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凈土宗 > 凈土經(jīng)論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卷五【十七】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卷五【十七】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蛞姺且姟6讼鄳。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yuǎn)。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xiàn)前當(dāng)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yuǎn)。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yán)。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于此界。攝念佛人歸于凈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大勢至法王子和同道的五十二位菩薩從座上站起,頂禮佛足,對佛說:憶想過去無數(shù)劫時,有佛出現(xiàn)于世,叫做無量光佛,十二位如來前后相續(xù)共一個劫時,其中最后一個佛叫超日月光佛,這佛教我持念佛法的奧妙法門。譬如有人能擅記憶,有人擅忘卻,這兩個人,不論是能遇在一起還是不能遇在一起,或者能相見還是不能相見,只要兩人間相互生起憶想,心念深切,憶念的力量自然加深,就能夠在生生世世之中,如影隨形一樣不相分離,他們之間也不會有任何相互抵觸分別的事情發(fā)生。十方如來憐憫眾生的心,就像母親憶念孩子一樣,假若孩子逃逝不見了,這個憶念又有什么用處?假如孩子憶念母親,也像母親想念孩子那樣,兩個憶念深深切切,那么,母親與孩子就能生生世世都不會分離。如果眾生對佛心生憶念,那么憶念一起必能見佛,如此則離佛不會遙遠(yuǎn),則可以不假借任何方便,自然得到心開。這就好比專事染香的工匠,身上必定有香氣溢出,這就叫做香光莊嚴(yán)。我的修習(xí)本因地是以憶念佛的心,證入無生法忍,F(xiàn)在我在這個娑婆世界,能攝受所有憶念佛的眾生統(tǒng)統(tǒng)歸于佛國凈土之中。佛問哪個法門最為圓通、依我所證,我沒有什么選擇,而是收攝起全部六根,心心念念相續(xù)不斷,和合歸于精明心,離于分別,如此清凈念佛,必能證入三摩地,得入無上正等正覺,我以為,這應(yīng)是第一法門。

相關(guān)閱讀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