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佛學“六度”般若之般若
一位企業(yè)管理學講師對我說,他在宣傳講座的工作中,學習了佛學“六度”法門,忽然有了感覺,他發(fā)現用“六度”去思考,企業(yè)的問題就變得非常的簡單了。
布施就是創(chuàng)造價值,持戒就是保持初心,忍辱就是把握情緒,精進就是就是循序漸進,禪定就是運籌帷幄,般若就是達到勝利彼岸。
姑且不論他理解“六度”的偏頗之處,起碼佐證了“六度”實有現實作用,而不只是束之高閣居于廟堂之上的典籍。佛法也能從“社會實踐中來到社會實踐中去”。
“六度”的前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我們都已“度”過,最后一度的“慧度”——般若——是前邊五度的總綱,是極樂的最高覺悟。
按照習慣我們還是中規(guī)中矩的先把“般若”這個詞,學術的翻譯出來,以正視聽。
般若(bō rě),梵語的譯音;蜃g為“波若”,意譯“智慧”。佛教用以指如實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為區(qū)別于漢語言文字對智慧一詞的解釋,遂用音譯了。
大乘佛教稱般若為“諸佛之母”。
般若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夠了解道、悟道、修證、了脫生死、超凡入圣以后的境界。這不是普通的聰明,這是屬于道體上根本的智慧。所謂根本的智慧,就是超越一般聰明與普通的智慧,而了解到了形而上生命的本源、本性。
這不是用思想得到的,而是身、心兩方面整個投入求證到的智慧。這個智慧才是般若。所以“智慧”兩個字,不能代表般若的整個含義。在所有的佛經,以及后世菩薩高僧大德們的著作中,【金剛經】在學術的分類上,歸入般若部,所以叫做【金剛般若波羅密經】。
般若兩個字,解釋起來要用到很多漢字卻又省略不得:“通達世間法出世間法,融通無礙,恰到好處,而又不執(zhí)取諸法的大智慧。”
因為世間法,人事等等,都是佛法。佛是覺義,能覺悟世上一切人情世故。盡了人道,才可成佛?傊胧莱鍪,只是一心,顛倒煩惱,貪嗔癡迷,是六道眾生的心;如能空凈自在,不固執(zhí),便是佛菩薩的心。所以離世法,便沒有佛法;離了般若,只有作孽受苦厄的份。
我們?yōu)槭裁匆薨闳裟兀?/p>
般若智慧非常重要。很多人的執(zhí)著、痛苦,就是由于對般若空性沒有概念,以至于有這么多的社會心理問題。抑郁呀,自殺呀,嫉富呀,攀比呀等等。這都是缺乏對般若空性的把握,以及缺乏從空性中生起的仁愛心和慈悲心。
人不是經濟的動物,不能僅僅停留在物質欲望層面。禽獸也是飲食男女,人要超越禽獸,就要超越飲食男女。超越的地方,就是對般若空性的把握,以及由空性生起的慈悲和善心。這樣才能體現生命的尊嚴,才能顯現出我們本來就具備的佛性。
成就般若就要悉發(fā)菩提心,菩提心不是很容易。其實,發(fā)愿行菩提心沒有什么可難的,誰都能發(fā)出來。當你發(fā)出來愿行菩提心后,一切都圓滿了,一切都圓融了,而且從今以后再也不會造業(yè)了。
如果你的心沒有到位,一切都不到位。如果連愿行菩提心都沒有發(fā)出來,你根本不是真正的般若修學者。
有了菩提心,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是為眾生的——為了眾生,無論做什么都是善事。僅僅為了自己獲得人天福報,為了自己的兒女,或者為了自己能夠解脫、能夠往生,念佛、拜佛、燒香、磕頭,都是造業(yè)!好好地觀察自己,你燒香拜佛的時候,到底是在造業(yè),還是在修行?
如果沒有發(fā)菩提心,無論做什么事都是惡事,都逃不出輪回,都不能成為成佛的因。你拜佛拜得再多,燒香燒得再好,誦經誦得再多,都是輪回的因,有什么用?
如果你學佛是為了成佛,成佛是為了救度眾生,這就好辦多了,你以后怎么做都會很歡喜,我也要恭喜你了。這是我們修般若的根本。
還有一個問題要要說清楚,在“六度”的修學到最后為什么才是般若呢。
大家都有這樣的經歷,小學,中學,大學以至于更高學歷直至成為學者、教授、科學家——這是沒法顛倒,也很難“跳級”循序漸進的過程。
“六度”的六個法門雖然也有這個秩序要求,但不僅僅如此。
佛學沒有嚴格的秩序要求,卻有個“圓滿”的前提。佛學所涉及的文化內容很多,我們只用“六度”作例。
比如你先修了“持戒”或者“精進度”,你會發(fā)現,這兩度里都有“布施”的問題要解決,于是回頭你再去修“布施”。以此類推,顛倒了,再重來,關系不大。有可能還有個融會貫通,加深理解的方便。
關鍵是,當你了解了“前五度”的法門以后,我說的是“了解”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修成。你會感到沒有了方向,不知走向哪里。“六度”把般若放在最后的道理就在于此。給大家指明方向。
到今天止,我們把“六度”的相關問題都和大家做了分享。說的不多,可能也說的不大清楚,這倒也“如法”。佛學本來就不是靠“說”的,靠的是“悟”。
禪不可說,空亦不可說。不過為了實證般若才說了這么多的話。
- 上一篇:淺議佛學“六度”般若之禪定
- 下一篇:淺議佛學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2
- 大般若經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一卷
- 心經的人生智慧—《心經》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6
- 心經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5
- 心經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