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jīng)

《華嚴經(jīng)》全名《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梵文:☉〉,mahā-vaipulya-buddhavata猞愀欀愀-sūtra) 。大方廣為所證之法,佛為能證之人,證得大方廣理之佛也,華嚴二字為喻此佛者。因位之萬行如華,以此華莊嚴果地,故曰華嚴。又佛果地之萬德如華,以此華莊嚴法身,故曰華嚴。華嚴經(jīng)是大乘佛教修學最..[詳情]

華嚴宗簡論 第一章 華嚴經(jīng)的傳譯 第二節(jié) 八十《華嚴》

  第二節(jié)八十《華嚴》

  唐武則天,篤信佛法,知道晉譯華嚴不全,聽說于闐有梵本,就派人去取經(jīng),并聘請翻譯的三藏法師。實叉難陀(喜學)是于闐國的一位知名的學者,他智度宏曠,利物為心。對大小乘經(jīng)論,外道異學,無不通達。他接受聘請,來到長安,武則天迎請於遍空寺,使其從事翻譯。并請南印度沙門菩提流志(覺愛)和義凈二藏幫助宣讀梵文,復禮、法藏等諸大師擔任筆受潤文。經(jīng)過五個春秋,於圣歷二年十月譯完。這就是新譯的八十華嚴,一名唐譯。它比晉譯,文辭流暢,義理周詳,成為七處九會三十九品的組織。在翻譯過程中,武則天親臨譯場,助揚譯事,并親自撰寫序言,揮毫題寫品名。

  但此經(jīng)譯出後,其中仍漏譯日照三藏補譯晉譯本的內(nèi)容。法藏大師將新舊兩個譯本,互相對照,勘校梵本,補充缺文,文義始得連續(xù)暢通。

  六十、八十《華嚴》,全名《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大方廣佛華嚴是所詮之義,經(jīng)是能詮之教。聽詮中分為法和喻,大方廣是法,華嚴是喻。大者,體性包容。方廣者,相用周遍,即—切如來所證之法。華喻萬行,嚴謂嚴飾,因位萬行如華,以此華莊嚴果地,故云華嚴。義佛果地萬德如華,以此華莊嚴生身,故名華嚴。故《探玄記》云:“佛作下乘,法超因位,果德難彰,華喻方顯!敝^萬德究竟,環(huán)麗猶華;ハ嘟伙,顯性稱嚴。

  至相、賢首,據(jù)六十華嚴,言佛於七處八會說華嚴經(jīng)。七處:渭人中三處,天上四處,亦稱七重會:普光為八重會。清涼據(jù)八十華嚴,言七處九會。

  第一會:在菩提場,說毗盧遮那如來依匯因果法門,有世上妙嚴品以下六品。

  第二會:在普光明殿,說十信法門,有如來名號品以下六品。

  第三會:在忉利天宮,說十住法,有忉利天宮品以下六品。

  第四會:在夜摩天宮,說十行法,有升夜摩天宮品以下四品。

  第五會:在兜率天宮,說十回向法,有升兜率天宮品以下四品。

  第六會:在他化自在天,說十地法,有十地品一品。賢圣有隔,故越化樂。

  第七重會普光明殿:說因圓果滿法,有十空品以下十一品。前六因圓,後五果滿。

  第八三會普光明殿:說普賢大行法,六位頓成,有離世間品一品。

  第九會:在室羅伐城逝多園林,說入法界法門,有入法界品一品。第九會末,歸菩提場,則十會圓明,頓彰立極。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