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凈土宗 > 凈土旨歸 >

大乘起信論

《大乘起信論》(梵文 Mahāyāna ?raddhotpada ?āstra),大乘佛教重要論書,相傳為古印度馬鳴著,南朝梁真諦譯,一卷;唐代實叉難陀重譯,作2卷;以真諦譯本較流行。 又略稱《起信論》,是大乘佛教的概論之作,全文篇幅不長,只有一萬一千字左右,但它結(jié)構嚴謹、析理清晰,是對隋唐佛教影響最大...[詳情]

《大乘起信論》經(jīng)典(十三)

  《大乘起信論》經(jīng)典(十三)

  怎樣叫隨順呢?

  從「止」、「觀」二方面,逐漸修習,不相舍離,使二者同時顯現(xiàn)。

  如果修習「止」,應該住於僻靜之處,端正而坐,系心真如,不依賴氣息呼吸的數(shù)息觀,不依仗身體形、色的不凈觀與白骨觀,不依賴空觀,不依賴地、水、火、風,以至不依賴見、聞、覺、知。一切虛妄念想都隨著正念真如而遣除,同時這種遣除的想法也被遺除。因為一切法本來就沒有形相,所以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也不能隨順妄心而外念境界,然後又以妄心去遣除妄心。如果心有馳散,應該攝取,專注於正念。這種正念,只是一心,沒有心外境界。即使此心本身,也沒有自身的相狀,所以念念起滅而實無可得。

  如果出定,還要於日常的進退往來,行住坐臥等行為中,時常采取方便之法,隨順正確觀念,進行觀察。這樣修習長久,日益純熟,心就自然能夠凝住於定。因為心定的緣故,禪定的工夫也日漸猛利,從而能隨順進入「真如三昧

  ,深深地折伏一切煩惱,使大乘信仰之心得以增長,迅速成就不退的階位。但是,對大乘之法,心生疑惑、不信、誹謗以及犯有深重業(yè)障,傲慢自大,放逸不動的人除外。這一類人,不能進入真如三昧。

  再次,依靠真如三昧,則能了知十法界都是同一形相。即是說,一切諸佛法身與其余凡界眾生的色身,平等無二,這就叫「一行三昧」。應當了解,真如是一切三昧的根本,如果有人依真如三昧而修行,就能逐漸生起無量無數(shù)的三昧。

  也有的眾生,由於缺乏善根,就會為邪魔外道和鬼神所惑亂。如果在坐禪中,出現(xiàn)形相恐怖,或出現(xiàn)形態(tài)端正的男女之相,應當正念一切唯心,這樣,上述種種形相就會止滅,最終不為其所惱亂;如果出現(xiàn)諸天形相、菩薩相,也有示現(xiàn)如來形相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圓滿具足:或者說各種真言咒語;或者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或者說平等、空、無相、無愿三解脫門,無怨、無親以至無因果報應,一切空寂,方是真涅盤:或者令人了知過去之事,亦能了知未來之事,獲得他心通、辯才無礙等這一切,能使眾生貪戀於世間之名利,又令人喜怒無常,性無定準:或慈愛過度,貪睡多病,使心懈怠:或一時精進,旋即休廢;或天生不信(大乘佛法),多疑多慮:或舍棄原來所修的勝行,轉(zhuǎn)修雜業(yè)。如果貪戀世間種種牽纏系縛,也能使人得到各種類似三昧的境界,這些都是外道所得境界,不是真三昧,或者使人一日、二日、三日以至七日凝住於禪定之中,獲得自然香美的食物,身心感到舒適愉悅,不饑不渴,使人貪戀愛著:或者令人飲食沒有常規(guī),乍多乍少,容貌變化多端。因為出現(xiàn)上述這些情況,所以修禪的人應當時常以智慧觀察,勿令此心墮入邪魔之網(wǎng)。

  應當動作「正念」,不貪求、不執(zhí)著,就能遠離上述這些業(yè)障。

  應當了知,外道所有三昧,都離不開「我見」、「我愛」與「我慢」之心,貪戀於世間的名利與他人的恭敬。真如三昧,則不執(zhí)著於所見之相,不執(zhí)著於所得之境,以至於在出定以後,也沒有懈怠傲慢之心。所有煩惱,漸漸微少。如果說一切凡夫,不修習真如三昧,而能夠證入如來境果,沒有這樣的道理。因為修習世間的各種禪定三昧,大多都會生起執(zhí)著之心,依止「我見」,輪回三界之中,與外道同行。如果沒有高僧大德的護持,則會生起外道邪見。

  原典

  去何修行止觀門?

  所言止者,謂止一切境相,隨順奢摩他(1)觀義故。所言觀者,謂分別因緣生滅(2)相,隨順毗缽舍那(3)觀義故。

  去何隨順?

  以此二義,漸漸修習,不相舍離,雙現(xiàn)前故。

  若修止者,住于靜處,端坐正意(4),不依氣息(5),不依形色(6),不依于空(7),不依地、水、火、風(8),乃至不依見、聞、覺、知(9)

  。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相(10),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后以心除心。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于正念。是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即復此心,亦無自相,念念不可得(11)

  若從坐起,去來進止,有所施作。于一切時,常念方便,隨順觀察。久習淳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漸漸猛利,隨順得入真如三昧(12)。深伏煩惱,信心增長,速成不退。唯除疑惑(13)、不信(14)、誹謗(15)、重罪業(yè)障(16)、我慢(17)、懈怠(18)、如是等人所不能入。

  復次,依(19)是三昧故,則知法界一相。謂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即名一行三昧(20)。當知真如是三昧根本,若人修行,漸漸能生無量三昧。

  或有眾生,無善根力,則為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亂。若于坐中,現(xiàn)形恐怖,或現(xiàn)端正男女等相,當念唯心,境界則滅,終不為惱;或天像、菩薩像,亦作如來像,相好具足;或(21)說陀羅尼(22);或(23)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或說平等、空、無相、無愿(24)、無怨、無親、無因、無果,畢竟空寂,是真涅盤;或令人知宿命過去之事(25),亦知未來之事出有因(26),得他心智(27),辯才無礙,能令眾生貪著世間名利之事;體(28)廢;生于不信,多礙多慮;或舍本勝行,更修雜業(yè)。若著世事種種牽纏,亦能使人得諸三昧,少分相似,皆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或復令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住于定中,得自然香美飲食,身心適悅,不餓不渴,使人愛著;若亦令人食無分齊,乍多乍少,顏色變異。以是(29)義故,行者常應智慧觀察,勿令此心墮于邪網(wǎng)。當勤正念,不取不著,則能遠離是諸業(yè)礙。

  應知外道所有三昧,皆不離見、愛、我慢之心,貪著世間名利恭敬故。真如三昧者,不住見相,不住得相。乃至出定,亦無懈慢,所有煩惱,漸漸微溥。若諸凡夫不習此三昧法,得入如來種性,無有是處。以修世間諸禪(30)三昧,多起味著,依于我見,系屬三界,與外道共。若離善知識所護,則起外道見故。

  注釋

  (1)奢摩他:梵文Samatha,意譯為止,禪定諸名之一。

  (2)分別因緣生滅:分別即分明辨別。指依心生滅門而觀察一切現(xiàn)象均是由因緣和合而成,有生有滅。

  (3)吡鉢舍那:梵文Vipasyana,意譯為觀,指禪觀。

  (4)正意:指與真如菩提相應。法藏《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下云:「意欲令其觀心與理相應,自度度他,至無上道,名正意也!

  (5)氣息:指禪法中的數(shù)息觀。

  (6)形色:特指禪法中的不凈觀、白骨觀等。

  (7)空:特指禪法中的空定,如三三昧、四無色定等。

  (8)地、水、火、風:合稱為四大,為構成色法的四種基本元素。此特指禪十遍處等禪定。

  (9)見、聞、覺、知:泛指一切意識身心活動。

  (10)「相」,《金》本作「想」。

  (11)心若馳散等句,日本學者哈基塔(yoshit

  S.Hakeda)在其《大乘起信論》英譯本注中,(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1967年版)云:「此文句為智顫《小止觀》所引,以作為止觀法立義之憑。由於智的引用,《起信論》為天臺宗所高度評介!

  (12)真如三昧:三昧為梵文Samadhi音譯,意為定。真如三昧,系指與真如相應的禪定。

  (13)疑惑:對真理猶豫不定。

  (14)不信:對大乘佛法缺乏信仰。

  (15)誹謗:對大乘佛法之誹謗,概指外道之人。

  (16)重罪業(yè)障:指五逆、四重等業(yè)障。五逆,指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四重罪,指淫、盜、殺人、大妄語。

  (17)我慢:恃我自高之義。

  (18)懈怠:放逸不勤之義。

  (19)「依」字下,《金》本有「如」字。

  (20)一行三昧:唐譯一相三昧。指以法界(真如、實相)為對象而觀知無差別的禪定。

  (21)「或」,《金》本作「若」。

  (22)陀羅尼:梵文Dharani音譯,意譯為總持,指能持善法不使散失,持惡法不使起用,亦指咒語等真言。

  (23)「或」,《金》本作「若」。

  (24)空、無相、無愿:簡稱三三昧、三解脫門,指大、小乘共修的禪法?,指與無我、無我所相應的禪;無相,指迷離一切形相差別的禪;無愿,亦稱無作,指對一切有為境界無所愿求、無所造作的禪。

  (25)知宿命過去之事:佛教五種神通中的「宿命通 」。

  (26)知未來之事:佛教五種神通中的「天眼通」。

  (27)他心智:了知他人的心理活動,佛教五種神通中的「他心通」。

  (28)「休」,《資》、《磧》、《南》本均作「伏」。

  (29)「是」,《石》本作「此」。

  (30)世間諸禪:指人,天中四禪,四空等世間禪定以及不凈觀、數(shù)息觀等小乘禪定。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