。即依仗自己的智慧力修習(xí)六度正行。

  (2)依止作意修:包括四種:㈠依止勝解作意修。根據(jù)所學(xué)佛經(jīng)教誨,對六度起增上勝解;㈡依止愛味作意修。見到六度的殊勝功德,生起深深愛味;㈢依止隨喜作意修。對于有情眾生所行布施等,深生隨喜;㈣依止喜樂作意修。對于六度深生愿樂。

  (3)依止意樂修:包括六種意樂:無厭意樂、廣大意樂、歡喜意樂、恩德意樂、無染意樂、善好意樂。

  (4)依止方便修:即由無分別智攝受而修,在修行六度的時候,以無所得為其方便,了達三輪清凈,如在行布施的時候,不見有施者、受者、施物之別。

  (5)依止自在修:有三種自在:㈠身自在。即佛的自性身和受用身;㈡行自在。即佛的變化身,可示現(xiàn)一切有情為眾生說法;㈢說自在。演說佛的教法,沒有滯礙。

  (6)展轉(zhuǎn)相望應(yīng)作四句:據(jù)《述記義演》,四句如下:㈠有施非波羅蜜多,㈡有波羅蜜多非施,㈢有亦施亦波羅蜜多,㈣有非施非波羅蜜多。

  譯文

  至于十重障,第一是異生性障。意謂煩惱、所知二障之中的分別而生起,依其種子建立凡夫本性。聲聞、緣覺二乘見道出現(xiàn)在面前的時候,只能斷除煩惱障的一種種子而稱為獲得圣性。菩薩見道出現(xiàn)在面前的時候,斷除煩惱、所知二障種子,稱為獲得圣性。二乘人的見道和菩薩的見道出現(xiàn)在面前的時候,二障種子肯定不能斷續(xù)在。就像是光明和黑暗肯定不能同時生起,就像是一桿秤的兩頭不能同時既低又昂,各種相反的事物,從道理上來講肯定也應(yīng)當(dāng)是這樣。我們這樣講不會違犯凡夫和圣性同時成立的過失。

  小乘佛教說一切有部詰難說:根據(jù)我們的意見,在無間道還有煩惱種子生起,到解脫道時進行對治。你們卻認為在無間道已經(jīng)沒有煩惱種子,那解脫道還有什么作用呢?

  論主說有二種原因:㈠因為以前的加行期有別。無間道能夠斷惑,解脫道能夠證得擇滅無為,所期之心有別。雖然無間道已無惑種,但要證得擇滅無為要靠解脫道。因為有這樣的作用,所以要特別生起解脫道:㈡為了舍除煩惱、所知二障的粗重性,粗重性即無堪任性。在無間道時雖然沒有煩惱種子,但并沒有舍除它們的無堪任性。為了舍除這種無堪任性,所以生起解脫道。無堪任性和解脫道都滅除以后,就證得了擇滅無為。雖然說在見道生起的時候,確實也能斷除惡趣的諸業(yè)諸果等。但是,現(xiàn)在姑且說能起的煩惱,因為煩惱是業(yè)和果的根本。

  因此,《解深密經(jīng)》和《瑜伽師地論》卷七十八說:在初地極喜地斷除二愚及其粗重。二愚如下:㈠執(zhí)著我法愚,就是這里所說的異生性障;㈡惡趣雜染愚,就是惡趣中的各種業(yè)、果等。應(yīng)當(dāng)知道,愚的種類總的說為愚,以后所講的愚以這種解釋為準。或者說:第一執(zhí)著我法愚是利障品俱起愚,第二惡趣雜染愚。不一定是業(yè)和果,而是鈍障品俱起愚。這里所說的粗重是二愚的種子,或者說是二愚所賴以生起的無堪任性,如苦根等,《瑜伽師地論》卷十一說入第二禪以后要斷除苦根,所斷的苦根雖然不是現(xiàn)行和種子,但稱為重,這也應(yīng)當(dāng)如此。以后所說的粗重也應(yīng)當(dāng)這樣解釋。雖然初地極喜地實際上斷除二障,但異生性障的意思只取所知障,世親的《攝大乘論》卷七說有十種無明對二乘人來說并非染污,這里所說的無明就是十障之愚。小乘佛教的聲聞、緣覺二乘人也能斷除煩惱障,這是大乘和小乘的共同性,但這里所講的是大乘,而不是小乘,因為小乘不能斷所知障。

  《攝大乘論釋》所說的十無明并非雜染,只是依據(jù)十地修行所斷而說。雖然在十地的修道位中也降伏煩惱,斷除其粗重,但并非正意,因為不能斷除隨眠,所以這里不說。從道理上來講,在初地的修道位中,也能夠斷除一部分與生俱來的所知障,但是現(xiàn)在所講的是最初所斷,以后九地所斷,以此為準應(yīng)當(dāng)知道。第一無數(shù)劫過后,第二無數(shù)劫到來,時間相當(dāng)久遠,從道理上來講,應(yīng)當(dāng)是進一步斷除所應(yīng)當(dāng)斷除之障,不然的話,第一無數(shù)劫、第二無數(shù)劫、第三無數(shù)劫三時之道應(yīng)無區(qū)別。所以,《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十四說菩薩得到現(xiàn)觀以后,又在十地的修道位中,只修行永遠滅除所知障之道,留下煩惱障,因為他們曾經(jīng)發(fā)下誓愿再次受生,以便普度眾生。并不像小乘佛教的聲聞、緣覺二乘人那樣急于證得涅槃解脫,所以在修道位中不斷煩惱障,因為要留下余習(xí),方便度化眾生。等到快要成佛的時候即可斷除。

  第二邪行障。即一部分俱生已知障及其所生起的身、口、意三業(yè),它們障礙二地離垢地極端清凈的戒律,入二地的時候就能夠永遠斷除。所以,《瑜伽師地論》說菩薩進入二地要斷除二愚及其粗重,二愚如下:㈠微細誤犯愚。就是這里所說的一部分俱生所知障:㈡種種業(yè)趣愚。就是一部分俱生所知障所生起的錯誤的身、口、意三業(yè)。或者根據(jù)第二種解釋,二愚如下:㈠唯起業(yè)愚,㈡不了業(yè)愚。

  第三闇鈍障。即俱生所知障的一部分,使所聞、所思、所修之法忘失。合鈍障障礙三地發(fā)光地的殊勝禪定陀羅尼及其所引發(fā)的三種殊勝智慧,進入三地的時候就能夠、永遠斷除。因此,三地能夠斷除二愚及其粗重:㈠欲貪愚。就是此中所說能夠障礙禪定及其因修禪定所得的智慧。因為它過去經(jīng)常與欲貪在一起,所以稱為欲貪愚,現(xiàn)在修習(xí)這種殊勝禪定及其因修定而成就的智慧,它既然永遠斷除欲貪,也就同時降服了欲貪愚,因為這種欲貪自無始以來,依靠貪愚而生起;㈡圓滿聞持陀羅尼愚。就是這里所說的能夠障礙陀羅尼的聞慧和思慧。

  第四微細煩惱現(xiàn)行障。即俱生所知障的一部分,屬于與第六意識相應(yīng)而起的身見等,因為它是最下品,不由作意而生,永遠隨順現(xiàn)行,所以稱為微細。此障礙四地焰慧地菩提分法,進入四地時就能夠永遠斷除。因為它過去經(jīng)常與第六意識中任運而生的我見等同時生起,所以稱為煩惱,既然現(xiàn)在在第四地中已經(jīng)得到無漏菩提分法,這種微細煩惱現(xiàn)行障便永遠滅除,其我見等也永遠不會成為現(xiàn)行。

  問:為什么前三地不能斷除我見等呢?

  論主回答說:因為菩薩在前三地實行布施、持戒、修禪,這與世間眾生相同,到第四地修得菩提分法,這才叫做出世,因為它能夠永遠滅除煩惱障和所知障中的身見等。我們怎么知道這種身見與第六意識在一起呢?因為第七識末那識執(zhí)我見等,與無漏道的性質(zhì)相違逆,八地以后才能使它們永遠不能成為現(xiàn)行,七地以前還可以生起現(xiàn)行,因為以其余的煩惱為其依據(jù)。與第六識相應(yīng)的身見等粗,與第七識相應(yīng)的身見等細,降伏有前有后,這里所說的身見等只與第六識相應(yīng)。這里所說的身見等,也包括無始以來所知障包含的定愛、法愛,這種定愛和法愛到三地時還在增加,到四地時才能夠永遠斷除,菩提分法與此特別違逆。

  所以說四地斷除二愚及其粗重:㈠等至愛愚,就是這里所說的由定愛所伴隨的愚;㈡法愛愚,就是這里所說的由法愛所伴隨的愚。所知障包括的二愚斷除以后,煩惱障的定愛、法愛愚也永遠不會成為現(xiàn)行。

  原典

  十重障者:一異生性障(1)。謂二障中分別起者,依彼種立異生性故。二乘見道現(xiàn)在前時唯斷一種名得圣性,菩薩見道現(xiàn)在前時具斷二種名得圣性。二真見道現(xiàn)在前時彼二障種必不成就,猶明與闇定不俱生,如秤兩頭低昂時等,諸相違法理必應(yīng)然,是故二性無俱成失。

  無間道時已無惑種,何用復(fù)起解脫道?

  為斷惑證滅期心別故,為舍彼品麤重性故。無間道時雖無惑種,而未舍彼無堪任性,為舍此故起解脫道及證此品擇滅無為。雖見道生亦斷惡趣諸業(yè)果等,而今且說能起煩惱,是根本故。

  由斯初地說斷二愚及彼麤重,㈠執(zhí)著我法愚,即是此中異生性障。㈡惡趣雜染愚,即是惡趣諸業(yè)果等。應(yīng)知愚品總說為愚,后準此釋;虮宋ㄕf利鈍障品俱起二愚,彼麤重言顯彼二種,或二所起無堪任性,如入二定說斷苦根,所斷苦根雖非現(xiàn)種,而名麤重,此亦應(yīng)然,后麤重言例此應(yīng)釋。雖初地所斷實通二障,而異生性障意取所知,說十無明非染污故,無明即是十障品愚。二乘亦能斷煩惱障,彼是共故,非此所說。

  又,十無明不染汙者,唯依十地修所斷說。雖此位中亦伏煩惱斷彼麤重,而非正意,不斷隨眠,故此不說。理實初地修道位中亦斷俱生所知一分,然今且說最初斷者,后九地斷準此應(yīng)知。住滿地中時既淹久,理應(yīng)進斷所應(yīng)斷障,不爾三時道應(yīng)無別。故說菩薩得現(xiàn)觀已,復(fù)于十地修道位中,唯修永滅所知障道,留煩惱障助愿受生,非如二乘速趣圓寂,故修道位不斷煩惱,將成佛時方頓斷故。

  二邪行障(2)。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及彼所起誤犯三業(yè)。彼障二地極凈尸羅,入二地時便能永斷。由斯二地說斷二愚及彼麤重:㈠微細誤犯愚。即是此中俱生一分;㈡種種業(yè)趣愚。即彼所起誤犯三業(yè),或唯起業(yè)、不了業(yè)愚。

  三闇鈍障(3)。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所聞、思、修法忘失。彼障三地勝定總持及彼所發(fā)殊勝三慧,入三地時便能永斷。由斯三地說斷二愚及彼麤重:㈠欲貪愚。即是此中能障勝定及修慧者,彼昔多與欲貪俱,故名欲貪愚,今得勝定及修所成,彼既永斷欲貪隨伏,此無始來依彼轉(zhuǎn)故;㈡圓滿聞持陀羅尼愚。即是此中能障總持聞、思慧者。

  四微細煩惱現(xiàn)行障(4)。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第六識俱身見等(5)攝,最下品(6)故,不作意緣故,遠隨現(xiàn)行故,說名微細。彼障四地菩提分法,入四地時便能永斷。彼昔多與第六識中任運而生執(zhí)我見等同體起故,說煩惱名,今四地中既得無漏菩提分法,彼便永滅,此我見等亦永不行。

  初二三地行施戒修相同世間,四地修得菩提分法方名出世,故能永害二身見等。寧知此與第六識俱?第七識俱執(zhí)我見等與無漏道性相違故,八地以去方永不行,七地以來猶得現(xiàn)起,與余煩惱為依持故,此麤彼細伏有前后,故此但與第六相應(yīng)。身見等言亦攝無始所知障攝定愛、法愛,彼定、法愛三地尚增,入四地時方能永斷,菩提分法特違彼故。

  由斯四地說斷二愚及彼麤重:㈠等至愛愚,即是此中定愛俱者;㈡法愛愚,即是此中法愛俱者。所知障攝二愚斷故,煩惱二愛亦永不行。

  注釋

  (1)異生性障:「異生性」即凡夫本性,異生是凡夫的異名,意謂生于不同的六趣之中。異生性障即凡夫因執(zhí)著我、法而具有的煩惱障和所知障,障三乘圣性,菩薩在初地極喜地即可斷除此障。

  (2)邪行障:俱生所知障的一部分,以及錯誤的身、口、意三業(yè),障礙二地離垢地的清凈尸羅,故稱邪行障。

  (3)闇鈍障:三地所斷的一種障,是俱生所知障的一部分,使所聞、思、修法忘失,障礙殊勝禪定總持及殊勝禪定所引發(fā)的三種智慧。

  (4)微細煩惱現(xiàn)行障:與第六意識相應(yīng)而起的身見(我見)、邊見(斷、常二見)、我慢、我愛等,行相最細,任運而起,遠隨現(xiàn)行,障礙菩提分法。

  (5)等:此中省略我所、邊見(包括斷見和常見)、我慢、我愛、定愛、法愛。

  (6)最下品:第六意識也有分別身見等法,非常粗猛,稱為上品。第六識中的獨頭貪等,其性不善,稱為中品。微細煩惱現(xiàn)行障對于上品、中品來說,只是無記性,是最下品。

  譯文

  第五于下乘般涅槃?wù)。就是俱生所知障的一部分,使人對生死感到厭惡,對涅槃感到欣樂,就像是小乘佛教的聲聞、緣覺二乘人那樣,對生死感到厭惡,對涅槃感到欣樂,這種下乘般涅槃?wù)险系K五地極難勝地的無差別道,進入五地的時候就能夠永遠斷除。所以說五地斷除二愚及其粗重:㈠純作意背生死愚,就是這里所說的厭惡生死:㈡純作意向涅槃愚,就是這里所說的對于涅槃感到欣樂。

  第六粗相現(xiàn)行障。即俱生所知障的一部分。由于執(zhí)著若染若凈的粗相現(xiàn)行,因為它障礙六地?zé)o染凈的妙道,當(dāng)契入六地時,便能永遠斷除。由于這種因緣,所以說入第六地的時候,就斷除二種愚癡以及它具有的粗重。這里所說的二愚是:㈠現(xiàn)觀察行流轉(zhuǎn)愚。就是在這第五地中,執(zhí)有實在的雜染,屬于諸行流轉(zhuǎn)的染分;㈡相多現(xiàn)行愚。就是在這第五地中,執(zhí)有實在的清凈者,因為妄取清凈相的緣故而生歡喜,但他們不知道執(zhí)有凈相是有相觀行,不能契入無相妙觀,所以稱為「相觀多行」,不能常時安住于無相妙觀。

  第七細相現(xiàn)行障。即俱生所知障的一部分,仍然執(zhí)著有生死流轉(zhuǎn)「生」的細相現(xiàn)行,也執(zhí)著涅槃還滅的細相現(xiàn)行。這種細相現(xiàn)行能夠障礙第七地的妙無相道。當(dāng)證入第七地的時候,便能永遠斷除這種細相現(xiàn)行障。由于這種原因,所以說在第七地中斷除二種愚癡及其粗重。二愚如下:㈠細相現(xiàn)行愚。就是大地中執(zhí)有生相,仍然執(zhí)取流轉(zhuǎn)生死的微細生相;㈡純作意求無相愚。就是大地中執(zhí)有滅相,還執(zhí)取于還滅的微細滅相。對于純粹的無相現(xiàn)行,一向注意方便勤求加行,不能于無相空理之中不加作意而起有觀勝行。

  第八無相中作加行障。即具生所知障的一部分,使無相觀不能任運生起。前五地(極喜地、離垢地、發(fā)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有相觀多無相觀少,在第六地現(xiàn)前地有相觀少無相觀多,在第七地遠行地中是純粹的無相觀,雖然永恒相續(xù),但有加行。還沒有任運出現(xiàn)金、銀等相和大小土等,這種加行障障礙八地不動地中的無功用道。所以,如果進入第八地時就能夠永遠斷除,因為永遠斷除了這種無相中作加行障,就得到了相自在和土自在。所以說第八地斷除了二愚及其粗重。二愚如下:㈠于無相作功用愚,㈡于相自在愚。因為使菩薩在相狀中不行自在,這也包括作為相一部分的土。因為八地以后,純無漏道任運生起,所以欲、色、無色三界的煩惱永遠不能成為現(xiàn)行。第七識當(dāng)中微細的所知障還可以現(xiàn)起,因為生空(我空)智慧之果與此并不違逆。

  第九利他中不欲行障。即俱生所知障的一部分,在做為有情眾生帶來利益和安樂的事情的時候,不想勤奮行動,只是樂于為自己謀福利。這種利他中不欲行障,障礙第九地善慧地的四無礙解,菩薩進入第九地的時候就能夠永遠斷除。所以說九地斷除二愚及其粗重:㈠于無量所說法無量名句字后后慧辯陀羅尼自在愚。對于佛無量所說教法陀羅尼自在的,是義無礙解,就是對于所詮釋總持的意義自由自在的認識,因為在一種意義上能夠顯現(xiàn)一切意義。對于無數(shù)名身、句身、文身所表達陀羅尼自在的,是法無礙解,就是對起能詮作用的總持陀羅尼自在,因為在一個名身、句身、文身當(dāng)中能夠顯現(xiàn)一切名身、句身、文身。對于連續(xù)不斷的智慧進行辯說的陀羅尼自在者,是詞無礙解,就是對于言說聲音展轉(zhuǎn)訓(xùn)釋總持自在,因為在一個聲音當(dāng)中能夠顯現(xiàn)一切聲音。㈡辯才自在愚。辯才自在就是辯無礙解,因為善于利用時機,巧妙地為眾生說法。愚昧能夠障礙這四種自在,都是屬于這里所說的第九障。

  第十于諸法中未得自在障。即俱生所知障的一部分,使人對各種事物不能自由自在。這種于諸法中未得自在障能夠障礙十地法云地的大法智云及其所含藏的陀羅尼、三摩地等各種功德,還有大法智云所生起的各種偉大神通。菩薩進入第十地法云地的時候就能夠永遠斷除。所以說十地斷除二愚及其粗重:㈠大神通愚。就是這里所說的障礙大法智云所生起的神通;㈡悟入微細秘密愚。就是這里所說的障礙大法智云所含藏的三摩地、陀羅尼功德。雖然十地對于各種事物已能自由自在的掌握,但還有其他障礙,所以還不能稱為圓滿成就,意思是說,還有俱生而來的微弱所知障和任運而起的煩惱障種子。金剛喻定出現(xiàn)在面前的時候,它們就能夠馬上斷除,進入如來地。所以說佛地斷除二愚及其粗重:㈠于一切所知境極微細著愚就是這里所說的微弱所知障;㈡極微細礙愚,就是這里所說的一切任運而起的煩惱障種子。所以《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十四說:得到菩提的時候,馬上斷除煩惱障和所知障,成阿羅漢并成佛,因為已經(jīng)證得大涅槃和大菩提。

  原典

  五于下乘般涅槃?wù)?1)。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厭生死樂趣涅槃,同下二乘厭苦欣滅。彼障五地?zé)o差別道,入五地時便能永斷。由斯五地說斷二愚及彼麤重:㈠純作意背生死愚。即是此中厭生死者;㈡純作意向涅槃愚。即是此中樂涅槃?wù)摺?/p>

  六麤相現(xiàn)行障(2)。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執(zhí)有染凈麤相現(xiàn)行。彼障六地?zé)o染凈道,入六地時便能永斷。由斯六地說斷二愚及彼麤重:㈠現(xiàn)觀察行流轉(zhuǎn)愚。即是此中執(zhí)有染者,諸行流轉(zhuǎn)染分攝故;㈡相多現(xiàn)行愚。即是此中執(zhí)有凈者取凈相故,相觀多行,未能多時住無相觀。

  七細相現(xiàn)行障(3)。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執(zhí)有生滅細相現(xiàn)行。彼障七地妙無相道,入七地時便能永斷。由斯七地說斷二愚及彼麤重:㈠細相現(xiàn)行愚。即是此中執(zhí)有生者,猶取流轉(zhuǎn)細生相故;㈡純作意求無相愚。即是此中執(zhí)有滅者,尚取還滅細滅相,故純于無相作意勤求,未能空中起有勝行。

  八無相中作加行障(4)。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無相親不任運起。前之五地有相觀多無相觀少,于第六地有相觀少無相觀多,第七地中純無相觀,雖恒相續(xù)而有加行,由無相中有加行故,未能任運現(xiàn)相及土。如是加行障八地中無功用道,故若得入第八地時便能永斷,彼永斷故得二自在。由斯八地說斷二愚及彼麤重:㈠于無相作功用愚,㈡于相自在愚。令于相中不自在故,此亦攝土相一分故。八地以上純無漏道任運起故,三界煩惱永不現(xiàn)行。第七識中細所知障猶可現(xiàn)起,生空智果不違彼故。

  九利他中不欲行障(5)。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于利樂有情事中不欲勤行,樂修己利。彼障九地四無礙解,入九地時便能永斷。由斯九地說斷二愚及彼麤重:㈠于無量所說法無量名、句、字后后慧辯陀羅尼自在愚。于無量所說法陀羅尼自在者,謂義無礙解,即于所詮總持自在,于一義中現(xiàn)一切義故,于無量名、句、字陀羅尼自在者,謂法無礙解,即于能詮總持自在,于一名、句、字中現(xiàn)一切名、句、字故。于后后慧辯陀羅尼自在者,謂詞無礙解,即于言音展轉(zhuǎn)訓(xùn)釋總持自在,于一音聲中現(xiàn)一切音聲故;㈡辯才自在愚。辯才自在者,謂辯無礙解,善達機宜巧為說故。愚能障此四種自在,皆是此中第九障攝。

  十于諸法中未得自在障(6)。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于諸法不得自在。彼障十地大法智云(7)及所含藏所起事業(yè),入十地時便能永斷。由斯十地說斷二愚及彼麤重:㈠大神通愚。即是此中障所起事業(yè)者;㈡悟入微細秘密愚。即是此中障大法智云及所含藏者。此地于法雖得自在,而有余障,未名最極,謂有俱生微所知障及有任運煩惱障種。金剛喻定現(xiàn)在前時彼皆頓斷,入如來地。由斯佛地說斷二愚及彼麤重:㈠于一切所知境極微細著愚。即是此中微所知障;㈡極微細礙愚。即是此中一切任運煩惱障種。故《集論》說得菩提時頓斷煩惱及所知障,成阿羅漢及成如來,證大涅槃大菩提故.

  注釋

  (1)下乘般涅槃?wù)希簩ι栏械絽拹,對涅槃感到欣樂,與小乘佛教的聲聞、緣覺二乘人相同,障礙生死涅槃無差別之道,在第五地極難勝地即可斷除,證得無別真如。

  (2)麤相現(xiàn)行障:即執(zhí)有染凈之相,到第六地現(xiàn)前地即可斷除,證得無染凈真如。

  (3)細相現(xiàn)行障:執(zhí)有流轉(zhuǎn)還滅細相現(xiàn)行,障礙妙無相道,到第七地遠行地即可斷除。

  (4)無相中作加行障:使無相觀不能任運而起,障礙八地不動地的無功用道,至八地時即可斷除此障,證得不增減真如。

  (5)利他中不欲行障:只顧自己利益,不愿意做有利于他人的事情,障礙九地善慧地的四無礙解,至九地即可永遠斷除,證得智自在所依真如。

  (6)于諸法中未得自在障:使其智慧在各種事物中不得自在,障礙大法智云及其所含藏所生起的各種事業(yè)。菩薩在十地法云地時即可斷除,斷后證得業(yè)自在所依真如。

  (7)大法智云:大法意謂真如,緣如之智猶如大云,所以稱為大法智云,含有陀羅尼、三摩地等各種功德,大法智云含眾德水充滿法身,能夠生起各種神通。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