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凈土宗 > 凈土論著 >

復(fù)念佛居士書二

  ●問,大兒因本身夙業(yè),與弟子夫婦遺傳之關(guān)系,缺少慈和,異常偏執(zhí)。本擬寄托江易園居士教化,家庶祖母慮其路遠,倘有疾病,無人料理,不欲令行,故遂中輟。蓋亦此子福薄,不得早受善知識之陶镕。然心愿已發(fā),或終有遂順之日歟。
  ○答,遠從易園,不如在家自教好,祈永息此念。光于世故閱歷已熟,汝尚難教,易園當更難教,以不敢認真苛責故。彼果是有根器的,在外也好,在家也好。否則,在外不如在家多多矣。
  ●問,諺云,家富不如家和。至于一家之內(nèi),不和之端,起于夫婦,延及子孫。忿爭之習已成,改之極難。惟有全家吃長素,庶幾日相薰習,化戾迎祥。弟子家中除弟子與大女二人,現(xiàn)吃長素。其余子女,亦未敢十分違拗。但因內(nèi)人不愿長素,故諸子女亦隨之吃葷。使內(nèi)人改吃長素,即可全素矣。又弟子兒女林立,用度浩繁,而內(nèi)人不知大體,常到各房賭博,每月總有十余元浪費。且漸使兒女效尤,更覺危懼。弟子屢次勸渠吃長素,戒賭博。且常喻渠,別家兵少,籌糧尚可從容。我們兵多,籌糧必須早足,方免潰亂,渠總不聽。茲擬一法與渠言明,此后如再不從,即將家務(wù)統(tǒng)行脫卸,潛避他方,一切由汝自負責任。俟汝修改之后,方始回家。如此主張,未知可否。敬求慈悲明示。
  ○答,彼等不能如法,一須以言勸諭,二須于佛前代為懺悔,祈其加被,令彼回心轉(zhuǎn)意也。當以平心和氣,說世間富貴人逸樂致苦,貧窮人勤儉致樂等事,當做閑話說,久久或可以動心。若加以嚴厲聲色,則便成抵抗矣。不唯無益,且致更甚。又此話只可彎弓,不可放箭。倘汝真走出不理,則不一二年,子女失教,不可成器。家資家規(guī),當一敗涂地。汝何想出如此壞章程乎。宜永莫說,但用勸諭祈禱二法即已。
  ●問,弟子德薄才疏,局量偏淺,此后擬即謝絕外緣,在家孝親課子,虔修凈業(yè)。倘遇有緣,隨機勸化。終身如此,亦無所憾。區(qū)區(qū)之誠,當荷許可。
  ○答,謝絕外緣,在家奉親教子。隨機勸化,實為莫善之務(wù)。
  ●問,冤冤相報,是否為怨怨相報之誤。
  ○答,怨怨,仇也。冤冤,屈也。儒釋經(jīng)典中多混用之。華嚴經(jīng)有一半是怨,一半是冤。若過細講究,固當分用。
  ●問,弟子或與人發(fā)生忤意事,即起抵抗仇復(fù)之心。又遇女色,不凈觀提不起,當因夙世瞋淫二習太重故耶。
  ○答,此病當于無事時思量,有事自然不發(fā)此惡念。女色不凈觀提不起,當從因果上想;蛳肽附忝门,則便消滅矣。
  ●問,昔年恩師復(fù)諭云,凈土法門,修有專圓。由眾生根器不一,致諸祖立法不同。善導(dǎo)令人一心持名,莫修雜業(yè)者,恐中下人以業(yè)雜致心難專一,故示其專修也。永明令人萬善齊修,回向凈土者,恐上根人行墮一偏,致;不能稱性圓滿,故示其圓修。竊聞一句彌陀,普被諸根。豎徹五時,橫賅八教。六度萬行,無不包羅。依之成佛,綽有余裕。何以專修僅限于中下,上根又慮其墮偏,則與普被賅徹等義,似有抵牾乎。弟子愚昧,敬請明誨。
  ○答,汝何得以圓話作偏說。一句阿彌,法法全該。上根不能超出其上,中下則由其專精,故能獲圓益。上根能圓修,若偏專修,亦非不可。但于建化門頭,或恐不能普攝諸根也。汝先之志,其大無外,至今尚作此偏見,則其見理未能透徹之所致也。
  ●問,敬問各寺中每有阿彌圣像,安東向西塑立。若課畢對之回向,適背正西,心殊不安。想以另至他處,回向為妥耶(約弟子一人言,非謂寺僧悉如此)。
  ○答,西方極樂世界,方方皆有阿彌陀佛。能如法固好。否則,作此想則無礙。
  ●問,大女性欠慧敏,卻尚靜篤。如阿彌陀經(jīng),感應(yīng)篇,大學,論語,均已成誦。普賢行愿品,女論語,亦能循讀。每日禮佛四十八拜,讀彌陀經(jīng)行愿品,感應(yīng)篇各一遍,念佛千聲。尚擬授以毛詩,使其多識字。再課以地藏,普門品,玉耶女,四十八愿,九品章等,未知太繁否。不如專令念佛,易致一心乎。并求指點,曷勝感激。
  ○答,毛詩萬不可讀,以國風多屬男女感情。彼女子未能立定腳,一讀此書,或開情竇。切記切記。女子有女子之事業(yè),刺繡不學亦無礙,裁縫決不可不學。若專一修行,或守貞,或出家,不學尚無大關(guān)系。然亦須學會方好,或從夫,斷斷不可不學裁縫。否則,后來必受其制,及受人欺侮。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