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惱即菩提(二)
四、道諦:涅槃的證得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需要修道,這便是道諦的內(nèi)容。修道的方法很多,經(jīng)說有八萬四千法門。但主要是八正道,八正道是眾生趣向涅槃的不二中道。八正道的內(nèi)容如下:
(一)正見:是如實的看世界,看人生。正見是相對世人認(rèn)識的顛倒說的。世人顛倒黑白,指鹿為馬,如五蘊(yùn)無我,卻執(zhí)有我;世間無常,卻執(zhí)永恒;事相虛假,卻執(zhí)實在;看不到三世因果的延續(xù),卻說無因果;人間是苦,卻執(zhí)苦為樂。正見是如實見世間真相,使你的認(rèn)識與宇宙人生真相相符合,從無明的迷惑中解脫出來。
(二)正思維:是正確的思考。人的思考與人的認(rèn)識有關(guān)系,一個無知的人,一個對人生充滿困惑的人,一個帶著錯誤觀念的人,他不可能有合理的思惟。正思惟是要你的思考符合真理,與真理相應(yīng),這就必須要在正見的基礎(chǔ)上始能產(chǎn)生!督(jīng)》曰:聽聞正法,如理思惟。也是這個道理。正思惟又稱正志。志,是有志向義,正志是樹立崇高的人生目標(biāo),以此引導(dǎo)自己的行為。
(三)正語:這是語言的德行。要避免四種語言,即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要說真實語,是符合事實真相的語言。說利益語,所說的話都是利益大眾的,絕不存心害人;說愛語是本著對別人的關(guān)心愛護(hù)說話,愛語,不是對方愛聽便是了,而是要你具有愛心。
(四)正業(yè):是行為的德行。業(yè)有三種:是身業(yè)、口業(yè)、意業(yè)。三業(yè)遠(yuǎn)離十惡,行十善是正業(yè);遠(yuǎn)離顛倒煩惱,勤修戒、定、慧是正業(yè);遠(yuǎn)離處處以自我為中心,通達(dá)無我,廣行六度四攝是正業(yè)。
(五)正命:是謀生的德行。命是活命,即通過什么方式得以活命。命有正命、邪命兩種不同,邪命是不正當(dāng)?shù)闹\生手段,比如從社會道德法制來說,販賣軍火、毒品、開賭場、搞皮包公司、詐騙等手段賺錢;從佛教的戒律看,與殺、盜、淫、妄相關(guān)的行業(yè),都屬邪命;反之,能用正當(dāng)手段活命,如為社會道德法律所承認(rèn),或是佛教戒律所允許的職業(yè),稱為正命。
(六)正精進(jìn):是人生努力奮斗的德行。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有自己人生奮斗的目標(biāo),為了達(dá)到目標(biāo),就需要不斷努力,由于目標(biāo)不同,人們的努力也不一樣,有的努力是道德的,有的努力也可能是犯罪的,如希特勒著《我的奮斗》就反映了一個戰(zhàn)爭狂人企圖征服世界的過程,是正精進(jìn)的反面。佛教反對我們從事犯罪的努力,鼓勵趣向德行的努力。《經(jīng)》中說有四正勤:即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斷,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這是以舍惡修善作為人生正當(dāng)努力的德行。
(七)正念:心念活動的德行。修行修什么?從根本意義上說,就是修念頭。人的行為都取決于人的念頭,世間的一切事態(tài)也根源于人的念頭,念頭有善惡、迷悟、染凈,所在世間有凡圣、良莠之分。六祖說:前念迷是眾生,后念悟即佛。佛與眾生距離如此懸殊的東西,差別只在一念。俗話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從惡人到成佛只在一念的放下,可知把握念頭是修學(xué)佛法的關(guān)鍵。
佛經(jīng)說:六念是我們修學(xué)佛法應(yīng)具的理念。念佛,念佛德行,高山仰止,心向往之;念法,念宇宙人生真相,完善人格的德行;念僧,賢圣僧的德行,威儀風(fēng)范;念戒,行為應(yīng)當(dāng)受到道德規(guī)范的約束,始能趨向解脫;念施,外舍財物培植福田,內(nèi)舍煩惱,健全人格;念天,不是羨慕天,而是想天人之福德,知修善行之重要。經(jīng)論中又說十念:在六念外又說念休息,是止息妄念,使心念趨于平靜;念數(shù)息,是觀自己的呼吸,知息粗細(xì)、長短、冷熱,系心于息,心息相依;念身非常,時時想著色身的無常,不貪著世間;念死,念死神隨時都在敲著警鐘,當(dāng)勤精進(jìn)。:
從趣向解脫的意義,佛經(jīng)又說:有四念處。即觀心無常,是觀想心念的無常變化,注意把握,安住正念,不隨它轉(zhuǎn);觀法無我,是觀一切法都無常恒不變,主宰的自體,隨緣生滅,有無不定;觀身不凈,觀我們的色身,雖假沐浴更衣,表面似乎干凈,其實是充滿濃血、糞便,九孔常流不凈;觀受是苦,受雖有苦樂不同,然貪著樂受,則變?yōu)榭唷K哪钐幠軐χ挝覀兎卜蛴谛、受、法、身四?所起的常樂我凈的四種顛倒。
(八)正定:定是專注一境。定,是對心念的一種訓(xùn)練。通常我們總是身心分離,心靈破碎,于是精神渙散,修定,就是整合身心,收攝念頭。如修數(shù)息觀,將心從追逐外境中收回,觀想內(nèi)身呼吸出入、長短、冷熱,系心于息,久而久之,身心漸漸合一。又由于念頭專注于呼吸,心念則自然凝聚,于是就會身體健康,精神旺盛。佛經(jīng)曰:制心一處,無事不辦。這是說明修定的效果。
定又分正定與邪定。貪著定樂是邪定,修禪定會發(fā)生禪悅,禪悅與欲樂一樣都是不可以貪著!惰べ菩薩戒》中說:“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貪味靜慮,于味靜慮見為功德,是名有犯”。聲聞人貪著禪悅則不能趣向解脫,菩薩貪著禪味則不能利他,因此菩薩戒視貪著禪味為犯戒。追求神通而修定是邪定,神通僅僅是一種能力,它需要有健全的人格作為基礎(chǔ),缺乏健全的人格,而又擁有神通,就象小孩玩火,那是很危險的,因此在佛教中,慈悲、道德、智慧都遠(yuǎn)比神通要重要,忽略了德行而去追求神通是不可取的。
佛教的修行是依三增上學(xué),即戒增上、定增上、慧增上。其次第是依戒生定,由定發(fā)慧。可知佛教中修定目的是為了開發(fā)智慧,唯有開發(fā)智慧,始能斷除煩惱,完善人格,證得涅槃,解脫生死。那么,引發(fā)無漏慧的禪定,便是正定。八正道是修學(xué)佛法的中道行。釋尊當(dāng)初轉(zhuǎn)法輪時,開口就說:“一者心著欲境不能離,是非解脫之因;二者不正思惟,自苦其身而求出離,永無解脫。離此二邊乃名中道。”(《中阿含·釋中禪室尊經(jīng)》卷四十三)到世尊入滅的時候,又對阿難說:“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長阿含·游行經(jīng)》卷三)。是說解脫,應(yīng)該靠自己努力,依法而行,法是什么?八正道也。八正道是人類趨向解脫的最佳方案。
四諦法門,是佛陀主要對聲聞人說的,佛陀當(dāng)初對五比丘轉(zhuǎn)四諦法輪時說:“此是苦汝應(yīng)知,此是集汝應(yīng)斷,此是滅汝應(yīng)證,此是道汝應(yīng)修”。因此,聲聞對四諦法門的修行是:知苦、斷集、慕滅、修道。也就是有苦可知,有集可斷,有滅可征,有道可修,這是聲聞的境界。
可是從般若慧觀照四諦法,則又另一碼事了,《經(jīng)》曰:“無苦集滅道”。以般若慧觀照四諦,四諦法門也是無自性空,這里我們也還可以采用前面的公式:苦不異空,空不異苦,苦即是空,空即是苦。集、滅、道亦復(fù)如是。四諦法門在現(xiàn)象上顯然存在染凈的差別,但從無自性空的本?上觀,苦集滅道則又平等統(tǒng)一了。
從四諦無差別的意義上,可以進(jìn)一步悟到煩惱即菩提的道理。人世間雜染的苦果,假如它是實實在在的,固定不變,那的確是一件很令人煩惱的事,可現(xiàn)在以般若慧觀照,苦存在并非是固定不變,換一句話說:同樣一種境界,你用煩惱心態(tài)對待,可以是痛苦不堪的;假如你用智慧觀照,也可以處處泰然。就象別人罵你、傷害你,你需要在意、執(zhí)著,才會煩惱;如果不在意,不執(zhí)著,你還會煩惱嗎?因此人生倘若缺乏般若觀照,處處只有煩惱,沒有絲毫的菩提;如果有了般若觀照,時時都是菩提,就不會有煩惱了。
- 因緣因果,把果變成因
- 現(xiàn)代人普遍缺乏精神追求
- 涅槃不等于死亡,活著也可以涅槃
- 見地是修行的指導(dǎo),修行是對見地的體證
-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何義?
- 如何理解“明心見性”?
- 當(dāng)五欲六塵現(xiàn)前時,如何心靜?
- “禪凈合一”也很好
- 誰需要解脫?
- 禪宗是否能擺脫戒律的束縛?
- “一念不覺”是從什么時候開始不覺的?
- 濟(jì)群法師:從禪宗式微看修學(xué)基礎(chǔ)
- 濟(jì)群法師:如何才能使心平靜下來?
- 向上一著,不是人人夠得著
- 迷了,趕快找出路
- 我們?yōu)槭裁匆U修?通過禪修,究竟要獲得一種什么能力?
- 《壇經(jīng)》講“不思善、不思惡”與“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教法是否對立?
- 因上努力,果上隨緣
- 明心見性 認(rèn)識自己
- 煩惱即菩提
- 南禪七日(1)
- 心能轉(zhuǎn)物,即同如來--南懷瑾先生稀有開示之三
- 景德傳燈錄 第一卷
- 五燈會元 第一卷
- 授菩薩戒儀軌(一)
- 南禪七日(2)
- 碧巖錄 第一卷
- 南禪七日(4)
- 南禪七日(3)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上)
- 指月錄目錄
- 南禪七日(5)
- 指月錄卷之一
- 南禪七日(6)
- 南禪七日(21)
- 南禪七日(7)
- 南禪七日(9)
- 宗鏡錄(1-4)
- 南禪七日(8)
- 南禪七日(10)
- 禪關(guān)策進(jìn)(上)
- 南禪七日(11)
- 南禪七日(12)
- 南禪七日(13)
- 南禪七日(14)
- 南禪七日(19)
- 南禪七日(20)
- 南禪七日(16)
- 南禪七日(18)
- 南禪七日(17)
- 南禪七日(15)
- 《星云大師講演集》-佛教的政治觀
- 五燈會元 第二卷
- 五燈會元 二十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三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二卷
- 指月錄卷之二
- 《星云大師講演集》-從心的動態(tài)到心的靜態(tài)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下)
- 宏智禪師廣錄(卷九)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dāng)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dá)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dāng)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nèi)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yùn)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zhuǎn)彎,時而放平
- 學(xué)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xué)到無學(xué)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