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凈土宗 > 凈土旨?xì)w >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九之二

  卷第九之二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九之二

  頌二

  (點(diǎn)校者注:此下白牛圖有兩種版本,兩存,供讀者參究)

  有引并述此頌,若作圖者,須一一如頌中各句,及頌後小字而作。儻少不合,則大背宗旨。其第九圓相一圖,或并不作圓相,但存一白幅亦可。

  白牛在西面東。

  童子在東面東。

  主人問牛所在,童子失措。更一人自西來,以手遙指。

  童子面西急走。

  田中多有牛 。

  白牛隱臥田中。

  童子遙見歡喜。

  白牛從容起立。

  童子喜撫其背。

  童子閑坐石上。

  白牛飲澗自適。

  夕陽在山,白牛歸宿。

  童跨牛背,吹笛自樂。

  明月在天,牧童拍手自歌。

  人牛俱不見,唯一圓相。

  童子向東前行,白牛相隨在後。

  大雄峰群峰之中,巍然端坐,為山正主。

  百丈峰大雄之東,危巖杰時,俯臨萬竹。

  獨(dú)立峰大雄之西,峭壁千仞,有若天門,亦名海日幢。

  五蓮峰獨(dú)立峰前。五峰行列於寺之西,并似青蓮。

  二乳峰在寺東南,回顧梵剎,情同慈母。

  天鼓坪大雄百丈兩峰之間,行時皆逢逢有聲,震動巖谷。

  碧玉坪在藏堂東,修竹巨石,可行可坐。

  碧坪在藏堂西,與碧玉坪相對,皆從大雄峰而發(fā),如兩瓣青蓮華葉,是為梵剎內(nèi)護(hù)。

  神舟峽俗稱靈巖豁,兩壁峭立,相傳為神舟行處。

  秘藏巖在碧坪北,大石三座,如伊字三點(diǎn),不縱不橫,不并不別,其前可結(jié)小茅。

  龍樹泉舊名龍泉,祈雨最靈,載一統(tǒng)志,山由此得名。正在大雄百丈兩峰之中,

  堪表中道,如龍樹大士造中觀論,傳佛心印,其味醇正,潤益無窮。

  歡喜泉出百丈峰之東,冬夏不絕,飲之甘美。

  安養(yǎng)泉出大雄峰之西,味尤醇美,猶(苦)[若]醍醐。

  澡月池在碧玉坪西麓,積龍泉所成也。

  談經(jīng)石俗呼神舟石,在安養(yǎng)泉左,可坐廿余人,時泉聲淙淙。

  跏趺石大雄峰之麓也。相傳大風(fēng)雨時,從峰頭迸。在藏堂東北隅,群木交 ,堪坐數(shù)人。遠(yuǎn)望前山,疊翠數(shù)重,并相環(huán)拱。

  萬竹塢舊名上房塢,今精舍名攝香居。

  千梅塢由萬竹塢東上,怪石崎嶇。人跡罕到,野梅無數(shù),開則半山 白,香風(fēng)遠(yuǎn)傳。

  金仙洞舊名仙洞,在龍樹泉下,載一統(tǒng)志,每為苦行衲所居。

  華嚴(yán)洞在二乳峰左,而外向東南,日出則先照之。

  白牛十頌(有引并序)

  (此頌若作圖者,須一一如頌中各句,及頌后小字而作。倘少不合,則大背宗旨。其第九圓相一圖,或并不作圓相,但存一白幅亦可。)

  向有二種牧牛圖行世,一從未牧,至雙泯為圖。十牛,自黑漸白,以至於無。一從尋牛至入廛為圖,亦十牛,始終皆白。雖云大同小異,旨趣固自別矣。禪觀之暇,偶為會通。稍稍更定,作十頌。非敢求異古人,冀自冥心一轍耳。

  白牛原不遠(yuǎn)山童,無奈山童面向東。柳綠桃紅空戀惜,凝眸塵劫好懵懵。

  (白牛在西面東,童子在東面東)

  右失牛,配理即佛也。所謂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zhí)著,而不證得。

  主人忽問牧童牛,回首茫茫何處求。賴有來人指往路,白牛端的在西頭。(主人問牛所在,童子失措。更一人自西來,以手遙指。)

  右尋牛,配名字即佛也。謂從經(jīng)典,或善知識,創(chuàng)聞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理。發(fā)心愿求,返本歸源。

  驀直追尋路漸西,荒原踏破是牛蹄。一回瞻視知端的,信步前行不復(fù)迷。

  (童子面西急走,田中多有牛跡)

  右見跡,配觀行即佛也。謂圓五品位,依圓解修圓觀,圓伏五住煩惱。

  橫穿九十六煙村,忽睹牛王露地蹲。從此腳跟輕快也,假饒氣急不須論。

  (白牛隱臥田中,童子遙見歡喜)

  右見牛,配相似即佛也。謂圓十信位,相似得法性理水。

  六根清凈,見思先落。證位不退,塵沙亦落。證行不退,但猶未證無功用道。

  水窮山盡不辭勞,趁到牛邊功已高。嘆息無端成久別,而今方得解天弢。

  (白牛從容起立,童子喜撫其背)

  右得牛,配分證即佛也。謂圓初發(fā)心住,破一分無明,證一分三德。

  入秘密藏,生如來家,得念不退,至十住,皆此中攝。

  雪山香草甚甘肥,清冷流泉可療饑。不羨稼苗盈野綠,悠然飽足度余暉。

  (童子閑坐石上,白牛飲澗自適)

  右護(hù)牧,亦分證即佛也。謂圓十行,一行一切行,稱性功德。

  夕陽將盡晚霞稀,就路還家不用揮。一曲無生吹短笛,余暉猶自照庭闈。

  (夕陽在山,白牛歸宿。童跨牛背,吹笛自樂。)

  右騎歸,亦分證即佛也。謂圓十回向法界愿行。事理自然融合,回入平等法界海。

  白牛何處本無蹤,牧豎高歌明月峰。萬象光含秋露冷,桂枝猶自影重重。

  (明月在天,牧童拍手自歌。)

  右忘牛,亦分證即佛也。謂圓十地,純智忘理。猶如大地,能生一切佛法。荷負(fù)法界眾生,普入三世如來智地。

  逸多彈指閣門開,笑殺當(dāng)年小善財。煙水百城空自歷,人牛絕蹤夢初回。

  (人牛具不見,惟一圓相)

  右雙泯,配究竟即佛之根本智也。謂始本不二,理智一如,。徹證三無差別之性,亦無能證所證可得。

  依稀何處現(xiàn)人牛,垂手相將入市游。借問人牛還似昔,云何無失亦無求。

  (童子向東前行,白牛相隨在後。)

  右入廛,配究竟即佛之後得智也。謂佛果後普賢行,乃盡未來際常然大用之門,能同流九界,廣度含識,實(shí)無加於雙泯之體。

  頌仰答高峰大師六問六首(有小序)

  高峰大師,勵頭陀行,力扶祖道之衰。有參學(xué)者,必先令然指受戒,方乃授以心要。其砥柱狂瀾之志,亦甚切矣。今觀室中垂問語,無非因病發(fā)藥,痛處加錐。近來禪德,每作一色邊事會去,辜負(fù)祖意,不既多乎。不揣疏愚,敬為仰荅,兼系一頌。醍醐毒藥,毒藥醍醐,一任具舌者之自辨也。

  問,大徹底人,本脫生死,因甚命根不斷。

  仰答,猶有徹底者在。

  頌曰,理極情忘退步難,轉(zhuǎn)身一句葛藤繁。石人撫掌歌明月。寄語禪流莫浪看。

  問,佛祖公案,是一個道理,因甚有明與不明。

  仰答,為是一個。

  頌曰,千差萬別勢隆穹,樵子休商窮與通。側(cè)看是峰橫看嶺,只因身在此山中。

  問,大修行人當(dāng)遵佛行,因甚不守毘尼。

  仰答,邪法難扶。

  頌曰,解脫翻成荊棘因,暗中觸寶漫傷身。自從拶入波離室,梵網(wǎng)光流劫外春。

  問,杲日當(dāng)空,無所不照,因甚被片云遮卻。

  仰答,瞥。

  頌曰,緣見因明被暗欺,晴空何礙片云移。欲從遮照分賓主,豈借毘嵐努力吹。

  問,人人有個影子,寸步不離,因甚踏不著。

  仰答,踏著即非影子。

  頌曰,認(rèn)影迷真最可憐,不堪忽後又瞻前。晚來演若狂心歇,童子南詢腳底穿。

  問,盡大地是個火坑,得何三昧,不被燒卻。

  仰答,火光三昧。

  頌曰,火光三昧最芬清,切忌從他覓化城。烹熟法身冬至後,黃鐘重奏一陽生。

  三觀蓮華頌(有引)

  一心三觀,即妙法蓮華也。本非定三,豈應(yīng)分頌。然亦非定一,姑妄分之。讀者幸勿以辭害意。

  空觀蓮花頌曰,

  覓心覓佛了無蹤,一葉荷香裹太空。消盡涅槃生死夢,相看仍在寶池中。

  假觀蓮花頌曰,

  蕋幢葉葉含塵界,光影相吞孰可窮。歷盡普賢毛孔後,始知生長福城東。

  中觀蓮花頌曰,

  劍樹刀山覿面呈,蓮花青赤倍分明。(安經(jīng)中云有優(yōu)缽羅地獄,此云青蓮花。復(fù)有波頭摩地獄,此云紅蓮花,故云。)遮那身土從來遍,擬議思量轉(zhuǎn)似盲。

  北天目靈峰寺二十景頌(有序)

  靈峰山,古稱為北天目。辛未冬入山結(jié)制,即有偈云,靈峰一片石,信可矢千秋。甲申秋,從槜李入山,復(fù)有句云,靈峰片石舊盟新。不謂乙酉春,偶游石城。直至已丑深秋,方獲歸臥也。俯仰泉石,勝概縱橫,紀(jì)其大者,略有二十,聊當(dāng)化城,畢茲余喘,自非樂土,終弗與易矣。

  鷲嶺遙傳祇一枝,由來吾道貴聞知。但從龍樹通消息,不向黃梅覓破衣。

  (大雄峰,群峰之中,巍然端坐,為山正主。)

  應(yīng)據(jù)當(dāng)陽顯別傳,較來仍是正中偏。馬駒踏殺人無數(shù),畢竟還他懷海賢。

  (百丈峰,大雄之東,危巖傑峙,俯臨萬竹。)

  大壑風(fēng)吹帀地寒,芙蓉削出翠難看。幾翻倒岳傾湫後,方識孤危卻自安。

  (獨(dú)立峰,大雄之西,峭壁千仞,有若天門,亦名海日幢。)

  九品何須一一求,戒乘俱急已前收。須摩去此洵非遠(yuǎn),觸目標(biāo)心寄玉浮。

  (王蓮峰,獨(dú)立峰前,五峰行列,于寺之西,并似青蓮。)

  秀出雙雙巽岫高,不隨春色醉仙桃。山中薄有天廚供,傭向人間問紫袍。

  (二乳峰,在寺東南,廻顧梵剎,情同茲母。)

  度他何必起風(fēng)波,莫怪齊東傳事訛?v使鐵船終不爛,幾人能聽屈原歌。

  (神舟峽,俗稱靈巖豁,兩壁峭立,相傳為神舟行處。)

  虛空為虡大地枹,無問自說聲有無。喚醒癡禪計(jì)離絕,但觀一諾還一呼。

  (天鼓坪,大雄百丈兩峰之間,行時皆逢逢有聲,震動巖谷。)

  兩澗泉聲夾竹岡,恍疑羅帶曳琳瑯。經(jīng)行飯後無余事,一任跏趺送夕陽。

  (碧玉坪,在藏堂東,修竹巨石,可行可坐。)

  聞?wù)f從來道不孤,萬筠叢里臥璚株。鳳兮未肯甘衰德,早向深林避網(wǎng)罛。

  (暎碧坪,在藏堂西,與碧玉坪相對,皆從大雄峰而發(fā),如兩瓣青蓮華葉,是為梵剎內(nèi)護(hù)。)

  不是因緣不自然,大雄特地露言詮。剎塵演說雖無隱,水性終須飲者傳。

  (秘藏巖,在暎碧坪北,大石三座,如伊字三點(diǎn),不縱不橫,不并不別,其前可結(jié)小茅。)

  四性無生八不該,誰將宗說強(qiáng)分開。但看滴滴歸滄海,始信源從阿耨來。

  (龍樹泉,舊名龍泉,祈雨最靈,載一統(tǒng)志,山由此得名。正在大雄百丈兩峰之中,堪表中道,如龍樹大士,造中觀論傳佛心印,其味醇正,潤益無窮。)

  百丈峰頭涵蓄深,泠然東國沁禪心。維摩摘取雖非遠(yuǎn),未許貪夫著意斟。

  (歡喜泉,出百丈峰之東,冬夏不絕,飲之甘美。)

  忍土塵勞不可噬,能仁格外垂恩濟(jì)。引取珠王十四枝,來向山中宣妙偈。

  (安養(yǎng)泉,出大雄峰之西,味尤醇美,猶苦醍醐。)

  歷盡青山數(shù)十層,盈科聊就此中澄。長空如洗標(biāo)孤影,不向污流別覓朋。

  (澡月池,在碧玉坪西麓,積龍泉所成也。)

  未必神舟是戲詀,坐聞泉水日喃喃。滿慈久已成獅吼,暗證徒將口舌緘。

  (談經(jīng)石,俗呼神舟石,在安養(yǎng)泉左,可坐廿余人,時泉聲淙淙。)

  大雄久欠兒孫債,劈取須彌安此界。賓頭未敢向空旋,米芾不妨頻下拜。

  (跏趺石,大雄峰之麓也,相傳大風(fēng)雨時,從峰頭迸墜。在藏堂東北隅,群木交暎,堪坐數(shù)人,遠(yuǎn)望前山,疊翠數(shù)重,并相環(huán)拱。)

  舉世昏昏恥獨(dú)惺,亂山深處且埋形。夜來風(fēng)雨摧殘草,唯有修篁不改青。

  (萬竹塢,舊名上房塢,今精舍名攝香居。)

  藏身之處沒蹤跡,沒蹤跡處莫藏身。東風(fēng)誤報春光好,香色分明舉似人。

  (千梅塢,由萬竹塢東上,怪石崎嶇,人跡罕到,野梅無數(shù),開則半山遍白,香風(fēng)遠(yuǎn)傳。)

  何必高夸雞足山,個中趺坐亦安閑。純陽飛劍心機(jī)錯,好向黃龍問過關(guān)。

  (金仙洞,舊名仙洞,在龍樹泉下,載一統(tǒng)志。每為苦行衲所居。)

  獨(dú)據(jù)東南最上頭,天空海闊一浮漚。饒君先入如來慧,爭奈群機(jī)攝未周。

  (華巖洞,在二乳峰左,而外向東南,日出則先照之。)

  自頌法華堂問答六首

  一問,步步不曾離著他,因甚麼舉似不出。

  答,舉則不似。

  頌曰,演若迷頭向鏡馳,狂呼歷劫未曾癡。朝來摸著娘生鼻,到底雙雙兩下垂。

  又答,分明舉似。

  頌曰,分明舉似不爭差,步步何曾離著他。更問之乎并者也,胡人月下吹胡笳。

  二問,說得了了分明,因甚麼用他不著。

  答,說底是甚麼。

  頌曰,家常茶飯日三餐,一飽渾忘饑與寒。只恐鮮能知此味,別圖鳳腦與龍肝。

  又答,步步不曾離。

  頌曰,分明步步不曾離,日用尋常盡是伊。怪底春光遍桃李,東風(fēng)消息幾能知。

  三問,三身與三自性。是同是別。

  答,且道是同是別。

  頌曰,三性三身別復(fù)同,分明指示不須融。獨(dú)憐村里三家犬,月下啀喍吠草叢。

  四問,一切法皆可作四句,且如三身,各四句如何作。

  答,四句歷然。

  頌曰,無性緣生觸處通,有無情理互含容。一微亦必存方分,儱侗如何達(dá)此宗。

  自頌除夕問答二十首。

  一問,如何是為實(shí)施權(quán)。

  答,家家有路透長安。

  頌曰,治水功成定永圖,荒要侯甸各分符。始皇吞并非良策,眨眼秦嬰已獻(xiàn)俘。

  又答,病多藥多。

  頌曰,病多藥亦多,須是問耆婆。黃龍湯一味,那得起沈疴。

  二問,如何是開權(quán)顯實(shí)。

  答,借婆衫子拜婆年。

  頌曰,禮到何勞漫費(fèi)錢,大家恭敬賀新年。面門歡喜心安樂,不羨無懷與葛天。

  又答,子等心亦等。

  頌曰,子等心亦等,況復(fù)貲無盡。周給本非難,只愁不自肯。

  三問,如何是本跡雖殊,不思議一。

  答,歲歲黃鶯啼綠柳。

  頌曰,春光一度一番新,賺得嬌奴起怨情。獨(dú)有東村王大姐,依依猶憶舊時人。

  又答,萬古碧潭空界月。

  頌曰,萬古碧潭月,盈虧時出沒。撈摝非有無,大辯終須訥。

  四問,如何是觀心若起,本跡俱絕。

  答,泥佛填官路。

  頌曰,路邊掘土成尊像,要走還將尊像填。只恐傍人眉墮落,漫同院主怨天然。

  又答,兩個泥牛斗入海。

  頌曰,泥牛斗入海,木人齊喝采。堪笑石女兒,猶向波間待。

  五問,如何是止觀不二。

  答,天昏地陷。

  頌曰,混沌鑿開分兩儀,成形成象漫猜疑。虛空消隕知何許,正是訛傳盤古時。

  又答,古鏡掛高臺。

  頌曰,古鏡掛高臺,何妨胡漢來。秀公多拂拭,拂處轉(zhuǎn)多埃。

  六問,如何是具縛凡夫,能知如來秘密之藏。

  答,幾處報仇身不死。

  頌曰,一自椎秦博浪沙,轉(zhuǎn)逢黃石圮橋斜。素書雖作劉家用,與赤松游路未賒。

  又答,跛足長年牢把柁。

  頌曰,專心牢把柁,跛足難行路?达L(fēng)便使帆,滄溟頃刻過。

  七問,如何是初發(fā)心時,便成正覺。

  答,千場縱博家仍富。

  頌曰,梢粗膽壯賭場雄,破盡寒酸士子風(fēng)。一擲便輸千億界,陶朱雖富未堪同。

  又答,一線銀鉤光遍地。

  頌曰,銀鉤光遍地,一線天邊麗。初夜漏聲寒,影向千江漬。

  八問,如何是不斷生死而入涅槃。

  答,大溈山下水牛肥。

  頌曰,不是冤家不聚頭,自身有債自身酬。牧童若解深深意,莫把繩鞭強(qiáng)系留。

  又答,七金香水浪滔天。。

  頌曰,香水浪滔天,潛流注百川。誰能嘗一滴,卻病且延年。

  九問,如何是續(xù)佛慧命。

  答,依舊可憐生。

  頌曰,果然依舊可憐生,拄拄撐撐直到明。普請大家同著力,莫教倒卻葡萄棚。

  又答,饑來吃飯。

  頌曰,佛命不可斷,饑來須吃飯。一日要兩餐,莫學(xué)餓死漢。

  十問,如何是臘月三十日用得著的。

  答,銀馬金錢接灶神。

  頌曰,銀馬金錢接灶神,殷勤禮拜祝虔心。一門和氣生千福,四季平安抵萬金。

  又答,困來打眠。

  頌曰,臘盡事清閑,困來便打眠。一夢猶未足,爆竹慶新年。

  頌答如母問二首

  問,人問祖師,百年後甚麼處去。

  祖云,檀越家作水牯牛去。

  學(xué)人隨來得麼。

  云,須銜一莖草來,水牯牛即不問。

  如何是一莖草。

  答,即是自已吃的。

  頌曰,生死路茫茫,輪回正未央。須銜一莖草,切勿借他糧。

  問,溈山遇寒拾,拾虎吼三聲。又拈杖云,喚者個作甚麼,意旨如何。

  答,忘卻了也。

  頌曰,兩度拈來一總忘,何須平地別商量。同條生不同條死,愁聽寒鴉度夕陽。

  禮舍利塔

  塔在歙縣,豐南吳大年乃孫粲如家。

  無量戒定慧,莊嚴(yán)凈法身。法身非非色,非色未可名。

  碎作八斛珠,顆顆全性真。是以廣流布,在處呈光明。

  善哉大年翁,獲此出世珍。善根不可盡,亙古恒新新。

  照此正信家,允作菩提禎。寧唯一家寶,人天所共尊。

  頂禮成緣種,分明樂土津。

  銘

  梵網(wǎng)室銘

  問予何所矢,恒參梵網(wǎng)旨。坐斷百非源,方知唯此是。

  不離最初心,即是舍那髓。漸頓寧有歧,一多豈異軌。

  驗(yàn)果愈明因,托事益顯理。莫謂浮囊微,堪作中流砥。

  諦觀心地門,應(yīng)信室非邇

  德林座右銘

  以冰霜之操自勵,則品日清高。以穹窿之量容人,則德日廣大。

  以切蹉之誼取友,則學(xué)問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則道風(fēng)日遠(yuǎn)。

  故曰,忠以行已,恕以及物。又曰,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

  凈社銘

  持戒為本,凈土為歸,觀心為要,善友為依。

  杖銘四首

  中虛而實(shí),節(jié)厲而溫。助爾神足,游戲法門。

  追遺蹤於前邁,導(dǎo)景從之後昆。(歸一兄,木竹桃)

  放去柱地擎天,拈來磕頭砰腦。同上須彌峰,共行長安道。

  咄,若非撥草并瞻風(fēng),不二法門何處討。(為蔣水兄)

  有首不昂,有趾不鶩。將欲向前,退後一步。(為靈隱兄)

  人謂爾虛,我知爾實(shí)。我扶爾行,爾為我弼。

  相對無言,非干意密。驀入千峰,依然一室。(自用木竹杖)

  凈信堂銘

  我所住堂,皆名凈信。輪相初開,破疑前陣。五悔功成,至心發(fā)軔。

  二觀圓融,隨機(jī)善進(jìn)。平等法身,三昧中俊。觀察已心,念佛心印。

  決定應(yīng)離,雜亂垢燼。三忍四佛,康莊非峻。

  梵網(wǎng)室銘

  我所住室,即名梵網(wǎng)。十方佛法,猶如觀掌。文字性離,非默非響。

  更言不立,無端成兩。心地法門,戒光森爽。性修交成,實(shí)相斯朗。

  法報化身,體方且廣。華藏莊嚴(yán),鏡中現(xiàn)像。

  方竹杖銘四首

  藏虛於室,寓圓於方。拄天帀地,隨君舉揚(yáng)。

  咄,轉(zhuǎn)身何處尋蹤跡,驀直歸家夜未央。(贈苻一)

  直中繩,方中矩。欲問來由,賓中識主。(贈如是兄)

  不存軌則,聊示方隅。肩云戴月,逸塵而趨。(贈知卜)

  母刓汝體,母露汝端。舍之栗栗,用之跚跚。(自題)

  拄杖銘

  有時拄地擎天,塞斷圣凡鼻孔。有時擔(dān)云荷月,挑開佛祖眼睛。

  欲問何年骨董,依稀煙水百城。

  箸銘三首

  法味盈齒,不煩染指。離卻單傳,白拈嚆矢。

  用有待,體無三。爾知味,我何貪。

  單不立,只難擎。借籌畫,擬調(diào)羹。

  王學(xué)古座右銘

  浩然之氣,人皆性具。何以養(yǎng)之,集義是務(wù)。義非可襲,爰稱正路。坦坦周行,不憂不懼。

  立命知天,非域氣數(shù)。閉門造車,出門合度。道之所存,非毀何顧。道之不錄,榮名何慕。

  熟寐終夕,彈指便寤。南溟北溟,任爾游寓。嗤彼昏盲,蠅趨螄附。夏則喜風(fēng),冬乃貪燠。

  悟性成修,力用斯裕。摩尼在幢,眾寶普澍。此外尋玄,五十百步。

  四無量心銘四首

  視人之善,猶已之善。視已之善,猶人之善。念念同觀,亙古無間。

  法界偕游四德城,方滿最初宏誓愿。(慈)

  視人之惡,猶已之惡。視已之惡,猶人之惡。猛省力除,無令愧怍。

  法界眾生三毒除,彼我同歸無上覺。(悲)

  視人之樂,猶已之樂。視已之樂,猶人之樂。所欲與共,嫉妒永卻。

  法界同欣法喜充,不向偏空尋略彴。(喜)

  善惡性具,善惡性空。何喜何怒,如空御風(fēng)。默持機(jī)感,妙應(yīng)無窮。

  大圓鏡智照不疲,豈似權(quán)乘作意通。(舍)

  妙嚴(yán)室銘為庸庵作

  忘粗斯妙,不飾斯嚴(yán)。慎爾幽獨(dú),自牧以謙。

  干將匪利,口斧誠銛。君子自返,慧日普瞻。

  戒心戒方銘

  悔過不如防過,惜福尤宜積福。佛法深妙無窮,切勿自棄自局。

  若要熟處漸生,先須生處漸熟。

  艮六居銘

  一念迷妄,六塵頓陳。結(jié)根盤錯,流逸奔塵。造業(yè)招苦,三有逡巡。

  遂經(jīng)曠劫,茫弗問津。遘此痛苦,悟身非身。拔妄內(nèi)伏,不見其人。

  思不出位,庶幾返真。

  箴

  止觀十二事箴

  法無去來,妄情徒撓。了行非行,大拙至巧。(行)

  中立不倚,未是深禪。了住非住,乃知不遷。(住)

  身心未忘,終成掉悔。了坐非坐,入三昧海。(坐)

  萬善未圓,忍墮癡獄。了臥非臥,夢行乃足。(臥)

  搬柴運(yùn)水,體自如如。無作而作,白牛大車。(作)

  名字性空,何法何語。不取於取,諸佛所許。(語)

  空華水月,何去何來。無見非見,切勿亂猜。(見色)

  空谷傳響,正法恒宣。聞所聞盡,貫花涌泉。(聞聲)

  栴檀伊蘭,何美何敝。鼻孔依然,已超人世。(嗅香)

  夢享酥酡,醒不拭吻。段食性空,奚勞欣慍。(受味)

  離既非有,合亦何關(guān)。無痛痛覺,刀火閑閑。(覺觸)

  法由心生,心隨法幻。覓之無蹤,月沈古澗。(知法)

  詞

  祈雨詞

  春苦雨,夏苦晴。一晴一雨,唯識所呈。識無主宰,隨業(yè)所縈。吁嗟業(yè)兮,同分相成。

  感此酷毒,民弗聊生。匪龍王之失德,豈天帝之弗情。由予德之不類兮,違誓鎧之深宏。

  今竭志而悔過兮,扣大士之宿盟。悲下民之莫拯兮,云四合而雷轟。霈甘泉於大地兮,俾溪澗以淵泓。農(nóng)欣獲於秋實(shí)兮,盜弭跡而安平。荷三寶之恩濟(jì)兮,漸去邪以歸正。并翹請於天龍兮,鑒予懷之懇誠。同輔弼於菩提兮,共遄造乎覺城。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九之二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