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jīng)
《無量壽經(jīng)》全稱《佛說無量壽經(jīng)》,亦稱《大阿彌陀經(jīng)》(參閱漢譯版本),是凈土宗的基本經(jīng)典之一,為“凈土五經(jīng)一論”中的一經(jīng),凈土宗的大部分修行方法均可在該經(jīng)中找到理論依據(jù)。經(jīng)中介紹阿彌陀佛(無量壽佛)所發(fā)諸大愿(依版本不同而數(shù)量不一,最多為四十八愿...[詳情]
阿彌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顯正覺功德 第三十七愿、人天致敬愿
第三十七愿、人天致敬愿
設(shè)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天人民,聞我名字,五體投地,稽首作禮,歡喜信樂,修菩薩行,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頌曰
彌陀名號極深善 十方六道皆得聞
得聞?wù)\敬身投地 踴躍歡喜歸命禮
一、列諸愿名
此愿諸師所立之愿名有六:?令成尊德愿〔義寂〕?人天致敬愿〔靜照、禮阿、慧云、性海、月珠、深厲、觀徹、道隱〕?聞名修行眾所敬重愿〔智光、良源〕?聞名敬重愿〔真源〕?作禮致敬愿〔璟興〕?人天恭敬愿〔法然〕。今從靜照法師,采用「人天致敬愿」之名。
二、愿成就文
闕成就文
三、同部異譯
?《大寶積經(jīng).無量壽如來會》〔唐譯〕:
若我成佛,周遍十方無有等量諸佛剎中,所有菩薩,聞我名已,五體投地,以清凈心,修菩薩行,若諸天人,不禮敬者,不取正覺。
?《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漢譯〕:
闕此愿文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jīng)》〔吳譯〕:
闕此愿文
?《大乘無量壽莊嚴(yán)經(jīng)》〔宋譯〕:
世尊,我得菩提成正覺已,所有十方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無等佛剎,一切菩薩,聞我名號,五體投地,禮拜歸命,復(fù)得天上人間,一切有情,尊重恭敬,親近侍奉,增益功德,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四、同類異經(jīng)
?《悲華經(jīng)》第二十七愿:
常為其余一切諸天人及非人之所恭敬、供養(yǎng)、尊重。
?《大悲分陀利經(jīng)》第二十七愿:
令其中一切眾生,為諸天人之所禮敬。
五、顯明愿意
法藏菩薩何故立發(fā)此愿?蓋法藏菩薩睹見諸佛剎中,或有佛土眾生,雖敬禮佛,修菩薩行,而人天不敬,風(fēng)教不行,還輕忽蔑毀,或杖木瓦石,或惡名穢稱,匿德壞心,辱形傷體,行人為之惱亂瞋悱,修行叵進(jìn),道心易退。
是故法藏菩薩,愍諸眾生,不勤興善利,德寡品行低,為人所輕賤,乃自修親近善友,奉事師長,回與眾生,而發(fā)此愿言:「十方眾生,聞我名已,作禮歡喜,修菩薩行,諸天世人,尊重恭敬,親近侍奉,若諸天人,不禮敬者,不取正覺!
如法行人,諸天必歡喜,恭敬守護(hù),世人自敬仰,受教奉行;能化所化,互相扶助,順次往生,盡生死海,成菩提果,乃此愿之益也。
六、釋疑通妨
問:世有如法人,為人輕賤,有不信人,反為人愛重,何乎?
答:《金剛經(jīng)》曰:「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jīng),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yè),應(yīng)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yè),即為消滅,當(dāng)?shù)冒Ⅰ衿刑帷!沟佬蓭熡凇端姆致尚惺骡n》曰:「以是善業(yè),今世頭目等痛,橫罹死殃,鞭打饑餓,若不修心戒心慧,反上諸法,增長地獄,是乃轉(zhuǎn)重輕受之義,念佛難思力也。行者唯顧心行如何,慎勿介心于毀譽(yù)之間焉。若己有不如法事,急須早改,茍莫借口言先世業(yè)。若不如法,而遇人致敬,深自慚愧,謹(jǐn)勿謂人天致敬。若隨分如法,而遭輕賤,深自慶慰,甘受勿恚,橫死厄難,毋茍免枉直,嗚呼!業(yè)理難測,佛力難思,慎弗疑滯焉。」
問:禮唯局身業(yè),或亦通三業(yè)?
答:禮通三業(yè),五輪至地,為除身業(yè)不善;稱揚(yáng)名字,歌贊佛德,為除口業(yè)不善;心常緣念,若鏡目前,為除意業(yè)不善。為對佛眼故須身禮,為對天耳故須口唱,為對他心故須意念。由口業(yè)唱故,聞慧得成;由意業(yè)念故,思慧得成;由身禮故,修慧得成。由身禮故,戒學(xué)得成;由意業(yè)念故,定學(xué)得成;由口業(yè)唱故,慧學(xué)得成。
問:凡夫雖聞佛名,豈堪行菩薩之六度萬行?
答:隨緣隨分,修之可也;蛭罘鹨恍,即是修菩薩行,蓋菩薩者,大乘異名也,念佛一行,具六度萬行,故云菩薩行,蓮池大師于《阿彌陀經(jīng)疏》云:「一心念佛,萬緣自舍,即布施波羅蜜;一心念佛,諸惡自止,即持戒波羅蜜;一心念佛,心自柔軟,即忍辱波羅蜜;一心念佛,永不退墮,即精進(jìn)波羅蜜;一心念佛,余想不生,即禪定波羅蜜;一心念佛,正念分明,即般若波羅蜜。是故,以念佛三昧,通名菩薩行,不然者,不應(yīng)凡夫故!褂制兴_行者,乃往生凈土之行,即是聞名修行,豈有他乎?蓋凈土之行者,上衍之極致,不退之風(fēng)航,故云菩薩行。故知,一心念佛,則三學(xué)六度萬行,不出一心。諸佛因地,為菩薩時(shí),修念佛三昧,今乃成佛,故從因指果,名為佛行;從果指因,名菩薩行。此愿所修,廣通助正二行,以為諸天世人致敬之由,然推佛正意,偏在他力念佛心行,聞佛名故。
七、愿文略解
「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者,舉所化之境,唐、宋二譯皆舉他方佛土。
「諸天人民」者,舉所化之人,唐、宋二譯皆言菩薩,故知諸天人民,意含凡圣。
「聞我名字」者,準(zhǔn)上愿意,舉聞名含稱念。
「五體投地」者,四肢及首頭,投稽于地,故云五體投地。以自尊首,接他卑足,故名五體投地接足作禮,為敬禮之最上者。投之于地,表至誠恭敬。
「稽首作禮」者,依《西域記》云:「天竺之法,凡有九禮,問訊為初,稽首為終!够准词嵌Y極也,謂舒兩手掌承佛足接頭面,亦云接足,窺基大師《成唯識論述記》云:「稽者至也,首者頭也,以頭至地禮佛也。」
「歡喜信樂」者,聞名信受之相狀。《無量壽如來會》云「以清凈心」。意謂諸天人民聞本愿名號由來,無有疑心故,喜溢身心,是名歡喜信樂。
「修菩薩行」者,凡三學(xué)、四攝、六度等一切行法,總名菩薩行。若約愿意,則三業(yè)相應(yīng)念佛三昧,名為菩薩行,《觀經(jīng)》定散念佛,《往生論》五念門,《觀經(jīng)四帖疏》五正行,皆是菩薩所修,簡非凡小有漏有為雜善之行。
「諸天世人」者,舉能敬之人。親鸞大師《現(xiàn)世利益和贊》云:「念南無阿彌陀佛,梵天帝釋得歸敬,所有諸天各善神,日日夜夜常守護(hù)。念南無阿彌陀佛,四大天王皆共同,日日夜夜常守護(hù),四方惡鬼不敢近!怪T天世人者,且舉其一端,理實(shí)諸佛菩薩,亦能致敬擁護(hù)也。《十往生經(jīng)》云:「佛告山;燮兴_及以阿難:若有人專念西方阿彌陀佛,愿往生者,我從今以去,常使二十五菩薩影護(hù)行者,不令惡鬼惡神,惱亂行者,日夜常得安穩(wěn)!埂栋浲咏(jīng)》說諸佛護(hù)念,《觀經(jīng)》則說彌陀佛光攝護(hù),二大士常來擁護(hù)。此皆圣眾致敬擁護(hù)之明證也。
「莫不致敬」者,致者表示也,敬者恭敬也。口業(yè)致敬則和言愛語,身業(yè)致敬則問訊頂禮,《大悲分陀利經(jīng)》曰:「令其中一切眾生,為諸天人之所禮敬!勾思s生后果,自土致敬。此經(jīng)及《無量壽如來會》、《無量壽莊嚴(yán)經(jīng)》、《悲華經(jīng)》,皆約現(xiàn)生因,他方致敬。
八、白話淺釋
如果我法藏成佛時(shí),十方世界之眾生,聞我名號,五體投地,歸敬禮拜,信心歡喜,而行菩薩六度萬行之時(shí),若不得梵王、帝釋等諸天及世人贊嘆敬慕者,我就不取正覺。
- 若為生前是眼瞎耳聾的亡者助念開示,能見聞覺知嗎?
- 助念超度亡靈,世人每以誦經(jīng)為勝念佛為劣是否正確?
- 耶律楚材佐政止殺感召子孫做大官
- 齋戒念佛預(yù)知時(shí)至坐化往生的明朝孫母善女人
- 助念開示的殊勝利益,第五章助念的因果
- 信心堅(jiān)固乘佛本愿決定往生
- 念佛之人如何臨終不顛倒
- 念佛往生之要件為何
- 每天念佛一萬聲預(yù)知時(shí)至自在往生的清朝張氏善女人
- 助念的殊勝利益
- 彌陀本愿,誓度娑婆,上盡一形,下至十念,皆得往生
- 為亡者助念與自己平時(shí)念佛,功德是否一樣?
- 念佛行者放下自力虛假心,以六字名號作真實(shí)因
- 長跪念佛安然往生的周婆善女人
- 彌陀愿力不思議,廣度眾生大無邊
- 臨終見佛含笑往生的清朝朱氏善女人
- 預(yù)知時(shí)至端坐往生的清朝許氏善女人
- 大聲唱念佛名自在往生的清朝費(fèi)氏善女人
- 臨終持咒安然往生的清朝宋氏善女人
- 何顧十方諸佛同贊同勸眾生念佛往生西方?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bào)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shí),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shí)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cái)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jiān)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yuǎn)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shí)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gè)人的福報(bào)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rèn)識——因緣因果
- 護(hù)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bào)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bào)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dú)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hù)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gè)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xué)佛人多拜幾個(gè)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bào)是什么意思?業(yè)報(bào)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bào)
- 學(xué)法就是為了導(dǎo)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阿彌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顯正覺功德 第三十二愿、國土嚴(yán)飾愿
- 阿彌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顯正覺功德 第三十三愿、觸光柔軟愿
- 阿彌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顯正覺功德 第三十四愿、聞名得忍愿
- 阿彌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顯正覺功德 第三十五愿、女人往生愿
- 阿彌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顯正覺功德 第三十六愿、常修梵行愿
- 阿彌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顯正覺功德 第三十七愿、人天致敬愿
- 阿彌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顯正覺功德 第三十八愿、衣服隨念愿
- 阿彌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顯正覺功德 第三十九愿、受樂無染愿
- 阿彌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顯正覺功德 第四十愿、見諸佛土愿
- 阿彌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顯正覺功德 第四十一愿、諸根具足愿
- 阿彌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顯正覺功德 第四十二愿、住定供佛愿