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的功德
佛的功德
佛陀圓滿了無上的福德和智慧,成就無量功德,因而被稱為“佛寶”,是眾生的最上福田。為什么佛能有如此圓滿廣大的成就?在大乘佛教看來,“佛”不僅是證悟了的覺者,“佛性”更是一切眾生原來具足的本性。佛果的證悟是這種本性顯現(xiàn)的結(jié)果,諸佛的功德也是本性光芒的展現(xiàn)。
佛德無邊,贊莫能盡
佛陀的功德浩瀚無邊,猶如虛空,對其贊嘆和宣說,不僅窮盡聲聞、緣覺及諸大菩薩的智慧無法宣盡,即使是十方諸佛窮盡未來交相稱說,也不能說完。月稱論師在《入中論》中說,對于佛的眾多功德,自己是贊莫能宣的:
妙翅飛還非空盡,由自力盡而回轉(zhuǎn),佛德無邊若虛空,弟子菩薩莫能宣。如我于佛眾功德,豈能了知而贊言……
在廣為傳頌的《普賢行愿品》中也有一首偈頌:
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盡于未來一切劫,贊佛甚深功德海。
佛陀的功德廣大,猶如大海,普賢菩薩誓愿以無盡美妙的言辭,在窮盡未來的時間中贊嘆佛的無邊功德。
那么,佛陀成就了怎樣的功德,以至于三乘弟子雖然知道不能窮盡贊說佛的功德,仍然要盡其所能地去贊嘆呢?
諸大論典從不同角度對佛功德進行了概括和描述。
彌勒菩薩在《寶性論》中,將佛自利和利他的圓滿功德分為六種:一、無為(本體空寂,不落緣起[1]);二、無功用(無作意,任運);三、不依他覺;四、智慧;五、慈悲;六、力用(能作事業(yè))。其中無為、無功用和不依他覺指自利的圓滿,智慧、慈悲和力用指利他的圓滿。[2]此后又將佛功德具體分為六十四項[3]:佛的法身具有三十二項自在功德,包括十力、四無所畏和十八不共法;報身和化身具有三十二項圓滿功德,表現(xiàn)為三十二相。
慧遠大師在《大乘義章》中,將佛功德歸為“菩提行德”與“涅槃斷德”兩種。菩提行德包括般若、解脫和法身三種。佛依般若智慧而得到解脫,又因解脫而成就法身,這三種功德有邏輯上的先后,但在佛的證悟中是同時生起的。涅槃斷德也有三種:煩惱斷、業(yè)斷、苦報斷。因為斷除了煩惱,所以業(yè)結(jié)不生,故而永離諸苦。
上面對“菩提行德”和“涅槃斷德”的敘述偏重于自受用而言。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略論》中,將佛功德歸納為四種——身功德、語功德、意功德和事業(yè)功德。下面即主要從他受用角度,依此論順序分別對佛的這四類功德進行詮釋。
佛身功德
對于佛身的功德,前面已詮釋了三十二相與八十種好!镀刑岬来蔚诼哉摗芬谩断嗪觅潯,以非常優(yōu)美的語言描述了佛的莊嚴相好:
佛身相莊嚴,端妙眼甘露,如秋空無云,眾星而嚴飾。
能仁具金色,法衣以嚴身,似于金山頂,彩云而圍繞。
佛雖不莊飾,面輪自圓滿,彼滿月離云,亦所不能及。
佛口如蓮花,日照而開敷,蜂見以為蓮,不猶豫而住。
佛面具金色,珂白齒端姝,猶如金山峽,無垢月光入。
應(yīng)供右手中,輪相妙嚴飾,于世恐怖者,以手拔令出。
能仁游行時,雙足如妙蓮,印畫于地上,真蓮無此美。
佛陀相好莊嚴的身體殊勝美妙,猶如以群星莊嚴的無云秋空;縱然是離開云端的滿月,也無法與佛光潔圓滿的面容相比;佛的牙齒潔白端嚴,猶如清涼無垢的月光照入金色的峽谷,佛的口唇在陽光下,蜜蜂會以為是盛開的蓮花;佛在行走時,足掌中的蓮花紋案印在大地上,比真正的蓮花還要莊嚴。佛為人天所應(yīng)供養(yǎng),以千輻輪相為莊嚴的佛手,是所有怖畏于生死痛苦的眾生依怙。經(jīng)典中說,有緣見到佛身的眾生,會獲得勝于禪悅的殊妙安樂,對于眾生而言,佛陀的身相就好像滋潤雙眼的甘露。
化身佛的相好已有如上的非凡功德,報身佛的身量、相好更是無量無邊。凈土宗常念的贊佛偈“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zhuǎn)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無數(shù)億,化菩薩眾亦無邊”,描述的即是報身佛境界。[4]
佛語功德
佛的語言也有無量功德!镀刑岬来蔚诼哉摗氛f:
盡世界中所有有情,于一時中,各以異義而見質(zhì)問。佛以一剎那心相應(yīng)之慧而領(lǐng)攝已,即以一音答一切問,彼等亦各領(lǐng)知為答自語。于茲甚奇希有之德,當思念之。
對于世界上所有眾生同時提的各種問題,佛能在一剎那間全面了解,并且用一種聲音回答全部問題,而每個眾生又都能通過各自的語言領(lǐng)悟佛的回答。因此,佛的聲音被稱為“圓音”!維摩詰經(jīng)》說:“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同其語,斯則神力不共法。”[5]佛講法時,眾生聽到的都是自己的語言,小乘人聽到的是小乘法,大乘人聽到的是大乘法,這都由佛的不共神力所致。
佛的音質(zhì)優(yōu)美,言辭清雅,聽者無不心生歡喜,洗滌煩惱,佛語的功德是言說不能窮盡的。比如有的經(jīng)論中便講述了佛語的六十四種功德[6]。根據(jù)隋代智者大師的《法界次第初門》,佛的音聲具有八種殊勝功德,使得眾生聞即解悟(八音):
一、極好音,謂一切諸天、二乘、菩薩,雖各有好音,未足為極;唯佛音聲,聞?wù)邿o厭,得入妙道,好中之最,故名極好音。
二、柔軟音,謂佛以慈善為心,所出音聲巧順物情,能令聞?wù)呦矏,皆舍剛強之心,故名柔軟音?/p>
三、和適音,謂佛常居中道,妙解從容,所出音聲和雅調(diào)適,能令聞?wù)咝慕匀卺,因聲會理,故名和適音。
四、尊慧音,謂佛德位尊高,慧心明徹,所出音聲,能令聞?wù)咦鹬,慧解開明,故名尊慧音。
五、不女音,謂佛住首楞嚴定,有大雄之德,所出音聲,能令一切聞?wù)呔次罚炷獾,莫不歸伏,故名不女音。
六、不誤音,謂佛智圓明,照了無礙,所出音聲,諦審真實,無有差謬,能令聞?wù)吒鳙@正見,故名不誤音。
七、深遠音,謂佛智幽深,行位高極,所出音聲,自近而遠,徹至十方;令近聞非大,遠聞不小,皆悟甚深幽遠之理,故名深遠音。
八、不竭音,謂如來愿行無盡,住于無盡法藏,所出音聲,聞?wù)邔て湔Z義,無盡無窮,故名不竭音。
佛意功德
《菩提道次第略論》將佛意的功德分為智德和悲德兩種。
佛徹證了無我空性,智慧橫窮十方,豎盡三世,究竟圓滿。能毫無障礙地遍知一切,猶如掌中觀果,這是唯佛所具的智慧。如云:
三時所攝法,一切種相者(于一切種相),如持庵摩羅,佛心所行境。
諸法動非動,一及種種別(謂一與異),如風(fēng)行空中,佛心無滯礙。
悲德指佛的大悲。“悲”以拔苦為本,佛的悲心遍一切眾生,窮未來際相續(xù)不斷,盡于法界無不周遍,所以稱為“大悲”。眾生被煩惱纏縛,沒有自在,佛徹知了世界與心的體性,萬法一如,因憫念沉淪于生死苦海的眾生而生大悲,救拔眾生的一切痛苦,令其獲得究竟的安樂。所以,大悲與佛一樣值得禮贊:
一切眾生類,惑縛無差別,為解眾生縛,常為大悲系。
雖知世過患,悲愿處生死,為當先禮佛,亦先禮大悲。
智德和悲德二者是一體兩面,空性智慧是體性,大悲是作用,充分體現(xiàn)了佛陀“智悲雙運”的圓滿功德。
由于身、語、意的三種圓滿功德,佛陀能夠成辦利益眾生的無上事業(yè)!镀刑岬来蔚诼哉摗吩疲
以身語意業(yè)(任運)無間而饒益一切有情,此亦就所化方面堪引度者,能仁無不令其得樂離苦,凡所應(yīng)作,決定為之。
以上即是佛的身語意及事業(yè)功德。下面對佛法身的三十二功德——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以及四無礙智與四智進行一一說明。
十力
佛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其中有十種智慧力量被諸經(jīng)論廣為詮釋——十力。因為如來證得實相之智,通達一切,了了分明,無能壞無能勝,所以稱為“力”。這十種功德只有佛才能圓滿具備,即使是十地的大菩薩,也只能部分地具備這些功德。
具體來說,十力指:處非處智力,如是業(yè)報智,知種種勝解,種種界智力,知根勝劣智,及知遍趣行,靜慮解脫定,等至等智力,宿住隨念智,如是死生智,諸漏盡智力。下依《入中論》等大乘經(jīng)論詮釋如下[7]:
一、處非處智力。
“處”是“理”的意思。符合道理的稱為“是處”,與理相悖就是“非處”。比如,通過身、語、意的善行而感得相應(yīng)的樂果,就是處;說造惡業(yè)能感得歡喜、美好的樂果,這就“無有是處”。因此處非處智力又稱為“知是處非處智力”。
佛了知諸法的因緣果報,對這些合理與不合理的一切皆悉遍知,這便是“處非處智力”。
二、業(yè)異熟智力。
對于眾生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一切未做不得,已作不失的三世因果關(guān)系,佛全部都能夠一一分明,毫無障礙地了知。佛圓滿了知眾生業(yè)力的全部運作過程,這是“業(yè)異熟智力”,又稱為“知三世業(yè)智力”。
三、種種勝解智力。
由于貪心、嗔恨甚至信仰等各種原因,眾生有著千差萬別的希求和所欲,比如有的人樂于行持解脫道,有的人就喜歡世間法。對于眾生的所有欲樂,甚至其本身都無法洞察的極其隱蔽的欲樂,佛都能圓滿了知,這就是“種種勝解智力”,又稱為“知眾生種種欲智力”。
四、種種界智力。
界有各各類別的意思,表示事物間的界別,如三界、十八界等。這里也指事物的“本性”。佛完全了知萬法在世俗中的種種差別相,也如實通達諸法一味的空性。這種了知一切界的種種差別和空性本質(zhì)的力量便是“種種界智力”。
五、根勝劣智力。
眾生的根性是千差萬別的,而佛能完全了知一切眾生根基的優(yōu)劣,隨之施設(shè)與其契合的種種善巧方便,慈悲攝受,對每位眾生都能予以相應(yīng)的救度與呵護。這即是佛的“根勝劣智力”。
六、遍趣行智力。
對于哪些行為能夠趣向最終的佛果,哪些行為能夠趣向菩薩、二乘果位,乃至導(dǎo)致來生趣向六道輪回,佛都悉知悉見。這種力又被稱為“一切至處道智力”,即謂佛對于一切有漏行及無漏行的所至處都能如實遍知。
七、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
在無邊的世界中,由于修行者的根性不同,其修習(xí)的禪定也千差萬別,如四靜慮、八解脫、等持、等至等。佛陀對于各種禪定的次第、深淺、差異、原因、方法及定境全都毫無障礙地悉知悉見,這便是“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
八、宿住隨念智力。
眾生從無始以來由于無明而輪轉(zhuǎn)六道,經(jīng)歷的生死無量無邊。眾生的這些宿世前因后果,包括每一世的出生緣由、種姓、身材、苦樂、壽命等種種生命表現(xiàn)和行為,佛都能明清無雜地皆盡了達。這是佛的宿住隨念智力,又稱為“宿命智力”。
九、死生智力。
在無邊的世界中,每一刻都有無數(shù)眾生在死亡與出生。對于盡虛空界的無量眾生,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生死業(yè)緣,在死生之時由業(yè)力感受的種種果報,佛以清凈的天眼毫無阻礙地一覽全知,通徹了然。這是佛的死生智力,也被稱為“天眼力”。
十、漏盡智力。
佛不僅斷除了所有煩惱和最細微的習(xí)氣,徹底滅盡了煩惱障和所知障的種子,而且了知所有三乘后學(xué)者斷除煩惱的情況。這是佛的“漏盡智力”。
大小乘佛教對于十力的詮釋差異很大。比如,小乘說佛的十力要攀緣于法,而大乘說心外無法,不須向外攀緣取法就能普知;小乘的十力但能了知十二因緣、四圣諦等,而大乘的十力則了知一切法;小乘不多不少恰只說十種力,大乘則說十力乃至無量力。[8]
那么,既然佛擁有無量之力,為什么大乘佛教也采用了十種力的說法?事實上,雖然佛有無量的功德與能力,但以此十力便足以度化眾生,所以只說此十力。[9]
四無畏
獅子為萬獸之王,是勇猛堅定、無所畏懼的象征;佛為人中至尊,以無畏之音說法,亦如勇猛安穩(wěn)的獅王。如云:
林中獸王常無畏,獸中游走無所畏,牟尼獅王處眾時,勇健堅定而安住。[10]
佛內(nèi)在具備著十力的智慧,對于萬事萬物無不通達,因此在眾人中說法時沒有任何恐懼之相!毒S摩詰經(jīng)》形容佛的講法是:
演法無畏,猶師子吼。[11]
佛有四種無畏,叫做“四無畏”:自稱“于一切所知成正等覺”是一切智無畏,自稱“我已經(jīng)滅盡諸漏的習(xí)氣”是漏盡無畏;自稱“我說貪(嗔癡)等是障礙解脫之法”是說障道無畏;自稱“我說勤修地道可以滅盡諸苦”是說盡苦道無畏。佛在人天大眾中作這樣的宣稱,沒有任何人能依法責難。因此佛無所畏懼,非常安穩(wěn),堅定不移。
四無畏和十力的體性都是佛的智慧,那么它們有什么差別?事實上,廣說佛諸功德是十力,略說則是四無畏。另外,“力”偏重于能有所作、集諸智慧以及自利等方面,“無畏”偏重于無所疑難、智慧外用以及利他等方面。[12]
這是佛直接宣說的四種無畏。前兩種顯示佛自利的圓滿功德,后兩種顯示佛利他的圓滿功德。只有到了佛這種證悟,才敢真正說這樣的四種道理,這也是世間最決定性的真理。
四無礙智
佛還擁有“四無礙智”:四種無所滯礙的理解能力(即智解)和言語表達能力(即辯才)。它們均以智慧為本質(zhì),所以稱為“四無礙智”。就理解能力而言,稱為“四無礙解”;就言語表達能力言之,稱為“四無礙辯”;又因為是化度眾生之法,所以也稱為“四化法”。
有人問:既然四無礙智與十力、四無所畏一樣都是智慧,而且前面也說了,佛內(nèi)有十力,外無所畏,足以度化眾生,為什么還要說這四種無礙?
這是為了讓我們更全面地理解佛的功德。有人確實是無所畏懼,但在大眾中說法還是會經(jīng)常“有礙”,佛沒有這種問題,所以在這里說佛的“四無礙智”。
四無礙智分別是:法無礙智、義無礙智、辭無礙智和樂說無礙智。
佛了知并通達一切事物在世俗中的體相與在勝義中的本相,毫無滯礙,于諸法義通達無礙,這就是義無礙智。佛對于一切諸法的名字善能分別,通達無礙,這就是法無礙智。了知了一切諸法及其名字,如何令眾生了解領(lǐng)悟?這就要用言辭來分別解說。佛說法時,能自在運用各種方言以及六趣的各種語言,于一音聲中現(xiàn)一切音聲,暢通無阻地解說法義,令諸眾生各得其解,這就是辭無礙智。佛以上述三種無礙智慧開演無盡的法義,所謂十二部經(jīng)、八萬四千法藏,能隨一切眾生的根性與喜好而為說法,辯說自如,圓融無滯,這就是樂說無礙智。
以上四種無礙的智慧,初地以上的諸大菩薩僅能部分得到,九地菩薩斷除了無礙智的障礙而獲得這四種無礙[13],直到成佛方能圓滿。
十八不共法
在《大般若經(jīng)》[14]等大乘經(jīng)典中,談到了佛的十八種殊勝功德——十八不共法。
概言之,佛陀各類功德的圓滿程度,都遠非阿羅漢乃至諸大菩薩所及,所以佛的功德都可以稱為“不共”。而此處十八種功德單用“不共”命名,是強調(diào)這些功德僅限于佛,聲聞、緣覺是完全不具備的。[15]前面列舉的十力、四無畏、四無礙智,二乘圣者也能部分具有,只是程度不同,而這十八種功德,唯獨佛才能具有。
下依大乘經(jīng)論[16]一一詮釋十八不共法:
一是身無失。佛自無量劫以來,常用戒、定、慧、慈悲修行其身,此功德滿足,一切煩惱皆盡,所以在佛陀身上從來不會出現(xiàn)不恰當或無意義的行為。
二是口無失。佛具有無量的智慧辯才,所說之法都能適應(yīng)所化眾生,使他們都得到證悟,口無失是隨身無失而具有的一個自然功德。佛陀在因地所歷經(jīng)的三大阿僧祇劫中,嚴持清凈戒行,常住甚深禪定,得諸種微妙智慧,身口自然寂靜無失。
三是念無失。佛善修甚深禪定,因禪定而善于攝持各種心念。由于長時間修習(xí)四念處等禪定,佛的一切意業(yè)都已完全隨順智慧,對已過去久遠的善法都能記憶不忘,所以稱為念無失。
四是無異想。佛對一切眾生都平等憐愍,予以濟度,毫無親疏遠近之別,猶如日光普照大地,為一切眾生無偏依怙,無有異想。
五是無不定心。佛的行住坐臥常不離甚深禪定,沒有不定心。定就是一心不亂,若要如實現(xiàn)見萬法本性,必須心如澄水般寂靜一如,清澈透底;如果心浮氣躁,就像風(fēng)中的燈燭搖擺不定,縱然見到諸法也不能明了其本性,猶如波動的水面無法顯現(xiàn)清晰的影像。佛恒常安住在真如法性之中,行住坐臥無不在定中,所謂“語默動靜體安然”,正是對佛威儀的最好寫照。《天問經(jīng)》云:“何人無過失,何人不失念,何人常一心,應(yīng)作者能作,正知一切法,一切障得脫,諸功德成就,唯有佛一人。”
六是無不知已舍。對于眾生來說,有苦、樂、不苦不樂這三種感受,相互之間沒有混雜,樂時無苦,苦時無樂,相互清晰明了,不互相錯亂。眾生由于無明,多數(shù)只能察覺苦和樂的感受,對于不苦不樂的無記感受,常常不知不覺而有舍心。而佛對這些不互相錯亂的感受都能認知它們生時、住時、滅時的本性,所以說佛沒有“不知已舍”心。
佛的每種不共法都有多種含義,“不知已舍”也稱為“不擇舍”。佛陀善知度化眾生的種種因緣,所以沒有“不以智慧簡擇便舍棄利益眾生之事”的問題,無“不擇舍”。
以上六種“無失”是指佛在身口意方面的功德。
七是欲無減。欲無減是指佛的善法欲不減。佛深知善法欲的重要性,不僅從來不會破壞,而且努力培養(yǎng)善法欲,在因地勇猛精進地修集善法,毫無厭足之心。即使是成就佛果,具足一切功德,遍知一切諸法,但佛度脫眾生的悲愿和善法欲從來沒有厭倦。
八是精進無減。佛的在因地行菩薩道時,多生累劫中身心常行精進,成佛后依然精進不息,度脫一切眾生。精進無減與上面的善法欲有緊密聯(lián)系。對于善法的猛烈希求,其外在行相便是精進。
九是念無減。佛有八萬四千法門,應(yīng)對眾生八萬四千種煩惱。佛對于眾生顯現(xiàn)的不同煩惱,用不同法門予以教化、度脫,對這么多的教法從來不會忘失。這是因為佛智慧圓滿,對過去世、現(xiàn)在世、未來世通達無礙,自然也對此八萬四千教法保持憶念不忘。念無失與念無減不同,“失”是錯誤,比如在行住坐臥時失念;“減”是不及,比如阿羅漢的神通智慧最多觀察到八萬劫前,這就是有所減損。念無減也是唯佛獨具的功德。[17]
十是慧無減。佛在因地中為累積諸大智慧而努力修行,及至證悟真如法性,了知諸法性空,不生不滅,得一切智慧,三世無礙。因此佛的智慧穩(wěn)固,無有減損。
十一是解脫無減。二乘圣者雖然得到真實解脫,但并不究竟,唯獨佛陀已獲得圓滿了義的解脫,絲毫無缺,所以稱為解脫無減。
十二是解脫知見無減。此知見即是智慧,佛具有無量無邊的清凈智慧,此智明知一切解脫相。諸如應(yīng)時解脫、非時解脫、慧解脫、俱解脫、壞解脫、不壞解脫、八解脫、不可思議解脫、無礙解脫、固解脫、不固解脫等互不混雜而了了分明,所以稱為解脫知見無減。
以上六種“無減”指佛證知方面的功德。
十三是一切身業(yè)隨智慧行。佛徹底脫離了有為業(yè)緣在世間的業(yè)果之身,一切身業(yè)都能圓滿地隨順智慧,以此功德化現(xiàn)各種殊勝之相調(diào)伏眾生,使眾生各自證悟解脫之道。
十四是一切口業(yè)隨智慧行。佛以無上的智慧引導(dǎo)口業(yè),用微妙清凈的語言化導(dǎo)利益一切眾生。
十五是一切意業(yè)隨智慧行。佛以清凈意業(yè)隨順智慧,轉(zhuǎn)入眾生心,為眾生說法而除滅其無明癡惑。
佛的一切身、口、意業(yè)都是“先知”,然后“隨智慧行”(因此這三種也可看作是前面身、口、念無失之因,隨智慧故無失),三門行業(yè)無不為利益有情,乃至舉手、投足、出言、微笑等等都有利于眾生!吨杏^四百頌》云:“乃至出入息,亦為利有情。”怨惡眾生,如果聞到佛陀呼吸間的香氣,便能信心清凈,對佛生起歡喜;天人聞到佛氣息香,便會舍棄五欲享樂而發(fā)心修善。佛的呼吸都能利益眾生,更何況身口意三業(yè)的功德?
十六是智慧知過去世無礙。“了知前世”的范圍會隨煩惱的斷除而擴大,而完全清凈地徹知一切過去世的功德,只有佛才能具備。佛以智慧照知過去世所有一切,遍知無礙。
十七是智慧知現(xiàn)在世無礙。佛能真實無礙地了知現(xiàn)在世的所有一切。
十八是智慧知未來世無礙。佛對未來世的一切都能了知無礙。
以上三者指佛的智慧照知過去、未來、現(xiàn)在三世一切之事。能通達無礙地知曉三世,并且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紛繁形相毫不相雜亂,清清明明,所以稱為三世無礙智。
四智
佛陀徹證了法界的真理,智慧橫窮十方,豎盡三世。從橫面來說,佛擁有“盡所有智”,遍知一切法相,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從縱深來說,佛擁有“如所有智”,對于萬法的認識深度,超越了一切世間智者與出世間圣者的境界,到達了最為究竟的地步。因此在經(jīng)典中,佛常常被稱為“一切智人”。對于佛智,諸經(jīng)論從不同角度進行了大量詮釋。此處謹依漢傳唯識宗通常采用的“四智”說對佛智進行說明。
大乘唯識宗有“轉(zhuǎn)識成智”的說法,認為凡夫有八識,而佛轉(zhuǎn)有漏的八識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和成所作智等四種無漏智,稱為“四智相應(yīng)心品”。
一、大圓鏡智
這是佛轉(zhuǎn)有漏的第八阿賴耶識所得的無漏智,也是顯現(xiàn)如來真如實相的智慧。如同圓鏡能夠朗照萬物,映現(xiàn)一切色像,佛陀這一智慧智體清凈,離于塵染,能如實照見三世一切諸法,萬德圓滿,無所欠缺,所以稱為“大圓鏡智”。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云:
大圓鏡智,轉(zhuǎn)異熟識得此智慧,如大圓鏡,現(xiàn)諸色像。如是如來鏡智之中,能現(xiàn)眾生諸善惡業(yè),以是因緣,名為大圓鏡智。依大悲故恒緣眾生,依大智故常如法性,雙觀真俗無有間斷,常能執(zhí)持無漏根身,一切功德為所依止。
《成唯識論》云:
大圓鏡智相應(yīng)心品:謂此心品,離諸分別,所緣行相,微細難知,不忘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凈離諸雜染,純凈圓德現(xiàn)種依持,能現(xiàn)能生身土智影,無間無斷,窮未來際,如大圓鏡,現(xiàn)眾色像。
二、平等性智
這是佛轉(zhuǎn)有漏的第七末那識所得的無漏智。凡人因有我執(zhí)而妄分自他,佛徹證了無我空性,轉(zhuǎn)執(zhí)取第八阿賴耶識為“我”的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觀一切法及自他有情都一律平等,以大悲心隨其根機,示現(xiàn)開導(dǎo),令眾生證悟解脫。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云:
平等性智,轉(zhuǎn)我見識得此智慧,是以能證自他平等二無我性,如是各為平等性智。
《成唯識論》云:
平等性智相應(yīng)心品:謂此心品,觀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應(yīng),隨諸有情所樂,示現(xiàn)受用身土影像差別,妙觀察智不共所依,無住涅槃之所建立,一味相續(xù),窮未來際。
三、妙觀察智
這是佛轉(zhuǎn)有漏的第六意識所得的無漏智。佛善能觀察諸法,圓融次第,又了知眾生的根性及欲樂,以無礙的辯才宣說妙法,令眾生開悟,獲大安樂,所以稱為“妙觀察智”。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云:
妙觀察智,轉(zhuǎn)分別識得此智慧,能觀諸法自相共相,于眾會前說諸妙法,能令眾生得不退轉(zhuǎn),以是名為妙觀察智。
《成唯識論》云:
妙觀察智相應(yīng)心品:謂此心品,善觀諸法自相共相,無礙而轉(zhuǎn),攝觀無量總持定門,及所發(fā)生功德珍寶,于大眾會,能現(xiàn)無邊作用差別,皆得自在,雨大法雨,斷一切疑,令諸有情皆獲利樂。
四、成所作智
這是佛轉(zhuǎn)前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所成的無漏智。佛陀在十方世界示現(xiàn)無量無數(shù)、不可思議的變化之事,方便利樂一切眾生,導(dǎo)引其趨入佛道,常無間斷,這種智慧功德稱為“成所作智”。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云:
成所作智,轉(zhuǎn)五種識得此智慧,能現(xiàn)一切種種化身,令諸眾生成熟善業(yè),以是因緣,名為成所作智。
《成唯識論》云:
成所作智相應(yīng)心品:謂此心品,為欲利樂諸有情故,普于十方示現(xiàn)種種變化三業(yè),成本愿力所應(yīng)作事。
四智與三身的關(guān)系,在唐代大珠慧海禪師的《頓悟入道要門論》中有過說明:大圓鏡智獨成法身,平等性智獨成報身,妙觀察智與成所作智共成化身。論中還說明了四智的關(guān)系:湛然空寂,圓明不動,即大圓鏡智;能對諸塵不起愛憎,即是二性空,二性空即平等性智;能入諸根境界,善能分別,不起亂想而得自在,即是妙觀察智;能令諸根隨時應(yīng)用,悉入正受,無二相者,即是成所作智。
以上四種智慧顯示的是佛自受用身的功德。事實上佛的自受用身具足無量智慧,“四智”是這些智慧的上首與根本。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xué)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xué)法就是為了導(dǎo)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