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jīng)

《六祖壇經(jīng)》,佛教禪宗典籍。亦稱《壇經(jīng)》、《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全稱《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六祖惠能大師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jīng)》。禪宗六祖惠能說,弟子法海集錄!夺岄T正統(tǒng)》卷八《義天傳》有“大遼皇帝詔有司令義學沙門詮曉等再定經(jīng)錄,世所謂《六祖壇經(jīng)》、《寶林傳》等..[詳情]

六祖壇經(jīng)講話 第六 懺悔品 問題講解

六祖壇經(jīng)講話

  第六 懺悔

  問題講解:

  一、如何認識自性佛?

  平常我們都是從表相來認識所謂的“佛”,例如看到一尊佛像,就說這是釋迦牟尼佛,那是阿彌陀佛、藥師佛,或是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我們所認識的都是外面的佛。學佛修行,要緊的是認識自己的“自性佛”。

  每一個人自己就是佛,但是你能認識自己是佛嗎?”

  過去,有信徒問禪師:“如何是佛?”

  禪師說:“我不敢告訴你,告訴你,怕你不相信。”

  信徒說:“不!禪師!我是誠懇地來向您問道的,您的話我怎么敢不相信呢?”

  “喔!你相信,那你剛才問甚么?”

  “如何是佛?”

  “喔!如何是佛?你就是!”

  佛性人人本具,但因凡夫眾生不敢直下承擔自己是佛,所以只能是凡夫。所謂“迷即眾生,悟即佛”。

  唐朝的裴休宰相,有一天請黃檗禪師到他家里去為佛像開光,黃檗禪師就對他說:“何必一定要在佛像身上開光呢?何不在你自己的心上開光呢?”

  所以,禪,要我們不要心外求法。你能認識自性,自己就是佛。

  如何是自己的自性佛呢?有一次,六祖大師集合大眾,他說:“有一樣東西,無名無字,無背無面,無頭無尾,請問你們大家,這是個甚么東西啊?”

  與會大眾都說不出是甚么,這時座下弟子神會挺身而出,說:“這是諸佛的本源,也是我神會的佛性。”

  神會回答以后,六祖大師就呵斥他說:“跟你們講,無頭無尾,無名無字,無背無面,你偏要替他安個名字,叫做本源,稱做佛性。將來如果你有辦法的話,也只是個以佛法作知解會的人,不是大徹大悟的禪師。”

  所以,禪的悟道,所謂認識自性,自性是甚么?那也只能意會,不可言傳。不過,當初佛陀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夜睹明星而成正覺的時候,他曾發(fā)出宣言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能德相,只因妄想執(zhí)著不能證得。”意思是說,大地眾生皆有佛性,只要把妄想執(zhí)著一除,當下就是自性佛了。

  講到自性佛,我們的佛性是在圣不增,在凡不減的,你成佛了,佛界里并沒有多增加一個,因為本來大家都是佛;你成佛了,凡夫里也沒有減少一個,因為佛性在凡不減。佛與眾生只是迷悟的差別而已,所以“參禪悟道”,就是要認識自己的佛性。

  甚么是自己的佛性?以下列舉十點略作說明:

  1.常:俗云:“人生七十古來稀。”凡夫一期的生命,數(shù)十寒暑;但是我們的佛性,我們真正的生命是永遠不死,是恒常不變的。

  2.樂:娑婆世界,苦多樂少,充滿生老病死諸苦,雖有物欲之樂,畢竟是短暫而虛幻不實的。但是在我們的佛性里,只有絕對安詳自在的和樂。

  3.我:平常我們所講的“我”,是妄計所執(zhí)的“假我”;現(xiàn)在我們講的“我”是“真我”。因為平常的我,無法自在,不能永恒;現(xiàn)在我們真如佛性的這個“我”,是永恒自在,且能自我主宰的。

  4.凈:一塊黃金,即使把它擺在污水爛泥里,仍不失黃金的明亮;我們的佛性,盡管在五趣六道輪回,仍不失其清凈自性。

  5.真:佛性真實不虛,你能體會到自己真實的本性,那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

  6.實:佛性真實不虛,是實實在在的。

  7.善:佛性是絕對善美的,不帶一點污染、邪惡、煩惱。

  8.美:佛性是最善美的,是最莊嚴的。

  9.廣:佛性廣大無邊,大如宇宙虛空,因此,你能認識自己的佛性,則十方世界任我們遨游。

  10.靜:佛性在安詳寂靜里,是隨緣而動,隨自然而生。

  認識了常、樂、我、凈、真、實、善、美、廣、靜,那就是我們的佛性。然而參禪學道的人,每每忘記了自己是佛,往往心外求法,心外覓佛,甚至于在心外之法又再生出許多的妄執(zhí)分別。

  過去有一位女居士,收藏了一尊非常莊嚴的白瓷觀音圣像,后來她聽說要讓佛像靈感的話,一定要送到寺院里,在佛前燒香禮拜、分一點佛的靈感回來。于是她決定把這尊白瓷的觀音圣像請到寺院去分香、拜拜。

  當女居士到了寺院,看見佛桌上已擺滿了供品及等著分香的佛菩薩像,于是就把別人的供品和佛菩薩像移開,將自己的白瓷觀音擺在中間,開始燒香祝禱。

  可是,自己點的香,隨風四處飄散,都飄到別人供的佛菩薩像上去了。女居士心想:“我的香怎么都給別人供的佛菩薩像聞去了,而我的白瓷觀音反倒沒有聞到這個香。”因此,她就自作聰明,把香環(huán)綁在瓷觀音的鼻子上。這樣一來,本來很美的白瓷觀世音一下子變成了黑鼻子的觀世音,所以,后來,這個白瓷的觀音菩薩就叫黑鼻觀音。

  這是說明,佛性是超越時空,超越你我的對待法,然而凡夫眾生因為有時間的觀念,有方位的觀念,有種種的分別、計較,因此不能認識自性佛。

  天臺學者道文法師有一天向研究天臺教義六年,而后習禪有成的日本真觀禪師請法,他說:“《法華經(jīng)》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意義就是認為樹木花草都能成佛,請問:花草樹木真能成佛嗎?”

  真觀禪師不答反問:“你掛念花草樹木能否成佛,對你有何益處?你為甚么不關心自己如何成佛呢?”

  花草樹木能不能成佛?這不是一個重要問題,因為山河大地、花草樹木、一切宇宙萬物,都是從我們自性中流出,只要我們自己成佛,樹木花草、大地山河就跟著成佛。所以,一切眾生都是我們心中的眾生,只要我們自己證悟自性,一切大地山河都是我的。

  所以,佛教常用“明珠在掌”比喻佛心般若并不在高遠之處,而是人人可握之物。然而,“石中之火,不打不發(fā)”,石頭雖可發(fā)火,不經(jīng)敲打,火不出來。所以,人人心中都有佛性,但若不修不證,就如同“宅中寶藏匿濟,乏于孤窮;衣內(nèi)明珠弗解,貧于傭作”。那么,如何才能明心見性,找回自己的自性佛呢?最重要的是必須放下我執(zhí)、我見,拋棄一切迷妄、分別,如此才能超凡入圣,見自本性。

  二、甚么叫“自性五分法身香”?

  永嘉大師說:“不除妄想不求真,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覺了無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在佛教里,自性、佛身、法身、佛性、真如等,都是指我們自己的本來面目,也就是我們的自性法身。

  當初佛陀在靈山會上,手上拿了一顆隨色摩尼珠,問四方天王道:“你們看一看這顆摩尼珠是甚么顏色?”

  四方天王看后,各隨所見,分別說是青、黃、赤、白等不同的色澤。佛陀就將摩尼珠收回,舒開手掌又問道:“我現(xiàn)在手中的這顆摩尼珠是甚么顏色?”

  天王不解佛陀心中所指,都不約而同的回答道:“佛陀!您現(xiàn)在手中根本沒有東西,那有甚么摩尼寶珠呢?”

  佛陀真實的告訴四天王道:“我將一般世俗的珠子給你們看,你們都會分別它的顏色,但真正寶珠在你們面前,卻視而不見,這是多么顛倒呀!”

  這是說明我們的自性就像一顆摩尼寶珠,每個人來看,所看到的顏色都不同。其實這個寶珠的顏色只有一種,是個人的境界不同,而有種種的分別。好像我們的法性,本來是一個,可是由于我們迷惑了,不能認識我們的自性法身,而在自性法身之外,做了很多分別。

  因此,在《壇經(jīng)》的〈懺悔品〉中,六祖惠能大師一開始便主動提出,要為大眾傳授“自性五分法身香”。所謂“自性五分法身香”,就是:

  1.戒香:

  所謂戒香,就是要每一個佛弟子在自己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瞋、無劫害,稱為戒香。

  戒有“防非止惡”的功能,戒是佛教的法制生活。經(jīng)云:“戒住則法住。”在佛教里,依在家與出家的不同,所受持的戒法有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的五戒八關齋戒、十善戒以及沙彌、沙彌尼的十戒,式叉摩那的六法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等。

  其中,五戒為佛教的根本大戒。所謂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五戒是做人的根本,受持五戒可得無量的功德利益。例如:不殺生而護生,自能獲得健康長壽;不偷盜而布施,自然能發(fā)財享受富貴;不邪淫而尊重他人的名節(jié),自然家庭和諧美滿;不妄語而贊歎他人,自然能獲得善名美譽;不飲酒而遠離毒品的誘惑,自然身體健康,智能靈敏。

  五戒雖然分別為五,但是它的根本精神只有一,就是不侵犯。例如,不殺生,就是對別人的生命不侵犯;不偷盜,就是對別人的財富不侵犯;不邪淫,就是對別人的身體、名節(jié)不侵犯;不妄語,就是對別人的信用、名譽不侵犯;不飲酒,就是對自他的智能、健康不侵犯。不侵犯才能自由,凡是身陷牢獄,失去自由的人,探究其原因,都是觸犯了五戒。譬如:殺人、傷害、毀容,是犯了殺生戒;貪污、侵占、竊盜、勒索、搶劫、綁票,是犯了偷盜戒;強奸、嫖妓、重婚、拐騙,是犯了邪淫戒;毀謗、背信、偽證、恐嚇等,是犯了妄語戒;販毒、吸毒、運毒、吸食煙酒等,是犯了飲酒戒。由于犯了五戒,于是身系囹圄,失去自由。所以,受戒也是守法,能夠受持五戒,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能夠受持戒法,自然人格芬芳,道德遠播,被人尊敬,因此,戒香勝于花香。

  2.定香:

  所謂定香,就是要大家看各種善惡的境界,自心不亂,稱為定香。

  定就是要我們自己有原則、有立場、有主張,不輕易受世間的五欲塵勞所左右。受了定香的人,至少應做到:一、不為境轉(zhuǎn);就是不能任由境界所轉(zhuǎn)。二、不為物動;就是不被世間的財富、金錢所動搖。三、不為情惑;就是不被男女的美色、情感所誘惑。四、不為勢嚇;就是不懼威武,不受勢力脅迫。自己有定,就能知所進止;自己有定,就能隨遇而安,這就是定香。

  3.慧香:

  所謂慧香,就是自心修行無礙,常以智能觀照自性,不造作諸惡,即使做善事也不執(zhí)著,敬上念下,愛護鰥寡貧窮者,稱為慧香。

  其實,學佛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轉(zhuǎn)迷為悟,也就是要證悟般若智能。般若智能就是佛性,佛性雖然人人本具,個個不無,但是正如寶礦里即使有再多的黃金、白玉、鉆石等財寶,如果不經(jīng)開采,則永遠也不會出土。智能的寶藏不經(jīng)開發(fā),一樣不會現(xiàn)前。所以,要想有智能,就必須有三個次第:一、從聽聞佛法而能獲得智能;二、從思考研究而能獲得智能;三、從修行實踐而能獲得智能。這就是慧香。

  4.解脫香:

  所謂解脫香,就是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覺無礙,稱為解脫香。

  世間上的人,往往受到名聞利養(yǎng)、人情世故、親情眷屬、男女情愛、人我是非、我執(zhí)邪見等束縛,而不能自由解脫。佛法最主要的,就是要我們從各種束縛中解脫出來,因為解脫,才能自在。

  過去禪宗四祖道信初參僧璨大師時,他說:“愿和尚慈悲,開示我解脫法門!”

  僧璨大師反問:“誰縛住你了?”

  是的!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束縛我們的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所謂“解鈴還須系鈴人”,自己束縛還須自己解脫。我們能心無所緣,自覺無礙,這就是解脫香。

  5.解脫知見香:

  所謂解脫知見香,就是自心既然對于善惡都無所攀緣,也不沉空守寂,就必須廣學多聞,認識自己本心,通達諸佛的道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從初發(fā)心一直到圓滿菩提,真性毫不變易,稱為解脫知見香。

  解脫知見香就是要我們在解脫的認知上、知見上、觀念上,也就是從思想的本體里,能夠不執(zhí)空、不守寂、不攀緣、不分別、無人我對待,自然而然地不為世間左右,那就是有了解脫知見香,也就是所謂實踐真理。

  如果我們有了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自然能透露禪悟的消息。那就是六祖大師為我們所傳授的五分法身香。

  這自性五分法身香說起來很簡單,真正要實踐并不是很容易。一般人雖然虔誠地信仰佛教,但是要他持守戒律、修習禪定、體悟智能、祈求解解、或是證悟解脫知見,這是很不容易的。

  有一個信徒,過六十歲生日的時候,請良寬禪師為他消災、祈福、祝壽,禪師問他:“你要我為你祈求多少壽命呢?”

  信徒說:“我想活八十歲。”

  禪師說:“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六十歲了,距離八十歲只有二十年,二十年很快就會過去的。”

  信徒說:“禪師!難道我可以求一百歲嗎?”

  “一百歲也只是增加四十年,也是一轉(zhuǎn)眼就會過去的。”

  信徒說:“難道我可以祈求一百二十歲嗎?”

  禪師說:“一百二十歲,也只不過是增加六十年;你已有六十歲了,再增加六十年,也是有如石光電火,剎那就過去了。”

  “那怎么辦呢?”

  禪師說:“你要求無量壽,要求永恒的壽命啊!”

  一般人只求身體上的長壽,這是不能解脫的。因為一百歲、一百二十歲的老人,日子很不好過,不但吃不動,走不動,聽不清,看不到。甚至一百二十歲的老人,他一百歲的兒子可能已經(jīng)先他而去,八十歲的孫子也死了,天天在為兒子、孫子送終,這種日子會好過嗎?所以,只求肉體上的長壽,這不是正知正見,不是解脫知見。

  過去,在山西五臺縣昭果寺,有一位解脫禪師,他曾經(jīng)蒙文殊菩薩指示心印,后來更加謙卑的為大眾服務,年月一久,功行日高。有一天,文殊菩薩想要試驗他的修行,趁他早晨為大眾煮早餐,做稀飯的時候,出現(xiàn)在解脫禪師的前面,解脫禪師看都不看一下,文殊菩薩大驚,上前就說:“喂!我是文殊菩薩!我是文殊菩薩!”

  解脫禪師應聲便說:“文殊自文殊,解脫自解脫。”

  文殊菩薩一聽,知道解脫禪師是真的覺悟了。因為解脫禪師能夠覺悟自性,肯定自己,所以能“文殊自文殊,解脫自解脫”。

  因此,研究《六祖壇經(jīng)》、參禪學道的人,應該知道,自性五分法身香不從外得,要從自己的自性上去證悟,因為解脫不在他人身上求,你自己能悟道,當下就能獲得解脫。

  三、甚么叫做無相懺悔?

  懺悔,對于一個修行人而言,是有非常大的作用。

  所謂懺悔,六祖大師說:“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yè)、愚迷、憍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悔者,悔其后過,從今以后,所有惡業(yè)、愚迷、憍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懺悔就是要我們反省、改過、遷善。

  根據(jù)經(jīng)典所說,凡夫一日所作,功少過多,甚至舉心動念之間,無非是罪,無非是業(yè)。這些罪業(yè)就像烏云遮日一般,障蔽了我們的佛性,使我們在生死海中流轉(zhuǎn),輪回不已。

  不過,佛經(jīng)也說,一個人不怕犯罪,只怕不懺悔。懺悔可以消除罪業(yè),好比衣服髒了,身體髒了,只要用水洗一洗,自然就干凈了;田里的秧苗,只要禾苗茁壯,旁邊縱有一些雜草,也起不了作用。又如投一把鹽在一杯水中,水的味道奇咸無比,如果再多添加一些清水,咸味自然轉(zhuǎn)淡;一塊石頭,把它放在船上,藉著船的浮力,它就不下沉。

  懺悔一如法水,可以洗凈我們的罪業(yè);懺悔就像船筏,可以運載我們到解脫的涅槃彼岸;懺悔譬如藥草,可以醫(yī)治我們的煩惱百。粦曰诤帽让鳠,可以照破我們的無明黑暗;懺悔一似城墻,可以攝護我們的身心六根;懺悔有如橋梁,可以引導我們通往成佛之道;懺悔猶如瓔珞,可以莊嚴我們的菩提道果。在佛教的萬千法門中,無論我們修學那一個法門,都必須以清凈無垢的心田去納受,因此懺悔是必要的修行。

  懺悔,可分為“事相”上的懺悔與“理性”上的懺悔。

  事相上的懺,就是藉禮拜、贊歎、誦經(jīng)、布施、行善等行為而行懺悔。事相上的懺悔,只要有一分的懺悔,就減一分的罪業(yè);有十分的懺悔,就減十分的罪業(yè)。如同一個生銹的銅器,你用一分的力量擦拭,它就潔凈一分;你十分用心、用力,把銅器上面的鐵銹統(tǒng)統(tǒng)去除,就十分的明亮、清凈,這是事懺。

  理性上的懺悔,是觀實相之理,來達到滅罪的懺悔。也就是以我們的般若智能,從真如理體上觀照罪業(yè)的自性本來空寂,所謂“罪業(yè)本空由心造,心若亡時罪亦滅;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罪業(yè)是由妄心所造,只要妄心不起,當下即無罪業(yè)可言。所以,在佛光山萬壽園有一首對聯(lián)說:“永念親恩,今日有緣今日度;本無地獄,此心能造此心消。”罪業(yè)是由我們的妄心所造,既是妄心所造,只要妄心一息,則罪業(yè)如霜露,日照即散;又如千年暗室,一燈即明。這種觀照“實相無相”,覺悟“罪性本空”的懺悔法門,稱為“無生門懺悔”,也就是〈懺悔品〉所講的“無相懺悔”。

  依照佛經(jīng)記載,懺悔的方法有多種,但均不離事懺與理懺。

  天臺宗所謂懺悔有三種方法:

  1.依戒律門懺悔:精持戒律,夙夜不懈的修持,猶如大火,燒去一切情識障。

  2.依功德門懺悔:常行功德,供養(yǎng)三寶的修持,猶如春風,拂去一切煩惱障。

  3.依無生門懺悔:勘破生死,修習無我的修持,猶如凈水,洗去一切知見障。

  《觀普賢菩薩行法經(jīng)》提出“懺悔六根觀普賢菩薩法”,即懺悔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的罪障:

  1.懺悔眼:若有眼根惡,業(yè)障眼不凈,但當誦大乘,思念第一義,盡諸不善業(yè)。

  2.懺悔耳:耳根聞亂聲,壞亂和合義,由是起狂亂,猶如癡猿猴,但當誦大乘,觀法空無相,永盡一切惡,天耳聞十方。

  3.懺悔鼻:鼻根著諸香,隨染起諸觸,如此狂惑鼻,隨染生諸塵,若誦大乘經(jīng),觀法如實際,永離諸惡業(yè),后世不復生。

  4.懺悔舌:舌根起五種,惡口不善業(yè),若欲自調(diào)順,應勤修慈心,思法真寂義,無諸分別相。

  5.懺悔心:心根如猿猴,無有暫停時,若欲折伏者,當勤誦大乘,念佛大覺身,力無畏所成。

  6.懺悔身:身為機關主,如塵隨風轉(zhuǎn),六賊游戲中,自在無罣礙,若欲滅此惡,永離諸塵勞,常處涅槃城,安樂心恬泊,當誦大乘經(jīng),念諸菩薩母,無量勝方便,從思實相得。

  懺悔是滅罪增福的最好法門,有關懺悔的對象,佛經(jīng)舉出十種:

  1.可以對諸佛菩薩懺悔。

  2.可以對父母懺悔。

  3.可以向兒女懺悔。

  4.可以對師僧懺悔。

  5.可以對弟子懺悔。

  6.可以對領袖懺悔。

  7.可以對檀越懺悔。

  8.可以對善友懺悔。

  9.可以對所化懺悔。

  10.可以對龍?zhí)鞈曰凇?/p>

  懺悔要發(fā)心,至誠發(fā)心,罪業(yè)才能消除。因此,無論是向諸佛菩薩,或是對父母、師長等人懺悔,都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1.發(fā)露。

  懺悔須要至誠懇切地表白自己所犯的過錯,不可覆藏,就如病患找醫(yī)生看病,如果不把病癥說出來,醫(yī)生不能正確診斷、開藥方,病就不會好。所以要發(fā)露不覆藏,如果有所隱藏,懺悔就無法得到完全的清凈。

  2.要真心地改往修來。

  六祖大師說:“凡夫愚迷,只知懺其前愆,不知悔其后過。以不悔故,前罪不滅,后過又生。前罪既不滅,后過復又生,何名懺悔?”因此,懺悔最重要的,是要真心的改往修來;懂得“隨緣消舊業(yè),切莫造新殃”,才是真懺悔。

  四、如何懺悔?

  前文提到懺悔有很多法門,現(xiàn)在再從具體的方式與事例進一步說明懺悔的重要。

  俗云:“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知過必改,善莫大焉!”在佛法里有兩種偉大的力量:第一、是自性不作惡;第二、是做了能懺悔。

  懺悔是認識罪業(yè)的良心,是袪惡向善的方法,是凈化身心的力量。一個人不怕造業(yè),只怕不懺悔。例如佛世時,印度的阿阇世王曾經(jīng)犯下了弒父篡位的彌天罪業(yè),后來因為懺悔,終能得救。中國的悟達國師,累劫冤業(yè)感生人面瘡,透過懺悔,終于冰釋多生仇恨,并且留下一部“慈悲三昧水懺”,利益后人。

  不過,一般人在平常都不會想到要懺悔,一定要到甚么時候才肯懺悔呢?

  有病的時候,病苦折磨,他想到要懺悔了。

  受苦的時候,艱難困苦來了,他想到要懺悔了。

  困難的時候,做事時,這項不如意,那樣不順心,他想到要懺悔了。

  年老的時候,他想到過去年輕時候種種非法、種種不是,就容易懺悔。

  無力的時候,感到自己沒有力量了,那時候就想到要懺悔了。

  知道自己錯了才懂得要懺悔,往往悔不當初;甚至身陷牢獄才知道自己做錯了,更是懊悔已嫌遲。所以,我們懺悔,要在平常的時候,要在我們有辦法的時候。

  如何懺悔愚迷、驕誑、嫉妒等惡業(yè)?《六祖壇經(jīng)》說,佛弟子平日于佛前依下列三段文懺悔發(fā)愿,可以增長我們懺悔的力量:

  “弟子○○,從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迷妄所染,從前所有的愚迷惡業(yè)等罪,悉皆懺悔,愿一時消滅,永不復起。”

  “弟子○○,從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驕誑所染,從前所有的驕誑惡業(yè)等罪,悉皆懺悔,愿一時消滅,永不復起。”

  “弟子○○,從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所染,從前所有的嫉妒惡業(yè)等罪,悉皆懺悔,愿一時消滅,永不復起。”

  《觀普賢菩薩行法經(jīng)》載,在家信眾的懺悔法有五種:一、不謗三寶,乃至修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二、孝養(yǎng)父母、恭敬師長;三、端正身心,以慈悲、道德待人;四、六齋日不殺生;五、相信因果。

  除了上述的懺悔方法以外,一般佛教徒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修行如下六種懺悔:一、說好話懺悔;二、捐善款懺悔;三、勤勞服務懺悔;四、成就他人懺悔;五、用感恩報德的心懺悔;六、以禮佛謝罪的心懺悔。

  懺悔是生活里時刻不可或缺的美德,例如:穿衣的時候,想到“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如何能不懺悔?如何能不想到母恩難報呢?穿衣服的時候,想到這件衣服是從工廠里的工人一絲一縷慢慢地織成,我能不愛惜它嗎?所以,穿衣服就可以懺悔。吃飯的時候,所謂“吃現(xiàn)成飯,當思來處不易”;所謂“佛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若人不了道,披毛戴角還”。一粒米所以能到我們的口中,那是經(jīng)過了農(nóng)夫的耕作,工人的制造,商人的販賣,同時還要結(jié)合水份、土壤、陽光、空氣等宇宙間所有的因緣、力量,才能成為這一粒米給我們充饑填飽。我在吃飯的時候,怎么能不感恩懺悔呢?所以,在佛門里,飯前要念供養(yǎng)咒,飯后要念結(jié)齋偈,在吃前三口飯時要說:“愿斷一切惡,愿修一切善、愿度一切眾生。”斷惡、修善、度眾,主要的,就是要懺悔、感恩、發(fā)愿。

  懺悔不但可以滅罪,而且可以增福。依經(jīng)典記載,懺悔可得五種福德:終不遠離一切圣人;一切眾生樂見樂聞;入大眾時,不生怖畏;得好名聲;莊嚴菩提。

  懺悔之后,罪業(yè)是否究竟清凈,可以依懺悔當時的情狀自我審查。懺悔的相狀有三品:

  下品懺悔:全身微熱而眼出淚。

  中品懺悔:全身毛孔發(fā)熱出汗,從眼出血。

  上品懺悔:全身的毛孔和眼睛都出血。這是最高的懺悔。

  一般人學佛修行,無不希望與佛菩薩感應道交,但是為甚么有的人有感應,有的人沒有?感應的原理就同“月現(xiàn)江心”。所謂“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云萬里天”、“菩薩清涼月,常游畢竟空,眾生心垢凈,菩提月現(xiàn)前。”菩薩就像一輪皎潔的明月,常游在畢竟空里,對大地眾生沒有分別心,只要眾生心中清凈無垢染,就像江河的水澄澈無波,月亮自能影現(xiàn)江心。所以沒有感應的人,不能責怪天上沒有月亮,應該怪自己的心海不清凈。所謂“人有誠心,佛有感應”,只要我們能時常藉著懺悔的法水來滌凈心垢,自然能與佛菩薩感應道交。

  五、何謂自性自度?

  在《六祖壇經(jīng)》中,惠能大師一再強調(diào),學道的人要自己度自己,不能完全依靠別人,所謂“迷時師度,悟時自度”。一個學生讀書求學,如果完全依靠老師,自己不用心,絕不會有太大的長進。所以,學佛修行,三分靠老師,七分要靠自己,要“自性自度”,能夠覺悟自己的自性,才能自度,這才是究竟之道。

  有一位瑞巖禪師,他每天早上起來,總要先叫自己:“主人公!主人公!”然后自己回答:“有!有!”然后說:“你要醒一醒!你不要給人欺瞞!”自己又再答:“我要醒一醒!我不給人欺瞞!”所以,有一首詩偈說:“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來認識神,無始劫來生死本,癡人喚作本來人。”我們不知道自己的本性,心外求法,那里能求到自己的根本呢?

  白云守端禪在楊岐方會禪師處參禪,久久不能開悟,楊岐禪師很是掛念,想方便開導。有一天,楊岐方會禪師問守端禪師:“喂!你過去拜師父學道,你的師父是誰?”

  “我的師父是柴陵郁禪師。”

  “柴陵郁和尚是開悟的禪師,你知道他怎么樣開悟的嗎?”

  “我的老師有一次過橋的時候,跌了一跤,就覺悟了。”

  “跌一跤,怎么覺悟呢?你怎么證明他覺悟的呢?”

  “他跌了一跤以后,說了一首偈語:‘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封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楊岐禪師聽了之后,便發(fā)出呵呵的怪笑聲走了。守端禪師卻因方會老師的一笑,輾轉(zhuǎn)反側(cè),整夜失眠。第二天便迫不及待地到法堂請示方會禪師:“老師!為甚么您一聽我說柴陵郁禪師的詩偈便發(fā)笑不已?我有說錯了甚么嗎?”

  楊岐禪師道:“你這個家伙!真沒出息!你看我們寺院前面的廣場上,經(jīng)常有走江湖的在那里變把戲,弄個猴子在那里跳來跳去的,他們賣力表演,無非是為了博得觀眾哈哈一笑。你這么沒有用,我跟你一笑,你竟然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著。可見得你比玩猴把戲的人都不如,你還能參禪悟道嗎?”

  白云守端禪師一聽,若有所悟地愣在那里。老師又說:“不必想,不必分別,懂就懂了,悟就悟了。”

  于是老成守道的白云守端禪師,經(jīng)過老師這樣的方便權(quán)巧,一笑也能把他笑開悟了。

  夢窗禪師因為在夢中夢見自己踢中了磚瓦,因此開悟了。他也有一首詩說:“多年絕地滅晴天,聽得重重礙影物,一一眼中踢磚瓦,等閑踢中虛空物。”

  此外,佛光禪師聽到打板的聲音,他開悟了。中峰明本禪師看到清泉流水潺潺流動,他也開悟了。玄沙師備禪師走路,經(jīng)過一個山溝,一個不小心,踢中了一個石塊,打到了自己的腳背,“喔!好痛!”他這一痛,痛得開悟了。所以,過去很多的禪師,聽到打板的聲音,開悟了;飯碗跌破地上,開悟了;一聽鐘聲,開悟了;一聽鼓聲,開悟了。但是,今天我們不要說聽到鐘聲、鼓聲、板聲,我們不能開悟,就是打雷,我們也不能開悟。過去有一位天然禪師,他就是聽到打雷開悟的。

  有位香嚴智閑禪師,在溈山禪師處參學,久久不開悟。溈山禪師一見智閑禪師就說:

  “聽說你在先師百丈處,聞一知十,聞十知百,聰明伶俐,很了不起。不過,我現(xiàn)在有一個問題問你:未出娘胎前,甚么是你的本分事?請試說一句看看,我為你印證。”

  智閑禪師茫然不知應對,沉思了一會兒才說:“請禪師替我解說!”

  溈山禪師道:“我說,那是我的見解;對你,又有什么益處呢?”

  香嚴智閑于是回到僧堂,把所有語錄經(jīng)卷搬出來,左翻右翻,竟然沒有一句合乎應對的話。歎息道:“說食不能當飽,畫餅豈可充饑?”因此便把所有典籍付之一炬,發(fā)誓說:“這輩子不研究義學了,從今以后好好做個粥飯僧,免得浪費心神!”

  香嚴禪師于是辭別溈山禪師,到南陽慧忠國師昔日住過的地方禁足潛修。有一天,在除草的時候,無意中拋擲一塊瓦礫,擊中竹子,發(fā)出清脆的一聲,“叩!”因而豁然大悟!所以,他就說了一首偈語:

  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動容揚古道,不墮悄然機。

  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

  悟道的偈語一說,傳到溈山禪師那里,溈山禪師還不放心,就派另外的一個弟子仰山禪師,來考試智閑禪師。他說:“我聽說師弟你悟道了,不過有時候光從字面上去知解是不算的,你如何從心地法門體悟自性,請道一句。”

  智閑禪師就說:“過去窮,我還有立錐之地;現(xiàn)在窮,連立錐之地都沒有了。”

  仰山禪師把這個話回去稟告溈山禪師,溈山禪師一聽,說:“!他是真的悟道了!”

  禪,是一個機緣,是累積多少年的修行,到了那么一刻,眾緣具備才能開悟。

  南宋的時候,有一位張九成,聽到蛙聲一叫,開悟了。于是寫下一首詩偈:“春天月夜一聲蛙,撞破乾坤共一家,正恁么時誰會得?嶺頭腳痛有玄沙。”

  聽到蛙叫,可以開悟;看到花開,可以開悟;看到花落,也能開悟。六祖惠能大師聽到《金剛經(jīng)》的一句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當下大徹大悟,說:“何其自性本自清凈!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崇奉佛教,嘗以居士而嗣黃龍祖心之法的宋代詩人黃山谷,有一次參訪晦堂祖心禪師,聞到花香,開悟了;尢枚U師就問他:“你有聞到香味嗎?”

  “好香喔!”

  禪師說:“我何嘗隱瞞你甚么嗎?”

  意思是說:“你看,這么好的禪、道,不都給你了嗎?”其實,這不是晦堂禪師給黃山谷的,是黃山谷自己的機緣成熟了,因此他悟道了。

  唐朝招賢會通禪師嘗跟隨鳥窠禪師學道,一學就是十六年。十六年來,鳥窠禪師沒有跟他講過一句佛法,也沒有說過一個道理。會通侍者終于忍耐不住,就向鳥窠禪師告假,要到他方參學。鳥窠禪師一看,這個徒弟跟隨我十六年,忽然要走了,就問:“你要到那里去。”

  侍者說:“我要到諸方去參學。”

  鳥窠道林禪師就說了:“佛法何必到別去學呢?我這里也有一些!”說完之后,立刻從身上拈起一根布毛,他說:“你看,這不就是佛法嗎?”

  會通侍者當下廓然大悟。所以,后來人們就叫他布毛侍者。

  布毛侍者因一根布毛而覺悟,我們現(xiàn)在別說一根布毛不能覺悟,就是拿一件毛毯給你看,你也不見得能覺悟。布毛侍者他是經(jīng)過十六年的功夫,到了那么一刻,才悟道的。又如佛陀在十二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成正覺,開悟成道。我們現(xiàn)在即使天天看天上的星星、月亮,甚至天天看太陽,也不能開悟。因為佛陀是經(jīng)過多少的苦行、多少的修持,慢慢的累積,到了那么一刻,因緣成熟,一下就悟道了。

  近代的太虛大師,他曾在普陀山閉關,某夜,聞前寺開大靜鐘聲而進入禪定,直到隔天清晨聽到鐘聲才出定,但他以為還是昨天晚上的開大靜。太虛大師經(jīng)過了這次悟道的體驗,從此真是“深入經(jīng)藏,智能如海”。

  所謂“見性成佛”,這是每個人的自家事,靠別人幫忙是不可能得道的,唯有自己負責,自我努力,才是最好的保證。心外求法了不可得,本性風光,人人本具,反求內(nèi)心,自能當下證得。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